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善財童子參學報告(二一)  (第五集)  2001/4/26  香港九龍  檔名:12-039-0005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掀開講義第二頁,第三大段,第三小段,我們將文念一遍:

  【三、要能供事真善知識,諮問法要無疲厭。要捨慳吝無所藏積,於身命財無愛著。要離憍慢,心無高下,安住不動。要恆觀察如來境界,欣求修習至究竟。要恆利益安樂一切諸眾生。如是乃能發菩提心。】

  這一段說的事很多,而且都是修行的根本,一條都不能夠缺少的。第一句話教我們『要能』,「能」字是關鍵,我們能不能?『要能供事真善知識,諮問法要無疲厭』,這是一句。「供」是供養,「事」是奉事,真善知識不容易遇到。哪些是真善知識?古大德教導我們的標準,必須具足信解行證,這是真善知識。真善知識遇不到,不得已而求其次,具足信解行,這是善知識,他能夠依教奉行,不過他還沒有證果,這是善知識;如果證果這是「真善知識」。由此可知,真善知識他的標準一般講阿羅漢、辟支佛、菩薩,這是真善知識。但是在《華嚴經》裡面真善知識的標準就高了:法身大士,這是有證;證什麼?證得法身,這才是真善知識。換句話說,十法界裡面的四聖法界,我們稱為善知識,四聖也不容易。

  我們今天怎麼辦?隋朝智者大師教給我們,他老人家說:「能說不能行,國之師也;能說又能行,國之寶也。」你們聽聽這兩句話。能說又能行,就是我剛才講的具足信解行這三門,這是國之寶也。能說不能行,具足信解,當然他也行,未必能行得圓滿,還有許許多多他還沒能做到的,但是他的信仰正確的。「正信」,他的解沒有錯誤,「正解」,正信正解,國之師也;我們可以跟他學,他可以做我們的老師。老師教的學生,老師做不到,希望學生能做到,這就是古人常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學生是老師教出來的,學生的成就超過老師,這是正確的,這個老師教學成功;如果老師所教出來的學生不如他,頂多跟他一樣,沒有辦法超過他,這個老師不是一個好老師,這個老師沒有成就。

  我們看看中國古時候政府的官員,他們戴的那個帽子,那個帽子叫「進賢冠」,那個帽子像樓梯一樣,前面低,後面高出一層出來,那代表什麼意思?前面是自己,後面是下一代,戴上帽子提醒自己,希望後一代一定要高過我們前面這一代,你這才叫稱職,你這才叫做有成就、有成績。如果後面一代跟你差不多,你完全失敗,你沒有成績可言。古人穿的這些衣服、戴的帽子,都含著有很深教學的意義,我們佛法裡面講「表法」,你要懂得表法的意思,時時刻刻念念當中提醒自己。

  我最近遇到我的一個老同學,南京的關長全先生,我們小時候同班同學,以後他作南京一中校長,做了不少年,培育出來的學生有一些很有成就,像現在的揚州大學的校長就是他的學生。我遇到他,我對他讚歎,「你的教育有成就」,他說怎麼說?你的學生作大學校長,你不過作中學校長,他超過你了,超過你就是你有成就。在佛門裡面,老師有行而沒有證,學生能達到信解行證,這是老師的成就。我們作學生的人千萬不要有個錯誤觀念,老師沒有做到,我為什麼要做?這個觀念是決定錯誤的觀念,這個觀念是個墮落的觀念;老師做不到,我要替他做到,這才叫好學生,這個學生才叫報恩的,報父母恩、報師長恩。這在中國過去歷史上太多太多的例子。

  像我們剛剛講過的《了凡四訓》,袁了凡先生提到楊榮,福建建甌的楊榮,那個時候叫建寧,我在建甌住過六年,這個故事我很熟悉,他的家我小時候去玩過。楊榮的曾祖父、祖父都是划渡船的,小河裡面划渡船,以這個謀生的。有一年漲大水,漲大水的時候許許多多的村莊被淹沒,淹死了不少人,當然許多財物也都隨著水漂流,許多其他的人划著船都去撈取財物。楊榮的曾祖父跟他的祖父對於財物是一無所取,救人,划著船看到哪個人掉到水裡面去,趕緊去救人,積的陰功,積的德大。所以到他父親的時候,這個家庭環境逐漸就好轉了,生了他,他弱冠就登弟,弱冠是二十歲,二十歲就考取進士,官做到少師,少師就是太子的老師。古時候太師是皇帝的老師。所以,位列三公。皇帝對他不錯,他對國家有貢獻,加封他父親、祖父、曾祖父都封作少師。這就說明什麼?自己先人沒有做到的,先人沒有做到這麼大的榮耀,他做到了,他替他父親做到,替他祖父做到,替他曾祖父做到。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學,要明白這個道理。決定不能說,我父親就是這個樣子,那我還幹什麼?我老師能說不能行,我也能說不能行就可以了,那這樣一來就是一代不如一代,那錯了。我們總要曉得古聖先賢教導我們,所以我們自己要爭氣,要奮發向上,這個就對了。

  古時候從事於教育工作者,一般都是窮秀才,一生清貧,甚至於三餐飯都有問題。他熱心教子弟,熱心教學生,學生做了狀元、做了宰相,這是老師的榮耀,這是老師的成就。古人知恩報恩,譬如你中了狀元、中了進士,第一樁事情回家祭祖,報祖宗養育之恩,頭一樁事情回去祭祖;祭完祖之後就拜老師,自己的成就是老師心血教導而成就的。拜哪一個老師?給諸位說,拜啟蒙的老師,要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大概是拜幼稚園的老師,我上幼稚園拜幼稚園老師、拜小學老師,我的根是他們栽培的,中學老師、大學老師不代表我們的根,根本重要。啟蒙是我初讀書,六、七歲的時候第一個教導我的老師,啟蒙老師,終身不忘。所以從前的社會跟現在社會不一樣了,它有道理在,知恩報恩。

  供養承事善知識,拿什麼供養?真善知識決定不貪圖名利,那我們要用什麼供養?普賢菩薩在《行願品》裡面講得好,五十三參最後一參,菩薩教我們,財供養比不上法供養。法供養頭一句「如教修行供養」,這我們就懂得了。什麼叫做供養承事善知識?要依善知識教誨,依教奉行;老師怎樣教,我就怎樣做,一生不違背老師的教誨,這是真正供養善知識。自己有財力、有這個能力,不勉強,對於老師的生活當然也要照顧到。老師是修道、行道之人,無論是世法跟出世法,他是社會大眾的表率,「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他是大眾的模範,大眾的表率。我們對他們的供養,佛說得很好,四事供養。四樁事情第一個是飲食,他的生活能過得去,那這我們都不需要了;如果生活過得很清苦,沒有米的時候,沒有衣服的時候,我們要常常照顧到,送一些吃的給他,送一些穿的給他;他生病我們要幫助他醫藥費,如果他還行有餘力,還從事於教學工作,在這一方面我們要全心全力來協助。

  世間法裡頭哪一個行業到一定的年齡都講退休,現代這個社會,教員到一定的年齡也要退休。其實這是錯誤的,中國古代唯有教學沒有退休的,為什麼?愈老經驗愈豐富,愈是老,他契入的境界愈高。所以在世間哪一個行業到老了就不行了,老了就沒有用;唯獨教學這一個行業,愈老愈是寶,真正到成熟的時候都是在晚年。我們從歷史上去看,絕大多數的人都是七十歲以後真正成熟。我們在印光大師傳記裡面,印老七十以後,這些蚊蟲蒼蠅跳蚤都不找他了,德行成就了。善心善行要時間累積,把自己無始劫以來不善的習氣淘汰得乾乾淨淨,所以他的德行才能感動這些小動物;年輕做不到,毛病習氣很多。所以修道這樁事情,年齡愈大,進步得愈快,為什麼?放下得愈多,因為人到晚年,修道的人自己警覺性很高,知道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所以帶不去的統統放下了,想想什麼?沒有幾年了,古人常說「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個話是真的。

  我上一次在香港非常感慨的跟大家說,我第一次到香港來講經,講《楞嚴經》,一九七七年在這邊住四個月,前面兩個月在中華佛教圖書館,後面兩個月在藍塘道壽冶老和尚的道場,共講了四個月。上個月紐約同學打電話來給我,壽冶老和尚往生了。老法師九十多歲,我對他老人家非常敬重,我在紐約去看過他,一生寫經,刺血寫《華嚴經》,在這個時代很少見。他也非常喜歡我,我年輕的時候因為講《華嚴經》,他把我看作一家人。這些年我在東南亞,他老人家還常常關注我,紐約同修到這邊來看我,他說老和尚還念著我,如果我到紐約去,老和尚一定要請我吃飯,沒有想到他老人家在今年往生了。他這個藍塘道叫光明講堂,那個時候距離現在二十五年,在二十五年前我講經當時那些聽眾大概一半都不在了;那個時候我在香港認識的法師也有很多都往生、過世了。

  所以回想當年,真正體會到佛在經上常講的「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年歲愈大體會愈深刻。年輕的時候還要想這個想那個,以為自己來日方長;人到六十歲之後,就感覺到來日不長,到七十歲,你會感覺得來日很短,愈來愈短;這個時候不放下什麼時候放下?萬緣放下,一心念佛,這才會有成就。千萬不要把這一生大好的機緣錯過了,開經偈裡面所說的「百千萬劫難遭遇」,彭際清居士所說的「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就是我們今天這一日,我們自己要曉得。從前對於老師,老師對我們的教誨往往粗心大意疏忽了,現在要回頭,要覺悟,回頭是岸。常常想念老師的教誨,如何把老師教誨落實,經典裡面那是釋迦牟尼佛跟諸大菩薩的教誨,不能當面錯過。

  菩薩在此地教善財,「要能供事真善知識」,特別提醒他,「諮問法要無疲厭」,要勤奮常常向善知識請教。請教要懂得抓住大法的綱要。法門廣大、無量無邊,我們從哪裡下手?怎樣才能讓自己在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那你就得把「法要」抓住。法要是什麼?《華嚴經》上就很清楚,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這裡面就含藏著法要,諸佛如來的法要;不是一尊佛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的法要。是什麼?念佛法門。善財童子第一位參訪的善知識吉祥雲比丘,我們念過了,跟諸位介紹過了。吉祥雲比丘教他什麼?教他念佛法門,一開頭就教你,一開頭教給你的這是法要。我們在吉祥雲比丘說法的綱要裡面知道,無量無邊法門沒有一門不是念佛法門。他將念佛法門分成二十一大類,這二十一是表法的,二十一代表大圓滿,它不是數字;因為《華嚴經》是佛法的根本法輪,一切宗派都是從《華嚴經》流出去的,所以《華嚴》裡面的表法是圓滿的。

  《華嚴》用十表法,十是顯教;用二十一表法的,二十一是密教;顯密圓融,沒有一門不是念佛法門,門門都是念佛法門。吉祥雲比丘自己修什麼法門?他自己修的是般舟三昧,我們現在講般舟三昧,專念阿彌陀佛。般舟三昧也叫佛立三昧,念佛方式就是我們常講的經行,走著念、站著念,不能坐下來,當然更不能睡覺,所以這個法門不容易。他一期是三個月,就是九十天,九十天日夜不眠不休,一句佛號念到底,所以叫「佛立三昧」,可以站著,可以走著,不能坐著,不能躺下來。現代人業障很重,沒有這個體力,但是這世間還有少數的法師行,能做得到,這是給我們做證明。中國大陸上有,我聽李木源居士跟我說過,他見過。我們最近從北方來這些同修告訴我,百國興隆寺的常慧法師,她也是常常幾個月不眠不休,一句佛號念到底,不是一般人精神體力能夠承受得了的,這就說明一般人業障深重。

  不睡眠,在理上講這是正常的。佛在經上告訴我們,財、色、名、食、睡,這叫五欲,也叫做五蓋,把我們的性德蓋覆住;這五種東西都可以去掉。在我們六道裡面什麼人去掉了?初禪天人去掉了。諸位要知道,如果你修禪定證得初禪,證得初禪是什麼樣子?這五種東西沒有了,不必要了,永遠不需要睡眠,永遠不需要飲食。他怎麼活命?這經上常講「禪悅為食」,他到色界,脫離欲界了;欲界才有財色名食睡,五欲;色界天人欲沒有了,超越欲界。欲界有六層天,愈往上面去欲就愈淡薄,到夜摩天、兜率天,對於飲食不需要真的吃,聞到味道就飽滿,他還要聞味道;到初禪不需要,味道也不要聞了,看也不要看。

  在我們現前社會上,修行真正有功夫的人飲食一定少。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日中一食,我往年追隨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日中一食,數十年如一日。他告訴我,他學佛是三十幾歲開始學佛的,在四十多歲的時候他就開始日中一食。他告訴我省事,你一天吃三餐多麻煩!所以真正有功夫的人生活非常簡單。我在台中在生活上也跟他學習;我初學佛的時候是二十六歲,二十六歲那一年下半年,大概學佛六個月,就是現在一般人講持午,晚上這一餐不吃,我把晚飯斷掉。人家說是我修行有功夫,不是的,那個時候我生活太苦,我每個月掙的錢太少,三餐維持不住,所以吃兩餐,我不是學人家我一定要吃兩餐,不是的,確確實實是沒有能力,但是也熬過來了。所以有同修看到我初出家時候的那些照片,確確實實那時候生活非常非常困苦。

  我一直保持這種生活方式,所以到台中之後,看到老師日中一食,我想我早晨這一餐也能斷掉,真的就斷掉。我在台中一天吃一餐,我吃到第八個月才向老師報告,老師問我,他說:「你這個身體體力精神,感覺有沒有什麼變化?」我說:「沒有,很正常。」他把桌子一拍,「好!永遠下去。」告訴我,這樣一生不求人,「人到無求品自高」,我們生活簡單,日子很好過,真正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於是我跟老師討論飲食的問題,我向他報告,我說我現在有一些體會,飲食是能量的補充。我們人的身體像個機器,機器日夜它都在動,都在運作,運作是需要能量來推動的;就好像汽車,汽車你要讓它跑,要加油,油料消耗快,消耗完的時候趕緊加油;人的體力消耗的時候趕緊補充,飲食就是補充。每一個人體質不一樣,就好像那個車,性能不相同,有耗油的車,有省油的車,我們每一個人身體狀況不一樣。能量到底消耗到哪裡去了?我得到一個結論,我向老師報告,能量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想上,與勞心勞力不相干。老師聽了點頭,對!他給我印證。

  因為我在台中住那麼久,我看到李老師的工作量是平常人五個人以上。他非常忙碌,外面客人要想見他,必須在一個星期之前預約,因為他見的客很多,都要排得滿滿的,你不是一個星期之前跟他預約,你臨時找不到他。他每天見客,他是一個很好的中醫,還要替人看病;當時他是中興大學跟中國醫藥學院的教授,他還要上課;對我們還要講經、還要教學。他的工作量至少超過五個人,他一天吃一餐,所以我說能量消耗與勞心勞力都不大,最大的消耗是妄想。老師沒有妄想、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所以他那一點點東西他就夠了。他吃得很少、吃得很簡單,我們如果看他的生活,決定說那個生活哪裡會有營養!青菜、豆腐、鹹菜。我跟他學也學吃一餐,生活大概也差不多跟老師一樣簡單,我吃的量比他多。那時候吃小饅頭,饅頭不大,他每一餐吃兩個饅頭,我一定要吃三個,這我比不上他;這就是說,他的心比我清淨,他的煩惱比我少,他的憂慮比我少,他的工作量大過我。

  我們從這個地方真正體會到,世尊他們那個僧團為什麼一天一餐可以?煩惱少,除了托缽吃飯之外,不是聽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之外,就是各人自己用功修行,這一種生活方式,那當然夠了。日子好過,法喜充滿,真正是自在快樂,對於這個世間一塵不染。身體沒有離開這個世間之前,為眾生服務,他不為自己。你想想看,他多快樂,他多自在!

  諸佛如來的法要,釋迦牟尼佛全做出來給我們看。對於末法眾生特別的指點念佛法門,《華嚴經》第一個吉祥雲比丘為我們指示出來。所以如果我們的煩惱斷盡,斷到相當的程度,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財色名食睡我們也能離開。你離不開你就是煩惱習氣太重,你不肯放下,你身上背的重擔,這個重擔壓住你,你活得很辛苦,你活得很可憐,要放下,放下是正確的。善財童子最後參訪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傳給他的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五十三參一個頭一個尾,徹始徹終一個念佛法門。當中五十一位善知識雖然顯示修學各種不同的法門,善財童子沒有受他們的影響;吸取他們的智慧,吸取他們的教誨,依舊是一句彌陀念到底。為什麼?他能「供養承事真善知識」,不會改變。

  參學是為什麼?成就自己圓滿的定慧。參訪禪宗的大德,參訪教下的大德,參訪密宗大德,參訪律宗大德,聽他們的教誨增長智慧,如如不動增長定功;不是一聽就跟他學去了,那你毫無定功。聽了之後更堅定自己的念佛法門。所以五十三參是定慧等學,五十三參是歷事鍊心,是要經歷這麼多事,練自己如如不動的心。如如不動的心就是《彌陀經》上講的一心不亂,增長定功、增長智慧一直到圓滿。吉祥雲代表初住,普賢菩薩代表如來果覺,在五十三參裡面末後十一位都是等覺菩薩,到普賢菩薩得大圓滿,這個道理我們要懂,從這個地方學習怎樣「供事真善知識」,怎樣「諮問法要」。好,這一堂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