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乘起信論  (第十六集)  1981  台灣華藏圖書館  檔名:10-003-0016

  請掀開經本:

  【四者。計名字相。】

  『計』是說的計度分別,這個名詞同學們也要記住,因為在經論裡面很多,何謂計度分別要搞清楚。「計」就是譬如我們講的心裡計畫著、計算著這個意思,度是度量、恆量這樣的分別。拿現在的話有點類似講叫比較分別,較量分別,就是這個意思。底下的解釋:

  【依於妄執。】

  所有的執著無不是虛妄的,所以叫『妄執』,一切的執著都是虛妄的。

  【分別假名言相故。】

  言語這個相狀也不是真實,前面我們已經說過,它是依不覺而起的。我們既然曉得本覺本有,妄覺本空,凡是從這個不覺無明而生起的,無論是心法、或者是色法都是本空的,佛法裡頭也常說之為畢竟空,它是畢竟空的性質。所以《金剛經》上才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言說相是虛妄的,文字相是虛妄的,心緣相是虛妄的。這個言說相是代表的言語,一切的音聲能說所說,文字相是代表一切色相。所以我們不要看到文字只是文字,其他的就不是,文字是色、是色法,所以它就是代表一切色法。眼看的是文字,眼見的,凡是眼所接觸的境界全都是色相;換句話說,也不是真實的。用這兩種是一個代表音聲,一個代表色,色聲香味觸,底下就不必說了。所以我們總得要能舉一反三,說一個其他的都知道了。聲塵是虛妄的,色塵是虛妄的,那香塵、味塵、觸塵、法塵還能例外嗎?不能例外。意所緣的法塵那是真的、是妄的?也是妄的。離心緣相,心之所緣是法塵,法塵也是虛妄的。所以,佛教我們要離,離妄這是正確的,是應當的。

  以上這個四相,從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前面兩種是屬於三乘人的意識,這個權教大乘菩薩,聲聞、緣覺他們的意識就是在這個範圍,在前面三種就是到名字相,後面兩種是執取相與計名字相,這兩種是我們可以講它是屬於凡夫的意識。換句話說,聲聞以上他這個意識是前兩種,這個四種是前兩種,智相、相續。凡夫的活動是在執取、計名字,這是我們講的意識活動的三種差別。見了性的菩薩,或者我們在念佛法門裡面講,證得理一心不亂這樣的人,他的活動已經遠離這四種粗相;換句話說,他那個意識是阿賴耶的三細相。前面曾經說過,八地菩薩知道境界相唯心所變的,這個境界相是三細相之一,這個講法一般都是別教的講法。九地菩薩知道轉相也是唯心,但是生相未破,生相無明沒破。這是我們講的四種無明,滅相、異相、住相、生相。所以見了性的菩薩他們的心,只是在阿賴耶三細相的活動,六粗沒有了。這個三乘菩薩,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他們的意識就是執相跟相續相。凡夫這個心意就是執取與計名字,天天打妄想,妄想紛飛,是沒有辦法斷除。

  從三細相之後到此地,這個四種都是屬於惑,我們講六道輪迴,起惑、造業、受苦,惑業苦。可見得惑裡面包括的範圍相當的廣大,有淺深次第種種的不同。惑裡面最粗、最顯的就是計名字,這是迷惑,我們不曉得,聖人給一切萬法建立這些名字,原本是為了交換意見方便起建的,這個東西不能執著,執著就是迷惑。不執著這個名字相很有用處,它沒有名字相這個沒有辦法,交換意見就很困難,表達意思也很困難。譬如我們大眾都坐在這裡,要是每個人都沒有名字,我們要請哪一位出來,這個東西很麻煩,必定要指去著這個人,或者到面前去把他拉出來,所以就有很多不方便地方。因此,名字相它有功用,可是不能執著,執著就是迷惑。

  自古以來建立名字,在遠古的時候,我們中國跟印度實際上大多是相同的,有許多是就現實狀況上來起名字的。譬如某個人頭很大,就叫他大頭,名字雖然很粗、很俗不好聽,但是大家並不以為奇怪,也並不以為那是個侮辱。像舍利弗的母舅,膝蓋很大,人家就叫他大膝,大膝蓋,就是這樣叫法。這個在我們中國古代,我們在經典裡頭也常常見到。到後來這就愈趨於文雅,名就有表法的意思,於是乎父母對子女起的名字,名裡面的含義是對子女的期望,以後就成了這種情形。所以一想到自己名字,父母對我什麼樣的希望,我能夠不辜負父母的期望,這叫盡孝,多分是有這個意思在。佛門裡面起名字更重視這一層,而不是像現在,現在人起名字,是怎麼個起名字要叫自己能夠得到吉祥,遠離災難,所以要算算命,還要算算筆劃,還要配配自己八字,你們想這個可靠嗎?如果這個要是可靠的話,每個人都選一個做皇帝的名字多好,那各個人都做皇帝,天下大亂,沒有這個事情。

  改命運是要從斷惡修善上去改,起個名字就把命運改掉了,這個我不相信,這沒有法子相信的。如果說起個名字就把命運改掉了,了凡居士被孔先生算定了不要去修,叫孔先生另外給他改個名字,他命運就改了,那不是很簡單,何必要花上十年的時間積三千樁善事?所以人家是三千善行那是改命運。學佛總要頭腦清醒,要開智慧,不可以迷信,算命看相這個事情是有,不是沒有,就是命運是有,遇到高明的人確實是能夠算的,能算得出來,能夠預知的。可是造命、改命全在自己手上,不在別人,任何一個人都沒有這個力量。如果別人有力量,你們想想,諸佛菩薩大慈大悲,他要看到我們命不好,如果要不把我們改好,那佛還能叫慈悲嗎?不叫慈悲了。佛菩薩都沒有能力,說鬼神有能力,鬼神是在騙人,凡是騙人的人我們都叫它鬼,鬼頭鬼腦,你想那鬼是騙人的。所以,你相信鬼神,這是迷信,鬼神不能幫助我們改命運,其他的人更不必說。

  所以能夠改自己的命運只有自己,你要是通達這個道理,曉得這些修學的方法就可以改造命運。常言說得好,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短壽,我們求長壽,求長壽就得長壽;我們貧窮想求富貴,求富貴就得富貴,沒有一樣求不到的。求成佛就能得成佛,求了生死就能了生死,沒有一樣求不到的。從哪裡求?從自己求,可不是從外面求,外面求不到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曉得這個道理,曉得修學的方法,這樣才能夠離惑斷除一切惡業,就改變自己的命運了。這個幸福與美滿實在是可以追求的,但是,要如理如法的去求。這個以上就是包括三細相,三細六粗前面的四粗合起來,這是七種,都是屬於惑,就是意識的活動。第五條講造業:

  【五者。起業相。依於名字。尋名取著。造種種業故。】

  這就是『起業相』,迷它就妄動,怎麼說妄動?「業」這一字在無明業相給諸位講過,不覺它就動,動就叫做業。迷的時候這個動與本覺相違背,所以叫妄動,不順本覺,違背本覺,或者我們講違背真性,違背一心,這就叫妄動。如果我們念念能夠順著一心,那就是雖然也是妄動,這個妄動是順性的。前面也給諸位說過,我們現在修行,還是離不開第六意識,但是,第六意識的活動,有違背本覺,與隨順本覺,這個情形不一樣。此地講一般凡夫他都是違背了本覺,這個妄動是很可怕的,為什麼?他是要受苦報的。要隨順本覺,縱然是妄動,果報是殊勝的,所以我們一般講是善報。既然造業了,業是因,有因必有果。底下就說:

  【六者。業繫苦相。以依業受果。不自在故。】

  這條就是果報,起惑造業果報,果報給諸位說,是不能避免的,沒有法子避免。不覺悟的人對於果報的現前畏懼,覺悟的人像菩薩,阿羅漢以上的他不畏懼,不昧因果,他不怕,接受這個果報不怕,他曉得報完就沒有了,總歸是要報,只是早晚而已,這是免不了的事情。佛在經上給我們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我們要能夠真正明瞭這四句偈的意思,你就曉得果報是有久遠業因的,所以才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都有因緣果報。我們今天相聚在一堂,在這個地方講《大乘起信論》,過去也有業因,今天這是果。我們這個因好,隨順本覺的業因,今天這個果是隨順覺,不是隨順迷。因此經上常講「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在造業的時候他迷惑顛倒,他不在乎,到了受果報的時候,這個時候恐懼害怕了,那時候來不及了。菩薩曉得這回事情,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所以在造業的時候很謹慎,不敢輕易的去造惡業,他謹慎。因為造因謹慎,果報自己清清楚楚,我造的是些什麼因,將來會結什麼樣的果報,很清楚,不會迷惑。

  在這個地方我們應該要曉得無明是根本,一切染法的根本也就是六道輪迴的根本,不但是六道輪迴的根本,也可以說是十法界依正莊嚴的根本。固然佛法界很特別,他的無明是可以斷,他要不斷,他要留一品無明,這個所謂是倒駕慈航,示現的佛法界。因為沒有一分生相無明就沒有現相,就無相可得,既然現了相,這個相必定從無明生。所以菩薩要留一分,留惑潤生,他要留一分,留這一分幫助一切眾生。九相是屬於染法,這是枝末,對無明來講,無明是根本,三細六粗這個九相就是枝末。枝末無明,枝末裡頭有無明,就是從三細相到六粗的計名字相,這都是屬於枝末無明,枝末無明都是從根本生的。因此,我們如果要想斷枝末無明必須要斷根本,根本不斷,枝末是斷不了的。你把它斷掉了,過幾天它又生了,它有根,根沒有拔除。那個樹木你把它砍掉,沒有了,只要它根在,明年春天它又發芽,又長出來,所以這個事情很麻煩。

  我們這個修行,修行人就是這樣的,修行人都注重這樁事情。可是修了一輩子所幹的是伏煩惱,沒斷根,所以到來生又起惑造業,它又生了。這一生你有定功,你有功夫,你有智惠能夠觀照,叫它不起現行。可是你這一死再一投胎,又從小孩做起,統統忘掉了,這個定力、覺觀都失掉了,這一失掉之後力量沒有了,根裡頭又長新芽,又出來了,生生世世永遠沒有方法了斷。我們用降伏無明、降伏煩惱,這伏,沒斷,降伏能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看《起信論》馬鳴菩薩前面告訴我們,這是初信的上品。為什麼?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這一生一定可以把根本無明拔除,成上品。你修禪定,禪定未必能拔除,所以禪定是中品的初信。我們凡夫的覺悟只能在下品,有很多人覺悟不可以造惡,造惡將來要受惡報的,斷惡修善,這是下品。下品是最容易退失的,剛才講了頂多保一生,來生就退掉了。中品也會退失的,上品求往生極樂世界就不退,初信位就不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說西方極樂世界有退轉的,沒有,「皆不退轉」。為什麼說念佛為初信的上品,它有道理,也顯示出這念佛法門的殊勝。

  三細六粗雖然都是枝末無明,它們彼此互相的關係一定要認識清楚。三細裡面的業相,就是我們平常講四分裡面的自證分,是自體,就是本體。見相就是見分,唯識裡面講的見分,這是主觀的。境界相就是相分,與主觀對立的,相對而生起,我們可以講它是客觀的,這都叫做阿賴耶,所以是屬於第八識的。六粗裡面前面四種是屬於惑,起業是造業,業繫苦是受報,六道輪迴受報。這六種是屬於分別事實,屬於第六意識的,古來大德也有人說它是屬於第七識。像三細相跟六粗前二是第七識,後面兩種是第六識,像《淨影疏》,就是隋朝的慧遠大師,名字是一樣,跟晉朝的慧遠大師不是一個人,名字是相同,我們在佛教裡面稱作小慧遠,隋朝慧遠大師他這個《起信論》的註解,他就是這個講法的。但是,賢首國師的講法,他不是這樣的,就像剛才所說的,它三細是屬於阿賴耶,六粗前面兩種是細惑,屬於法執,後面兩種是粗惑是屬於我執,這是賢首大師的講法。末後起業、受報都是屬於意識的範圍。

  所以古大德有些人講法不一樣,但是這個我們也不必固執,為什麼?嚴格的說,彼此統統都有連帶的關係,細分這個界限很難劃分。所以只能夠從粗顯的相上來分,不能細分。大致上,我們一般共同都有這樣一個體認,三細相確定它屬於第八識,六粗相前面四種屬於意識。至於第七識,因為它是念念執著第八識見分的一分為我相,同時它又為六識的染淨依,我們稱它作意根,它清淨六根就清淨,就是第六意識就清淨,它要是染污第六意識就染污。可見得第六意識雖然主意很多,但是,它不能夠決定,它自己本身不能決定。這個我們一般講有慧沒有智,智慧,智是決斷,慧就是主意多。唐太宗底下兩個左右手,兩個幫手,杜如晦與房玄齡,「房謀杜斷」,杜有能力決斷,房玄齡主意多,他會出主意,這個主意、這個主意出了一大堆,你們看看哪個好,杜如晦有本事來決定,決定用哪一個,他能打勝仗。所以主意多的人當參謀好,就要提出種種看法來分析;可是做個主管官要有決斷,要能夠判斷下決心。所以,智與慧細分它是兩樁事情,它不是一樁事情,智不是慧,慧不是智,常常連帶來講要曉得。

  這樣說起來就是第七識它是智,第六識是慧,一個是主意多、妄想多,一個是有決定染與淨。所以第七識清淨,六識就跟著清淨,意地清淨,業就清淨了,業與報都清淨了。如果第七識是染的話,六就染,必定造染業受苦報。所以賢首大師只把三細配作阿賴耶,六粗配作意識,有道理。為什麼?因為第七識嚴格講,一半屬於阿賴耶,一半屬於第六識,第六識的染淨因。所以不明顯的指陳,這是與性相兩宗說法稍稍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我們將來讀到這些地方不要覺得奇怪。因為我介紹諸位看的《起信論疏記會閱》,那是賢首大師的《疏》,宗密大師的《記》,裡面還有長水大師以及灌頂法師,可以說他們四個人東西混合的來註《起信論》的,這些說法都可以看得到。這樣說法將來對於你們看唯識,跟唯識講的有點出入,可是說起來都很有道理。

  修行三學三慧、六度萬行,這是每個修行人決定要修習的,不能夠避免的,三學是戒定慧,這是根本法,三慧是聞思修。但是,諸位要曉得,三慧是大乘菩薩所修的,三學是小乘人所修的。因此,三慧是什麼慧?就是戒定慧那個慧;換句話,如果你要是沒有戒定慧的慧,你的聞慧、思慧、修慧就落空。為什麼?有聞思修底下沒有慧,那個慧是戒定慧的慧。如果沒有慧,這個聞思修我們每個人都有,我們一天到晚都在這裡聽,腦袋裡胡思亂想,那不是思嗎?身體造作、一切言語這就是修。這個裡面一定要搞清楚,可見得佛法的大根大本是建立在三學上。至於三學有次第修,有同時修,同時是圓修。次第修,譬如說是持戒這是單修戒學,習定這是單修定學,討論經典這是單修慧學,這是次第修。

  同時修學,念佛同時修學,為什麼說念佛的時候同時修學?念佛的時候,南無阿彌陀佛念這句佛號,你不會再想壞事情。戒律雖然條文眾多,它的精神只有兩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我們念這句佛號,心裡想著佛,當然是諸惡都不想了,諸惡都不做了。這句佛號是萬德洪名,是善中之善,你在這裡念、在這裡想,豈不就是眾善奉行了嗎?所以念這句佛號戒就有了。念佛的時候要專心,心無二用,定有了;念這句佛號六個字,字字清楚、了了分明,這慧學有了。所以諸位不要等閒看輕了念佛,這持名念佛是戒定慧三學同時的修習,叫三學等運。所以人家功夫上軌道的人,他是專心念佛,古來有不少的大德,人家用功是一天十萬聲佛號,他也不念經,他也不念咒,他什麼都不幹,就是十萬聲佛號,戒定慧就是三學、三慧統統圓滿,一句佛號裡頭圓滿了。

  蕅益大師有一篇對這個念佛法門的開示,就講得很清楚,希望同修們都留意。如果這句佛號念得不得力,這念佛還是常常起妄念,想止也止不住,這種情形在初學的人是免不了的,功夫不得力,這個時候如果不善於用心,不太容易成就。善於用心的人他能夠勇猛精進,他不理會妄念,就是這個心不要去注意妄念,注意佛號,時間久了自然就有效果,這是善用心的。至於不善用心,又沒有耐心,在古人的教學就換個方法,叫你背誦經典,這是個好辦法。一句佛號太容易,妄想很容易鑽進去,教你背一部經典,你一打妄想就背不下去,就忘掉了。所以在初學的心理上,背誦經典比念佛號會更專心。這個背誦經典給諸位說,跟念佛號的作用是一樣的,也是三學等運。你背經的時候當然不起惡念,所以經典是佛菩薩的言教,善中之善,背誦經典豈不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嗎?這就是戒學的圓滿,就是修戒學。背誦經典的時候當然要專心,不專心就不能背誦,這是修定。經文雖然長,自始至終字字分明,一個字都不會念錯,這是修慧。所以這是戒定慧三學等運。

  如果在初學的時候,能夠背誦幾部經典,以後再念佛,那個情形完全不相同,為什麼?他心定了。自古以來就有不少的這些大德們,在家出家的都多,他從這個方法入手,成就之後他一生也不捨離。像《壇經》裡面我們就看到很多,無盡藏比丘尼一生就是念《涅槃經》,《大涅槃經》四十卷,相當之長,那都背得滾瓜爛熟,一生的受持。法達禪師一生念《法華經》,也是背得滾瓜爛熟,戒定慧統統都在裡面,這種功德不可思議。所以我們要問問,人家是怎麼成就的?人家是確實認真的在修戒定慧。戒定慧成就之後這才修三慧,是以戒定慧為基礎修三慧。我們拿法達禪師來說,他誦經三千部而沒有開悟,這時候是修的戒定,沒有開悟。到六祖會下,經過六祖一指點恍然大悟,這是三學圓滿了,圓滿之後他一生誦經不輟,那是修的三慧。沒有悟之前是三學,悟了以後是三慧,一個方法,全部都圓滿,這是我們應當留意的。

  我們現在所犯的毛病,這裡講得很清楚,執取、計名字起業、受苦,我們現在幹的這一套,這一套不是戒定慧。我現在要教你們念《起信論》不長,念《起信論》,這一面念隨念分別,這隨念分別諸位想想有沒有戒?有沒有定?戒定慧都沒有了。隨念分別,隨念在打妄想,這句是什麼意思?這是什麼道理?打妄想。所以我常常告訴一些同學們,佛的這些經論沒有意思,你要知道沒有意思,你在這裡頭就不打妄想,心定了,你去念它沒意思。為什麼沒意思?文字性空,哪有意思?雖沒有意思,它裡面要是起作用有無量的意思,既然是無量的意思,那哪個意思對?如果你要說它不是無量意思,我們就以《起信論》講,《起信論》註解就一百多家,如果一個意思,一個人註就好了,就統統都明瞭了。一百多家的註解,當然有一百多家的意思,我看看我有意思,跟他們大家不一樣,我也來註一下,可見得意思太多。意思太多了,哪個意思對?哪個意思不對?給諸位說,都對、都不對。

  從起作用上來講,能順著本覺的都對,從本覺上來說那都不對,為什麼?本覺裡頭沒有念,起念就不對了。所以從用上來講,凡是順著本覺的那都對。因此,我們念經、研究佛法,千萬不能一開頭,就這是怎麼講法、這是什麼道理,不要管這個。所以它這個方法與世間做學問的方法不相同,佛法的方法一下手求根本智。求根本智就是修戒定慧,我們拿經本修自己的戒定慧,這就是修根本智。後得智可以同時修,最好是在童年,兒童的時候專門背誦修根本智。現在我們年齡過去了,所以我們根本智跟後得智同時來幹,但是要以根本智為主。後得智研究註解,每天用一個鐘點時間研究註解就夠了,大部分的時間用在背誦。根本與後得同時進行,這是佛學的方法,所以它跟世間一切法學習的方法確實不一樣。我們拿世間的方法,甚至於將世間科學的方法,用在佛法上都不太適合,很難收到效果。

  我們這個經只能夠講到此地,課程到這裡就算圓滿了。後面還有不少,這一次雖然只講這一點點,也是略為說說而已,為什麼?不能細講,如果細講沒有法子講到這麼一個段落。希望諸位能從這幾天當中,對於《大乘起信論》有個概略的認識,回去之後努力的修學,能夠將這一部論貫通,以後讀誦一切大乘經典,必定能夠幫助你開悟。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