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乘起信論  (第十二集)  1981  台灣華藏圖書館  檔名:10-003-0012

  【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

  這段是說明,為什麼本覺與始覺不二,給我們說出這個道理。前面說過,名字覺、相似覺、隨分覺、究竟覺,這個四種究竟是回什麼事?這裡給我們說清楚,要是實在的講是『無有始覺之異』,「異」就是不一樣,無有異就是相同的。換句話說,從最粗顯的覺悟業果的滅相,一直到如來地,這十地菩薩究竟覺的實相,實在是不二的,沒有兩樣的。底下就解釋這個道理。『以四相俱時而有』,「四相」就是指前面講的四種相,「俱時」是都是迷的時候好像有這回事情,這個有不是真有,是似有,好像是有,迷的時候才有。『皆無自立』,「無自立」就是都沒有本體,也就是都沒有自性。可見得實相不要說這四種始覺,就是將無量的始覺也是同一個性質,迷時假有,不是真有,既然是假有了,假與假不二,所以初位的始覺與究竟位的始覺是不二的。我們常言說得好,小巫見大巫,五十步笑百步,統統都在迷位上。博地凡夫固然迷,迷得重,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無明沒破還是迷相;換句話說,總是在迷位上,這個東西不是真有。就是前面這個大前提,我們要記住,「知妄本空,知真本有」,所以這個大前提要很清楚的理解,決定不迷惑。

  因此『本來平等,同一覺故』,這就是生佛平等,聖凡無異。《圓覺經》裡面講「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像昨天晚上的夢一樣。由此可知,始覺與本覺原來的相就是不一不異,單就迷的這方面來講,不異,前面講有四種,剋實而論沒有兩樣,全都是虛妄相,絕不是真實的,真實沒有這回事情。這個認識不單單是講在修證上,修因至果最大的障礙破除了,沒有了,就是世出世間所有的問題都得到根本的解決。譬如我們今天這個世界上,我們講的政治上的問題、經濟上的問題、思想上的問題,種種這些問題都能夠得到解決。為什麼?所有問題之發生都是在迷,如果要覺悟的話哪有問題!今天這個世界人口固然是多,可是種種災難,實在上是眾生迷惑顛倒造成。

  我們從歷史的發展演變來觀察,在中國商周時代,可以說那是個部落的時代,你說周朝為天下之共主,實際上是什麼?就等於現在聯合國這個情形一樣,比那個尊嚴一點,大家推崇他。諸候是小國,你在歷史上看到大國方圓不過一百里,小國只有五十里,你們想想中國的里,尤其是周朝的里比現在的里距離還要近,那五十里現在算算不過是二十公里,二十公里那個小國,你現在坐個汽車幾分鐘從這頭到那頭,這個國界線就達到了,所以幅員很小很小。甚至於一個小國沒有我們現在一個鄉大,只能像我們現在一個村,它就是一國。所以在周朝時候,一般講是八百諸候。但是周朝的版圖,你們諸位曉得,也只是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就是中原這幾個省,這裡面有八百國。可是到大一統之後,這些國都變成了郡縣,國的界線沒有了,這八百國都是一國人,我們想想對不對?對的,有道理。

  今天科技發達,交通工具發明,在以前,譬如在滿清那個時候,我們從這一縣到那一縣,就台灣來講,當時沒有鐵路的時候,從台北到新竹,大概得走兩天,徒步,頂多是騎馬了,得走兩天才能到,兩天的路程。如果從台北到高雄,大概要十天的路程,十天半個月才能到。所以客人來了的時候很歡迎、很高興,不遠千里而來,千里就很遠了。今天的時候,我們從台灣到美國也不過是十幾個鐘點,台灣飛美國十二個小時。我記得我民國三十八年到台灣來的時候,從屏東到台北坐火車十二個小時。換句話說,到美國多遠,也不過就是台北到屏東這個距離而已,這是講坐火車。如果要步行的話,那大概連到新竹還不到。你從這個地方去看,我們就要有個覺悟、要有個覺醒,將來的世界是天下一家,國與國的界線不要看得太重,看重的是什麼?是人與人的關係這才是對的。人與人的文化思想如何溝通,如何能夠共存,大家都能夠享受幸福的生活,朝這個方向去走。

  如果每個人都有這個觀念,我們今天這個世界的人很幸福。你們想想現在這些大國,每年花在造原子彈武器這些錢,花多少錢在這上面,有什麼用處?這些東西帶給眾生是幸福嗎?如果大家都不造,拿這個錢來做社會福利事業,我們的生活水準普遍的提高。為什麼不能這樣做?迷,所謂這些政治家都是迷得特別深,搞這些東西。這些東西造得愈多,這個世界一切眾生人心不能安定,不曉得哪一天大戰爆發,不知道哪一天災難要降臨,這些災難人為的,不是天災。為什麼不將這些科技來研究防範自然的災害?現在不但不防範自然,製造自然災害,製造人為的禍害,這都是迷惑顛倒。

  學佛的同修們,今後唯一的一個使命,就是喚醒一切迷惑顛倒的眾生。如果你要在外面叫他這麼說法,他不相信,為什麼?認為是你的意見、你的想法、你的說法,就是我們自己的智慧、德望不足以服人。我們拿來釋迦牟尼佛的經典,佛是這麼說,這個話不是我說的,我們大家聽佛這個說法,我們仔細想想,佛講得對不對?如果覺得他對,覺得他有理,我們就應當依教奉行。誰能夠奉行誰就得自在;換句話說,誰能夠奉行誰的生活就踏實、就幸福。這是世間人追求的現實,最現實無過於佛法。如果要把這個當作說教來看,那錯誤,佛不說教,佛是教我們仔細去想想。因為我們的本覺是迷並沒有失掉,往正法、淨法上去想,就與本覺相應,相應就生始覺,這就是開智慧。所以這一節文確實不但是修學關鍵的所在,就是我們奠定信心的基礎,也是我們生活在世間不可缺少的一種理念,如理的觀念。下面經文說明「本覺」,這是從三大上來解釋,就是體大、相大、用大,這段是先把綱提出來。

  【復次。】

  文上加一個『復次』,就是又是一個段落的起頭。

  【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相。與彼本覺不相捨離。】

  『本覺』就是體大,『隨染分別生二種相』,底下說明了:

  【云何為二。】

  哪兩種?

  【一者智淨相。二者不思議業相。】

  『智淨相』就是相大,『不思議業相』就是用大,「本覺」是體大,這是將體相用三大說出來了。下面這個體,前面所說的都是講的體大,都是講的本覺。底下要就相用上來說明,一個是「智淨相」,一個是「不思議業相」。

  【智淨相者。謂依法力熏習。如實修行。滿足方便故。】

  這個地方文字很少,可是卻是修行的綱領,『智淨相』就是我們講的般若智慧。體大這是法身,「智淨相」是般若,不思議業相是解脫,也就是三德祕藏。般若從哪裡來的?是『依法力熏習』,「法」是指諸佛菩薩說法的力用,來薰習我們帶染的本覺。『如實修行,滿足方便故』,「方便」都是指的佛法,無量無邊的方便法門。可是我們得「如實修行」,跟前面序分裡面稱讚的三寶,如實修行者。實就是指的本覺,就是指的真如本性,在我們念佛人來講就是指的一心不亂。換句話說,無論你用什麼方便法,你所修的是一心不亂,你所修的是本覺、是本性,這就叫如實修行者。假如我們用佛門裡面種種的方法修行,我們的方向、目的不是在一心不亂,不是在求本覺,那就不是如是修行者。我們再說得淺顯一點,修行就是修清淨心、平等心,無論哪個行門,是不是修我們的心一天一天清淨、一天一天平等?是不是修這個?平等心、清淨心並不是坐在家裡不動,這樣修法的,這個修法修成了,小乘,自利不能利他。

  如實修行者在哪裡修?在社會大眾當中修。你沒有看到善財童子嗎?你看看人家在哪裡修?人家在社會上修,在人群當中修。如何修法?服務於大眾,服務於社會。四弘誓願裡面眾生無邊誓願度,怎麼度法?經裡面講六度萬行,六度萬行做到哪一條?坐在這裡不動,享福,就六度萬行都圓滿了,沒有這個事情,連百丈大師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釋迦牟尼佛成佛了,這沒有話說了,「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成佛了。成佛之後,四十九年足跡遍及五印度,他哪一天閒著了?他哪一天在那裡休息?沒有閒著,沒有休息,從事於教學的工作。生活上,你看佛的待人,經典裡面有記載,弟子當中有年歲大的,衣服破了縫縫補補,穿針穿不上,釋迦牟尼佛替他穿針,誰有困難,他見到了都去幫助,都親自動手。在一個團體裡面,絕不是說工作大家做,佛可以不要做,不是的,佛自己一樣也參與,跟大家一樣的。顯示出佛法是平等的,生活是打成一片的,這樣的修行叫「如實修行」。

  諸位要曉得,理事不二,性相一如,我們與法性相應,就要與一切事相相應。你說我與法性相應,我與一切事不相應,這個還是不相應;與事相應,不與理相應,也是不相應。你看,凡夫也非常勤奮的工作,他與事相應,他不與理相應,所以這個不叫如實修行。小乘阿羅漢、辟支佛與理相應,不與事相應,他在深山面壁,在那裡參禪打坐,對於服務社會的工作他一樣也不幹,所以他也不相應。唯有菩薩是理事都相應,事上的修學,今天來講就是服務,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是服務,所謂是出錢出力,以我們的智慧貢獻給社會大眾,這就是事上的修行。無條件的貢獻於社會,貢獻於社會你雖然無條件為別人服務,別人還這樣也不稱心,那也不滿意,還要閒言閒語,還要諷刺、毀謗、侮辱,你還要能忍受。所以這個世間人不肯幹,這傻瓜做的事情,學佛就是學傻瓜。我們看到這是好事,對大家是好事就應該做,傻人才有福,伶俐人沒福,傻人才有福。這句科判裡面標得很清楚,這是講的修因。下面說的斷果,能夠這樣修行智慧開了,清淨的智慧就是般若智慧,智慧開了它就起作用,能斷煩惱。

  【破和合識相。】

  『和合識相』是第八識,真妄和合第八識。

  【滅相續心相。】

  『相續心相』是第七識,貪瞋我慢恆相隨,它不間斷,這是第七識,這就是說淨智相現前的時候轉識成智。

  【顯現法身。】

  『法身』是破了妄想、妄執才顯現的。我們的清淨法身為什麼不能夠現前?因為我們有妄念,因為我們有執著。正如同昨天我們在《疏鈔演義》裡面,引用《華嚴經》上佛說的,「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捨了妄想,捨了執著,法身就顯現。這個法身顯現在佛法裡面可以算是第一等的地位了,法身大士,就不是阿羅漢、辟支佛所能比的,阿羅漢、辟支佛沒有證得法身。在前面始覺位上,第三始覺才證得法身,別教初地的地位,圓教是初住的地位,這個天台大師判藏通別圓,賢首國師判小始終頓圓,這個裡面味道都很深。為什麼?你仔細一觀察這些講法全都是方便說,這個方便說裡面叫我們開智慧。所以我們看四教五教,千萬不要死在那個句子裡頭,那就糟糕了。四教五教跟佛說經的用意一樣,因言遣言,譬如我舉一個例子給諸位說,你就會能夠體會到這一點。別教初地菩薩破無明,破一品無明見一分法身,這才開始。到成佛十二品無明,圓教初住菩薩就開始破一品無明見一分法身,所以他們地位是平等的。

  別教的初地跟圓教的初住是平等的,而圓教裡面講四十一品無明,由此可知,講四十一品也行,講十二品也行,可以多、可以少。為什麼?多即是少,少即是多,多與少原來不二,這就教我們不要執著。圓教十信菩薩沒見性,別教三賢菩薩都沒有見性,圓教從初信到十信十個位次,而別教裡面,從初信到第十迴向四十個位次,這不就是說明了無有定法可說。你要執著有個定法,這就是妄想執著,法有沒有?有,雖有而不是定法。你在這裡面就自在,就不生煩惱,不再起執著。佛法說無有定法,佛法是覺法,覺悟了則無有定法可說;換句話說,有定法可說是迷而不覺。你要是真正覺悟了,一切世出世間都沒有定法可說,為什麼?因為法是平等的,法是一味的,法是同體的,諸法是不二,這在了義經論裡面都說得很多、說得很詳細。我們明白這些道理了,就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做到,這樣才是如實修行,他的效果才能開智慧、斷煩惱,「顯法身」。

  【智淳淨故。】

  『淳淨』就是般若智慧,智淨福滿,智慧清淨,福報就圓滿。福報是從智慧生的;換句話說,一個人如果沒有智慧,那個福報,我們平常講有漏的福報,不是稱性的。有漏福報裡面絕不單純,正如同《老子》所說的「福兮禍所倚」,這就是福裡面沒有慧;換句話說,它隱藏著災禍。有智慧的福報跟沒有智慧的福報從什麼地方看?實在上講很明顯,有智慧的福報一定是大家享,他有福報,他福報他不是一個人享,他要大家享,這是有智慧的福報。沒有智慧的福報,他那個福報是一個人享,我一家人享,不是我自己家的人享不到他的福,這種福報是沒有智慧,是世間所謂有漏福報。這個大家享,諸位曉得,這個福報就享不盡,因為你一面在享受,是一面又在培植,所以享不盡的。你一家人享,這個福報是前生修的,享得盡的,享盡了以後怎麼辦?享盡以後苦難就來了。

  諸佛菩薩是大福報,他不一個人享,他要叫一切眾生都分享,為什麼?經上常講「同體大悲,無緣大慈」。他知道一切眾生都是自己,眾生享這個福就是自己享福,正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也是我們學佛人首先要把心量拓開,不能容人、不能容物沒有辦法入佛門。佛門廣大了,佛門太廣大,你沒有廣大的心怎麼能入得進去?入不進去。必須自己有廣大的心,與廣大佛門它才能相應。所以小心眼沒辦法,入不進去,小心眼念佛不能往生的,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是大乘心,是大心量。你心裡頭還有不能容的人,不能容的物,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必定會被排斥在西方世界的外面,進不去的,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你要想往生佛國,心地要乾淨,一塵不染,一切物都能夠包容。這是「直明淨相」,這段經文在唐譯裡面說,「淨智相者,謂依法熏習,如實修行功行滿足」。這個很好懂,這個翻譯的比這邊句子還容易看清楚。「破和合識,滅轉識相,顯現法身清淨智故」。這個意思也翻得很明顯,文字也很好。

  【此義云何。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

  這段是法說,下面是比喻,所以這是事實的真相。我們在《般若經》裡面常常看到的諸法實相,這是講的諸法實相。『一切心識之相』,正如《百法》所說心法、心所有法、不相應行法,這都是「心識之相」。乃至於色法,色法從哪裡來?是心心所變現的,所以色不是真的。色法是依他起性,心心所既然不是真實的,是虛妄的,色法怎麼會是真實?如果我們還貪著在色法上,這不叫顛倒叫什麼!諸位如果要明白這樁事情,你立刻就體會到,這個報身佛相,佛有無量相,不止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了,「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這樣好的身相,與餓鬼、畜生、地獄的最醜陋的相,原本不二。為什麼說不二?心心所變現之物。無量的相好是心心所變現的,那個醜八怪也是心心所變現的,那有什麼兩樣?沒有兩樣。所以你要是理上覺悟了,相上就平等。

  我們見到好相,喜歡,見到醜的相,厭惡,這是不覺。為什麼?智淳淨裡面,就是清淨心裡面沒有好惡之心。好惡之心是五十一個心所裡面的貪心所,我們起作用的時候是貪心所在起作用,不是平等性在起作用;平等性起作用是一不是二,決定平等。在前面講「如實修行,滿足方便」,這兩句話這麼念過去不行,這就是一個修行的例子,世界上最美好的、最醜陋的,在你心裡面是一樣清淨平等,這是如實修行。為什麼?那正是像《楞嚴經》裡面,你是用見性見色相,而不是用眼識見色相,識有分別,與識相應的心所才有好惡。你要不用八識,當然就不會與五十一個心所起作用,五十一心所不起作用,你心是平等的,境界是平等的。這個時候顯示出來叫做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為什麼?人跟我是一不是二。如果這裡頭,我、你、他,這是第六意識裡頭的分別,就是六識在分別,七識在執著,這就是不如實修行,這裡頭就沒有方便。

  所以我們到什麼時候才學到這個境界,才修到這個地步?我的衣服誰喜歡穿,穿得合適拿去。這個人我很喜歡他,我送他,這個人我討厭他,他拿了也一樣,你要心做到這個地方,你心才逐漸平等,才是如實修行。否則的話,口頭上的修行,實際上與心與行根本就不相應,那修的什麼行?一天到晚修煩惱。修煩惱那就是修輪迴,修貪瞋痴就是修三惡道,不是修佛道。嘴巴裡講,我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實際上是如何?修的什麼路?修的阿鼻地獄,搞這回事情,顛倒其事。你要是追究其原因,事實真相不了解,沒看破,不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不知道物與我的關係,沒搞清楚。

  佛在示現成道一句話道破,我們常常提在口頭上為什麼不覺悟?去了妄想、去了執著這就成佛。本來就是佛,智慧圓滿,福德圓滿,為什麼起分別、起執著?我們要想求開智慧,智慧是本來有的,不是外來的。千萬不要以為我多念書、多學習,我就開智慧,不是的,智慧是本有的。尤其此地給我們講始本不二,不但本覺是本有的,始覺也是本有的,不二,本覺是本有,始覺哪裡是外來的?所以智慧是本有的,福德也是本有的,去掉了妄想執著就現前。你妄想執著不斷就不能現前,妄想執著愈重,煩惱就愈多,在十法界裡面就愈往下面墜落,這是一定的道理。妄想執著輕的,十法界就往上升,十法界升沉就是這麼個道理。

  到你淨智福滿的時候,在你自己,我們拿世間話來說,實際上說得都不一樣,我們世間講意識形態,佛法裡沒有這個東西,有這個東西糟糕了,障礙。就是你自己真正感覺到整個宇宙是你自己一身,是自己一個身體。宇宙一切的活動,就好像我們身體血液在身上循環一樣,是一不是二,這才是真正的同體。所以佛講的同體,我們沒有辦法想到這個境界,我們只是想像是同體,假想是同體,不是真正的同體。到如來這個位子上是真正同體,絕不是假想的同體。我們為什麼證不到這個真正的同體?就是我們沒辦法捨阿賴耶識,捨阿賴耶識才見到真正同體。一般的講法,捨阿賴耶識是八地菩薩,第八地的菩薩不動地。

  所以我們要曉得「一切心識之相」,全是無明。可是『無明之相,不離覺性』,無明是依本覺而有的,無明就是不覺,明就是覺。本覺是不可壞,依本覺而起的無明,『非可壞,非不可壞』,這兩句話不好懂,我昨天給諸位比的身跟影,身是真的、存在的,不可壞;影是依身而起的,它的形相怎麼樣?就是此地講的「非可壞,非不可壞」。非不可壞就是可壞,怎麼可壞?在沒有燈光之下看沒有影了,可壞。可是在燈光之下這個影又出現了,就是這麼回事情,這就是它的真相。了解真相之後,這個影我們要不要去把它破壞掉?不需要,為什麼?不礙事。什麼時候這個影礙你的事,你必須把這個影給它破壞掉了?不礙事。這個只要你覺,只要你不迷就行了。下面這個比喻也很好,把它比作水與波,不即不離。

  【如大海水。因風波動。】

  這是比喻。

  【水相風相。不相捨離。而水非動性。若風止滅。動相則滅。濕性不壞故。】

  這就是用水與波,說明非一非異的道理。水跟波不能說是一,也不能說是二,你要說二,水就是波,波就是水。你要說一,為什麼會建立兩個名詞?這兩個名詞當然就兩個相,水我們講平靜的,波是動盪的,一個是靜的相,一個是動的相,但是動靜原本不二。靜也是『濕性』,動還是「濕性」,水的濕性並沒有因動靜而有所改變。在這個地方將覺性比作水性,將無明比作風動,風動無論鼓起多麼大的波浪,總而言之,那還是水,還是依覺性而起的,浪是依水而起的,這個無明是依覺而起的。前面道理不明白,我們從比喻裡面去想,就能夠得到一個大概。對於這個事實真相才能夠有些彷彿的體會,漸漸的求深入、求明瞭,了解事實的真相。下面是把喻跟法合起來說:

  【如是眾生自性清淨心。】

  這就是比那個海。

  【因無明風動。】

  諸位要曉得,明是不動的,『無明』是動的。

  【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

  『心』確實沒有『形相』,『無明』也沒有形相。昨天下午有個居士,第一次到我這裡來,一個朋友介紹來的,他研究《易經》。他在《易經》上發現了一個問題,他說《易經》自古以來這些人,歷代的這些研究易學的都講錯了,他發明一個說法,我說怎麼講的?他講給我聽,由無極而生太極。實際上我們中國的《易經》,諸位要曉得,只從太極講起,沒有無極,哪講個無極?只是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這是周公、孔子、文王這個《易》都是這個說法,都是從太極講起的。而無極是周子所說,周子、程子、朱熹這就是宋儒,宋儒為什麼把太極上加個無極?大概是受了佛教的影響,佛教講無始無明,好像覺得太極還不夠,再想想《老子》所說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恐怕是從這個思想上,再把太極上再加一個無極,實際上這都是沒有必要。正如同以後研究唯識的人,要把阿賴耶識第八識上再加一個第九識,第九識是真如本性,用不著,不必這個講法。

  他的說法,他說無極到太極當中,應當還有一樁事情,不能說從無極就到太極,無極是無,應當還有個有,無生有,有再生太極。我聽聽點點頭,因為他也有相當地位不必多說。加上無極已經就是多事了,諸位要曉得,聖人說法,無非是教你把這個道理通達就行。言辭愈簡單愈好,簡單的不能體會,不得已才加一點;一句話就開悟了,這多省事。像我們中國禪宗裡面,你看禪宗語錄的機鋒語,幾句話就開悟了,什麼事都沒有了。我們拿六祖大師做例子,黃梅傳授的時候,五祖給傳授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恍然大悟,下面就不講了,他沒事情了,已經開悟了。要曉得這是說法的旨趣,是教人發悟的,悟了一切都完了、一切都圓滿。悟了以後再要去研究、講解,那就叫畫蛇添足,多餘的。只有在未悟的時候這個還得要講,或者是沒有徹悟的時候要講,已經徹悟了不必說了。所以我們看六祖大師這一悟之後,說的這幾句話,全都是悟到自性,「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個相是徹悟之相。

  所以以後六祖聽人念經,一聽之後這個經裡面所講的旨趣,他統統了解,無論什麼人學什麼樣的經典,你有不曉得,你只把經文念給他聽,他就給你講解。他那個講解絕不是斷章取義,是融會貫通,不但這一部經從頭到尾融會貫通,一切教義統統融會貫通。而且解釋的言語簡單明瞭,一點都不囉嗦,教人一聽就明白了。這都是基本的一些理則,我們要不曉得,在修學上就增加了許多的困難。所以這個心跟無明都沒有跡象,無有跡象可尋,但是,它不是無,它確實有,有又沒有跡象,所以我們沒有法子就叫它做空,空不是無,空是有。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抽象概念,它真有,像幾何裡面的圓心,這圓心確實是個抽象的,你不能說它沒有,它確實有,有在哪裡?找不到。幾何裡頭的點就是如此,點移動成線,線有跡象,點沒有跡象;線移動成為面積,這個時候相很粗顯、很明顯,我們大家都能夠覺察得到。可是那個點是個抽象的,它是存在的,佛法裡面講的空,就如同幾何裡面講的點,講的圓心,不能說它有跡象。但是也不能說它沒有,這是佛法裡面講的空義。

  【而心非動性。】

  『心』是如如不動的,這就說合水不是動性,水的性是靜的不是動的,所以我們講水平。

  【若無明滅。】

  明滅就合風動,『若無明滅』,把「無明」比作風,無明滅了就好像風息了。

  【相續則滅。】

  『相續』是什麼?就是第七識、第六識,就可以滅了。

  【智性不壞故。】

  水的濕性是不變的,不改變的。法與喻合起來講,法是講心,心就是此地講的『智性』,比喻裡面說的水,水是濕性,所以我們要曉得,哪一個比喻哪一個要搞清楚。把水的濕性比喻心的「智性」,把風比作無明,把波的動比作第六識、第七識,主要的是比這兩個。如果要是泛指,可以說八識五十一心所都包括在其中,全都是無明。智性不可壞,就如同水性濕性不可壞,這個相續相可壞,如同動相可壞,沒有風的時候動就沒有了,有風才有浪,沒有無明就沒有八識五十一心所,無明是風動,有了無明這才有八識五十一心所。我們現在曉得,八識五十一心所是從無明來的,是從無明生的。可是我們今天想斷無明那個不容易,為什麼?無明在最深一層。

  我們現在要覺悟,覺悟了之後我們要在相續相上下功夫,就是說可壞的這部分我們下功夫。分別心,它有的時候分別,有的時候不分別,它是相續的、可壞的。執著,有時候執著,有時候不執著,縱然是我執、法執這是堅固的執著,是念念相續從無間斷。既然講從無間斷,可見得它還是有間斷的時候,轉識成智它就斷了。因此,在修學最初方便,諸位一定要曉得,就是分別執著,我們要分分淡。這一下斷斷不了,天天能夠淡薄,這就是功夫得力,修行精進。我們想想,我們去年的分別心、執著心跟今年比較,如果還是差不多的,這功夫沒有進步。如果說確實淡了很多,你的功夫得力了,你有進步了;如果今年這個分別執著比去年還要深,那你就退步了。這是測驗自己的功力到了什麼境界。問別人全是假的,別人哪裡曉得?不知道。別人給你說的也是安慰,也不是真的,真正的測驗是自己測驗自己。下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