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圓覺經  (第十集)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08-0010

  請看十五頁:

  講義【甲十:講解經文。分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一開端我們所看到的,就是經開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任何一部經典都可以把它分為這三個部分。我們一般的書籍,大概是一部書寫成之後,前面都有一個序,這一篇序是介紹這部書的,多半是請別人來寫,也有自己寫的,就是自序。佛經的體例很特殊,序分就在經文之中,本身就包括了,用不著別人來給它寫序。序是介紹這部經內容的,佛經的序分有沒有這個功能?有。序分又可分為兩個部分:通序、發起序。六種證信序,一切經裡面都有的,稱之為「通序」。「發起序」,一部經的義趣都包括在這部分,文字不多,會看的人一看就曉得這部經的內容,它具有這種功能。請看經文:

  經【如是我聞。】

  通序裡面,最重要的就是第一句『如是我聞』這四個字,這四個字把佛一代時教(就是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都包括盡了,完全包括在這四個字當中。不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不能超越這四個字,經裡面常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無量無邊的佛法經論也超不出這四個字,所以這四個字妙極了。如果在這四個字當中悟入了,宗門裡面常說「言下大悟」,一切佛經都不要看了,《大藏經》是廢紙一堆。廢紙一堆對誰說的?對已經開悟的人說的。沒有開悟,那堆廢紙很有用處,那就不是廢紙,幫助他開悟的,悟了以後就是廢紙。這四個字不好懂。四個字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如」字。圓瑛法師註得很簡單,意思沒有辦法註得很周圓,這一點要我們自己細心去體會。這是一般的講法:

  講義【一切經首,皆有六成就序。如是,是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據《佛地論》:阿難結集經時,諸菩薩咸共請云:如汝所聞,當如是說。】

  佛所講的一切經,經開端都要列六種成就。『如是』,信成就;『我聞』,聞成就。首先把這個因緣做一個概略的說明,據《佛地論》所記載的,阿難結集經的時候,諸菩薩向他請教,向他提出一個要求,『如汝所聞,當如是說』。這就是當年結集經的時候,參加這個法會的諸菩薩大眾給阿難提出條件,「你必須聽佛怎麼說的,你也給我們怎麼說」,完全重複,不能加自己的意思,記不得了,寧可少,不能增加。哪個地方記不得了,記不得就不說,盡你所記得的你給我們說出來,不能有自己一絲毫的意見,這樣子結集才能達到真實,真實才能令後世人生信心。所以,這兩個字叫做信成就。

  講義【傳法菩薩,便許之曰:如是當說,如我所聞。既是如聞而說,自屬可信,故曰信成就,聞而不忘,故曰聞成就。】

  傳法菩薩就是阿難尊者,傳釋迦牟尼佛教化的,所以就同意,也就接受了,我一定「如我所聞」給大家說明,給大家說出。「我」,這是阿難尊者自稱。「如是」,就是如佛所說,是我自己親聞的,不是傳聞的;間接是傳聞的,直接聽佛所講的是親聞。

  講義【又如是者,指法之辭。】

  指的什麼法?就是指的這部經。如是這部《圓覺經》,是我阿難親自聽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而不是傳聞的。

  講義【即指此圓覺心法,今當依圓覺解釋如是。】

  既然指這部經,可是部部經的教義都不相同,這一點諸位要記住。教理是相同的,理通一切經,不但通一切經,我們把範圍擴大來說,可以講通一切法,十方三世一切世出世間法只有一個理,真理,現在世間人所謂真理。真理是永恆不變的,真理只有一個,真理的代名詞就叫「如」,如如之理,這是一個理。如如之理說不出,不但說不出,你也想像不到,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個如如之理才能現前。所以這個障礙障什麼?最重要的就是障如如之理而不能現前。根本的障礙,佛給我們舉出兩種,一種是煩惱障,一種是所知障,這是兩大類,這兩大類的關係是分不開的,煩惱障裡面就有所知障,所知障裡面就有煩惱障,你要是把它真正分開,哪些是煩惱、哪些是所知,的確很難。這是在大乘經裡常常說的。

  教理是說不出的,可是教義就比較容易體會。會學的人,聽教理。能夠聽教理,從教理悟入,這叫大開圓解,大徹大悟,那是一切都通達了。古德常說「一經通一切經通」,一部經通達了,世出世間所有的法門全都通達,原因在哪裡?他理悟了,這是第一等的聞法,這樣的人的確不多。自古以來,在中國歷史上出家在家統統都算上,大概十個人都找不到,像惠能大師他老人家算一個,一經通一切都通。我們沒有一等的天賦,不得已而求其次,聽教義,這算是二等。教義如果能聽得懂,雖然不是整個的原理原則,它可以涵蓋一部分,譬如在中國大乘十個宗派,教義他通一個宗派,他通一些與這個類似的經典,他能夠通。最忌諱的,學一部經只懂一部經,再拿第二部,不懂了,這就是最下等的根性,學一樣就會一樣,不能夠舉一反三,不能夠聞一知十。說實在話,學一樣懂一樣也算是不錯,怕的是學這一樣都不懂,統統學完了,不懂,那就沒法子,那就相當的困難了。

  這個地方講這個「如」,教理上來講,是貫徹一切世出世間法,在教義上講是能貫通與這個類似的一些經論。這個地方圓瑛法師給我們解釋,是專就這部經來解釋「如」的意思,這部經是屬於大乘了義經典,因此這是從教義上來說的。這個「如」就是指『圓覺心法』,什麼是圓覺心法?請看註解:

  講義【圓覺,即眾生如來藏心。清淨本然,如如不動,故謂之曰如,心即是佛,與佛無二,故謂之曰是。】

  這幾句話大家好好的把它記住,這是就《圓覺經》的教義來解釋「如是」兩個字的含義。大師這幾句話給我們說得清清楚楚,雖然說得清清楚楚,我們能不能聽得懂?我們能不能把這幾個字看清楚?不太容易。你所聽的是言說,你所看的是文字,這幾句話裡面的道理你搞不清楚,這就是我們的境界都是在言語文字的表層,沒有深度,必須深入才有功德利益可言。

  『圓覺』,「圓」是圓滿,「覺」是覺悟,換句話說,最圓滿、最究竟、最徹底的覺悟,是什麼?就是眾生的『如來藏心』。所以佛在《圓覺經》裡面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個話沒說錯。你現在日用平常六根接觸六塵,都是糊裡糊塗,醉生夢死,起惑造業受苦,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給諸位說,你雖有圓覺心法,你不用它,那有什麼辦法?譬如你口袋裝滿金銀珠寶,你本來是個大富翁,很可憐到外面要飯吃,有的人看不起你要把你趕跑,你的財富為什麼不拿出來用?一般凡夫就是如此。佛菩薩跟我們不一樣的,就是他會用圓覺心,他用圓覺心,我們雖有,不用它,冤枉,你要會用,你當下就成佛;你不會用,那你就當凡夫了。這個地方講的『眾生』是指一切有情眾生,拿今天的話來講就是指動物,這皆是有情眾生。

  「如來藏心」就是真心,如來藏在心裡頭。「如」是什麼?剛才講的圓覺。如來就是圓覺,圓覺就是如來,可見得如來藏心就是圓覺心。而這個心什麼樣子?『清淨本然,如如不動』,這是如來藏心的樣子。諸佛如來是這個樣子,諸大菩薩也是這個樣子,我們在座的諸位同修哪一個不是這樣子?可惜的是你自己不認識,你自己不會用,所以你變得這麼苦。這兩句,實際上也是說明我們修行的目標。如果人家問你,你學佛學的什麼?你修行,你怎麼修法?我們自己能清楚嗎?我學佛學的什麼?我修行怎麼修法?如果不曉得學的什麼,不知道怎麼修法,那你一天到晚不是盲修瞎練是幹什麼?學佛就是學的「清淨本然」,就是修的「如如不動」。我們在一切境界裡,從早到晚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我們的心動了,起心動念,「如如不動」失掉,「清淨本然」也失掉了,這就是自己當生死凡夫。誰叫你這樣的?你要是怪外面的境界那就大錯特錯,你冤枉好人了,某人障礙我,某人找我的麻煩,某人叫我墮落,你冤枉好人了。

  蕅益大師說得好,「境緣無好醜」,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我們所接觸的不外乎一個是人事環境、一個是物質環境,人事環境、物質環境沒有好醜、沒有善惡、沒有是非、沒有得失,什麼都沒有,就是此地講的「清淨本然,如如不動」,好醜生在哪裡?是你的妄心。真心是如如不動的。如果你會用真心,「如如不動」,你看外面境界是「清淨本然」,外面境界是什麼?是一真法界,這個時候你才能真正證明境緣沒有好醜,好醜是從人自己心裡頭生出來的。你的心才一動,一真法界沒有了,失掉了,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如果你在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你的境界是一真法界,在淨土經裡面講常寂光淨土、實報莊嚴土,當下就是。

  諸佛菩薩常住常寂光土,為什麼常住?因為他在境界不起心、不動念,所以他常住常寂光土。他看這個境界清淨的,清淨本然。我們看這境界是染污的,為什麼?因為你的心染污了,你看外面的境界都是染污的。你那染污的心不是真心,真心不會染污的,染污是妄心。好比我們眼睛不會染污,戴上眼鏡就染污了。你戴上一副紅色的眼鏡,外面都是紅色的,每一個相上都有一層紅色的色彩,是不是這物質塗了紅色?不是的。外面境界沒有塗上紅的,你的眼睛也沒染上紅的,就是這紅玻璃片惹是生非,就是它。所以境界不相干,境界是「清淨本然」,自己本性「如如不動」,當中加上這個玻璃片,它惹是生非,麻煩都出在這個地方。這個玻璃片是妄心,一切的分別執著就是這個,佛法裡叫識心,就是第六意識跟第七識,第六意識的分別,第七識的染污,你不用這個東西,自己是「如如不動」,外面境界是「清淨本然」,那不是一真法界是什麼?佛菩薩大慈大悲,一切經論裡頭把這個道理跟我們說得十分的明白周圓,我們自己不懂這個意思,日常生活當中不會用,還是這麼苦,你那個佛是怎麼學的?學佛的人是愈學愈自在。

  往年李老師教學的時候給我們講經,他舉一個例子,聽經的人聽到法喜充滿,真正是言下悟入,忽然家裡的人來找他,說他家房子燒掉了,真正入佛門的人,房子燒了,它燒它的,沒事情,我還聽經,這才叫真有受用。房子燒了就急得一身汗,趕快回去救火去了,你看看,在這裡聽經的時候,小小的風一吹動,立刻就完了,心就亂了,就被境界轉了,那怎麼行!你的佛不就白學了?所以諸位,他學佛不曉得他是學「清淨本然,如如不動」,他不是學這個,他學佛學什麼?求佛菩薩保佑我升官發財,保佑我長命富貴,他學這一套,這個搞錯了。長命富貴、升官發財,給諸位說,那是命。你沒有成佛,沒有大徹大悟,你這一生的受用是前生所修得的。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今生的果報就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但是這個話是對凡夫說的,不是對開悟的人說的。開悟的人,他的心是「清淨本然,如如不動」,對三世因果已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我們要曉得學佛是學什麼。你果真修的是「清淨本然,如如不動」,你是真學佛,你這一生當中決定有成就。如果你是求佛菩薩保佑你,那就錯了。你要想在世間得福報,那你要修福,世間福報修得來的。你要得最究竟、最圓滿的福報,那要開悟,悟了之後得的是真實的福報,才能得大自在,不悟不能得大自在,大自在是從如如不動當中來的,你在境界裡還會起心動念,你不會有自在。

  像這些事情我們常常會見到,會遭遇到,也許本身就遭遇到。你是一位很虔誠的佛弟子,平常在佛門當中也到處修福,到處出功德做好事情。你做生意做失敗了,公司宣告倒閉。你看這個佛教徒到處燒香拜佛,哪個地方都出功德,應當佛菩薩保佑他的財源滾滾而來,沒想到他生意做失敗了,這是不是學佛所招的果報?與學佛不相干,這個事情在《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就講得很清楚。還有出家人弘法利生,天天在做好事,他的財富也說不定一下就損失了,或者被人騙了,像從前道安老法師在世就被人騙了八百多萬,難道諸佛菩薩不保佑他嗎?道安老法師很慈悲,天天做好事,佛菩薩不保佑他嗎?還會被人騙嗎?這也不關佛菩薩的事情,我們要把這個搞清楚,這些事情是自己的事情。

  現在的出家人因為他有財,有財就會被人騙去,應不應該被人騙去?在我覺得應該被人騙去,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定的制度,出家人三衣一缽不能積財,你積財被人騙去,這理所當然應該的。如果被人騙去了,哈哈一笑,「我沒聽釋迦牟尼佛的話,應當如此」,這個人就開悟了。如果被人騙去的時候,自己生煩惱,還要賭氣「佛菩薩沒有保佑我,我從今以後不燒香、不拜佛」,那就是罪上加罪。你們看看經律論裡面,哪一部經論裡面教給出家人,你們多多的賺錢,錢存在銀行裡去放利息,你們去買房子置產業?哪一部經律論裡教出家人這個做法?沒有,你有錢不被人家騙去那做什麼用?只有被別人騙去。所以你要存錢就得被人騙去,你要蓋廟就得供人家爭奪廟產,就幹這些事情,在我看起來這是很自然,合情合理也合法,法是什麼?經律論的佛法,很合乎佛法。

  出家人,人家布施供養來的,這個手拿來,那個手馬上就布施出去,免得被人騙走,這個多自在,不可以積財。《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積財喪道,喪什麼道?心裡頭掛念著「我還有好多錢在什麼地方,現在錢貶值怎麼辦?我要怎麼樣叫它不貶值,還得要叫它生利息」,你的道就沒有了,道就喪失了,還要別人來找麻煩嗎?你的心不清淨了,喪道就喪失了清淨心,你的心在境界裡頭動搖了,這個叫喪道。

  我要是沒有錢,我怎麼能生活?我要是沒有廟,我到哪裡去住?聽起來滿有道理,好像很有理由,其實不然。你如果是位出家人,你要是沒有錢,自古以來,古今中外,你聽說哪個出家人餓死?沒聽說過。我不要錢,我是個出家人,我餓死了,餓死也值得,為什麼?歷史上可以留名,居然在某個時代有一位出家人餓死了。不可能的事情,你擔這個心幹什麼?你說別人的道場我不能住,沒有這個道理,你住不下去怪你自己沒有道心,你不能怪境界,境界是一真,境界裡頭沒有是非利害得失,哪個地方不能住?住在這個地方,這裡頭的人天天欺負我,粗重的生活天天叫我做,他們自己逍遙自在,叫我受苦,做得不好還要挨罵,還要處罰我,給諸位說,那正是佛菩薩在鍊你的心,教你在這個境界裡修「清淨本然,如如不動」。你如果能確定這個宗旨,這是我好修行的場所,這麼多善知識來磨鍊我,我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在短短的期間可以磨得乾乾淨淨,這道場到哪裡去找?你在這個境界裡頭,那個人壞人,那個人不好,誰不好?是你自己心不好,外頭人沒有不好的。我看到人,各個都是佛,各個都是菩薩,沒有一個不好,誰不好?自己不好,自己禁不起考驗,自己在這個境界裡頭迷惑顛倒喪失清淨心,在這個境界裡頭起心動念,自己錯了。

  在修行過程中,第一個階段是以逆境來磨鍊你,這是一定的。在佛法裡表法,像《金剛經》裡面的須菩提尊者就代表一位初學,他修頭陀行,苦行,先要受苦受難。你們每一個人自己覺得「我業障深重」,業障從哪裡消除?業障要從磨鍊當中消除。你自己沒有瞋恚心了,業障就沒有了,就去掉一大半。小小不如意,心裡動忿恨之心,你的業障天天在增長,你那個懺悔有什麼用?天天拜佛禮懺,遇到一個人面孔給你一板,瞋恚心就生起來了,你想想你這個懺悔有什麼用處?一點用都沒有。逆境裡頭鍛鍊之後,在一切不稱心、不如意的境界裡面決定不生瞋恚心。第二個階段鍛鍊,就是歡樂場合當中去鍛鍊,一切順境裡面不起貪染心,你就成功了,這是在《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代表。

  須菩提尊者代表的是逆境當中修行,善財童子代表的是順境當中修行。你看這個相,須菩提尊者出生的時候,叫「空生」,他是個大富人家,家裡面金銀七寶統統沒有了,忽然不見了,一切財富統統失掉了,示現逆境的相。善財童子出生的時候,他家裡面花園的那些草木都變成金芽、銀芽,這是代表順境。逆境裡面不起心、不動念,就是不起瞋恚之心,不起瞋恚之念;順境裡面沒有貪愛之心,沒有貪愛之念,你才是清淨本然、如如不動,「如如不動」是說你的內心,「清淨本然」是指外面境界。這是大經裡面常講的「若能轉物,則同如來」,在《楞嚴經》上大家都很熟悉,「物」是境界,若能轉物,就是你自己心不動了,外面境界轉了,十法界轉變為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的相就是清淨本然。我們凡夫不善於用心,不會用心,把本來清淨本然的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在這裡面起惑造業受報,實在講,冤枉!

  剛才我舉的這個比喻,你們大家好好去想想,所有的毛病都是產生在妄心,妄心好比眼鏡一樣,毛病都在那個東西,這個東西一拿掉,什麼事都沒有了。妄心是什麼?分別心、執著心。分別是第六意識,執著是第七末那識。離開分別執著,你的真心,就是如如不動的心,現前了,外面一真法界清淨本然也現前了,會用的就叫佛菩薩,不會用的就叫凡夫,「如」的意思就是說的這個。千經萬論就是說這麼一樁事,希望你把這個事實真相徹底明瞭真正覺悟,覺悟之後就放下了,放下什麼?放下一切分別執著,是放下這個。一切分別執著放下了,就得大自在(解脫就是自在,自由自在);大自在現前,智慧現前了,法身現前了,法身、般若、解脫你統統證得了,這叫學佛。

  「是」是什麼意思?『心即是佛,與佛無二』。佛是什麼?佛就是心,心就是佛。你自己的心與十方諸佛的心無二無別,自性佛與諸佛也無二無別,是一不是二,這就叫「是」。所以這個「是」,心即是佛,是這個「是」,佛即是心。

  講義【佛說此經,即說如是圓覺心法;雖說心法,具足佛法,及眾生法。】

  『佛說此經』,就說這個『圓覺心法』,雖然說『心法』,『具足佛法,及眾生法』,這兩句話就是講的十法界。「佛法」是講四聖法界,「眾生法」是講六凡法界,四聖六凡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包括在裡面。心是能造,四聖六凡是所造,能所不二、能所一如就叫做「如是」。

  講義【清淨慧章,隨順覺性,乃有五性之分。眾生法、佛法,皆不離圓覺一心故。】

  『清淨慧章』,這是本經裡面的一章,是清淨慧菩薩所說的。『隨順覺性,乃有五性之分。眾生法、佛法,皆不離圓覺一心故』,這幾句將來到「清淨慧章」會詳細跟諸位說明。在這個地方,大家特別注重最後一句「皆不離圓覺一心」,「圓覺一心」這四個字很有味道。圓覺就是一心,一心就是圓覺,二心,圓覺就沒有了,二心就不覺了,你看跟《六祖壇經》裡面所講的是不是一個意思?六祖跟我們說的,佛法是不二法,二就不是佛法。所以八萬四千法門裡面,最直截了當的修法就是念佛法門,因為念佛法門直接修一心不亂,一心就是圓覺,圓覺就是一心。我要修圓覺,怎麼修法?念阿彌陀佛就是修圓覺法。你別在這部經裡頭看到有二十五輪,看到有文殊、普賢種種說的那些法門,那你的心又亂掉了,所以這些地方要會。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諸位要真正學佛,學什麼?一心待人,不要有二心待人,你就很容易開悟,很容易入道。二心待人是什麼?分別心。一心待人是什麼?至誠恭敬,對待什麼人都一樣。善人,我對待他誠心誠意恭恭敬敬;惡人,我也對待他誠心誠意恭恭敬敬。他對我好,我對待他誠敬;他對待我惡,處處想謀害我,我對他還是誠敬,只是一個心,一心就成佛了。一心,那個惡人漸漸會受感動,他會被你感化,他被你感化就是你度了他。如果我們是防人,防不勝防,你防我,我防他,彼此互相防的時候,這個世界怎麼不打仗?怎麼不鬥爭?

  佛法,第一個是信成就。我們要信人!那個人可不可以相信?不能相信,我也信他。他騙我,騙我還信他,騙了幾次,「某人以後我們不能騙他,這人太好了,騙他良心過不去」,他就覺悟了。人家不信我,我信人家,人家對我不誠,我以誠對待他,最後的便宜誰佔?我佔了,我心清淨,我得一心,我證圓覺,自己成佛成菩薩得大自在,三界六道生死輪迴你永遠超越了,這個大便宜誰能想得到?學佛要在這個地方學。此地這個「圓覺一心」,你能看重這四個字,你才曉得念佛法門了不起,念佛法門不可思議,你才會死心塌地老實念佛。下面「我聞」這兩個字比較容易懂:

  講義【我聞者:授受之義。】

  釋迦牟尼佛教授他,阿難尊者自己能接受。老師能夠教,學生能夠接受。

  講義【佛與阿難,一堂晤對。】

  『堂』是講堂,『晤』是見面,『對』是問答。

  講義【佛教授,而阿難領受,面命耳提,親從佛聞也。】

  『我聞』,「我」是阿難尊者自稱,是阿難尊者親自聽佛所說的。

  講義【聞法必從耳根發識,聞佛聲教,不曰耳聞,而曰我聞者,廢耳根之別,從一身之總,故稱我聞。】

  這幾句話很容易明瞭。

  講義【阿難乃隨順世間,假稱為我,不同凡夫妄執之我,亦非外道妄計之我。】

  這兩句話非常要緊。圓覺心,就是「清淨本然,如如不動」,你不能證得是兩大障礙,煩惱障跟所知障,這兩種障礙的根本就是二種執著,一種是我執,我執是煩惱障的根本,沒有我執,煩惱障就沒有了;法執是所知障的根本,破了法執,所知障就沒有了,圓覺心才能現前。那麼阿難怎麼稱「我」?這個稱「我」,這是他受用不是自受用。佛與阿難要為我們說法,所以他自稱為「我」,自稱為「我」是隨順眾生說的,決不是他自己有我執,他還執著這身心是我,那他也是凡夫,那他還是迷惑顛倒。換句話說,你怎麼用功夫?用功夫頭一個是破我執。諸位要曉得,破了我執在佛法裡面才入門,小乘須陀洹位才入門,小乘入門,大乘沒入門。大乘怎麼樣?破了法執,大乘才入門。你們想想,這兩種執著你天天在增長,我執增長,煩惱增長;法執增長,邪見增長,那麼你修的是什麼行?你整個都搞錯了,一開端就錯了,一錯到底,真可以說無有是處,你不造罪業誰造罪業?這一點要搞清楚。

  我建這個小道場在此地,我自己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不造罪業了,你們在這裡敗壞這個道場,在這裡造罪業,你們自己負責任,到時候不要把責任推到我身上來,你推不上來,為什麼?我已經沒有我了,我還有我,你可以推得上,我沒有我了,你往哪裡推?推不上了,最後還落在你自己身上。你才曉得沒有「我」的好處!有「我」,就麻煩了。沒有「我」,什麼麻煩都找不到,為什麼不學無我?此地所稱的「我」,是從意識心裡頭變現出我相,為他受用不是自受用。

  『不同凡夫妄執之我』,凡夫我執,他把「五蘊身心」當作是「我」,所以他才起惑造業,才輪迴受報。也不同『外道妄計之我』,外道妄計是什麼?印度一般外道他不執著這個身是我,比我們一般凡夫要高明一點,他曉得這個身不是「我」,他執著靈魂是「我」。我們中國人叫「靈魂」,外道叫「神我」,就是在六道投胎捨身受身的,他認為那個是「我」。他曉得身不是「我」,身是什麼?壽命很短,有生有滅;認為投胎的靈魂不生不滅,在六道裡頭無論在哪一道去捨身受身都是它,他認為那個是「我」,那也是錯誤的。那個不是「我」,那個在佛法裡面講是「阿賴耶識」,是自己的本識,外道稱神我,我們世間一般人講靈魂,這個也是錯誤。底下幾句話是把實在的話說出來:

  講義【若約本經旨趣,傳法菩薩,以無我之真我,聞無礙之法門也。】

  『若約本經旨趣』,「約」是「就」,如果就本經的宗旨趣向來說,『傳法菩薩』,這是講的阿難尊者,是『以無我之真我』,無妄我,真我就現前,不是沒有真我。「法身、般若、解脫」裡面,各具「常、樂、我、淨」四淨德,法身裡有真我,般若裡有真我,解脫裡有真我,有真的。破我法二執,真我就現前。這個真我,諸位要曉得,破了我執,真我都不能現前,必須破法執,真我才能現前。對於一切萬法也不執著了,身心世界真正放得下,這個時候真我現前了。『聞無礙之法門也』,一乘了義的圓覺心法不但是理事無礙,而且是事事無礙,跟《華嚴經》的境界完全相同,無障礙的法界,這才叫一真法界,才叫常寂光淨土。今天時間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