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圓覺經 (第五集)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08-0005
請看第八頁,教起因緣第四條:
講義【四、為示窮盡深疑故。】
佛法的修學是求智、求覺,如果有疑就有障礙,所以斷疑才能夠生信。疑也有淺深不相同,粗重的疑比較容易斷,微細的深疑很難斷,不斷,它就成障礙。像此地所說,金剛藏菩薩聽了前面世尊所說的三番開示之後,這三番開示都是很重要的,可以說是一乘佛法裡面最重要的綱領。在經文裡面我們還沒有念到,希望諸位先有一個認識,但是這個地方是將最重要的幾句話也提出來了。
講義【金剛藏聞前章,圓覺普照,寂滅無二,始知眾生,本成佛道,遂起深疑,乃興三問。】
『圓覺普照,寂滅無二,始知眾生,本成佛道』,眾生本來成佛,這個的確很難叫人相信,也很難叫人承當,這個必須在大乘經論裡面有相當的基礎,來討論這個問題就比較容易得多。我們看過去諸宗的學人,包括禪宗在內,為這個疑問障難的學人實在是很多,這個難之破除,也必在因緣成熟的時候才能破除,為什麼?這個事情不是聽講、研究經論就能破除,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楞嚴》裡面給我們說「淨極光通達」,諸位想想,心淨到了極處,這是功夫,這種功夫誰都幫不上忙。祖師說法,一說人一聽就開悟,大徹大悟,諸位要曉得他是已經到淨極了,就差那麼一點點,遇到高明的善知識一指點就恍然大悟。《六祖壇經》「參請機緣」這一章,裡面一共有十三個人,這十三個人就是代表,是要到淨極,緣才成熟。
修道無論是在家或者是出家,要真正想成就,你要想斷疑生信,這個生信是大乘正信,《大乘起信論》所講的「起大乘正信」。此信一生起,諸位要曉得,你就是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在念佛法門你就是理一心不亂,這是名副其實的成佛。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裡面講的諸佛就是從這裡講起,從圓教初住講起,也就是《楞嚴》裡面講的淨極光通達,就是說的這個境界。你要到這個境界,念佛人,這是老師們常常講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才能辦得到。你有一樁放不下,你想斷疑生信就不可能,這在我們現前學佛確實是一個很嚴重的障難,而且這個障難必須自己覺悟,自己能夠解除,什麼人都沒有辦法代替你。
度眾生是每一位諸佛菩薩的弘願,可是經論上常講佛不度無緣之人,你要記住這句話。無緣這裡面的境界很多,哪一個眾生與佛沒有緣分?都有緣分。所謂無緣,緣還沒有成熟,這個沒法子度,度那個眾生要緣成熟,譬如六祖所度的是上上根人,那個度是要度他明心見性,一定要他根熟,就是要他心淨極,到他那裡,他很善巧方便的給你點一點,就大徹大悟了。你的程度不到那個地方,他對你無可奈何,沒有法子度你。緣,給諸位說,有層次的,我們以五乘佛法來講,有人乘之緣、天乘之緣、聲聞之緣、緣覺之緣、菩薩之緣,菩薩裡面有權教菩薩、有實教菩薩,要是依天台則有藏、通、別、圓四教菩薩,依賢首有小、始、終、頓、圓五類的菩薩,不一樣。我們想想,我們講最低的,最低的是人間佛法,人乘的,最低的,沒有比這個更低了,我們學佛當然在這個階層裡面,這個階層我們有沒有能做好?這個階層所修的五戒十善就是要把人做好,這是成佛成菩薩的基礎,是根本,人都做不好,其餘的都不要談了。
在佛法裡面是遵守五戒,千千萬萬不要以為五戒就是那五條戒條,每一條戒條裡面都有無量無邊的義理、境界。儒家講五常「仁義禮智信」,你們看看儒家講仁講了多少?儒家的「仁」相當於五戒裡面的不殺生,可見得它這個境界相當廣大,儒家講「義」相當於佛法的不偷盜,儒家講「禮」相當於佛法的不邪淫。諸位要是把世出世間法合起來看,你才明瞭這個境界廣大,決不是單純只講五樁事情,哪有那麼容易?每一條裡面都包羅萬象,否則的話,怎麼會叫「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如果是那麼簡單,那人身應當很容易得,佛法也很容易聞。難在什麼地方?從前人學佛確實都有儒家的基礎,每個人四書五經、十三經都念得很好,都有這個基礎,所以佛門裡略略一涉獵他就通達,觸類旁通。今天我們儒家書不念了,佛法也不願意深究,只懂得一點皮毛,而且裡面有許多地方都曲解了,這個怎麼會有成就?
學佛第一要緊的事情是先度自己,我在講席常常勸勉諸位,為什麼?兩頭總要成就一頭,我這一生不能利益眾生,首先要利自己,自利而後能利他,要注重這一點。自己果然得度了,是什麼境界?給諸位說,生死自在,願意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喜歡到哪裡去就可以到哪裡去,生死自在,這叫自度,而後沒事了,這才放心度眾生去了,勸化眾生。自己還有問題,還有疑問,前途還是一片黑暗,不知道往哪裡去,諸位想想,怎麼能指點別人?勸別人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自己辦到沒有?如果自己對西方極樂世界完全沒有消息,完全沒有感應,你教別人,你的語氣就帶著懷疑,為什麼?本身不能肯定,你教別人,人家能相信嗎?人能夠信得及嗎?先自己要做到,然後勸別人。你在教學的時候,你的音聲,你的表態,就能夠叫人相信,那是你自己已經做到;自己心裡面有疑惑,你的言詞表態說的就叫人聽起來模稜兩可,不能夠下決斷,所以一定要先度自己。度自己的理論與方法都在經論當中,可以說我們這些年來已經說得太多了。
此地所提的疑是深疑,這層疑關要是打破,在念佛人來講決定得理一心不亂,沒話說的,最低限度你能證圓初住,超過阿羅漢、辟支佛太多了。金剛藏菩薩提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跟《楞嚴經》第四卷裡面富樓那尊者所提的可以說完全相同。第一個問題:
講義【一問: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
諸位想想看這種問題,在釋迦牟尼佛的時候,他的這些弟子們就提出來了。在楞嚴會上富樓那尊者是代表小乘阿羅漢,這個地方金剛藏是等覺菩薩,一個小乘提的問題,大乘菩薩亦提這個問題,我們凡夫當然不免。
我在初出家的時候,我有一個同參明演法師,他是很多年以前就過世了。這個人修行很認真,很用功,他在大陸上跟我同學,到台灣來之後我們同事,我學佛他跟我學佛,我出家半年,他也跟著我出家,的確志同道合。可是我們常常爭論,我是走講經說法的路子,希望用這個方法來幫助大家,他不以為然。他說:現在人誰聽你這一套,你把嘴皮講爛了,他都不聽你的。說得很有道理,那怎麼辦?有神通就好了,一現神通,他不能不相信。他到大溪跟屈文六金剛上師學神通,學密宗去了。屈上師教他在三個月當中要磕十萬個大頭,他每天拜三千拜,密宗磕大頭跟我們五體投地拜佛不一樣,那很辛苦的,趴在地下。他一天拜三千拜,手都起繭,膝蓋都起很厚的繭,他真幹。
他去學的時候從臨濟寺偷偷跑出去,沒有人曉得他,兩年多,這個人失蹤了,沒有消息,他沒有告訴任何一個人。他住在哪裡?住在大溪,溪當中有個小洲,那裡頭有幾間小房子,他住在那裡,住在水當中,四面都是水。有一年水災,民國五十一年,那一年我住在大溪香雲寺,水災的時候石門水庫放水,他那個地方被淹,他蹲在屋頂上被人救出來了。救出來以後,大溪有個塔,大概沒有錢,蓋了一層,上面沒錢蓋了,所以我們叫它半截塔,他就住在那裡面苦修,修三年之後,他說他能見鬼了。他能見到鬼,每天下午四、五點鐘,街上就有鬼走路了,到八、九點鐘的時候,街上的鬼就很熱鬧,跟人差不多多了,人鬼雜居。我就告訴他,我說:你這個還沒有用處,你還是度不了眾生,你神通沒有,你有鬼通,我坐在此地,你告訴我,你的旁邊有兩個鬼在此地,我看不見,我不相信,你還是沒有辦法。你說有,我說沒有,我說你講鬼話,根本不承認你,你有什麼法子?但是他決定不是妄語。
他在大溪修行的時候,那個時候《中華大藏經》剛剛出版,他預約了一部,每個月出一冊,他就按照進度來讀,將這部大藏經從頭到尾念完了,他來找我,我說:什麼事情?他說:我藏經看完了。我說:恭喜你,很難得,一個人一生當中能看一部藏經不容易。他說:我有個問題。我說:什麼問題?他說:釋迦牟尼佛的智慧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沒有話說,可惜有一樁事情佛沒講清楚。我說:什麼事情?他說:佛講我們眾生有無明,我們本來有佛性,佛性起了無明,為什麼原因起的無明?又說無始無明,總得有個開始,到底是哪一天起來的?什麼原因起來的?這個問題佛沒有講清楚。我說:你大藏經冤枉看了,為什麼?這個問題《大藏經》裡講得清清楚楚,我們不要說別的,《圓覺經》說得很清楚,《楞嚴經》說得很清楚,怎麼會沒講清楚?是你自己看不懂,不是佛沒有講清楚,佛講得清清楚楚。不要講佛經裡面,《六祖壇經》,六祖大師把這個問題也講得清清楚楚,哪有不清楚的道理?這就是看經或者聽經沒有用心,沒有去體會,所以讀了聽了依舊還有這個問題。有這個問題可以,如果說這個問題佛沒講清楚那真是冤枉佛了,這不可以的。這是我說出同樣的問題,明演法師提出的問題。
金剛藏菩薩,楞嚴會上的富樓那尊者,他們所提的問題是一樣的疑問,這個疑問屬於深疑,根本的疑問,就是無明從哪來的?無明什麼理由起來的?無明是幾時有的?這個地方說的『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無明?』為什麼有無明?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
講義【二問: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
『若諸無明,眾生本有』,「若」是假設,假設無明是眾生本有的,『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諸位要曉得成佛決定沒有無明,一起無明就叫眾生。無明有厚薄不同,所以眾生有九法界,愈是往上面無明愈薄,愈是往下面無明愈厚。無明如果是本有的話,佛就不可以講眾生本來成佛。第三個問題:
講義【三問: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
『十方異生,本成佛道』,異生就是眾生,與佛不相同就叫做異。百法裡面的「異生性」,那是講與菩薩不一樣,二乘以下的都叫異生。「同生」是講菩薩,菩薩與佛相同。這個地方的異生連菩薩都包括,為什麼?他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佛與佛相同,菩薩與佛還是不同。所以「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要記住他說話的意思,意思要搞清楚。本來成佛,我們大家本來都是佛,以後起無明了,這是一個問題。這個大問裡包括幾個小問題,這是第一個小問題,其次講:
講義【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
『煩惱』就是無明,前面講十方異生本來成佛,後起無明,現在你們這些成佛的人,成佛了,你們成了佛什麼時候又起無明?佛還會不會再起無明?的確這是大問題,這個問題從釋迦牟尼佛在世一直到今天,無論在哪個地區,無論在什麼時代,凡是接觸到佛法的人,沒有一個人沒有這個疑問,這個疑要是不破除,沒有法子把你的境界往上面再提升一層。下面是圓瑛法師給我們講:
講義【然此皆根心之疑,能障大乘正信。】
『然此皆根心之疑』,就是上面這些問題,『能障大乘正信』,換句話說,你這種疑問要是不能破除,你沒有法子見性,你念佛沒有辦法得理一心不亂,你要想得理一心,要想見性,這個疑問必須破除,這是一個大障礙。你想證阿羅漢沒有問題,這個疑問存在可以,為什麼?阿羅漢沒見性,辟支佛也沒見性,權教菩薩也沒見性,行,在念佛人事一心沒有見性,這個問題對你不產生障礙,如果你再進一步求理一心不亂,它就是障礙。而佛在本經裡面,為金剛藏菩薩解答這個問題:
講義【佛善說譬喻。】
裡面有喻說、有法說。
講義【答以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若明此義,諸疑自釋。佛為示窮盡深疑,故說此經。】
這是對大乘菩薩講的。這個比喻與《楞嚴經》上也相同,《楞嚴經》上也是用這個比喻,除這個比喻之外,《楞嚴經》還有一個「演若達多迷頭認影」,那也是個比喻,《楞嚴經》文字長,所以它講的東西比此地要清楚。這個地方文字短,只有一個比喻,就是從金礦提煉到純金,用這個比喻,提煉成金之後,這個金不會再變成礦,佛舉這個比喻,而在《楞嚴》上,演若達多迷頭認影那個比喻更妙。說明什麼?說明迷沒有理由,不但沒有理由,這個迷沒有開始,所以叫無始,不是說很久很久找不到開端叫無始,你要這樣解釋就錯了,是沒有開始,諸位要曉得。要是有始有終,這個事情就是真實的;沒有開始,那是虛妄的。所以無明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一覺悟就沒有了,覺是真,妄是假的,你不覺就好像有這個相,你覺的時候這個相就沒有了。如果你要去找無明是什麼理由生的,幾時生的,那就是增長無明,諸位想想,增長無明如何能斷無明?這是佛在一乘了義經典裡面給我們很大的啟示。你有疑,你的心就不清淨,斷疑之後,你的清淨心現前。
在第四會,就是第四章金剛藏菩薩會,我們也可以稱為金剛藏菩薩章,裡面最主要的就是討論這個問題,這跟《楞嚴經》第四卷富樓那尊者所提的問題是相同的。我們在《楞嚴》裡面讀到,到《圓覺經》裡面再溫習,希望諸位在此地能有所悟入,那就有很大的成就了。第五:
講義【五、為示離障順覺故。】
為示離障順覺故,而說這部經。這個因緣,在本經裡面有兩位菩薩,一位是彌勒菩薩,一位是清淨慧菩薩,這一段也都提起,都有這個意思在。
講義【一切眾生,依事理二障,而現淺深,遂有五性差別。】
這都是修學大乘佛法的人不能不知道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我們現在為什麼變得這麼苦?不但是眾生,而且是天天在受苦受難的眾生。怎麼會落到這種地步?什麼原因落到這個地步?不是沒有原因的,根本無明沒有原因,這是枝末無明有原因。『一切眾生』這一句包括的範圍很廣,從菩薩到地獄統統是有情眾生,九法界有情眾生,他本來是佛,現在變成眾生,就是『依事理二障』,事障是煩惱障,理障是所知障,這兩種障礙而現淺深,障淺地位就高,像菩薩、緣覺、聲聞障得淺,六道凡夫障得深,『五性差別』就是從這裡來的。
五性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固定的,這一定要懂。五性裡面有聞緣性、菩薩性、不定性,可是諸位要曉得,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譬如我們現在是凡夫,我們可以從凡夫地位往上面去提升,可以去改變,縱然是菩薩裡面,我們也能改變為最高的圓頓菩薩種性,這是根性最利的。在世間法裡面講,命運操縱在自己手上,這是對的。佛門裡面講五性差別也操縱在自己手上,所以這個不是天生的,不是別人給我們做主宰的,完全操縱在自己。你自己要覺,你在五性裡面就改變了,就把你自己提升了,正如同凡夫一樣,我們在人間的命運,你如果覺悟就把你的命運改變了,如果你要是迷,這個事情就麻煩了,你就受命運支配。不受命運支配的人自己創造命運、改造命運,是覺而不迷。
佛法無非是破二障:煩惱障、所知障,煩惱障裡面要緊的就是名聞利養,這是講出家人,五欲六塵,可是現在出家人跟在家沒有兩樣,為什麼?也有五欲六塵。以前出家人真的出了家,他沒有家了,寺廟是公家的,十方道場,不是某一個人的;現在寺廟變成自己的家廟、子孫廟,那跟家庭沒有什麼兩樣,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從前人出家真實修行,所以他的障礙是名聞利養,現在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統統要放下,這樣才能破事障。事障雖然很猛厲,容易破,理障難破,理障不但要有好的老師來指點,自己真正有良好修學的態度才能成功,理障才有辦法破除,這個比破事障要難得太多了。
我們在台中求學,以這個例子我也跟諸位講過很多次,師資之道,就是師生之道,老師指點負決定性的責任,學生百分之百的依從,這種學生到哪裡去找?你沒有這個修學的態度,你的理障決定不能破除,諸佛菩薩來教你,對你都束手無策無可奈何。所以我請李老師,我離開台中之後,大概總有二、三十次跟老師提這個問題,求他多教幾個人,多收幾個學生,末法時期弘法人才太少。他到最後給我一個難題,叫我替他找學生,這句話把我封住了,從此以後我再不提了,為什麼?真的一個學生找不到,尤其是在現代的社會裡,接受過現代的這種教育,怎麼可能對一個老師百分之百的服從?不可能的。換句話說,你的理障就難了,沒有法子斷除。
我到台中去求學的時候,我那個時候剛剛涉獵佛法還不太久,而且我求學的時候,我的老師都很單純,因為沒有聽得很亂,接觸的面不廣,指導我的時候,佛學就是章嘉大師一個人,好辦。而我到台中去跟李老師學的時候,頭一天他老人家告訴我:你既然發心到我這裡來跟我學,從前你的老師所教你的東西全部作廢,你所讀的東西、所看的東西,我一概統統不承認,你必須把你的頭腦洗得乾乾淨淨,全部作廢,來接受我指導。所讀的書都是他指定的,我們自己所選的書,要想看哪個書,先要向他報告,要得到他同意,他認為你目前這個書還不能看,馬上得放下來。換句話說,學生的思想、動態,老師完全了解,他才能教你,你要是看得太雜,聽得太多,你亂了,老師沒有辦法教你,所以這樣的學生到哪裡找去?
我在台中李老師會下,你們大家曉得,他的學生差不多有二十多萬人,我在那裡學十年,我離開他了,我得到他一點東西,怎麼得來的?就是百分之百服從沒有話說。我離開他在外面講經完全守著他的規矩,脫離他的範圍是在民國六十年講《華嚴經》的時候,這才擺脫他的範圍。這就是所謂熟能生巧,你要守著這一家的規矩,熟透了就有變化,在佛法裡面講從根本智得後得智。李老師會下那麼多人,他為什麼不能成就?就是對老師的話不能百分之百的服從,有人只聽一半,另一半還不相信,他所得到的只有一半,有人能聽百分之六十,他只得百分之六十,同在一會。所以有很多人來問我,老師說你把東西都學去了,你到底學了什麼東西?我說你們聽經比我多,李老師在台中已經教了十年我才去的,你們在台中住的人一開頭就聽他的,你比我多聽了十年,那你為什麼不如我?我對老師相信,所以我得的多,你雖然聽得多,你對老師不相信,那枉然。
諸位要曉得,我們中國從前的教學跟現在不一樣,跟外國人更不一樣。以前學生看老師比看自己父母還重,道理在哪裡?老師是真正關心關照,要成就你。老師教這些學生,如果他自己兒女,譬如從前考功名,他的兒女中進士,考中了,學生沒有考中,給諸位說,這個老師只好回去自殺。他在社會上沒有地位,人家會罵死了,老師偏心,兒子考中,學生沒有考中,罵他。所以從前的老師照顧學生不照顧兒子,學生考中,自己兒子沒有考中,他在社會上有崇高地位,某位老師了不起,沒有私心,真正能愛護子弟,不一樣!所以在社會上做一個老師有他崇高的地位,雖然他很清苦,皇帝召見都不敢讓老師北面,你們去看《禮記》,皇帝坐的上位是坐北朝南,顯他政治地位的崇高,召見老師的時候,他要降階,坐的位子不能這樣坐法,皇帝要站在東面,老師站在西面,東是主人,西面是客人,以賓主之禮來見老師,接待老師。
在《禮記》裡面你們還看到一個問題,最明顯的,最簡單的,稱名,古人有名有字,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成年了,女子十六歲行笄禮,成年了,成年之後,沒有人敢喊你的名,為什麼?人家要稱你的名,是罵你;對你客氣,稱你字。字從哪裡來的?是你在成年行冠禮的時候,冠禮一定要請客,你的平輩送你一個名字,這個叫字,以後大家就稱字,從此以後不稱名。你在朝廷做官,皇帝都稱你字不稱你名,如果皇帝稱你名,那麻煩大了,你已經犯法,你就被判刑了。皇帝對你都很尊敬。你在家裡面只有父母叫你的名不叫你的字,你的祖父母叫你的字不叫你的名,所以你一生叫你名的只有父母,除父母之外,只有你老師,你們想想看,所以老師的地位跟父母一樣,從稱名上就看到是一樣。所以古人的名只有三個人稱,父母老師。你的祖父母、伯伯叔叔都稱你字,對你都很尊敬,都客氣。
這個就說師道之難,老師教學不容易,學生求學態度不容易。成敗關鍵,給諸位說,如果從比例上來看,求學態度的比例比教學善巧要大得多。老師不一定高明,學生態度正確,往往成就超過老師。所以今天我們要求一個真正做學生的這種態度,到哪裡去找?佛門示現的榜樣,《四十華嚴》裡面善財童子就是學生的榜樣,五十三參,五十三次的重複,真是用盡了苦心。就是說他求老師求學接受教學這些態度,在《華嚴經》裡面五十三次的重複,用意在哪裡?無非是要我們向他學習,成就我們,成就自己。所以說是我們做學生求一個老師,好老師可遇不可求,到哪裡去找?難。老師要找學生更難,到哪裡去找?看到這麼多人,哪一個是學生?哪一個人具足修學的這個態度,肯接受指導?
我舉一個例子給諸位說,我在聽經的時候,初在台中聽經,我也寫一些筆記,我們同學都記筆記,他們寫得都比我多,我寫得不怎麼太多。第二天老師就把我叫到房間去,不准記筆記,他說你記這個有什麼用處?你到明年,你的思想境界提高了,一點用處沒有,廢紙一張,我就不記筆記,所以我在台中十年,一本筆記本都沒有。十年我用的筆記本大概只用了普通的筆記本,很薄的練習簿子,大概只有五分之一,十年所記的東西只有五分之一,沒記筆記。老師教給我,聽講的時候全神貫注聽講,只聽他的意思,不記他的言語,他教我學活的東西,他說意思懂了,將來你講這部經,你長講短講、深講淺講,自由自在。記成筆記,死的,離了筆記不會講了。我想有道理,我就真照做。我們別的同學,老師有這麼教,他不肯照做,還是在記,老師也就不管了,他教人只教一次不教第二次,你聽就聽,不聽就算了。他怎麼講我們就怎麼做,我曉得一個原則,老師不會害我,總是對我有利益不會對我有害處的,就有這麼一個信心。我跟他那一年,他七十歲,他今年九十三歲,七十歲的老人怎麼會害年輕人?我跟他的時候才三十多一點點,老師不會害人,信得過,念念都是為我們好。這樣才能破除二障,才能把自己的境界往上提升。二障不除,佛菩薩來教你也枉然,為什麼?你自己有障礙。佛在那裡講經,你去聽還是有障礙,還是不得其門而入。
講義【故告彌勒: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若能離障,隨順圓覺,根無大小,皆成佛果。清淨慧章,亦是隨順覺性,覺與未覺,漸次差別,故云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佛為示離障順覺,故說此經。】
『故告彌勒:欲泛如來大圓覺海』,這個意思就是成就如來一切種智,圓滿大覺。『先當發願,勤斷二障。若能離障,隨順圓覺』,你看底下一句,『根無大小,皆成佛果』,不管你是什麼根性,會用功的人斷二障,隨順圓覺,隨順圓覺就是隨順清淨心。『清淨慧章』裡面也有這幾句話,『亦是隨順覺性,覺與未覺,漸次差別,故云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清淨慧這一章,中根以上的都能學習,都有受用,這裡面講方便門,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便門。而且方便門諸位要記住,必定是隨順圓覺才叫方便門,假如不是隨順圓覺,這個不是佛法,那個不叫方便。諸位要記住這個原則,不管什麼方法,一定是隨順圓覺。
你看我在台中,李老師主要是成就我們的根本智,絕不允許你的心亂,你看東西多的時候增長邪見,增長所知障。你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種念頭多的時候增長煩惱障,你聽經多、看經多的時候增長所知障,兩種是障礙,就是清涼大師所講的,一個增長無明,一個增長邪見,無明跟邪見都是菩提涅槃的大障礙,這兩樣東西天天增長的話還能悟道嗎?還能得一心嗎?不可能。所以你們在《四十華嚴》裡面,這是根本法,應當要去學習。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那一會裡面,就是最初本會裡面,就像我在台中跟李老師求學一樣,那是本會,他離開文殊菩薩到外面參訪那叫末會,末會有五十三會,那是到外面參學。你自己根本智沒有建立,沒有資格參學,根本智建立之後才有資格參學,換句話說,無論見什麼人,無論見什麼事情,曉得真妄邪正、是非善惡,能夠辨得清清楚楚,只受其利不受其害,在這裡面只增長智慧決定不迷惑,有這種能力才能參學,沒有這種能力一出去就被境界所迷了,不是增長煩惱就是增長邪見,這麻煩大了。
所以古人二、三年得根本智的,二、三年有資格離開老師出去參學,十年、二十年得根本智的就十年、二十年才離開老師,有些人一輩子根本智都沒有成就,那只好一輩子不能離開老師,你們看看《高僧傳》,看看各宗的語錄,你就看到了。開悟的人很多,不開悟的人也有,沒有開悟的人也有離開老師的,老師也不橫行霸道,你沒有資格去,他不許你出去,你偏要出去,他也不會攔你,佛法講民主的,決不是蠻橫的,你聽很好,你不聽就算了,佛法裡面教學所謂來者不拒、去者不留,得大自在。佛為示離障順覺,故說此經。今天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