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 (第二十一集) 1986/11 美國達拉斯 檔名:09-005-0021
倒數第三行,第三句開始:
【報諸學道人。努力須用意。莫於大乘門。卻執生死智。】
從這一首以下都是說不爭。這首偈的大意是說明大乘學者,不執著生死這種見解,『生死智』就是於生死的看法,不執著這個看法。佛法裡面爭論是自古以來都免不了的,可是爭論看在什麼樣的情形之下。如果是為了破迷開悟,這個爭論是對的,所謂辯論是對的。如果執著自己的成見,彼此不服,那這種爭論就是生死根本,障礙了悟門,不但是不能了生死,連開悟都達不到。所以這一點很重要、很重要。所以祖師囑咐大家『努力須用意』,「努力」就是要認真去努力、去修學。『莫於大乘門』,這個「大乘門」特別指禪宗的頓教,決定不能執著有生死的見解。
【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
這一首偈非常非常的要緊。那就是契機契理可以在一塊討論佛法,辯論都沒有問題。如果是一昧執著自己的成見,自以為是,批判別人的,不相應的,就不要跟他辯論,他說什麼就合掌讚歎幾句,歡歡喜喜就行了,跟他結一個善緣。這個在我們一般社會上待人接物,都用得上這個原理。
【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
頓教法門裡面決定沒有爭論,為什麼?本覺常照,經上處處也說「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心地清淨,清淨光明,決定沒有爭論。只有看到別人,如果有錯的地方給他指點,他不服氣的時候,我們不跟他爭論。他若有疑,有疑可以給他解釋,可以給他講解,可以給他辯論,辯論無非是破他的疑惑而已,決非爭論。『諍』就失了道意,「諍」裡面他有個勝負的心,有一個自以為是、不肯服輸,有這個念頭在,這個就錯了,學道的人不可以有這種念頭。禪如是,淨也是如是,這一點同修們要特別注意。念佛的人要是爭,諸位想想,他怎麼能到一心不亂?這不可能的事情。不但一心不亂得不到,我們常講功夫成片,要想到功夫成片,這個爭論就要不得,一有爭論我們的功夫全盤失掉了。所以這一點要特別的注意。
【執逆諍法門。自性入生死。】
這個末後兩句是講爭論的過失。『執』就是固執,『逆』是違逆,違逆自性,換句話說,就是違背了清淨心,這心不清淨。這個就是所謂鬥諍的法門,不斷的鬥諍下去,你真如本性決定迷惑顛倒,還是要去搞六道輪迴,這就是『自性入生死』。因為有『諍』,諸位要曉得,必定有瞋恚,瞋恚決定退失道心。你看煩惱裡面,最嚴重的就是瞋恚,最嚴重是瞋恚。大經上常講,「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所有的障礙統統都起來了。所以佛在《楞嚴經》裡面講,《楞嚴經》說得詳細,通常講六道,《楞嚴》講七道,六道裡頭再加一個仙人,把仙人提出來也列一道,所以一共有七道。而這個七趣(趣跟道是一樣的意思)內容很長,但是講地獄這一道佔全文的二分之一。佛為什麼把地獄說得這麼詳細?就是告訴你,這個地方決定去不得,去了之後麻煩可大。地獄是什麼原因去的?瞋恚心。瞋心墮地獄,貪心墮餓鬼,愚痴是畜生。所以佛教我們斷貪瞋痴,換句話說,不再墮三惡道,道理在此地,特別是地獄道決定去不得。再看下面經文:
【時徒眾聞說偈已。普皆作禮。並體師意。各各攝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諍。乃知大師不久住世。】
這都是六祖最後的遺言。說了這個偈之後,大家有些體會到祖師的苦口婆心,勸導大家要和睦,僧團要和合,不要爭論,這樣佛法才能夠發揚光大。這是祖師這一段的意思。
【法海上座再拜問曰。和尚入滅之後。衣法當付何人。】
這是問到傳法,這很重要。您老人家是第六代祖師,圓寂之後,第七代的祖師應該由什麼人來接替你的位?
【師曰。吾於大梵寺說法。以至於今。抄錄流行。目曰法寶壇經。汝等守護。遞相傳授。度諸群生。但依此說。是名正法。】
可見得六祖這個語錄,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就已經流行了。我們在第一章,第一章就是他最初在大梵寺講的,非常完整的一個講演的記錄,六祖在世已經就流通,而且已經定了個名字叫《法寶壇經》。三十七年當中所講的就是這部經的第一章,凡是重要的話都已經抄錄,而且把它分類;就是說它有十章,有十個小題目,分成十類,這個十類就是三十七年所講的。除了第一章之外,第一章、第二章可以說是同時講的,第三章以後都是三十七年所講的。所以特別囑咐大家,傳法就是傳承,『遞相傳受』,自度度他,依照這個理論、方法、境界來修行,這就是正法住世。
【今為汝等說法。不付其衣。蓋為汝等信根淳熟。決定無疑。堪任大事。然據先祖達摩大師付授偈意。衣不合傳。】
達摩祖師到中國來之後傳受衣缽他有這個衣,這個衣只傳五代以後就再不傳,達摩自己本身不算,第一代、第二代到第五代就是能大師。所以他講,大家『根機淳熟』,因為傳衣缽,衣缽就是爭端。你看當年五祖傳給他,他還到獵人隊裡頭避難十五年,有多少人要搶他那個衣缽。這個偈意,從此以後只傳法不傳衣,法是什麼?就是《壇經》,以後就傳這個法,不傳衣。達摩祖師這個偈子在後面:
【偈曰。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這首偈是個預言。第一句是達摩祖師自己稱他到中國來,到中國來的目的就是來傳法,是來救度眾生的。底下兩句就是預言,『一花開五葉』,「一花」就是達摩祖師,「五葉」就是傳五代,從慧可到能大師這是五代,五代之後禪宗就發揚光大、就結果。所以到六祖確確實實將禪宗發揚光大。
【師復曰。諸善知識。汝等各各淨心。聽吾說法。汝等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
這兩句話非常重要,我們這一生能不能成就,就看你自己有沒有信心。自己要不相信自己,修什麼法門都不行、都不能成功。自己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佛性,相信自己有善根。過去造的惡沒有關係,現前造的惡也沒有關係,以後不造就好了。豈不聞《十六觀經》,第十六觀裡頭所說的,「五逆十惡」,那個罪業就非常非常的重,一念回心,只要他回心轉意,十念、一念都得往生。我們今天作惡多端還沒有到那個程度,那些人都可以往生,那我們沒有問題。但是從今天起一定要認真的改過自新,我們不但求往生,而且要求高品位的往生,總得把自己的品位要往上提升。這個世間幫助眾生的事情,我們心力盡到了,功德就圓滿,不要再計較,也不要生煩惱。盡心盡力去做就好,能做多少咱們就做多少,這樣就是圓滿功德,決定不懷疑。
【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
這就是講,外面有沒有法?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十法界依正莊嚴,種種建立,統統是自心變現的,真心變現之物。
【故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這是《楞伽經》裡面所講的。
【若欲成就種智。】
這一句話就是成佛,成佛就是成一切種智。底下這個話就重要了:
【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
決定要專一,佛法法門雖多,那個多是接引不同根機的人而設施的,不是許多法門去接引一個人,不是的,這一點一定要搞清楚。就好像藥,藥有很多很多種,太多了,你不能說我有病,我把所有的藥統統都拿來吃,那你一定要吃死。法門也是如此,如果所有東西統統都學、統統都修,那就被這些法害死你,法身慧命就死掉了。所以佛法能救人也能害人。這個我說得很早,我那個時候一到台中,到台中親近李老師的時候,我就提出這個議論,那一邊同學反對:佛法是好的,怎麼會害死人?他們不服氣,去問老師。結果老師說:是,對,沒錯,佛法是會害死人。他們就怔住了。確實如此,你自己一定要曉得,無量法門裡面只能修一個。好像我們害病,我們吃藥,吃對症的這一服藥,一吃病就好了,決定不能樣樣都吃。哪一個法門對我們的根機,我們就修一行一相。
『一行三昧』跟『一相三昧』,諸位一定要把這個名詞含義搞清楚,它不是專指哪一個法門,不是專指某一個行相。禪,你就專禪,那就是一行一相;咱修淨,要老實念佛,憶佛念佛,這就是一行一相。所以這兩個名詞,八萬四千法門,門門可以用,你要懂得這個道理。此地講的是禪宗的「一行三昧」跟「一相三昧」,你看看我們在《彌陀經要解》裡面,蕅益大師也提出一行三昧、一相三昧,那是念佛的一行一相,此地是禪宗的一行一相。但是禪宗這個意思我們要懂得,為什麼?我們念佛念到一心不亂,跟禪宗完全一樣,境界相同。但是我們的方法與禪不一樣,淨的方法容易,禪的方法難。下面就是解釋這兩種三昧的境界:
【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閒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
像這個我們要把它抄下來,這個太重要了,做不到,要常常想著,可以把它寫在桌子旁邊做個座右銘。第一個不著相,『不住相』就是不著相。在一切相,相就是境界,順境、逆境,順境逆境不生憎愛,你的心就清淨。順逆境裡面,『憎』就是瞋恚心,沒有瞋恚心;『愛』是貪心,貪愛,不生這個心。真正的愛,慈悲,要生慈悲心,愛心。愛心裡頭沒有貪,沒有佔有,就是底下講的沒有『取捨』,這就叫做慈悲。慈悲跟一般的愛有什麼不相同?慈悲是愛裡面沒有貪瞋,沒有取捨,這個就是慈悲。所以這個愛心是清淨的。世間人的愛心,他裡頭有貪,他有執著,他有取有捨,所以這個就不是慈悲。這個是講對順逆兩種境界,特別是在人事上,多分說在人上。
『不念利益成壞等事』,注意它的「念」,我們常常講心裡頭煩惱很多,想的事情太多了。真正修道人,事情在面前,盡心盡力去做,做完之後不想。你說,不想還能做事嗎?當然是要想,但是一天總得要抽出一點時間不想,好!養生之道。一個非常忙碌的人,不要說多,他每天如果能夠靜坐下來,坐個十分鐘、十五分鐘,這個十分鐘、十五分鐘什麼東西都不想,很大很大的受用。不要看這個時間短,精神體力都能恢復。因為你二十四小時統統都在打妄想,連睡覺也打妄想,打妄想就是作夢,連睡覺也打妄想。所以能夠坐在那個地方,頭腦很清醒,什麼妄念都沒有,什麼都放下;要是放放不下,想不妄想妄想還是往外頭冒,那就用念佛的方法。這個十幾二十分鐘心裡頭是佛號,除了佛號之外沒有其他的念頭,這養心也能養身,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所以「利益成壞」這個事要放得下,為什麼妄念那麼多?就是這個事情放不下。利害得失放不下,這個可以說是煩惱的根本。人要把利害得失這個念頭打掉了,他的煩惱至少去掉十分七、八,十之七、八都沒有了,心自然能清淨,佛自然能念得好。底下就是確立境界,『安閒恬靜』,你的心自然就安,悠閒,心地真正到清淨的境界,『虛融澹泊』,這個就是『一相三昧』。再看底下這一段文:
【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淨土。此名一行三昧。】
相是境界相,行是起心動念,這就是行為,行為以心為根本,起心動念這個是根本。所以他向根本上說,心直,言當然直,行也直。所以,直,這是純善,沒有妄念。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界當中行住坐臥都是用一個直心,用一個真誠之心,這個真誠心裡面沒有惡念,直心就是佛法講的菩提心,就是儒家講的誠意正心,心淨則土淨,這就叫『真成淨土』。常常用這個心,常常修一行,與西方淨土必定感應。所以六祖大師以後,特別是「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清規裡面《禪門日誦》,諸位看看,就是禪宗的平常的課誦,晚上都念佛,晚課念佛,念《彌陀經》、念佛,禪宗他們圓寂的時候也都念佛求生淨土。一生參禪,末後迴向淨土,行,為什麼?他心清淨,他與淨土相應,除非他不肯發願往生,他要發願往生真行。由此可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雖然決定是在願(信願),心清淨是個關鍵,心不清淨發願想去也去不成,心清淨一願就去了。再看底下經文:
【若人具二三昧。】
這就是假如有人,他具足這兩種三昧,一相、一行。
【如地有種。】
這個好像地上種子下下去了。
【含藏長養。成熟其實。】
這個植物種子下去,眾緣具足,它一定開花結果。
【一相一行亦復如是。】
可見得這二三昧,六祖大師非常重視。在《彌陀經疏鈔》裡面、《要解》裡面、《圓中鈔》裡面,都提到這兩種三昧。
【我今說法。猶如時雨。普潤大地。】
這是六祖他今天說法,『今』是有雙關的意思,可以說他這一生,今生說法,那就指三十七年所說的;如果指「今」,也可以指當時所說的。『猶如時雨』,我們這個時候需要雨水的時候,這個雨水就落了,這叫「時雨」,所謂及時之雨。『普潤大地』,普遍的利益眾生。
【汝等佛性。譬諸種子。遇茲霑洽。悉得發生。】
大家都有佛性,雖有佛性,遇不到佛法,沒有聽到佛法,他心發不起來。現在你們大家有這個緣分,自己有佛性又聽到佛法,就好像種子遇到了及時之雨,所以一定發生。
【承吾旨者。決獲菩提。依吾行者。定證妙果。】
『旨』是宗旨,『承』是接受的意思,你要能夠接受六祖所傳的這個宗旨,依照他老人家教導的方法來修行,決定證無上菩提,這個就是證果。
【聽吾偈曰。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此地講的『諸種』,是說的十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自己心地變現出來的,雖然有無量無邊的種子,祖師在此地這個意思,特別側重在佛性種子,你也能成佛,你也有佛性種子。第二句就是他的教化,三十七年的教化,這個教化就像及時之雨一樣,種子遇到了應當要發芽,應當要長成。『頓悟花情已』,「花」代表的因地,「花情」就是比喻菩薩,菩薩叫覺有情,覺悟的有情眾生,他情並沒有斷盡,也就是轉識成智他沒有轉得圓滿;成佛,這個情識完全變成智慧,所謂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這是八地以上的境界。「頓悟」就是他這個法門,他的宗旨,悟了之後就是菩薩,從此以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菩提果自成』。
【師說偈已。曰。其法無二。其心亦然。】
法是一,心也要一。
【其道清淨。亦無諸相。】
所以叫你不著相,不著相就清淨。『道』也是指的心,心就清淨。
【汝等慎勿觀靜及空其心。】
這個就是神秀大師他們那邊常常講的方法,前面我們已經讀過。用不著『觀靜』,用不著『空其心』,就是心裡頭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想,那也是著了相,著了空相,所以這個要不得。
【此心本淨。】
心本來就是清淨的。
【無可取捨。】
這一句很重要,只要在一切法裡頭不取不捨,世間法裡面無有取捨,出世間法裡頭也沒有取捨,我心就清淨了。有取,著了相;有捨,也著了相。取,著了有相;捨,著了空相,不著空就著有。所以說二邊都不取不捨,一切統統隨緣,隨緣裡頭沒有取捨,他才能真正得到自在。
【各自努力。隨緣好去。】
『好去』是去自己用功,去幫助別人。
【爾時。徒眾作禮而退。】
這一段是開示心要,非常重要。底下一段就是說他要走了,跟大家告辭,回到新州,這是開元元年的事情:
【大師七月八日忽謂門人曰。吾欲歸新州。】
他想要回到新州去了,就是國恩寺。
【汝等速理舟楫。】
就是準備船,他坐船去。這個就是珠江,廣東的珠江。
【大眾哀留甚堅。】
大家苦苦的想留祖師。
【師曰。諸佛出現。猶示涅槃。有來必去。理亦常然。】
不但我應該要走,諸佛如來也是這個樣子,這是一個常理,是個正常的現象。
【吾此形骸。歸必有所。】
所謂落葉歸根,他有個地方要回去的。
【眾曰。師從此去。早晚可回。】
大眾關心,你老人家現在去,什麼時候再回來?
【師曰。落葉歸根。來時無口。】
他只說了這麼兩句話。『來』,他決定來,以後六祖的肉身還是回到曹溪。『無口』是什麼?回來之後不再說話了,來是一定回來,回來不講話了。『落葉歸根』,就是要到新州那一邊,示寂是在新州,他要回到那個地方去。他為什麼不在曹溪?曹溪他在那裡教導了三十七年,為什麼不在曹溪?新州雖然是他老家,他在新州的時間很少,離開老家之後,六祖很少回去,曹溪住了三十七年,為什麼不在曹溪,要回到新州?諸位想想這個道理。就是他這一句話,「落葉歸根」,他就是教訓我們這一句,不要忘本,是這個意思,取這個意思,教我們每一個人決定不能忘本,根就是根本。我們今天在美國,我們的根是中國人,不要忘了中國,諸位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他這裡的用意很深很深。其實在這個境界裡,還有什麼好選擇的,哪裡還不是都一樣嗎?這個就是告訴我們不忘本,用意在此地。
【又問曰。正法眼藏傳付何人。】
這裡還是問傳法。
【師曰。有道者得。無心者通。】
他不指某一個人,因為得法的人有四十三個,所以真正有道的人他得了。什麼叫『有道』?『無心』,無私心、無妄心,這個人就通達。我們今天說不通,就是一個私欲的念頭障礙住。離開私欲,就是去了障礙,法法都通。
【又問。後莫有難否。】
所以弟子們關心的,也實在是很周詳、周密,以後還有沒有什麼難?會有沒有什麼麻煩事情?你看六祖此地講的,底下講了兩條預言。這個也都說明了六祖有神通,能知過去未來,他給大家說了個謎語,就是預言。
【師曰。吾滅後五六年。當有一人來取吾首。】
有一個人來要他的頭。
【聽吾記曰。】
這個『記』就是預計,就是預言,預先告訴你們。
【頭上養親。口裡須餐。遇滿之難。楊柳為官。】
這個預言,這個四句在此地不要解釋,我們念到後面去的時候會看到,你只要把這個四句記住。當時大家聽了也是糊裡糊塗的,也不曉得這是怎麼回事情。
【又云。吾去七十年。】
這就是他老人家滅後七十年。
【有二菩薩從東方來。一出家。一在家。同時興化。建立吾宗。締緝伽藍。昌隆法嗣。】
這個也是一樁大事情。這是兩條預言,一條是他自己有難,遇難;一條是預計後來佛法的興盛。兩個菩薩,一個就是馬祖道一禪師,這是第一個倡導建叢林的,提倡建叢林的。所以諸位要曉得,叢林是我們中國佛法的特色。叢林是什麼?就是辦學校。因為從前出家人,雖然都住在這一個寺廟裡面,各人修各人的,只是講經說法的時候大家來聽,聽完之後各人幹各人的,真正是民主自由。在這個時候已經就有很多流弊,聽經的時候來了,修行他不幹,他就玩去了,他自己不修了,不認真的修。道一禪師看到這些現象,這是佛門的衰相,所以他就建立共修的制度,叢林提倡共修,叫依眾靠眾,大家互相監督。早晨三點鐘起床,個個都要起來,你不起來,有人會催你起來,依眾靠眾,大家彼此互相監督、互相警策,收到很大的效果。所以叢林就等於一個佛教大學,裡面也分科,首座和尚分座講經,但是行門決定是一個。研究教可以分座,喜歡聽什麼經,最初的時候有幾個法師,講堂很多,所以也很大,好像有幾個教室,喜歡聽哪一門的,專門聽哪一門,但是行門統統是坐禪。這是叢林的一個開始、一個開端,所以這是非常非常的了不起。
在家居士就是指龐居士,龐蘊,蘊就是五蘊皆空那個蘊。龐蘊,這個居士也很了不起,他是一家人都成就了,他自己、他的太太、他的女兒。他那些故事,《龐居士語錄》裡頭都有,諸位可以參考來看。他本來是很富有的,家庭非常富有,他把他家裡這些值錢的東西,金銀財寶裝在一個船上,船划到江當中,把船底下打個洞,沉下去了,什麼都不要。人家看到他這個樣子,他說你既然這麼多錢統統不要了,為什麼不拿去做一些好事?他回答人家一句話,「好事不如無事。」這都是禪機,好事不如無事。他之所以這麼做,就是要說這句話的,就是教人這句話,天下事什麼事最好?無事最好。事情來了,那是沒有法子不能不做,不來不找,這就叫隨緣不攀緣。來了,來了要盡心盡力做,不來不找。他以後的生活就是打草鞋,做草鞋賣草鞋,每天賣幾雙草鞋,這個錢夠過日子,一家人成就。他在臨走的時候,也是很逍遙、很自在,叫他的女兒到外面看看,太陽到什麼地方?意思就是他要走了,是不是到中午了?他女兒出去一看,告訴他,還沒到,女兒先走了。老頭氣壞了,我還要替她料理後事,耽誤了七天。你看看,多麼厲害,女兒跟他開玩笑,女兒不替他辦後事,要他替自己辦後事,真自在!太太也是如此,生死自在,遊戲人間,想走就走。這是兩個菩薩,一個是出家,一個是在家。
【問曰。未知從上佛祖應現已來。傳授幾代。願垂開示。】
這一段就是問佛法的師承。
【師云。古佛應世已無數量。不可計也。】
世界有成住壞空,無論經過多少個成住壞空,諸佛如來在機緣成熟的時候,必定來教化眾生,所謂是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要問佛菩薩到這個世間來多少次?這個沒法子,說不清。
【今以七佛為始。】
你既然問了,我跟你講,我只給你講最近的七尊佛。
【過去莊嚴劫。毘婆尸佛。】
這是莊嚴劫末後的第三尊佛,倒數第三尊佛。
【尸棄佛。】
這是第二尊,末後的第二尊。
【毘舍浮佛。】
這是最後一尊,就是過去莊嚴劫裡面這個三尊佛。
【今賢劫。】
這是講我們現在,我們現在這個劫,叫『賢劫』。「賢劫」裡面有一千尊佛出世,現在釋迦牟尼佛是我們賢劫的第四尊佛。
【拘留孫佛。】
『拘留孫佛』是賢劫裡面第一尊佛。
【拘那含牟尼佛。】
這是第二尊。
【迦葉佛。】
這是第三尊。
【釋迦文佛。】
到釋迦牟尼佛是第四尊。所以賢劫四尊加上從前莊嚴劫裡面末後的三尊叫七佛,七尊佛。
【是為七佛。】
這是講佛與佛的相承。再說釋迦牟尼佛的佛法一直傳到今天:
【釋迦文佛首傳摩訶迦葉尊者。】
這是衣缽傳給大迦葉尊者。
【第二阿難尊者。】
所以阿難得法,雖然阿難是釋迦牟尼佛的侍者,跟佛的關係非常之密切,但是他真正得法是從摩訶迦葉的教導。
【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優波鞠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彌遮迦尊者。第七婆須蜜多尊者。第八佛馱難提尊者。第九伏馱蜜多尊者。第十脅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馬鳴大士。】
這些尊者在《傳燈錄》裡面都有傳記,諸位如果要知道的話可以參考,《五燈會元》裡頭也有,《佛祖統紀》、《釋迦方志》裡面都有,都有他們的小傳,他們的歷史。十二祖馬鳴大士,這個人非常的了不起,與以後大乘佛法關係非常之密切。
【十三迦毘摩羅尊者。十四龍樹大士。】
龍樹菩薩跟馬鳴菩薩,與我們中國佛法關係最密切。龍樹是佛陀滅度七百年以後出生的,《華嚴經》就是他傳出來的。這個人是個再來人,他出世之後先學外道,外道那些典籍全都讀盡了,然後遇到佛法來學佛;佛經裡頭的典籍也都讀盡了,讀盡之後,自己覺得這個世間,除了他之外沒有人了,就生了大我慢。徒弟慫恿他說:師父,你就作新佛好了,何必跟著釋迦牟尼佛後面走,你可以作新佛,我們也作新佛弟子。他聽了覺得也滿有道理。這個時候大龍菩薩看到這個現象,心裡就生出憐憫心,就把他接引到龍宮裡去,看看他所收藏的經典。龍宮裡面的圖書館,接引他去參觀一下,他在那裡一看到《華嚴經》,自己再不敢說了。《華嚴經》有多少分量?「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把他嚇住了,嚇呆了,不敢再講成佛,這個念頭不敢起了,這才佩服佛佩服得五體投地,沒有話說了。看到這個大本《華嚴經》,我們一般人沒有能力接受;再看中本,也不能接受,太大了,分量實在太大;看到下本,下本是十萬偈三十六品,這個我們閻浮提眾生有能力接受。所以就把下本的,下本實在就是《華嚴經》綱要,就是我們現在念的《華嚴經》,是《華嚴經》綱要。你看我這一次給尹建維一套書,我們中國歷史叫《通鑑輯覽》,那就是中國歷史的大綱,就好比是下本的;大本的《二十五史》,我們中國歷史大本的是《二十五史》;中本的就是《資治通鑑》。《通鑑輯覽》是下本的,我們現在念《華嚴經》,就好比《通鑑輯覽》一樣,下本經。
而且這部經流傳到中國來,因為分量太大了,從前書不是這樣裝訂的。印度是貝葉寫的,貝葉很厚,一張也寫不了幾行字,寫個四行、五行,它只有這麼寬、只有這麼長。所以你想一部經有多少,那真是幾個車子都拉不完,一部車丟掉了一部分,很平常的事情。所以傳到中國來的《華嚴經》是個殘缺的本子,連《四十華嚴》合起來,只有全部《華嚴經》的一半,《八十華嚴》一共是四萬五千頌。你看十萬頌,加四萬五千頌,一半都不到,加上《四十華嚴》勉強是一半。另外一半沒有了,在這個世間已經找不到,失傳了。但是這個一半,這部《華嚴經》還是能看得出來。現在在這個世界上,可以說是最完備的《華嚴經》保留下來,就是中文的本子,非常的難得。《八十華嚴》已經完全散失了,《四十華嚴》的梵本還有,現在還存在這個世間,《八十》的已經散失了。密宗也是龍樹菩薩興起的,他開鐵塔傳密藏,所以龍樹菩薩是顯宗、密宗共同的祖師。我們中國是八大宗,他是八大宗的共祖,八大宗都是他傳出來的,密宗也是他傳出來的,顯密各宗的祖師。他在禪宗承傳,他是第十四代。所以諸位,由此可知,整個佛法在禪宗師承上都能找得出依據的,真是像一棵樹一樣,根本枝葉清清楚楚。龍樹傳給:
【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羅侯羅多尊者。十七僧伽難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鳩摩羅多尊者。二十闍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盤頭尊者。二十二摩拏羅尊者。二十三鶴勒那尊者。二十四師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羅尊者。二十八菩提達摩尊者。】
我們通常稱達摩祖師,菩提兩個字省掉了,具足名字是『菩提達摩』。
【此土是為初祖。】
菩提達摩到中國來,他在整個承傳上,他是第二十八代,在中國他算是第一代。
【二十九慧可大師。三十僧璨大師。】
這在中國講是三祖。
【三十一道信大師。】
這是中國禪宗四祖。
【三十二弘忍大師。】
就是六祖的老師。
【惠能是為三十三祖。】
禪宗裡面常講前三三、後三三,多半是指這個典故。前三三就是指他們,六祖惠能這是前三三,後來承傳的,這叫後三三。
【從上諸祖。各有稟承。汝等向後。遞代流傳。毋令乖誤。】
就是師承決定不能錯。所以重視師承,可見得佛法確確實實是屬於教學,一代一代的承傳下來,是有它的根源可考的。下面一段,這是講大師示寂的情形。
【大師開元元年癸丑歲。】
這是公元七百一十三年。
【八月三日。】
八月初三。
【於國恩寺齋罷。】
這個時間是中午,『齋』是中午,中午用完齋之後。
【謂諸徒眾曰。汝等各依位坐。】
叫大家每個人在自己坐位上坐好。
【吾與汝別。】
跟大家告別。
【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後代迷人得見佛性。】
這是最後的請教,希望大師明白指示,後來的人要怎樣修學才能夠明心見性。
【師言。汝等諦聽。後代迷人。若識眾生。即是佛性。若不識眾生。萬劫覓佛難逢。吾今教汝。識自心眾生。見自心佛性。】
大師告訴法海與大眾的,實在就是開導我們後人。『眾生』就是自己。所以一個人,平常講「人貴自知」,一個人要認識自己,不認識別人沒有關係,一定要認識自己,你能夠認識自己,那你就是佛。所以他提出來講,一定要識眾生。「眾生」兩個字怎麼說?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我們這個人身是個現象,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所以叫眾生。佛門裡面,這在大陸上從前是很有規矩的,你要是到人家的寺院問,你這個寺院住多少人?人家一聽就曉得你外行,你不懂佛法。內行人怎麼樣?你這住多少眾,住了多少個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就這個意思。這是什麼?教你不迷,不要著人相,我相、人相,不要著這個相。所以一定要破我執、破我相,不在這上面起執著,曉得事實真相而不迷惑,大師用意在此地,『若不識眾生,萬劫覓佛難逢』。下面他教我們,這是給我們一個啟示,如何認識自己,教我們『識自心眾生,見自心佛性』。
【欲求見佛。但識眾生。只為眾生迷佛。非是佛迷眾生。】
這是真的,自性確實不迷,的確是眾生迷了。
【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自性平等。眾生是佛。自性邪險。佛是眾生。汝等心若險曲。即佛在眾生中。一念平直。即是眾生成佛。】
這個幾句話已經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跟眾生,實在講就是迷悟。底下舉出這幾條都是講迷悟之相。悟的相心是平等的,迷的相心是不平等的,『邪險』就是不平等。心不平等,佛就變成眾生;如果你一念平等,眾生就成佛。在綱領上講,十法界的心行,十法界他們就是用心不一樣。我們從下面往上面說,地獄道用的瞋恚心,餓鬼道用的貪心,畜生是愚痴心,修羅是好勝心,人是五戒心,天是十善心,聲聞是四諦心,緣覺是因緣心,菩薩是六度心,佛是平等心,這是佛法裡常講的。十法界怎麼來的?用心不一樣。所以要想成佛一定要修平等心,這個重要!菩提心裡面,第一個講平等,直心就是平等。所以他這講『一念平直』,平等心就是直心。再往下面看:
【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
這個兩句話,我們看到第二次了,凡是有重複的,這個話都是非常非常重要。我們自己有清淨心,自己有平等心,只要把一切念頭、顧慮統統放下就是,這個心就平等、就清淨,就是個佛心。一念妄想起來,那又變成眾生。所以一個妄念來了就落在十法界。
【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
這一句話也重複,前面說過了。十法界依正莊嚴統統是本心所生的、所現的,因此我們在一切法裡面不取不捨就是根據這個道理。為什麼一切法你不要去捨?因為一切法是自性變現的,你要在一切法裡有取有捨,那叫頭上安頭,自找麻煩。
【故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楞嚴經》上也辨別這個問題,心生法,法生心。心生法是講一切萬法的根源,「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心生法就是真如本性變成阿賴耶識,這是心生法;法生心,就是外面這些境界使我們起許許多多的念頭,貪瞋痴慢這個念頭,法生心。
【吾今留一偈。與汝等別。名自性真佛偈。後代之人。識此偈意。自見本心。自成佛道。】
底下這個八首就是『自性真佛偈』。第一首就是辨別佛與魔,佛、魔從什麼地方識別:
【偈曰。真如自性是真佛。】
可見得真佛是本有的,不是向外求得來的。
【邪見三毒是魔王。】
我們今天真佛是隱而不現,每個人都有真佛,真佛沒有露出來,為什麼?魔王把它遮住了,魔王擋住,我們看都看到魔,沒有看到佛。『魔』是什麼?『邪見』,邪知邪見;『三毒』就是貪、瞋、痴。你看到三毒,你就曉得邪見是指什麼?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就指這五種見,這就是見思煩惱。貪瞋痴慢疑是思惑,見惑、思惑這是「魔王」。
【邪迷之時魔在舍。】
就是魔王住在你家裡,這個『舍』比作我們的身體,我們身被魔控制住,被邪見、三毒主宰了,聽它指揮,聽它擺佈,要去造種種罪業。
【正見之時佛在堂。】
佛法修學的,大師特別明白給我們說出,皈依三寶是皈依的覺正淨,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就是佛在堂,那就是真佛做主宰,我們正知正見,得大自在。可見得眾生要成佛,真的是在一念之間,把煩惱捨掉,正見現前。第二首說明佛跟魔是一不是二,本性覺悟了就叫佛,本性迷了就叫魔。
【性中邪見三毒生。】
你的見解錯誤、思想錯誤,貪瞋痴慢生起來。
【即是魔王來住舍。】
你看,一念邪見,佛就變成魔。
【正見自除三毒心。魔變成佛真無假。】
正知見現前,三毒心沒有了,貪瞋痴沒有了,這個時候心裡頭乾乾淨淨,一絲不掛,什麼牽掛都沒有,什麼念頭都沒有,清淨,魔就變成佛,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說是真的不是假的?諸位要曉得,貪瞋痴沒有,只是迷,不是真正東西。如果諸位要細心,像古德講,譬如像慧可禪師見達摩祖師,他的心不安,達摩祖師說你把心拿來,我替你安,他覓心了不可得。你說我貪心很重,好,貪心拿來,我給你治一治。你去找,你也找不到,貪心在哪裡?我瞋恚心好重,好,你瞋恚心拿來,我替你安一安,覓心了不可得。所以知道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一定能找到,假的找不到。真如本性是真的,不是假的,所謂「六根門頭放光動地」,釋迦牟尼佛在楞嚴會上指給我們看的,那就一點都不假。貪瞋痴慢找不出來,沒有,決定是假的,就是自性迷了,起的是迷用,就叫貪瞋痴。所以就是佛性一個是覺用,一個是迷用,覺用我們叫做佛,迷用就叫做凡夫,就是貪瞋痴。下面講三身原本是一性:
【法身報身及化身。三身本來是一身。】
這一點前面一再說得詳細,我們自己要曉得,我們的本性就是法身,我們的覺性就是報身,我們的分別執著(就是意識心)就是我們的化身。
【若向性中能自見。即是成佛菩提因。】
『菩提因』就是佛菩提、佛智慧,在『性中』見,性中能見到自己三身一體。
【本從化身生淨性。淨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當來圓滿真無窮。】
這首偈說明一三不異,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不一不異。『從化身』,法身自性清淨的法身,像我們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就是法身現前,理一心不亂。『淨性常在化身中』,我們的清淨自性從哪個地方表現?就在肉身,也就表現在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之中,法身就能夠流露。『性使化身行正道』,這個就是佛菩薩,剛才講了,正知正見做主宰了,而不是邪知見在指揮我們,這個就是佛、就是菩薩。『當來圓滿真無窮』,這是講功德報身當來,所以稱作報身圓滿無窮。報身是智慧之身、福德之身,我們常講求福、求慧,圓滿的智慧、福報一定現前。第五首偈是講除障見性:
【淫性本是淨性因。除淫即是淨性身。性中各自離五欲。見性剎那即是真。】
在貪愛裡面,淫是佔最重要的一位。佛在經論上常常跟我們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這個兩句話很重要很重要。所以貪淫之心一定要斷,它是染污,它是障礙,是最嚴重的染污,染污了清淨法身。所以這個念頭要把它打掉,然後清淨的自性法身就能夠現前。可見得你要想求清淨心,從哪裡求?從除淫求起。它是因,不從這個因上,哪裡會有果?由此可知,修行從哪裡修?五欲六塵,在五欲六塵裡頭要離五欲六塵,五欲六塵是修行的增上緣,沒有五欲六塵修行就難了。
所以極樂世界修行進度很慢,娑婆世界修行進度很快,進得快,退得也快。極樂世界進度很慢,它不退,為什麼?它沒有退緣。為什麼進度很慢?沒有進的緣,所以進得很慢,不會退。我們這個世界要進進得好快,要退退得好快,不進則退,問題在此地。經上常講,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等於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所以我們這個地方,一生能夠念到一心不亂;到極樂世界去,念到一心不亂要幾個大劫。不過那個地方人壽命長就是,不在乎,就十個大劫也無所謂,也不在乎,他壽命長,他無量壽,有的是時間。所以諸位用功,一定要把握住娑婆世界這個機會用功,會修行的,這地方是非常有利的道場,環境惡劣,惡劣當中修不動心,這個是真不動。所以會用心的人,他就會運用境界,所有境界都變成自己修行的增上緣。
所以第二句就是第一句的註解,為什麼『淫性本是淨性因,除淫即是淨性身』?就是清淨法身。『性中各自離五欲』,「五欲」是財色名食睡,或者講色聲香味觸也可以,但是正說是說財色名食睡這個五欲。『見性剎那即是真』,見性是真性用事,性中沒有污染。
【今生若遇頓教門。忽悟自性見世尊。若欲修行覓作佛。不知何處擬求真。】
第一句就是指禪宗頓教的法門,這個是百千萬劫難遭遇,難得遇到,遇到之後要悟。悟什麼?悟自性,悟自性就是見佛。所以古德常講一個迷惑顛倒的人,忽然被善知識一指點、一開導之後,他一念迴光就能見自本性。在本經裡面我們看到好幾個例子,第一個我們看到惠明,惠明存的心是個惡心,要去追六祖把衣缽搶回來,說不定還要謀害他,一念迴光他就明心見性,那是真正做到了。所以六祖講「不思善、不思惡」,他一聽這個話,果然善惡統統都沒有了,統統都斷掉了;這個時候人家一點,正在這個時候,「如何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他一下就恍然大悟。可見得為什麼我們不能悟?就是胡思亂想,就是妄念息不住。妄念一息住,真的一句話就打破了,就點醒了。
我們念頭太多太多了,放不下,這個就是佛法講的業障。業障實在也是假的,你自己硬是不肯放下,有什麼法子?這沒有辦法,這個東西一定要你自己肯放下,這個肯放下就是真懺悔。惠明那個時候拿衣缽,衣缽明明在石頭上擺著,那麼一點點小東西,他自己是個武將軍出身的。從前將軍跟現在不一樣,現在將軍也許說沒有力氣拿不動東西,從前不行的,從前將軍一定是武功高強的。你想那個衣缽,我看頂多也不過一、二斤重,不得了了,他居然拿不動,他這個時候懺悔的心生起來了,知道自己罪太大了,所以一句話能點醒。『若欲修行覓作佛』,這是講向外,你要向外馳求的話,那你就不曉得到什麼時候才能見性,修行一定要向內求,不是向外求。佛門裡常講,「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一定要向內求。
【若能心中自見真。】
這是真正的事實,心裡頭乾乾淨淨,六祖說的「本來無一物」,這個才是根本。
【有真即是成佛因。】
『有真』就是決定沒有雜念、沒有妄想,這就是真心,真心就是成佛正因。
【不見自性外覓佛。起心總是大痴人。】
這決定是凡夫、是外道,起心動念,心外求法。
【頓教法門今已留。救度世人須自修。】
所以六祖常常教誡,這個事情總是要自悟、自修、自度、自證。佛菩薩、祖師只能給我們做一個增上緣,就好像老師教學生,把理論方法都教給你,你要自己去做,自己不做,他沒有辦法。
【報汝當來學道者。不作此見大悠悠。】
『當來』是將來,這是報告你們這些後來的人,你要沒有這種見解,你這一生就空過了。『大悠悠』,說得不好聽的話,就是醉生夢死、糊裡糊塗過一輩子,那就太可惜了。再看底下這一段,這是最後的遺教:
【師說偈已。告曰。汝等好住。】
你們好好的去過日子,好好的自行化他去。
【吾滅度後。莫作世情悲泣雨淚。受人弔問。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
這是特別告誡,不要學這些世間人,走了之後哭哭啼啼的,搞這些世間事情。為什麼?佛法裡頭沒有生死,來去自在。所以一定要懂這個道理。
【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
這是說出一個修行證道的人,本地風光,他確確實實是如此,得大自在。
【恐汝等心迷。不會吾意。】
這是一再苦口婆心的教誡。
【今再囑汝。令汝見性。吾滅度後。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違吾教。縱吾在世。亦無有益。】
這個話說得千真萬確。
【復說偈曰。】
這個四句偈說盡了修行人的本色,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的。
【兀兀不修善。】
『兀兀』是不動的意思,心地清淨不為境界所動。這個『不修善』,諸位要記住,不是說不做善事,心裡不要想著做善事,善事要不要做?要做,「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做善事心裡頭不起這個念頭,心裡如如不動,是這個意思。千萬不要誤會,「兀兀不修善」,我什麼善事也不要做,那你就完全錯會祖師的意思,這就要不得。佛祖說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些善事不做怎麼可以?作善不能夠著相,著相就壞了。
【騰騰不造惡。】
『騰騰』是很自在,無所作為的樣子,『不造惡』,心地清涼自在,決定不起一個惡念。
【寂寂斷見聞。】
『寂』是清淨寂滅,非常的安靜,清淨心當中什麼見聞、雜念統統捨掉。
【蕩蕩心無著。】
『蕩蕩』就是心裡平等,平平坦坦心無所住,這個意思。心裡面不執著一切,什麼都不執著,不但世間法不執著,佛法也不執著,這個才真正見道。所以諸位想想,他講的這些原理、原則,再想想這個念佛法門,的確非常非常相應。下面這個文,看大師說去就去:
【師說偈已。端坐至三更。】
這一次談話時間很長,從中午用完齋之後就召集大家,到晚上三更,『三更』是夜晚十二點,這跟大家告別談這麼多,這麼長的時間在一起談話。
【忽謂門人曰。吾行矣。奄然遷化。】
說完了,跟大家說:我走了。說走就走了,多瀟灑,多自在。
【於時異香滿室。白虹屬地。】
就有一道光,像彩虹一樣,從地面上起來。
【林木變白。禽獸哀鳴。】
這是當時現的這種瑞相。
【十一月廣韶新三郡官僚洎門人緇白。】
『緇』是出家的弟子,『白』是白衣,就是在家的弟子,在家的皈依弟子。
【爭迎真身。莫決所之。】
因為大師在世,這三個寺廟關係都很深,廣州的法性寺是他剃度的地方,就是「風動、幡動」這個地方;新州的國恩寺,是他的老家;寶林寺是他弘法三十七年,大家都想要他的身體。送到哪裡去供養?
【乃焚香禱曰。香煙指處。師所歸焉。】
大家就用這個方法,我們燒香,看這個煙往哪一個方向飄,大師就到哪裡去。
【時香煙直貫曹溪。】
這個不可思議,新州距離曹溪相當遠,那個香煙一直就往那裡飄。大家沒話說了,肉身只好送到曹溪去。所以說「來時無口」,是回去了,回去不再說法了。
【十一月十三日。遷神龕。】
『神龕』就是他這個肉身,就像我們用的佛龕一樣,做這個龕。
【併所傳衣缽而回。】
連傳的衣缽都送回曹溪供養。
【次年七月二十五日出龕。弟子方辯以香泥上之。】
這一句就記在此地。現在諸位看到六祖大師這個像,就是方辯用泥再把他修補了,跟大師在世的面貌完全一樣。所以他這個像是經過方辯給他修飾的,這個像是一模一樣。這經本前面有大師的肉身像。
【門人憶念取首之記。】
他說過這個預言,說有人來要他的頭,五年之後,所以大家就有了預防。
【遂先以鐵葉漆布固護師頸入塔。】
就用鐵片保護這個頸子,然後外面漆起來看不出來,實際上這頸子上是有鐵片保護著的。
【忽於塔內白光出現。直上衝天。三日始散。】
這是瑞相,肉身送到塔裡面供養的時候,有這個瑞相。
【韶州奏聞。】
『韶州』刺史把六祖這些瑞相,寫成奏章呈到皇帝那邊去。
【奉敕立碑。紀師道行。】
皇帝下聖旨,叫這個地方上給他『立碑』,把一生弘法利生的事跡都記載下來。這個碑當時由王維,這都是我們中國歷史上了不起的一些文學家,柳宗元、劉禹錫都做了碑記,都替六祖做碑記。
【師春秋七十有六。】
他老人家圓寂的時候七十六歲。六祖大師生在唐太宗貞觀十二年二月初八,貞觀十二年就是公元六百三十八年;他老人家圓寂是玄宗(就是唐明皇)開元元年,唐明皇做皇帝的那一年元年,公元七百一十三年,所以他世壽是七十六歲。
【年二十四傳衣。】
五祖傳衣缽給他,他二十四歲,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是二十四歲。
【三十九祝髮。】
示現出家相,三十九歲,年歲相當大了,一直都在避難。
【說法利生三十七載。】
弘法利生在曹溪,弘法利生三十七年。
【得旨嗣法者四十三人。】
這個在丁福保的註解裡面都有很詳細的記載,這四十三個人明心見性,傳六祖之法。
【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數。】
雖然是沒有明心見性,但是在修行上也相當了不起,真正得禪定,有功夫的人,那就太多太多,就很難說了。
【達摩所傳信衣。】
就是衣缽。衣缽為什麼叫『信衣』?就是憑證。
【中宗賜磨衲寶缽。】
這是前面我們看到的,中宗皇帝送給他的缽跟袈裟。
【及方辯塑師真相。】
『方辯』那個時候給六祖塑了七寸的像,以後肉身這個像也是他修補的。
【並道具等。】
『道具』,就是六祖一生自己所用的一些東西,用的一些衣物,這些東西。
【主塔侍者尸之。】
『尸』是管理。有肉身塔,有一個人專門負責管理,他這些衣缽,六祖的衣物都在這個塔裡面,由他來看管。
【永鎮寶林道場。】
這個東西以後都不傳了,就到此為止。
【流傳壇經。以顯宗旨。興隆三寶。普利群生者。】
到以後所傳的,就是傳《壇經》,只傳法,不傳衣缽,衣缽是一個爭端。這部經到此地講圓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