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一一0集)  1995/5  美國淨宗學會  檔名:09-023-0110

  請掀開經本二百五十七面,第三行,第七段開始。

  【事修,如布施、持戒,乃至看經、念佛、一舉手、一低頭,無論大小精粗,凡見之於動作行為者皆是。修法須就事論事。事有千差萬別,修法亦因之而有萬千差別。如各道場禮拜、唱念等法則,豈能一律耶。】

  這是講修行功夫,不外乎觀門與行門。前面已經將理觀介紹過了,這一段講事修,也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要怎樣去做。此地只能舉幾個例子,我們應當曉得在這個例子裡面,所謂舉一反三,聞一知十。將所舉的例子這個原則,能夠應用在生活上、點點滴滴之處,才能有受用。如布施,布施包括了整個的佛法,這個我們在本經裡面講得很多。而一般人看布施,只知道在佛門道場裡面捐一點錢這就算布施,這個範圍非常的狹小,沒有能盡布施的真正的意思。從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的,佛所說的無量無邊的法門,歸納起來不外乎六度。這就說明六度是無量法門的總綱領,不是就六樁事情,每一條開出來都是無量無邊的。而六度還可以歸納,歸納到最後就是一個布施。

  布施裡面包括三個科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持戒、忍辱是屬於無畏布施;精進、禪定、般若是屬於法布施。可見得說一個布施,都包括盡了,這是我們必須要明瞭的。這三大類的布施,哪一個人沒做?實在講他自己天天在做,他不知道。為什麼不知道?他沒有理觀,所以布施修得不圓滿,修得問題很多。以財布施來說,財有內財與外財,內財是我們的智慧,我們的勞力,我們的才藝,這是屬於自己本身具足的;外財是指身外之物。所以,財裡頭有兩種,身外之物都屬於外財。譬如一個家庭主婦,我們舉這一個例子來說。你從早晨起來到晚上睡覺,你忙忙碌碌的,也操心,也勞力,把這個家庭整理好,飲食起居照顧一家人,你這是屬於財布施,雖然你沒有去花錢,叫內財布施。你布施一家人,一家人接受你的布施,你怎麼說沒修布施?這個影響非常之大,在影響裡面就有法布施。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佛弟子、佛的學生,本身要做一切眾生的好榜樣。

  《金剛經》一開端,釋迦牟尼佛就給我們做示範。《金剛經》的發起,跟一般經的發起不一樣。《無量壽經》的發起是世尊放光現瑞,有種種瑞相,阿難看到非常的驚訝。而《金剛經》的發起是在日常生活。佛當年的生活方式,是樹下一宿,日中一食。每天要到都市、村莊裡面去托缽,那是他的日常生活。所以一開端,著衣持缽。我們一般人在這個經文裡面看不出門道,須菩提尊者看出來了。看出什麼?佛的一舉一動,一切言行,都是一切眾生最好的榜樣,尊者看到這個。做一切眾生的榜樣是法布施,做出來給人看,讓大家跟著佛學習,佛怎麼存心,怎樣對人對事對物,我們學佛要在這個地方學。佛穿衣,穿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做一個穿衣的樣子。佛吃飯,這是去托缽。托來的食物不是一面走一面吃,那個就很難看了。這一缽飯托來之後,還要回到講堂精舍裡面大家在一起吃。施主供養什麼吃什麼,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做樣子給大家看。眾生穿衣服也挑剔,吃東西也挑剔,起妄想分別執著,佛沒有。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切隨緣,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做出一個好樣子給我們看。

  我們生活在現代的社會,現代社會跟過去完全不一樣,真正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如果用從前的思想、觀念,跟現在人不能相處,那是那個世紀的人,不是現代人。現代人對人對事對物的想法、看法,我們要清楚、要明白。佛法在今天這個時代,要度現代人,不是度過去人,不能把現代人看作過去人來度,那個佛法就行不通。這些事情,我們自己修學,幫助別人,這是大前提,一定要認識清楚。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說,佛法在世間要注重本土化與現代化。剛才我來的時候,同學問我:法師!你講經沒有穿袍搭衣。對!這是在美國,在此地。我在新加坡講經要穿袍搭衣。為什麼?他們那是另一個世紀的人,我在那個地方要過他們那個世紀的生活方式。這個地方跟那個地方人不一樣,到這個地方,我們要過美國人的方式,這哪有定法?沒有定法。所以,都做出樣子給現代人做榜樣。

  你的家庭很整齊、很清潔,佛法講很莊嚴。一家人和睦、歡喜,你的鄰居、親戚、朋友看到就很羨慕。你為什麼這樣幸福?我一家人學佛。自己一個人學佛,帶給一家人的幸福;一家人學佛,就帶給這一個地區的幸福;一個地區人學佛,就帶給這一個國家的幸福。這裡面,財、法、無畏三種布施都圓滿了。

  很可惜的,現在口頭上說學佛的人很多,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在學佛。每天念念經,念念佛號,這不算學佛。佛的存心、佛的為人都沒有學會,這怎麼能算學佛!佛的心是清淨心、平等心、覺心,《無量壽經》上講的「清淨平等覺」,我們有沒有學?我們心清不清淨?心裡面還有貪瞋痴慢就不清淨,必須把貪瞋痴慢淘汰盡,這叫學佛。心裡頭還有是非人我,不平等,《金剛經》上講的四相四見,你沒有能把它放下,這哪裡叫學佛?依舊是迷而不覺。所以我們拿這個標準來觀察,我們沒學佛。表面上雖然講皈依多少年了,依舊在門外沒有進門,這是我們必須要檢點,要反省的。

  布施是什麼?布施是放下。我們哪一點放下了?哪一樁事情放下了?放下不是什麼事都不做;放下之後,我們生活工作更積極,做得更圓滿。放下是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然後所做的,不但是你在工作上所做的,自己日常生活就像世尊所示現的,我們為誰穿衣、為誰吃飯、為誰活在這個世間?為續佛慧命,為弘法利生。弘法利生,不是說講經說法是弘法利生,不是的,你在社會上做一個好樣子就是弘法利生。你做一個好人,讓別人看到的時候,效法你、學習你,你就是弘法利生,不必說一句話。你這個家庭整整齊齊,是給一切家庭做榜樣,你這不是弘法利生是什麼?無論你從事哪一個行業,你經商開個店,你是所有開店的榜樣。無論是哪一行、無論是哪一種職業,都是世間的好樣子、好榜樣,這就是弘法利生。弘法利生是廣義的,不侷限在講經說法,這都在布施裡頭。

  持戒,持戒也是廣義的,意思就是守法。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按照規矩去做,持戒就是守規矩、守法,有條不紊。不侷限在佛所講的戒條,那個戒條只講幾個原則而已。佛說不殺生,它的意思是不惱害一切眾生,你看它的範圍多廣!字字句句都含無量義。

  下面舉幾個例子,乃至看經,看經有看經的方法,有看經的規矩,方法很多,規矩就不一樣了。有人仔細看,有人只觀大意,那就不一樣了。念佛,也有許許多多的方法,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大的分別,像《觀經》上所說的,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實相念佛,這是大的差別。每一個小項裡面又有許許多多的差別,那怎麼會一樣?都要如法,要懂得方法,要懂得規矩,我們才能夠收到念佛的效果,念佛的利益。讀經,一般講有三個目標:第一個目標是修定,這是我常常勸初學佛的同修,把《無量壽經》念三千遍,從這裡下手。目的在哪裡?修定。所以不是求解,是教你天天念,你要懂得目標在哪裡。所以讀經不求解義,只是經本打開,從頭到尾好好的念就是了,不要念錯,不要念顛倒,不要念漏掉,目的剛才講了是修定。修定是什麼意思?把妄想打掉。不念經的時候,坐在那裡胡思亂想,妄想多;讀經,妄想就沒有了。所以這個目的是在斷煩惱,這是第一種讀經的方法。第二種是求解,也就是目標在領悟佛在經典裡面所說的理論與境界,那又不一樣了。古人所講的隨文入觀,這是求解。可是求解不能落在意識裡面,這是很難的事情。落在意識裡面你就胡思亂想,一面讀經一面打妄想,那怎麼能解如來真實義?前面講的理觀,那個沒有落在意識裡頭,那能夠開悟,這又是一種讀法,讀法不一樣。第三種是印證。你已經證到一個境界,但是這個境界確不確實、正不正確,要拿佛經來做印證。我所證得的,跟佛在經上講的一樣不一樣?如果跟佛在經上講的一樣,那就正確,就對了,就沒有錯誤,所以經典是我們修行證果的證明。同樣是讀經,目的不相同,方法就不一樣。

  一舉手、一低頭,這就是講的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而一般人認為這是小事,微乎其微,微不足道,一般人把這個看作小事,佛教學生這是大事,這個不是小事。無論大小精粗,凡見之於動作行為者皆是。這個範圍就廣了。動作,剛才講了,一舉手、一低頭這是身的動作,裡面包括口的言語、意的念頭,這都是行為。行是行動,為是作為。意業的行為,就是思想、見解,是意業的行為。三業行為裡面最容易犯過失的是口業,《無量壽經》佛對我們的教誡,三業裡頭把口業擺在第一,「善護口業,不譏他過」,這是因為口業最容易犯。

  一般修行人也很用功,也很勤奮,我們常講發憤精進,努力不懈,但是他的功德沒有辦法保持,沒有辦法累積。經上講積功累德,你的功德沒有辦法累積,佛講你一面修一面漏掉了。有漏,從哪裡漏掉?大概百分之八十從口業上漏掉。這個漏掉你自己不知道,為什麼?講話太隨便了,不知不覺當中把話說錯了。古人說得好,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言語的造作,往往跟一切眾生結了很深的怨結,生生世世都不能夠化解,你說這個麻煩不麻煩!所以佛這個三業,把口業說在第一個很有道理。

  真正修道人,六祖惠能大師講得好,「不見世間過」。他為什麼見不到?他自己要用功找自己的過失,改自己的毛病。他說:我找自己過失,改自己毛病,我這個功夫都不夠了,我哪有時間去看別人的過失?所以他眼睛裡看到別人都是聖人、都是賢人、都是佛菩薩。凡夫自己一個是凡夫,沒有看到別人過失。難道他對於世間這些人作善作惡完全不知道嗎?那不變成白痴了嗎?他知道,他清楚,他的眼目當中,作善作福的人都是佛菩薩。作善的是示現一個好樣子,叫我學習他;作惡的,是佛菩薩示現一個反面的榜樣,警告我不可以學他。所以善人惡人、好事壞事,統統是佛菩薩示現來教化我一個人的,所以他成佛了,他成菩薩了。

  《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這個意思。佛以善財做為大乘修學的典型、榜樣,大乘修行的人只有一個,沒有同學。如果有一個同學,你跟我差不多,恭敬心生不起來。所以菩薩道上只有一個人,除自己一個人之外,統統是諸佛,統統是菩薩。無論是善惡,他是表演的,他是大慈大悲來度我的。人家用的是什麼心?我們今天用什麼心?我們今天是這個世界唯我獨尊,別人都不如我,我自己一身想想沒有毛病,看到人家是毛病百出。這個修法,要到哪一劫你才能成就?佛在經上所講的這些道理,所講的這些義趣,你一點也沒有體會到,經白念了。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曉得這個事實,你就曉得應該怎麼修法;也就是說,怎樣學菩薩,怎樣學佛。特別是《華嚴經》上的五十三參,那是做出榜樣給我們看,那裡頭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看看人家的用心,人家的處事待人接物。佛實在講,慈悲到了極處,經上講的理論,講得太多太多了。一部《華嚴經》我們展開來,差不多百分之七十講理論,講修行只有一品經;離世間品,在《華嚴經》裡五卷。入法界品,是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這是慈悲到了極處,講理論,講方法,怕理論跟方法你不會用,在生活上怎樣去運用?怎麼個學法?後面表演給你看,做出一個樣子給你,這真是慈悲到了極處。所以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動作行為統統都是。

  「修法須就事論事,事有千差萬別。」就在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瑣碎的小事,要如法、要如理。理是什麼?清淨,清淨平等覺是理。清淨、平等、覺,我們說了三樁事情,諸位要知道,三樁事情是一樁事情,一樁事情從三個角度來看,從不染,說它作清淨;從不迷,說它是正覺;從離一切分別,說它作平等,這是屬於理觀。理在哪裡?在事上。再小的事情都具足清淨平等覺。小到什麼程度?一舉手、一低頭,舉出這個例子,這裡面都是圓滿的清淨平等覺。所以這是過的佛菩薩的生活,過的是佛菩薩的日子。超凡入聖,在哪裡?就在日常生活當中。所以事跟理要能夠圓融,「理即是事,事即是理,理事是一不是二」。本經前面才念過,「諸法一如」,不一就不如,一就如了。世出世間一切法,皆是一如。事相上千千萬萬的差別,差別裡面要見平等,這前面我們讀過,差別裡面要見一如,這是真正修行,真正會用功。所以在相上有差別,理上沒有差別;事上有差別,理上沒有差別。後面又舉了一個佛門裡面的例子,如各道場禮拜,拜佛。這是我們學佛的人在日常生活當中天天要做的,早晚課誦總要拜佛。每一個道場規矩不一樣,儀規不一樣。雖然大同,同裡頭有小異,有不同。唱念也是如此,每個道場念誦都不一樣,豈能一律。這是講的事,千差萬別事裡面舉出一個例子來說,這是不能不知道的。

  決定不可以到別人道場,人家這個道場儀規跟我們自己道場不一樣,執著我的是對的,你們怎麼都錯了。如果生這種心,說這些話,實在講是自己錯了,他沒有錯,我們錯了。我們入別人道場,要隨他的緣,要守他的規矩。如果連這個道理不懂,譬如我們從台灣來,美國有很多法律跟我們台灣不一樣,「美國你統統錯了,這個法律也錯了,那個也錯了」,那行嗎?他沒有錯,我們錯了。我們到此地來,就要把台灣那個法律捨掉,要守人家的法律,這就對了。每一個國家地區那個法律規矩都不一樣,到哪個地方要守哪個地方的法律,守那個地方的規矩,這就對了。同樣一個地方,三十年前的法律,跟三十年後今天的法律也不一樣,我們要守現代的法律,不能守三十年前的法律,那個法律人家已經作廢了。這就說明事有千差萬別,你要懂得。理沒有差別,理怎麼呢?理都是清淨平等覺;換句話說,理一定是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事隨緣,隨順,《普賢行願品》裡面講「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事上要這樣做法。他隨喜當中能成就功德,功德是從理上講的,「理事不二,理事一如」,那就是真實的功德。

  這一段我們不能細講,細講兩個小時講不完。諸位要細心去體會,要往深處去觀、廣處去觀,然後你才曉得,這個世間因因果果太可怕了。積功累德往往是多少世的累積,如果自己稍稍迷惑,迷惑怎麼樣?他就享福。諸位要知道,這個世間的紅福,五欲六塵、名聞利養這種享受,迷的人才幹,覺悟的人不享受。迷了才會享受,一念不覺起了無明,他就來享受五欲六塵之樂。為什麼說覺悟的人不享受,迷的人享受?覺悟的人他知道,享這種福是多少生多少世累劫的福報馬上就享完了。享福的時候沒有不造作罪業,罪業會讓你墮在惡道裡頭,不曉得要多少劫你才能出來,你說多可怕!

  這個事理,大家要是一下體會不過來,我們舉個淺顯的比喻給你說。譬如我們累積財富,儲蓄金錢,辛辛苦苦的一生勤勞攢積存了不少錢,在平常生活真是省吃儉用,循規蹈矩。這個錢財一多了,哪一天迷了,再有幾個惡友來牽引著你,帶著你去玩,吃喝嫖賭,幾天就花光了,多少年辛苦的累積幾天就花光了。花完了之後,這裡頭必定造罪業,後面就墮落,就吃苦頭了,就這個意思一樣。佛的福報太大,無量劫的累積,你看看哪一尊佛菩薩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享福的?沒有一個。釋迦牟尼佛無量劫的修持,積功累德,他示現什麼?他沒有享福。

  我們看看歷代出家修行的、在家修行的,在家修行這些大富大貴的人,他也不享福,他的生活還是非常節儉,他的福報跟一切眾生共享,這是學佛的人,在我們中國歷史上,諸位就看到很多很多。為什麼?他不迷。出家人,看近代的印光大師、虛雲老和尚,這是禪宗的,他們的信徒多,皈依弟子當中大富大貴之人不曉得有多少?那個供養收入絕對不是一般世間人能夠跟他相比的。可是他自己還是吃粗茶淡飯,沒有改善伙食,沒改善。到寺廟裡大眾吃什麼,他就跟著吃什麼,沒有開小伙。穿的衣服,一件衣服穿幾十年,沒有說做幾件新衣服來穿,沒有!所有一切供養都去做弘法利生的事業。

  虛雲老和尚一生建道場,舊的寺廟年久失修,他遇到了,幫它修補。修建好了,請一個出家人去管理、去住持,他老人家離開了,以後再也不過問。沒有說是他自己的道場,沒有!虛雲老和尚一生建道場、修道場,自己沒有一個道場。為佛法、為眾生,沒有為自己。印光大師一生也沒有道場,住的是別人的道場,自己沒有道場,所有一切供養印送經書,這是在近代他老人家提倡的,完全拿這個財力做法布施。他在蘇州報國寺創建一個弘化社,就是佛經流通處,印經流通全國、全世界。沒有改善自己的生活,這是給我們做樣子,布施、持戒,守法、守規矩、守本分。我們讀經,我們看到前人的樣子,這是真正學佛的人,出家、在家的榜樣。

  在家居士,《金剛經講義》的著作人江味農居士,在家學佛的。我們自己親眼見到的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台北念佛團創辦人李濟華居士,這是我們見到的,確確實實他們是依教奉行。佛在經上怎麼樣教,他就怎麼樣做,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不但活的時候做了樣子給我們看,往生也做個樣子給我們看。李濟華老居士往生,我們在講席裡面不止報告一遍。往生的那一天,現在在舊金山的甘老居士在場,親眼看到的。上一次甘老居士來聽經,親眼看到的。他預知時至,我聽人家講,他兩個月之前就曉得了。所以星期假日去看看這些老朋友,見最後一次面。他沒有說,他不說出來。看看、問候問候,見最後一次面。走的當天,還跟大家講一個半小時的經。言詞懇切,勸導大眾,講完之後跟大家告假,說我要回家去了。聽者不曉得他話的意思,以為他年歲大了,八十多歲,講一個半鐘點累了,以為他要回家休息了。哪裡曉得下了講台,講堂隔壁是一個客廳,在客廳沙發上一坐就往生了。沒有生病,講經的時候聲音宏亮,下台不到十五分鐘就走了。都是做出樣子給我們看,這個不是假的,希望我們見到這個樣子要覺悟。人生一場空,這是《金剛經》上講的道理,三心不可得、諸法空相、能所皆空,唯有業果不空,這個業果就是因果。

  【理通於事,故修理觀時,不但要依理性,觀其平等之理,且要依所修之事類,觀其差別之理。】

  平等的理,我們常說的原理,這是總相,是一個理。可是一切事相,它也有理,這是差別之理,差別之理一定通原理,從原理上生的。我們都要明瞭,也就是這些差別現相,現相怎麼產生的,怎麼發生的,怎樣演變的,這是事之理,差別事之理,為什麼會有這些現相,為什麼會有這些演變,為什麼會有種種不同的結果?可是諸位要曉得,果不定果,這個果又變成底下一個因。因變成果,果又變成因,因果循環,所以因不定因,果不定果。因會變成果,果會變成因,這個因果沒完沒了。你要是迷在裡面,那就苦了,那太苦太苦了,要從這裡面覺悟,覺悟之後才解脫。

  解脫有沒有離開事理因果?沒有。沒有,怎麼解脫了呢?古德講「不昧因果」,那就解脫了。世間人昧因果,昧是什麼?迷在裡面,迷執因果,那個太苦了,那裡頭造業,沒完沒了,而且一世比一世嚴重。我們常講冤冤相報,這個怎麼得了!覺悟的人明白了,受報的時候沒有絲毫怨言,清楚!前面做這個因,現在應該得這個果,歡歡喜喜受報,不怨天不尤人,報完就沒有了,到這裡為止,這是覺悟的人。迷的人,他不甘心,他不願意接受,在自己沒有力量抗衡的時候,底下就結的冤仇,冤仇又變成底下一個果報的因,業因果報沒完沒了。覺悟的人,到這裡就了(ㄌ一ㄠˇ)。無論果報是善惡,他都不在意,不再放在心上,一切就到此為止。所以這個叫解脫,解是對於妄想分別執著,脫是對於果報,這個果報沒有了。

  【若但觀平等,不知差別,或但觀差別,不知平等,則亦等於盲修也。】

  這是古人常講的盲修瞎練。有理觀沒有事修,是盲修;有事修不懂理觀,也是盲修。我們想到清涼大師的兩句話,就懂得了。清涼大師說,「有解無行」,解是理觀,沒有事修,「增長邪見」,「有行無解,增長無明」,這兩者都是盲修瞎練。所以佛法講求的是解行並進,解與行一定是相輔相成,理事、性相兩邊都顧到,不偏於一邊,這是大乘經當中常講的中道。

  【當知性也、修也。修中之理也、事也。不能看成兩橛,不可混為一談。須體認其不一中之不異、不異中之不一,乃能性修不二、理事圓融,圓融中有行布,行布中有圓融,方為真圓融,真不二,則無修而不成矣。】

  這一段講得就更清楚、更透徹了。性是心性,是一切眾生本來具足的,佛在《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跟佛完全平等,這是性也,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所以佛看一切眾生是平等的,沒有絲毫差別,佛對於一切眾生尊敬,決不會對一個眾生怠慢。為什麼?他知道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個話《華嚴經》上說了,《圓覺經》上也說了。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佛怎麼可以輕慢一個眾生?輕慢一個眾生,豈不就是輕慢自性?他事理性相清楚明瞭,這是事實真相。我們今天迷失了自性,所以在一切差別相裡頭生起妄想分別執著,這是病態,這不是正常的。迷,迷了什麼?迷了心性,迷了自性。迷了之後,如何再恢復自性?這要靠修德,這就講修。所以經上講性、講修,這個性跟修就是修行當中的理跟事。性是理、理體;修是在事相上,也就是說我們的生活上,對人、對事、對物上。修行的總綱領要知道,性修是一不是二,理事是一不是二,這是大前提,要是把大前提掌握住,就不會錯了,不會有偏差了。所以不能把它看成兩樁事情,看成兩樁事情就錯了。那正是六祖所說的,「佛法是不二法,二就不是佛法」,這句話的意思很深很深。不要在《壇經》上看到,印宗法師問了一個禪定、解脫,禪定、解脫不過是舉兩樁事情而已。我們舉例子,我們不會舉這個例子,我們會舉得更親切:生佛,眾生跟佛這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眾生跟佛,是一不是二。眾生跟佛是一不是二,我跟人是一還是二?然後才曉得,我跟人也是不二。我要是輕慢人、損害人,那哪裡叫學佛?那不叫學佛。

  大乘經上講得很明白、很清楚,菩薩要度一切眾生,佛教他接觸眾生的要領,四悉檀。檀,檀那是布施,檀就是布施,悉是中國字,悉檀兩個字是梵華合譯,檀是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悉是中國字,悉是普遍的意思。悉檀是遍施,普遍的布施,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是用清淨心、平等心布施,就叫做悉檀。佛教菩薩接引眾生要守住四個綱領,第一個叫「世界悉檀」。世界悉檀是什麼意思?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這叫菩薩。這個眾生喜歡你,你可以親近給他說法;這個眾生討厭你,趕緊走開,讓他不要討厭你。菩薩做給我們看的,佛教導的。他的用心、他的用意、他的行為,無非是不叫一切眾生生煩惱,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你喜歡佛法也好,不喜歡佛法也好;你行善也好,行惡也好,絕不叫你生煩惱。這是重要的綱領,我們學佛要從這些地方學。

  性跟修就是修行當中的理跟事,理跟事是一不是二,不能看成兩截,不能看成兩樁事情;但是也不能把它混為一談,混為一談也錯了。這就是《般若經》所講重要的原則「不一不異」,相上講不一,理上講不異,這個道理我們在這裡說得很多很多。事相千差萬別、無量無邊,這是不一;可是無量無邊的現相都是心性所現的,這是不異,這是從性上講,不異,前面說的平等之理。還有差別之理呢?這些現相是從因緣裡面產生的,因緣不同,所現的果相就不一樣,所以有十法界依正莊嚴。

  十界莊嚴我們暫且不談,我們就談我們現前,我們這個講堂幾十個人坐在這裡。我們每個人在這一生當中得人身,果相同,這是我們過去生中做的因相同。因是什麼因?五戒十善之因,過去生中修五戒十善,這一生得人身,得果報,得這個果。雖然都是人,面貌都不一樣,享受不相同,這是報不一樣。所以果跟報要分開,得人身這是果,我們在一生當中所受的那是報。報為什麼不同?每個人過去造的業因不相同。譬如你有財富,你的財富從哪兒來的?不是你賺來的,這個要知道。你說你有本事,你運氣好,這都是迷惑顛倒的話;是你前生所修的因,修的什麼因?財布施的因,這一生得財富。你修的因多,布施得多,你這一生得的財富就多,你修得少,你這一生得的就少,這是正理。差別之理,你要懂得這個道理。不是你有本事賺來的,不是的。

  說老實話,這個社會上比你本事大的人多,比你手段高明的人也多,為什麼他賺不到?偏偏你賺到?你得的財富,有很輕鬆得來的,有非常辛苦得來的,這什麼原因?你修因不同,布施的時候很歡喜、很慷慨、很大方,那你得果報就很自然,不費力就得來,就得財富了。你布施的時候很艱難,不是甘心情願,看到別人布施,不布施不好意思,布施之後又後悔多少天,心裡難過。將來你得到這個果報,就很辛苦才能得到。因緣果報,絲毫不爽。所以你要明白差別之事理。我們懂得,怎樣去修?明白道理了,現在修,這一生還能得到受用。你知道這個道理了,曉得這個方法了!《了凡四訓》,袁了凡先生明白這個道理之後,他就拼命修,所以他的果報這一生就享受了。我們俗話講現世報,這一生,不是到來生,這一生他就得享受。為什麼?他修的那個心勇猛,做的這個事真誠,他的果報馬上就現前。修因得果,這是一定的道理。

  法布施,得果報是聰明智慧。人為什麼會開悟?修法布施的果報。不肯修法布施,天天聽經,天天研究,能不能開悟?不能,他沒種那個因。聽經研教,給諸位說,那是緣;沒有因,縱然有這個緣,還是沒有果,得不到果。因加上緣,才有果報。健康長壽,無畏布施的果報。無畏布施,就是剛才講了,不惱害一個眾生;不但不能害眾生,令眾生生煩惱都是錯誤的。我為什麼煩惱多?過去我叫別人生煩惱,現在自己才生煩惱,果報就是這樣的。我不惱害眾生,一切眾生決定不會叫我生煩惱。因緣果報,絲毫不爽,這是事之理,你要懂得。

  這裡教給我們要體認、要體會、要認清,不一中之不異,不一是講事相,不異是講理體,事裡頭有理。你明白這個道理,不一當中的不異,你要是明白了,你自自然然就不會再分別,不會再執著,不會再計較了,佛前面講的應無所住,你真的就做到了。你再要懂得「不異中之不一」,那你就會生心了,而生其心。生什麼心?以清淨、平等、大慈大悲對待一切眾生,所現出來的境界就是自在美滿,這就是你現前的受用。實在說,大乘經上理跟事都講得清楚,都說得透徹,我們讀了、聽了,依舊不能把它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這個非常非常可惜!所以這兩句話,就是前面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應當生心,幫助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最需要我們幫助的是什麼?破迷開悟,這是最需要的,其他的是次要,這是最重要的。

  「乃能性修不二、理事圓融」,這兩句是講果,性修不二就自在,就是底下講的理事圓融,理跟事是一。「圓融中有行布,行布中有圓融,方為真圓融。」行布是次第,我們今天講步驟、程序,按部就班來。雖然有次第,雖然有程序,每一個次第都是圓融的,《華嚴經》上顯示這個境界。初發心的菩薩,初信位的菩薩,菩薩五十一個位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這叫行布、次第,它有次第。可是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初信位的菩薩也修等覺菩薩的法門,等覺菩薩所修學的,他也修;等覺位上的菩薩,也修初發心菩薩的法門。

  我們舉個例子來說,初發心的人就學六度,就學普賢十願,這是圓融。十地菩薩、等覺菩薩,在事上還是修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他學的是初信位菩薩的法門。這就顯示出來,行布裡頭有圓融,圓融裡頭有行布,這叫真圓融。這一句話裡頭,含義無限的深廣。諸位從這個例子裡面去體會:一舉手、一低頭是事,穿衣吃飯是事,灑掃應對是事,六度、十大願王那是修,它是一不是二。穿衣裡面包含著六度,吃飯裡面也包含六度,一舉手、一低頭裡面都含著圓圓滿滿的六度、十大願王,這才叫真圓融。六度萬行、十大願王願願當中,圓圓滿滿包含了世出世間一切法,這叫真圓融,真不二,則無修而不成,這樣的修功才叫圓滿。大乘法裡頭常說:「稱性起修,全修即性,全性即修」,都是講這樁事情,如果能向這個地方去體會,你就真正懂得修行,你就會修了,就不是盲修瞎練。可見得修行這兩個字,說起來容易,不要說做不容易,真正把這兩個字怎麼個講法搞清楚了,也不是容易事情。底下這個好,這是愈來愈落實到生活上去了。

  【修功於日常生活工作中】

  無論我們過的是怎樣方式的生活,無論從事哪一種行業的工作,都沒有妨礙,都在佛法之中。

  【則須依照幻法,勤修不怠。】

  一切差別的現相,差別的萬法,我們現在稍稍明白了一點,所有一切幻法真的是幻。為什麼?它不是事實。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夢幻泡影。怎麼會有這些現相?這是業因果報相續的現相。為什麼叫它做幻法?為什麼說它不是真的?因為它剎那生滅,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它是幻相,它不是事實。你要是把它當作事實,你迷了,你錯了,所以這個錯誤不在別人。一個真正覺悟的人,真正明白的人,絕對不會怨天尤人。因為你怨天尤人,你就把這個事情當真,你不知道這是假的,你才會怨天尤人。你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人有沒有?沒有。事有沒有?也沒有。人跟事都沒有,自己有沒有?自己也沒有,三心不可得,你怨什麼?所以那個念頭,真的叫妄想,佛講妄想分別執著。其實妄想分別執著也沒有自性,也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不要以為妄想分別執著真有,錯了,沒有。所以那個想就叫妄想,這個法叫幻法。雖然是個幻法,還是勤修不怠。菩薩還是修六度、十大願王,落實在事相上,每天生活工作還是一樣認真努力,一點也沒有懈怠,這是什麼?而生其心,不住空;雖然認真努力去做,心裡面決定沒有分別執著,不住有。這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能偏在一端,空有兩邊不住。

  【所謂啟建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

  這是舉諸佛菩薩示現在十法界,佛菩薩常常跟我們在一起,給我們做榜樣,幫助我們破迷開悟,幫助我們離苦得樂,這就是所謂的啟建道場。道場比喻作水月,水中的月亮,假的不是真的,不要以為道場是真的。現在的眾生迷的人太多,建道場麻煩甚多。我在初學佛的時候,李老師很感慨的對我們講,道場在啟建的時候,同修們熱心出錢出力建道場,各個都是菩薩,值得人尊敬,道場建好之後,每個人在裡頭爭名奪利,都變成羅剎。李老師這兩句話,不是他說出來的,古來祖師們所說的。為什麼會變成羅剎?迷了,五欲六塵最容易迷人。

  《八大人覺經》上講四魔,魔有四大類。「五陰魔」,這個說老實話,是俱生煩惱,與生俱來的,你生下來就有的。生下來怎麼有?過去生中帶來的,所以叫做俱生煩惱,這是第一類的魔障。第二類是「煩惱魔」。煩惱魔是什麼?這裡面有七情五欲,這是煩惱,佛法裡面講的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這是第二類。也是本身無始劫以來的習氣起現行、起作用,這是屬於煩惱魔。第三類是「天魔」。什麼叫天魔?用現代的話說,我們身體以外,所有一切的誘惑,那就叫天魔。所以天魔不是一個魔鬼青面獠牙,不是那個,你那麼想就錯了。簡單的講就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來誘惑你。外有誘惑,裡面煩惱起來,內外勾結,麻煩就來了,就造業受報。第四類是「死魔」,死魔對什麼人說的?對修行人說的。修行人很精進、很用功,但是道業還沒有成,壽命到了,你說這個麻煩不麻煩!這一生的修行功夫叫白費了,所以這個是障礙,大障礙。對於修行人來講,沒有開悟,道業沒有成就,壽命到了,這是很大的障礙,這個障礙叫做魔。

  因此,我們必須把事實真相認清楚,道場是空的,是假的,有什麼好執著的?有什麼好爭執的?為了爭奪廟產造無量無邊的罪業,古往今來這些事情很多,稍稍留意我們就能看見,這個不是好事情。出家人貪戀道場,爭奪道場,執為己有,麻煩就太大太大了。如果自己不是一個真正修行人,持戒精嚴之人,沒有不墮地獄的。縱然修行很好,戒律精嚴,也麻煩。為什麼?執著這個道場是自己的,不肯給別人,但是壽命到了,他不能不死,死了以後到哪裡去?死了以後還執著這個地方是他的,還不肯離開。不肯離開,這個道場裡面,男眾的道場,裡面沒有女眾,女眾道場沒有男眾,他要投胎得不到人身,沒有這個緣,到哪裡投胎?這道場裡頭有老鼠、有蚊蟲、有螞蟻,他就投這個胎,你說可憐不可憐!一生捨不得這個地方,這個地方有這些畜生,他就落在這一道去。這是說造的罪業不甚重的,墮落在畜生道,很難出離。什麼時候他能把這個放下、捨掉,他才能離開。執為己有,不肯捨離,麻煩就大了。所以世尊當年在世教誡弟子,那個時候佛不建道場,佛一生沒有建過道場,住在哪裡?住在樹下。樹下還規定一宿,只可以住一晚上,第二天要找別的地方的樹下。為什麼?怕這個樹很大,樹蔭很涼,你喜歡這個地方,天天住在這個地方,執著這個地方,那又麻煩了。貪戀這一棵樹蔭,那將來投胎,這樹上可能有松鼠,可能有小鳥在作窩,你就變成這個畜生一類,你說這個多麻煩!所以佛教樹下住一宿,第二天不准住在這裡,使你對於一切場所決定沒有貪戀之心,叫你真正放下,絲毫貪婪的念頭都沒有。這才是真的無所住,應無所住才真做到。一絲毫的貪戀都招來說不盡的麻煩,這要沒有高度的智慧,他怎麼會知道?還得要有高度的警覺,才不會犯過失,不會再迷惑,這非常非常的要緊!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些精舍、道場,都是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們提供的。道場的所有權是那些在家人,佛跟弟子沒有。這是我常講的,佛跟弟子們,他們請來供養,佛與弟子們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我們今天在這裡講經,這個地方兩個小時,我們有使用權,這個道場所有權是別人的,我們沒有所有權,所以對這個道場毫無留戀。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在這個世間,這個地球上,所有一切我們所用的統統是使用權,沒有所有權,要培養這個觀念。今天你們自己有產業,買的有房子、有地,有公司、有行號,你要是一個佛弟子,你很清楚、很明白,統統都是暫時的、臨時的使用權,決定沒有所有權,你這個心放下了,你就自在了。將來往生了,這個產業交給誰不要去想,我這個產業要交給哪個哪個,你就去不了。你還有那麼多囉嗦事情沒有放下,那怎麼行!必須要清楚,與我毫不相關,你才能決定往生,沒有罣礙了。這是真理,這是事實真相,不可以不知道。

  大作夢中佛事,佛事就是指的講經說法,教導大眾修行,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些事都叫做佛事。「佛」是覺悟的意思。佛事就是令一切眾生覺悟的事,這個叫佛事。我們現在想想,現在這個社會,特別是我們佛門裡面所講的佛事,那個佛事是什麼意思?幫助人迷信的事情叫佛事;跟這個完全顛倒了,都是搞迷信,不是叫你搞覺悟。把迷信當作佛事,你說佛聽到了,怎麼不流眼淚!怎麼不嘆息!真的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

  【惟心中不存一能修所修而已】

  這一句非常重要。這一句決定不能少,如果少了這一句,恐怕你又迷了。自己修行不著相,修不修?真修。幫不幫助眾生?全心全力幫助眾生,也不著相。自行化他都不著相,前面所講的,不把它放在心上,雖然認真努力自己修行,在這裡幫助一切眾生,不管用什麼方式,那個方式是事上的事情,事千差萬別。剛才說了,無論做什麼事情,為一切眾生做一個覺悟的樣子,就是佛事。吃飯,吃飯覺悟的樣子;穿衣,穿衣覺悟的樣子;工作,工作覺悟的樣子,那就是自行化他,就是佛事。時時刻刻,在在處處,認真努力不懈的在做,心裡面若無其事,所謂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這就對了,這就是這一段裡面所說的意思。我們要細心去體會,細心的去思惟,然後能把它用在自己日常生活當中,你是真正在學佛,你才能得到佛法真實的受用。佛法修學不在形式,要重實質,要真正用在日常生活點點滴滴之中,這樣才叫做真正學佛,真正是佛弟子。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