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智度論大意  (第三十一集)  1980/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1-0031

  《大智度論》第三十一卷:

  今天我們讀到《大論》裡面很重要的一段經文,就是十八空,十八空的道理是《般若經》的精華,也是學般若法門的方便門。大乘學者對於十八種空一定要知道,一定要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這段經文也是很難懂的一段經文,雖然難懂,我們要細心的去體會。好在講堂這些年來我們在一塊研究討論都是些大經大論,與空的道理有密切的關係,所以老同修應當是可以接受的。剛才說過,要深入這個境界才能得受用,我們先看經文:

  經【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當學般若波羅蜜。】

  經文裡面從『內空』到『無法有法空』,一共說了十八種,這是《般若經》裡面的十八種空。在這一卷文字裡面,論文裡面是龍樹菩薩給我們一條一條的來講解。這十八種空以『內空、外空』為總綱,什麼叫做內空?論一開端就介紹內空的定義:

  【內空者。內法。內法空。】

  這是解釋什麼叫『內空』。下面再給我們詳細說明什麼叫內法、什麼叫內法空。

  【內法者。所謂內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眼空。無我。無我所。無眼法。】

  由於這四種因緣,所以『眼空』。眼空的道理明白了,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這是講內空。我們讀《心經》,《心經》裡面的文字很簡略,「無眼耳鼻舌身意」,一句話就說完了。《心經》文字少,它的義理就是整個《般若經》。《大般若經》有六百卷之多,初學的人要看這部經也實在是看不出一個頭緒來,所以古人又把它集略為《大般若經綱要》十卷。要學般若當然從《大般若經綱要》入門,然後再讀全經的經文。這個脈絡層次前後照應當然就沒有問題了。可是在讀《般若綱要》之前,最初方便還是《大智度論》,所以學般若就應當先學《大智度論》,再讀《大般若經綱要》,然後再入諸般若經文,這樣才能夠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這部《大論》不但是大般若的最初方便,我也給諸位說過,是大乘法門的最初方便。換句話說,在大乘佛法裡面,無論是哪一宗、哪一個法門,我們有《大智度論》的基礎,那就方便多多,減少許多的障礙。由此可知,這一部《大論》對於大乘修學的重要性。內空之義後面還要詳細的討論,這裡諸位要著眼的就是『無我、無我所、無眼法』。要明瞭什麼叫做「我」,什麼叫做「我所」,如果這些意思不明瞭,內空還是不能明瞭。縱然明瞭,明瞭了是文字般若,如果不用功夫,我們內六根還是空不了,所以一定要用功夫。功夫是什麼?是觀照般若,你有了觀照般若,才能夠把『內六入』空了,外六塵也空了,內外俱空。那就是《心經》裡講的「照見五蘊皆空」,五蘊,內外全包括了。再給諸位說,五蘊皆空,這裡頭十八種空全都包括了,這十八種都離不開五蘊。所以《心經》很難懂,不要看到二百六十個字,這個經很短,而它的內容就是佛二十二年所講的般若,全部都包括在其中,這是《心經》之難處。接著解釋「外空」:

  【外空者。外法。外法空。外法者。所謂外六入。色聲香味觸法。】

  內六入是六根,『外六入』就是六塵,色聲香味觸法,這把身外之物全都包括了。身外之法也是如此:

  【色空者。無我。無我所。無色法。聲香味觸法亦如是。】

  這些句子我們都應當把它記熟,每一句含義都很深,怎麼講法下面再討論。再接著介紹第三內外空:

  【內外空者。內外法。內外法空。內外法者。所謂內外十二入。】

  『十二入』就是六根六塵,可見得說內外空就是把內空跟外空合起來說。

  【十二入中無我。無我所。無內外法。】

  這是把前面三種空略略的介紹出來。下面這個問答,是龍樹菩薩給我們解釋佛說十八空的因由,問裡面意思就很清楚:

  【問曰。諸法無量。空隨法故。則亦無量。何以但說十八。】

  為什麼佛不說二十、不說十?為什麼要說十八?底下就說明這個道理,佛為什麼要說十八種空。在答裡面有一句話很重要:

  【答曰。若略說則事不周。若廣說則事繁。】

  說得太簡略不能破我們的疑惑,說得太多我們聽到厭煩,所以說法要說到恰到好處。由此可知,佛一切的說法都是隨眾生的根性而說,真正是做到不多不少。在第二頁最後一行當中「問」底下:

  【問曰。般若波羅蜜空。十八空。為異。為一。】

  這以下就是說明,『般若空』與此地所講的十八種空是同還是異。這也是我們應當要了解的問題,答裡面解釋得很清楚,意思也相當的明顯,諸位可以自己去看。但是在答的裡面有幾句我們要特別注意到的,那就是般若有大小之分,這是我們平常往往會把它疏忽,此地要注意。第三頁倒數第四行:

  【般若波羅蜜有二分。有小。有大。欲得大者。先當學小方便門。欲得大智慧。當學十八空。住是小智慧方便門。能得十八空。何等是方便門。所謂般若波羅蜜經。讀誦。正憶念。思惟。如說修行。】

  這幾句話很重要,這幾句話就是我們求大智慧的最初方便。十八種空就在《般若經》裡面求,要通達,要如說修行。如果我們修行有了幾分相應,諸位要曉得,功德就無量無邊,這才能真正的證得解脫自在。它的方法第一就是在『讀誦』,「讀」是對著經本叫讀,「誦」是背誦,離開經本叫誦,由讀成誦;換句話說,必須要背過,成誦就是背過,這是基本修學的方法。我們修學任何一部經論,如果不能夠成誦,你學這個法門就沒有根。換句話說,你沒有依靠,所以一定要成誦。成誦之後再進一步就是『正憶念』,正憶念是說什麼?給諸位說,就是我們平常講的根本智。正念是無念,當我們誦經的時候,從「如是我聞」到「信受奉行」,當中不起分別、不起妄念,這叫正憶念。所以正憶念是屬於定,像《楞嚴經》裡面講的「楞嚴大定」,行住坐臥都在正憶念中,在正定之中。『思惟』是後得智,就是正憶念所起的作用,什麼作用?解的作用,無所不知。「正憶念」是無知,般若無知,「思惟」是無所不知。

  『如說修行』,著重在行上,是正憶念之行,行門裡面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得大自在,這叫大智慧行。答裡面我只給諸位解釋這幾句,其餘的好懂,諸位自己去看。這一段講內外空,龍樹菩薩解釋得很多,內容非常的豐富,而基本的修學方法,除了在「讀誦、正憶、念思惟、如說修行」,如說修行這一句也太籠統了,所以底下就給我們細說修行的綱要,不能講細說修行,細說說不盡,太多了!只能夠提幾個綱領,希望我們從綱領當中舉一反三。在綱領裡面,龍樹菩薩給我們提的是「四念處」,第一個就是「觀身不淨」,這個文字在第四頁第二行的問答裡面:

  【行者。】

  就是大乘修行人。

  【云何學般若波羅蜜時。住內空。外空。內外空。】

  著重在『住』上。答覆裡面就是教給我們修四種觀,這是四念處觀,先教我們觀身不淨,再教給我們觀受是苦。在第五頁第五行當中「復次」以下,是說「觀受是苦」:

  【復次。行者思惟。觀是內樂實可得不。即分別知實不可得。但為是苦。強名為樂。何以故。是樂從苦因緣生。亦生苦果報。樂無厭足故苦。】

  這就是教我們以智慧來觀察我們眼前所享受的樂,那個樂的真相就是如此,這是一定要曉得,確實有智慧的人才懂得這個道理,了解這個道理才能夠離苦而得到真樂。這裡『內樂』舉一個例子,譬如飲食吃到肚子裡的時候很樂,為什麼飲食吃到肚子裡面你覺得快樂?『從苦因緣生』。什麼叫苦?肚子餓了苦。餓的時候生苦,得到飲食很樂。可見得這個樂從哪裡來?從苦來的、從苦生的,哪裡是真樂?不是真樂。是從『苦果報』來的,他也生苦果報。怎麼會生苦果報?底下一句說得清楚,你要是吃過多過量,又苦了,所以叫樂極生悲。從苦裡面生的樂,過了頭還是苦,哪有樂可言?只有愚人才感覺得有樂受,真正聰明智慧人他曉得諸法實相,求樂受了不可得!向下文很長,辨別也相當的細微,在第六頁第六行這是講觀心無常,這裡面說心說得很詳細,說有內心、有外心,全都是無常的。第六頁倒數第三行:

  【三受無常故。心亦無常。】

  『受』就是感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這是把一切受分為這三大類。這三大類確實『無常』,會變,所以『心亦無常』,也會變。

  【復次。知染心無染心。】

  全是相對的說。

  【瞋心無瞋心。痴心不痴心。散心攝心。縛心解脫心。如是等心。各各異相故。知心無常。無一定心常住。受苦受樂等心從和合因緣生。因緣散離心亦隨滅。如是等觀內心外心內外心無常相。】

  什麼叫內心、什麼叫外心?下面這個論文就給我們解釋內心、外心跟內外心,這個文同學們自己去看去。在這一段裡面有幾句話我們要特別留意,為什麼?那是我們現前的毛病習氣,應該要曉得。第七頁倒數第二行:

  【有利益我者生貪欲。】

  這是我們眾生的通病,問問我們自己有沒有?於我有利益的,我有沒有貪心?如果還有貪心,給諸位說,這一生的道業不能成就。世間法名聞利養我都不貪,我貪佛法、我貪博學多聞、我貪禪定、我貪菩提涅槃,只要你有個貪心,你全都得不到。這個道理我給諸位也說得很多,佛法的修學跟世間法的修學不一樣,世間法可以用貪心去求,去博學多聞,佛法不行。佛法為什麼不行?佛法要你開悟,貪瞋痴是把你悟門堵塞了,你開什麼悟?所以麻煩在這地方。你以貪心來學佛法,你不會開悟。不開悟,給諸位說,你搞的那些,拿世間現代的名詞叫佛學。你肚子裡裝滿了佛學,說得天花亂墜,引經據典,頭頭是道,給諸位說,句句都是別人的,沒有一句是自己的。開了悟才是自己的,不開悟總是別人的。

  不但佛法如此,世間法也不例外,世間法裡外國人確實是不解。你看我們中國古聖先賢教學,教你念四書五經、諸子百家,乃至讀古文文章,也是教你開悟。書念得很好,也都背得很熟,他沒有開悟,就叫書呆子。沒有開悟是什麼?他不能夠靈活運用。悟了之後都是活的,不悟全是死的。佛法是百分之百著重在開悟,佛教給我們是什麼?把我們堵塞悟門那些東西去掉而已,我們悟門就開了。貪瞋痴慢就是堵塞悟門的那些東西,你不但不去掉,還要增加,你到哪一年才開得了悟?所以諸位要想開悟,頭一個去貪心,貪佛法也不行,佛法都不能貪,何況非法!

  【違逆我者而生瞋恚。】

  這是瞋心,不合自己意思了,心裡面生煩惱、生瞋恚。

  【此結使不從智生。】

  貪瞋痴慢這些結使煩惱,不是從智慧生的。

  【從狂惑生。】

  愚狂迷惑而生的。

  【是名為痴。三毒為一切煩惱之根本。悉由吾我故。】

  都是為了有個『我』,所以我執是病根,去了我執證阿羅漢果。我們在念佛法門裡面來說,去了我執,證事一心不亂;再去法執,證理一心不亂,在禪家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由此曉得,用功怎麼用法?順境不起貪心,逆境不起瞋心,這叫修行。如果不懂得這個原理原則,不管你修什麼樣的行門,這種修行方法不能夠斷滅貪瞋痴,一概都叫做盲修瞎練。為什麼?不得力。修是修正,行是行為,把不好的行為修正過來,貪瞋痴就是三毒煩惱,一切不好行為的根本要把它修正過來,這叫修行。我們用了種種方法來修,這三樣東西都去不掉,不但去不掉還增長貪瞋痴,諸位想想這是修的什麼行?那不是盲修瞎練叫什麼?

  不會的,給諸位說,連念佛都是盲修瞎練,一天到晚拿個念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天念十萬聲阿彌陀佛還是盲修瞎練。為什麼盲修瞎練?他增長貪瞋痴,他一天念十萬聲,他貪。貪心、傲慢心、嫉妒心,看到別人,「我總要比你強,你們都不如我」,貢高我慢瞧不起別人,所以一天十萬聲佛號,貪瞋痴慢全都有了,他就修的這個。人家念佛號是念到清淨心,念到一心不亂,他這個佛號就是念貪瞋痴慢,自己念了幾年佛,眼睛長在頭頂上,誰也瞧不起,你們都不行。好像往生他篤定的,別人一個個都不行,結果到後來自己不行,別人都成功了,他不行。諸位要曉得,我也給諸位講過,念佛是念的什麼?是要把煩惱念掉。順境裡面起了貪心,一句阿彌陀佛把貪心壓掉、把貪心打斷,這叫做功夫;逆境裡面瞋恚心起來了,一聲阿彌陀佛把瞋恨心打掉,這叫用功。絕不是為貪瞋痴慢來念佛,怎麼可以增長貪心、增長瞋恚心?這樣學佛不是學顛倒了嗎?往三途裡學,這不是佛門裡學,這是三惡道裡面去了,所以諸位一定要曉得這個道理。換句話說,無論用什麼功夫,都要與十八種空相應。與空相應,就與般若相應,就與菩提涅槃相應。

  向下第八頁第二行,這以下是四念處裡末後一條「觀法無我」,這是法念處。法裡面有內法、有外法、有內外法,在一切諸法裡面求我了不可得。論文都非常有趣味。第十面以下,第十面第二行「復次」以下,是詳細解釋內空、外空,就是內外空。諸位再翻開第十三面,也都是屬於解釋內外空的,十三面裡面有幾句話很要緊,我在這裡提醒諸位同修,十三頁第四行最後一句:

  【諸法生滅。無有住時。若無住時。則無可取。復次。有為相故。生時有滅。滅時有生。】

  不取相就與空相應,不取相就能夠斷三毒煩惱,不取相就能滅無始劫來的罪業,這個諸位一定要記住。在佛法理論上說,沒有見性之前我們受業力支配,業力只是親因緣,它要是沒有增上緣、沒有所緣緣、沒有無間緣,不會結果的。我們內不取心相、外不取色相,就是內法相、外法相,內外法相都不取,這三種緣就斷了,所緣緣、無間緣、增上緣都斷了。縱然有因,不會結果,這個法子妙極了!這一段就給我們說出為什麼要不取相。有為法中我們要能觀察到生滅不二,覺察到生滅不二,生滅之相也不取;生滅之相不取,給諸位說,你就不生不滅,這問題解決了。我們為什麼會在六道裡面生死輪迴?就是因為取生滅相,投胎的時候取生相,到盡的時候取滅相。生滅不可得,那真實相是什麼?真實相是不生不滅,這是講諸法實相。這幾句話也在這一頁,十三面倒數第四行最後一句:

  【如是生不可得。滅亦如是。以是故。諸法空。不生不滅。是為實。】

  『滅』也不可得。『實』就是實相,諸法實相是不生不滅的。我們現在這個肉身、這個思惟想像的妄心,實實在在也是不生不滅的。你要用智慧去觀察我們現前這個身相跟心相,這兩種相你去觀察它生,你觀察不到,生不可得;你再觀它滅,也不可得。這是我們身心的實相,本來就沒有生,哪來的滅?這些道理,《大智度論》雖然這一卷有五十多面,也只略說而已。比這個講得更詳細的是《中觀論》,《中觀論》一開頭提出八大綱領,這八大綱領叫做「八不中觀」。第一個就是不生,第二是不滅,實在講「八不」有頭二個字就行了。換句話說,一部《中觀論》就是講不生,因為不生,當然沒有滅,有生才有滅,不生哪來的滅?所以不滅都是陪襯的話,不來不去全是陪襯的話。你真正懂得不生,全盤都了解了。《中觀論》有五百頌,連同註解一大堆,說什麼?說個不生。可是諸位要記住,你要是在一切法裡面取法,就有生滅;一切法裡面不取,像《金剛經》,佛給我們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那就不生不滅。諸位要想證得不生不滅,內外法相一概不取,你就證得了。一概不取,不取就是放下,不取就是歇。古來禪宗明心見性,叫「真歇了」,真正的歇了,真正歇就是不再取了,不再為外面境界所動心,真歇了。《楞嚴經》說「歇即菩提」,歇什麼?歇取相。所以在順境裡面不要取貪的相,逆境裡面不取瞋的相。我也常常給諸位提示要修平等心,心有取就不平等,無取就無捨,無取無捨是平等的境界,是清淨的享受,至高無上的享受。這是諸法實相。

  在第十四頁第三行,這是十八空裡面第四種「空空」。為什麼是空空?怕的就是前面講了內空、外空、內外空,這一切都空了,你心住在空上,又錯了。空也不能要,空也要把它空掉。我們平常在經論裡面講的大三空三昧,那是講人空、法空、空空。人空、法空、空空,也像此地所講的是一個意思,內空是人空,外空是法空,內外空是人法俱空,還要加一個空空,破你內外俱空的執著,怕你有這個執著。所以空也要捨,心裡也不能有個空相,我一切都空了,那也是錯誤的,也開不了悟,還是把你悟門堵塞了。為什麼?你心裡有個空,空把悟門堵塞了,還是要不得。

  在第十五頁第二行,是講第五種「大空」,大空是什麼?大空有小乘的大空,有大乘的大空。小乘的大空是以法空為大空,因為小乘一般只證得人我空,還沒有能證得法我空,所以以法空為大空。在大乘裡面講,大乘是十方,十方相空,這叫大空。十方相有名無實,所謂第一義中一切法不可得,這叫大空。

  在第十七面,倒數第五行「第一義空」,第一義在佛經裡面用得非常廣泛、非常多,它的名義我們一定要清楚。這地方龍樹菩薩給我們解釋:

  【第一義名諸法實相。】

  一切法的真實相叫做『第一義』,決定沒有虛妄。而諸法實相:

  【不破不壞故。是諸法實相亦空。何以故。無受無著故。若諸法實相有者。應受應著。以無實故。不受不著。若受著者即是虛誑。】

  我們眾生在一切法裡頭有受,有苦樂憂喜捨這五種受。只要是有受就是『虛誑』,不是真實的。諸位要問,我什麼時候證得『諸法實相』?你什麼時候這五種受都沒有了,你就證得諸法實相。但是這個事情很難,為什麼?我這五種受都沒有了,還是有受,什麼受?捨受。五種受沒有了,「沒有」也沒有了,才行。即使我心裡五種受都沒有了,其實你還有,你還有受,受什麼?「五種受都沒有了」,你還受這個,不行!所以小乘人把偏真涅槃當作諸法實相,這是錯誤;四禪天跟四空天人把禪定的境界(那是捨受)誤會是菩提涅槃。《楞嚴經》後面五十種陰魔,這樣微細境界要是不能辨別,自己就誤入歧途了。

  諸位要曉得,功夫愈往上精進愈微細,真妄邪正愈不容易辨別,這個東西是要真功夫。但是有一個原則,你看《楞嚴經》五十種陰魔,佛告訴我們,只要你不取不著,一切境界如如不動,佛講那是好境界。稍稍一動心,動個什麼心?「我在境界如如不動」,這就壞了,如如不動還是動,動了「如如不動」。可見得,才起念就是障礙,才起念就是無明。所以在平常修學當中,一定要曉得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就是修行。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是大乘法,一乘菩薩的修行方法。知道一切法的實相,內法相、外法相都曉得,都是因緣生法,當體即空,所以才能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個大前提之下,不但成就眾生,實際上是成就自己,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恆順眾生,功德是成就自己,是在一切境界裡面去歷鍊,鍊什麼?就是鍊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在十九頁第二行,講有為空、無為空。

  【有為法。名因緣和合生。無為法。名無因緣。常不生不滅如虛空。】

  這兩種空我們可以拿《百法》來看,在《百法明門》裡面前面九十四法都是有為法,後面六法叫無為法。有為法跟無為法皆空,龍樹菩薩在這一段裡面也解釋得很多,一直到二十二面。

  二十二面倒數第二行講「畢竟空」,何謂畢竟空?這裡頭有幾句簡單的定義:

  【以有為空。無為空。破諸法無有遺餘。名畢竟空。】

  這所謂是一空到底。而在二十三頁第一行說得更具體:

  【內空。外空。內外空。十方空。】

  『十方空』就是大空。

  【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更無有餘不空法。】

  再找不到『不空』的法了,一切法皆空。

  【是名畢竟空。】

  這一段解釋得也很長,一直到二十九面。在畢竟空這麼長的一段解釋當中,我們全都把它省略了。二十八面倒數第四行:

  【有二種眾生。一多習愛。二多習見。】

  這是講眾生可以分為這兩大類別。『習』是什麼?習氣。一個是『愛』的習氣重,煩惱障重;一個是『見』的習氣重,所知障重,這兩類眾生。這兩種都是麻煩,必須要捨。「愛」不可以要,「見」也不可以要,這個見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見解、智慧、學問,這個也不能要,這是麻煩事情。為什麼?諸位要記住,世智辯聰在佛法裡是八難之一,你有了這些東西,遭了難。而我們現在許多人學佛把經典就變成八難,佛看到怎麼不流眼淚!佛的經典是破除你八難的,現在你把它當世間文字來研究,把它變為八難之一,這不是糟糕嗎?

  為什麼變成八難之一?你在裡面研究,你在裡面分別,你在裡面記憶,正是所謂記問之學,記問之學就是八難之一。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說,諸位就能看得很清楚,你看看楞嚴會上面阿難尊者,他記的東西真多,他跟佛辯論,也有用佛所講的話來跟佛辯論,所有用的都把意思錯會了。文記得很熟,佛講的真實義他不懂,他是望文生義。我們今天這個世智辯聰還比不上阿難。所以佛法的經典又不能離開它,又不能執著它,它好像是個指路牌子在那裡,你要走路你不能離開它,循著它的方向去走;又不能死在牌子之下,死賴牌子之下,錯了,這是佛法之難處。所以今天學佛拿世間方法來學佛法,糟了!誰要用世間所謂是科學的方法來學佛,全都走錯路。學了一輩子佛法,縱然把三藏十二分教都背得滾瓜爛熟,自己那個悟門一層一層的封鎖,真是封鎖得密不透風,永遠沒有開悟的時候,叫放不下。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一些老修行人,我們看印光法師教給我們的,他教真正念佛人,自己小佛堂裡面只供一尊阿彌陀佛像,其他的什麼都沒有,只有一本《阿彌陀經》,其餘的什麼也沒有,就是一像一經,他就能往生極樂世界。有兩部經,他往生極樂世界就一半一半;有三部經,他往生的機會就三分之一;擺上十部經,就十分之一;擺上《大藏經》,就三千分之一,希望很渺茫了。這是說什麼?要能捨,要能放下,放不下就不行。我們聽聽祖師的話很有道理,可是自己怎麼樣?放不下,還是不肯幹。看到這個經好,那個法門好,都想得到,都想學,這就叫什麼?聽了是點頭,不相信!你說你的,我還是幹我的,不信,不能依教奉行。這個毛病是什麼?一個就是「多習見」的毛病。貪圖五欲六塵,財色名食睡的,那是多習愛;貪圖法門,這是多習見。兩大障礙,障礙了一心不亂,障礙了明心見性,所以佛教我們全都捨掉,畢竟空才能夠相應。

  二十九面倒數第三行講「無始空」,在三十面問答裡面,說明佛陀說法的悲心。這個意思歐陽竟無在《內學院訓》頭一篇當中說得非常清楚,那部書我總希望諸位能夠多看幾遍,多看幾遍一定有大受用。它就是提供我們修學侍師的態度,換句話說,是一個學佛人的心理建設,所以內學訓示相當重要。三十二面第二行第二句「答」裡面:

  【實法中無度人。諸可說法語言度人。皆是有為虛誑法。佛以方便力故。說是無始。以無著心說。故受者亦得無著。】

  『實』就是真實法。這幾句就是佛經裡面常講的『無始』。譬如我們講無明,無始無明,「無始」也是空的,千萬不要執著真有個無始,那就錯了。你了解這個意思才曉得佛實不說法,所說的都是方便,佛沒有說過一句法。這個道理很深,我在過去舉唱戲的做個比喻,那個演戲,你看看有唱有說,試問問他從登台一直到下台,他說過一句話沒有?他一句話沒有,他所說的是編劇人編好的台詞,他照那個念,自己沒有說一句話,沒有一個字是自己的意思,所以他從上台到下台一個字也沒說。你要說他說了一個字,那真叫毀謗他。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給我們說的這些法,也是一字沒說。為什麼?他是個演員,他是唱戲的。世間唱戲的演員是有編劇給他編好的那個詞,佛唱的這台戲,台詞誰給他編的?眾生法性之中法爾如是。所以佛陀沒有說一句法,不得已說它叫方便法,實際上方便法也空,他一空到底,空得我們莫名其妙,空迷糊了,所以說那個空、這個不空,騙騙你,怕你疑惑。

  實際上前面畢竟空就說得很透徹了,無始空解決這個問題,確實相信佛一句話沒說。佛一句話沒說,再問問,我們有沒有話可說?我們也沒有話。說我們眾生一句話都沒有說,一天到晚說話嘰哩呱啦,一句話沒說,這更不可思議,比佛說法那個意思還要難懂,實在是難懂。無始空的意思你體會不到,這個問題就不能解決。你要是證得無始空之後,你看看這個世間是什麼相?叫清淨寂滅相,諸法實相是清淨寂滅相,妙不可言!《妙法蓮華經》講「妙」,智者大師講了九十天,我們大概是講了九個多鐘點,真正說不盡,妙極了!所以你成佛之後,《楞嚴經》上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什麼也沒得到。成佛是什麼事情?真相大白!真相在哪裡?就是我們日常生活,就是眼前這些事,真相大白,所以叫成佛。我們現在是不明真相,迷惑顛倒。

  三十四面講「散空」,散是講分離。三十六面是講「性空」,諸法性常空。這一段解釋得也很多,法性裡面有總性、有別性,不但一切法性空,佛菩薩聖性也空。第四十一面講「自相空」。在這一段問答下面是說明,法性與法相是同還是異。這一點我們在講席裡面也說得很多,古人的比喻比此地這個比喻還要容易懂。古德拿金跟器來作比喻,把金比作性,把器比作相,「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所以性與相是二而不二、不二而二,是這個關係。在四十三面第三行說明無我,無我是從總相上說,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對於修行關係非常之密切。在同一頁倒數第四行:

  【捨為施相。】

  這以下是講六度之相,文字非常簡潔,說得很清楚、很明白,我們怎麼修法才能與六度相相應。

  四十四面講「諸法空」,經文上是諸法空,此地註解裡面叫「一切法空」,意思就是平常我們講的萬法皆空,是說這個意思。這一段的解釋也很長,一直到五十三面。

  五十三面倒數第二行是講「不可得空」,這一段也是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要細細去讀。一切法不可得,不但是世間有為法不可得,無為法也不可得,所以千萬不可以有貪得之心。菩提涅槃也不可得,智慧也不可得。不可得,真智慧才現前。要是有貪求我要得智慧、我要開智慧,有這一念心又糟糕了,這是我們要注意到的。所以求法我們要求,不能有得心去求,要是有個得失心去求,這就壞了。不能在這裡生「我開悟了,我這個經有所得」,那就壞了。什麼樣是好相?天天念經念到畢竟空,念到那個心一天比一天平等,一天比一天不分別,一天比一天清淨,這是好境界。從清淨心裡面生出的是無盡的慈悲,慈悲是從清淨心生出來的。雖然生無盡的慈悲,並不著相,不著慈悲之相,也不著清淨的相,不著不取,這是大乘菩薩行。

  第五十五頁倒數第三行是講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這就是十八空裡面最後的三種,第十六、十七、十八,這三個名詞在這裡解釋得很清楚。末後,就是五十六面,從第三行到第六行,這是講這三種空的作用,就是無法、有法、無法有法這三空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介紹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