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的啟示 (第九集) 1992/3 新加坡居士林 檔名:04-007-0009
諸位法師,諸位同修,我們接著看《普賢菩薩行願品》偈頌的第十九頌,十九頌是「修行二利願」,就是自利利他。菩薩在此地教給我們要:
【勤修清淨波羅蜜。恆不忘失菩提心。滅除障垢無有餘。一切妙行皆成就。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這兩首偈裡面,前面兩句和末後兩句也是《華嚴經》上很有名的句子,我們常在古大德許多著述當中都引用到。『勤修清淨波羅蜜』,通常佛在大乘佛法裡面勸我們修六波羅蜜,這是菩薩修行的六大綱領,「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些名詞我想大家都能夠理解。這個名詞下面都有一個「波羅蜜」,「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一直到「般若波羅蜜」,「波羅蜜」是什麼意思我們不能不清楚。「波羅蜜」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照這個意思來翻是「彼岸到」,「波羅」是「彼岸」,「蜜」是「到」,依照中國的習慣,我們是講「到彼岸」,他們是「彼岸到」。這樣解釋,我們還是不太容易明瞭它究竟代表什麼意思,它就是中國人所講的「到家了」,就是這個意思。到家了,就是你功夫做到圓滿了。譬如寫書法,在新加坡,松年老和尚是國際聞名的書法家,他的書畫畫得好,我們說到家了,他的功夫到家了,印度人講「波羅蜜」,書法波羅蜜,繪畫波羅蜜,實際上就是含有究竟圓滿的意思;他把這個法門修得究竟圓滿,這叫「波羅蜜」。
菩薩修六波羅蜜,今天普賢菩薩在此地教給我們要「勤修清淨波羅蜜」,清淨波羅蜜是指菩薩六度,六樣都要究竟圓滿,而且還要清淨。清淨是決定不執著,如果執著,雖修,不清淨。般若經裡面常說的「三輪體空」就是教我們離一切相,譬如我修布施,不要想到我今天修了多少布施,我做了多少好事,有個「我」就著了我相,雖然修布施,不清淨,有我相。同時,我布施供養某某人,那個人相也沒忘掉。你看,我相具足,人相具足。我今天供養他多少東西,這個相也具足,這就不清淨。必須「我」也忘掉,我們布施供養的對象也不要記在心裡,布施的錢財物品也不要放在心裡,要讓這個心乾乾淨淨,做了如同沒做一樣,做如不做,始終保持身心之清淨,一念不生,正是六祖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無一物,這樣才達到真正清淨,所以菩薩教我們要修清淨波羅蜜,這樣才如法。不但要修,要勤修,「勤」就是努力精進去修學,這叫勤修。
『恆不忘失菩提心』,什麼叫「菩提心」?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跟我們講的菩提心有三條,第一個是「直心」,第二個是「深心」,第三個是「大悲心」。世尊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也給我們講發菩提心,也說了三心,第一個是「至誠心」,第二個是「深心」,第三個是「迴向發願心」。我們把這兩個合起來看,什麼叫「直」?原來「至誠」就是「直」。什麼叫「大悲心」?「迴向發願」就是「大悲心」。這兩個合起來是清楚了許多,可是初學的人還是不能夠明瞭裡面清楚的意思,必須要加以說明。「直」是正直,「正」是不邪,直不是彎彎曲曲的。我們的心要正、要直,心原本就正直。佛在《觀經》上說得很好,「至誠」,真誠到了極處,這就是直心。換句話說,心裡面有委曲,心裡面不真誠,這就不是菩提心。
「菩提」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覺」。由此可知,我們的心本來是覺的,覺不是學來的,是本來有的。馬鳴菩薩說得很好,「本覺本有」,本覺就是菩提心,是我們每一個眾生本來有的,雖然有,現在沒有了,現在是不覺。菩薩又告訴我們,「不覺本無」,不覺本來沒有。覺是本來有的。由此可知,菩提心乃是我們的真心,真心本來有;不覺是妄心,妄心本來無,本來有的當然可以恢復,本來無的當然可以斷掉,我們從這個地方產生了信心,知道「妄」可以斷,「真」可以恢復,可以得到。
三心是真心,真心怎麼會有三心?真心只有一個,怎麼會跑出三個?原來佛給我們說的是有體有用,它是一個。直心,或者我們講「至誠心」,這是真心的本體,換句話說,真心就是真誠,真心就是直心。真心起用,它起作用的時候,自受用,我們自己受用,叫做「深心」,深心是清淨慈悲。清淨到極處,慈悲到了極處,這樣的心,他自自然然好德好善。好德好善也不是學來的,是自性裡面的功德。真心就是自性,菩提心就是自性,自性對自己起作用,不要人教的,他自然好德好善。德與善達到最高峰是佛法。由此可知,他對佛法自自然然的愛好嚮往,不要人教,也不要人勸勉,這個心叫「深心」。我們這個心起作用,一個對自己,還有一個對別人,對人也是自自然然的生起大慈悲心,大慈大悲。慈是給眾生快樂,換句話說,看到眾生快樂,自己真快樂;看到眾生苦,自己就很痛苦,所以一定要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眾生離苦就是自己離苦,眾生得樂就是自己得樂,眾生跟自己是一體不是二體,這是真心起作用的時候對他。所以一就是三,三就是一。體是一個,作用是兩個,作用一個是對自己,一個是對別人,這樣說之為三,事實是一個心,就是真心。
大乘佛法是以菩提心為基礎,就是建立在菩提心上,因此小乘人沒有菩提心。阿羅漢、辟支佛很了不起,但是他沒有菩提心,為什麼沒有菩提心?不能說他沒有慈悲,他也有慈悲,他不是大慈大悲。他也好善好德,好善好德不究竟、不圓滿,為什麼?小乘佛法,他很滿足了;大乘佛法,聽到不想學,這就是好善好德的不圓滿。對待眾生的慈悲,眾生去找他、求他,他教,他肯教;眾生不找他,不求他,他不理會,不像菩薩,眾生不找他,菩薩找到你家裡來。《無量壽經》說過,菩薩作一切眾生不請之友,你不請他,他就來了,所以菩薩的慈悲真的是大慈大悲,沒有分別,沒有界限,只要看到眾生苦,你不找他,他就來了。所以我們常講,為什麼叫小乘?沒有菩提心,這是大、小乘最大的一個差別。
如果再回過頭來看看中國儒家孔孟學說,今天代表孔孟學說的是四書五經,如果再擴大一點,就是十三經,這是儒家教學的教科書,它的入門是《四書》。《四書》是宋朝朱夫子朱熹編的,編得非常好,真正值得我們讚歎。他取《禮記》裡面的兩篇:「大學」、「中庸」,取《論語》、《孟子》,這四樣東西合起來稱之為《四書》。「中庸」是講理論,實在說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大學」講方法,如何從一個凡夫修養達到聖人的境界,分量不多,講得相當透徹,很難得。中國從前念書人沒有不讀《四書》的,而且都能夠背誦,這是中國教科書裡面最基本的教材。《論語》跟《孟子》這兩本書是把理論跟方法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做出一個樣子來給我們看,你看這種教科書多圓滿,有理論,有方法,還帶表演。
《四書》跟《華嚴經》的結構非常相似,是不是當年朱熹朱夫子讀了《華嚴經》忽然來了靈感,編出這麼一部書?因為它很像《華嚴經》。《華嚴經》裡面有圓滿的理論,有周詳的修行方法,後面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帶表演的,把佛講的理論方法實際上應用在生活當中。《華嚴》表演,因為篇幅很大,講得很詳細,幾乎把社會各行各業、男女老少的生活狀況與修學的方法統統講到了,這是《華嚴》的特色。在《論》、《孟》裡面,是以孔老夫子代表聖人,孟子代表賢人,你看看人家如何將這些理論方法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在「大學」裡面講到「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儒家教學的層次,教學的宗旨,換句話說,希望達到這一個效果。它的中心是誠意正心,跟佛法講的菩提心不謀而合,由此可知,儒家的教學在小乘之上。因此佛教在中國,小乘經典雖然翻譯得相當完備,大藏經裡的小乘經跟泰國巴利文經典兩個一對照,差不多統統都有,很完全,巴利文比我們多,多得非常有限,小乘經典翻得很完整。可是小乘在中國隋唐時候雖然興起一個時期,時間很短,就衰了,沒有人再學了。傳到中國來,為什麼中國人不學?諸位要知道,中國人是以儒家四書五經、十三經代替了小乘,而且它還直通大乘,因為儒家也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上。它講的誠意、正心,儒家講兩個,我們佛家講三個;兩個,一個體,一個用;我們是一個體,兩個用。它把兩個用歸納成一個用,「正心」;體也是至誠,也是真誠、誠意。所以一個人,心要不誠,在儒家講決定不能成聖成賢。儒家的學位也是三個,聖人、賢人、君子。聖人好比現在學位裡的博士,賢人好比碩士,君子好比學士,這才拿到學位。怎麼拿到學位?都要從用真心,對人對事對物要有一番真誠,要有誠意。佛法也是建立在真誠的基礎上。佛法的學位是阿羅漢(辟支佛算阿羅漢一類的)、菩薩、佛三個學位。
儒家所講的不詳細,所講的是綱領,佛法講得非常精細,這兩個合起來看,實在講是相輔相成,可以彌補對方之不足。儒講得太簡單,佛說得太詳細,詳細讓我們清清楚楚了解真實的狀況,簡單扼要、提綱挈領便於在日常生活當中去修學。修學要抓綱領,理解那是愈細愈好,它們真的有相輔相成的作用。
佛對於世間的期望跟孔老夫子沒有兩樣,希望從真心出發,每一個人都用真誠之心,然後達到修身。「修身」,就是自己品德學問修養的成就。「齊家」,家庭的美滿。「治國」,今天講國家政治制度都能夠上軌道。「平天下」,天下人都能得到公平;天下人都得到公平,每一個人不會有爭執,就天下太平。儒家教學的基礎與理想跟佛法相同。
現在問題來了,我很想用真誠心,但是真誠心怎麼老是生不起來?對不對?每位同修都想發菩提心,菩提心發不出來,天天在喊「發菩提心,發菩提心」,菩提心還是喊不出來,我們的真心誠意總是不能現前,原因在哪裡?有障礙。障礙把你的誠意障住了,想發也發不出來,怎麼辦?必須要斷二障。孔老夫子說的二障跟釋迦牟尼佛講的二障又是相同的,他們兩位沒見過面,沒通過信,沒有交換過意見,這是中國人所講的「英雄所見,大略相同」。他們的確是看到事實真相,他看到真相,佛也看到真相,兩個人說出來是一樣的;兩個人沒有開過會,也沒有交談過,沒交換過意見。
佛給我們講「煩惱障」、「所知障」,這兩種東西障礙你的真心,使你的真心不能現前,必須要斷煩惱障,要破所知障,你的菩提心才能現前。小乘人為什麼沒有菩提心?小乘人煩惱障破了,所知障沒破,所知障還是障礙菩提心,菩提心不能現前,原因在此地。再看看儒家所講的「格物致知」,「格物」就是佛家講的斷煩惱,「致知」就是佛法裡面講的破所知障,你看兩個人真的是一樣。「格物」,「物」是煩惱,「物」是欲望、物欲,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是物欲。「格」是要跟它打一仗,要跟它格鬥一番,要戰勝物欲的意念,是這個意思。你能夠戰勝物欲,不為物欲所動,你的煩惱就沒有了,就是佛家講的斷煩惱。我們要看破,要放下,破煩惱障就是放下,破所知障是看破,所以儒家講格物之後要致知,你看看,他講的這個教學過程跟佛講的又是不謀而合。佛教給我們「四弘誓願」,這是修學的順序,先斷煩惱,「煩惱無盡誓願斷」,斷了煩惱之後,「法門無量誓願學」,「格物」就是斷煩惱,「致知」就是學法門,這樣才能把這兩種障礙突破,我們的誠意才能現前,菩提心才能真正發得起來。我這樣解釋,我自己覺得講得已經很清楚,不曉得你們大家有沒有聽懂?這個很不好懂,我過去初學佛聽一些法師大德講菩提心,聽了好多遍都沒搞清楚,都含糊籠統,不知道什麼叫菩提心。這是依照儒、佛正統的解釋。
蕅益大師還有一個特別的解釋,簡單明瞭,想一想是真有道理,實在難得。他老人家的解釋,我們在佛經上沒有看到,古來祖師大德的著述裡也沒有看到,我們對於蕅益大師不能不佩服得五體投地。他說我們起真心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一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我們想一想他這一句話,有道理,愈想愈有道理,為什麼?一心求生淨土,他對於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當然就放下,煩惱就沒有了;一心稱念阿彌陀佛就是破所知障,就是破無明,就是儒家講的致知。因此我們才恍然大悟,從前有些人問,有很多老太婆念佛,字也不認識,從來沒有聽過經,為什麼他往生能站著走、坐著走,看到佛來接引?她有沒有發菩提心?你要問那個老太婆什麼叫菩提心,她不知道,她不曉得,那沒有菩提心怎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蕅益大師這個解釋才使我們真正開悟明瞭了,原來這個老太婆的心,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淨土,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你看,真誠、好德好善、大慈大悲,真的統統具足了。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這種講法,我們很容易聽懂,很容易明瞭,很容易接受。
《要解》做得真好,印光老法師對於《彌陀經要解》的讚歎,讚歎到頂點了,他老人家說過(《文鈔》裡頭都有),即使阿彌陀佛來到我們這個人間替《彌陀經》親自做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這讚歎到頂頭了。我們再想一想,印光大師是什麼人?大勢至菩薩化身來的,大勢至菩薩對蕅益大師這樣的讚歎,那蕅益大師是什麼人?蕅益大師一生,身分沒暴露,從大勢至菩薩的讚歎,我們也能夠猜測到,蕅益大師如果不是阿彌陀佛再來,不是釋迦牟尼佛再來,也必定是觀世音菩薩再來,因為讚歎他的不是別人,是大勢至菩薩。中國人真的是有福,感得諸佛菩薩時時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幫助我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是世間其他地區沒有見到的。中國人的福從哪裡來的?我們的祖先、古聖先賢、列祖列宗,他們累積下來的大德,我們後世的子孫縱然在遭到劫難的時候,還有佛菩薩時時刻刻的照顧。說到這個地方,我們做個結論,菩提心:直心、深心、大悲心,聽不清楚,沒懂得,不要緊,不要去理會,放到一邊就好,只要一心一意求生淨土就行了,這個總很容易明瞭,這就可以了,這就是蕅益大師跟我們講的無上菩提心,這個心決定不能夠忘掉。
普賢菩薩在此地教我們「恆不忘失菩提心」,「恆」是恆常,時時刻刻不忘我要求生淨土,時時刻刻不忘我要見阿彌陀佛,這樣的人是真正覺悟了。菩提心就是大覺,真正覺悟,徹底覺悟。我們心裡時時刻刻有這個念頭,念念不忘淨土,念念不忘阿彌陀佛,就是真正大菩提心,就是此地講的「恆不忘失菩提心」,只要有這個心在就能夠消災滅罪,你相信嗎?你也不要去拜懺,也不要去特別修消災免難,不要搞這些佛事,你的災難都消了,你的罪業也消了,你們知道怎麼消的嗎?因為你的心清淨,清淨心裡面不能藏罪業。罪業在哪裡?在不清淨心裡,你現在心清淨了,你的罪業往哪裡藏?沒地方放了。你的心很骯髒,所以罪業都藏在裡頭,不會漏掉的。心一清淨,罪業就沒有了,消災滅罪,普賢菩薩講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
『滅除障垢無有餘』,「障」是業障,「垢」是煩惱、習氣、染污,統統都滅除掉,「無有餘」是滅除得乾乾淨淨,所以這一句佛號功德不可思議,但是這一句佛號要從菩提心裡面生起來才管用。如果沒有菩提心,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消不了災,也免不了難,古人笑話你「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枉然?就是沒有能力消災滅罪,你的心還是染污的。因此這一句佛號要從清淨心裡面念出來,要從正覺心裡面念出來,就是真誠心裡面念出來,這才有用,罪才滅掉了。『一切妙行皆成就』,「一」就是一切,菩薩所修的八萬四千行門、無量行門,這一句阿彌陀佛統統具足,統統成就;「一」就是一切,一修一切修,一條也沒有漏掉,所以「一切妙行皆成就」,這種修行方法多麼殊勝!
『於諸惑業及魔境』,「惑業」是自己本身具足的,迷惑造業。我今天心清淨,心真誠,再也不迷惑,再也不造業,迷惑造業沒有了。「魔境」是外面的境界。外面魔,自己心裡沒有魔,外魔對你一點辦法都沒有。內裡頭有「諸惑」,「諸惑」是內魔,外魔才有辦法侵入來擾亂你。《八大人覺經》上給我們講魔有四種,第一個是「五陰魔」,這個沒有辦法,我們每個人都有,我們這個身就是五陰身。五陰是什麼?「色」,色是物質,我們的肉身是色;「受、想、行、識」是心,識是心,受想行是心理作用,心跟心理作用,這是魔,這是五陰魔,我們沒有辦法擺脫。到什麼時候才能擺脫?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就擺脫了,參禪到明心見性就擺脫了。怎麼知道擺脫了?《心經》是做個證明,《心經》一開頭,「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他就擺脫了。我們今天五蘊不空,我們沒有照見,天天念《心經》也枉然,沒有用處。那在禪家講功夫。
禪家功夫分三等,最淺的是「觀照」,觀照得力,功夫才上軌道,如果觀照不得力那就白修了,所以最淺的功夫是「觀照」。再深一層,「照住」,照住就是得禪定。禪定有淺深次第不等,通常佛在經上把禪定功夫淺深分為九個等級,在三界之內,色界天四禪四個等級,無色界天四定四個等級,八個,第九定超越三界了。阿羅漢、辟支佛所證的是第九定,這就是照住,還沒「照見」,再往上提升就是「照見」,照見就見性了,真心顯露,菩提心自然就現前。這是我們講禪家的功夫層次。
念佛人也一樣,念佛人最低的功夫是「功夫成片」,功夫成片相當於禪宗的觀照得力,照住相當於淨土宗的「事一心不亂」,照見相當於淨土宗的「理一心不亂」。禪宗修學很難,淨土宗就用一句佛號,一句佛號念到底,功夫成片也是用這個方法,事一心不亂也是這個方法,理一心不亂也是這個方法,甚至於將來到成佛還是這個方法,一句佛號永遠不改變。大勢至菩薩在《圓通章》裡面教給我們,「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假」是假借,不要借任何法門來幫助,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念到理一心不亂,心開意解,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怎麼不斷惑?到這個時候就照見五蘊皆空,才能破五陰魔,可見得破五陰魔是要真正的功夫,沒有這個功夫,五陰魔是破不掉的。
第二種魔是「煩惱魔」,煩惱就是魔。煩惱從哪裡起來的?從貪瞋痴起來的,所以貪瞋痴叫三毒煩惱。修行,不僅是禪宗,任何一個宗派都要求從根本修。你曉得什麼是根本,既然知道貪瞋痴是所有一切煩惱的根本,我們要想斷煩惱,把這個東西拔掉就好了,根拔掉了,枝葉就不要管了,自然就沒有了,這是會修的人。不會修的人在煩惱裡面枝枝葉葉在修,能修得到嗎?好像是斷掉了,過兩天又起現行,為什麼?根在,像樹枝一樣,剪掉了,過了幾時又長出來,它有根在,所以你必須把根拔掉。用什麼方法把這個根拔掉?斷貪要用布施,布施度慳貪。菩薩六度裡面,第一個是布施,就是貪心太重,用布施的方法把你的貪心度掉,所以那個度是度自己不是度別人。我們布施的功德在哪裡?功德是把自己的貪心破掉,這叫功德。布施是功,得到的是我貪心沒有了,貪心沒有了,心地清涼自在。布施不是別人得好處,自己得好處,別人得好處太有限了,那一點點好處算得了什麼,自己得的好處太大了。無量劫來生死輪迴就是貪瞋痴在做主,今天我們把貪瞋痴拔掉,換句話說,輪迴就擺脫了,永脫輪迴。怎樣把瞋恚斷掉?六度裡面的忍辱,忍辱度瞋恚。用什麼方法來破我們的愚痴?愚痴就是無明,六度裡面的般若,般若度愚痴。所以六度度什麼?度自己,菩薩修六度是度自己,度自己首先要把自己的煩惱魔斷掉,菩薩用這個方法。
此地,普賢菩薩是菩薩裡面上上乘者,他教給我們的方法比通常大乘菩薩修行的方法高明太多了,他教給我們「清淨波羅蜜」,我心清淨了。你有貪愛,心不清淨;你有瞋恚,心也不清淨;你愚痴,心還是不清淨。心要清淨了,貪瞋痴煩惱魔自然就沒有了,它無處藏身自然就沒有了。用什麼方法達到清淨心?一句阿彌陀佛,一心求生淨土,心就清淨,沒有第二念,沒有二心。心清淨,行清淨了,所以才能夠破煩惱魔,這是四魔裡面的第二種。
第三「死魔」,死魔也是對修行人講的。修行雖然你很用功、很勤奮,精進不懈,但是斷煩惱難,破所知障也難。佛法經典那麼多,你功夫還沒有得力,經典還沒有念完,壽命到了,這糟了,這一死又要輪迴。我這一生沒有過失,沒有犯罪,都做好事,來生又再得人身,你能夠生下來就再學嗎?不可能。到你接觸佛法,想學佛法,最早也是十六、七歲,換句話說,這一死一生當中拖了十六、七年沒學,早把它忘得乾乾淨淨,縱然遇到佛法還得從頭來起,不能接著來。我們現在這個樣子就是如此,生生世世修學都不能出離輪迴,沒有辦法了生死,這一生一死有隔陰之迷,前世的忘乾淨,今生只好從頭再來,多苦!依據《無量壽經》、《金剛經》上所講的,我們在座每一位同修,你們接觸到佛法能生歡喜心,能在此地坐兩小時,不偶然,經上給我們講,這是過去生中無量劫來種植善根福德因緣無量無邊。你有這樣深厚的善根,為什麼今天還是這個樣子?就是因為隔陰之迷,所以你不要想「我這一生修得不錯,雖然沒有修成功,我來生接著再幹」。我過去生中修得也不錯,這一生中怎麼樣,你就曉得來生是什麼樣子,才知道這個問題嚴重,才知道這個事實之可怕。所以死魔很可怕。
有沒有方法對付死魔?念佛可以對付死魔。一心稱念,一心求生,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活著去的,不是死了去的,死魔從我們這一生永遠跟它斷絕關係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死,我活著的,樣樣清楚,眼也看得見,耳也聽得見,鼻也在呼吸,嘴巴也會說話,告訴大家「阿彌陀佛來了,我現在跟他去了,跟你們大家拜拜再見」,活著走的,不死,死魔就遠離了。
五陰魔、煩惱魔、死魔都是屬於本身的,只有一個天魔是外面的,外面這些妖魔鬼怪來障礙我們,來找我們的麻煩,但是他要想來找我們,我們心裡要有內奸才行,有內奸跟他勾引,他才有力量。我們裡面沒有內奸,他再強大也沒辦法侵入,無可奈何。內奸就是我們自己的煩惱。今天我們在這個社會上,無論在哪個地方,我都遇到很多著魔的,妖魔鬼怪附身,非常痛苦,一看到這個人就非常的不正常,精神不能振作,非常的委靡,很可憐。他來告訴我,他著魔,常常聽到有人講話,或者看到有形相現前,白天、晚上都不能安寧。
我這一次在舊金山講經就有一位男同修來跟我講,他著魔一年多了,也問過許多法師想方法替他解除,把這個魔鬼趕走,都沒辦法。他來問我,我告訴他,我說:我也沒辦法,但是我問你一句話,你是不是很喜歡神通?他說:是的,喜歡。我說:難怪了。喜歡神通就是內奸,把這個魔引來了,是你自己把魔引來,別人沒有辦法把他趕走。你要用什麼方法把他趕走?從今以後,什麼神通、感應這些念頭消滅得乾乾淨淨,不再搞這些了,誠心誠意念佛,那個魔就會走了,為什麼?你不愛他了,你不喜歡他了,他只好走。你愛他,喜歡他,他怎麼會走?你明白這個道理嗎?法師大德為什麼趕不走?你愛他,你喜歡他,沒法子。必須你自己真正不再喜歡他,不再愛好他,那個魔覺得沒興趣了,只好走了。這是從理上給你說,著了魔要用什麼方法遠離他。凡是著魔,心絕對是不清淨。你修清淨心,他就沒有辦法立足,自然就走了。清淨心得諸佛菩薩護念,得護法善神保護,諸佛一護念,魔就走了,魔不會抗拒佛菩薩的。由此可知,對付天魔,心清淨,天魔也不能夠侵犯。這是「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你在這個世間修因證果一帆風順沒有障礙,這是得到自在,解脫就是自在的意思,沒有障礙。
後面這兩句話是比喻,『猶如蓮華不著水』,這個比喻是教給我們修清淨心。我們的心要清淨到什麼程度?要像蓮花一樣。所以佛法以蓮花作標誌,就是叫你常常看到蓮花,常常想到蓮花,我的心要像蓮花一樣。蓮花的根生長在泥土裡面,在池塘底下污泥裡面生根,它的莖在水裡面,花在水的上面。佛把泥比喻作六道,六道輪迴,六凡,是污染的,泥土是污染的,你的根雖然生在這裡,沒有關係。把水比作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十法界上面的四聖法界是清水,清淨不染。水是清淨的,花開在上面,換句話說,清淨到什麼程度?六凡不染,四聖也不染;換句話說,世間法不染,出世間法也不染,世法、佛法統統不染,這才高明,染上佛法都不高明。
佛在《金剛經》上特地給我們提出警告,「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個法是佛法。佛給我們講的所有一切法,我們現在暫時用它,到我們成就了,丟掉不要了,佛法也沒有了,這才真正成功。好比我們人生病,病了當然要吃藥,藥吃了,病就好了,病好了,藥也丟掉了,病是世間法,藥是佛法,世間法沒有了,佛法也不要了。如果病好了還吃藥,又吃出病了,哪有好人天天吃藥的?天天吃藥準害病不可。所以勸你們同修不要送些補藥來給我吃,我身體很正常,你們送洋蔘、送燕窩,我又生病了,這些是病人吃的,正常人不吃這些東西。諸位同修要明白,不要送這些東西給我,我還沒生病,等我生病需要的時候,我再向你要,我沒有生病,不要送給我,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沒有病就沒有藥,有病才有藥。
所以這是用蓮花來表法,我們要超越六凡四聖。六凡四聖都超越了是什麼境界?這才不得已,《華嚴經》上說的「一真法界」。由此可知,十法界是假的,真的只有一法界,一真法界,一是一心。我們淨土宗好,淨土宗是直接修一心不亂,就用這句佛號,這是方法手段,目的是達到一心不亂,達到一心就是一真法界,就超越六凡四聖。所以這個法門的殊勝,這個法門的利益,實在說不是一般人都能知道的,不是一般人能知道那還罷了,許多的菩薩都不知道,所以稱之為「難信之法」,真難。
後頭又有一個比喻,『亦如日月不住空』,「日月」在空中運行,它「不住」,不住就沒有妨礙,如果住了那就有妨礙,換句話說,這個意思是教給我們對於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不要執著,「住」就是執著,就是你心裡面有了,你心裡面會念它就著了。我們修淨宗的跟修禪宗的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此地,難易也在此地分。禪宗,心裡面有一點點執著就錯了,這個很難。淨宗的方法是教你執著一個,把其他的執著都放棄,就執著阿彌陀佛,用一個執著代替所有一切執著。心不執著太難了,太難了就叫你執著一個,所以以一法代替一切法,就執著阿彌陀佛,等到念到大開圓解、大徹大悟的時候,阿彌陀佛也不要了,為什麼?病好了,藥就不要了,阿彌陀佛也不要了。阿彌陀佛也不要了,不要了為什麼還要繼續再念?病雖然好了,病根還沒除。
什麼時候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圓教初住菩薩,就是用念佛的方法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就大開圓解、大徹大悟,得到理一心不亂。這個時候無明有四十一品,你才斷一品。斷一品,病真的就好了,病根沒除,換句話說,藥是不要吃了,還需要進補調養。調養用什麼方法?還用老方法,還用這句佛號。這一句佛號再破後面的無明,一直到成佛。成了佛,這佛號不要了,為什麼?病根統統拔除了,完全恢復健康,這個時候當然不要了。不要了,那句佛號還不肯放棄,為什麼還要念?那是大慈大悲念給眾生看的,讓眾生看看,「佛都念阿彌陀佛,那我們應該念阿彌陀佛」,是度化眾生,做一個樣子給眾生看,「佛都念佛,我們念佛一定不會錯」。
你問釋迦牟尼佛,「佛,你是修什麼方法成佛的?」佛給你說,「我念阿彌陀佛成佛的」,那我們聽了這話不會錯了,這個法門可靠。佛是不是念阿彌陀佛成佛的?是的,一點都不錯,佛是念阿彌陀佛成佛的。也許你們同修們要問我,「你這個話出在哪個經典上?」出在《阿彌陀經》上。天天念《阿彌陀經》,沒發現釋迦牟尼佛是念阿彌陀佛成佛的,你再看看蕅益大師的註解,他就給你講得清清楚楚。我們念經疏忽,人家念經細心,實在講不是蕅益大師給我們點破,我念《彌陀經》念那麼多年也沒發現,這是真的,蕅益大師一點,我們自己仔細一看,沒錯。
這是教我們學佛的人對於一切法不應該執著,但是我們的業障習氣很重,要說一切不執著,我們決定做不到,怎麼辦?這就是淨宗的方法好,教你執持名號。你就執著在這一句名號上,除名號之外,其他的統統不執著,這好辦,我的心可以拴在一個地方,否則的話,我們凡夫感覺到落空,這是修行當中一個困難的難題,淨宗幫我們解決了。
接著底下兩首是「成熟眾生」,換句話說,自己成就了之後,一定要發心幫助別人,盡心盡力幫助人,幫助人是真正的功德,是真正的福報。我們以財富幫助別人,我們的財富會源源不斷而來,永遠用不盡。我們以智慧、以能力幫助別人,我們的智慧、我們的健康長壽自自然然圓滿,都能夠獲得,這是佛給我們講的施報。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你想得這個果報,你又不肯修因,沒有因哪來的果?你修因,後面一定得果報;有果報,前面一定有因,這是佛法跟我們講得清楚,這就是我們自己與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我們看明白了,自己才認真肯這樣做,不要害怕。
凡夫愚痴,迷惑顛倒,總是恐懼,怕將來沒有錢怎麼辦?生活過不去了,所以要積財,不知道積德,他要積財,不曉得修積功德。可是財富,你前生真的有這個因,這一生你會得大財富。如果前生沒有修因,因不真,因是假的,今天你得的財富是假的,那個財富是給你看看,過眼雲煙。你發了大財,過個兩三年到處去躲債,倒閉了,或者是犯法,問題都來了,搞得自己一身難保。我們今天在社會上看到許許多多這種現象,看得很多,他神通廣大,不知道怎麼樣發了大財,可是過了一兩年,這個人不見了,到哪裡去了?聽說躲債去了,或者是被政府通緝,犯法了,或是逃稅,或是犯其他的經濟犯罪,公司行號都垮了,那是從前修的因不真,是假的不是真的。
我說個比喻,譬如在佛門裡面修功德,你很慷慨,馬上拿到捐助的本子寫下捐一百萬,寫了之後又不肯拿來,這就是假的,將來有一百萬的時候,拿來看看,看了之後就沒有了,什麼樣的因,什麼樣的果報,因緣果報一點都不會差。有人賺錢賺得好辛苦,那是修因的時候做好事布施,布施了之後又後悔,「捐了這麼多錢」,心很痛,像割肉一樣,很痛苦,布施掉了,他將來賺錢的時候,好辛苦才賺來。有些人賺錢很容易,錢源源不斷自然就來了,那是他布施得很痛快,布施之後都忘掉了,心裡沒有一點痕跡,很舒服坦然,將來他福報來的時候,賺錢賺得很容易,一點都不操心,錢財都來了,所以什麼因,什麼果。佛門裡面講供養法師,這是福報,怎麼供養?你做了好的菜飯送到師父住的地方來供養他,這個福報就很大,你將來得福報很自然。如果你在齋菜館請法師,法師要流著大汗走到那邊去,好辛苦,你將來賺的錢、得的福報也很辛苦才能得來,這些都是事實。所以你看這個世間,因因果果一點都不差,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沒有差錯一絲毫。世間是什麼?一大因果循環而已。
所以福自己修,德自己求,修福德不如修功德的好,功德裡面有自然的福德,福德裡面沒有功德。福德的果報往往都是很愚痴,有福沒有真正的智慧,所以福享完之後,因為他沒有真智慧,他做事情有欠缺,有缺陷,有過失,還是免不了輪迴,免不了三途,這是很可怕的事情。所以我們一定要發心幫助一切眾生,現在在我們這個世間落後地區,他們在物質生活上非常之苦,像非洲很多地方,沒有衣服穿,沒有飯吃,真正值得人憐憫同情,我們有多餘的,伸出一點援手幫助他們。實在說,他為什麼得這樣的果報?當然有因,他自己不知道。
而在一切善福乃至於功德上來講,無過於教育,一切功德當中,教學的功德最大,沒有比這個更大了。我們在這個世間親眼所見的,在中國,一生從事於教學工作的孔老夫子。孔子當年在世是一個很平常的人,他在社會上沒有很高的地位,雖然曾經做過魯司寇,做過官,時間很短,時間不長,所以他在社會上談不上地位,又沒有錢。那個時候教書,他也不收學費,只是象徵收一點學生送給他的禮物,隨學生隨意送,送一點禮物,禮不可廢,夫子不要錢。不像現在,現在有很多人開補習班很賺錢,我聽說在台灣開補習班的,一個月有的能賺到百萬,台幣一百萬的收入,真可觀,它學費很高。從前教書志在傳道不在要錢。孔老夫子,二千五百年後的今天,提起來沒有一個人不尊敬,你就曉得從事於教學的功德有多大。他的子孫代代都好,而且都被一切人照顧。孔德成先生到美國,美國聽說他是孔子的後代,特別禮遇他,這是福德不可思議,功德、福德都不可思議。
再看一個人,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雖然是迦毘羅衛國的王子,迦毘羅衛國在那個時候是一個部落,他那一國多大?沒有新加坡大,比新加坡小得多了,是一個部落酋長的兒子,這個讀歷史要清楚,是一個很小的部落。他把國王捨棄了,出來求學。求學的生活非常艱苦,生活幾乎像乞丐一樣,所以那個時候誰瞧得起他?到以後他的道德學問成就了,無礙辯才,這才得到社會大眾的尊敬,得到這些諸侯國王們的尊敬、護持,邀請他各處去講學,講經就是講學。他也是居無定處,哪裡請就到哪裡去。你看看釋迦牟尼佛一生,他的蹤跡,那個時候沒有交通工具,要靠走路,我們打開印度地圖,釋迦牟尼佛幾乎從南走到北,北面是喜馬拉雅山,他的故鄉,就是現在的尼泊爾,南面到錫蘭,南北東西他走遍了,到處教學,那麼他的功德就大了,今天全世界提到釋迦牟尼佛也沒有人不尊敬的,我們到今天還沾光,還接受他的教訓,你才曉得這種事業,就是千年萬世的事業,在所有事業當中第一大。
一位大政治家,大仁慈者,建立一個王朝,建立一個國家,傳多少代?傳個十代,傳個二十代,二十代就很少了,在中國傳十代的不少,傳幾百年那是修幾百年之福。孔子、釋迦是修萬世之福,怎麼修的?教學,什麼都不要,盡義務來教學,只要你喜歡跟我學,我都教你。不論貧富貴賤,不論種族,印度有四姓種族,不分,我們教學是平等的,不分國籍,不分種族,不分宗教,不分黨派,只要你肯學,統統都教,像孔老夫子所說的「有教無類」,釋迦牟尼佛教學也是這樣,沒有條件,沒有揀選。這是兩位在世間出現的大教育家,我們從他們一生的史跡當中能夠看出,功德與福德怎樣修才是千年萬世永遠保持著,這是值得我們警覺與效法的。
我們今天要想修千年萬世真實的功德、福德,學孔子,學釋迦牟尼佛,念念都在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把自己的苦樂忘掉了。你想想,孔夫子周遊列國,釋迦牟尼佛周遊五印度,不辛苦嗎?他比我辛苦多了,他要走路,我現在周遊列國坐飛機不要走路,坐飛機受一點辛苦比走路那個辛苦舒服太多了,這個事情怎麼能不做?我們今天的享受比孔夫子、比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超過百倍都不止,我們吃的苦頭恐怕只有他們的百分之一都不到,我們還要叫苦,怎能對得起老師?對不起老師。所以想想老師當年那個情形,我們今天一切怎麼能不知足?樣樣都知足,應該盡心盡力努力把老師的教化發揚光大。
儒、佛確實是一體,使一切眾生能夠得到聖賢的教育,真實的利益。真正覺悟,真正體會了,自然就發真誠之心來從事這個工作。這個工作如果你真正入進去了,給諸位說,快樂無比,哪些快樂?你體會不到,為什麼?你沒有這個經驗,你沒有入這個境界,給你稍微說說,你想一想,體會不會深刻的。因為從事於這個工作,名利丟掉了,不要名利,名利很苦惱,爭名奪利很苦;貪瞋痴沒有了,煩惱沒有了,憂慮沒有了,牽掛沒有了,到處隨喜功德、恆順眾生,你說怎麼不快樂!這是現在就得到,現在就享受到。無論在哪個地方,隨遇而安;無論在什麼地方,跟大家打成一片,這是自在,這是快樂,這不是一般人能想像得到的。所以菩薩成就之後,這是利益眾生。二十三首,意思也非常好:
【所有與我同行者。於一切處同集會。身口意業皆同等。一切行願同修學。】
我們先看這一首。這個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我們今天修行有一個很難突破的障礙,就是同修與同修之間的閒隙。大家雖然都是來學佛,其實佛是什麼沒搞清楚,學的是什麼也沒搞清楚,糊裡糊塗就來了,來了也糊裡糊塗修行,盲修瞎練。每個人的盲點不一樣,因此就有摩擦,同修的人愈多,換句話說,摩擦的機會也就愈多,這一樣他生煩惱了,那個他不痛快了,所以僧團不和。僧團不和,修行就得不到真正的利益,原因在哪裡?原因在我們沒有接受理論方法的基礎。從前的人福報比我們大,不是說物質文明,這個享受古人不如我們,但是在心情與對於大自然的感受,今人不如古人。古人福報之大,他是先求學,他有老師指導。從前寺院叢林是佛教的學校,每天上課八個小時,所以他有理論的基礎,有方法的教導,他教你怎麼做法。
八個小時上課,佛經裡面講的二時講經,二時就是我們現在的八小時。佛經上講的二時是印度的時辰,印度把一天一晝夜分成六個時辰,白天三個時辰,晚上三個時辰,所以它的一個時辰等於我們現在四個小時,二時講經就是八個鐘點講經。每天是八個鐘點在講堂裡面聽經,他統統都聽清楚了,統統都明白了。在一塊念佛或者參禪也是八個小時,那八個小時是真正用心修,修什麼?修清淨心,修禪定,到後來這個修行的方法總歸納起來不外乎一個是禪、一個是淨。禪是打坐,聽八個鐘點的課,禪堂裡面再去坐八個鐘點香,剩下來八小時,你每天吃飯、洗澡、洗衣服,這些工作就很忙碌了,而且睡眠四小時,實際上你吃飯、活動只有四個小時,諸位想想還有什麼時間打妄想?沒有時間打妄想,所以那種教學成果非常顯著,寺廟裡面住三個月,人都變樣子了,氣質完全變化。這是接受教育,它的教育非常嚴格。念佛堂裡面就是念佛,念八個小時的佛,每天四小時睡眠,吃飯很簡單,動作也很快速,否則的話,哪來那麼多時間?
以前是學校,現在寺廟不講經了,不講經,理論不知道,方法不知道,各人搞各人的,我覺得這個對,他覺得那個對,這兩個就有爭執,就不和了。現在道場,你要問什麼原因搞到這個程度?就是講堂沒有了。如果我們真正要能恢復佛教的教學,說實在話,每天至少是四個小時講經。現在人健康的程度,頭腦複雜,污染嚴重,比不上古人,就是他有很重的病,一天叫他搞十六小時,他吃不消,他的身體沒有辦法支持。減一半,八小時,四個小時聽經,四個小時修行,真能做到這樣就相當不錯,佛法才能上軌道。幾時我們這個世間出現這樣的道場,佛法就開始復興了;沒有這個道場出現,佛法就逐漸逐漸在凋零。
所以我們讀到這段經文,想到我們同參道友,我們共同聚會在一處,這段經文就是具體說明六和敬的重要。要修六和敬,六和敬的要求,當然人數愈少愈容易,人愈多愈不容易。第一個要求我們建立共識,就是見解要相同。我們的愛好,同樣喜歡一部經,同樣喜歡一種註解,同樣喜歡一種修行的方法,這個真叫志同道合,這見解相同,這是我們共同在一塊修行的基礎。既然志同道合,在一起建立一個小道場來共修,人多總要定一個規矩,至少有作息時間,早晨幾點鐘起床,幾點鐘早課,幾點鐘早餐,總要定一個時間,這就是「法」,每個人都要遵守,這就是「戒和同修」。「戒和」就是尊重規矩,每個人都有守法的觀念、意願,喜歡守法守規矩,這很重要。第三「身和同住」,我們同住在這一個道場。現在像居士道場,你們自己都有家庭,不是同住在這一個地方。從前念書都要跟老師、同學在一起,真的是同住。同住有很大的好處,同學當中一天到晚互相的砥礪琢磨,互相的切磋琢磨,學問上互相的研究討論,修行上互相的依賴,所以睡眠是睡在一起。
中國古時候房屋的建築跟現在不一樣,古時候的建築就像日本人榻榻米的房子,那是中國古代的建築,日本人學回去之後,一直保留到今天還沒有把它毀掉,實在講這是日本人值得我們尊敬的地方。日本人穿的衣服是中國古人的衣服。日本人,無論是男子、女子,穿的和服,和服也叫吳服,吳是春秋戰國的吳國,吳國是現在的江蘇,你就曉得那個服裝是春秋戰國中國江蘇一帶、江南一帶人的服裝,他們學去之後,一直到今天還保持這個樣子,還沒改。我們看到日本人真的非常尊敬。我們的文化,我們自己老早丟得乾乾淨淨,今天提起來都想不到是什麼樣子。我們讀《禮記》,《禮記》裡面講的這個服裝,我們根本不知道,想都想不出來,雖然古書裡頭畫的有圖,也看不清楚,到日本一看,原來日本和服就是《禮記》上講的服裝,到那裡看到了。房屋的建築也是中國漢朝以前,漢唐的建築,都保存到現在。所以日本是中國古代的博物館,到日本去,中國古代的東西都看到了。所以你要讀歷史,讀中國古書,到日本一定要去看看,看看我們中國古代社會所留下來的遺跡。
剛才講到建築,榻榻米的房子,晚上睡覺睡在一起,白天鋪蓋收起來放在小櫥子裡面,晚上拿出來鋪起來,睡在一起,現在講睡通鋪,這是「身和同住」,不是一個人住一個房間,一個人一個房間就不是同住。同住有什麼好處?睡覺也老老實實,規規矩矩,為什麼?要不然同學就罵你「睡覺都不老實」,就乖乖的。一個人睡覺就放肆了,沒人管,可以隨便了。很多人睡在一起,白天大家看到你,坐著也規矩,站著也規矩,晚上睡覺大家仍睡在一起,睡得老老實實,睡得規規矩矩,這樣才把一個人的壞習氣統統淘汰掉,磨鍊掉,你才曉得這是教育很重要的一個課題。做學生一定統統住在一起,要睡通鋪。我們從前抗戰期間念書,流亡學生住在學校裡,一間寢室差不多睡二十多個人,都睡在一起,一個看一個,都乖乖的,都老老實實的,這很有道理。這是講「身和同住」。
「口和無諍」,大家都要養成忍讓的精神,能忍,能讓,不要爭執,縱然有不同的意見,慢慢的來溝通;不同的見解,慢慢的來化解;坐下來,把心平氣和,我們來討論、來研究兩個不同的想法、看法如何把它接近,使彼此能夠相容;不要爭執,不要動意氣,這才像一個團體。天天吵吵鬧鬧的那不像團體。「意和同悅」,住在一起的人,每個人法喜充滿,為什麼?他的德學天天有進步,煩惱習氣天天少了,他怎麼不快樂?真快樂。末後一條,「利和同均」。物質生活的享受一定是平等的,不會說做老師、做校長的受用比學生要好一點,不可以,佛法的講求是師生物質生活平等,學生吃的是什麼,老師吃的也是什麼,絕對是一樣的,沒有兩樣,學生沒有話說了。這個展開到社會上就是今天講的財富分配要平均,差距不要太大,這個社會決定是安定的,不會動亂。貧富差距大了,如果富人不能照顧貧人,貧人心裡生怨恨之心,就要造反,就要鬧事,社會就不安寧。
從前中國的教育是教導富人要照顧貧人,逢年過節要布施,要散財,讓這些貧苦的人歡喜,他們過年,我們年也能過得去,你要曉得這是社會安定,這是真正修福。如果富人不肯照顧貧人,貧人的怨氣,他不曉得因果,他抱怨老天爺不公平,為什麼他有錢,我沒有錢?這個不公平、這個怨氣就會生出是非,所以富人家裡被強盜搶了,他說「搶得好」;被火燒了,「燒得好」,他才不去幫助他,他在旁邊叫好。假如富人能夠散財,能夠照顧他們,把他們生活都能照顧到,他會感恩,「這個富人常常照顧我們,是我們的恩人」,他家要有什麼難的時候,大家都來幫助他。土匪不敢搶他,為什麼?保護他的人太多了。他家裡要有什麼意外失火的時候,每個人都去救火,為什麼?於他有恩。所以照顧別人是真正照顧自己,不肯照顧別人才叫愚痴,真正不曉得照顧自己。所以「利和同均」是非常的現實,也非常的重要。
六和敬裡面實在講最重要的是三條,第一個是「見解相同」,今天講建立共識。第二個是「戒和同修」,要守法,每個人都能養成守法的意願。第三個是「利和同均」,我們的利益、財富要接近,不要有太大的差距。這個樣你的團體一定興旺。六和敬用在家庭,你一家父母兄弟姊妹都修六和敬,你的家庭一定興旺。你把六和敬擺在你開店,用在你的店裡,你們的老闆夥計,公司行號裡面對你的員工來修六和敬,你的事業一定興隆;你做到圓滿,你在這個世間第一,為什麼?菩薩商人;你用在這個國家,這個國家一定強盛,是世界第一強國;你能夠延伸到全世界,天下太平。
這是佛法最基本的戒律,是學佛人必須要依靠的。捨棄了六和就沒有僧團,僧團建立在六和的基礎上。所以我們在皈依三寶,「皈依僧,眾中尊」,眾就是團體,所有一切世間任何團體,只有佛家六和敬的團體是一切團體裡面最尊貴的。你要知道六和敬的團體,那個僧不單單講出家人,和合就叫做僧,你一家人修六和敬,你的家就是僧團;你一個公司行號修六和敬,這個公司行號是僧團,那是真正的僧團。出家人在這個道場不修六和敬,那不是僧團,那是假僧團,佛菩薩不承認的,你這個團體不足以為貴。修六和敬的團體才真正貴重,真正值得一切諸佛稱讚,龍天鬼神的尊敬,這是我們應該曉得的,這一段是講這個精神。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