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行願品疏節錄  (第二集)  1993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10-0002

  請掀開經本看第一頁,我們從節錄的文看起:

  疏【此即貞元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第四十卷也。此華嚴經。自流東夏。大有三譯。】

  這是首先將這部大經翻譯的經過做個簡單的介紹。『貞元』是唐朝德宗皇帝的年號,下面會講到。《華嚴》在中國總共有三次的翻譯,這是第三次,也是《華嚴經》最後的一次翻譯,所以稱為『新譯』,對晉譯跟武則天時代的譯本,稱之為新譯。這次所譯的經只是《華嚴經》最後的一品,但這一品是完整而沒有欠缺的本子。經文總共有四十卷,我們現在讀的本子就是第四十卷,是最後的一卷。文裡面稱的『東夏』,「夏」就是中國,中國古時候稱為「大夏」,夏是大的意思。「東」是在印度的東方,我們稱印度叫西方,我們在東方,東夏就是中國。經傳到中國來,總共有三次翻譯。

  疏【第一東晉沙門支法領至遮拘盤國。請得華嚴梵本三萬六千偈。請北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成晉經六十卷。】

  這是第一次翻譯,最早的翻譯。這個時代是在東晉義熙四年,公元四百零八年,說公元我們的概念比較清楚一點。今年是一九九三年,再過幾天就一九九四年了,這部經第一次翻譯是在四百零八年,就是東晉時代。『支法領』把這部經請到中國來,到達中國。『佛馱跋陀羅』是譯經的法師,實際上這部經翻譯完成是在公元四百二十年。諸位想想,八年到二十年,十二年間,這個經典才順利的流傳到中國,翻成中國的經文。總共有六十卷,我們稱作《晉經》,也叫做《六十華嚴》,諸位聽到這些名詞就曉得了。

  疏【第二大唐證聖元年于闐三藏沙門實叉難陀。】

  這底下有個小註,「武周」,武是武則天,武則天作皇帝把國號改成「周」,所以在歷史上稱作武周。是武則天作皇帝這個時代,證聖元年,公元六百九十五年。『實叉難陀』在譯經史裡面也相當有名,我們中國人喜歡念的《地藏經》就是實叉難陀翻譯的。

  疏【再譯舊文。兼補諸闕。】

  把《華嚴經》重新做一次翻譯。實叉難陀到中國來的時候,帶著有《華嚴經》的梵文本,這個本子比《晉經》的分量多,所以此地說『兼補諸闕』。上一次跟諸位說過,龍樹菩薩從龍宮裡面傳出來的《華嚴經》是十萬頌。《晉經》只有三萬六千頌,不到一半,所以來到中國是個殘缺不完整的經本。因此這個經文往往我們念到一個段落,就突然之間斷了,後面就沒有下文了,這種情形常常可以看到,這就是原文散失了。前面跟諸位報告過,這樣的大經在古代保存非常不容易。實叉難陀的譯本就比舊本多了九千頌,換句話說,有許多重要的地方他都補出來了,這是原文。

  疏【通舊總四萬五千頌。合成唐本八十卷。】

  這就是現在流通最廣的八十卷的經本,這是唐朝武則天時代所翻譯的。這部經譯成,武則天在經本上題了首「開經偈」,我們現在念的「開經偈」就是這麼來的。這部經譯成之後,她在經本上題的「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武則天題的。題得很好,以後有很多法師、文人學者想再做一首開經偈,沒有她的好,所以統統都用武則天這首偈。這是唐本,現在流通最廣的。

  疏【第三貞元十二年。詔罽賓三藏般若譯成四十卷。即舊經入法界一品。】

  唐德宗,這是公元七百九十六年,距離我們現在比較近了。『罽賓』國就在我們現在的新疆,從前是外國,現在已經入了我們的版圖。『般若』是法師的名號,罽賓國的三藏般若。『舊經』就是指的《八十華嚴》跟《六十華嚴》。就是這部經最後的一品,晉譯跟唐譯闕文闕得很多。《晉經》的「入法界品」只有十六卷,唐譯的《八十華嚴》只有二十卷,從這個地方看,全文四十卷幾乎闕了一半。所以,這部分是非常完整。

  疏【今此一卷。即彼四十卷中第四十也。】

  我們現在念的這個,要知道這是四十卷裡頭最後的一卷。現在有不少學佛的人,提到《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就知道這一卷,認為這一卷就是《普賢菩薩行願品》,其實錯了。《普賢菩薩行願品》總共有四十卷,這是四十卷裡頭最後的一卷,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不要鬧笑話。

  四十卷實在講還是太大,分量太多,不是一般人都能夠受持。現代印刷術發達,我們印經跟讀誦、受持,說實在話不難,經本不難得到。在從前人很不容易得到,因為那個時候的經本要手抄。諸位想想,手抄這四十卷經文的確是很大的分量,通常一個人一年都寫不完,那麼本子流通就很不容易了。現在雖然經本容易得到,但是大家都忙於生活。從前人生活悠閒,為什麼悠閒?地廣人稀,人少。不要說久,我們大陸上這批人,三十八年到台灣來,那個時候台灣總人口(包括軍隊)是六百萬,現在有兩千多萬了。抗戰期間,中國大陸是四萬萬五千萬人,現在中國大陸有十二億人,增加兩倍!在下一個世紀恐怕又要翻個一兩翻,你說那人口有多少?我們的地就這麼大,出產就這麼多,所以生活競爭愈來愈激烈,壓力愈來愈重。雖然經典很容易得到,沒有時間去讀,不像從前假期很長。

  我小時候在家鄉,就是抗戰以前跟抗戰期間那一段期間,在鄉下種田的這些農夫,過年假期多長?從臘月初八就放假(臘八),要過年過到二月二龍抬頭,二月二以後才開始工作,你看看假期多長!現在過年,三、五天假期就不得了,現在人生活可憐;不要看到好像愈來愈進步,人愈來愈可憐,遠不如從前人悠閒自在。即使在今天,我們把中國大陸跟海外人的生活做個比較,諸位到中國大陸去看,中國大陸雖然好像是很落後,但是他們的人過得很幸福。為什麼幸福?悠閒的時間長。我們到大陸去觀光旅遊,隨時可以看到有幾個人擺一張小桌子在聊天,泡壺酒或者是一壺茶,消遙自在。在外面已經看不到這個現象了,可見得他們的生活還相當悠閒。悠閒是真正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活,緊張不是人過的,這個我們要懂得。

  這就說明往後閱讀大經的時間是愈來愈少,像這樣大的經典,有真實殊勝的利益,要是不能普及,大家沒有機會讀到,你說多可惜!所以清涼大師將這卷經(這一卷分量就少了)提出來單獨流通,也流通了一千多年了。所以現在大家提到《行願品》,就曉得這本經,而不知道有《四十華嚴》。《四十華嚴》也是近十年來才提倡的,我們講堂十年前成立的時候,我們講《四十華嚴》、印《四十華嚴》,才提倡的,過去在台灣知道《四十華嚴》的人很少。清涼大師為了普遍利益大眾,把這個本子抽出來「別行流通」。

  大師特別為我們介紹,《華嚴經》品數那麼多,為什麼要流通這一卷?這卷是《華嚴》的總結論,《華嚴》的精華都在這卷裡,這卷就是整個《華嚴》的綱要,所以它的價值就特別高。下面是他老人家的介紹。

  疏【而為華嚴關鍵。】

  『華嚴』是指《大方廣佛華嚴經》,『關鍵』是全經最重要的一部分,稱之為關鍵。

  疏【修行樞機。】

  佛法最大的特色是著重於實行,如果學了不能把它做到,那是得不到結果的;有解無行不能證果,必須要有實行。這部經是修行的樞機,也就是修行最重要的綱領。

  疏【可讚可傳。】

  『讚』是讚歎,用現在的話來說,值得讚歎。在一切經裡面這部經第一殊勝,最值得讚歎。『可傳』,值得大力的來弘揚推廣,普遍的介紹。

  疏【可行可寶。】

  這是大菩薩修行的綱領,在一切行門當中最為寶貴。大師用四句來讚歎。

  疏【文約義豐。】

  『約』是簡單,這一卷文不多,意思圓滿,《華嚴經》全部的精義都在這一卷當中。

  疏【功高益廣。】

  『益』是利益,功德之高、利益之廣也是一切經都不能夠相比的。

  疏【能簡能易。唯遠唯深。】

  大經那就繁多了,這一卷就簡單容易了,所以『唯遠唯深』。

  疏【故西域相傳云。普賢行願讚為略華嚴經。】

  『普賢行願讚』,就是這卷裡面的偈頌,除了長行,它有五十多首偈頌,那就更簡單了。這個偈頌多半是屬於重頌,就是把長行重複再說一遍,叫重頌,稱之為『略華嚴經』。

  疏【大方廣佛華嚴經。為廣普賢行願讚。】

  《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個十萬首偈的大經,為『廣普賢行願讚』。由此可知,這一卷經裡面的偈頌展開來,就是全部的《華嚴》,全部的《華嚴》濃縮就在這一卷偈頌之中。可見得這一卷經確實是非常重要,沒有時間讀全經,受持這一卷就等於受持全經一樣。在近代,我也跟大家提過,弘一大師就是以這卷經作為自己的早晚課,他的早晚課誦是念《行願品》,他念得很熟,能夠背誦。

  疏【以今觀之。理實然矣。】

  我們仔細來觀察,古人這個說法有道理。

  疏【一經之主。即是普賢。】

  這是必須要知道的,這部經之主就是普賢。

  疏【初會即是普賢所說。】

  本經一共分兩會,就是《四十華嚴》分為本會跟末會,初會是普賢所說。

  疏【窮終亦是普賢所說。】

  到最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是末會裡面最後的一會,也是普賢菩薩所說的,所以普賢為會主。

  疏【五周之因。皆普賢行。五周之果。即普賢行之所成。】

  這一句非常重要,世出世間法都不出因果,因果是定律,因果是事實真相,誰也不能推翻,誰也不能改變。佛法也離不開因果,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當然亦不例外。本經有五周因果,第一是「所信因果」。這是本經前面的十一卷,十一卷是所信的因果,也就是清涼大師判教判的四分的第一分,第一個大段。第一個大段是「信」,清涼把全經分做「信解行證」四大段,所信的因果,毘盧遮那佛依正莊嚴。第二是「解」,這一段經很長,總共有三十一品。這裡面有兩重因果,第一個是「差別因果」,前一半所說的,講十法界依正莊嚴差別的相。到最後講「平等因果」,相上有差別,性上沒差別,所以性是平等的。這部經裡面跟我們講相講得多,性講得少,性是平等因果。第三大段是講「行」,講修行,「成行因果」,成就修行的方法。最後是「證入因果」。這裡面也是信行證,解裡面有差別、有平等,這是全經。

  『五周之因』,就是因果的因,都是屬於『普賢行』,而『五周之果』,果就是菩薩所證的果位。菩薩的地位有四十一個階級,最後成佛是妙覺,總共四十二個位子。它是從初住講起,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這些果位都是普賢行所成就的。換句話說,如果不修普賢行,不但不能成佛,初住菩薩也沒有辦法證得。這段開示裡頭就是這個說法,都是普賢行的成就。由此可知,普賢行在菩薩行門當中非常重要。

  西方世界的殊勝,沒有別的,我們在《無量壽經》上看到,西方世界的大眾,不管是哪個地方,凡是去往生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修普賢大士之德;換句話說,統統都修普賢行,所以西方世界是普賢菩薩的世界。魏源居士將這卷經附在三經之後,號稱「淨土四經」,有見地,有道理,確實有眼光,他做得非常正確,沒有做錯。清朝末年楊仁山居士,這位老人對中國近代的佛教影響最大,佛教能夠延續到今天是楊仁山的功勞。他在南京辦金陵刻經處,第一部刻的經就是「淨土四經」,就是魏源編的本子,第一部刻的,淨土四經。從這個地方我們也能想到,楊仁山居士提倡淨土,他老人家也是修淨土往生西方的。底下說:

  疏【亦是得果不捨因門之果用爾。】

  菩薩證到這個果位,是不是就算圓滿了,畢業了?不是的。證得果位之後,我們佛門常說,又倒駕慈航廣度眾生。證得果還從因地上修,那個修當然不是為自己,自己已經因圓果滿了,還要修什麼?修給別人看。好比你大學已經畢業了,畢業之後再去考大學,從一年級念起,幹什麼?幫助同學,做個樣子給他們看。我們世間人沒有這個傻瓜,諸佛菩薩都是這麼傻,都要做給我們看;不但要講,還得做給我們看。所以倒駕慈航,真是慈悲到了極處。

  疏【復是四十卷之窮終。遍收玄妙。】

  這卷經又是這四十卷的最後總結,『窮終』就是總結,《華嚴經》的總結。『遍收』是總括,《華嚴經》玄妙的義趣,這卷裡頭統統都包括了。

  疏【經題七字。】

  經題上次跟諸位介紹過,這一遍我們念念就行了。

  疏【即為七義。】

  七個字七個意思。

  疏【大。體也。方。相也。廣。用也。佛。果也。華。因也。嚴。總相也。經。能詮也。】

  『體』是本體,就是自性。『相』是現相,就是十法界森羅萬象。『廣』是『用』,用是作用,作用非常之廣,無量無邊。『佛』是『果』,佛是修因證果,證到究竟圓滿之果,我們稱之為佛,佛在佛教裡面是最高的學位。『華』代表『因』,先開花,後結果。『嚴』是莊嚴。我們現代人常說的真善美慧,實在講現代人口裡說,心裡嚮往,實際上沒有這個事實,真善美慧只是理想而已。在佛法裡面有這個事實,華藏世界、極樂世界確實是真善美慧的世界。『經』是『能詮』,上面六個字是「所詮」。

  疏【人法雙題。法喻齊舉。體用無礙。因果周圓。故無盡法門。不離此攝。】

  前面這兩句我們把它省掉,因為每次講經都講到。經題就是七立選題,本經是「具足選題」,人法喻統統都有。『體用無礙』,清涼大師講《華嚴》玄妙之義趣,給我們說成四無礙法界,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體用無礙」,這才是真正究竟圓滿。『因果周圓』,剛才說了,五周因果,所以『無盡法門,不離此攝』。不但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門,就是十方世界一切諸佛所講的無量法門,都不出這個範圍。所以,這卷經正是清涼大師所說的「可讚可傳,可行可寶」。

  疏【品名十二字。分為三節。】

  這是品題,上面是經題。

  疏【不思議解脫境界。即所入也。普賢行願。為能入也。】

  這到底是什麼境界?《華嚴經》上稱為一真法界,淨土經裡面稱作極樂世界,就是說的『不思議解脫境界』,要用現代科學家的講法,就是無限量次元的世界。科學家說我們這個世界是三次元的世界,三度空間的世界。愛因斯坦發現了四度空間、五度空間、六度空間,一直到無限度;「不思議解脫境界」就是無限度的空間,那你就得大自在了。這是佛經裡面講的名詞,跟科學家講的名詞不一樣,事實是相同的境界。科學家非常羨慕,如何從我們這個三次元的空間進入到多次元的空間?現在有理論,沒有技術。所以有人說飛碟是另一個次元空間的人,他有這個技術,所以他的東西能夠突然之間出現在我們面前,突然之間消失掉了,用這個來解釋是解釋得通的。就是他從另一個空間到我們這個空間,我們在官感當中,他突然來的,他有這個技巧。他雖然有這個技巧,他還不是無限次的,恐怕他還是有限的。

  如果從科學家這個觀點來推想,佛跟我們說,我們娑婆世界有六道,六道裡面,天道有二十八層天,修羅就不談了,因為他在哪一道就屬哪一道,底下的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很可能都是居住的空間不相同。我們在三度空間,四王天恐怕就是四度空間,忉利天就是五度空間,夜摩天就是六度空間。這樣說起來,在我們這個世界,一切眾生居住的空間至少有三十三個不同的差別。高層次次元空間的人到我們這裡來容易,我們想到他那裡去相當不容易。這還沒有超越三界,要超越三界,那個空間就更廣大、更不可思議。所以佛與大菩薩(法身大士),他們進入的是現在人講科學的世界。我們的科學非常幼稚,比起他們差太遠了,他們的科技達到究竟圓滿。入不思議解脫境界,解脫就是自由自在,沒有一絲毫障礙,這個叫自由自在。

  不思議境界是所入,普賢行願為能入。科學家天天在動腦筋,要用什麼樣的原理,製造什麼樣的機械,才能夠進入另一個次元的世界,這很費事,而且成就很有限。佛在此地告訴我們,只要修普賢行願,普賢行願修成功,你就能夠進入無限次元的世界。這的確是所有科學家心目當中所期望的,很可惜他沒有看到《華嚴經》,沒有念到這個本子,非常可惜。普賢行願是能入。

  疏【入之一字。通能通所。】

  入有能入、有所入,底下給我們分開來解釋,解釋很簡單,非常重要。

  疏【心智契合。悟解得證。總名為入。】

  『心』是理,『智』就是覺,理跟智相應,相結合,這叫做開悟。這句話跟禪家所講明心見性是一個意思,說法不一樣,用的文字不一樣,意思、境界完全相同。「心智契合」就是「明心見性」,跟淨土宗裡面講的「一心不亂」也是一個意思。一心不亂就是心智契合,如果不契合就不是一心,也不能說是不亂。他有妄念,有妄念就是亂,有妄念就不一;必須妄念沒有,才叫一心,才叫不亂,這就是『悟解得證』。隨著相契的程度不同,一分相應就是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是心智一分相應;兩分相應就是二住菩薩。《華嚴》將菩薩的位次分為四十一個階級,到佛是四十二個,四十二就是圓滿了,四十二分相應就圓滿了。從這個地方我們明瞭,只要一分相應就入不思議解脫境界,這是真正不可思議。

  疏【心言罔及。為不思議。】

  『心』是思惟、是想像,『言』是言語,這個意思就是說,這個境界不但我們言語說不出來,我們的想像也達不到,沒有方法想像得出這個境界。前面我曾經跟諸位說過,要想入這個境界,就不能夠打妄想,不能夠研究討論,不可以的。『議』就是議論,就是言語說不出來的。你要問為什麼?因為思惟、想像,心智就不合了。佛在大經裡面告訴我們,真心是一,一心是真心,二心就是妄。一沒有辦法說,也沒有辦法思,二就可以說,也可以思。二是妄心,可思可議,是屬於第二義,不是第一義。經中常講「第一義諦」,第一義諦沒有辦法說,也沒有辦法想像的。所以要離言說、要離名相(離名字)、要離心緣(心緣就是思,就是想像),《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教給我們,學佛要遵守這個原則。

  遠離言說,我們現在在這裡講,大家在那裡聽,怎麼離法?說而無說,聽而無聞,這就離了,這才能入得進去。說,絕不執著說的相,不執著,聽,絕不執著音聲相,這叫離,離言說相。離名字相,佛經裡面很多名詞術語,它是表達意義的,讓我們領會,不要執著這些名字;執著這些名字又落在第二義裡頭,名字相不能執著。離心緣相,心緣是想像,聽了,想什麼意思,那又錯了,又落在第二義裡頭,想不得的。一聽就明瞭,這就是開悟。一聽不明瞭,沒悟;沒悟,不能想,愈想就愈不會開悟。沒有悟的時候,不想,算了,下一次還會聽到,這才是開悟的祕訣!

  所以現在人開不了悟,無論是聽講也好,讀經也好,統統在動腦筋,在想裡頭是什麼意思,所想的都把意思想歪曲了,都不是如來所說的真實義。如來所說的真實義是什麼?是什麼意思都沒有,那就是如來所說的真實義。你要想有個什麼意思,那是你自己打妄想,絕對不是如來真實義。這個聽起來好像很玄,實際上是事實真相,你們不懂這個事實真相,所以學佛好難,不能開悟,就天天在打妄想,天天在胡說八道,這個很重要。禪,離心意識就是離這三個,教也要離心意識,落在心意識裡面,禪跟教統統都沒有了。所以這是不思議。

  疏【作用離障。稱為解脫。】

  『作用』沒有障礙,像《華嚴經》裡面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就解脫了。我們現在理跟事有障礙,事與事上那障礙就更多。這些障礙從哪裡來的?心跟智不能結合,兩個分了家,就產生無量無邊的障礙。

  疏【智造分域。名為境界。】

  『境界』太多了,一切眾生,每個眾生都有他自己的境界,佛、菩薩、阿羅漢也有他們自己的境界。境界從哪裡來的?從『智』變現出來的,『造』就是變現。諸佛菩薩是從智變現出來的境界,像佛的報身,報身就是智慧之身,智慧變現的報身。菩薩也有報身,菩薩的報身沒有佛的報身那樣圓滿,這是菩薩的智慧不圓滿。我們凡夫有沒有境界?有境界,境界從哪裡來?是智變成了識,從識裡頭再變現出境界。我們現在世間人常說知識分子,知識分子好不好?智變成識,凡夫。學佛要轉識成智,轉識成智那就是佛菩薩,至少也是羅漢、辟支佛。智變成識,識是迷,智是悟,迷悟不同。所以知識分子就是智變成識的分子,搞六道輪迴了。佛教給我們把它反過來,把識再轉變成智,那就是佛菩薩。凡夫八識做主,變現出來的境界,諸佛菩薩四智做主。轉八識成四智,現的是清淨境界,我們這是污染的境界,這不一樣,境界是從這麼來的。

  疏【德周善順。稱曰普賢。】

  底下這兩句重要,因為普賢行願是能入,普賢行願是什麼?我們應當如何修普賢行願?這個重要,不修普賢行願就不能入無限次元的世界。我們用這個名詞大家好懂,給你講一真法界,聽了叫莫名其妙。換個現代名詞,無限次元的空間,無限次元的世界,你就好懂了。就是佛經上講的一真法界,就是淨土經裡面講的極樂世界。入無限次元,那真快樂,沒有障礙了,所以這兩句要緊。

  『德周善順』這就是普賢。周是周遍法界,我們的德能不能周遍法界?現在不講周遍法界,先問問我們有什麼德?然後這個德能把它周遍法界,那就行了,那你修的就是普賢行,你就有機會入不思議解脫境界。德當然無量無邊,在這卷經裡面把它歸納成十大類,就是「十大願王」,那就是德。每一願,普賢菩薩都說「念念相續,無有間斷」,才能周遍法界。「虛空界盡,我願乃盡」,虛空界不可盡,我願也就不可盡,這是周遍法界。所以,先要問我們有沒有德,然後才問我們這個德能不能周遍法界,周遍法界你就是修普賢行。

  「善順」這兩個字尤其叫妙極了,普賢十願裡面有兩願,一個是「恆順眾生」,一個是「隨喜功德」,這都是善順。我們今天有的時候不得已也要隨順別人,順得心裡很難過,那不叫善順。順得自己心裡頭起煩惱,起七情五欲,那不叫善順。善順是什麼?恆順眾生而不起七情五欲,喜怒哀樂愛惡欲統統不起,這個順才叫善順,佛菩薩是這樣恆順眾生。我們把這四個字都看錯了,以為佛菩薩也很勉強,也很不得已,哪裡叫善順?這不叫善順,這要知道,然後你才曉得如何去學普賢行。

  實實在在這經上說這麼多,《行願品》說這麼多,很囉嗦!還有更高明、更簡單的方法,一句「阿彌陀佛」,十大願王都在其中,全都在裡頭,念到一心不亂就善順了。一心就入法界,一心是能入,不思議境界是所入,你才曉得,普賢行願就是一心當中成就的。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裡面告訴我們,一切「真實心中作」。一心就是真實心,「真實心中作」就是「德周善順」,要不是真實心中作就不是了,可見得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圓修普賢行。

  你把這裡參透,都搞明白了,你才真正發現,才真正覺察到,名號功德真的不可思議。縱然對它完全不了解,只要一心老實念,決定不分心,他實際上已經在修普賢行了,但是他不知道。你問他普賢行是什麼,他不曉得,他自己在真修,修而不知道。就好像走路一樣,他向某個目標走去,他走的路確實方向很正確。你問他走到哪裡,不曉得,但是不久他走到了,走到了他才恍然大悟,功德圓滿了。淨宗妙就妙在此地,所以古德講這個法門「暗合道妙」,暗合就是不知道,不知不覺走到,走到那裡才完全明瞭。跟那個已經曉得的,走到的時候沒有兩樣;知道走到的跟不知道走到的,到了都一樣,叫暗合道妙,這個法門不可思議。

  疏【造修希求。目為行願。】

  『行願』好懂,行就是修行,願就是願望,我的修行希望將來達到什麼樣的目標,這叫行願。我在這裡解釋是很簡單,意味很長,諸位細心領略,然後用一句阿彌陀佛來完成。你才知道念佛真妙,真正不可思議,念佛的好處你才能真說得出來。

  疏【行之與願。如車二輪。如鳥二翼。翔空致遠。罔不由之。】

  這是講『行』跟『願』的重要,願是希望,行是修持。我們今天希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為什麼不到華藏世界去?華藏世界難,《華嚴經》上毘盧遮那佛沒有說臨終接引,沒有說帶業往生;換句話說,依照《華嚴經》的理論方法來修學,一定要自己斷見思煩惱、斷塵沙煩惱,還要破一品無明,你才有能力入華藏世界。這就難了,不是一般人都能去得了的,這個我們要知道。西方世界阿彌陀佛跟我們談的條件不一樣,只要具足信願行,只要淨念相繼就決定得生,臨命終時佛來接引,不必斷惑,帶業往生。我們看看自己的能力、程度,行,我們能夠符合這個標準,這叫聽佛的話,這叫依教奉行。

  《華嚴》到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夏蓮居老居士在《淨修捷要》裡面說得很好,他給我們講的,淨宗初祖是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是法界初祖。盡虛空遍法界第一個提倡專修淨土法門,專念阿彌陀佛,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不改第二個方法,就這一個方法,一句名號念到底;還用這個方法普度法界眾生,那是大勢至菩薩,這是法界淨宗初祖。普賢菩薩是我們娑婆世界初祖。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第一次講的經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菩薩在這一會裡面提倡念佛求生淨土,他是娑婆世界淨宗初祖。在中國東晉時代,慧遠大師在廬山建念佛堂,志同道合一百二十三個人,專依《無量壽經》。因為那時候《彌陀經》跟《觀無量壽佛經》都還沒有翻譯出來,《無量壽經》翻得最早。那時候只是依《無量壽經》,念佛求生淨土,一百二十三個人統統往生,不可思議。遠公是中國的初祖。所以在此地奉勸諸位,一定要專修,一定要求生淨土。

  普賢行願不可以不知道,普賢行願完全攝入在一句佛號之中。普賢行願知道了,好處在哪裡?我們處事待人接物自然就不相同了,佛號念得功夫容易得力。我們現在念佛號功夫不得力,普賢行願能夠幫助我們功夫得力,幫助我們成就念佛三昧,所以你了解有很大的好處。

  疏【何者是普賢行。】

  這底下就問了,什麼是普賢行?這很重要。

  疏【謂總該萬行。行布圓融。】

  普賢行包含一切行門,這一切行門是菩薩所修的,這一切『萬行』就是我們自己日常生活行為,包括起心動念,這叫萬行。菩薩跟凡夫差別在哪裡?菩薩覺悟,凡夫迷惑。行都一樣的,我們要穿衣吃飯,菩薩也要穿衣吃飯;我們日常有很多應酬,菩薩應酬比我們還多。不一樣的是什麼?我們為什麼不叫菩薩行?因為我們在迷,覺了就叫菩薩行,菩薩是覺,我們是迷,差別就在這裡。

  菩薩雖然覺,他的德不能周遍法界,所以菩薩行不叫做普賢行。普賢行跟菩薩行的差別,就是他的德周法界,不同的就在這個地方。再說得明白一點,菩薩行還沒有真正到一心,普賢行是一心。在淨土經裡面講,一心有事一心、有理一心,事一心是一般的菩薩行,理一心是普賢行;因為理一心裡面沒有界限、沒有分別,的確這個心是心周法界。能夠周遍法界的這個心,穿衣吃飯都周遍法界,都沒有障礙,所以事事無礙、理事無礙,那就叫普賢行。所以裡面有行布、有圓融,行布是有次第,圓融是沒有次第。在日常生活當中,行布圓融都合在一起,所以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

  疏【何名普賢行。略有二義。】

  疏【一以人取法。普賢菩薩之所行故。】

  這一部《華嚴經》裡面所說種種行門,都是普賢菩薩行。前面說過五周因果,五周之因就是普賢行,五周之果就是普賢行的成就,這個跟淨土經裡面講的理一心不亂完全相應,由此可知,理一心就是『普賢菩薩之所行』。

  疏【二直就法說。隨一一行。皆稱法界。遍調善故。】

  這叫善順,無論哪個行都稱法性,都與性德相應。性德是圓滿大覺,覺而不迷,是圓滿的大覺,與這個相應,這是從法上說的。所以,後面將『一一行』、將萬行歸納為十大類,就是後面講的十願。諸位要知道,每一願裡面有無量無邊的行門,這你才把普賢行看清楚,看明白了。決定不是普賢行就這十條,就那麼簡單,那你就看錯了。它是歸納的,歸納成十條,每一條裡面無量無邊的行門,到後面我再詳細跟諸位報告。

  然後才知道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日常的禮節,第一個是「禮敬諸佛」,這就是日常生活禮節。如何叫我們的禮節能稱法界,與性德相應?我們學這部經要在這些地方學,學了之後立刻變成我們自己的生活。「稱讚」是說話,從早到晚我們講了些什麼?說話有沒有條理?有沒有層次?稱讚是言語,禮敬是身體的造作,統統講的是我們日常生活行為。你看圓滿覺悟的人,他們的行為是怎樣的,用這個標準來觀察自己、來修正自己,那叫真正修行。所以這一句佛號,信願持名,是正行;這個十願你要明瞭了,叫助行,正助雙修。前面比喻像鳥兩隻翅膀一樣,車兩個輪一樣,正助雙修,這一生當中沒有不成就,沒有不圓滿的。

  這一次選的這部經,這個本子很薄,要像我這樣講法也要很長的時間,但是這個講法大家很得受用,非常得受用。好,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