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玄義 (第三集) 1994/10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2-026-0003
諸位同學,請掀開講義第八面從第一行看起。
【本經云。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這是世尊在經文裡面告訴我們(前面曾經說過),本經字字句句都具足三種真實,因此這些話我們要格外的珍重它。值是遇到,遇到這部經典能讀能解,能夠依教修行,無論是現前、將來的果報,也就是我們講的好處利益,都是『隨意所願』,正是平常所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隨意所願就是有求必應。但是在此地我們要特別明瞭,不要一昧去求人天福報。現在學佛的人實在說,大多數都是求人天福報,升官、發財、長壽都求這些,而把往生不退成佛疏忽掉,這真叫可惜!末後這句話就提醒我們要得度,什麼叫得度?要超越輪迴往生淨土,這才叫得度。『皆可得度』,那就是人人都有分。剛才講了,只要遇到這部經典的人,你能讀、能解、能信、能依教奉行,沒有一個不得度的,這正是前面所講的「三根普被,聖凡齊收」,這是經典上給我們作了證明。
【末法眾生。福薄障深。】
我想這一樁事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很深刻的體驗,我們生在這個時代確實是福薄,從什麼地方看?縱然你富有,縱然你在社會上有很高的權位,你的生活是身心都不安穩、都不快樂,這就是沒有福報,這就是福薄之相;本身的煩惱,生活的環境都不利於修道,那就是障深。在這個環境之下。
【唯此一門。】
換句話說,只有這條路才能走得通,除這條路之外,其他的都很難走通。
【但信願持名。便能功超累劫。】
這句話怎麼說?修學其他法門,前面說過需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這個法門一生當中就成就,超越了三大阿僧祇劫,『功超累劫』。
【往生極樂。徑登不退。】
到達西方極樂世界,圓證三不退。
【若無如是微妙法門。凡夫何能度此生死業海。而登彼岸。】
這個彼岸就是了生死出三界,說明沒有這個法門,凡夫是決定做不到。
【元曉師云。】
這是唐朝時候高麗的一位法師,好像現在也有電影、電視在演這個元曉大師。他說:
【四十八願。先為凡夫。兼為三乘聖人。可見淨土之妙。首為凡夫得度也。】
這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說明這個法門,就是幫助我們凡夫在一生當中圓成佛道。所以我們必須要建立堅定的信心,清淨的大願。所謂清淨大願決定不夾雜,唯求往生,除往生之外什麼都不求,世法、佛法都不求,只求往生,這就對了。底下這一段「他力妙法,善護行人」。
【末世修行。多諸障難。陰魔干擾。】
『陰魔』是《楞嚴經》上講的五十種陰魔。種是種類,五十大類,每一類裡面魔子魔孫無量無邊,魔在哪裡?魔就在我們周邊,我們眼睛所見的,耳朵所聽的,六根所接觸的都是魔境!你說我沒有見到。那是你迷惑顛倒,你果然見到了,那魔都害不了你,就是因為你不認識他,你把他當好人,所以他才障礙你。這個魔就是折磨,阻撓你修行,讓你念佛不能得三昧,念佛不能得一心,這都是它在障礙。如果沒有這些魔來擾亂,那我們這個地方學佛應當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差別。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很容易為什麼?沒有魔障,這是一定要清楚。
【行人正見稍失。便陷魔網。】
我們讀到這兩句的確是非常的感嘆,多少好心修行人,行人就是修行人,見解稍稍偏差,偏在哪裡?偏在神通。喜歡神通,喜歡感應,喜歡知道前生的事情,喜歡曉得來生的事情,這就是正見偏差,於是怎麼樣?很容易上魔的當。魔跟你講神通,魔跟你講感應,魔來誘惑你,你不知不覺就入了他的圈套。原本好心發心學佛到後來變成魔,學魔了,還以為自己在學佛,還學得不錯。這學佛變成魔,現在我們在這個社會上見到太多太多。
【楞嚴云。】
佛很慈悲,《楞嚴經》上教我們一個方法。
【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這四句是《楞嚴經》五十種陰魔裡面,佛教給我們如何能夠遠離群魔,守住正念,這四句話就非常重要。這四句話簡簡單單的說,學佛人一定要保持平常心。什麼叫『聖心,聖解』?以為自己成了菩薩、成了羅漢,也有以為自己成了佛,這就是聖心。學佛我們目的是成佛,為什麼不許有這種念頭?諸位要懂得佛法基本的修學,講到基本修學佛是破二執,破我執、破法執,《金剛經》上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他自己認為我證得阿羅漢、我成佛,你們是凡夫。你想想看,他有沒有四相?我成佛了,我相;你們沒有成佛,人相、眾生相,四相具足,假菩薩!不是真的。所以諸位要曉得真正修行證果的人心地清淨,決定沒有一絲毫分別執著,聖心、聖解就是分別執著,錯!心不清淨,這就上了魔的當,所以說『即受群邪』,邪就是魔,邪知邪見。
【可見行人稍有執著。便失正見。即入魔途。求升反降。甚至墮入泥犁。】
『泥犁』是地獄,學佛學到最後,果報在阿鼻地獄,你說這冤枉不冤枉?不是佛法有差錯,是他自己學錯,佛法沒有偏差,他自己心裡有偏差。
【念佛法門。行人發心念佛。仗彌陀本願攝受。威神加被。護持行者。魔不能擾。】
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念佛人也著魔,那跟這個說的不相應?其實他不是真念佛,真念佛的人,阿彌陀佛、諸佛如來都加持他,他是個假念佛人。什麼叫假念佛?口裡有佛,心裡有魔,那是假的,得不到如來本願的加持。這話怎麼說?口裡念佛,心裡頭還有名聞利養,還有是非人我,還有貪瞋痴慢,那是魔,所以嘴巴裡有佛,心裡有魔,魔的力量強,口裡佛的力量弱,佛不加持。佛加持什麼樣的人?心上有佛,心裡頭有佛當然就沒有魔,沒有魔就是沒有是非人我,沒有貪瞋痴慢,心裡沒有,沒有分別執著,這些道理、事實真相一定要明瞭。下面引《十往生經》一段話來證明,經上說:
【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
『願往生』就是心裡有佛,心裡頭有佛的,心裡真正想往生,真正想見阿彌陀佛,這心上真有。
【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這就是佛加持。也許有人要問:世間念佛求往生的人那麼多,除我們這個地球之外,還有他方一切諸佛國土,阿彌陀佛那些護法神哪有那麼多?每個人都派二十五個護法神保佑的時候,哪來的那麼多護法神?你看我們還沒念佛,心裡就懷疑、就分別執著,這就是知見錯誤。我們確實不知道佛菩薩的境界,那些護法神是什麼人?都是菩薩化身的,你們諸位要是讀《華嚴》,你就曉得。《華嚴經》裡面有許許多多的神眾散布在人間天上六道之中,其實這些神眾到底是些什麼人?全是大菩薩化身在六道裡面,以種種方便去接引眾生,所以這些護法神是菩薩化身。
菩薩的能力跟佛一樣,像《梵網經》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是化身!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這些護法神也是千百億化身。我們理明白了,事實真相搞清楚,就沒有懷疑,我們完全肯定相信佛經所說的一切話都是真實語。只要我們真正想往生,真正想見阿彌陀佛,必定得到諸佛護念,護法神的擁護。魔再多,力量再大,他也沒有辦法接觸到我的身邊,這些全都是事實。
【彌陀經云。】
《彌陀經》云,這就更直捷了,這是淨宗的主要經典。經文裡頭說: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
前面是講護法神保佑你,這個地方是告訴你,一切諸佛護念你,你怎麼會遭到難?你怎麼會遇到魔障?這不可能的事情。這裡面必須要注意到的就是『善男子,善女人』,善的標準是什麼?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我們自己是不是經上所說的這個標準,善男子、善女人是不是這個標準。佛在《觀無量壽佛經》上給我們講的三福就是標準。淨業三福我們都做到了,就是此地講的善男子、善女人,怎麼知道?大家念念《觀無量壽佛經》就知道。韋提希夫人一心一意求生淨土,請求世尊教給她往生的方法,世尊沒有教給她方法之前,先跟她講淨業三福,從淨業三福的基礎上再教她信願持名,她順利的往生,達到她的願望。所以淨業三福裡面的十一句統統都做到,才是這個善的標準。這是我們決定不能夠疏忽的。
『聞是經受持者』,聞這裡面包含著理解,聽到這部經,明白佛陀的教誨,依教修行,這就是受持。『及聞諸佛名者』,這個諸佛名就是阿彌陀佛的名號,六字洪名,一心稱念。這個稱念就是淨業三福最後的一句利益眾生,勸進行者。怎麼勸?「南無阿彌陀佛」,別人聽到了,這個佛號種子種到他八識田裡面去了,時間久了人家也跟著念了,這就是勸進行者。所以稱念是自行化他,這樣的人,『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這個地方我們要特別重視的「皆」。我能這樣做,我也得一切諸佛護念;你能這樣做,你也得一切諸佛護念。皆得!皆是平等的,並不是說菩薩念他得到,我們念就得不到,不是的,皆得,平等得到。
【是故念佛人有四十里光明燭身。魔不能犯。】
魔不會接觸你,不敢侵犯你,你有佛護念,有菩薩擁護,護法善神保佑。再看底下一段「暗合道妙,巧入無生」。這是說這個法門的微妙之處。這兩句話怎麼講法?道妙就是真如本性,真心理體。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道妙;就是大乘法當中常講的本覺、自性、清淨心。我們的信願持名跟這個相合。這種相合一般人看不出來,所以叫暗合,一般人都很明顯看出來了,那就不是暗合是明合,一般人為什麼看不出來?迷惑,看不到這麼深,看不到這麼遠,佛與大菩薩們清楚。
【無念與無生。遠非凡夫之所能。】
『無念與無生』,這都是講的道妙,『遠非凡夫之所能』,這是真話。無念就是六祖大師講的「本來無一物」,清淨心中一法不立,這本來無一物!我們會說我們做不到,我們的心裡面,一天到晚牽腸掛肚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不止一物,太多太多。不但我們做不到,天人心比我們清淨,四禪天、四空天有很深的禪定,他也做不到。我們看起來他的禪定很深,諸佛菩薩看起來他的雜念還不少,比我們是少,比起如來清淨心那還差得很遠,凡夫做不到。
【圓教八地菩薩。離一切心意識分別。始名真得無生法忍。可見此乃聖者之所難也。】
這我們才真正明瞭難到什麼程度。『圓教八地』,四禪、四空天是凡夫,連個小乘初果須陀洹都不如,距離圓教八地差得太遠太遠,八地菩薩才能做到。真的無念,無念就無生,有念就有生滅,無念才無生,真正不生不滅。不生不滅的現象,不但自己不生不滅,所有一切萬法都不生不滅。這個現象很奇怪,我們說奇怪,實在說我們對佛的教誨常常忘掉。佛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就有生滅,想的時候生,不想的時候就滅。生滅心變現出來的境界就是生滅的現象。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這都是生滅的相。八地以上的菩薩無念,因此他所現出來的境界也是不生不滅,若非八地所見到的境界依舊是生滅。
我們如果要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是凡夫一品煩惱也沒斷,但是我們去到西方極樂世界,看到所有境界不生不滅;換句話說,我們等於進入八地菩薩的境界。進入八地菩薩的境界就是八地菩薩,不是八地菩薩你怎麼能入得了他的境界?這個能力從哪裡來的?阿彌陀佛本願加持你,不是你自己能力達到這個境界,是阿彌陀佛威神加持你,使你跟八地菩薩一樣沒有差別。換句話說,我們發願求生淨土,一生到淨土就等於八地菩薩,你要是在這個世界或者是他方諸佛世界裡修到八地菩薩,差不多要用兩個半阿僧祇劫,你才能修得到。這前面跟諸位說過,我們在這個地方念佛往生不費功夫,你看就超過兩個半阿僧祇劫,真的是頓超!前面講的「功超累劫」,這話講得不錯。
【如來懸知末代罪濁眾生。】
『末代』是末法,『懸知』就是早就知道,預知末法時期的眾生業障深重。
【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況離相而求事者。】
本宗的教學是住心、立相,我們把心安住在阿彌陀佛名號上,安住在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上,這是『立相住心』,還沒有辦法往生。離相是禪宗,立相住心你都做不到,要叫你離一切相那談何容易!這兩句話比較禪與淨的難易,那麼禪就太難太難。底下說明。
【此方便門。指方立相。】
明明白白指示西方極樂世界有方所,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這是相,好修。比那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好修得太多太多。
【攝心專注。】
這個心先不要找什麼真心妄心,不要去搞這些,這太麻煩,真心也好,妄心也行,只要你『攝心專注』。攝心專注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只要你一心一意就行,不要三心二意,一心一意、老老實實的修行。
【即此妄心。持佛名號。念一佛名。換除百千萬億妄想雜念。】
念佛功夫這麼成就的,人家要問你為什麼要念佛?你不念佛的時候就念妄想,就念一些拉拉雜雜的。念其他的,跟諸位說果報是六道輪迴!我們很冷靜的、細心的一觀察就明白,我們不念佛心裡想什麼?貪瞋痴慢、是非人我。我貪瞋痴慢也沒有,是非人我也沒有,好像不錯,結果心裡一塌糊塗,念的是無明;換句話說,你不是念無明就是念妄想,不是念妄想就是念無明,總而言之,你超越不了六道輪迴,這麻煩在此地。我們用念佛這個方法超越,這一句阿彌陀佛既不是妄想也不是無明,一句阿彌陀佛把妄想無明都破掉,這個方法妙,真正是妙!
【念得純熟。乃忘能所。心無所住。佛號分明。便契無住生心之妙諦。】
你看用這功夫,只要功夫用熟,自自然然達到這個境界,比禪宗的方法巧妙、可靠、穩當!到不了這個境界也能往生,這個便宜就佔大了。到了這個境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是實報莊嚴土往生,到不了這個境界是凡聖同居土往生,統統成就。如果你要是用禪宗這個方法,你成就,那就是實報莊嚴土這個境界,不成就?還是搞六道輪迴。這裡面的功德利益我們要明瞭,兩相一比較才曉得淨宗法門真是殊勝。
【持名念佛。入有得空。】
這就是即念離念。即念,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離念是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我念佛了,別的念頭都沒有了,別的念頭都離開了,這是即念離念。
【潛通佛智。】
『潛』是暗暗通達。
【暗合道妙。巧入無念。】
『巧』是講方法巧妙,只要功夫純熟自自然然跟禪宗裡面,明心見性的功夫相等,自然入這個境界。
【即凡成聖。見性成佛。至哉妙用。不可思議。】
這兩句是讚歎。後一段說。
【念佛乃修行之徑路。持名又為四種念佛之徑路。稱為徑中之徑。】
淨宗有一部小冊子,叫《徑中徑又徑》,這個名稱就從這兒來的。
【又本經不倡一心不亂。】
這是跟《彌陀經》說法不一樣。小本《彌陀經》羅什大師翻譯的是『一心不亂』。「一心不亂」這個標準很高,不是一般凡夫這一生當中所能得到的。在梵文原本的《彌陀經》裡,世尊用的詞句不是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羅什大師用意思來翻,不是原文。玄奘大師也曾經翻譯過《阿彌陀經》,我們現在這個本子都有,大家合起來比較比較看看你就曉得。玄奘大師譯的是直譯,照著原文翻譯,羅什大師是意譯,但是玄奘大師並沒有說羅什大師這一句翻得不對;換句話說,玄奘大師也承認羅什大師翻得好,決定沒有錯。但是原本的經文上確確實實不是一心不亂,這又是一回什麼事情?諸位要曉得這一心不亂是生到淨土那一邊的事情,我們自己做不到。我們往生的條件,常言說得好,功夫成片,功夫成片你就能往生,生凡聖同居土,臨終佛來接引你的時候,佛光先照你,佛光一照就把自己的功夫提升了一倍,我們原來是功夫成片,佛光一照就變成一心不亂,所以羅什大師翻得沒錯!
這一心不亂是佛力加持,不是自己功夫,所以他翻的不算翻錯。因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最低的品位,這是講真實的都是位不退,那位不退就是一心不亂,這是佛力加持的。而在智慧、道力、神通上來講等於八地菩薩,當然不是自己修的,完全是阿彌陀佛本願加持。說自己真正的功夫只有初信位的,這是自己真實的功夫,但是佛一加持把你拉到八地,這是西方世界不可思議之處。十方所有一切諸佛剎土裡頭沒這回事情,唯獨西方這第一殊勝,這就是說明為什麼諸佛勸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好處就在這裡。本經就更清楚、更明白不是講「一心不亂」。
【直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為宗。】
在三輩往生裡面我們所看到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個比一心不亂容易多!使我們真的信心具足。這一看到一心不亂,難!難!恐怕我做不到,沒有信心;一看到這個地方?這「一向專念」,這行,我可以做得到,信心具足!可是諸位要記住,上面那一句可不能疏忽,「發菩提心」,你有一向專念,你沒有菩提心不能往生,說老實話,如果不發菩提心,你一向專念,那個專裡頭一定還有夾雜,不是純專。如果你有發菩提心,你那個專是純一不雜,可見得菩提心是什麼?就是一心一意想生極樂世界,想見阿彌陀佛,除此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這個心叫菩提心,這個念叫一向專念。這是我們要搞清楚、要搞明白的。
【但能發心專念。皆可往生。故更為明確簡要。故稱淨宗第一經。因其為直截中之直截。方便中之方便。絕待圓融。不可思議。利濟眾生。此經為最。】
這幾句話確確實實是過來人才能夠說得出,不是過來人,這幾句話說不出。末後這一段:
【大聖垂慈。特留此經。】
我們在這一段裡面更深入了解,這一部經在整個佛法裡面的價值。
【經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又法滅盡經中。亦具無量壽經。最後入滅之說。】
這個地方我們要細心去體會。經、法門就好像世間藥物一樣,藥是治病的,病有許多種,所以藥也有許多種。這個人得了重病,所有一切藥都無效,都治不好,你藥就沒用處。法就滅盡,最後還有這一服藥有效,就是這部經,就是這個法門,所以這個經法滅罪第一!為什麼念佛的人不生病?為什麼念佛的人不衰老?老跟病都是不正常,所有一切法門都治不好、治不了,念佛這個方法就能治,就能對治。只要你真心念佛,就像經上說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因為你用的藥是第一好藥,所有病都沒有了,不但疾病沒有,衰老的病也沒有。你要真正肯信,要真正肯用,功德利益無量無邊,這是真正為我們說明。
我們今天常常講業障很重,學佛的人都求消災,用什麼方法消災?拜大悲懺、拜梁皇懺、作水陸法會,作完之後災還是消不了。你就曉得你的那個業障多重,怎麼辦?念佛就可以消除,偏偏不相信,偏偏不肯念,那就沒法子,諸佛菩薩也救不了你,為什麼?你不肯,佛菩薩的藥你不肯用,不肯服,那有什麼法子。
【今於末世。濁惡彌深。眾根愈劣。垢重障深。惡浪滔天。毒焰遍地。】
這幾句話確確實實把現代的社會,我們生活環境顯露無遺,真的說出來了。『濁』是污染,我們的環境真的是非常嚴重的污染。『惡』是惡業,幾個人不造惡業,惡業的根就是貪、瞋、痴,我們在這個世間仔細去觀察幾個人沒有貪瞋痴?學了佛,吃了長素,世間法不貪,貪佛法,在佛門裡面搞貪瞋痴,別人修行比我精進,我看到不順眼,心裡就難過,你看看,世間法貪瞋痴沒有,佛法貪瞋痴來了,還是貪瞋痴,還是造惡業。學佛再造惡業,這個罪過就更重、更大,你說怎麼得了!
因此我們的根性愈來愈劣,一世不如一世,原因在哪裡?我們造的罪業是不斷在造,不學佛的人在造,學佛的人也在造,所以才產生底下這三句的現象,果報的現象。『垢重』,垢是污染,這是講我們心裡的污染,今天所謂思想的污染,精神的污染,見解的污染,造成障礙就深。『惡浪滔天』,惡浪是指這個社會,造作惡業的人太多太多,到處都是。『毒焰』就是貪瞋痴。看看這個貪瞋痴沒有見得減緩,一年比一年嚴重,這是非常可怕的現象,這是佛道衰滅的原因。
【世尊垂慈。仍特留此經以作慈航。正顯本經興起之勝緣。持名法門之妙用。佛恩深重。粉身難報。】
這是我們應當深深體會的。在這樣的惡劣環境當中,我們想修行得度,實在講只有這個法門,只有這一部經典。我們自己必須要坦誠自己的業障深重,要有這個勇氣承認,然後死心塌地一門深入。《大藏經》擺在旁邊,無量無邊的法門擺在旁邊,我業障深重,其他的經論法門度不了我,治不了我的病,治不了怎麼辦?我們就捨棄不要再碰它,這個法門能治病,一門深入,等到哪一天病好,回過頭來再去瀏覽《大藏》,再去涉獵一切法門,那就對了。病重的時候,病危的時候,還要搞亂七八糟的法門,那你是決定輪迴,出三界的指望就沒有了,這是我們要深深體會。明白這個事理,自然就專心,自然就放下,不但世法放下,佛法也放下。
第二大段是介紹「本經體性」。體是理,也就是說,佛說這個經是根據什麼理論說的,他總要有個依據,如果沒有依據,佛說的我們怎能相信?他要有真正的依據,那我們可以相信,這在五重玄義裡面叫辨體,辨體的用意在此地,使我們對這個經典深信不疑。
【一切大乘經典皆以實相為體。實相者。真實相也。又平等一相也。】
這個地方我們簡單的講,『實』是真實,『相』是相狀,這個名詞簡單的說就是諸法實相,就是一切法的真相,佛是依一切法真相為我們說的,所說的就是一切法的真相,我們在這個地方建立信心。實相是『平等一相』,這一句的意思很深很深。現在科學相當的進步,使我們對佛法裡面所講的甚深的理事,藉著科學家幫助,使我們更容易的體會了解這個事實。在過去科學家用分析的方法知道一切法的真相,真相是什麼?果然是平等一相。科學家講所有一切物質,動物、植物、礦物都一樣,把它分析,分成了分子,分子再分,分成了原子、電子。繼續不斷科學愈來愈進步,工具愈來愈精密,從前認為不可分的,現在還可以繼續分,分成所謂是基本的粒子,發現無論是動物、植物、礦物都是這同一樣的東西組合的。就是組合、排列的形式不一樣,這科學名詞講「方程式」,方程式組合的不一樣,分解開了到最後都是一樣,一就平等,二就不平等,都是同一個物質組合的。這是科學家發現,使我們知道這個「平等一相」。
在佛法裡面怎麼講這個現象?叫四大,四大就是最基本的物質。這四大是它有四個現象,最基本的物質有四個現象,因為有四個現象,它才會組合。這四個現象在佛家就用地、水、火、風來表示,地它是一個物質,雖然很小很小,我們在高倍的顯微鏡之下看到它是個物體。地是代表物體,它是物質;火是代表它有溫度,水是代表濕度,它帶的有濕度,現代的名詞叫帶電,帶陽電、帶陰電,陽電就是火大,陰電就是水大;它是動的不是靜止的,動就是風大。基本的物質它有四個現象,它帶電,帶陰電,帶陽電,它是動的不是靜止的,這是發現平等一相。
【實相無相。】
這是講體。
【離一切虛妄相。】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金剛經》上說的。這說的體,這就比剛才講那個又進了一步,現在科學家也觀察到,真的是很難得,現代科學家。從前科學家認為有一個基本的物質組合成一切萬事萬物,現在科學家知道,那個基本的物質沒有,不存在。到底是一回什麼事?現在觀察到是波動,比從前真的進了一大步,根本沒有物質存在,波動的現象,像電波一樣,光波一樣,再粗一點像水波一樣。我們講水波看到波浪,有沒有浪?沒有浪,是波動的現象,根本就沒有物質存在,這個跟大乘佛法裡講的完全相合。
佛在《楞嚴經》上跟我們說的「當處出生,當處滅盡」,生滅是同時,沒有先後,要有先後,那就有生有滅,這是不生不滅。《法華經》上佛也是這樣告訴我們,這一些經文句子是最難懂的,為什麼?因為遠遠的超越了我們的常識,無法體會,這講的真相。經上又說「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隨眾生心,這個眾生心就是眾生的心想,一切法從心想生,什麼東西隨著你的眾生心?法性!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沒有相。眾生心就是波動,隨著這個波動現象。說實在話,這藉著科學家的觀察,我們對《楞嚴經》這個句子恍然明瞭,我們看古人的註解看不懂,事實真相如是!體沒有相,作用就有相,作用就是隨眾生心,就是從心想生。
【實相無不相。非頑空與斷滅。】
『無不相』就是有相,到底是有是無?有跟無是同時,有即是無,無即是有,不能把它分開說兩樁事情。就像我們作夢一樣,夢中那個境界到底是有還是沒有?你說它沒有它有,你說它有它確實沒有。我們眾生的迷就是分別執著,有決定就不是沒有,沒有就決定不是有,這就是分別執著。殊不知真相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有跟無是一不是二。所以《心經》上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有,空就是無,色即是空,有就是無;空即是色,無即是有。因為它是一不是二,所以這裡面不可以有分別,不可以有執著,離開一切分別執著,真相就見到。真相就是實相,就見到。因為我們有分別、有執著,永遠見不到實相。佛跟我們講,我們也體會不到,原因就是我們有分別、有執著,離開一切分別執著,真相大白。所以《金剛經》上說: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如來」就是真如本性,你就見性,見性就成佛,我們今天見不了性,就是有分別、有執著,而分別執著永遠不肯放下。哪一天放下,哪一天你就見性,你就成佛,不肯放下永遠不能成就。
【實相離言說。南嶽云。】
『南嶽』,懷讓禪師。
【說似一物即不中。故云。凡有言說。皆無實義。】
換句話說,事實真相不但說不出,我們心思都達不到,為什麼心思達不到?心思還是個妄念,還是個分別執著,分別執著決定達不到,言語也是分別執著,離分別執著,這才能現行,你用分別執著如何能達到?所以佛給我們講「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佛都是講真話,沒有講假話,我們要能信得過。事實歸事實,我們凡夫真的達不到,真的達不到就是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是無量劫以來就用它,現在想捨捨不掉,難就難在這裡,怎麼辦?這佛講:好,你不要捨,你就用執著,執著名號;你就用妄想,想阿彌陀佛。這個辦法好!這辦法我們這個功夫才用得上力。這就是前面講的指方立向,我們靠這個方法,我們這一生當中能成就,不用這個方法,是決定不能成就的。底下所引用的經論:
【圓覺云。諸幻盡滅。覺心不動。幻滅滅故。非幻不滅。故云。不用求真。唯須息見。】
《圓覺經》過去我們也講過幾遍,這兩句經文意思很深很廣,『幻』是相,就是《金剛經》上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妄盡了,妄怎麼會盡?心淨了妄就盡,只要心動,心有想就有妄相,因為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諸幻盡滅,覺心不動』。原來心不動這個妄就沒有,妄想就沒有。佛家修行的樞紐就建立在這個基礎上,這是什麼?是定,不動就是定,覺就是慧,幾時我們這個心不動,沒有妄念,沒有分別執著,心不動,這個心起作用就是智慧,這定慧!然後才能看到諸法實相。
『幻滅滅故,非幻不滅』。「非幻」就是真如,就是本性,在佛裡面也叫法界,名詞有幾十種之多,都是說這一樁事情。你才見到不生不滅的境界,這就是大涅槃的境界。所以修行的總綱領、總樞紐就是底下這兩句話,『不用求真,唯須息見』。這個「見」就是你的思想見解,你只把這兩樣東西捨掉放下就成功。所以不要以為你的見解很高,你的思想很純潔,全是妄想,你有這個念頭就墮落在群邪,為什麼?你還是有妄想,還是有雜念。如果這個妄想、雜念實在是斷不了,把它轉成阿彌陀佛,專念阿彌陀佛,專想阿彌陀佛,這就對了。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