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無量壽經玄義  (第十八集)  1989/11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02-014-0018

  請掀開講義第三十五頁倒數第五行,經題最後這段。

  【經。義為契經。一是契理。二契機。】

  我們先把這兩個意思簡單的介紹一下。印度原來沒有『經』這個名詞,梵語稱為修多羅,修多羅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線,就是一條線。線它有貫穿的意思。因為印度從前梵文的經典是貝葉所寫的,寫成之後,貝葉樹葉也厚,裁出來長長一條一條的,通常這一片葉上只寫四行,所以當中打一個洞用線穿起來,那個線叫修多羅,這就穿成一冊一冊的。

  在我們中國對於古聖先賢的著作,我們尊稱為「經」,尊稱為經典。所以中國人對經典看得非常重,佛經傳到中國來之後,就用經來翻這個修多羅,不是修多羅的本義,這我們要了解。為了區別與中國經典的差別,所以加上一個『契』,這意思就比較上圓滿。契是契合的意思,也就是相應的意思。第一個它『契理』,理就是我們前面所講的實相理體,它與這個相契,也可以說是真如本性。佛的言語是從真性裡面流露出來的,所以說是決定真實。如果就本經這三種真實來說,這個意思就非常的具體。佛在這部經上告訴我們「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實之惠,真實之利」,這三種真實就是理。它與這三種真實之理(就是本性)相應,所以這叫契理。如果與本性不相應的,不能稱之為經;換句話說,佛所說的都有真理做依據。我們現在人講真理,這理就是真理,在佛法講就是本性,就是真如實相。

  第二要『契機』,機是眾生的根機,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眾生的程度。要適合於眾生的程度,適合於眾生的需要,適合於他的生活環境,他才會樂意接受。否則理固然很好,這理我用不上,我們生活用不上,理雖然是真的,對他未必是需要的。所以又要契理,又要契合眾生根性。一定要符合這兩個原則,這才能叫經,才稱之為契經。可見得佛經確確實實做到惠以眾生真實之利,這個真實之利這就是契機!前面是真實之際,真實惠,那是理。真實之惠,這個惠是恩惠,就是施捨,那這是最契機的。佛經裡面常常給我們說,契機不契理,這是魔說,佛說跟魔說差別就在此地。魔說法契機不契理;如果是契理不契機?佛說這是戲論,拿現在話就是廢話,講了怎麼?講了很高,確實不錯,沒用處,於眾生沒有利益,等於白說。可見得凡是佛經一定要要這兩個意義統統具足,才能稱之為經典。

  【具貫攝常法四義。】

  『具』是具足或者具備。一定符合這四個原則。這四個原則,第一個是貫。

  【貫則貫穿所說之理。】

  這個字要拿現在的話來講,就是他講的有條不紊,有次第、有順序,言語、文章都可以說是第一流的。『貫』這個字在佛的經典裡面,後人有所謂編的叫科判,不管這個經的長短,用這科判都能夠把整個經自始至終全部把它貫穿下去。這種學問是佛法裡頭特有的,以後儒家學去了,學去之後就變成章句之學,所以儒家的章句是學佛法的科判。

  這個字在世間法裡面,好的文章確實都做到了這個原則。前面曾經跟諸位提過,真正的好文章,你沒有法子加一個字,也沒有法子把它刪掉一個字,它的文章做到不增不減。你不能跟它顛倒,不但段落不能顛倒,字都不能夠顛倒,文章做到這麼好,這都是貫字。絕對不像現在人,像報紙雜誌裡面的文章,你可以隨便給它改,改了意思還不變,那這就不是個好文章。真正好文章是做到不增不減。在這個經典雖然是翻譯的,翻得都好。第二個意思是攝:

  【攝則攝持所化之生。】

  這個『生』是眾生。『攝』是講它有一種攝受的能力。這在世間書籍裡面,有些也能夠做到這一點,那就是叫人讀了之後,百讀不厭,這就是攝受的能力。沒有這種能力的,普通一般文章你看了一遍,不想再看第二遍,那就是它沒有這個力量。所以世間文學的作品,它的價值就看這攝受的功能如何。

  我們以小說來說,很多人喜歡看小說,但是平常的小說看一遍、二遍就不想再看了;這故事知道了,不想再看了。真正好的小說,的確看個幾十遍都看不厭,那它就有攝的功夫在裡面。可是小說攝持的能力畢竟還是有限,你看上二十遍、三十遍就不想看了。我年輕的時候很喜歡看小說,對於中國四大說部是特別的欣賞,大概都看了二、三十遍,這就很不容易!二、三十遍之後,現在這個小說擺在我面前,不想看了,一點興趣都沒有了。這就是它文章好,能夠叫你讀二、三十遍,它有這個能力。

  更好的文章,真是叫你百讀不厭,從小念到老,愈念愈有興趣,那個攝持的力量就強,像四書五經。四書五經年輕的時候讀了沒有味道,老師教的不能不讀,可是讀到年歲大的時候,那真是愈讀愈有味道,可以叫你念一輩子,這是中國典籍跟西洋的教科書不一樣。四書五經在我們中國這麼一本教科書也是一生需要學習的。從七歲開始上學就念這個東西,那時候念的、背的,不講的,過去都跟諸位說過了,只叫你念不講解的,念上幾百遍念到會背;到十三、四歲以後,這就開講,講完之後,那是研究,研究、體驗是一生的事情。所以到七、八十歲,展開書卷,你念起來還是其味無窮。可見得它這個攝持的功能,那就不是後人作小說的能夠跟它相比了,這在文學價值上是第一流的。

  像我們中國儒家的四書好東西,道家的不是道教,《老子》、《莊子》這些東西都是最精華的東西,也是第一流的文章。佛經之妙,它這個法味之濃遠勝過世間的典籍,遠遠的勝過。經典可以說,從初發心一直到你成佛都讀不厭,那這就不是一世的,生生世世。像一般經上講成佛三大阿僧祇劫,《華嚴》裡面說是無量大劫,永遠讀不厭的。為什麼讀不厭?因為它與真如本性相應。性理至深沒有邊際,所以它的法味就無窮,成了佛法味還是無有窮盡,就是前面講的契理。

  所以任何一部經典,前面曾經跟諸位談過判教,判教是就眾生根性上判的,實在講佛經上不能判。佛經,說實在的話沒有淺深,尤其是大乘經上常講「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可見得藏通別圓、小始終頓圓那是眾生的根性。經典,藏教的人讀《華嚴經》也是藏教;圓教的人讀《阿含經》,《阿含經》也是圓教,這是真的。第二就是攝受眾生。它像一個磁鐵一樣,它真正能把你吸住,除非你不去讀它,你不去研究它。你要是喜歡讀、喜歡研究,這裡面味道太濃了,到最後真正是欲罷不能。在一部經裡面所體會到的意思觸類旁通,世出世間法沒有不通達的,這是攝受的力量。第三個意思是常的意思:

  【常則古今不易。】

  這我們世間人所謂是真理,永遠不變的,無論放在什麼地方。佛過去在印度講的,適合於印度人,佛教傳到中國也適合於中國人,由中國傳到韓國、傳到日本也適合於他們,也就是這個經典永遠不會變。它講的是原理原則,符合於任何一個地區,任何國家民族,任何時代,它統統適合,這很了不起。不像世間有很多作品,它有時代性。能夠超越時間、超越空間,這是了不起的著作。儒家、道家實在講他們的東西也是超越了時空,所以被後人尊稱為經典是有道理的,佛法也是如此。『古今不易』,這是我們一定要把它認識清楚的。因為有很多人認為是古老的東西應該要淘汰了,時代天天在進步,我們回過頭來讀幾千年人家的著作,好像這是落伍,其實那個看法是錯誤的。

  一般講解佛經,就說佛教不能夠發揚光大,這個地方也是有一個因素,實在講就是真正修學的人太少了。佛法不僅僅你要理解,裡頭要有實證,解與行決定是相應的。從理解你就會去實踐,從實踐當中又能夠體會到它的經義,所以解行輾轉互為因緣,這樣才能夠真正契入實相。真修的人少!單單從文字上的講解這是不可以的,這是佛家很大的忌諱。佛門常說「依文解義,三世佛怨」。依照經文來解這個意思,三世諸佛就是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都喊冤枉,為什麼?你不懂他的意思。《開經偈》裡面講的「願解如來真實義」,這是相當不容易做到的。一定自己要有實際修學的功夫,你才能體會到他的意思。所以他的意思實在意在言外!意在言外,換句話,在文字之外,文字裡面你去找,找不到意思。言語裡面找不到意思,為什麼?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你要從言語文字,那等於是個指路標一樣,你順著這個方向去體會,你才能得到真實的東西。所以這是『常』。

  【法則近遠同遵。】

  遠近這兩個字是雙關語,既是空間又是時間。時間近就是現代,遠就是古時候,或者指未來,這都是遠,所以說時空都包括在其中。就是一切眾生必須要遵照的,如果你想你自己的生活能夠幸福,那你就得要遵守。真正的幸福決定在佛的經典裡面;換句話說,佛經典所說的,說的是我們自性,就是真正的幸福是在自性裡面,經典是幫助我們開發自性的。自性裡面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才藝,一切眾生必須要遵守。

  所以佛法它的偉大之處,不是牽著人的鼻子走,不是叫你跟我走,不是的,它是啟發我們自性,教我們順著自性走。順性,不與自性相悖,與自性相順著的,這叫悟、叫覺。如果與自性相違背,這就是迷,是愚迷。順性是覺悟!所以佛法講破迷開悟,順著你的自性才能破迷開悟。你跟釋迦牟尼佛走,決定是迷惑顛倒,這個諸位要知道。我們今天學佛的佛教變成宗教,為什麼?把佛菩薩當作神看待,一切都跟著他走,這就完了,這不是佛的意思。佛是啟發我們、教我們自發自覺,順自性,這就對了,跟佛一樣,沒有兩樣。所以佛稱作無依道人,依是依靠,沒有依靠,頂天立地,他偉大就偉大在此地,教我們每個人都頂天立地。

  三皈依,皈依是皈依你自性三寶,是這個意思,不是皈依外面的人,皈依外面人這就糟糕!那就大錯特錯。三皈裡面第一個是皈依佛,皈是回頭,依是依靠,佛是什麼?佛是自性覺,這是真佛!人人都有自性,人人都有自性覺;換句話說,就是《華嚴》、《圓覺》裡面所講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你要皈依你自己的本來佛就沒錯,這就對了,所以叫三自皈。也就是從一切迷惑顛倒回過頭來,依自性覺這叫皈依佛。

  法,法是正確的思想、見解、行為,正知、正見、正行!這個正從哪裡做標準?就是你自性覺是標準,你迷了當然你的思想、見解、行為就會發生錯誤、就會有偏差。你要是覺悟了,當然一切都得其正。所以從錯誤的思想、見解、行為回過頭來依自性正。皈依僧,僧是清淨的意思,是和合的意思。六和合!六根清淨,一塵不染。從一切染污、從一切不平等回過頭來依清淨平等,這就是僧,這叫皈依僧。這是佛家講的真正的三自皈,你才能有成就,你才不會迷,絕對不是叫你皈依外面的人。外面的三寶,我們是佛弟子,我們要尊重,我們要擁護,為什麼?因為是三寶的形象。就好像我們國家,國家做一面國旗,這國旗代表我們國家,我們對它要尊重,那是什麼?那是代表我們形象的,一定要懂得道理。

  形象裡面有實質,實質是自性三寶,外面那個三寶是形象。形象需要,因為沒有形象,佛的教化不能推行,這個教育不能普及,一切眾生得不到利益。因此,這種教學的形象我們要尊重,我們要維護,要大力的發揚光大,要懂這個意義。所以不要把形象看作特別的神聖,把自性三寶實質忘掉,那就壞了,那就完全顛倒了。皈依佛,佛是什麼?泥塑木雕的佛像,那就錯了,古人常講「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它怎麼能保佑你?就錯了,可是佛像我們要不要供養?要供養。為什麼要供養?供養它啟發我們自性。所以佛弟子供養佛菩薩形像,不是擺設的,這點大家一定要記住。所以他沒有一切的忌諱,什麼選日子、選時辰統統沒有,哪有這些!我們供養佛菩薩形像,它表達一個意義,啟發我們自性。譬如我們掛觀音菩薩像,觀音菩薩是代表大慈大悲,我們見到他的像,我們處事待人接物要用慈悲心,是這個意思,它來提醒我們的!

  一般講佛像是表性德的,菩薩像是表修德,性修不二,也就是菩薩代表是因,佛代表是果。像我們供養本師釋迦牟尼佛,供養本師有兩個意思,實在講可以說一切佛都是本師,毘盧遮那是本師,阿彌陀佛也是本師。本師是根本的老師,這是不忘恩,像我們一般中國人供祖先,意思完全相同,紀念的意思,不忘本。人對於遠祖都不忘,近的人恩情一定非常濃厚。所以講是報本反始,民德歸厚,人心培養厚道。厚道從哪裡培養?就從這培養。人能夠懷念遠祖,這人是不忘本。培養心地,心地的淳厚、善良從這裡來培養。所以這是根本的老師。

  第二個意思有見賢思齊。他成佛了,所謂成佛,就是他的覺正淨統統圓滿,他一點也不迷,一點也不邪,一點也不染污。他成就了,我為什麼不成就?我應當要好好的學習。他是我們一個榜樣,我天天照著這個榜樣來塑造自己,希望自己跟他一樣,是這個意思。所以跟供神不一樣,宗教裡面供奉上帝,他總不能說我要跟上帝一樣,將來我要作上帝,那就篡位了,是不是?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佛不是如此,我供養佛像,我要成佛,我要跟他一樣,這個意思不相同。

  第三個它也代表性修、德能。譬如釋迦,釋迦是梵語,它的意思是仁慈。牟尼是寂默,寂默就是清淨的意思。他這個名號就給我們很大的一個啟示,我們對人要仁慈,對自己要清淨,清淨是自受用,仁慈是他受用,是對別人的,自己要清淨。

  所以佛菩薩形象、名號裡面的含義你要曉得。見到這個相,就想到我應該要怎麼修學法。這種修學實在講就是日常的生活,處事待人接物,我們都有一個準則、都有一個標準,這個標準統統是以性德為基礎,這是法!法是法則。『近遠同遵』,所以經典,稱得上經典一定要具足這四個意思「貫攝常法」,具足這四個意思才能稱之為經典,這是佛經的標準。

  在題目裡面,前面「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這十五個字是別題,就是只有這部經是這個經題,其他的經題目不一樣。末後這個「經」叫通題,凡是佛所說的都稱之為經,像《華嚴經》、《法華經》、《金剛經》都稱為經,所以這是「經」字是通題,前面這十五個字是別題。它有通、別兩種題。我們再翻開三十六頁開端給我們講:

  【七種立題中。本經屬具足立題。】

  佛經的題目是有原則的,題目的建立有七個方法,所以這個經典是真的假的,我們看經題能看得出來。因為它不符合這七個原則,那決定是假的,一定要符合這七個原則。這七個原則就是人、法、比喻(人、法、喻)。有的經單人,經題裡面只有人,沒有別的,像《佛說阿彌陀經》它只有人,「佛說」,釋迦牟尼佛說的,「阿彌陀」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佛,這都是人,所以這個題目裡面沒有法,沒有比喻。也有單用「法」做經題的,像《大般若經》,「大般若」是法。《大涅槃經》,「大涅槃」是法,這裡頭沒有人,沒有比喻。也有單用比喻做題目的,像《梵網經》,「梵網」是比喻,大梵天的羅網,這裡頭沒有人,沒有法,這是三個例子。另外有三種是兩個合在一起的,人法、人喻、法喻,這就變成六種,最後一種(第七種)是人法喻這三種統統有,這叫『具足立題』。所以總共是七種例子,叫七立選題。這在通常一般講經的時候可以不講,像在美國這場合當中可以不必講這些,但是自己要知道,如果有人問的時候,我們不能夠不曉得。所以自己一定要知道,不必去講解。這部經屬於具足立題的,第一個是佛:

  【佛是此土果人。】

  『果』就是證果的人。釋迦牟尼佛是我們娑婆世界證到究竟果位的人。

  【無量壽是彼土果人。】

  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佛,所以這個題目裡頭有人。

  【莊嚴清淨平等覺。】

  這七個字:

  【是法。大乘是比喻。】

  所以這個題目裡面是人、法、喻統統都有,屬於具足立題。

  【諸經皆具教行理。本理立教。依教修行。從行顯理。故須明本經題中別具之教行理。】

  這就是一切經,如果從內容上分析,它一定是有教、有理、有行,這是決定不能少的。「教」是什麼?教是言教,就是言語、文字。也可以拿我們現在講,它是教科書。教科書根據什麼?根據理論而建立的,所以『本理立教』。依據什麼理論?像本經依據實相理體建立的教學。『依教修行』,一定要依照佛陀的教訓、教學來修行。行是行為,修是修正,我們的思想、見解、行為有了錯誤要把它修正過來,修正的標準用什麼?就是用佛的教訓,依照佛的教訓,把我們自己所有錯誤修正過來,這叫修行。

  『從行顯理』。我們的心行正確,本性自然就顯露,所以佛教給我們的行是什麼?這個行是順性的,這個行是與真如本性相應的,也就是與真理相應的行為,所以它行理。這個行裡面就有樂,這我們通常講的行裡頭有悟,有悟處。因此在這經題裡面,也要把這個意思透出來。

  【佛說大乘是教。依無量壽之理體。宣眾生本具之大經。】

  『無量壽』。前面一再給我們說明是我們的本覺,是我們的真性理體,無量壽。依這個本覺理體,佛是宣說眾生本具的『大經』,這個大經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是誰?是我們每個人自性裡頭本來具有的。如果你說這個佛經是釋迦牟尼佛的,錯了,釋迦牟尼佛的經我們永遠得不到受用。實在講,這個經典一展開,會歸自性,佛心、我心是一個心,佛性、我性也是一個性。這個經從釋迦牟尼佛口裡頭流出來,流出來是什麼經?是我們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經典,不是別人的。經是這麼來的,所以你要學,一定要懂得這個原理原則。依照經一定要開發自性,自性一開發,那就成佛。成佛實在講就是成就自己圓滿的大覺。佛是大覺,對於世出世間,古今中外一切法,從此以後再不迷惑了,這叫做成佛。第二是:

  【莊嚴清淨平等覺是行。一句彌陀。莊嚴自心。清淨自心。即是依教修行。】

  所以本經在題目裡頭就給我們顯示,我們修行修什麼行?修清淨行,修平等行。清淨、平等裡面自然具足莊嚴。莊嚴不必去學的,心清淨,身就清淨,世界就清淨;心平等,境界就平等,清淨平等是真正的莊嚴。莊嚴要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美好,沒有比這個更美好的。用什麼方法修?經典裡面教給我們的執持名號,用這句名號修自己的清淨心,修自己的平等心,你這句佛號念得叫什麼?得力了,這個原理原則非常重要。

  也許就有人問,那我不念阿彌陀佛,我念別的行不行?行,可以的。如果單單講清淨平等,用其他的方法能達到。可是諸位曉得,前面有個「莊嚴」,後面有個「覺」,這其他的方法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因為這「阿彌陀」是我們本覺,你念其他的名號,它不是本覺,始覺與本覺不相應;念阿彌陀,能念之心是始覺,所念的佛號是本覺,始本相應,不同的就在這一點。如果單單講我要求心清淨,我要修平等,那什麼方法可以。這是真的,這就是佛法講的八萬四千法門,其他的又是經、又是咒,那方法很多,但是不能叫你一生成佛。就是你的始覺跟本覺不相應,這不能叫你一生成佛。

  一生成佛,唯獨這個法門。前面一再說,說得很明白,釋迦牟尼佛成佛了,把成佛的方法和盤托出來教給我們,傳授給我們。這不是成菩薩,不是成阿羅漢,更不是成人天之法,直捷成佛的方法,非常的難得,非常的可貴!我們在一生當中遇到,實在是大幸。彭際清居士講過,遇到這個法門是「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這一日給你碰到了,希有難逢,這一下碰到了,真正是不容易!他這句話梅光羲居士引用在序文裡面。所以這個是行經。

  【無量壽是理。】

  因為它是本覺。

  【表三際一如。】

  『三際』是過去、現在、未來。在我們凡夫觀念,過去、現在、未來當中是有間斷的、是有障礙的,實際上沒有。過去、現在、未來是一,一而三,三而一,幾時你能夠證得,過去、現在、未來是一,那就恭喜你,你見了性。因為是一,所以你統統都知道,過去也知道,未來也知道,你統統都知道。如果過去已經過去,未來還沒有來,那你怎麼會知道?你不可能知道三際,因為三際是一不是三,凡夫迷了誤以為有三,實際上沒有三。在法相唯識學裡面,佛給我們講時間與空間,都是我們錯誤的觀念,實際上沒有的,時空都沒有的,拿現在的話說抽象的概念,不是事實,事實上沒有。

  但是這個時間我們講沒有,沒有這個時間,現在漸漸會體會到一些。像現在我們人可以飛到太空去,飛到太空這個時間就沒有了。因為我們現在時間觀是地球轉一圈一個日夜,我們飛到太空當中就沒有這個觀念,沒有這個觀念就沒有時間,時間觀念就沒有了。佛告訴我們,時空都是一,這是真正不可思議。時空現相從哪裡來的?一念當中生的。念劫圓融,劫是大劫,過去、現在、未來,念是一念,念劫圓融。空間亦復如是,這是真的,這是自性裡面的性德,迷了才變成十方三世,悟了法界原來是一真!一真,所以一是真,十法界就是迷了,迷了才有十,才有十方三世,覺悟了沒有,原來是一真。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華嚴》華藏世界也是一真法界,這是理,這個理等我們去證實,我們今天為什麼證不到這個理?因為心不清淨、心不平等,所以你證不得。要想證得,就是心真正到清淨平等,一念不生,這法界就是一個。

  你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曉得自古以來古聖先賢教給我們的,就是訓練清淨心跟平等心,不讓我們知道太多,知道太多心就亂了,就不清淨、不平等了。你看《般若》,般若是大智慧,可是般若裡面,般若無知!無知是什麼?無知就是一真法界,無知就是絕對的清淨平等,他一念不生。可是無知裡面有無所不知,為什麼?他十方三世都知道,念劫圓融。像《華嚴》裡面所講的「大小不二」,一微塵裡面能容納無量無邊大千世界,塵包剎土!比《維摩經》上講的還不可思議,《維摩經》裡面只講的「芥子納須彌」,所以古人講《小不思議經》,不可思議,《華嚴》是大不可思議經,《華嚴》什麼?微塵裡面裝大千世界,這比芥菜子裝須彌山更不可思議,所以叫《大不可思議經》。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就入這個境界,就「三際一如」。所以這個功夫分三個等級,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

  這個法門它最大的好處就是方法簡單,功效神速,比任何一個法門都來得快。只要你明白這個道理,死心塌地去念,遵照佛的教訓。在日常生活當中,於這個社會,人不能夠離開社會,在這個社會上用什麼樣的態度處事待人接物,這經上講得很清楚、很明白,依照這個方法做人處事,夠了。怎麼樣修行也講得很清楚,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那是我個人的事情,個人修行,怎麼樣生活,怎麼樣處事待人接物。所以這個經典真是一切圓備,世出世間法統統都有。

  你曉得「無量壽」的意思,你就知道阿彌陀的意思。阿彌陀是梵語,翻成無量壽。曉得我們念這一句佛號這個意義、這個功德,真實不可思議,你才念得歡喜,你才肯念!換句話說,念這佛號什麼意思,天天老是念這個名字,沒有味道,所以他不知道,這裡頭東西是奇妙無窮。

  【涅槃常住之法身本體。】

  阿彌陀就是這個,所以是性體。

  【亦即眾生本具之佛性。】

  我們說「無量壽」,說「阿彌陀」就更清楚。阿彌陀就是三際一如,就是『涅槃常住法身本體』,就是眾生本具的佛性,也就是眾生本來具足的真如本性,佛性就是真如本性。是淨土宗裡面所說:

  【是心是佛之本心。實際理體也。】

  這就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釋迦牟尼佛在這個經上所開示的,教給我們顯示的是我們自己的真實之際,所以這句阿彌陀不是外面,的確是自性本體。

  在過去,倓虛老法師曾經講了一個公案,實在講這是事實。他早年在長春建了一個廟,那個地方教育非常落後,東北教育很落後,所以廟裡面他們就辦了一個義學,就辦了個學校招生。因為出家人都沒有做校長的資格,所以就請了一位居士。這個居士姓張,以後他學了佛之後改了個名字,改作念西,就是念西方。

  這張先生聽老法師講佛法,很有受用,他悟性也很高,受過高等教育的。有一天就是看書,看到「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他就問老法師:既然是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那我何必還要念?西方阿彌陀佛就不必念了!老和尚聽了之後就點點頭,他說:很好,很難得,你講的話沒錯。他說我可得問問你,你這個自性彌陀跟西方極樂世界的彌陀,這當中界限在哪裡?唯心淨土跟西方淨土邊界在什麼地方?他這一問,這張先生想了很久,他說:好像沒有邊界。他說:沒有邊界,你還得念下去好了。他說:對。確實如此,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自己的自性變現的,阿彌陀佛也是自性變現,自他不二!我們為什麼要念這句名號?念這句名號剛才講了,恢復自己的清淨心跟平等心。如果你心地真正得到清淨平等,不念可以。我現在理是明白了,可是我現在境界達不到,我心得不到平等,也得不到清淨,那用什麼方法?這個方法最妙了,還得用這個方法。倓老的確是很有智慧,一句話把人家的迷惑點破了,不容易。

  所有一切方法啟發自性,就像這經上所講的「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這是我們學佛真的唯一的一個目標。無量法門,十大宗派無量的經論統統是要達到這個目標。這個目標可以說就是經上所講的「無上正等正覺」,名詞講的不一樣,意思是一樣的。但是所有這些方法,沒有這個方法巧妙,所有一切方法,沒有這個方法來得簡單。這個方法的確人人都用得上,人人都會念,人人都能成就。確實它是個平等法門,其餘的八萬四千法門不平等,適合一部分的根機,不是適合全部的根機,這個法門適合於全部根機。遇到這個法門可以說是,你就儘管放心大膽,不用選擇了,它決定契合;其他法門你遇到了,心裡還得想一想適不適合我。就好像古人有比喻,把這個法門比作阿伽陀藥,印度有一種藥,這個藥什麼病都可以治,都能治得好的。我們有病了,看到藥總得想想這個藥對不對我的症?總得要去考慮,萬一不對症吃壞了還麻煩。這個藥要拿到手不必考慮,絕對沒有副作用,只有利益沒有弊病的,放心大膽,這法門之殊勝不可思議。

  下面經題的意義非常豐富,實在講說不盡的。我們提要的說也只說幾個比較重要的,這個地方是:

  【以經題配三覺。無量壽佛。是我本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以莊嚴自心。是名始覺。始覺合本覺。直趨究竟覺。即是題中清淨平等覺。】

  這是『配三覺』,三覺是《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所講的:始覺、本覺、究竟覺。始覺一定要合本覺,才是真正的始覺。始覺諸位要曉得,絕對不是指我們今天開始念佛我們是始覺。沒有成佛之前都是始覺。所以始覺可以說從初發心一直到等覺菩薩都是始覺。等覺菩薩破無明,我今天才開悟。所以我們的始覺,天天都是始覺,年年都是始覺。你每天都有覺悟,你這個心地覺悟就是始覺,所以始覺是從初發心到等覺統統是始覺。

  這個「覺」裡面有正、有邪。與本覺相應的這是正覺,與本覺不相應的這個覺就不正,標準在此地。所以我們依照這部經典來修學,天天與這經典所說的理論方法相應,年年相應,月月相應,天天相應,這就是決定『始覺合本覺』。你的心一定一天比一天清淨,一天比一天平等,心清淨平等裡面沒有界限,這個界限是什麼?分別執著。就沒有分別執著,沒有界限。離了一切分別執著,法界就逐漸逐漸變成一真,就變成一個。法界為什麼有十?因為有分別。我們有分別過去、現在、未來才稱為三際,分別東南西北上下這才變成十方!所以你沒有分別執著,十方三世都沒有了。然後沒有妄念就沒有無明,沒有無明,一切統統都明瞭,一切通達。我們今天不通達是因為有無明,無明就是不明瞭。過去、現在、未來我不明瞭,不明瞭就叫做無明。所以無明從哪裡來的?從妄念來的,妄想。沒有妄想就無明斷了,沒有分別執著,這個執著就沒有了,這個界限就沒有了。所以這些意思統統在經題裡面都可以看到。末後這一段說:

  【又可解為。平等覺是我本覺。起心念佛。以自莊嚴。是為始覺。】

  這個講法也能講得通。

  【始本不離。】

  就是始覺不離本覺,本覺不離始覺。

  【直趨覺路。頓入寂光。證無量壽。】

  『無量壽』,這就是前面所講的「真實之際,真如本性」,這與禪宗裡面「明心見性」的境界完全相同。

  【如是則平等覺是我因心。】

  它這裡面,你作為『因心』可以,作為「果覺」也可以,因心跟果覺是一不是二。所以它這個法門是從果上來修的,因果是一不是二,這不可思議的。不是其他法門修因逐漸再證果,它因果是同時的。

  【無量壽是我果覺。妙義輾轉無盡。悉在一題之中。】

  這些意思統統都在這一個經題的裡面。這也不過只是略舉幾條,我們知道一個大概而已,要細說,確實是說之不盡。

  【故云。聞首題名字。獲無量功德。】

  這個話是不錯,可是你要了解它的意思才有『無量功德』,你要不了解意思,功德得不到的。所以日本人就搞錯了,日本人聽古人說的這兩句話,你看日蓮宗,他就念經題,《南無妙法蓮華經》,問他什麼意思?不知道,統統不曉得。這個不行!這個意義得不到。所以這是什麼?他錯了,他聽人家的話只聽了一半,只聽了這一句話,這句話裡面的含義他不知道,他不曉得。

  所以你要曉得真正能夠獲無量功德,是要把這題裡頭的意思透徹、明瞭,那就功德無量。因為什麼?一聽經題或者一念經題,自己就契入這個境界,就入了境界。如果你對這個題的意思完全不知道,那就像小孩唱歌一樣,有口無心,唱得一個字沒有唱錯,問什麼意思?他不懂,他不曉得,所以他入不了這個境界。這就是念佛的人很多,為什麼有人念的有成就,有人念一生都不成就。我們曉得這個意思,你才曉得這一句「阿彌陀佛」,或者是我們自己念出,或者是我們自己聽到,我們會會到清淨心跟平等心,會體入這個境界。一般人對這個意義不明瞭的,雖然口裡念一句阿彌陀佛,他的心境跟平常完全一樣。甚至於念了幾十年,他的思想、見解、行為一點都沒有改變,那這有什麼用處?這一句名號是什麼?是用它來修行的,修正我們思想、見解、行為。他也念,但是於思想行為一點沒修正,那個沒用處,古人也所以說「喊破喉嚨也枉然」。這就是什麼?這是不明瞭意義的。光是唱這個名題就是喊破喉嚨也枉然。這一句話應該告訴一下日本人,「喊破喉嚨也枉然」,他不了解這個意義。

  《妙法蓮華經》這五個字的意思,智者大師說的那真是奇妙無窮,所以智者大師當年講這個經題,講《法華經》的經題,「九旬談妙」,這一個經題講了九十天。所以『聞首題名字,獲無量功德』,要那樣聞才行!要聽智者大師講九十天,那才是獲無量功德。他們現在不了解這個意義。拿這個去教人,那真是誤了許許多多的眾生。人家好心來學佛,他就教他念一句「南無妙法蓮華經」,這個比喻不行的,這是大錯特錯。

  「九旬談妙」就是《法華經玄義》,以後四明尊者給它做了一個註解,叫《玄義釋籤》,差不多像我們這個本子,這麼厚的本子,精裝本,三本,就是一個經題,解釋經題這麼三大本。從前線裝本的書是二十本,現在把它印成精裝,三大本,就是《法華經》的經題。如果對這個不了解,念這一句「南無妙法蓮華經」,我覺得沒什麼功德,不如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暗合道妙,念《法華經》沒有這個效果大。但是念阿彌陀佛還是要真正把《無量壽經》或者淨土三經、五經有真正的認識,那就不一樣。那個念了,他會念到法喜,是福慧雙修,裡面有定有慧。如果說不曉得,單單念這個是可以得定,定到相當一個程度會開慧,智慧會開,也就是到理一心的時候才會開慧。

  由此可知,經論之探討、研究也是重要的,但是在我們初學期間,一定要以讀誦為主。為什麼先給你講解?講解之後你才肯去念,否則的話,叫你去念你不肯念。這個事實統統明白了,這才肯念,發心念。曉得我念經,念這句「阿彌陀」的佛號,其目的都是修清淨心,修平等心,莊嚴自己的清淨平等覺。我們是在做這個功夫,這個功夫是真實功夫。在這個世間這是最重要的一樁事情,這是真實功夫。

  下面我們就要研究黃老居士這個註解的讀法,從明天大家把這個本子帶來。前面這一篇,提供諸位做個參考。這個本子還有幾本,大家都可以帶回去,我們這個本子很多,此地沒有寄到。玄義的部分我們就講到此地。我想用兩天的時間,跟諸位研究一下這個本子怎麼個讀法。在古時候看到這個註解、疏鈔太繁瑣了,太大了,可以把它做個節本,就是節要。古人這個方法大家自己去做。我們舉幾個例子,用兩天時間舉幾個例子,你們自己去做,自己去寫,依照它這個本子寫就好。明天帶這個本子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