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玄義 (第十四集) 1989/11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02-014-0014
請掀開講義第二十七頁倒數第六行:
【判教。】
『判教』,判是判別。簡單的說,就好像是我們一般學校教務組要排課程,這個課本應該排在第幾年、排在什麼程度來學習,就是這個意思。釋迦牟尼佛在世,絕對沒有這種概念,所以判教是後人做的工作。就是把佛經整理之後,再把它依照淺深來區分,什麼樣的經典適合於初學,什麼樣的經典適合於程度高一點,就是這個意思。天台宗,我們常講天台八教,它是化儀四教,化法四教。儀就是講儀式,實際上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教學法(教學方法)。化法四教,就好像我們現在所講的課程標準,就是這個意思。古時候這些名詞跟我們現在教育裡頭用的名詞不相同,意義相同。所以佛教,諸位要是仔細去研究,它並不是一個宗教。這就是不管是出家的法師也好,如果他把佛教看成一個宗教;換句話說,他對於佛教不了解、對佛教不認識。這是我們自己心裡要明白,但是不能批評別人,用不著跟他爭執這些,用不著,我們自己清楚。
佛教傳到中國來之後,前面跟諸位說過,在唐朝時候佛教起了一個很大的革命,要拿現在講就是革命,那就是叢林制度的建立。這是自古以來,印度釋迦牟尼佛的時代沒有叢林制度。叢林是什麼東西?拿現在來講就是大學,就是一個正式的佛教大學。所以它的組織幾乎跟我們現在學校沒有兩樣,它的名稱不相同,但是它的職務跟現在學校分科是一樣的。叢林裡面有方丈,方丈就好比校長,這是住持;首座和尚相當於現代的教務主任,指導教授,它有這兩種意思在,指導教授就是首座和尚,教務主任也是首座和尚;維那就等於現代的訓導長一樣,大學裡訓導長一樣;還有一個就是監院,我們常稱為當家師,他是總務,管總務的。就是我們現在教育機關裡面三個綱領職事,教務、訓導、總務;我們叢林裡面也是這三個綱領職事,名稱不相同,業務是相同的,所以實際上它是一個大學。
過去方東美先生給我講過很多次,他說如果叢林制度不能夠恢復,那佛教就沒有前途。他這個話跟我大概提過總有十幾次,所以印象非常之深刻。當然他對於中國佛教的叢林制度有非常深刻的認識。但是現在要想恢復到從前那個叢林的規模,在目前的社會不可能。可是在目前應當把佛教真正變成教育,納入教育的系統,那就是辦佛教大學。
辦佛教大學,不是佛教辦大學。佛教辦大學,那就是普通的大學。像基督教、天主教在我們台灣辦的大學,東海大學基督教辦的,輔仁是天主教辦的,那是一般的大學。現在台灣佛教界也在那裡鬧著,這麼多年鬧著想辦大學,也是辦像輔仁、東海這樣性質大學,這沒有意義,這是一般社會福利的事業,誰都可以去辦的,用不著佛教再來搞這個事情。真正要緊的是佛教本身要有一個學校,培養師資,佛教才會有前途。佛教辦大學,在中國大小乘一共有十個宗派,這十個宗派就可以分做十個學院,十個學院合起來是一個大學。每個學院底下還有派別,這個派別就變成了科系。的確是應該要這樣做法的。這雖然不是從前那個叢林的規模,但是用意與叢林沒有兩樣,能夠把佛教復興,也能夠叫世人對於佛教耳目一新,佛教不是迷信,這是我們應該要努力的、要提倡的。我們自己本身做不到,我們要把這個觀念傳播,將來有福德、有智慧的人讓他們去做,要把這個種子傳播出去。
自古以來,古德判教的人很多,在《華嚴經》裡面就看到有十幾位,對於佛的一切經判別講法不一樣,這就所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為當年釋迦牟尼佛並沒有判別,後人來搞的,所以這並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這部經,有人說它是方等部的,有人說它是圓教的,說得很多。我們不要去為這些事情爭執,知道古人有這麼一回事就是了。我們要了解它,這就是啟發我們,將來把佛法建立為正規的大學教育,可以說判教是最原始的一個想法。
如果說宗教,這判教就不敢說了。像基督教的經典,如果人要給它一判別,那人比神還要高,是不是?神的東西,人怎麼可以判別?不能判。可見得佛教是教育,而且佛教裡是人人平等,這是與一般宗教決定不相同。所以佛教今天之衰,衰到這個樣子,主要就大家誤會了,以為佛教是宗教,而且是低級的宗教。你看人家高級的宗教是一個神,唯一的真神。佛教裡面,佛菩薩太多太多,變成泛神教、多神教,這多神教跟泛神教,這是很落伍的宗教、很低級的宗教。所以這本來是最殊勝、最高的東西,結果被人家看到瞧不起,這也是衰的一個大因素。
在許多家判教裡面,可以說判得最有體系,而為世人公認的,就是天台與賢首。天台家判的比賢首要扼要,就是簡單扼要,所以一般人都歡喜;賢首比較麻煩一點,也就是它判的比較微細一點,詳細一點,可是這看法實在是大同小異。我們這次講解的方式是用賢首的方法,就是我們把玄義分做十個綱目,「十門開啟」,這是用賢首家的格式。如果是天台宗的,它只分五條,五個大綱領,叫五重玄義。賢首十條。
【天台宗立四教。一是藏教。二是通教。三是別教。四是圓教。】
剛才說過,這個判別法,實在上講,是從眾生根性上判別的。佛經,大乘經也常說,「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可見得這個經跟我們這世間的書,真的不相同。我們世間學校教科書,小學的教科書,中學都不適用,中學生念就太淺;中學的教科書,小學生不能用,小學生念太深了,它只能適合於一個階段,不像佛經。佛經任何一部經典,都可以說從初學一直學到成佛,還是依這一部經典。它這經典文字是一樣,就是意思可深可淺;淺講也行,深講也行,更深講也行,它這義理是無盡的,這不可思議。
嚴格的講,佛經,每部經,大乘、小乘每部經都是義理無有窮盡,我們怎麼判它?任何一部經,藏、通、別、圓四個意思統統都有,所以就很難下斷語。只能夠說是眾生根性不相同,眾生根性有藏通別圓,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情。『藏教』就是小乘教,藏是三藏,指小乘的三藏,小乘的根性。『通教』是大乘,大乘的開始,它前面通小乘,後面通大乘,大乘的開始。好像我們現在學校的課程,我們不太清楚了,像我以前念書的時候,大概像中學一年級,一年級的課程實際上就是小學的,等於再複習一遍,前面會通小學,後面的會通後面,就是這個意思。『別教』是純大乘,不通於小乘,不通小乘,純粹大乘。有個特別的,就是『圓教』,圓是圓滿。圓教的內容,可以說四教都具足,所以才圓,沒有一絲毫欠缺的,圓融自在,這是佛法最究竟方便處。最究竟、最方便的是圓教。
這四種人的根性,我們可以說,就拿《華嚴經.出現品》所講的,佛說得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四種人就是妄想執著淺深不同而分的這四大類。小乘妄想執著最深,如果把妄想執著兩個分開來講,執著最深,妄想不見得深,執著最深的是小乘。通教的執著比小乘要淺一點,執著要淺一點,妄想很重;執著雖然輕一點,他的妄想比藏教、比小乘人要多。我們也就想這種人聰明,心不定,定功不如小乘人。小乘人心很定,但是很愚痴,什麼東西他也不想知道,也不想研究,也不想深入了解,他只要修定就好了。
別教,這是相當聰明的人,我們常講定慧等學,他的分別執著比通教都要淡。圓教根性的人,可以說是人絕頂聰明,分別執著非常之淡,所以他樣樣能夠圓融,樣樣能夠融通,他不計較、不執著。我們真正能夠做到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決定是圓頓的根性。這種人好教,他有智慧,他能夠領悟,他沒有分別執著,所以他就特別容易悟入。悟入什麼?悟入一切法的真實相。我們前面講的實相,實相是一切法的真實相,他容易體會。這天台家所建立的。
賢首就是華嚴宗,華嚴三祖是賢首國師。他立的是五教,五教跟四教意思差不多的。他第一個小乘教,小乘教就相當天台的藏教,是一樣的意思。大乘始教,大乘是大乘開始,就是天台家的通教。第三個是大乘終教。一個開始,一個是終結,大乘終教就相當於天台的別教。末後頓教跟圓教,這兩種都是天台的圓教的意思,所以他把這個圓開成兩個,一個圓,一個頓,這樣稱為五教。可見得只是將天台圓教開成圓教與頓教,其他的都相同。
【以上判教雖有不同。但頓漸二教。諸家同攝。】
我們在這一段說得很簡單,只是提綱挈領介紹一下。因為詳細的很繁瑣,也沒有必要去找這個麻煩,因為它並不很重要。『頓漸』這個看法,可以說在古時候有十幾個判教的法師都同意,認為有漸修的、有頓超的。這個觀念大家都同意。
【淨影疏曰。】
這個「淨影」是隋朝慧遠法師,他跟初祖的名字相同。淨土宗第一代的祖師,是東晉廬山慧遠大師。這個人他也叫慧遠,他是隋朝人,所以在歷史上就稱他作小慧遠。他當年住在淨影寺,所以我們稱他為淨影法師,淨影寺的,這是對他很尊敬的稱呼。不稱他的名,稱他的寺廟,淨影寺。他有《無量壽經》的註解,這在台灣也相當的流行。我們要想買到《無量壽經》註解,古註子,只有他這一種流通。他在註解裡面說:
【今此經者。為根熟人頓教法門。】
這個看法相當重要。因為他講是『根熟人頓教』。我們再把它念下去:
【云何知頓。】
『頓』是頓超,它不是漸修的,它是頓超的。
【此經正為凡夫人中厭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發心。生於淨土。不從小故大。故知是頓。】
什麼人叫根熟的人?前面也曾經跟諸位提過,所謂根熟就是這個人他這一生決定可以作佛,這就是根熟了。如果叫你是成阿羅漢、成菩薩,不算是真正的根熟,那只是半熟,不是真正熟了。真正熟了,這個人一生要成佛的。我們曉得,唯有修學這個法門的才是叫根熟,真正成熟,因為他一生要成佛。修學其他的法門,修學小乘法,藏教、小乘教頂多成阿羅漢,通教、別教只能成菩薩不能成佛,唯獨這個法門是一生成佛的法門。那我們就知道這根熟人就是對於淨土宗真正相信,發願念佛求生淨土的人,這種人是根熟的。
它的教法,實在講的確是頓教,決定一生成功,所以底下就頓這個意思來說,怎麼曉得它是頓?這部《無量壽經》,『正是為凡夫人中厭畏生死』,這就是覺悟,這是真正的覺悟,可以說是徹底的覺悟,曉得生死可畏,六道麻煩。如果不能夠了生死,出輪迴,這個六道是沒完沒了。像我們人生在世,過去生中,我們沒有宿命通,不知道前世。就想想這一生,從我們記事到現在,這一生當中,跟一切眾生結多少冤仇、欠多少債務?這個能說欠了就算了的,沒有這回事情。
佛法、世間法裡,都給我們講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如果沒有因果報應,你們想一想,那怎麼可能有命運?那有些算命的、看相的、看風水的,看得那麼準,那是什麼回事?有命運!什麼叫命運?就是討債還債,欠命還命,都幹這些事情。何況我們無始劫以來,所結的這些恩怨沒完沒了。我們今天在社會上,處處好像不如意,好像為什麼我們運氣這麼不好?不是你運氣不好,是你生生世世結的冤家債主太多了,這下都碰到了,所以幫助你的人少,破壞你的人多,就這麼回事情。
你要把這個世間看穿了,說一句話,對這個世界心就涼透了,這是覺悟。這問題怎麼解決法?不能不解決,不解決是不可能的,要想真正解決,只有自己成就圓滿的智慧,永遠不迷,就有辦法解決了。只要我永遠不迷,我的能力統統恢復,我能知道過去未來,我對於一切眾生前因後果都能夠明察,跟我有恩的我報恩,跟我有怨的,我要用方法把他怨解除,這才是辦法。要想獲得這樣智慧德能,只有成佛!所以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去幹什麼?去成佛的,為什麼要去成佛?就恢復自己的智慧德能,就去幹這個事情,這才叫做徹底覺悟。
到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去避難,絕對不是逃避現實,不是的;我們在這個世間,也並不是怕死,也不是真正說害怕生死輪迴,我們是要真正把這個事情得到一個合理的解決,是為這個去的。我們曉得不圓成佛道,這個問題可以說是沒有法子解決,縱然解決,不能得到一個圓滿的解決,圓滿的解決一定要圓成佛道。這個法門尤其殊勝,不可思議。其他法門,佛雖然很慈悲教給我們修學,我們一生未必有把握能夠修得成功。如果修不成功,這個事情又是麻煩,為什麼?有隔陰之迷。隔陰之迷,怕造重大的罪業。我們看看古今,這世界上每個國家民族的領袖,這些人福報是最大的,他的福報從哪裡修的?都是在佛門修的。一享福,就迷惑顛倒了,不肯繼續再學佛。這一享福裡面,就會造很多罪業。一個政策錯誤了,不曉得要害了多少人,那些人將來都是他的冤家債主,生生世世還不清,這個事情麻煩大!這是迷惑顛倒,所以這是非常非常可怕的事情。
佛法裡面講三世怨,這一生學佛,學得很好,戒定慧三學都學得好,你沒能往生,來生?來世在人間得大福報,福報享完了,第三世罪報就現前。第二世你的福報享完了,你享福不會再修福,享福就造業。不要說別的,就是飲食這一道就不得了,愈是富貴人家愈講求飲食,飲食殺害多少眾生?佛法講因果,你吃牠半斤,將來你要還牠八兩,你欠的這筆命債就不得了。貧苦人家想吃一點肉,吃不到,看起來他苦,實在講,他那是少造罪業,他沒有能力造罪業。普通一個人,殺一個人,兩個人,犯法要抵命的;做官、做皇帝的殺幾千萬人,他不要償命,福報大。雖然他不要償命,人間他不要償命,陰曹地府他要償命,他生生世世要償命。這就是說,福報大,造的罪業大,欠的債務多;福報小,他造的罪業小,還好一點。所以你要把這個人生看透了,什麼人最幸福?到這個世間來還債的,還債不欠債,不造罪業,這種人生活的是最有價值的。這樣的人有沒有?有,佛門裡面覺悟的修行人,一生老老實實念佛,不管什麼事情問他,他都好,他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淨土,這是最聰明的人。這是講叫他發心求生淨土。
『不從小故大』,這個法門是大乘,不是小乘,沒有說從小乘一步一步提升上來的,沒有。如果從小乘慢慢到大乘,這是漸教,好像念書一樣,小學,中學,大學,念書一樣。這個不必要,它是一下就成功了,所以它是頓教。特別在這個經上我們能看到,不但不是小乘,而且是如來第一弟子。這經上說得很清楚的,可見得它確確實實是頓教,所以這個法門,這部經典是頓教,可以說是古今中外的大德都公認的、都承認。
【大佑判小本曰。】
大佑法師是元朝時候人,小本是《阿彌陀經》,《阿彌陀經》跟《無量壽經》是同部,所以判小本,這個說法在《無量壽經》同樣可以引用。
【漸頓分之。此屬頓教。】
大佑法師也承認這部經,淨土法門是頓教。
【我國諸師判本經大小二本。多同此說,為頓教所攝。】
這就是從頓漸二教,這是屬於頓超的。
【若依五教。古今中外淨宗大德。莫不以本經實屬圓頓教也。】
『實』是真實的。這是古今中外,這個外國是講日本與韓國,修學淨宗的這些大德們,可以說都公認《無量壽經》是圓教。
【蕅益指出。天台純圓。】
天台是講《法華經》,《法華經》是大家公認純圓。
【賢首全圓。】
賢首是講《華嚴經》,《華嚴經》是全圓。
【其祕髓與奧藏。皆不出此大經之外。】
蕅益大師說的,說《華嚴》奧藏,《法華》祕髓,指的《無量壽經》。這就是說明本經是屬於圓教所攝的。
【圓中鈔云。】
《阿彌陀經》自古以來註解很多,其中有三種註解,可以說是大家公認的《彌陀經》權威的註解。第一部註解,就是蓮池大師的《疏鈔》,第二部是蕅益大師的《要解》,第三部就是《圓中鈔》,幽溪大師註的。這三種註解是《彌陀經》的權威。這個註解在台灣有流通。因為《圓中鈔》裡面這個所註的,《要解》引用得很多。幽溪大師是蕅益大師以前的,所以蕅益讀過他這個本子,所以幾乎《圓中鈔》裡面東西,《要解》裡面引用得很多。
【圓頓法門。亦必須先開圓解。而次修圓行。破三惑而證圓果。以階不退。】
這是圓教裡面漸修的。但是圓教雖然漸修,那比起其他的藏、通、別快多了,所以是圓頓法。它的次第,一定是先開解,就是理論、方法、境界你統統要明瞭,你才真正能夠建立信心,修行的方法不會有錯誤。修行到某個境界,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好比我們走路一樣,先要研究地圖,認識路,然後選擇一條近路,最近的路,最好走的路,我們按照那個,走到什麼地方清清楚楚,我已經走了多少路,前面還有多遠會達到,一點懷疑都沒有,這就是這個意思。『次修圓行,破三惑』,三惑是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這樣才能夠圓成佛道。『圓果』是成佛,走的是這條路,『以階不退』,這就是《華嚴》、《法華》都是走的這個路子。《華嚴》,《法華》以外,像《楞嚴經》、《圓覺經》也是走這個路子。
【今則但說彼土依正二報。以之為開解生信,七日持名。一心不亂。以之為造修行門。臨命終時。即得往生,以階跋致。】
『跋致』是阿鞞跋致。
【故知此經為五濁惡世之無上醍醐。】
這一比較,那就大大的不一樣了。《法華》、《華嚴》、《圓覺》、《楞嚴》,其他這些圓頓的法門,就不能跟它比。因為那些經論法門確實是要按次第的,而且修起來相當困難。『經』是指本經,指《無量壽經》、《彌陀經》,提倡持名念佛的方法。
『但說彼土依正二報』。《無量壽經》、《彌陀經》內容都是說明這些。當然是《無量壽經》說得詳細。它說明了西方極樂世界的源起,這個世界怎麼來的,什麼因緣而來的;給我們說明西方世界的歷史,阿彌陀佛的大願大行,阿彌陀佛的成就,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以及阿彌陀佛在十方世界接引一切眾生,往生不退成佛,這些事情說得很詳細、很清楚。使用這個方法,幫助我們開解生信,使我們建立信心,從信發願。
『七日持名,一心不亂』。這是講修行,時間不必要很長,七天就成功了。這個七天指的是七日七夜,真正發願修行決定成就,這個快!所以連法相宗的開山祖師(唯識法相宗,跟我們這裡完全不相同的)—窺基大師,在《彌陀經通贊疏》裡面,他就說這個法門圓頓至極。為什麼?七天成就。他那個法門七天成不了功夫。你們諸位想想,哪個法門能夠七天成就?這個法門是真的七天成就。我們七天修不成就,那是因為我們沒有認真修;信也不真,願也不真,行更是馬馬虎虎,所以你不能成就。如果信願行這三樣都真實,真實信,真實願,真實行,你七天決定成就。
我們過去在講席裡提過,宋朝的瑩珂法師,人家三天三夜成就的。這《往生傳》上有他的,《淨土聖賢錄》,《安士全書》後面的「西歸直指」,都引用他這個公案。他是我們很好的一個榜樣。這個人雖然是個出家人,但是破戒不守清規,我們現在講不是一個好的出家人,造作罪業,破戒犯規,造作罪業。說他的好處,就是他還相信因果,他自己想想他的行持(生活行為),想到自己將來一定要墮地獄,他造的是地獄罪這個業因,將來一定要墮地獄。想到要墮地獄,他就害怕了,所以就問他們的同學,向同學請教,像我這個罪業有沒有救?要用什麼方法來救?同學就給他一本《往生傳》,給他去看。
他讀《往生傳》,篇篇自己感動得流淚,所以就下定決心念佛求生淨土。把自己寮房的門一關,三天三夜,不吃飯,不睡覺,不喝水,就是一句彌陀念到底。念了三天三夜,這樣把阿彌陀佛念來了。阿彌陀佛就告訴他,他說你的壽命,你的陽壽還有十年,你只要這樣好好的修下去,到臨命終時,我來接引你。瑩珂法師就說,跟阿彌陀佛說,我的習氣很重,禁不起誘惑,外面環境一誘惑,我又要造罪業,那我再活十年,不曉得造多少罪業?所以我十年的壽命不要了,我現在跟你走。阿彌陀佛就答應他,好!三天以後,我來接引你。他很高興,他房門就一打開,告訴廟裡的同參道友,我三天之後要往生了。寺院裡面這些同仁沒有一個相信,你這樣的人,關了門念三天佛,三天以後,你就要往生了?但是他說的話,看他說的話,語氣態度不像是騙人,三天時間很短,大家看你三天往生不往生?
到了第三天,早晨上早課的時候,他是洗了澡,換了新衣服,參加早課。早課要求同修不要照平常的課程,今天早課念《彌陀經》、念佛送他往生,那當然大家都會答應。所以早課就改成念《彌陀經》,念佛號。《彌陀經》念完,佛號還沒有念幾聲,他就說,佛來了!我跟大家告假、辭行。他走了。你看人沒有生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樣往生了,所以這是我們非常好的一個例子。七日成功,七天是講根性最鈍的人;他三天成功,他是個中等根性的人;上根的人一天就成功。你要問他,他為什麼能成就?我們也可以說三個真實,《無量壽經》上講三真實,經裡面講的「真實之際,真實慧,真實之利」,講這三個真實。我們講瑩珂往生,也說三個真實,信真實,願真實,行真實。我們今天念佛不能往生,念了多少年,消息都沒有,自己一點都沒有把握;換句話說,這三個都不真實,信願行三個都不真實。如果是真實,決定有把握,決定往生,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我們要發真實的信願行。
所以這「七日持名,一心不亂」。這個修行的方法簡單、直捷、無比的快速。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個法門,你們想想看,不能跟這個法門比!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在上海護國息災法會,那個《法語》裡面,你們諸位去看去,那是他的講演記錄下來的,文字經過他改過的。他對於其他法門修學成就,講得很清楚。裡面特別講到密宗的「即身成佛」,他說那個即身成佛,只是了分段生死而已,不是圓教的究竟佛果,不是的。這種即身成佛,說老實話,只相當於阿羅漢,阿羅漢也是了分段生死。如果說得高一點,像禪宗裡頭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天台家所講的分證佛,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是這樣的佛,不是究竟圓滿的佛。
天台家講佛有六種:第一種是「理即佛」,理即佛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也就是佛在《華嚴》、《圓覺》上所講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本來就是,理上講的成佛,事上講沒有,所以從理上講一切眾生統統是佛。《華嚴》尤其說得究竟圓滿,「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圓種智就是成佛,不但有情是佛,無情也是佛,這是講得最徹底、最究竟、最圓滿,這是理上講的。從事上講,第一個是「名字即佛」,有名無實,名字位中。名字位中是給誰講的?是給我們一般真正修行人講的,雖然修行,你煩惱一品都沒斷,不管你怎麼樣用功,你不過是名字佛而已;也就是說,你修行的功夫都不得力。
所以說功夫什麼叫得力?功夫能夠伏煩惱才得力,能夠把煩惱伏住,心一天比一天清淨,煩惱一天比一天少,妄想一天比一天少,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長,這叫功夫得力。如果你有這種境界,那就不是名字佛,那叫「觀行佛」。觀行是你功夫得力了,行是修行,觀就是禪家講的觀照。觀照在修行裡面講是功夫得力,相當於我們念佛人所講的功夫成片。我們淨土宗講功夫成片,禪宗裡面講觀照,這功夫得力,這叫觀行佛。
功夫再往上提升一點,叫「相似佛」,相似,不是真的,有點像。相似位是什麼?見思煩惱斷了,相當於小乘阿羅漢,但是塵沙、無明沒有斷,所以他是相似位,他不是真的,就是很像了,但不是真的。在我們念佛門裡面叫事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是相似位。再高一級,就是「分證佛」,是真的,不是假的,真佛,真正成佛。真正成佛,他是部分的不是圓滿的,淨土宗就是理一心不亂,禪家的?就是破塵沙,破一品無明,至少破一品,所以這個分證佛有多少個位次?四十一個位次,《華嚴經》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分證佛有四十一個等級。最後叫「究竟佛」,那是圓滿,他真正成佛。所以密宗裡面講即身成佛,充其量,我們講到最高也不過就是分證佛而已。但是分證佛,我們不能小看他,為什麼?他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斷了,無明也破一品了,這才是真的。假如他修那個法門,見思煩惱統統沒斷,那成什麼佛?成的那個佛,要用天台家的話來講,只好稱名字佛,有名無實,那不是真的是假的!所以這個我們一定要搞清楚,這是講境界,不管哪一宗,不管哪一個派別,淨土統統沒有例外的。
所以淨土講一心,事一心要斷見思,理一心要破無明。你念佛功夫不到這裡,你沒有辦法,你不能證得。但是其他的宗派裡面,如果不能夠斷見思,決定不能出三界,沒有出三界的道理。伏見思煩惱,不能出三界,只能夠到色界天,無色界天,二十八層天上有分,出三界沒分,只有這個法門橫超三界。伏煩惱也就是說,觀行位裡頭就成就了,其他的一切宗派裡面,必須到相似位才算成就。因為相似位,見思煩惱斷了,你可以超越六道輪迴,算是一個小成就,但是沒有明心見性,不再輪迴了,這是個小成就,等於阿羅漢。
這是學佛同修必須要知道的,為什麼?我們自己修行究竟走到哪裡心裡有數,清楚,不會上當,不會被別人騙。別人要是欺騙你,譬如說我們從台北到高雄,走到板橋,人家告訴你,到了,這就是高雄了。好,你歡歡喜喜,以為到了,其實上了大當,現在一般就是騙人的,哪有不斷煩惱的佛?哪有這種道理?不斷煩惱,不各個人都成佛了,還要修什麼?沒有這回事情。甚至於還造許多惡業,他還是成佛,沒這回事情的。所以頭腦一定要清楚,不能被人騙。我們看到有很多受到高等教育,還被人騙了,這真是好笑,這是佛經裡面講的「可憐憫者」,真是可憐憫!你說沒有受過教育,被人騙了,那還情有可原;大學畢業了,甚至於碩士、博士位子,還被人騙了,這人是很可憐,所以一定對境界搞清楚。
這不是說別的法門不好,難易不相同,不一樣。這個法門叫二力法門,二力法門,還是要自己最低限度,你有伏煩惱的功夫,阿彌陀佛才幫得上忙。你伏煩惱的功夫都沒有,阿彌陀佛想接引你去,不行,去不了。所以可見得他還是有條件的,不是完全無條件的。這個條件簡單講就是三種真實,真信,真願,真行,真念!
『臨命終時,即得往生,以階跋致』。這是講他的結果,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證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是三種不退,這是其他法門裡面沒有的。三種不退,前面說過,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這些話都是有經典做根據的,句句話都是真實。阿鞞跋致一般講七地菩薩以上的地位。『故知此經,為五濁惡世之無上醍醐』,無上醍醐是比喻,也就是無上的法門,特別是在濁世。下面一條:
【甄解稱本經為。專中之專。頓中之頓。真中之真。圓中之圓。絕對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也。】
《甄解》,唐朝時候日本的一位法師,就是道隱,他有一本《無量壽經》的註解,名字叫《甄解》,《無量壽經甄解》。他在這個註解裡面,對於這個經,本經的判教,他有幾句話。他說這個經是『專中之專,頓中之頓』。專是專一。的確一切法門裡面,沒有比這個專的。也就是說這個經論,依據經論最簡單、最少的。像華嚴宗是以《華嚴經》為主,與《華嚴經》有關的經論有幾十種之多。法華宗也是如此,唯識更不必說了,唯識所依據的經論就有六部經十一部論,與它有關的那就更多了。唯獨淨土宗它的東西最少,古時候只有三經,後來加一論,三經一論。到現代,有魏源居士、印光大師他們二位老人家,把「行願品」、「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加進去,也不過就是五經一論。比起任何一個宗派,它的東西最少,最簡單、最容易,專中之專!
我們今天所印的《無量壽經》,五經,《淨土五經讀本》,這就是淨土宗全部的經典。我們還收了一點參考的東西在裡頭,才這麼一本,這一本就是完全的了,這是「專中之專,頓中之頓」。頓教的法門很多,沒有比這個更頓的。頓是快速,七天成功!自古以來,真有例子,也不是假的。只要你信願行三樣真實,就決定成功。所以這三種真實,那真是拼命。換句話說,只有一念,我立刻要見佛,立刻要往生,其他什麼都不要了,真的所謂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這是真實,真中之真。這是我昨天跟大家講的三種真實。
三種真實,唯獨此經講得圓滿。說實在話,所有一切大乘經都是這三種真實流出來的,真實之際,真實慧,真實之利。但是講到究竟方便,那這部經是第一。所以其他的經論,講的是究竟,不方便。小乘諸經是有方便,但是不究竟。既究竟是又方便,唯獨此經,唯獨這個法門,所以這是『真中之真,圓中之圓』。這個意思更明顯,《華嚴》,圓教,《法華》,圓教,《法華》、《華嚴》的精髓就是這部經。所以它是圓中之圓,具備『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一乘是佛果,不是菩薩。這是《甄解》,這幾句話可以說把這個經判到一切經裡面的第一經。
【印光大師讚要解云。】
因為他引用這一段,我們把這一段特別摘錄出來。
【理事各臻其極。】
就是蕅益大師註解《彌陀經》,理事都達到了極處。
【為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註解。】
這他老人家讚歎的。佛說《阿彌陀經》以來,一切註解,古今一切註解,要算《要解》為第一,要算《要解》為第一。
【妙極確極。縱令古佛出世。重註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
這是把這個註解真是捧到了極處。就是諸佛如來再來做一個註解,也沒有辦法超過他。
【可見上之判教。】
上面以蓮池、蕅益大師這個意思來判教。
【如佛親判。】
如同佛親自判的一樣。
【疏鈔廣引淨宗經中事事無礙之文。深意苦心。以證本經正顯事事無礙法界。亦即證明本經屬於圓教。實不容或疑也。】
《疏鈔》是蓮池大師作的。蓮池大師判本經,他是判《彌陀經》。他給《阿彌陀經》寫的註解,他說《彌陀經》是分圓,就是它是圓教所攝的,判為分圓。這個黃老居士在講義裡面給我們說得很清楚,這說的是事實。蓮池大師那個時代,淨土宗非常衰微,所以蓮池是淨土中興的大德,把淨土宗再復興起來了,是這麼樣一個大德。那個時候在中國國內禪風非常之盛,學禪的人瞧不起念佛的人,所以他做這個註解要顧及禪宗的反抗的力量,處處要牽就他們,不敢得罪他們,所以不敢說這個經是完全是圓教、是頓教,只能說是部分圓,部分的頓。但是他這個註解裡頭,引用《華嚴經》地方特別多,這就是暗中的意思,用《華嚴》來註解《阿彌陀經》,《阿彌陀經》就是《華嚴經》。所以他這個意思暗含在裡面,把《彌陀經》的身分提得跟《華嚴》一樣,有這麼一番苦心在。這是大智慧,能夠在那個時代,用這種善巧方便的方法把淨土宗復興起來,這都是值得我們深深反省的。如果你要是得罪了那批人,那些反抗、障礙的力量非常之大,這是要考慮到的。所以黃老居士在《無量壽經》這段經文裡面,他就把《華嚴經》的十玄門全部引用在此地。《華嚴》的特色就是十玄,然後引用本經的經文來對照。《華嚴》的十玄,本經經文句句都有,證明我們這部經跟《華嚴》沒有兩樣。所以古人稱《無量壽經》為《中本華嚴》,就是這個道理。
【黃念祖居士依疏鈔義。】
就是依蓮池大師《疏鈔》的意思。
【專論本經中事事無礙之相。取探玄記所說十玄次第。引證經文。以明本經實具十玄。】
實實在在具備《華嚴經》上講的十玄。
【於是確證本經正屬圓教。即是中本華嚴。】
《華嚴》分量多,我們稱大本;這個經分量少,稱中本,它不稱小本,因為還有《阿彌陀經》。本經既然跟《華嚴》相同,小本《阿彌陀經》也不例外。所以這個小本就是稱《阿彌陀經》為小本《華嚴》,《無量壽經》就是中本《華嚴》,這證明它確確實實是圓教。
【以證如上之說。皆是真實語。非因淨宗行人之妄自尊大也。】
絕對不是淨土宗修淨土的人,自己誇耀自己,不是這個意思,如果這樣說法,那就錯誤了。這是我們非常客觀、非常冷靜的來觀察,得到的結論是這個樣子的。
【華嚴末後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華嚴》講到真正的究竟,實在是末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如果沒有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就不能算是究竟圓滿,可見得它的究竟圓滿是在西方極樂世界。
【今本經全顯極樂。】
《華嚴》到最後才講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經自始至終全部都是講西方極樂世界。
【導引凡聖。同歸極樂。故稱本經為中本華嚴。誠有據也。】
這是有根據的,不是隨便說的。說本經為《中本華嚴》,是哪個人講的?是清朝彭際清居士講的。就是作《華嚴念佛三昧論》的彭際清他講的,這講的的確是有根據,是很高明的見解。下面第七段「部類差別」。這就是看世尊在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與本經理論、方法、境界完全相同的,那就是同部。局部相同,而不是整個相同的,那就是同類。哪些是同部?哪些是同類?先講同部。
【本經與小本彌陀。】
就是《阿彌陀經》。
【是同部經典。疏鈔謂大小二本。文有繁簡。義無勝劣。判屬同部。】
『同部』就這個意思。只是在文字上有多寡不相同,就是《無量壽經》跟《阿彌陀經》比較起來,內容是一樣的。
【小本現有三種。】
就是《阿彌陀經》。
【秦唐二譯。大體相同。稍有出入。】
秦譯的,就是我們現在一般人所念的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唐譯的就是玄奘大師翻譯的。內容大同小異。
【秦譯精要流暢。眾所宗向。】
因為羅什大師翻譯的,他是意譯的,沒有照文字翻,他是把意思全部說出來,所以文字非常流暢,就像中國人自己做的文章一樣,大家非常喜歡讀誦。
【唐譯則準確詳備。力保原面。】
玄奘大師所翻譯的。玄奘譯的是直譯的,就是按照梵文句句這樣譯下來的。這譯下來的文法有印度梵文文法的存在,有很多倒裝句,我們中國人看了不太習慣,所以譯的雖然好,比羅什大師譯的要詳細。
【夏蓮居居士擷其精要。更據六朝石經,補足秦譯所伕之二十一字。】
秦譯大概是歷代抄寫漏掉了二十一個字。但是這個在石經裡頭,就是從前怕經典失傳,刻在石頭上。這個石碑發現了,這個石碑上的《阿彌陀經》,比我們現在流通的多了二十一個字,所以把二十一個字也補進去了。
【按襄陽石經乃六朝手書而刻石者。於一心不亂之下。尚有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
就是這二十一個字。六朝那個時候距離鳩摩羅什大師很近,可見得這個石碑上所刻的不可能有錯誤,總是後來抄寫漏掉,一直到現代,成為一個定本。如果把這二十一個字補進去,那它的文意就足了,就非常的圓滿。
【會本依古德意。補入此二十一字。大有益於聖教也。】
對於淨土宗的弘揚、修學利益非常之大。這個本子,我們現在《淨土五經讀本》裡面統統都收了。所以這是我們這一代的人善根福德非常之大,古人所看不到的,我們現在經本統統都看到了,這非常非常的希有難逢。這是同部,與本經同部的只有一本,《阿彌陀經》。其餘的,像這五經其餘三種,都屬於同類裡面釋的,不是同部的。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