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O一四年三重淨宗別院佛七開示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九集)  2014/5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三重淨宗別院  檔名:WD21-063-0019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下午好,阿彌陀佛。我們接著來學習《淨土集.觀無量壽佛經疏菁華》第七十七段:

  【初想不得亂想多境。即難得定。或一日二日。或一月一年二三年等。無問日夜。行住坐臥。身口意業。常與定合。唯萬事俱捨。由如失意聾盲痴人者。此定必即易得。若不如是。三業隨緣轉。定想逐波飛。縱盡千年壽。法眼未曾開。既得定心。彼諸莊嚴一切顯現。】

  這一段是講觀想念佛,最初觀想不可以『亂想多境』,先觀一個境界,譬如觀日觀,或者觀水觀,不能一次觀好幾種,這樣心很難得到定,心就定不下來。這個也是需要像淨老和尚講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所以觀想還是要專一,你一個境界還沒有觀成就,不能再去觀另外一個境界,這樣心沒有辦法得定,也就是不能得三昧,不能得念佛三昧。

  『或一日二日,或一月一年二三年等』,「等」就是時間長短不一定,最少是一天,像我們打佛七是七天。也不管白天晚上,『行住坐臥,身口意業,常與定合』,就是穿衣吃飯生活當中,身口意三業要都在定當中。『唯萬事俱捨,由如失意聾盲痴人者』。這個「萬事俱捨」就是我們平常常講的萬緣放下。要怎麼樣才是萬事俱捨?就好像「由如失意」,失意,譬如做生意失敗了,失敗人就很失意,全部破產了,在這個世間已經什麼都沒有了,「聾」就是耳朵也聽不到,「盲」就是也看不見東西,「痴」,對這個世間什麼事情也都不知道,就像這樣的人。如果以這樣的心態來修觀想念佛,『此定必即易得』,這個定就很快容易得到。

  『若不如是,三業隨緣轉,定想逐波飛,縱盡千年壽,法眼未曾開』。如果不是這樣的心,真正放下萬緣,好像失意的人、聾盲瘖啞愚痴的人,這樣來修這個定,那這個定就不容易修成就。如果不是這樣修,善導大師跟我們講,我們的身口意三業,隨外面的萬緣在轉。「定想逐波飛」,這個定也就隨著妄念,像海水隨波逐流,飛走了,這個心定不下來。這樣修,「縱盡千年壽,法眼未曾開」,你修個一千年,你有一千年的壽命,如果這樣修,你法眼還是不能開的。就是你得不到念佛三昧,這個法眼就不能開。

  『既得定心,彼諸莊嚴一切顯現』。如果得到這個定,念佛三昧,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一切都現在你的眼前。這一段,雖然我們不是修觀想念佛,不管我們修觀想、觀像,或者實相,我們現在用的持名念佛,這個原理原則是一樣。我們想要得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亂,也是一樣,不管日夜,行住坐臥,身口意三業,一定要常常跟定相合、跟定相應。怎麼相應?萬事俱捨,好像失意的人、聾盲瘖啞愚痴的人,這個世間什麼事情都放下,他已經不放在心上,這樣定才能夠容易得到。如果我們世間拉拉雜雜的事情,是非人我,常常掛在心裡,我們念佛功夫就很難成就。這個關鍵善導大師在此地給我們開示出來。如果我們這一生想要得到念佛三昧,自在往生,這一段要常看、多看,提醒我們自己要真正放下,這個世間什麼都是假的,你什麼都帶不走的。

  

  諸位同修,阿彌陀佛。我們繼續來學習《淨土集.觀無量壽佛經疏菁華》第七十七段:

  【初想不得亂想多境。即難得定。或一日二日。或一月一年二三年等。無問日夜。行住坐臥。身口意業。常與定合。唯萬事俱捨。由如失意聾盲痴人者。此定必即易得。若不如是。三業隨緣轉。定想逐波飛。縱盡千年壽。法眼未曾開。既得定心。彼諸莊嚴一切顯現。】

  這段是善導大師開示觀想念佛的一個很重要的開示。『初想』就是說初初修觀想,不可以想太多境界。《觀經》第一觀到第十二觀,你開始修觀想只能夠觀一種境界,譬如觀日觀,觀太陽下山的日觀,這一觀還沒有修成就,你不能修其他的觀,如果修得太多,你心很難得到禪定。『或一日二日,或一月一年二三年等,無問日夜』,這是說時間。或者是一天、二天,或者是一個月、二個月,一年、二年、三年,時間長短不一定。不管時間長短,『行住坐臥,身口意業,常與定合』,生活當中我們的三業與定相合,合就是與定相應。要怎樣才是與定合?怎麼修才能與定合,才能夠得到禪定?『唯萬事俱捨,由如失意聾盲痴人者』。「萬事俱捨」就是我們平常常講的萬緣放下,放下身心世界,這個世間所有一切與我都沒有關係。

  印光祖師教我們一個觀想的方法,就是觀想我現在已經死了。我們現在為什麼妄想放不下?因為我們一直想著我還沒有死。印祖就教給我們說,我現在就已經死了,這個世間與我都沒有關係。常常提起這個觀想,我們才能真正把世間這些是非人我,有的沒的這些垃圾放下。不管你在這個世間有多少財產、多高的地位,你的親戚多少、子孫多少,與你都沒有關係。就像失意的人,生意做失敗,徹底破產,在這個世間已經沒有辦法了;或是像耳朵聽不見、瞎子,或是愚痴的人,如果要是用這樣的心態來修念佛,實際上不管修哪個法門,都是同樣這個原則。『此定必即易得』,「此定」就是這個禪定就很容易、很快你就得到。

  『若不如是』,「若不如是」就是說如果不是這樣,心裡還是放不下,什麼事情常常放在心裡,是非人我還是掛在心裡。這樣『三業隨緣轉,定想逐波飛,縱盡千年壽,法眼未曾開』。三業隨著萬緣轉,我們的禪定就飛走了,或是隨水漂流走了,定想就沒有了。這樣修,縱然你有一千年的壽命,定還是沒有辦法修成功,法眼未曾開。

  『既得定心,彼諸莊嚴一切顯現。』你要是得到這個定,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一切都會現在你的眼前。我們雖然不是修觀想念佛,持名念佛一樣是這個原則,要是放不下,我們持名念佛,我們也沒有辦法得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亂。不管修學哪個法門,這個原理原則都是一樣,一定要放下萬緣,放下身心世界。印光祖師教我們觀「死」這個字,確實我們要提醒自己用心,時常提起這個觀照,我現在已經死了,這個世間所有的好也好,不好也好,跟我已經沒有關係,這樣我們念佛三昧就很容易成就。如果還對這個世間有一件事情罣礙著,那就是我們的障礙,我們必須要知道。

  好,我們趕快繼續再來念佛,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