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36O》第一冊—非德功不授爵祿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六七集) 2021/6/11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50-0267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群書治要36O》第一冊,第四單元「為政」,十一、「賞罰」。
【二六七、爵祿者,國柄之本,而貴富之所由,不可以不重也。然則爵非德不授,祿非功不與。二教既立,則良士不敢以賤德受貴爵,勞臣不敢以微功受重祿,況無德無功,而敢虛干爵祿之制乎!】
這一條出自於卷四十九,《傅子》。
『爵祿者,國柄之本。』「國柄」這兩個字,是國家的權柄,國家它的一個權力,柄形容手上握著的這個東西,國柄之本就是「爵祿」。「官爵和俸祿,是國家權力的根本」,『而貴富之所由』,「是達到富貴的途徑,不能不重視」。『然則爵非德不授,祿非功不與。』既然是如此的重要,爵祿是國家的權柄,也就是它的權力了,「沒有美德」,就是我們現在講沒有功勞、沒有德行,「就不應該授予爵位」,爵位就是官位。「沒有功勞就不能給予俸祿」,就是沒有德行不能授予他爵位,沒有功勞不能給他俸祿,俸祿就是金錢。『二教既立』,就是「授予爵位和俸祿的政教制度已經設立」,這兩方面制度都已經設立了,『則良士不敢以賤德受貴爵,勞臣不敢以微功受重祿』,授予爵位和俸祿的政教制度已經設立,「那麼賢良的士人」,就是讀書人,「就不敢以淺薄的德行去接受高貴的爵位」。這個我們一般講德行不夠,那麼你在高的位置,我們一般講德不配位,那就不好了。「有功勞的大臣就不敢以小功去接受優厚的俸祿」,有功勞,但是不是大功勞,去接受很優厚的俸祿,這個也不對稱了。所以這個要適合他的德行、他的功勞,根據他的德行、功勞來封賞他的爵位跟俸祿,這樣才是正確的。『況無德無功,而敢虛干爵祿之制乎!』「況」就是何況,「沒有德行、毫無功勞的人」,怎麼敢白白的去追求爵位跟俸祿?爵位跟德行一定要相稱,俸祿跟功勞也一定要相符合,這樣才是賞罰很重要的一個原則。
好,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