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策大師淨土警語菁華—專信、專願、專行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集) 2000/1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WD20-001-0001
行策大師淨土警語菁華。諸位大德,諸位同修,這一次我們利用七遍的時間給大家翻講導師淨空上人所介紹的行策大師的法語。行策大師是淨土宗第十代的袓師,這個法語是導師淨空上人從《淨土警語》裡面摘錄出來的,總共節錄了五十六條。同學當中多數對於行策大師還相當的不熟悉,所以今天特別把大師的傳記印出來,這個傳記裡面給大家做一個參考。他的傳記確實對我們修學也有很多的幫助,我們第一次就跟大家介紹行策大師這個人,讓大家對行策大師有一個大概的認識。傳記的前面都是講行策大師的事蹟,大家如果看到就明瞭了。下面,我們還是來念一遍:
「師諱行策」,這個諱,古人對於尊敬的人是禁忌稱名的,所以名字上面加一個諱,這是大師出家的法名。「字截流」,這個字是字號。一般都是稱字,古人有名有字,名不是普通一般人所叫的。一般人都是稱他的字,叫他的字號,而不稱他的名,他就是叫做「截流大師」。他俗家「姓蔣,宜興人」,宜興是在浙江省。「父全昌老儒也」,他的父親名字叫全昌,是一個讀書人(我們現在說知識分子),「與憨山清公為友」。明朝末年,我們佛門出現了四位很了不起的大德,在歷史上稱之為明末四大師,就是蓮池,憨山是其中之一,紫柏、蕅益,這四位是明末的四大師,都非常有成就。「憨山既示寂之三年,為天啟六年。」憨山大師圓寂之後三年。「一夕,全昌夢憨山入室而生子,因名之曰夢憨。」這個意思就是說明,行策大師是憨山大師再來的,憨山大師圓寂之後,過了三年又來投胎,到他這位老朋友的家裡來了,本來跟他的父親是朋友,現在來當他的兒子,有這樣的一段因緣。「及長,父母相繼逝」,他成年之後,父母也都去世了。「發出世志」,這就是發願出家。他的父親跟憨山大師是非常好的朋友,由此可知,他家裡儒和佛根基都非常之深厚,受家庭教育的薰習,所以對佛法他有很深刻的認識。父母過世,他就發心出家。
「年二十三,投武林理安寺箬庵問公出家。」這個「箬」是竹子,這個竹葉很長很寬。這個竹葉,在大陸上是包粽的葉子,這不是一般竹葉很小很長,這個葉子比較寬、比較大。所以箬庵也就是他自己住的一個小茅蓬,大概茅蓬外面種的竹子,種得很多,這個竹子的葉子很寬,所以叫箬庵。「問」是法師的名號,對法師的尊稱,只稱一個字,問公,只有一個字而已。「脅不至席者五年」,這是說他初出家的時候發憤用功,因為最初出家他參襌,這個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不倒單。他晚上打坐,五年沒有躺下來床上睡覺,累的時候就是打坐,所以五年脅不至席。「頓徹法源」,這是在參襌裡面他很有心得,當然他是一個再來人,憨山大師過去是一個開悟的人,這一生再來,雖然有隔陰之迷,他的成就還是非常的快速,這是他善根基礎好。「問公化去」,他的師父圓寂之後,「師住報恩寺,遇同參息庵瑛師」。息庵,這都是住茅蓬的。以前住茅蓬閉關,那都是真正修行人。息庵,庵就是小茅蓬,小廟;息是息心的意思,就是所有的妄念統統息了,取這個意思。「瑛」是法師的名字,「勸修淨業」。「又遇錢塘樵石法師,引閱台教」,這個樵石是學天台的,把天台宗介紹給他。「乃同入淨識,修法華三昧」,這是天台宗的修行方法。「宿慧頓通,窮徹教髓。」這就是時間很短促,可以說在很短的時間,對於宗門教下,他都能夠貫通。
「康熙二年,結庵於杭州法華山西溪河渚間」,這個河渚就是河裡面的小洲,四面都是水,像河裡面的小島一樣。這個環境很清幽,他在這個地方建一個小茅蓬,在這裡進修,「專修淨業,因名所居蓮柎庵」。他這個小茅蓬叫做蓮柎庵,柎是花座,這個蓮柎就是蓮花座,取這個意思。也可能他住的地方,像一個蓮花座一樣,他就取這個當名字,當然與淨業也非常相應。像我們現在修學淨土,所取的名稱有很多以蓮花來當名稱的。他專修淨業。「九年」,這是康熙九年,「住虞山普仁院,倡興蓮社,學者翕然宗之」。虞山在江蘇省常熟這個地方。普仁院是當時一個佛教的道場,就是寺院。住在普仁院,他在這個地方住了不少年,在這個地方提倡念佛,啟建蓮社。當時出家在家的四眾翕然宗之,意思就是非常尊敬他、尊重他、仰慕他,都來跟他學。
下面這個文很重要,也是重要的開示。「著勸發真信文曰」,這是他自己寫的文章,勸大家發願念佛。「念佛三昧,其來尚矣」,尚是崇尚,就是念佛這個法門,傳得很久了,為佛門大眾所崇尚的。「雖曰功高易進」,這個法門是易行道,不但古今大德都這麼說,諸佛菩薩也是這樣勸導我們。可是事實是怎樣?他說「而末世行人,罕獲靈驗」,末法時期照這個法門修學的人,很少成就的。這個靈驗,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成就。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念佛的人多,得念佛三昧的人少,太少了。這是什麼原因?下面跟我們說,「良由信願不專,未能導其善行,以要歸淨土故也。」這句話,確確實實把末法時期,修學淨業,那個不靈的根源、病根,一句話說破了。所以傳記裡面這些開示是非常非常的重要,根本的原因,諸位要記得,信願不專。我們想想看,我們是不是犯這個毛病?特別是現代的社會,《楞嚴經》上說「邪師說法如恆河沙」,現在是民主自由開放,什麼樣的言論學說統統出來了,沒人禁止。不像過去,過去專制的時代,你想要出一本書,要經過國家的審查,不是隨便可以流通出去的,沒經過審查就出版,那都叫犯法,妖言惑眾,所以國家有保護。現在完全開放了,沒人禁止,所以這個知見就多了,知見就雜了,要不是真實善根深厚的人,很難說不受動搖。換句話說,這個專在現在就很難很難做得到,不專自然就沒效果。
「今既廣邀善侶,同修淨因」。廣邀善侶就是說邀請這些同修,一起來修學淨土。他在普仁院,倡導一個蓮社,集合大眾一起念佛。「若非諦審發心,寧知出苦要道?」他蓮社的宗旨,可以說這兩句話就說盡了。一定要真實審查我們自己發的心,我們發的是什麼樣的心?然後才知道,無量法門當中,真正能夠教人在一生當中,了脫生死,超越輪迴(這就是出苦的要道),只有念佛這一個法門,除這一個法門之外,再找不到第二個法門了。他後面還說得清楚,「凡我同人,與斯法會者」,就是參加蓮社的同修,這些人他的要求是「須具真實信心」,必須要具足真實的信心。有真信,當然就有切願,所以真實信心是非常非常的重要。「苟無真信」,這個苟是假設,假使你沒有真信,「雖念佛持齋、放生修福,祇是世間善人,報生善處受樂。」不是真心切願求生淨土,就是念佛、吃長齋,放生修福,只能夠修得來生的福報。所以這個是世間的善人,來生福報,去三善道享福。「當受樂時即造業」,下一世(來生)享福,享福就迷了,人,福報現前,一享福就迷;迷,又再造罪業了。「既造業已必墮苦」,造作惡業,福享盡了,惡業現前了,哪有不墮落的道理?這就是我們佛門常說的「三世怨」,第一生、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享福的時候又開始迷,就造業了,福享盡了,惡業、果報現前了,第三世就墮落,就是在搞六道輪迴,這個不是究竟的辦法。「正眼觀之」,這個正眼是菩薩,正知正見的人,他眼睛裡面看這樁事,「較他一闡提旃陀羅輩,僅差一步耳,如是信心,豈為真實?」這樣的信心,這不是真實的,這是我們最要緊要審查的。就是要仔細認真去審查、去觀察,我們學佛的心,是不是這樣的心?如果這樣學佛,在菩薩眼睛裡面看起來,你比那個沒善根的一闡提,只是差一步而已。一闡提這一世墮落,你是來生享福,後世就墮落了,所以僅差一步。換句話說,就是跟在一闡提旃陀羅後面沒多遠而已,是這麼一回事。
這下面講到,「所謂真信者」,他老人家是專門對治我們信願不專這個毛病,提出三點開示。「第一要信得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是我們第一要相信的,心是我們的真心、本性,佛是修到究竟圓滿,眾生現在是迷惑顛倒,這三個是一而三、三而一,實在講,這是很難相信的,因為這是真信切願的基礎。下面說,根據這個道理、這個事實,我們明白,「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我現在是眾生,阿彌陀佛是佛,我的心跟阿彌陀佛的心是一樣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他是已成佛,我是未成之佛。換句話說,我也應該要成佛才對,信心是從這個理論基礎上奠定的。「覺性無二,我雖昏迷倒惑」,倒是顛倒,惑是迷惑,「覺性未曾失;我雖積劫輪轉,覺性未曾動。」我們無量劫的輪迴,迷惑顛倒,但是我們的真心本性沒有顛倒,真心本性沒曾動搖,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這個意思是說明,我們有資格成佛,應該要成佛。「故曰: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也。」前面說了那麼多,要緊的是最後這一句,你肯不肯回頭,一回頭,便同本得。所以佛家常講,「回頭是岸」。這個回頭,就是三皈依,皈就是回頭,依就是依靠。那個依是什麼?依就是得,一回頭就得了。從哪裡回頭?從迷惑回頭,你就覺悟了,就不迷了,就覺了;從邪知邪見一回頭,你就正知正見;從一切污染回頭,你就身心清淨。所以一回頭,便同本得,所謂是本來是佛,就是這個意思。要緊的是要會回頭,回頭要回得快,禪家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那個覺,就是回頭,這個是第一要緊的。我們真信,就回頭了;假信,沒有回頭。真信就回頭,是真正回頭了,為什麼?真信的人,他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成佛。所以那個真信,就是真正的回頭,決定不能動搖。還要去聽外面一些知見,被外面境界所轉,那個信心不真,那個沒有回頭。真回頭的人,就像善導大師在《觀經.上品上生章》裡面所說的一樣。「上品上生章」,以前我們導師也曾經講過。
「次要」,第二,「要信得我是理性佛、名字佛,彌陀是究竟佛」。大師學過天台,所以在說教的時候,引用天台的話就比較多一點。天台講六即佛,理即,名字即,究竟即,都是六即佛裡面的名詞。理是理論,理論上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本來就是佛,這從理論上講。哪一個不是佛?從理上說,所有一切眾生都是佛,這是從理上講。後面五個?六即佛,後面五個是從事上講的。在理上講,雖然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佛,但是在事上來講不是佛,事上是迷惑顛倒。佛是覺悟的意思,我們現在迷惑顛倒,所以事上講,我們是名字佛,有名無實。本來是佛,這是名,實際上,我們現在是生死凡夫,天天在搞六道輪迴,這就是名字即佛。名字即佛,實在講就是博地凡夫。這個博地凡夫,就是我們現在講的一般凡人,就是這個意思。博地就是大地,一般的凡夫。阿彌陀佛是究竟佛,在事修上,他修到圓滿了。「性雖無二,位乃天淵。」從本性上來講,我們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是同一個性,可是從事上來講,我們現在跟阿彌陀佛差別太大太大了。「若不專念彼佛,求生彼國,必至隨業流轉,受苦無量。」這四句話非常的重要。我們這一生想要了生死、出三界,圓成佛道,只有一個辦法:專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淨土。只有這一條路可走,如果你不念佛,不求往生西方,你必定隨業流轉。這個就是依然還是要六道輪迴,這個就苦了,苦不堪言。在六道裡面輪迴,諸位要記得一個事實,必定是一世不如一世,你不要以為來世會比這一世更好,沒這個道理。來生比這一生更好的是有,很少數,那就是前面講的念佛、持齋、修善、放生,做這些善事、好事做一輩子,這樣的人在社會上是極少數。如果每天打妄想,損人利已,來世就不如這一世,可是這樣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是佔大多數。所以是大多數來世不如今世,他這個輪迴就像水裡面的漩渦在轉一樣,愈轉愈往下去,他不會往上面起來。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現象,也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事實。「所謂法身流轉五道,不名為佛,名為眾生矣。」這就是凡是不願意念佛,不求往生,結果就是這樣,就是這樣的眾生。
「次要信得我雖障深業重」,這第三,第三要信,我雖然業障深重,「久居苦域」,苦域就是六道輪迴,特別指三惡道,「是彌陀心內之眾生」,阿彌陀佛常常也念我,我沒有在阿彌陀佛心外。這些理事都要清楚,都要明瞭,這信心才能夠真正生得起來,真正不動搖,真正能夠專。「彌陀雖萬德莊嚴,遠在十萬億剎之外,是我心內之佛。」我是佛心裡面的眾生,佛是我們心裡面的佛,我們跟佛的關係何等的密切。「即是心性無二,自然感應道交,如磁石吸鐵,無可疑者。所謂憶佛念佛,現在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也。」我們說信,為什麼信得那麼真?信得那麼實在?這些就是理由。你要不懂這些道理,你的真信切願,想發發不起來。為什麼發不起來?理不清楚,事實真相不明瞭,原因在這裡。所以,大師這些開示是非常非常的重要,確確實實是對症下藥,我們今天的病就在這個地方,這一服藥真正是良藥。
「具如上真信者」,能夠具足上面說的這三條,這是真信。「雖一毫之善」,這是說你善心少,善行也少。「一塵之福」,你修一點點小福報。「皆可回向西方,莊嚴淨土。」為什麼?理在此地,我心、佛心是一個心,心性不二。所以確實有感應道交。這個感應,真信就是靈感,佛就有應。你的信不真,佛就沒辦法應;你的信果然真,那佛就一定有應。你要是十分的真,就有十分的應,所以佛跟我們的感應完全憑我們自己。我們有一分感,佛就有一分應;兩分感,佛就有兩分應;我們用的是假心、虛妄心,那就沒有感應,道理在這個地方,全憑真信。「何況持齋秉戒」,秉戒就是持戒,「放生布施,讀誦大乘,供養三寶,種種善行,豈不足充淨土資糧?」如果我們真信,所做的這些事情,都是往生的三資糧。如果是假信,這種修行都變成世間的福報了,跟淨土沒有感應。所以能不能感應,全在真信切願。「惟其信處不真,遂乃淪於有漏。」有漏就是六道。就是因為我們信得不真、願不切,所以怎麼樣修,精進努力認真去修行,還是落在六道輪迴當中,還是沒有辦法出離生死。「故今修行,別無要術」,術就是方法。今天要是論到修行,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但於二六時中,加此三種真信,則一切行履,功不唐捐矣。」這是大師教給我們的,二六時中就是一天到晚,念念不忘,把這三種信心加上去。就是我們現在修行,我們現在在念佛,念佛,我們信心再加上這三條,我們信心就真了,我們的行願就專了,那就能夠成功了。
「其校正末俗知見之淆誤,則有料揀法門一文。」末俗,末是末法時期,俗就是世俗,也就是指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我們這個時代知見混淆,知見雜亂,我們看得太多了,聽得太多了,哪個是正法、哪個是邪法,沒有能力去辨別。很多邪法似是而非,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實際上是不正確的,我們確實沒有能力辨別。諸位要是展開《楞嚴經》看一看,《楞嚴經》上所講的五十種陰魔,那個境界,在我們一般人看起來都是佛菩薩的境界,哪裡知道那是魔變現的?確實不容易辨別。尤其是末法時期善知識少、惡知識多,沒有能力辨別,這怎麼得了?這些袓師大德,對我們的狀況非常明瞭,非常明白,苦口婆心在此地教導我們,如何能夠去辨別、校正,他有料揀法門一文,這是專門辨別念佛的真假難易,他有寫一篇文章來辨別。「曰:念佛求生淨土,釋尊於無量法門中,特垂勝異方便。然念佛一法,仍有多門,約而計之,不出四種。」這首先為我們拈出無量無邊法門裡面,釋迦牟尼佛特別勸導我們修學這個法門,《彌陀經》上三次勸導我們。念佛法門,把它歸類納起來,大概有四大類,這下面就說出來。第一個,「念佛實相,即本覺理性,如大集等經所明是也。」佛在《大集經》裡面所講的,念實相佛。第二,「念佛法門,即種種三昧,如諸大乘經所明是也。」這一切大乘經裡面所講的,這兩種念佛,第一種跟第二種,實在是說明,一切法門,無非是念佛法門,這個意思太廣太深了。我們再往下面看,第三,「念佛相好,即勝劣身相」。劣應身,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丈六金身,這是佛的劣應身。佛的勝應身,勝應身就是像《觀經》所說的,《華嚴經》所說的,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這是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十六觀經》上所說的。這下面有,「如十六觀經所明是也。」這是說出前面三種。
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說,「此三種念佛,勝則勝矣」,這三種念佛比其他一切法門是比較殊勝,殊勝是殊勝,「非異方便」,異是奇妙,不可思議,它不是真正的一個方便法門。為什麼?下面說,「蓋必洞明事理,深達境觀」,要能夠做到這兩句,這樣你修這三種念佛才能夠得受用。洞明事理,就是大徹大悟,你要不悟宇宙人生這些事、這些理,你怎麼會明瞭?洞是徹底明瞭。深達境觀,就是禪,就是《心經》裡面說的「照見五蘊皆空」,深達境觀。所以「上智猶難,鈍根絕分故也。」上上智的人,用這個方法修行都覺得困難,換句話說,中下根性沒分,你依照這個法門來修,你這一生很難成就。這裡面說的雖然都是念佛,實際上把整個佛法都包括在其中,因為一切佛法無非念佛法門,不出念佛法門之外。最後,再給我們介紹持名念佛,這才叫勝異方便。
「四者,念佛名號,即一心持名,如小本阿彌陀經所明是也。」大師為我們介紹的,為我們推薦的,就是這個法門,持名念佛。「惟此一門」,要注意,唯此,唯獨,只有這一門。無量無邊的法門,除這一個法門之外,再沒有第二個了,這個要知道。「藉彼佛勝願力故」,彼佛勝願力,就是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特別是指第十八願,十念必生。「不論有智無智,上中下根」,這個就是真的無論什麼人都可以修行,不必講求上智、中智,那都用不著,什麼樣的人都可以修,所謂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但執持名號,一心不亂,七日乃至一日,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這是小本《阿彌陀經》所講的,你只要一心稱名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可是有些初學的人,看到《彌陀經》上一心不亂又怕了,為什麼?念佛念了很久,一心沒有得到,這要怎麼辦?於是對這個法門有懷疑了,怕自己不能成就,就學別的法門去了。這種人有,我們也曾見過、也曾聽過。一心不亂,羅什大師翻譯的,羅什大師翻譯的是意譯。玄奘大師翻譯的是直譯,玄奘大師的譯本裡面,就不是翻一心不亂,他是翻一心專念,這樣我們就方便了,一心專念就容易了。所以我們把這兩種翻譯本合起來看,意思就明白了,疑惑也沒有了,一心不亂是功夫,一心專念是方法,只要一心專念,念到功夫成熟,自然就一心了。所以一心也沒有必要去求,功夫念到了,自然就得一心。
所以念佛,跟禪門一樣的,它的功夫有三個等級。我們通常說功夫成片,這個成片就是一心專念。心裡除了一句阿彌陀佛之外,沒有其他的雜念、沒有其他的妄想,這就是功夫成片,這就是一心專念。如果還夾雜別的,那就不專。專就不夾雜,夾雜怎麼能算專?專信、專願、專念,都要專。專,我們努力可以做得到,這是初級的功夫。達到這個功夫就決定得生淨土,生凡聖同居土,一定得生。功夫再高一等,就得事一心不亂了。事一心不亂,經上跟我們講得很清楚,見思煩惱斷了。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說得很詳細,也是自自然然斷的,不是有心去斷,就是一句佛號念念,念久了,見思煩惱自然沒有了,這個時候就是得事一心不亂。再高一層的功夫,是理一心不亂,分破無明,也是自然的。所以只要功夫深,不用去理會這些境界,不用去理會,不用去想這些,愈想就愈複雜、愈麻煩,你念佛功夫裡頭夾雜著妄念,不純了,不專了。所以根本不用去想,不用去分別執著,自自然然這個境界會向上提升,這樣就好。所以這真正是多善根福德因緣,「即蒙彌陀聖眾接引,即為十方一切諸佛護念。」這兩句話真好!所以專心專願專念之人,縱然沒有得到一心,只要你都專了,專就是成片。所以你一定就得到阿彌陀佛接引,十方一切諸佛護念,這個果報太殊勝了。不是一尊佛、幾尊佛護念你,一切諸佛都保護你,一切諸佛都護念你。
「又彼佛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是四十八願裡面,特別舉出第十八願來為我們做證明。「是為不思議異方便,唯其異故勝也。」勝是殊勝,異是奇異,真正不可思議,所有一切法門當中,沒有比這個法門更方便了。「所生淨土,亦有四種:一曰常寂光土,極果聖人所居,斷無明惑盡方得生。」這是常寂光,常寂光是唯佛一人居淨土,只有究竟佛住常寂光淨土,等覺菩薩以下住實報莊嚴土。我們看,「二曰實報無障礙土」,就是實報莊嚴土,「別圓地住以上菩薩所居」,別教初地以上,圓教初住以上,菩薩所住的,就是一直到等覺。圓教初住到等覺,住實報土;別教初地到等覺,住實報土。「斷塵沙惑方得生」,還得要破一品無明。「三曰方便有餘土,四果聖人,及別教三賢菩薩,圓教十信菩薩所居,斷見思惑方得生。」這是前面三種淨土。這裡所說的淨土有四種,是十方世界一切諸佛都有這四種淨土,都有這四種。這是通說,就是說通常都是這四種淨土,為我們介紹修行證阿羅漢果、證菩薩、成佛,他住的依報環境不相同,就是說住的世界不同,這做一個總介紹。「此三種淨土,勝則勝矣,非異方便」,這一切諸佛都有,不管哪一尊佛的世界都有,它不是奇妙的方便法門。為什麼?「蓋必斷惑乃生,還同豎出三界故也。」這三種淨土,最起碼必須要斷見思惑才能夠往生,惑如果沒有斷盡的話,就不能往生。再看下面,「四曰凡聖同居土,權實聖賢」。權是權教,還沒有明心見性的阿羅漢、辟支佛、三賢位的菩薩,還沒見性的;實教是破一品無明,見一分法身的法身大士,跟博地凡夫統統住在一起,聖人和凡夫住在一起,這個世界就叫做凡聖同居土。
「惟此淨土,仗諸佛攝受力故,不須斷惑,兼復帶業往生。」這個文到這裡是一段,這個段落要看清楚,「與博地凡夫共居」這是一段,到這裡是介紹四種淨土,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統統都有。惟此淨土,這個「此」是指阿彌陀佛的淨土,這是特別法門,所以這個地方是一個大段落,與前面完全是不相同。前面是介紹通途,這一句下面是介紹阿彌陀佛的淨土,所以「此」是指阿彌陀佛的凡聖同居土,阿彌陀佛的同居土。仗諸佛攝受力故,諸佛就是阿彌陀佛。我們在《無量壽經》、《彌陀經》裡面都看到,經中稱諸佛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本願攝受力,不須斷惑,兼復帶業往生。這下面有一個小註,所帶之業,即在蓮胎中消除。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在蓮花裡頭業就消除了,他如果沒有消除,他的品位怎麼能上升?所以消業是在蓮花裡面消業。「但惟信願前導,感應道交」。這個法門最重要的是有信,真信;有願,真想要去,念念當中就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要有這樣的願望,這樣就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了。「濁障稍輕」,濁是污染,障是煩惱,煩惱障跟所知障,稍輕。為什麼會稍微輕?因為你專信、專願、專念。心專在西方淨土,其他的妄念、雜念污染自然就少了,這樣就能往生,這個條件就能往生。「苦輪斯脫」,苦輪是六道輪迴,你這樣就可以離開六道輪迴了。這是說你為什麼可以帶業往生,我們明白這些道理,這個帶業往生我們不懷疑,我們對自己有了信心,自己這一生決定得生淨土。
下面介紹彌陀淨土的勝異方便,跟十方淨土不一樣。「而又即此同居安養」,這個安養就是極樂世界,「豎徹方便、實報、寂光」。「故上智即能頓淨四土」,所以這個四土同時得到的。這裡是說上智者。那我們是不是上智?要不是上智,我們又不能頓淨四土。老實跟諸位講,你要是沒有往生就不用說了,往生都是上智,不是上智不能往生。不是上智的人往生,那就是下愚,那個往生,那是生邊地。我們如果念過《無量壽經》,邊地疑城是下愚往生的,只要入品,都是上智。不是上智他不會選擇這個法門,不是上智他不能專信、專願、專行,只要專就是上智之人,這個我們要知道。文殊、普賢也求生西方淨土,他用什麼方法?專信、專願、專念彌陀,上智!我們智慧能力別的方面比不上文殊、普賢,但是我們選擇這個法門專信、專願、專念阿彌陀佛,這個我們跟文殊、普賢一樣,沒有兩樣。因相同,果報當然一樣,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要知道這個上智是真實智慧,不是世間的聰明才智,世間聰明才智不管用的。所以大家要知道,有些不識字的老阿公、老阿婆,他們念佛,臨命終時,站著往生、坐著往生,預知時至。那些人個個都是上上智的人,那不是愚人。我們自己以為聰明,跟不上他們,他們是真正上智,我們是假智慧。「而下愚亦可三界橫超」,這下愚是帶著有懷疑的,就像《無量壽經》上所說的兩種懷疑,一個是懷疑佛的智慧,一個是懷疑自己的善根。雖懷疑,他還是念,他也專信、專願、專念,不過那個專裡面有疑惑在其中。他還是專,不專就不能往生,因為他專,他往生了;因為他疑,墮邊地,西方極樂世界邊地疑城,是這麼回事情。所以這些因果,我們要清楚、要明瞭。
下面就說出這個法門的殊勝,這個法門的不可思議。「無煩九次第修」,九次第修是阿羅漢。阿羅漢修定,修到第九定才出三界,因為三界裡面有四襌八定,四襌定修成了生四襌天,四空定修成了生四空天,四襌跟四空合起來八定,第九定才超越。這是說小乘,用不著九次第定,用不著。「不俟三僧祇證」,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這個時間也不需要,不需要這麼長的時間。「是為不思議方便,惟其異故勝也。」這個異就是不可思議,因為不可思議,所以它殊勝,它比起任何一個法門都殊勝。「如此最勝獨異法門」,這是把這個法門讚歎到極處,大師之讚歎,還顯得人微言輕,難以取信於大眾。再看諸佛如來,「釋迦善逝」,善逝是佛的十號之一,在這裡我們就不解釋了,佛有如來、應供,善逝是其中之一,這是十號之一。「殷勤示勸於五竺遐邦」,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殷勤的勸導,五竺就是印度,印度在那個時候叫做五天竺國,這個天竺分為東西南北中央,就是整個印度。遐邦,印度距離中國很遠,很遙遠的一個國土。這是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勸導大家念佛求生淨土。「恆沙如來」,釋迦牟尼佛以外,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恆河沙數。「廣舌讚揚於十方剎土」,我們在《無量壽經》、《彌陀經》裡面都看到了,一切諸佛如來沒有一尊佛不讚歎這個法門,沒有一尊佛不勸人修學這個法門。「豈欺我哉」,這些還會欺騙我?我們專信專願是這樣建立的,可見得專信專願絕對不是迷信,絕對不是感情用事,有理論、有事實做依據,這很難不信。傳記裡面對治我們信心不專,就是要給我們建立真實的信心,這個傳記目的就是在此地。這個開示就到這裡,文字雖然不多,說得很清楚、很明白、很透徹、很誠懇。
下面一段是他老人家教給我們念佛的方法,就是精進佛七的方法。此地大概提到一點精進佛七的規矩,就在大師《淨土警語》的後面,附在後面。這是我們導師淨空上人很多年前讀到他的精進佛七,給我們導師一個很大的啟示。導師教人精進念佛的方法,這個精進念佛的方法是怎樣想出來的?就是得到行策大師這篇文章的啟示,從這裡來的。他這個精進佛七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不中斷(人沒有這個精神,沒辦法二十四小時都念佛不休息),他是把參加佛七的人,分成三班,由十二位法師來帶,四位法師帶一班,一班念,兩班止靜(一班出聲念,兩班不出聲),只有聽,這樣他就休息,用聽。譬如說一支香念完了,第二班接下去念,第一班排在最後休息,他是用這個方法,所以雖然時間長,他不辛苦、念不累。而且儀規他定得很好,過去導師把佛七儀規的圖也畫出來,照他裡面所講的把它畫出來。這是在這裡得到一個啟示,現在我們要去找法師來帶大眾念佛,要去哪裡找法師?沒人帶。現在有念佛機,不需要法師,所以我們就把一個念佛堂,分成三區,繞佛的一區,坐著靜止念佛的一區,拜佛的一區,分成三區。進入念佛堂就不能說話了,見到任何人也都不打招呼,就是一心念佛。你高興出聲念,你就念出來。你如果覺得很累,你就聽佛號的聲音,心裡跟著默念。坐久,你就起來繞佛,起來走,繞佛就活動筋骨;走累了,你就再坐下來。實在有一點疲倦的時候,你就起來拜佛,把精神恢復,用這個方式。這種方式,現在的人業障比以前的人還重,體力不如以前的人,心裡沒有以前的人那麼清淨,所以這種念佛,七天我們做不到,三天;三天做不到,一天。一個月能夠這樣念一天,精進念一天,就非常之好,就很得力。一個月一天,然後今天的功夫很得力,念得很高興,很熟悉的時候,一個月可以念兩天,半個月你有一天的精進念佛。當然最理想,像在國外,每個星期有兩天的假期,星期六、星期日,最好一個星期可以念一次,一次可以念二十四小時,用這種方式念不會太累。這個啟示就是從行策大師佛七儀規裡面得來的,因為要請十二個法師來帶,很不容易,請四個就很困難,所以相當不容易,現在用念佛機來代替,用這個方法。這就是這裡所說的精進佛七。
另外有儀規,另有規式,載師《淨土警語》後。後面也有他的開示,說「作文以示眾曰」,這是啟建佛七他有開示,這個開示有幾句重要的話,節錄在此地。「七日持名,貴在一心不亂」。諸位要知道,佛七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求一心不亂,就是為了求專念,目的在此地。「無間無雜」,不間斷,不夾雜,這個心裡頭念佛。心念佛,諸位一定要知道,是心上有佛,這個叫做念佛。不一定口在念,口念多念少沒有關係,念大聲小聲也沒有關係。所以他此地說了,「非必以快念多念為勝也」,不是這個意思。不是說叫你念得快、念得多,一天念十萬聲、念十幾萬聲,不是這個意思。「但不緩不急」,念得很舒服,念得不累,這就好,這樣功夫才會得力。「密密持去,使心中一句佛號,歷歷分明。著衣喫飯,行住坐臥,一句洪名,綿密不斷,如呼吸相似」,我們呼吸,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間斷。念佛像呼吸一樣,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間斷,這是說你心上念佛都不間斷,這就對了。「既不散亂,亦不沉沒。如是持名,可謂事上能一心精進者矣。」這是事念,專念。
「若能體究萬法皆如,無有二相;所謂生佛不二、自他不二、因果不二、依正不二、淨穢不二、苦樂不二、忻厭不二、取捨不二、菩提煩惱不二、生死涅槃不二,是諸二法,皆同一相,一道清淨。」這個跟《般若心經》上講的完全相同,這是很高的一個境界,可以真正入不二法門了,那你這個念佛就是理一心不亂。「不用勉強差排,但自如實體究。體究之極,與自本心,忽然契合」,忽然契合就是襌宗裡面講的明心見性。可見在這個念佛功夫一直用下去,真正就是像大勢至菩薩所說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這是心開的境界。你就可以體究萬法皆如,無有二相,這兩句是總綱領,你得理一心時間會縮短,可以早一天得到。你不能體究萬法皆如,無有二相,你功夫成熟,自然體究到,不要人教,不用學的。為什麼?念到事一心,心清淨了,他自然就入這個境界。所以《楞嚴經》上才說「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我們是不是要借這個方便法來觀?不需要。雖然不需要,到時候他自然就是這個境界,就入這個境界。所以從事一心就可以提升到理一心,到這時候得大自在,這個大自在完全應用在生活上。「方知著衣喫飯,總是三昧;嬉笑怒罵,無非佛事;一心亂心,終成戲論,二六時中,覓毫髮許異相不可得。如是了達,方是真正學道人,一心精進持名也。」這個是法身大士的境界,就是這句名號,專信、專念,他自自然然達到,自自然然成就。這是一心精進持名,這是理上的一心精進持名。
「前一心,似難而易」,前面說事,事一心好像是難,實際上容易;「後一心,似易而難」,理一心好像是容易,但是真難。「但能前一心者,往生可必」,只要你得到事一心,只要你得功夫成片,你就決定往生。「兼能後一心者,上品可階」,如果你可以念到理一心不亂,品位就更高了。「然此兩種一心,皆是博地凡夫邊事」。你看這個說法和善導大師完全相同。「凡有心者,皆可修學。」你只要肯念、肯修,都可以成功。「同堂緇素,各須勤策身心,近則七日內,遠則一生中,常作如是信,常修如是行;縱不克證」,這個證是證果。縱然你不能開悟,不能證果,「為因亦強」。這個證就是事一心和理一心。「華宮託品,必不在中下矣。」所以實在說,上上品往生固然是不容易,上中品、上下品都不難,仔細看善導大師的《觀無量壽經》九品往生我們就明瞭了,確確實實這個上三品,我們凡夫真的有分。
今天時間到了,這個傳記就介紹到這裡,下一次再繼續來跟諸位報告大師的菁華。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