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集)  2002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WD02-002-0001

  諸位觀眾,阿彌陀佛!今天在新加坡淨宗學會八樓新的錄影室,要來跟大家簡單介紹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這次介紹的資料是採取導師上淨下空上人過去在台灣高雄所講的四十八願,來做一個台語,也就是福建閩南語的翻譯。這次的時間預定是六個小時,分作三次,一次二個小時,三次六個小時,將四十八願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四十八願在《無量壽經》裡面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也就是介紹西方極樂世界是怎麼來的,四十八願就是給我們說明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發願,發什麼樣的願來成立現在的西方極樂世界,每一願裡面都有詳細的說明。

  古大德曾經說過,說一切經如果做一個比較,一切經就是說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大小乘經典,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大藏經》,這個經很多,這麼多的經如果拿來做一個比較,大家公認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是第一,《華嚴經》如果跟《無量壽經》來比較,大家也公認《無量壽經》第一。這是過去古大德大家公認的,把《華嚴經》比下去了,甚至還說《華嚴》、《法華》無非是《無量壽經》的導引而已。這個意思就是說,佛講《華嚴經》、講《法華經》,《華嚴經》、《法華經》大家都知道,在佛門裡面大家公認是一乘圓教,教我們一生如何修學達到圓滿成佛的目標,這兩部大經就是教人一生成佛的,所以稱為一乘圓教。這兩部一乘圓教,古德說,佛說這兩部經主要是要引導眾生來深入《無量壽經》,所以說這兩部經是給我們引導,引導入《無量壽經》。這個說法可以顯示出《無量壽經》在一切經的超勝之處,也就是說這一乘圓教的經典講到最後,都回歸到《無量壽經》,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才達到究竟圓滿。因此,古大德這個說法,也有他們的根據,這個也不是隨便說的。

  所以《華嚴》、《法華》,等於說我們一部經分作三部分,一般說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分作三分,《華嚴》、《法華》等於序分,就是開頭,給我們引導,《無量壽經》是正宗分,正宗分就是主要的部分,佛要說的最重要的這部分,這是在正宗分。這些話都是出自於古來祖師大德之口,從他們的口說出來,這是不是說得太過分?是不是說修淨土讚歎淨土,修禪讚歎禪?修學淨土的人當然是要讚歎淨土這個法門,這個讚歎是不是太過分了?這個問題,要深入經藏,就能夠了解。尤其我們看到《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最後一參是普賢菩薩,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勸導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念阿彌陀佛,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才達到究竟圓滿的佛果。如果我們就《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最後一參,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從這段經文來看,古大德這個說法是有根據,也不是隨便說的,也不是說自讚毀他,並不是說自己修淨土就以為淨土比其他的殊勝,這都是根據經典裡面所說的來做一個評論。這個評論也是非常的客觀,並不是自讚毀他,這一點我們同修也要了解,不能誤會。

  這一部分《無量壽經》四十八願是在第六章,也就是第六品,我們現在採取的是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依會集本裡面的第六品,「發大誓願第六」,這一品經來做為介紹的根據。因為這次的時間比較短,如果介紹《無量壽經》大意,不如來介紹四十八願,因為四十八願是《無量壽經》的中心,一部《無量壽經》就是在解釋四十八願,其他一切經是解釋《無量壽經》。所以四十八願是中心,可以說修學西方淨土這個法門,最原始的根據就是阿彌陀佛在因地發的四十八願。凡是一切諸佛介紹西方極樂世界,都一定符合四十八願,因此四十八願是最重要。這個經文也不是很長,所以我們這次利用六個小時來做個簡單介紹,這個時間也剛剛好。這部分也等於是一個完整的部分,這部分如果展開就是一部《無量壽經》。

  在還沒有介紹四十八願以前,我們對這個會集本也是要再簡單跟大家做一個報告。《無量壽經》來到中國可以說是最早,算是早期就流傳到中國來翻譯,根據現在藏經目錄的記載,最早在漢朝安世高法師也曾經翻譯過《無量壽經》,可惜安世高法師翻譯的已經失傳,現在在藏經裡面只能看到目錄,經文內容已經失落。這是佛法剛剛傳到中國來,《無量壽經》就有翻譯,一直到宋朝,這個當中有十二次的翻譯,從漢朝到宋朝,這幾百年當中有十二次的翻譯。十二次的翻譯等於是十二種的經本,就是說有十二種的譯本,不一樣的《無量壽經》翻譯本。目前在《大藏經》裡面我們看到的只剩五種,其他七種都失傳了,只有目錄而已,經文已經失落了。根據古大德他們的判斷,世尊當年講這部《無量壽經》不是只有說一遍,是多次宣講,就是說這部經重複講過多次,梵文的經典傳到中國來,根據古德的研究,至少有三種不同的原本,也就是說有三種不同的梵文經典,《無量壽經》至少有三種內容不同的。這就是說明這部經佛是多次宣講,講很多遍,所以至少有三種原本。因此我們看現在在《大藏經》五種原譯本,這個內容出入很大。

  所以,從宋朝王龍舒居士開始,就感到《無量壽經》有會集的必要,因為這五種原本內容差別很大,如果只有讀一本,就不完整,對釋迦牟尼當年講《無量壽經》,多次宣講,這個內容就不充足。如果要是五本都要看、都要讀,確實不方便。因此《無量壽經》雖然在中國翻譯一千多年了,一千多年來很少人讀誦。以後《阿彌陀經》翻譯出來,大家都讀《阿彌陀經》,很少人去念《無量壽經》,甚至有人不知道有《無量壽經》。這個原因就是《無量壽經》的譯本太多,內容不同,不知道要讀哪一本好,要統統讀很不方便,所以大家就讀《佛說阿彌陀經》。但是《阿彌陀經》講得簡單,如果我們不是看古大德的註解,實在講,對西方極樂世界的認識跟了解,確實是不夠。認識不夠,要生起信心,發願念佛,求生西方,當然這就有相當的困難,因此宋朝王龍舒居士才感到《無量壽經》要會集。《無量壽經》是淨宗第一經,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以及介紹我們娑婆世界的情形,可以說內容說得很多、很詳細,我們讀了、看了,對西方淨土才有深入的認識跟了解。深入以後才有辦法生起真實的信心,發願念佛,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此王龍舒居士他就開始會集《無量壽經》。

  他當時會集,五種原譯本,他只看到四種,《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這一本他就沒看到。因為古時候印刷術不發達,經本雖然有,但是要看到也不簡單。古時候經書都是手抄的,要抄一部經要很長的時間,數量很少,如果抄一本、二本,這一本、二本如果遺失了,就沒有了。所以,在過去要看到這個經本,確確實實一般人是看不到。王龍舒居士在當時可以說是一個富貴人家,他是進士出身,在他當時的身分、地位,還沒有辦法將五種原譯本都看到,其他的人,我們想就知道,那就更加不容易。王居士會集只有四種譯本,當然就比較不圓滿,因為缺一部分,因為這五種版本的內容都有出入,有差別,這一本有的那一本沒有,那本有的這一本沒有,一定要五種都拿來會集,這樣才能完整,才圓滿。到清朝也有會校,就是會集、校對、節錄,但是內容都不是很圓滿,都有缺失。

  因此我們淨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師對過去這個會集他就有批評,主要王龍舒居士他的會集,當然五種只有會集四種,這是一點,另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改動原譯的文字。原譯本有的文字比較生澀,要是依王居士他的程度來改這個經文當然沒問題,他所改的一定比原來的譯本還好,但是這個例不能開,這個例要是一開,以後的人我這個字看不懂改一下,那個人那個字看不懂他也改一下,改到最後這部經就面目全非。這是印光祖師他不贊同的地方,改動原譯的經文,原譯是人家原來翻譯的,你會集只能照它原來的經文來做一個會集,不能改人家原來的文字,怕以後的人如果沒有像王居士這種國學程度,隨便改,改到最後這部經確確實實就面目全非,這是一個很大的缺失。到清朝這個節校本,因為內容也是不完整,也是有改動文字這個缺點,所以祖師也都有批評。

  因此到民國初年,夏蓮居老居士,將過去這些會集、節校本所有的缺點都避免,重新將這五種原譯本來做一個會集,就是我們現在讀誦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這就是會集本,連這個經題也是會集的。他這個會集都照原來的文字做會集,可惜這個會本做出來,印光祖師已經往生,如果印光祖師還在世,相信他會贊同夏老居士這個會集本。這個會集本有很多同修大家都讀過,讀過這部經的人沒有一個不歡喜,現在這部經流傳到世界各地,確實會集得很好,沒話說。如果會集得不好,像過去從宋朝到清朝的會集、節校,就是都有缺點,因此就沒有人流通,跟這個原譯本一樣,收在《大藏經》裡面,但是沒有人去讀誦,沒有人去流通。這就證明過去確確實實所會集的都有很多缺點在,因此沒有人流通。

  夏老居士這個會集本流通之後,普遍得到各地同修的歡迎,這也是不爭的事實。現在有很多人對這個會集本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有很多人歡喜讀這部經,這個事實我們也不能否認,如果他會集得不好,就沒有人要讀,有這麼多人喜歡讀,這一定有它的道理,要不然怎麼會有這麼人喜歡來讀這部經、來宣講這部經。所以我們對這部會集本的看法,要以一個客觀的角度來看,放下我們自己的成見,客觀來看這部會集本,等到自己親身來讀誦這本會集本,你就可以發現確確實實會集得很好。

  下面就把經本最重要的一章,就是第六章,諸位如果有《無量壽經》,請大家翻開「發大誓願第六」,這一章。因為這個經本也印很多出來流通,海內外各地有很多同修歡喜,大家出資來翻印,這十幾年來,最保守的估計,應該有三百萬冊以上。每一版有各種不同的版本,有活頁裝訂的,也有裝訂成本的,有大本、小本,有大字、小字,所以這個經文的頁數就不同。每一個人可能你手上拿的《無量壽經》不知道是哪一種版本,當然這個頁碼不能統一。所以,請大家看「發大誓願第六」,找到第六章,這樣就能看到這部分的經文。

  首先我們要跟諸位說明四十八願是怎麼來的,這一點要清楚,阿彌陀佛在因地是一位國王,本經有他一段簡單的歷史,簡單的介紹阿彌陀佛因地怎麼發心、怎麼修行簡史,簡單的歷史。他做國王的時候,在當時有一尊佛出現在世間,這尊佛佛號叫世間自在王如來,有這尊佛出世。這個國王他當時叫世饒,他去聽經,國王聽佛講經說法,這也說明他的善根非常深厚,雖然身為國王,享受人間的榮華富貴,但是他不迷,他還是有很高的覺悟心,發心聽經學佛。所以,我們從這段經文,雖然簡單跟我們說,我們就能夠看出來這位國王善根深厚。一般人做到國王,大部分都是迷在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之中,迷而不覺,他就不會想要聽經學佛。所以,這位國王非常的難得。

  他聽了佛說法,非常的感動,聽了之後就發願,自己發願,把這個國王的王位讓給別人,他出家修道。以他的天資,當然是超過平常人,他跟他的老師,他的老師是世間自在王如來,在老師的面前說明他的志願。這一點我們也不能疏忽,就是他立志他發願將來要做什麼,要有什麼樣的成就,這一點我們要注意看。我們自己想一想,我們發心學佛,我們想一想,為什麼發心來學佛,是什麼動機、什麼目的?我們為什麼要出家?實在講,我們心量很小,眼光很短,過去我們在《六祖壇經》裡面看到六祖,六祖惠能大師在黃梅見五祖弘忍大師的時候,忍和尚就問他,你來這裡做什麼?六祖就向五祖報告,我是來求作佛。這樣的口氣非常稀有。諸位同修想一想,我們出家剃度了,我們為什麼出家,是不是跟六祖一樣,想要作佛來出家的,這我們自己要能夠來反省。

  世饒王他在世間自在王如來座下發願出家,他發願不但要作佛,而且要超過一切諸佛。這個志願比六祖高,六祖只說要作佛,沒有說要超過一切諸佛,世饒王他說要超過一切諸佛。法藏比丘發的願要作佛,還要超過諸佛,實在講,他真的做到了。老師對於這樣的學生,遇到歡喜!這是一個好學生,非常難得的學生。法藏比丘向老師要求,要求老師為他說法,佛也真正答應了,為他宣說二百一十億佛國土依正莊嚴。二百一十億佛的國土,這不是一個數字,諸位要知道,不是說只有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而已,二百一十億不是數字,是表法的意思,在密宗裡面代表大圓滿。換句話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一個也沒有漏掉,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諸佛剎土他都參訪過,佛全部都跟他宣說,跟他說明、介紹。不但跟他宣說,而且以神通的力量,將諸佛的世界展現在他的面前,讓他親自接觸、看到,使他對於整個法界,諸佛剎土裡面的因果、善惡完全通達明瞭,他才發願,這樣才發願。

  所以,四十八願不是一次發的,是不斷不斷累積圓滿的大願,就是不斷去參訪諸佛的世界,今天看這個世界,明天看那個世界,這些世界看了之後,這個世界有哪些優點、有哪些缺點,那個世界有哪些優點、哪些缺點,吸收人家的優點,避免人家的缺點,這樣累積起來,建立西方極樂世界。當然他這個世界比一切諸佛的世界更好,因為一切諸佛世界的優點它都有,缺點它都沒有,當然它就最好,它是第一的。

  所以,圓滿四十八願是在接受老師的教導,參訪十方諸佛剎土,有感而發,看到之後、接觸到之後,自己感受要怎麼來做,這樣來發願。正是我們中國古人所說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是形容書讀很多,讀書畢竟是在書本裡面,還得要去旅行,到各地去參訪,行萬里路就是參訪。所以,他修學的經歷過程是非常符合我們現在所說的科學,不是說盲從,不是感情衝動,也不是說坐在家裡自己打妄想,他是先見到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哪些地方不好,不好的我不要,這個世界有哪些是好的,好的我就採納採取,不好的就捨棄不要。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就變成一個最圓滿的世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最美好的世界,可以說集一切諸佛剎土的精華。為什麼?所有十方世界裡面不好的,西方世界都沒有,找不到,一切諸佛世界美好的地方,它那裡都有,這是集諸佛剎土美妙的大成,他這個世界是這麼來的。

  我們讀這一段經文,實在講,現前也給我們很大的啟示,現在由於大眾傳播便捷,交通便利,個人到全世界每一個地方去觀光旅行、考察,這個機會就太多了,現在說出國訪問、考察,去參觀別人怎麼做法,我們回來來建設自己的國家。譬如說,我從台灣出來,還有台灣很多人出國訪問,到其他的國家地區去考察,可以將別人的優點吸收,別人的缺點避免,來建設自己的國家。如果大家都這麼做,相信不出十年,台灣就是這個地球上的極樂世界。這是舉一個例子來說,任何國家地區都是同樣的道理,這是阿彌陀佛在因地發四十八願,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我們現在在這個現實生活當中就能夠來效法,向他來學習,我們現前就能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所以,這部經學了我們就要會用。我們來看經文:

  【發大誓願第六】

  【法藏白言。唯願世尊。大慈聽察。】

  『法藏』是阿彌陀佛未成佛以前的法號,他出家的法號叫法藏比丘。『世尊』就是他的老師世間自在王如來。這一段文就是四十八願,是他自己修學成績的報告,等於說是修學的心得報告,向老師提出報告,報告他西方極樂世界已經建立成就了。這一章的經文,總共分為二十四段,二十四段是綱,就是綱領的綱,四十八願是目,綱目。這四十八願經文下面都有小字註解,就是說這一段裡面有幾願有小字註解,經文總共是二十四段。所以二十四段每一段有的是二願、三願,合起來是四十八願。我們先看第一段:

  【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

  這句是總綱,就是總說,是四十八願開頭總說。『我』是阿彌陀佛自稱,「我」就是指阿彌陀佛自己。『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就是說他如果要成了佛的話(我如果成佛)。我們知道,法藏比丘現在在我們娑婆世界的西方過十萬億的佛剎,那邊就是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地方有極樂世界,這個我們在《彌陀經》有看到,他現在在那裡示現成佛了,佛號就叫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已經有十劫,到我們現在已經十劫。他已經成佛了!他的佛剎是『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這句話是總說。「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下面就要一條一條為我們詳細來說,是怎麼莊嚴。簡單的說,這裡面無比的殊勝就是十念必生,念十念的阿彌陀佛,這樣必定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這一願就無比的殊勝,第一殊勝!往生就不退,不退成佛,這是十方所有一切佛剎裡面沒有的,沒有這個情形。

  任何一個地方修行都是進進退退,進得少,退得多,這很麻煩,因此成就的時間就會拖很長。經上跟我們說,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無量阿僧祇劫,《華嚴經》說無量劫,才能夠成就。為什麼要這麼久?就是因為會退轉。如果只進不退,哪需要這麼久?而且退轉是進一步退九步,當然這個成就的時間會拖很長很長。所以,要是不會退轉,哪裡需要這麼長的時間?這是說在西方極樂世界以外一切諸佛的世界,大概都是這個情形。西方世界有一個好處,最大的好處就是他不退轉,只有進沒有退;不但不退轉,而且是圓證三不退。圓滿證得三種不退轉,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實在講,這是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沒有的。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你要證得位不退都做不到,何況是行不退、念不退?但是你一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三種不退圓滿證得,這確確實實是不可思議。這是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沒有看到的,而且是真正難以相信的法門,不退已經很難了,圓證三不退。

  什麼叫做圓?諸位要知道,圓就是圓滿。到什麼時候才真正達到圓滿,證得三不退?圓教等覺菩薩,這樣才圓,才達到圓滿的三不退;等覺以下,雖然說不退,還沒有達到圓滿。問題又來了,我們聽到這麼說,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像我們現在的身分是凡夫,煩惱一品都沒斷,不要說三不退,就是位不退,我們也沒有,是博地凡夫,一品煩惱都沒斷,這種凡夫念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生西方的凡聖同居土,縱然是下下品往生,下下品往生難道他也是圓證三不退嗎?給諸位說,確實,下下品往生,只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他也是圓證三不退。圓證三不退就等於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於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彌勒菩薩,他們是圓教的等覺菩薩,他們證得圓滿的三種不退轉,我們一個凡夫,念幾天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地位一下就提高到等覺菩薩,誰相信?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就是說很難相信。所以,玄奘大師翻譯的《彌陀經》裡面,他翻的是極難信法,他又加一個極,等於又加強語氣,真的是難信。

  這個法門修不難,信很難。換句話說,這麼難信的方法,你為什麼會相信?這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你多生多劫修學這個法門,就是說你修學淨土念佛法門不是這一生才開始念,過去不知道修了幾世,甚至修了無量世,生生世世都在念佛,這樣累積的善根福德因緣,你這一生再聽到西方淨土這個法門,你才會相信,你才會接受。這就是多生多劫修學法門,善根種子的成熟;如果不是你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你今天遇到這個法門不可能會相信。一般說,你如果不要毀謗就很好了,相信那是不可能。這是說第一個原因,過去生自己累積的善根福德因緣,這一生遇到這個緣,機緣成熟,你相信了。第二個原因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護念加持,這是增上緣。給我們加持的增上緣,我們自己本身有這個善根福德,佛力給我們加持的增上緣,這是緣。前面是因,後面這是緣,自己種的善根是因,佛力加持是緣,因緣聚會,我們對這個法門才生起了信心。所以,這個法門絕對不是一個普通的法門。

  從這個地方來說,我們就可以了解,我們自己要是真正相信這個法門,說明你的善根福德因緣深厚,又得到佛力的加持,這樣才生起歡喜心來修學淨土法門。古來祖師大德,像我們看到淨宗八祖蓮池大師、九祖蕅益大師,一直到民國初年十三祖印光大師,甚至到現在我們淨宗學會導師上淨下空老和尚,一生年輕的時候都是研究大乘經典,古大德參禪、學教、學密,一直到晚年才發現,淨土這個法門是一生成佛唯一的一條路。年輕的時候學了很多,到晚年才發現,也就是說一直找路,找到最後才找到,總算是很好。當然祖師大德很多都是佛菩薩示現的,他是示現給我們看,做一個榜樣給我們看,他的示現也等於跟我們講,他們走了很多冤枉路,如果我們能夠汲取他們的經驗,直接採取他晚年所修學的法門,這樣我們就省很多的時間,我們的成就就不可思議。

  古大德到晚年徹底覺悟,像蓮池大師,這是最有名的兩句話,一生著作等身,通宗通教,到晚年怎麼樣?他說「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三藏十二部經,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大藏經》,一部《大藏經》他自己不需要,讓給需要的人去悟,讓給別人悟,他放下了;「八萬四千行饒與他人行」,八萬四千法門,修行的法門很多,八萬四千,這也給別人去行。他自己採取什麼?就是一部《阿彌陀經》,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一生成佛去,往生西方作佛去了。我們要想到他這兩句話,這個是徹底的覺悟,真正的覺悟了,這是真正覺悟的人才能夠說出這個話,也就是說過來人,已經經歷過的人,他才能夠說出這個話,我們一般人體會不到。三藏十二部讓給他人悟,八萬四千行饒與他人行,這確確實實是過來人說的話。如果我們能夠體會到這一點,我們今天採取一門深入,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當然我們就節省很多時間。

  我們從第一願看起,『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這個就是四十八願的第一願「國無惡道願」。一切的諸佛世界都有六道、十法界,六道裡面有三惡道,三惡道非常的苦,法藏比丘去參訪一切諸佛剎土都有看到惡道,看到眾生在惡道裡面受苦,可以說慘不忍睹,那個苦說不出來,所以他發願,我這個世界無三惡道。由此可知,阿彌陀佛做學生的時代,參觀一切諸佛剎土,參觀無量的世界,看到像我們娑婆世界有地獄、餓鬼、畜生,這個不好,我成佛,我這個世界裡頭不要有這些東西。他現在成佛了,西方極樂世界確實沒有地獄、沒有餓鬼、沒有畜生,沒有三惡道,這是果報。沒錯,西方極樂世界確實是阿彌陀佛大願大行之所成就。但是每一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不能說他沒有功德,他也有功德,每一個往生的人都有功德。換句話說,西方極樂世界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是佛與大眾共同來造成的,阿彌陀佛與所有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大家來造成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這個道理我們也不難理解。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這麼莊嚴,這個道理我們依我們現在來說,譬如說新加坡政府如果定個法律,凡是要移民到我這個國家來的,都要是善人才能來,惡人不能來。當然這個國家就很好,都是善人,沒有惡人。西方極樂世界凡是往生的人,不但是善人,而且是諸上善人,所以說他那個世界怎麼會不好?當然好!就跟這個道理一樣。所以往生的人他的功德是什麼?修淨業。凡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一定要修淨業。

  憑什麼條件去?就是信願行三資糧,這三個條件缺一個都不行。尤其是本經第十八願、第十九願,是四十八願的中心,教導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方法,「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八個字。菩提心簡單講就是清淨心,我一心一意要見阿彌陀佛,要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一個心願就是無上菩提心,這個心是清淨心。只要有清淨心,我們身體的造作,口裡面的言語,都清淨,心清淨者身清淨,身心清淨環境就清淨,國土也清淨。所以念佛的人,他修的業叫淨業。世間人所造的業有善業、有惡業,善業感得三善道的果報,惡業是感得三惡道的果報;唯獨修淨業,我們六道裡面沒有果報,果報在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同修不可以不知道,這一點一定要知道。

  三惡道的業因就是貪瞋痴,所以念佛人一定要把見思煩惱伏住,也就是說要把它降伏、控制。雖然不能把它斷掉,見思煩惱要一天比一天輕,這樣我們念這個佛號才能相應。如果煩惱沒有減輕,一直增長,念佛的功德就被煩惱障礙住,這叫業障,就不相應。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要相應我們這個法門比其他法門方便很多,只要你有一點點功夫,將見思煩惱控制住、伏住,這樣就有感應,與西方極樂世界就相應,你念佛往生才真正有把握,真正有信心。這是看到果報,我們就想到業因,地獄是瞋恨心,餓鬼是貪心,畜生是愚痴心,這三種心墮三惡道,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這三種心的人,所以它那裡沒有這種果報,沒有三惡道的果報。

  『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焰摩羅界」是稱地獄道,三惡道裡面最苦的一道,最痛苦的就是地獄,『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這是第二願。凡是十方國土的修行人,剛才講了,他會退轉,他會退轉到惡道。阿彌陀佛說的,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絕對不會再退轉到三惡道,絕對不會再退轉!這是不可思議的大願,無比殊勝的莊嚴。由此可見,彌陀本身念念願一切眾生快快成佛。『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這個願要不圓滿,法藏比丘誓不成佛。他現在的願圓滿了,所以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我們對於他老人家所講的話要深信不疑,句句話都是真實的,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轉說,輾轉給我們說明。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所有眾生。令生我剎。皆具紫磨真金色身。三十二種。大丈夫相。端正淨潔。悉同一類。若形貌差別。有好醜者。不取正覺。】

  這樁事情不知道諸位同修平常有沒有留意到?講老實話,我們是沒有去留意,法藏比丘他在因地裡頭注意到這個事情,很難得。十方世界眾生相貌不一樣,一個人一個樣,身體健康程度也不一樣,有人比較健康,有人比較容易生病,這個也不同。不一樣說實在的話就是不平等,不平等就是煩惱的根源,他的身體比我好,我的身體不如他,這樣就會生起怨天尤人的心理,覺得老天爺不公平。他長得很漂亮,我怎麼長得這麼醜,長得漂亮的人就會有我慢心,感覺自己都超過別人,長得比較醜的人就有自卑心,這都是煩惱的來源。所以,法藏比丘看出來了,看出這個問題,他就發了這個願,凡是生到我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相貌大家都一樣,這樣大家就沒話說,都平等,身體也相同,統統是『紫磨真金色身』,最好的身相。

  所以,我們看到有人畫西方極樂世界變相圖,我們看到一般,前天我在台灣,要來新加坡以前,就有一位同修拿一幅西方阿彌陀佛接引圖,阿彌陀佛在當中,比較大,這個相比較圓滿,其他的菩薩比較小,被接引的人更小,相貌不一樣。如果跟這裡的經文對照起來,這幅圖是隨順我們這個世界的人,因為我們這個世界的人確實都不同,佛有佛的相,菩薩有菩薩的相,羅漢有羅漢的相,天人有天人的相,三惡道有三惡道的相,人與人的相也不同,富貴的人跟貧賤的人相貌也不同,有這個差別相,這是隨順我們這個世間人的觀念來畫的。如果正確的是都一樣,阿彌陀佛是什麼相,凡是往生的人,縱然下下品往生,他也是跟阿彌陀佛一樣的相,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真金色身,我們從四十八願這裡就看出來了。所以,事實真相,在西方極樂世界,大家相貌都一樣,都圓滿。只有在他方世界去示現,當然這就不同了,這一點我們也要知道。

  「真金色身」,這個金色是取它的意思,取它珍貴的意思。因為我們這個世間,大家把這個黃金看得很貴重,在銀樓、金飾店,各種金飾放在櫃子裡面,看起來就很珍貴,大家就很喜愛。我們在這裡也不可以死在文字裡面,認為佛的身都是金色的,人的臉都是黃的,像黃金一樣,這也很難看,這也沒什麼好看,這是取七寶裡面最珍貴的,沒有一個人不愛黃金,大家都愛。它這個意思就是說這個身相,可以使一切眾生看到都能夠生起歡喜心,都歡喜這個相,都愛慕這個相,是取這個意思。所以不是死板的看成像黃金一樣,黃黃的,金光閃閃,如果我們這麼看就把經文看死了,實際上,我們要知道它表法的意思。

  身相之好,『三十二種,大丈夫相』,這是世尊就我們世間的標準來說的。我們這個世間人,算命的說這是貴相,貴就是富貴,在我們人間最富貴的相就是三十二相,這是過去古印度看相算命,將這個三十二相看成是人間最好、最富貴之相。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是依我們人間這個標準來說的。其實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不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大乘經上跟我們說「佛有無量相」,這個相無量,「相有無量好」,這個相好莊嚴是無量無邊,說不盡!這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不容易。普通在他方世界成了佛,這是說一般菩薩在其他的世界成佛,成佛之後還要用一百劫的時間專門修相好,修這個莊嚴相。你就知道修相好很難,菩薩成佛還要修一百劫,一百劫是很長的時間,才能修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到西方極樂世界,一生到那個地方就具足了,你一往生到那裡自然就是這個相,而且這個具足比十方諸佛如來的身相還要好。這是不可思議!這是難信之法。彌陀跟本師釋迦牟尼佛為我們宣說的,我們想到《金剛經》上,「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我們要相信。不要認為佛講的這個話不太可靠,佛給我們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真實的,如果我們要是不相信佛說的話,就把這個機會失掉了,那就太可惜!誰相信誰就有福,信者有福。再看第三段: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自知無量劫時宿命。所作善惡。皆能洞視徹聽。知十方去來現在之事。不得是願。不取正覺。】

  這一段裡面包括了三願,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這一段經文,不知道諸位同修看到,心裡有什麼感想?這一段經文,我們在這裡一舉一動,原來西方極樂世界那些人都看得清清楚楚,他們天眼洞視;我們在這裡說悄悄話,他們也聽得清清楚楚,現在人所講的隱私權都沒有了,統統沒有了。不但是我們一舉一動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看得清清楚楚,我們心裡起一個念頭,他們統統知道。這以後日子要怎麼過?諸位常常念這段經文,就會自己提高警覺,不但不敢做一件壞事,做一件壞事怎麼對得起阿彌陀佛?怎麼能到西方極樂世界?不但不敢做惡事,動一個惡念都不可以。為什麼?動一個惡念阿彌陀佛知道,觀音、勢至、文殊、普賢也都知道。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地方的人數之多,沒有辦法計算,太多太多了,這麼多的人沒有一個不知道,怎麼能夠瞞得過這些人?

  我們中國俗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神明的神通雖然很小,不大,我們心裡有什麼念頭,神明不知道。就是阿羅漢、普通的菩薩,他們要入定,注意來觀察,他們就知道;他們要是不入定,不注意來觀察,你起心動念,他們不知道。這是說一般菩薩、阿羅漢,他們要入定觀察,不入定觀察,我們一般說,動個念頭,他們不知道。西方極樂世界那些人,他們的神通、道力得到阿彌陀佛神力的加持,可以說跟佛差不多,他們不必起心動念作意來觀察,我們心裡起一個念頭,他們統統知道。所以這個文要是念了以後,確確實實,從今以後我們要認真,要老實,斷一切惡,修一切善,起心動念都想到一切諸佛菩薩統統會看到,統統會聽到,統統知道,這是我們絕對不能疏忽的。不要以為我們做事情沒有人知道,自己騙自己容易,騙眾生也做得到,騙諸佛菩薩,騙西方極樂世界清淨海會的大眾,這是做不到的。希望我們能夠好好記住這一願,我們修清淨心,修清淨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定有我們自己一分。第四段是: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得他心智通。若不悉知億那由他百千佛剎。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覺。】

  這一願就是得「他心通願」。我們特別要注意願文裡面所說的,『所有眾生,生我國者』,這兩句我們要看清楚,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也包括娑婆世界我們現在住的地球在內,換句話說,包括我們在座所有的大眾,統統是這裡面的一分子。我們將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得的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後面還會說到神足通,可以說這個能力跟佛差不多。這些神通在我們這裡修學,想要得到不簡單,要修到這個程度確實不簡單,一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得到。

  我們現在這個世界很苦,不知道諸位有沒有體驗到?我們這個人間,三惡道的苦就不要說,說我們現在做人,在人間就有很多苦,生活非常之苦,光陰很短暫,人一生在這個世間短短幾十年,很快就過去了。我們佛門這一、二年,像上海明暘老和尚,在上個月往生了;以前常常到新加坡開示的茗山老法師,去年也往生了;九華山主持仁德老和尚,也在去年往生了,這是我們認識的,曾經跟他們接觸過。這些老和尚、老法師一個一個的走了,這是說明這個世間人命無常。生死事大,一寸光陰就是一寸的命光,只有有智慧的人、覺悟的人他才能警覺,他才能珍惜寶貴的光陰,認真的修行。修什麼?修清淨心,老實念佛,求生淨土。一切法門裡面,唯有這個法門是當生成就,其他的法門不是普通根性的人可以成就,那是要有特殊根性的人才能成就。唯獨這個法門容易,所以這個法門是究竟圓滿,真實了義。

  神通、智慧是一次報得的,一往生就都得到了,不必修,統統都得到了。這是十方世界裡面所沒有的,一切經論裡頭也沒有說到,這稱之為難信之法。通常一個講經的法師歸到淨土相當不容易,叫他回歸修淨土不簡單,因為《大藏經》經典這麼多,就像迷宮一樣,鑽進去很不容易鑽出來,這是真的。所以教下講經的法師對於淨土不相信,他也講,也勸你念佛,他自己不念佛;勸你求生淨土,他自己不求生淨土。奇怪,為什麼?他不相信!不相信為什麼又要跟你說?這總是認為你的程度不夠,你們的程度不如我,你們修念佛法門就好。念佛法門好像是安慰一些程度比較低的人,有這個意思在。

  其實錯了,這個法門才是真正第一殊勝的法門,因為唯獨這部經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共同宣揚的,共同讚歎的!沒有一尊佛不講《無量壽經》,不講《華嚴》、《法華》的很多,為什麼?沒有那個根性,沒有人接受佛就不講,佛說法契理契機,沒有機,就是說沒有對象,佛就不講,講了別人聽不懂,也不相信,也不接受,這就不需要講。唯獨這部經是一切諸佛必須要講,為什麼?一切眾生根機統統適合!古大德說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根、中根、下根,三種根器的人都可以修,利根、鈍根都可以修,上根上至等覺菩薩,下根下至五逆十惡地獄眾生也可以修,一個最高,一個最低,當中統統包括盡了。所以,一切諸佛弘揚的第一經,我們有緣,我們有福,這一生才能夠遇到。尤其是遇到這個會集本,這一本在《無量壽經》現存九種經本裡面,就是說九種不同的版本,這一本是最完善的經本,這就是我們大家有緣。我們再看下面第五段: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得神通自在。波羅蜜多。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周遍巡歷供養諸佛者。不取正覺。】

  這一願是說「神足通願」,神足就是我們平常說的飛行、變化。我們看《西遊記》,孫悟空七十二變,就是屬於神足通。七十二變太少了,不足為奇,西方極樂世界這些天人,他們神通廣大不可思議!我們讀了這一願就知道,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好處。為什麼佛勸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好處這麼多,功德利益無量無邊。我們今天很想到其他地方去遊覽、去觀光,現在最進步的交通工具噴射機,這最快的,在我們想,我們現在有這種交通工具,已經是不錯了,比古時候時間是節省太多了,但是速度還是很慢,還是受種種的限制,不得自在。而且你說坐飛機,只能在地球上飛來飛去,也不能飛到外太空,其他的星球也不能去,這還做不到。其他還有很多手續,很麻煩。如果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就得大自在,速度之快是一念之頃,一念就到了,動一個念頭,一念頃就能夠『周遍巡歷,供養諸佛』。我們知道一個世界只有一尊佛,一個世界就大到我們無法想像,何況無量無邊的諸佛,這麼多諸佛的世界,一念之間統統走遍了,時間一念之頃而已,就可以「周遍巡歷」。

  所以,你是不是想到一切諸佛世界去那裡遊覽觀光?在我們現在的科學技術,這個星球要到那個星球都還有相當的困難,一尊佛的世界都無法走遍,都不可能,不要說其他諸佛的世界。我們看到西方極樂世界這種殊勝的功德利益,是不是要趕快去,趕快念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到那裡我們就得到這個能力,馬上就可以去參訪一切諸佛剎土,而且在很短的時間,一念之頃就能夠到達那裡了。我們再看第六段: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遠離分別。諸根寂靜。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

  這一願非常重要,在四十八願它是第十二願,「定成正覺願」。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成佛,一生成佛,是不是保證成佛?這一願就是給我們做保證,等於說開證明給我們,保證你成佛。而且是一生成佛,不必等到來生來世,不但是一生成佛,而且是非常快速成佛。經文也很清楚、很明白,『所有眾生,生我國者』,這「所有眾生,生我國者」包括我們自己在內。『遠離分別,諸根寂靜』,這兩句李老師在眉註有註解,「遠離分別」是戒共定,「諸根寂靜」是定共戒。就是說戒與定打成一片,戒就是定,定就是戒,這一點我們要認識清楚。佛法修學的目的是智慧,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這句話要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這種智慧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一般宗教裡面讚美上帝的話,上帝是全知全能。上帝實在不是全知全能,怎麼知道不是全知全能?過去我們導師在講席當中也講過,他說在美國也接觸不少基督教徒,這些基督教徒跟他說,他說我們星期天去教堂,向牧師提出一個問題,說人都是上帝造的,為什麼上帝造的這些人,有人過得很痛苦,有人過得很快樂,有幸福、有不幸福,太不平等,他們提出這個問題去請問牧師。牧師沒有辦法給他解答,只說這是上帝的安排,上帝的意思,只好你自己去問上帝,這就沒話說了。從這個地方看,上帝比起阿彌陀佛差太遠了,阿彌陀佛那個世界的人都是一樣,相貌都相同,絕對平等。可見這個差別很大。

  所以,我們在美國接觸到這些外國人,跟他們介紹佛法,都要適合他們的需要,就是說他們現實生活當中,他們的疑問、他們的問題,這在佛法裡面講,契理契機,從他們現前生活上切實的問題來跟他們講解,這樣對他們才有幫助。這是對外國人講經說法的一個方法跟技巧,一定要適合他們,要怎麼講才符合他們的需要,他們才會了解,才會接受,才能收到效果,也就是說,佛教傳到美國就要美國化,就是要本土化、現代化,這樣他們才能夠接受。如果我們去外國講的跟他們那裡不同,當然他們不會接受,對外國人講中國人這一套,他們怎麼會接受,這是一定的道理。

  這是說戒定,戒定目標是開智慧,所謂戒定慧三學,慧是目的,定是樞紐。慧從哪裡來?慧從定來,戒律是手段,幫助我們得定的。持戒有什麼目的,幫助我們的心定下來,因戒生定,因定開慧,定就是清淨心。佛法不同於其他宗教就是佛法修定,如果其他宗教也修定,我們也可以承認它也是佛法。如果心要是不能得定,心不清淨,縱然研究很多經論,講得天花亂墜,也不是真實的智慧。那是什麼?佛經上講的「世智辯聰」,世間的聰明才智,不是真智慧;真智慧是從你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不是從外面學來的。外面學來的,不要說佛法裡面沒有這種說法,儒家也沒有,你看《學記》裡面所講的,「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儒家也說開悟,開悟之後,智慧是從內心裡面流露出來。

  由此可知,儒與佛都非常重視清淨心。所以,佛法的目標是求究竟圓滿的智慧,佛法的手段,用什麼方法來求?就是三皈依。三皈依是戒、是定,也是慧,它有三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是覺悟的意思,所以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怕我們受三皈依發生誤會,皈依佛,看到佛像,依靠那個泥塑木雕的,依靠這個像,一般說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它怎麼能夠保佑你?法是經典,這個經書也會毀滅,像中國歷史有三武滅法,也不可靠。皈依僧,出家人很多凡夫僧,自己也是自身難保,你去依靠他也靠不住。這都是沒有了解真正皈依三寶的意義。外面這個三寶叫做住持三寶,佛像、經典、出家人,住持三寶。住持三寶是什麼作用?是給我們提醒、給我們啟發,藉著外面住持三寶的形相,來啟發我們自性三寶的功德,這才是真正的皈依。皈是回歸,依是依靠,從外面回歸到我們自身自性,依靠我們自性覺、自性正、自性淨,這才是真正落實三皈依。

  所以,三皈依是我們佛法修學的總指導原則,總綱領。不管哪一個法門,哪一個宗派,修什麼?修三皈依,顯宗密教、大乘小乘,這是一個總原則。修任何法門都離不開這個原理原則,這個原理原則不能不對,不能違背,如果違背、不對,所學的就不是佛法,因為違背了三皈依,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我們導師有講解《三皈傳授》,也有寫成書本來流通,錄音帶,現在還有VCD,請大家多多去聽、多多去看,你就能夠明瞭。這個三皈依是總指導原則。

  修學的法門,不管你修學哪個法門,都是平等,所謂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最後目標都是一樣。法門因為眾生各種根器不同,各人所選擇的修學方法就不一樣,但是目標都是一樣,主要原則就是不能違背三皈依,只要沒有違背三皈依這個原理原則,你修學任何一個法門,都可以得到成就。落實在我們淨土宗來說,三皈依過去我們導師也有針對修學淨土來講,這個三皈依除了一般的意義解釋之外,他說皈依佛,釋迦牟尼佛勸我們皈依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皈依法,我們現在淨宗學會依《無量壽經》來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依《無量壽經》做標準,這是皈依正;皈依僧,我們皈依菩薩僧、聖賢僧,觀音、勢至,西方三聖,皈依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觀世音菩薩教我們發大慈悲心,救苦救難,幫助一切苦難的眾生,要發這個心。大勢至菩薩教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教我們念佛的方法。這個就是皈依僧。這是落實在我們淨土修學三皈依的說法,這個說法也非常好,非常的具體,使我們修學淨土的人能夠掌握到修學的重點。

  我們這一節的時間也已經差不多到了,四十八願我們就先介紹到這一段。下面,我們下一節課,再繼續來跟諸位報告。謝謝大家的收看,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