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集—草堂集(二)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集) 2018/7/23 台灣台北市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 檔名:60-010-0002
今天下午悟道查一些生難字,就沒辦法下來聽課。我是很喜歡聽課的,因為聽課自己不用準備,坐在那邊聽就比較輕鬆;自己要上台,實在講,多少要準備。我算是最沒有準備的,一般講,我們老和尚以前講一堂課他要準備七天,就是講一個半小時他要準備七天,現在沒有時間準備七天也要三天。現在我的時間,有時候不要說三天,三分鐘有時候都很難,也沒辦法專心去備課。所以,講課還是需要有一些時間。因為這次講課我們是採用淨老和尚他節錄的《草堂集》,《閱微草堂》的節錄。這個節錄就是每一個故事的重點、重心的開示,一段的節錄就是一個故事、一個公案。本來我去年到澳洲去,想要把老和尚節錄的公案列出來,老和尚節錄重點,我來講故事,把這個公案來跟大家分享。但是這個都是古代文言,有很多生難字,實在講,我們平常很少用到,所以這些比較生難的字都必須要去查字典。平常我們比少用到的字,以前講過也會忘記,所以每次講還要再查一遍,因為忘記了,現在老了,頭腦不好,所以就比較花一點時間。
我們晚上這堂課接下來就是接上午,我們上午跟大家簡單講《草堂集》第一集,「夙冤,世無不可解之冤」,「至人騎猛虎,馭之猶騏驥,豈伊本馴良,道力消其鷙。乃知天地間,有情皆可契,共保金石心,無為多畏忌」,這是上午講了兩段。我們也講到第三段:
【三。真孝婦。鬼神見之猶歛避。】
我們上午跟大家大概講了這一句它主要的意思,也跟大家說明。這個『孝婦』比孝女還不容易,因為孝女畢竟對自己親生的母親她孝順還比較容易一點;「孝婦」就是孝順公婆,先生的父母,對先生的父母,當媳婦的要像孝順自己的父母,這個就更難能可貴了。因為自故以來媳婦跟婆婆要合得來的很少,媳婦可以孝順公婆,大家想一想,這個難不難?難能可貴。能夠孝順公婆,這個媳婦很難能可貴,也不容易。一般來講,可以說這個也是很難得的。在我們自己家裡,我弟媳婦她進門,我從來沒有看過她跟我母親、跟我父親頂過一次嘴。我母親有時候會念她,也會講她,但是我母親講的都是理性的,她不會亂罵人,但是講她,她也不會還嘴,所以這點我也很佩服。我母親病的時候沒有人照顧,她就發心來照顧,這點不容易,所以我對我弟弟的老婆,我也是懷著感恩之心。她到我們家來,基本上也盡到媳婦之道,這個也很難得。
這個地方講,『鬼神見之猶歛避』,我們晚上就來講這個公案。這個公案就是發生在滄州,滄州就是現在河北省,以前我到山東德州慶雲去做法會,滄州就在慶雲隔壁,紀曉嵐就是住在滄州那個地方,滄州有一個「劉士玉孝廉」。古時候舉孝廉,就是他做人很孝順又很廉潔、不貪污,這樣的人就會被推舉去當官,這是選拔官員的一個標準,就是孝廉。滄州劉士玉,姓劉,士農工商的士,金玉珠寶的玉。劉孝廉,「有書室為狐所據」。有書室就是他有個書房,讀書的地方,他有個書房,但是他這個書房被狐狸所佔據了,所據就是被狐狸佔據他的書房,他的書房就自己沒辦法去使用。「白晝與人對語,擲瓦石擊人」,白天這個狐狸還可以跟人家講話,跟人家對話,常常擲瓦石擊人。擲就是丟,破碎的瓦片,還有石頭。古時候的房子屋頂都是那個瓦,瓦壞掉了,它的瓦片。狐狸常常用瓦片、石頭去攻擊人,看到人牠就丟過去。「但不睹其形耳」,不睹就是沒看到。牠會跟人講話,人來了牠就丟石頭、丟瓦片,就是沒有看到這隻狐狸在哪裡,就只有石頭、瓦片丟出來,人往往被牠丟到。
這時候有一個知州,古代管理一個地方的官的名稱,管理一個府叫知府,管理一個縣叫知縣,管理一個州叫知州。像現在大陸上,台灣也是一樣,縣長、市長,在大陸上還有州長。像我們這個月去雲南旅遊,到大理,大理自治州。他就是管理這個州的州長,在古時候叫知州。「知州平原董思任」,平原是一個地名,就是現在山東的德州市,就在河北滄州隔壁,隔壁就是德州,我們到慶雲做法會就是德州。這個董思任先生他是平原的人,就是德州人。「良吏也」,這個吏就是官吏,良就是善良,良吏就是好官,是一個好官。「聞其事」,就是他聽到這個事情,聽聞,聽到人家講劉孝廉的書房被狐狸佔去了,這個狐狸常常丟石頭、丟瓦片去攻擊人,白天都能夠跟人家講話、跟人家對話,但是不睹其形,就是沒有看到牠的樣子。這個董知州聽到這個事情,「自往驅之」,聽到這個事情他就自己前往到劉士玉孝廉他家裡,聽說這個地方發生這個事情,他就要去驅趕,把這個狐狸趕走。
董知州到那邊劉孝廉他家,就是跟這個狐狸講,就是跟狐狸講話,「方盛陳人妖異路之理」,方就是方才、正在,他陳述人、妖是不同路的。就是勸牠不要佔據人的房子,你要找你自己住的地方,劉孝廉他讀書的地方被你佔了,他就沒地方讀書了,就給牠講這些道理,勸牠離開。正在勸的時候,「忽簷際朗言曰」,這個屋梁忽然有聲音出來了,朗言就是講話很明朗,聽得很清楚,這個聲音就對董知州講:「公為官,頗愛民」。這個公也是一個尊稱,在中國傳統文化對人家尊稱,加一個公就是對他尊敬,所以姓董,稱他董公。台中慈光圖書館朱館長以前寫信給我,稱我道公,所以我也被稱過公。但是現在年輕人,什麼叫公搞不清楚。它是一個尊稱。對他尊稱,公為官,頗愛民,頗就是你也很愛護人民,的確是個好官,很愛護人民。「亦不取錢」,你也不接受人家賄賂,不貪財,不取錢。「故我不敢擊公」,因為這樣,故就是因為這樣,我不敢給你丟石頭、丟瓦片。因為你是個好官,所以狐狸牠也尊重,說你也不貪,也很愛護人民,所以我不敢去攻擊你。
但是下面,這個狐狸又講了,「然公愛民乃好名」,說你是很愛護人民,但是你好名。他不好利,好名,愛名聲,也愛面子,愛名聲,好名,就是喜歡名聲好,要出名,好名。所以我們一般講名利,有人好名,有人好利,有人名利都好。這個董知州他好名、不好利,他不貪錢,愛護人民,是好官,但是他好名,喜歡出名。「不取錢乃畏後患耳」,牠說,你不貪取錢財,因為你怕後面有災患,會有麻煩,所以你不敢隨便取人民的錢財,也是因為怕有後患,「故我亦不避公」。狐狸說,因為你愛護人民,也不貪錢,所以不敢給你丟石頭,但是因為你有好名,我也不用去躲避你,我也不怕你,因為你還有好名,所以我也不用去躲避你。「公休矣,毋多言取困」。公休矣,狐狸就給董公講,休就是你不要再講了,休息。毋多言,你不要講太多,你如果講得太多,可能你會自取困擾,因為他還是有把柄給狐狸知道。狐狸就跟他講到這裡,「董狼狽而歸,咄咄不怡者數日」。董知州聽到狐狸這麼跟他講,他的心事給牠講得那麼清楚,聽了就很狼狽,本來是要勸狐狸離開劉孝廉的書房,結果反而被狐狸訓了一頓,所以很狼狽就走回去,沒有把狐狸趕走,自己很狼狽就回家去了。咄咄不怡者,咄咄就是表示他也很驚訝,不怡就是心裡當然也很不舒服有好幾天,好幾天不舒服。這段就是前一段。
下面接著就講,「劉一僕婦甚粗蠢,獨不畏狐,狐亦不擊之」。這個劉就是劉士玉,劉孝廉他有一個僕婦,一個婦人是他們家的奴僕,就是他們家的傭人。他有一個僕婦,甚粗蠢,粗就是很粗魯,頭腦也不是很好,很蠢,蠢就是不聰明,然後又很粗魯。但是他這個僕婦獨不畏狐,狐亦不擊之,她不怕狐狸,這個僕婦她不怕狐狸,狐狸也不敢給她丟石頭、不敢給她丟瓦片,她不怕。「或於對語時,舉以問狐」,有人有時候跟狐狸對話就舉出,你看到人就丟石頭、丟瓦片,劉孝廉的僕婦她這個人很粗魯又很愚鈍,也不是很聰明,你怎麼都不會去攻擊她?就舉出這個去問狐狸,因為這狐狸白天常常跟人家對話、跟人家講話。「狐曰:彼雖下役,乃真孝婦也。」下役就是下人,服勞役的、給人家做粗工的。她的地位很卑賤,但是這個婦人她很孝順她的公婆,真孝婦,是真的。所以「鬼神見之猶歛避」,牠說鬼神、凶神惡鬼看到她都要收歛,都要趕快避開,她有護法善神保護。「況我曹乎?」牠說,那些凶神惡鬼看到她都害怕,都要趕快避開,何況我們這一輩的?我曹就是狐狸牠這一輩的。劉孝廉聽狐狸這麼一說,「令僕婦居此室」,就叫僕婦去住在他的書房,「狐是日即去」,她搬進去那天那個狐狸就走了,就離開他的書房。
老和尚節錄,「真孝婦,鬼神見之猶歛避」,這一句就是這個故事節錄出來的。這個故事對我們的啟發就是,將來大家做人家媳婦要懂得孝順公婆跟父母一樣,你就有護法善神保護你;如果學佛的人,就有佛菩薩來加持,到哪裡都會很吉祥。好,我們再看第四段:
【四。陰律。不孝罪至重。】
這段很簡單,就是七個字。『陰律』,什麼叫陰律?陰律就是陰間的法律。陰間的法律怎麼訂的?誰來訂?我們每年都有到司法院去做一次三時繫念法會,每次去碰到這些法官,我會跟他們交談,或者跟大家講講話,我都會講。因為我們陽間的法律是人去訂出來的,在台灣是立法院的立法委員,是人間訂的,這個是陽間的法律。陽間的法律如果不根據聖賢佛菩薩經典來訂這個法律,往往訂的法律有很多是惡法,是保護惡人的法律,取締善人的法律,它是顛倒的。所以現在訂的法律有很多是惡法,我舉出一個例子,譬如說墮胎合法化,現在合法,沒罪。訂這個法律,以佛經的戒律來講就是惡法,《十善業道經》第一條,五戒第一條就是不殺生,動物都不能殺,墮胎是殺人,而且是殺親生兒女,那怎麼可以!所以現在訂的這個法律就是惡法,鼓勵人去殺人,而且殺自己親生兒女,這個罪多重!
所以以前我還沒有出家的時候,大概四十幾前年,我出家到今年三十四年了,四十幾年前我還沒有出家的時候,那時候景美華藏圖書館剛剛成立沒多久,老和尚過去的慣例,新的道場剛成立,第一部經一定先講《地藏菩薩本願經》,這是他老人家過去的慣例,就是要先有地。《地藏經》都是講因果報應,講地獄的。那時候台灣的立法院就通過墮胎合法化,以前是不合法的,以前墮胎是犯罪,法律要判刑的,那時候立法院要通過墮胎合法化。為什麼有這個政策出來?因為那個時候要提倡節育,政府要提倡節育的政策。所以那時候我常常看到新聞報導講台灣的一個口號,「兩個恰恰好,一個不算少」,就是如果兩個也剛剛好,不要再多生了;一個也不少,有一個就可以了,鼓勵人家不要生小孩。如果你超生了,有很多方面你要自己負擔,譬如讀書,你自己要自費,學費你自己要負擔,政府都不管了,它就輔助一個或兩個,提倡節育。這個政策一出來,要配合這個政策,就通過墮胎合法化。那個時候通過了,那天晚上我聽我們老和尚講經,那句聽到現在還記得,他說那些舉手贊成的立法委員地獄已經有名冊了。我這句記得很清楚,四十幾年前,記得很清楚。你鼓勵人家去墮胎,大陸更嚴重,大陸是一胎,墮多少胎!
當時提倡這個政策,我看過李炳南老居士講《論語講記》,他當時就反對,他說現在你們決議,以後你們就知道這個政策是錯誤的。所以有道德學問的人看事情看得遠,現在果然不出所料,現在你看大陸也開放了,現在可以增加到兩個;台灣現在不是兩個恰恰好,是鼓勵大家多生。但是現在年輕人他不生,他乾脆不生。現在多生一個,政府還有補助,為什麼?發現問題來了,你節育了半天,現在人口老化,老人多,年輕人少,一對年輕人,夫妻兩個人要養四個老人,負擔太重了。所以大陸、台灣都出現這個問題了。但是現在鼓勵了,人家不生。所以當時李炳南老居士講,人口多一些有什麼不好,很多都移民,移民到外國,到處有中國人有什麼不好?我們要出國,吃個中國餐廳也比較方便一點,有什麼不好?真的,幾十年講的都被他們講中了。所以有道德學問的人他看事情看得遠。這些當官的人他沒有道德、沒有學問,他沒那個眼光,他只看眼前,他沒有考慮後來,只知道眼前這個有好處,但是沒有考慮後來有沒有什麼弊病?他沒有算到後面,只算眼前的,後面的問題就給後面的人去負擔了。所以現代說明這個政策是錯的。這個錯的,政府有沒有出來懺悔,說對不起?好像沒有。
所以我到法院去,我就跟法官講,我說我們陽間有法律,陰間有因果律,陽間的法律有錯誤、有漏洞,那個因果律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你現在不相信,你死以後就相信了,死了以後看到閻羅王就相信了,甚至還沒有死,送到醫院就看到了,還沒斷氣,很多快死的人都先看到陰間這些事情了。這個陰律就是因果律,閻羅王根據這個因果律他來判罪,不是他訂的,是根據各人造的善惡業這樣來判的,跟陽間立法院訂的法律不一樣。你說它訂的惡法訂下去,現在也沒改,這個惡業一直要下去,這個因果背得太重了。
在陰律裡面不孝罪至重,就是不孝這個罪是非常重的。「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所以什麼善都是從孝發展出來。這個只有七個字,但是這裡也是有一段公案的,這個公案也是發生在滄州,「滄州城南上河涯」,就是滄州這個地區。滄州我去過。滄州這個地方城南上河涯,「有無賴呂四」,這個無賴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地痞流氓,姓呂,雙口呂,一二三四的四,呂四。「凶橫無所不為」,他很凶,凶惡,橫就是不講理,無所不為就是無惡不作,專幹壞事的。「人畏如狼虎」,人家看到他就好像看到野狼、老虎一樣,大家看到他都害怕,他凶惡,也很蠻橫,也很不講理,就是很凶的一個人。一個人,人家看到他就好像看到野狼、看到老虎一樣,這個人也是夠凶、夠不講理的,人見人怕的。
「一日薄暮,與諸惡少村外納涼」。有一天,薄暮就是傍晚,傍晚就是黃昏這個時候,太陽快下山了,在外跟諸惡少,就是造惡業的少年。這個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惡人總是跟惡人氣味相投,就在一起了。跟這些也是造惡業的年輕人,好幾個惡少在村外,在村莊外面納涼,夏天在外面納涼。「忽隱隱聞雷聲,風雨且至」。快黃昏了,聽到天上忽然隱隱約約的遠處有打雷的聲音。因為夏天都會下雨,下西北雨,常常我們也會碰到的,聞雷聲,慢慢風雨就到了。在這個時候,「遙見似一少婦,避入河干古廟中」。遙就是遠遠的,似乎看到一個少婦,一個年輕的婦人為了避風雨跑進去古廟當中,附近一個古廟當中,她跑進廟避雷雨。這個時候,「呂語諸惡少曰:彼可淫也」。這個呂四就跟這些惡少,跟他在一起造惡業的少年講,看到那個婦人,一個少婦只有一個人,可淫就是可以去強姦。他就跟這些惡少講了。
「時已入夜,陰雲黯黑」。太陽下山,風雨又來了,天都陰了,雲一來天就黑了。呂四跟這些惡少跑到這個古廟去,看到一個少婦走進去,就跑進去。「呂突入,掩其口」,這個呂四突然就衝進去,把這個少婦的嘴巴掩起來。「眾共褫衣沓嬲」,惡少圍過來把這個少婦的衣服全部把她脫光,沓嬲就是糾纏戲弄。「俄電光穿牖」,俄就是沒有多久,因為打雷下雨,雷雨,這個電光穿過窗戶,因為廟裡面也沒有燈,暗暗的,這個電光一閃就頓時亮了,亮了的時候,這個呂四看到這個少婦,「見狀貌似是其妻」,看她的樣子好像是他的太太,他的妻子。「急釋手問之」,趕快放手,問她是不是他太太。「果不謬」,結果一問,果然是他太太。這個時候,「呂大恚」,呂四大發雷霆,起了很大的瞋恚心。「欲提妻擲河中」,就是要抓他的妻子把她丟到河裡去,因為那個廟在河邊,他的太太衣服被脫光了,看到了是他太太,他氣得不行,就要把他的太太抓去丟到河中,要把她淹死。結果這個時候,「妻大號曰」,他的太太就大聲的號叫,跟他講,「汝欲淫人,致人淫我」。她說,你就是起這個邪念要淫人家的妻女,所以導致別人來淫我,「天理昭然」,這個是報應,天理昭然,「汝尚欲殺我耶?」你還要殺我?你自己做錯了事,你還要殺我?「呂語塞」,呂四這個時候沒話講,的確是這樣,沒話講。「急覓衣褲」,趕快去找他太太的衣服褲子,結果「已隨風吹入河流矣」,被風一吹,他太太的衣服褲子統統被吹到河裡被水流走了,沒衣服穿了。「徬徨無計」,沒辦法,沒衣服。「乃自負裸婦歸」,沒辦法,他只好背著他的太太,全身光光回家。
「雲散月明,滿村譁笑」,因為雷雨它是一陣就過去了,時間不會很長,雲散掉,月亮出來,就看得很清楚了,回去村莊,滿村嘩笑。全村的人看到怎麼他背著太太都沒有穿著衣服回來?滿村的村人看到就笑話了,就看笑話了。「爭前問狀」,大家爭先恐後問他是什麼事情,怎麼這個樣子,你太太怎麼都沒穿衣服被你背回來了?「呂無可置對」,這個呂四不曉得從何說起,沒有辦法回答他們這個問題。「竟自投於河」,很沒有面子,後來他自己去投河自殺了,這真的很沒面子。這是什麼原因?他看到的那個少婦怎麼會是他的妻子?「蓋其妻歸寧,約一月方歸」。蓋就是因為,他妻子,歸寧就是回娘家,原來約定就是回去一個月,回去娘家一個月再回來。「不虞母家遘回祿,無屋可棲,乃先期返。」不虞就是沒想到,他這個妻子回岳母家裡,遘回錄,遘就是遭遇、遇到,回錄就是房子被火燒掉了,她娘家房子被火燒掉,回娘家就沒地方住了,無屋可棲就是沒地方住,乃先期返,只好先提前回家。「呂不知而遘此難」,呂四不知道這個事情,不知道他岳母家遭回祿了,就是被火燒了,他太太沒地方住提前回來,他不知道,才發生這個事情。遘,就是引起、造成災難。他真的是很沒面子,自己投河自盡,死了。
「後妻夢呂來曰」,後來他這個妻子夢到呂四來給他託夢,來跟她講,「我業重,當永墮泥犁」。這個泥犁就是地獄,永墮就是墮地獄時間很長。就是呂四講,我造的業的很重,應當永墮泥犁,永墮地獄。「緣生前事母尚盡孝」,緣就是因為,他生前無惡不作,但是對他的母親還是很孝順的,不敢忤逆他的母親,所以「冥官檢籍得受蛇身」。陰間這個判官去檢查他要輪迴到哪一道,要判他入哪一道?這個籍就是籍貫的籍,要判他入六道輪迴,現在要根據他生前造的善惡業要分配到哪一道去?冥官檢籍得受蛇身。因為他造那個業是要墮地獄的,但是他對他母親還很孝順,所以這樣就沒有判入地獄,判入墮畜生道,就是墮到蛇身去當蟒蛇,當蛇。「今往生矣」,呂四給他的妻子託夢,他說現在已經往生到畜生道當蛇了,然後跟她講,「汝後夫不久至」,他說妳後面又有一個丈夫不久就會來了,妳後面的丈夫不久會至。呂四死了,大概他們家人叫她再嫁,所以她有後夫,後面的丈夫不久就會到。呂四跟他妻子託夢,說妳後面的丈夫不久就到了。「善事新姑嫜」,姑嫜就是丈夫的父母,新姑嫜就是妳新任丈夫的父母,公婆,要善於奉事,就是要孝順公婆,現在新的公婆妳要孝順。跟她講,『陰律不孝罪至重』。我們老和尚這段公案就是節錄這一句,七個字,「陰律不孝罪至重」,就是陰間的因果律對不孝罪判得很重。「毋自蹈冥司湯鑊也」,千萬不要自蹈冥司,這個湯鑊就是下油鍋,鑊湯,湯煮得滾滾的,把人丟下去,這是地獄的一個刑罰。就是跟她講。
「至妻再醮日」,就是到他的妻子再嫁的那一天,「屋角有赤練蛇,垂首下視」,這個房子屋梁上屋角有一條赤練蛇。台灣的赤練蛇現在屬於保育類動物,不能隨便去抓的,保育動物赤練蛇。這個赤練蛇在屋頂上垂首下視,牠的頭往下看,「意似眷眷」,那個意思好像依依不捨,眷眷就是依依不捨。「妻憶前夢,方舉首問之」。他的妻子忽然想到前天做了一個夢,她的先生來給她託夢,她看到屋頂上這個蛇,她剛剛要舉首去看這個蛇,問牠是不是她先生。但是這個時候,「俄聞門外鼓樂聲」,這個時候就聽到門外迎親,以前迎親都敲鼓、吹樂器,迎親的隊伍來了,聲音聽到了,她都還沒有來得及問。聽到這個鼓樂聲,「蛇於屋上跳擲數四,奮然而去」,看到這條蛇在屋頂上跳了幾下,奮然就走了。
這個第四段就是,陰律不孝罪至重,這個公案的節錄。我們再翻到二O二頁,我們看第五段:
【五。業緣一日不可減。亦一日不可增。惟遲早則隨所願耳。】
這個公案跟第六段是同一個公案。第六:
【六。善留其有餘。惜福者當如是。】
這是同一個公案,這兩段是同一個公案。我們先講這個節錄的道理,我們先講一講,這個意思先簡單說明一下。『業緣一日不可減,亦一日不可增,惟遲早則隨所願耳』。「業緣」就是業因果報,因為我們人與人之間總是有一個業因果報,跟前世因果有關係的,就是我們這一生發生任何一樁事情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前因後果,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是離不開因緣果報。業緣就是這個時間有長短,每個人各種的業緣都有他的時節因緣、時間長短,時間一日不可減,你時間沒到,一天也少不了;如果時間到了,亦一日不可增。時間到了,緣盡則散,緣聚則合。我們人不都是這樣嗎?我們的至親,父母妻子兒女,不都是緣聚緣散嗎?緣聚緣散,這個時間有長有短,這都是過去生跟今生的這些業因果報,所以一天也不能增加,也不能減少,時間到了它自然就走了。
「惟遲早則隨所願耳」,這個遲早當然是一日不可增、一日不可減,這是一個定數,但是這個定數當中也有一個變數,這個變數也是根據人的願而有變化,這個叫變數。『善留其有餘』,就是我們人總是留有一個餘地,不要什麼事情都把它用盡,好像我們用錢也不要都用盡了,有權力也不要使盡,做什麼事情都留一個餘地,特別是對別人,要留個餘地給人。『惜福者當如是』,我們惜福也是這樣,這是愛惜我們的福報也應當如此。
這個公案是「獻縣周氏僕周虎」,這個獻縣是河北省滄州市管轄的一個縣,也是發生在滄州。可見得紀曉嵐他住在滄州,所以他聽到的這些新聞都是當地當時發生的事情。獻縣有一個姓周的周氏,他的僕人叫周虎,以前的僕人都是姓主人的姓。「為狐所媚」,就是被狐狸所迷惑了,「二十餘年如伉儷」,他被狐狸所媚,媚就是被狐狸所迷了。過去一般俗話常講,先生在外面有外遇,他的老婆都會罵外面的那個,把這個形容作狐狸。這個僕人被狐狸所媚,就是被迷惑了,二十餘年如伉儷,如伉儷就是像夫妻一樣。
「嘗語僕曰:吾煉形已四百餘年」,這個嘗就是曾經,狐狸跟周氏的僕人周虎講牠修練,牠說狐狸要修成人形已四百餘年了,修了四百多年才會變成人形。一般講是要修五百年,四百餘年,可能牠功夫比較好提前變成人形。狐狸變成人形我是沒看過,但是我們師父上人上淨下空老和尚,他老人家見過狐狸變成人形,他在講經的時候,他說以前在重慶還是什麼地方,我聽過忘記了,他老人家講了好幾次。就是他年輕的時候他住在一個房子,他們住樓下,樓上就是住狐狸,那個樓上的樓梯都沒有了。那時候我們老和尚的父親當軍人,管軍械的,他們拿槍、拿子彈很方便,所以以前老和尚跟著他父親常常去打獵,槍法練得很準,他很想上去打狐狸,被他母親禁止,被我們師父上人的母親禁止,不准他上去。他常常看到狐狸有時候在屋頂,就是看到牠穿著人的衣服,人的樣子,牠的臉形還沒完全變成人形,早上起來去拜太陽。我們老和尚講經的時候常講,他年輕的時候很想去打牠,被他母親禁止,不准,不允許。我們老和尚他見過。
這個公案,就是這個周虎他遇到這個狐狸,這個狐狸常常跟他講,練了四百多年。「過去生中,於汝有業緣當補,一日不滿,即一日不得生天。緣盡,吾當去耳」。這個狐狸給周虎講,牠說過去生中跟你有業緣,這個業緣當然也不是很好的因緣。當補,要補償給他,一日不滿,即一日不得生。牠要到其他地方去投生,因為這個業緣等於債,這個業緣沒有還完,一日不滿牠就一日不得生,就一定要到那個時間到,債還完了牠才會走。緣盡,吾當去耳,這個因緣盡了牠就走了。這段時間,二十幾年就是償還過去生跟他結的業緣,補償還給他,等於是還債的意思。
「一日,囅然自喜,又泫然自悲」,有一天牠就很歡喜,泫就是流眼淚,又自己覺得很悲傷。「語虎曰:月之十九日,吾緣盡當別。已為君相一婦,可聘定之。因出白金付虎,俾備禮。自是狎昵嬿婉,逾於平日,恆形影不離」。狐狸就跟周虎講,牠說這個月的十九日我們之間的緣就盡了,就應當要分別了,要別離了。已為君相一婦,牠說已經給你找一個新的太太了,這個狐狸幫他找一個,就是牠離開了,給你找一個新的太太。已為君相一婦,可聘定之,你可以給她聘金,去定親。因出白金付虎,這個狐狸就拿白金給周虎,俾備禮,準備娶親的這些禮物,牠說十九日。自是狎昵嬿婉,逾於平日,狎昵嬿婉就是非常恩愛,比平常更恩愛,因為快要分開了,比平常更恩愛。恆形影不離,平常還有分開的時候,這個時候走到哪裡就跟到哪裡,形影不離。
「至十五日,忽晨起告別」,到十五日這一天,那天早晨起來,忽然就向周虎告別了,牠說要走了。「虎怪其先期」,周虎就很奇怪,他說妳事先跟我講的日期不是十九日嗎?今天才十五日,妳怎麼就要走了,不是還有二、三天嗎?「狐泣曰:業緣一日不可減,亦一日不可增。」就是第六段我們老和尚節錄這個,「業緣一日不可減,亦一日不可增,惟遲早則隨所願耳」。這個狐狸就哭著這麼講了,牠說業緣一天不可以減少,也不能增加一天,但是遲早也是可以隨個人心理意願的。「吾留此三日緣,為再一相會地也」,牠說我提早離開,留這幾天,我們以後還有這幾天可以再相聚。這樣大家意思聽明白嗎?聽了有沒有懂?如果聽不明白可以寫下來,再來問問題。牠說本來十九日要走,現在十五日告別了,周虎就很奇怪,你不是跟我講十九日才到期嗎?時間還沒到你怎麼就要先走?狐狸跟他講,我再留三天的因緣,以後我找時間還可以再跟你相會一次,還有三天可以再相會一次。再一相會地也,那就走了。
「越數年」,這樣經過好幾年,「果再至」,果然這個狐狸又來了,過了幾年後狐狸又來了。來了之後,「歡洽三日而後去」,牠留那個三天,就是過了幾年後再相聚一次,把這三天補足。它這個有彈性調整,補足。「臨行嗚咽曰」,嗚咽就是哭了,哽咽,講話聲音都講不出來,哽咽傷心。愛別離苦,三苦八苦,這個是屬於愛別離苦。「從此終天訣矣!」牠說,從此以後我們不會再見面了,牠就走了,就再見了。這個就是佛經講的愛別離苦,還有一個怨憎會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苦。
下面講,「陳德音先生曰:此狐善留其有餘,惜福者當如是。」有一個陳德音先生聽到這個事情,他就講了,他說此狐善留其有餘,狐狸牠也會留有一個餘地,留個三天,幾年後再來相聚,沒有一次把它用完,保留一些。這個重點就是惜福者當如是,我們一個人要修福造福也要懂得惜福,惜福就是留一個餘地,有錢不要把它用光,有勢力也不要使盡,有權力也不要用盡,總是要保留一些,用盡了就沒有了,很快就沒有了,如果慢慢用,它時間可以延長。「劉季箴則曰:三日後終須一別,何必暫留?此狐煉形四百年,尚未到懸崖撒手地位,臨事者不當如是。余謂二公之言,各明一義,各有當也」。另外一個劉先生他講了他的看法。陳德音先生、劉季箴先生,兩個人對這個公案有個評論。陳德音先生講,此狐善留其有餘,惜福者當如是。他說這個狐狸也很會留有餘地,我們惜福的人應當要效法牠這個留餘地。
劉季箴先生講他的看法,有另外他的看法。他說三日後終須一別,何必暫留?你三天後還是要分別,何必呢?何必留那三天留到幾年後再來相聚?相聚完了還是要再離別。劉季箴先生他講何必,他的看法是這樣。前面陳德音先生,他說應該是要留有餘地,我們惜福的人應該也是要這樣的。劉季箴先生講何必暫留?此狐煉形四百年,尚未到懸崖撒手地位,臨事者不當如是。撒手地位,就是我們一般講放下,就是還放不下。是不是?我們老和尚講放下。這個放不下,練了四百年還放不下。所以臨事者不當如是,我們面臨這些事情不應該這樣,就應該提得起、放得下。
紀曉嵐先生講,余謂二公之言,各明一義,各有當也。紀曉嵐講,二公就是這個陳先生跟劉先生講的,每個人都說明一個義理,各有當,各有他的道理,我們也都應該可以採取的。這是紀曉嵐先生對這二位先生他再做一個結論,就是各有當也,都有他的道理。這個公案我們就講到此地了。下面第七段:
【七。知其不可而為之。諸葛武侯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敗利鈍。非所逆睹。此聖賢立命之學。】
這一段這是節錄,這個節錄是引用諸葛武侯「知其不可而為之」。知其不可,就是這個事情也沒辦法、不可行,但是不可為而為之,知道不可為但是還是要去做,總是盡人事聽天命。就是『諸葛武侯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也知道沒辦法,大勢已去,但是他還是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盡他自己的本分。所以『成敗利鈍,非所逆睹』。「逆睹」就是說,我們沒辦法事先預知預見。這個是聖賢立命之學,建立命運,修身以待天命,這個是立命之本。《孟子.盡心篇》也是講這樣,聖賢的立命之學,總是把自己該做的事情盡心盡力把它做好,這個事情能成、能敗?儒家講天命,那個有天命,孔子講,天命要我死我就死。佛法講因緣,因緣不具足,事情不能成;因緣具足那就能成就,這是眾生的福報,不是個人的。這個公案我們明天再來講故事。大家如果有聽不明白的,再寫個問題給我,我再說明一下,讓大家聽明白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