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劉素雲老師複講 (第四十七集) 2018/5/14 中國 檔名:56-214-0047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今天我們開始學習第三十一品經文,這品經文的題目,是「真實功德第三十一」。這品經文主要是世尊向我們說明,西方極樂世界菩薩們自利利他的真實功德,激勵我們發願求生極樂世界。為了把菩薩們自利利他的功德,真實的呈現在我們的面前,世尊在這品經文裡,是用比喻的方式給我們介紹的。下面我們看這段經文:
【其智宏深。譬如巨海。菩提高廣。喻若須彌。自身威光。超於日月。其心潔白。猶如雪山。】
這段經文裡,如果詳細的給它分一下可以說,說了四件事情,簡要的給大家介紹這段經文。第一個是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智慧廣大,深廣無邊,猶如無邊無際的大海。這是告訴我們的第一件事情,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智慧廣大,深廣猶如無邊無際的大海,這是第一件事情。第二件事情告訴我們,菩薩們的覺悟心就像須彌山一樣的高廣,這是第二件事情。第三件事情是告訴我們,菩薩們自身所放射的威光超於日月。第四件事情告訴我們,菩薩們的清淨心像雪山一樣潔白。這段經文,就告訴我們這麼四件事情。在這品經文裡,世尊給我們說了很多比喻,顯示極樂世界菩薩們自利利他的無量功德。總共給我們舉了十五種比喻,讓我們具體體會到菩薩們功德的殊勝。當然世尊另外一個意思,也是讓我們效法西方極樂世界菩薩們,這才是世尊說法的真正義趣。說菩薩們是讓我們效法,這是世尊說法的真正義趣,我們不要錯會了。
我們先看前兩句,『其智宏深,譬如巨海』。這是第一個比喻,這一句是以大海比喻菩薩們的智慧。大家看這個詞「巨海」,為什麼世尊沒有用大海這個詞?巨海是表示菩薩們的智慧無窮無盡,所以巨海要遠遠超過大海。無論是自己修行,還是教化眾生,世尊告訴我們,一定要有深廣智慧做為基礎。如果菩薩們沒有深廣的智慧,自己修行也沒有利,對於教化眾生更沒有利,弄不好可能還要誤導眾生。所以說如果我們教化眾生,智慧不深廣,往往會誤導眾生,這就像我們平時所說的誤人子弟,這個罪過是很重的。
記得李炳南老師講過這樣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很多同修都熟悉,我在這裡簡單的再給大家說一說。是個什麼樣的故事?就是誤人子弟的故事。有這麼一個醫生,他的醫術不高明,經過他醫療的病人,基本上都被他醫死了,大約是活命的不太多,死了有二十幾個人。這個醫生把病人治死了,閻王爺就把他抓去了,抓去以後判他入十八層地獄。當時這個醫生不服氣,他說我沒有想把病人治死,只是因為我的醫術不高明罷了,所以他覺得判他入十八層地獄有點冤枉,這就是一個庸醫殺人的故事。到了十八層地獄,因為他心裡不服氣,他就跳噠蹦腳。這個時候就聽到下面有人說話了:老兄,你別蹦了,你這一跳那灰塵都落到我身上了。庸醫一聽:我在這十八層地獄,難道我下面還有人嗎?他就問了一句。結果下面的人就應答:我在第十九層地獄。然後這個庸醫問下面的人:老兄,你在世的時候是幹什麼的?十九層地獄的人回答說我是教書的。一個是庸醫殺人,一個是教書的誤人子弟,所以被判入十九層地獄。我讀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就想,如果我們講經說法的人誤導眾生,那可能就不止是十八層地獄、十九層地獄,那個罪過是非常重的。
所以我們如果發心要弘法利生,一定要有深廣的智慧來做基礎,才不至於誤導眾生。由此可知,佛法始終都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那智慧是怎麼求得的?每位學佛的同修,無論是在家、還是出家,誰都希望自己趕快開智慧,這是每個人都有所求的。問題是你求開智慧,你能不能開得了?實話說真的開不了。為什麼?因為智慧是你自性裡本自具足的,不是外來的。所以你到外面去求智慧,你是求不來智慧的,只求來是你的障礙。有的同修說,我自性裡的智慧它也沒顯現出來,還不讓我上外面去求,我的智慧怎麼能顯現?它為什麼顯現不出來?原因是一個,就是障礙。你自己的障礙,把你自性裡本有的智慧障礙住,它顯露不出來。那什麼是障礙?一是妄想,二是執著,就是這兩個東西,障礙你自性裡本有智慧顯現。《華嚴經》上有這樣一句話,大家都是熟悉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一句話就是我們要的答案,為什麼我們自性裡智慧顯露不出來?就是因為妄想執著障礙住,所以不能證得。
假如我們能夠把妄想執著去掉,本來具足的智慧它就現前。這句話是世尊一語道破了祕密,世出世間的聖哲們,從來都沒有把這個問題說透,釋迦牟尼佛為我們把它說破了。這是這段經文的一個重點,就是為什麼我們的智慧不能現前?世出世間的一切聖哲沒有說透,唯有釋迦牟尼佛把這個問題給我們一語道破了。就是《華嚴經》裡說的那句話,「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就是世尊給我們說出來的祕密。妄想如果一發展它就變成了所知障,執著一發展它就變成了煩惱障。我們經常說二障,這二障的根源是什麼?我們剛才聽懂了,二障的根源,一是妄想,二是執著。因此佛自始至終,都在教導我們破二障。佛法說了這麼多年,世尊講經講了四十九年,無非就是告訴我們要破除二障。為什麼要破除二障?因為你人我執破了,你的煩惱障就斷了;如果你的人我執不破,你這個煩惱障是始終破不掉的。你煩惱障破了之後,你就證得了阿羅漢果,所以佛教導我們一定要破除二障。
念佛人我們要得事一心、理一心不亂,怎麼能得到?破除二障,功夫成片就能自在往生。這個我們大家都知道三個檔次,做為我們修行淨土法門的同修們,一定要知道,最低的檔次是念佛功夫成片,你達到念佛功夫成片,你就證得阿羅漢果,你就出三界;第二個檔次,是修到事一心不亂,到這個層次你就成菩薩;第三個檔次,是最高檔次,你能夠證得理一心不亂,恭喜你,你成佛了。這三個檔次,是我們修學淨土法門的同修們,一定要知道,你衡量一下自己,你現在的修學到哪個層次?因為這只有你自己最清楚,問別人是沒有用的。達到理一心不亂這是真實的功德,真實的利益。所以說從淨土念佛法門來說,你證得理一心不亂,你的智慧就現前,用我們大家通俗的話說,你就開悟了。開悟自然就自性現前,你就一切都通達明瞭。
有的同修說,我們求智慧多聽、多讀、多看,用這種方法能不能得到智慧?老法師告訴我們,不能,多讀、多看、多聽,得不到智慧。因為什麼?你聽得多、讀得多、看得多、研究得多,二障沒有破。二障沒有破你證得的是什麼?就是清涼大師所說的增長邪知邪見。我們聽到這可能有同修不太理解,那我們多讀、多聽、多看,怎麼還能是增長邪知邪見?我們要聽佛的教誨,清涼大師說的話是真的,老人家不會騙我們的。既然你多聽、多讀、多看,你增長的是邪知邪見,你哪來的智慧?你智慧不能現前。世尊在大乘經典裡告訴我們,這樣你得到的叫什麼?叫世智辯聰,這個詞大家都很熟悉,你多聽、多讀、多看、多研究,你得來的是世智辯聰,這是世間的聰明。世間的聰明不是真實的智慧,那什麼是真實的智慧?真實的智慧是破無明、斷煩惱,這是真實的智慧。有的同修說某某人很聰明,那是不是智慧?聰明不等於智慧,智慧裡一定包含著聰明,但聰明未必有智慧。如果說你人很聰明,但是你煩惱、執著、人我是非多多,那肯定你這個聰明沒有用到正的地方。是不是?你這個聰明就不是智慧,就像我剛才說的,咱們佛門稱為世智辯聰。
這個世智辯聰有沒有用處?不能說一點用處沒有,他用對了,可以修一點人天福報。得有個前提,你把這個世智辯聰,這個小聰明用對了地方,你可以修一點人天福報;如果你用得不恰當,你會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愈聰明的人造作的罪業愈大,害的眾生愈多,所以佛不鼓勵我們修學這個。不鼓勵我們修學什麼?不鼓勵我們修學世智辯聰,佛鼓勵我們修真實的智慧。真實的智慧從哪裡下手?我們前面講了這麼多,大家一定要記住,真實的智慧是從戒定慧下手,得到戒和定,你自然就開智慧。從哪裡做起?說我從戒定慧著手,那我還從哪裡開頭?從斷煩惱做起。那大家又問怎麼斷煩惱?老法師用兩個字告訴我們,守法,守法就是守規矩,守法、守規矩你就能夠斷煩惱。可以這樣說,我們的老法師就是佛菩薩,佛菩薩教給我們的方法,我們一定要相信、一定要遵守。同修們一定要守法、守規矩,這樣你才能修得戒定慧,你才能開智慧,才能夠明心見性。
極樂世界的菩薩們,他們的功德不可思議。有人問,像我們這樣往生的,我們也能夠「其智宏深,譬如巨海」嗎?就是我們也能有菩薩們這樣的智慧嗎?有!實實在在的告訴大家,我們也有這麼大的智慧,你不要不相信,這是實實在在的事實。但是這個事實真相知道的人太少,相信的人就更少,總覺得那是菩薩們的智慧,我一個凡夫,就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也不可能有那麼大的智慧。如果你的認識是這樣的,你這個認識是錯的。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和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一樣,你的智慧就是這八個字「其智宏深,譬如巨海」。為什麼?有同修可能還不相信說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就是佛光注照,佛力加持不可思議。不是你自己有多大的本事,是佛光的注照,是佛力的加持。比如我明確的在這裡跟大家說,如果你修到事一心不亂,當你往生的時候,阿彌陀佛率領眾菩薩們前來,接引你去極樂世界,佛光一注照,你立即從事一心不亂上升到理一心不亂,你就上升到一個檔次。我這麼說,你能聽懂嗎?你能相信嗎?
假如說你修的是最低檔次功夫成片,當佛來接引的時候,佛力一加持,佛光一注照,你立刻就上升到事一心不亂那個檔次,升了一個檔次。這回大家聽懂了?不管你修行到哪個檔次,佛光的注照和佛力的加持,實實在在是不可思議的。所以你聽到我這麼一說,你是不是就應該明白!你為什麼去了西方極樂世界,你就能和其他的菩薩們一樣,有這麼樣深廣無邊的智慧?是因為佛力的加持,佛光的注照。當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時候,就是你的智慧跟等覺菩薩、跟法身大士,是沒有什麼差別的。有的同修可能還多多少少有一點疑慮,能是這樣嗎?又問個為什麼?我現在再回答你這個為什麼?那為什麼能這樣?不要忘了西方極樂世界是個平等的世界,它不是個差別世界。這句話、這個答案你聽了以後服不服氣?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是平等的,無論是等覺菩薩、還是地獄眾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他是平等成佛的,沒有差別,這個答案你應該信服了。但是有一條除非你不能往生,如果你不能往生,你就沒有這個待遇,你就不能和等覺菩薩一個待遇了。一定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要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就入這個境界,這真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不可思議。其智宏深,譬如巨海,這是世尊給我們打的第一個比方,第一個比喻。
下面我們看下個比喻,『菩提高廣,喻若須彌』,這是第二個比喻。菩提高、菩提廣,菩提是什麼?菩提就是警覺心,菩提就是覺悟、就是不迷。我們警覺心很高,無論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場所,只要我們保持著高度的警覺,我們就不會上當,不會受騙,不會走錯路。因為現在這個社會非常複雜,老法師曾經說過,現在這個社會處處都是火坑,處處都是墮地獄的陷阱。你在社會上處事待人接物要處處小心謹慎,這就是警覺,這就是菩提。老法師曾經提醒在家的居士們,告訴在家的居士們說,你有好心,沒有菩提、沒有警覺性,往往你好心會做錯事。什麼樣的錯事?老法師舉個例子,對於法師不如法的供養,讓一些法師起貪心,退了道心,這個你就是供養得不如理、不如法。雖然是居士們不是有心、有意,要去害這些法師們。但是因為我們居士們做得不如理、不如法,做了錯事。就像剛才我說的是好心做了錯事,但是這個錯事後果太嚴重。
老法師告訴我們,我們一定要提高警覺心,要如理如法的供養法師們。因為什麼?古德的教訓都是真實的,古德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因為十方的恭敬供養,是種福田的,如果是出家人不認真的修行,不能紹隆佛種,續佛慧命,眼前好像得到了一點便宜,但是一轉眼三途苦報就沒完沒了。老法師特慈悲,告訴我們一定要知道這個事情的真相,要知道這個事情的可怕。所以我們在家居士們,一定要重視這個問題,提高警覺心,如理如法的供養法師們。西方世界的菩薩們,他們的警覺心就像須彌山一樣高廣,所以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裡,無論遇到什麼樣的人,他都不會被欺騙,不會受害。原因是菩薩們的智慧高廣,他們知道一切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而業果不空,故應生心,斷惡修善,教化眾生。就這一點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給我們做出榜樣,我們要向這些菩薩們學習。這是第二個比喻。
下面我們看第三個比喻,『自身威光,超於日月』,「日月」是比喻光明,這裡講的是什麼?是說自己要修持,要有威德。「光」是指菩薩的放光和身光,我以前曾經跟大家說過,就是佛菩薩他有身光、有放光,有兩種光。我們凡夫有身光,不能放光,我們凡夫放不了光,但是從我們凡夫來講,我們講什麼?講光彩、講風度、講氣質。是不是這樣?我們和佛沒法比,佛能放光,我們放不了,但是我們講光彩、講風度、講氣質。現代人通俗的說就是講氣色,一看到某某人,說你看他的氣色真好。實際氣色是什麼?就是佛門裡講的光。「威」是什麼?威是威德。一個人有德行,真正能修養自己的道德,有風度,他氣色自然就好,他走出去,人家對他生起仰慕之心,對他很尊重、很敬仰。所以佛告訴我們,佛弟子一定要培養自己的威德。如果我們佛弟子拖拖拉拉沒有威儀,人家會瞧不起你,這是羞辱佛菩薩,讓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蒙羞,這是我們的罪業。
以前我們在這方面可能是注意得不夠,今天我講到這裡提醒大家,每個佛弟子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德行,要注意自己的威德。因為你有沒有德行、有沒有威德,直接影響到一些人喜不喜歡學佛,因為人家看你是個樣子。所以老法師告訴我們,要給眾生做好樣子,不能做壞樣子。比如說老法師講經的過程當中,曾經舉了這樣一個例子,舉長者見到佛的相好光明生起恭敬心,他就問佛,你這個相好是怎麼修的?實際上佛的相好這就是第一個示範,讓大家第一次見面,一看見你的相好,這本身就是給眾生的示範。佛示現的是什麼?「自身威光,超於日月」,就是第三個比喻,令眾生看到之後生起了仰慕之心,這就是自行化他。人家生仰慕才來向你學習,人家向你請教,一請教你一回答,這不就是自行化他嗎?所以佛陀告訴我們,老法師也教誨我們,佛陀弟子不可以不講究威德,對於風度不能不注意。可能有些時候我們想,是生活小節,我們往往就忽略了。現在聽到這一段,我們應該引起重視了。就是我們佛弟子要講究威德,要注意風度,你這個威德和風度確實是能影響眾生。他一看你的德行,一看你的風度,他就羨慕,他一羨慕就向你學習,這不就是教化眾生嗎?
「自身威光」,是誠於中自然形於外,這是真正的修行功夫。用我們的話通俗點說,就是內在的氣質,這個話我這麼說,大家能聽得懂,就是內在的氣質。我們有很多時候見到某某人,說你看人家多有氣質,他的氣質真好。他這個氣質實際剛才那句話說,「誠於中,形於外」,他內部的修養你可能看不到,但是他顯露在外面的氣質,人人都可以看得到。那反映到外面是什麼?就是氣質,它反映在外面是什麼?就是威德。你的這種威德能令初學佛的人,或者沒有學佛的人,他看到你的威德,他就對你生起恭敬之心、仰慕之心,想向你學習。因為什麼?他看到你這麼莊嚴自在,這樣幸福快樂,他就想學佛了。他會問你,你怎麼這麼好!你怎麼回答他?你告訴他,我是學佛的,我是念佛念得這麼好。你想這比你說多少話、給他講多少大道理,都有用,你就這麼簡單的告訴他,我是學佛的,我是念佛念得這麼好。你想,問你的這個眾生他能不學佛嗎?他能不念佛嗎?
所以我們用再通俗點話說是什麼?就說我們的形象,我們每個佛弟子的形象就是佛教的招牌。我這麼說可能大家都能聽得懂,我們的形象就是佛教的招牌,我們這個招牌不能不漂亮。因為你不漂亮就不能接引大眾,不能把佛法宣揚給一切眾生。所以老法師在這裡告訴我們,度眾生我們要注意形象,我們那個形象好,我們度眾生就多;我們那個形象不好,我們度眾生就少,甚至你度不了眾生。有一本書我最近看了我覺得挺好,這本書如果是有些發心,將來要講經弘法的法師們或者居士們,我建議你們看一看。這本書是小于記者推薦給我的,我看了以後我覺得挺受益,叫做《內典講座研究學記》。對於將來要弘法利生的法師們和居士們,我覺得你們看了會有幫助的,最近這本書我看完了。這一段佛就告訴我們,形象對眾生都是一種教化,我們不要小看了自己的形象。那我們的形象應該是什麼樣的?用老百姓的話說你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說有說相,吃有吃相。就是人家一看你,就覺得你特別親切,特別願意和你接近。因為他喜歡你,你說的話他才願意聽,他才能夠相信;他討厭你,你說什麼他都聽不進去是不是這樣?我們的佛弟子們要想度更多、更多的眾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要注重自己的形象。這是第三個比喻,「自身威光,超於日月」。
下面說第四個比喻,『其心潔白,猶如雪山』,這是第四個比喻。這裡的「雪山」是指喜馬拉雅山,這座山很高,長年積雪不化,所以它這座山是純白色的,沒有一點雜色。在這裡用這個雪山比喻什麼?比喻我們心地的清淨,一塵不染。就是我們不被六塵所染,也不被六識所染,時時刻刻要保持自己的清淨心。這就是告訴我們,要保持清淨心,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給我們做出了榜樣。大家都知道,經裡講的修行綱領第一就是清淨,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課題。就是如果你的心地不清淨,你沒法談修行,因為什麼?今天的社會可以這樣說,處處都是染緣,染污的染,緣分的緣,處處都是染緣。你眼睛所看的,你耳朵所聽的,你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樣樣都是嚴重的污染。做為我們一個學佛的人怎麼樣防範這些污染,保持自己的心地清淨?老法師教給我們一個方法,我給它總結就是三多。我再說一遍,就是面對目前污染這麼嚴重,我們學佛人怎麼樣防範這個污染?
老法師教了我們一招,這個招我給它總結的是三多。哪三多?就是多看佛像;第二多,多聽經,或者是讀經,聽經、讀經都可以,多看佛像,多聽經、讀經;第三個,多念佛,這是老法師教給我們的防範污染最佳良方。因為什麼?因為佛菩薩的形像溫良慈祥,能幫助我們自身的身心柔軟。憶佛念佛,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少說廢話。少說廢話,那有同修問什麼是廢話?除了阿彌陀佛,全是廢話。這個好記!除了阿彌陀佛,全是廢話。如果說人我是非的話,那就不單是廢話,那是罪話(罪過的罪),說人我是非那是罪話。想想我們自己,每天說了多少廢話,說了多少罪話?我們要記住老法師教給這個方法,多看佛像,多聽經讀經,多念佛,就能防範這個污染。
自身威光跟其心潔白,這兩句話是內外都有影響。一個人如果他能夠注重自己的外表形象,他的內心自然就會收斂,他不敢放肆,他做事就比較講究、比較注意、謹慎。如果他的心地清淨,他的威德光明自然就流露出來,所謂的「誠於中,形於外」,他絕對不是裝模作樣,是自性自然流露出來的。大家想想是不是這樣?如果說裝一裝也能裝得出來,裝模作樣你只能裝一時,你不能裝永遠,甚至你裝一會你就露餡了。所以我們修行一定是內心要修行,外在也要修行,兩者統一起來,自然你的威德就顯露出來了。下面我們看這段經文:
【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清淨如水。洗諸塵垢。熾盛如火。燒煩惱薪。不著如風。無諸障礙。】
這段經文主要是說什麼?是說西方極樂世界菩薩們的忍辱之心,就像大地一樣,能夠平等的包容一切,主要是告訴我們這個。我們下面一句一句的,給大家詳細解釋一下,先看『忍辱如地,一切平等』。這八個字是佛給我們打第五個比喻、第五個比方,前面是講的清淨,這段經文裡講的是平等。如果你的心地不平等,你就很難做到清淨,所以一定要修平等心。佛在這裡比喻大地,就是把我們的忍辱比喻作大地,這個大地,你把最香的香水灑在地上,它也接受;如果是你把最臭穢的東西扔在地上,它也接受,它是平等的接受,沒有分別,沒有排斥。我們的心是什麼樣的?我們的心是順境、善人,我們可以接納;逆境、惡人,我們就不喜歡接納,這就是不平等。所以我們做為一個修行的人、學佛的人,應該做到什麼?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無論是惡人、還是善人,我們都要接納。而且不單是接納,要平等的接納,一定要注意平等這兩個字,不要分別,分別就錯了。不是別人的錯,是自己的錯,錯在哪?錯在自己又起分別、又起執著了。
頭兩天我和刁居士聊天,聊到一個什麼問題?就是關於冤親債主。我跟她說,學佛這麼多年,接觸這麼多佛友,很多同修老是說,你看我那冤親債主他們老來干擾我。我說小刁,對這個問題我是怎麼想的?我說我給妳兩個答案,一個答案,用我自己的話說我自己,我沒有冤親債主。我就從我二OOO年生重病那時候起,那時候病得那麼重,我就沒有想到是冤親債主來障礙我。我愈到後面聽經的時間長了,我又覺得他們都是我的善知識,來助我成佛的。我對他們既沒有恨,也沒有怨,我有的只是感恩之心,所以我說我沒有冤親債主。我這一生的目標,就是在這一生當中,我沒有一個冤家對頭。這是我給妳的第一個答案,我沒有冤親債主。第二個我給妳答案,我有冤親債主。那可能有同修一聽,劉老師,妳這不自相矛盾嗎?妳怎麼第一個說妳沒有冤親債主,現在妳又說妳有冤親債主?我說我有冤親債主,那個冤親債主是誰?不是別人,是我自己。
那怎麼是你自己?是我自己的不善念。我自己不善念就是我的冤親債主,和外邊環境、和外面的人事物一點關係沒有。我想同修們如果把我今天說的這段話聽明白,你一定不要再想:我的冤親債主他們怎麼干擾我,怎麼怎麼的,你這個念頭一定要轉過來,沒有冤親債主。冤親債主是誰?是你自己,是你自己給自己設的障礙。過去我曾經勸同修們說,你們不要老把人家扒拉到冤親債主那一堆,你是我的冤親債主,怎麼怎麼的,你要是這樣的話,那就是你的冤親債主。因為啥?你既然把我扒拉到這一堆裡,那我就是你的冤親債主,我就障礙你。誰障礙的?是你自己障礙的,你幹麼要把人家都扒拉到冤親債主那一堆裡去?所以從現在開始同修們能不能轉變過來?你沒有冤親債主,如果你有冤親債主一定要想那是你自己,不是別人,這樣我覺得你在修行的路上,你會有很大的提高。這是第五個比喻。
下面我們說第六個比喻,是『清淨如水,洗諸塵垢』。前面講的是「其心潔白」,其心潔白是從性體上說的,講的是性德。這一句「清淨如水」,是講的修功,是講修德,前面其心潔白是講性德,這一句清淨如水是講修德。心本來是清淨的,現在被染污,變得不清淨,怎麼辦?佛法就好比是淨水,它能把你心地的污染洗得乾乾淨淨。同修們說,佛法這麼多,我們依哪個法門?很明確就依這《無量壽經》,就依這個念佛法門,這就足夠了。大勢至菩薩告訴我們,依一句佛號就夠了。我們這句話能不能聽懂?能不能接受?大勢至菩薩告訴我們,依一句佛號就夠了。我跟同修們是這樣說的,這是老法師的理念,就是如果說你明理了,你堅定不移的念佛求生淨土,選修淨土念佛法門,你經論可以放下,一句阿彌陀佛就夠了。
如果你的理還沒明白,沒弄清楚,你對西方極樂世界、對阿彌陀佛、對自己成佛還有疑慮,經教不能丟下,還得學習經教。學經教的目的明理,明理之後經教放下,念一句佛號就足夠!我們看看自己,就是在這方面你修行得怎麼樣?有這麼幾句話,老法師是這樣說的,如果你年年有進步,很好,值得慶幸;月月有進步,大概往生沒什麼大問題;天天有進步,恭喜你,你往生有把握。就是告訴我們大家我們被污染,我們的塵垢用佛法淨水把塵垢洗沒洗乾淨?是這樣的。所以那三句話大家要記住,年年有進步,很好,值得慶幸;月月有進步,大概往生沒有什麼大問題;天天有進步,恭喜你,你往生有把握了。這是第六個比喻。
第七個比喻,『熾盛如火,燒煩惱薪』。這是什麼?是比喻智慧。清淨心就是智慧,清淨心起作用就是真實智慧,唯有智慧能斷煩惱,能破無明。這是比喻,這比喻什麼?把煩惱比喻作柴草,火把柴草燒盡,智慧就現前,煩惱、無明就都斷了,是用這個來做為比喻的。這第七個比喻說完了。看第八個比喻,『不著如風,無諸障礙』。我們在這個世間障礙重重,不自在、不自由,那障礙是從哪裡來的?所有的障礙都是從執著來的。如果你要是不執著,沒有障礙;本來沒有障礙,障礙全是我們自己找來的。佛在《金剛經》上告訴須菩提尊者,弘法利生要遵守兩句教訓,「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八個字你做到了就沒有障礙,如果你做到這八個字你就進入什麼境界?進入華嚴境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你就進入華嚴這個境界。因為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哪裡還會有什麼障礙!這裡的比喻「不著如風」,大家想想,風通過任何物相它不執著,所以它就沒有障礙;只要稍稍起那麼一點點的執著,那障礙就來了。所以說無論是自己的修行,還是幫助別人,都不可以執著,你才真正得大自在。我們看下一段經文:
【法音雷震。覺未覺故。雨甘露法。潤眾生故。曠若虛空。大慈等故。如淨蓮華。離染污故。如尼拘樹。覆蔭大故。如金剛杵。破邪執故。如鐵圍山。眾魔外道不能動故。】
這段經文稍長一點,這是說菩薩說法的法音像雷鳴般的能震動,警覺那些還沒有覺悟的眾生;又像甘露一樣,能夠滋潤一切眾生的善根,使他們的心量如虛空一樣廣大,能以大慈悲心平等的對待一切眾生。這些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到十方世界化導一切眾生,就像蓮花一樣出污泥而不染,遠離五欲六塵,遠離煩惱執著。下面還說,這些菩薩們的大慈大悲,就像尼拘樹一樣,令一切眾生遠離熱惱,得清涼自在。他們的智慧像什麼?就像金剛杵,能斷除眾生的煩惱、邪見、執著。這些菩薩們的信心、願力非常堅固,就像鐵圍山一樣,一切邪魔外道皆不能使其動搖。這一段經文,主要就是告訴我們這麼幾層意思。
下面看看這幾個詞語,『尼拘樹』,這個樹是印度的一種樹名,這種樹枝葉繁茂,庇蔭寬廣,就是它遮的面非常寬廣,我們就說樹蔭很大。下面看,『金剛杵』,是金剛神所執的兵器,比喻智慧銳利,能夠滅除眾生的煩惱執著。下面一個,『外道』,我們經常說外道,但是,不是太明確這外道都是指什麼的。在這裡這個外道是指什麼?是指違背真理以外的教導,都叫外道。我再說一遍,在這部經裡,這個「外道」指違背真理以外的教導,都叫外道。
下面看第九個比喻,『法音雷震,覺未覺故』,就是這段經文的頭兩句,這是第九個比喻。「法音」是為眾生講經說法,「雷震」是比喻。大家都知道雷聲的響聲是非常震撼的,能夠引起人的警覺,震動人心,使沒有覺悟的人聽了以後恍然大悟,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大家想一想,如果佛菩薩不為我們說法,我們不會知道六道輪迴的真相,我們也不會知道十法界的真相。如果這樣,我們永遠不會覺悟,永遠不會起個什麼念頭?我要了生死出三界。因為你根本就不知道,你怎麼能有這個念頭?所以不可能知道的事情,也不會用什麼方法去出離,這就是不覺。現在我們能夠覺是因為什麼?是因為佛菩薩給了我們最大的恩惠。這最大的恩惠是什麼?就是佛菩薩為我們講經說法,使我們明瞭事實的真相,使我們能夠真正覺悟,得到真實的利益。這是第九個比喻。
下面看第十個比喻,『雨甘露法,潤眾生故』。「法音」、「甘露」,都是比喻佛菩薩弘法利生,這兩句合在一起,意思自然不同。法音是什麼?是以音聲為佛事。「雨甘露法」就不止是音聲,它是說什麼?六塵皆說法,口能說法,身能表法,一切萬物也能表法,這樣才能普遍的滋潤眾生。佛教學的範圍是非常廣大的,就像雨露一樣,大樹能得到滋潤,小草也能得到滋潤,佛的教化是平等的,是沒有分別的。這裡「雨甘露法」,第一個字是雨,在這裡要念玉,第四聲。下面看第十一個比喻,『曠若虛空,大慈等故』,這是第十一個比喻。這一句是比喻什麼?比喻心量大,比喻能包容,我們今天講就是有度量。平時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宰相肚裡能撐船」、「大人有大量」。這個大人有大量,我們過去經常聽說,但是我們不知道誰是大人。在這裡我告訴大家誰是大人?佛菩薩是大人,佛菩薩有大心量。所以我們學佛人要學佛的大心量,學佛菩薩大肚能容和開口便笑,這是講什麼?這是講拓開心量。彌勒菩薩代表心量大,所以這就是告訴我們,一定要擴大心量。
下面還有三個比喻沒有說完,我們下一節課接著跟大家說。這節課時間到了,感恩大家。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