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六十七集)  2012/6/16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67

  尊敬的諸位貴賓,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剛剛有提到改習為立命之基,改掉習氣是改造命運重要的基礎。之前有跟大家提到,我們東北王善人他有教導到八不,能化掉自己的習氣。大家記不記得?「不貪、不爭、不後悔、不抱屈、不怨人、不著急、不上火、不生氣」。這八不,能夠堅持三個月,很多脾氣、習性就可以化掉,化掉習性要得下真功夫。所以我最近走路,大家看我上台速度減緩,一步一步慢慢走。從生活的這些點滴當中,來改變自己一些不好的習慣,像急躁,心就不容易定,所以講話要緩,走路要緩,緩心才能定得了。現在這種生活節奏什麼都快,人就很容易浮躁,不著急、不上火、不生氣堅持三個月。大家選一個良辰吉日,開始算日子,然後去買一串鞭炮,上面把日期寫好,三個月之後放鞭炮慶祝一下。

  包含我們剛剛談到,不傲慢、要謙卑,這個習慣要能轉過來,那還是要時時下功夫的。甚至每天比方寫日記找人家的好處,都看人家的優點就不容易傲慢。這個也是王善人指導他的學生、還有我們後世的人,叫「找好處,開了天堂路;認不是,閉上了地獄門」。剛好我們有一位王學長,他就有提到這個方法供養給大家,我們給他掌聲鼓勵一下。我們之前有講到,對的事要趕快去做,是!舜王就是「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聞到一個善的教誨、見到一個好的榜樣他就馬上去效法。「若決江河」,他那種當下去力行效法的狀態,就好像什麼?黃河潰堤那種氣勢,誰都不能阻擋他斷惡修善的決心,若決江河那種改過的氣勢。我們很可能一個不如意,或者別人的一個調侃,我們就不想去做了,那這樣就不是舜王的好子弟了。我們效法這些古聖先王的精神。

  在姜太公勸周文王也說到,「宿善不祥」,宿就是停留,就是我們聞到好的教誨,然後停留不去做它,這樣的人生不吉祥。為什麼?對的不去做,就是隨順習氣,怎麼可能會吉祥?所以該道歉趕快要去道歉,該認不是,體會到了就去做,不要停留。覺得對的事那就要趕快去做,比方我們說要把法供養變成習慣,那這些學長他就馬上去做了。所以人聽到好的教誨,就馬上去做,這一生道德學問一定會有大成就,叫聞教便行,奚待更勸。聞到好的教誨,馬上就去力行的,他不需要再有人去勸導他,他就能有很好的成就。我們具體來看,我們可以每天寫日記,找今天所接觸到的,一切人的好處,我們就謙卑去效法他們好善的榜樣。

  接著,認不是,人一察自己不足他就不會傲慢,閉上地獄門。今天處世當中什麼話講錯了,什麼事做不妥當,都能每天沉靜下來反省。每天都這麼做,都寫日記變成一種很自然的習慣,最後就內化了,隨時都提得起來,都能找好處,都能認不是,這個傲慢就調伏掉了。這個學長還提到,可多為人服務奉獻自己,在服務、習勞中,在服務大眾的過程裡面,多見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之處,他就時時看到自己的不足去提升。所以在服務別人過程,能夠時時反省自己,在利人的過程當中是自利,自己也受很大的利益。而且在服務他人過程,會常遭人批評指責、受委屈,而能修謙讓,不與人爭。可能自己沒有做錯,還被人家批評指責,受到人家的毀謗,都能謙退不去跟人爭辯,這也是修謙虛的態度。剛剛我們講到這八不,就不抱屈,在任何一個因緣當中,不要生起自己受委屈的一個念頭。因為一覺得受委屈,可能就會埋怨,就會抱怨,這種情緒就一個接一個。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盡力就好了;不要覺得自己有委屈,進而又去怨人就不好。

  現在這個時代在處世當中,會有不如意,會有一些受到誤會、指責,這個也很正常。因為我們這幾代人,學習做人做事的基礎都比較不足。所以團體裡面有一些摩擦,有一些狀況出現,這個也是很平常的事情。而我們面對這些境緣,也是訓練自己的一種寬容的態度,我們「謙虛」前面講的,就是「度量」。師長常講一段話,我們把它放在心上,就沒有什麼不能包容的人事物,師長講的「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他的父母、他的爺爺奶奶,甚至他的曾祖父、曾祖母,都缺乏傳統倫理道德的這些教誨。所以幾代人都缺乏了,這個時候去指責,其實意義都不大。首先包容進而自己先做對,正己不求於人,不要求別人,正己自然才能夠化人。所以在這個時代,別人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事情,首先自己要先做對,要先盡本分。我們自己都沒做對,再去講別人,人家心裡面也不可能會服氣。

  所以在《格言聯璧》當中,有一段話很好,叫「大其心,容天下之物」。大家現在再讀這個經句,邊讀這句話有沒有入心?大家剛剛在想這句話,有沒有深呼吸一下?大其心,深呼吸胸懷比較大了。大其心容天下之物,都能包容,都能寬恕,普天之下沒有我不能原諒的人,沒有我不能愛的人好不好?好的人叫會過日子,不好的人叫自己找苦吃。你不包容人,自己隨時都跟人家對立、埋怨,自己每天心情都很不好,所以隨順習氣,事實上我們都不自愛了,自己找罪受。包容,假如很難不見人過,那我們學習一個態度,見任何一個人的過,都告訴自己,「就是我做得不夠好,沒有影響他,我趕緊做好」。就不會指責任何一個人的缺點,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心隨時保持謙虛,任何一個人的優點馬上學習起來,任何一個人的缺點馬上反省自己,那真的是德日進,過日少。剛剛這位學長講的找好處,認不是,馬上把它印在心上,今天開始每天晚上寫日記,把這兩項功課列上去每天寫。真的,欣賞別人優點的習慣就養成,觀照自己不足的習慣就很自然提起來了,就生處令熟,熟處令生。

  再來,剛剛另外一個學長講的,調伏傲慢,首先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大家相信嗎?嘴上相信、還是心上相信?心上相信了你不會看任何一個人不順眼,你不會否定任何一個人,你不會對他有成見。你說他有那些壞習慣。那是習性,本來沒有的,一定可以改掉;人之初,性本善,那是他本有的一定可以恢復。所以這些教誨真的有一句入心,我們整個心境就不一樣。人之初,性本善相信了,不懷疑自己,也不懷疑別人,這個經教是法藥,是藥治我們心上的病。懷疑是不是病?諸位學長我們懷不懷疑自己,跟不跟自己生氣?我怎麼這麼差勁,然後關起門來哭三個小時,橫批「浪費時間」。哪有那麼多三個小時可以浪費?再來,懷疑別人跟信任別人所產生的能量,是完全不一樣的,信任別人,你的言語就會給對方力量,你會扶持他,你會激發他的潛能,這是信任的力量。同樣一件事情,你對他是信任還是懷疑?懷疑的話,他會感覺到那分不信任。甚至於那個懷疑,本來沒有的事,那個動作本來不是那個意思,都會被我們想成那個意思,造成更深的誤解。從今天開始,這是人之初,性本善入我們的心。

  教自己的孩子不要沒有耐性:氣死我了,他就這副德性!那不行,那又不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我們有時候很微妙,對朋友、對沒有親屬關係的人,特別有耐性,對對對,他一定可以變好。反而自己最親的人:他哪副德性我太清楚了,不可能的。我們在用這些經教,都還是用我們自己的想法標準在用。聖賢人不會騙人,這是真理,「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遷」。是他沒有好的教育,你不只不會責怪他,你會原諒他,你會憐憫他。那這樣我們見一切人的過失,就不會對立,不會指責。所以這些教誨不是在背多少,而是學一句我們可以領受一句,變成我們處世的態度,就很受用了。這一位學長還講到,要落實普賢十大願王,第一願「禮敬諸佛」。這個很好,恭敬一切人,恭敬一切生命,恭敬一切物品,所有的東西,也都是人生產出來的,都是人的勞力付出,我們都要節儉、節省,這都是恭敬。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這也是恭敬的流露,人只要時時保持恭敬他的心是定的。

  比方我現在這幾張紙放這樣,心就不是定的,大家看到了,這個紙應該是放好的,所以我的功夫太差了。人要隨時在什麼?在覺照當中這是智慧,時時在覺照當中,他的前提是什麼?定,定能生慧。可是人要怎麼定?要先持戒,因戒得定,因定開慧。而這個持戒當中,時時保持恭敬就是持戒,我們穿鞋子的時候對鞋子很恭敬,穿衣服對衣服很恭敬,絕對不會把它弄髒,絕對不會把它亂擺,一切皆恭敬一定能得定,定就會開慧。包含《弟子規.謹》的部分,都是恭敬的落實,「朝起早,夜眠遲」,對一天的恭敬,不糟蹋時光,把每天能安排妥當。答應人家每一件事情不能去忘記,「凡出言,信為先」,都記在筆記本上,甚至設在手機上,提醒自己不可以忘了這件事情。這些都是恭敬的落實,會讓自己的心都定在守這些做人的道理,就容易得定。

  我們接著來看下一句,跟人家分享課程很好,因為剛剛講完這個道理,我就不能再亂放,所以很重要的是提醒自己。下一句經文講到:

  【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勤勞而謙虛的『君子』,他勤勞了他就付出很多,但是他不邀功,覺得都是應該做的,而且處世很謙退。『萬民服也』,必然會得到萬民的景仰,歸附他,又勤勞肯付出、又謙虛,他這種德行他就有感召力,所以「有德此有人」。現在很多的企業團體都想求發展,都會感覺到現在最缺的是人才,很多人用高薪,用很多方法想去留住人才。可是好像很多方法,都達不到很好的效果,為什麼?因為沒從根本去了解這個道理。《大學》裡面講「有德此有人」,德他就能感召到志同道合的人。你說那一家公司也感召不少人,他是用錢,可是他確實感召人來了。假如用錢感召人來,鐵定流動率很高是吧?我們不能看是很多人了就問題解決,這個看是太片段、太淺了,只看眼前,有沒有解決問題?用很多錢找的人來了,他是用錢而來的,「以利交者,利盡而交疏」,他沒有利益了,甚至有更有利的地方,他就跑那裡去,他就不願意留在這裡了!「以利交者,利盡而交疏;以勢交者,勢傾而交絕」。

  我們現在不從根本去思考,用的很多方法那都是一時好像有點效果,可能後面就沒效果,甚至流弊都會出來。你用錢去招感來人才,這些人才都一直要高薪,到最後公司它就負擔不了。所以我們每個念頭去做一件事情,這個念頭對不對很重要,念頭不對了,再怎麼努力那個結果都是不好的。所以「舉必正因」,一個人要做一件事,他在思惟的時候,一定要跟正知正見、要跟真理相應,不然他再怎麼努力,最後事情還是做不好。你用利那感來的是利盡而交疏,他只重利輕義。以勢交者,他很有地位、很有權勢你就跟他交往,他利用權勢利用完,他覺得沒有利用價值,勢傾則交絕,那還是靠不住。以色交者,以外在的美色來交往,「以色交者,花落而愛渝」,這美色不可能維持太久,而且人因好色,他隨時都會再被色所吸引,這個關係太脆弱。所以現在感情糾紛那麼多,因為他感情的出發,不是情義、不是道義而是欲望,當然靠不住,花落而愛渝,渝就是改變。

  應該是「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這些教誨,對我們人生啟示都很大。所以有時候不要急著要馬上看到什麼效果,應該從根本下功夫。應該從提升自身,提升目前自己團隊的德行,自然感召人來,這是最循著根本,自然而然達到好的結果。所以「潛其心,觀天下之理」,人的心浮躁,這些道理看不清楚的。我們種種問題呈現出來,基本上都是根本出了問題,家不能齊是因為身不能修,身不能修是因為心不能正、意不能誠。心不能正、意不能誠,為什麼?因為不能調伏習氣,不能格物,格除欲望,都是根本上的問題。所以我們能時時察根本,這是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平其心,論天下之事」,大家現在看在飯店裡面,圍一桌人在討論事情,在談論的時候心平不平?哪個國家領導人做得不好,很多都是批評多,那得要平其心來論天下之事。摻雜我們的好惡,摻雜我們的情緒,事實上我們在論事情本身就不準。這個時代天下安危,匹夫有責,這個時代別人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事,首先我們自己要做對。我們自己沒有做對去講別人,誰能接受得了?而且論天下事當中,還要存在夫子的心法,「忠恕之道」來評論。忠是什麼?我盡了力了沒有?都是批評,自己都沒有努力,這就不是平其心,心不在正念當中。

  我有一個朋友,他找了一個員工研究所畢業,他常常對一些事情有很多評論,就覺得這些事哪裡不好、哪裡不好,講了非常多,挑了很多毛病出來。主管問他,你覺得這麼多問題,那你建議一下怎麼做好?他說我不知道。就是現在學歷很高,他練就了找毛病,但是你問他建設性怎麼改善,他沒做法。那這樣就不妥當了,都沒想到自己怎麼去改善這件事情,就只是練出了挑毛病出來。我們今天在一個因緣裡,或者在一個團隊裡面,我們都只是想到我來到這個因緣,就是跟這一群同仁有緣分,我要惜這個緣。我不挑這個團體的毛病,我只想著這個團體缺什麼,別人不做我先來做,我帶頭做好,這才是忠的一種體現出來。我們不批評自己的國家,不批評自己的團體,現在國家最缺什麼,我盡力先去做好。國家社會人心不孝,我先做孝;人家不廉我不批評,我先做廉出來。這樣的心境才能平其心,論天下之事,這樣大家一起探討事情的時候才能有所收穫,找到自己的本分跟定位。不然談到最後都是罵很多的人而已,那造口業!「恕」,在評論過程當中厚道,很多事情也不容易做,不要太苛刻去批判,這就是恕,有忠恕之心,平其心論天下之事。

  「定其心,應天下之變」,大家有沒有經驗,你一心為他,一心為團體,最後還被毀謗、還被誤解,有沒有這樣的經歷?這樣有沒有很難受?要不要定住?你一心一意為團體,還被人家侮辱、毀謗,然後你就是可忍,孰不可忍,然後罵他一頓,這個對事情沒幫助。我們一發脾氣之後,人家的焦點可能會轉移到我們罵人、我們生氣,模糊了你被人家誤解的那個點。而你能忍得住、能定得住,日久見人心,終究會大白。你說可是我真的被人家誤會了,最後還是沒有澄清,那我多委屈。不要抱屈,剛剛我們在說的八不,不要抱屈,今天你做對了還被人家誤會,好不好?「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你沒有過失還被了惡的名,「子孫往往驟發」,恭喜你,你的子孫要發達。而且這樣的人,做對的事一心為公,還被人家侮辱、毀謗,他所有的忠心是福報,他被人家毀謗還是福報,他不吃虧。所以道理想明白了,這一生不會覺得委屈,理得心安。他真的這樣堅持了,最後還被人家Fire掉有沒有可能?有,因為他有更好的地方要去了。人有時候一有執著了,他一定要怎麼樣的時候,那個緣分,其實他有福報在變,可是他心裡還是很痛苦,這個理他就沒有想通。所以「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這樣去做就對了。

  定其心應天下之變,很重要,我們在一個團體當中,人事上的一些衝突,一些不愉快不可能沒有。這個時候一個領導者要定其心,他不能捲進這些情緒當中,定其心!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而且這個心要定,人為什麼定不了?人有私心就定不了,人有偏心就定不了,人有愛憎就定不了。這都是我們的弱點,我們有這樣的心,人家一講話,就很容易激怒我們。他知道我們討厭誰,就講那個人,你知道他在背後說你什麼嗎?我們聽兩句暴跳如雷衝!我去找他理論去了。這要定不容易,要去私心的人才定得了,要去愛憎的人才不會被境轉,你對每個人平等、慈悲的時候,你才能夠不被境轉。去掉愛憎得要公正嚴明,不偏私,處理任何事情公正嚴明。這個嚴首先是對自己的念頭,在處理事情這個念頭不能起情緒;明,你處理事情的時候,事情要調查清楚,不可以聽片面之詞。「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我們很容易聽我們喜歡的人的話,我們比較看不順眼的人的話,我們有時候就不喜歡聽,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所以這必須要客觀了解情況,才好去處理,聽完要先冷靜去了解情況,不能馬上就下決定。

  再來,情緒是假的,它都是一時的因緣讓它起來的。只要我們能夠用正確的態度、正確的思想去引導他,他正念一提起來,那個情緒就下去了。所以變成自己團體裡面,假如有衝突的時候,你兩邊都要調他的心態。這個時候一個領導者要很有耐性,要很耐煩才行了,因為大家都沒有基礎。假如大家遇到每件事情馬上提起來的,都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團體裡也就沒太多事情是吧!修養是一個過程,不可能馬上他就達到這個態度。現在當領導、當老師、當爸爸媽媽都不容易,就是這個「教」字給我們啟示,教育的教左邊兩個叉,以身作則,上行下效;右邊一個手拿著一支樹枝,很有耐性的耳提面命。諸位學長我們想一想,教三十歲的人容易,還是教三歲的容易?三歲。所以教成人要比教小孩的耐性更強,Congratulation,恭喜大家,為什麼?這樣才能練得出我們是真心還是假的,真心那就不會變。他再怎麼樣反覆,甚至於不守信用,你還是很有耐性的等待、陪伴、護念他,這樣才能顯示出我們的真心。

  我們有一個同事就說,我對小孩很有耐性,可是我看到家長,我實在沒辦法。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小孩很有耐性,有沒有愛心?家長大人就沒辦法那叫什麼心?愛憎的心,不是愛心。小孩挺聽他的話,愛得要死;大人不怎麼聽話,恨得要死。我們再重複剛剛說的,修行叫生處令熟,熟處令生是吧?可是我們喜歡的就一直付出、一直付出,討厭的就看不順眼、看不順眼,是修行嗎?看起來在付出,有時候愛憎的心在增長,自己不知道。所以這不從處世一真一切真去看,有時候我們看不清楚自己的狀況。包含很多人很用功,每天讀經讀好幾部,都不浪費時間,用不用功?不能看相上。她很用功一直讀經,突然她先生說幫我做個事:別吵,我在用功!用功誰都不能吵她,這個用功她的心念裡面有什麼?我要用功,這個我執在增長。這樣的用功,最後會體恤不到身邊人的需要,甚至所有的人都要聽她的,都要配合她用功。不然你們就是謗法,你們就是在阻礙我修道,你知不知道要下地獄的?所以有時候「潛其心,觀天下之理」,自己的心要潛下來,不然有時候看不清楚事情,被自己給騙了。

  有一個先生他很精進、很用功,剛好他太太遇到瓶頸,心情很難受,就來找她的丈夫:我現在遇到什麼瓶頸。他的太太把那個瓶頸給他述說,才講到一半,他說到佛菩薩面前懺悔,學這麼多年了,還起這個念頭,去懺悔。他很用功,比他太太還用功,可是你看遇到事情的時候很苛刻,心不柔軟。誰修行沒有瓶頸?真正走過來應該是感同身受,是!給太太抱一下,一抱:都是我不好,都是我沒好好協助妳,是我的錯,不是妳的錯。大家想一想,丈夫講了這段話,太太什麼感受?馬上一股暖流就上來,過關。領妻成道,對,你在任何一個時候是反省自己,太太的錯,也是我的錯,因為我沒有很好的護念她。這種正念相互交感,太太的正念、正能量不就起來!反而很精進,變成道理都很通了,常常都是要求身邊的人,這樣就不妥當了。還有看起來很精進的男士,他說不行,我又抱我太太,又起邪念怎麼辦?大家注意,他的每個念頭以誰為第一?自己。修學就是要放下自私自利,時時為對方著想,體恤對方,這個才是真實的功夫。我怎麼站著講這麼久?太激動了,激動,心還是沒有定。

  我們看剛剛講到的,「勞謙君子,萬民服也」,跟大家提到在團體當中公正嚴明,面對雙方對立衝突兩面調整,而在調整過程要調劑人情,發明事理。人在忿忿不平當中,他很可能有不被理解的部分,這個時候你能先理解他,這個話一出來,他的心情就比較平和。你不要一下子又批判他,又拿道理壓他,他就更不平;你這個做的,你用心也是很好,這個我能體會。他覺得你能理解他這些部分。接著你再慢慢引導他,不要陷在這個情緒裡面,怎麼樣理智的來圓滿這件事、化解這件事,這個時候再拿這些好的教誨來供養他,叫發明事理。古代人民非常善良,只要國家社會有聖賢君子出現,他們都會效法他們的行持。像范仲淹、司馬光,這是宋朝的名相,當時候老百姓在菜市場、大街小巷,常常都會談論到這些聖哲人,他的風範、他家裡的事情來效法。

  在春秋時候,齊國有一位賢相晏子,他的故事我們之前也交流過不少。而有一次這個齊國,他們打算進攻莒國,在要出兵之前,就把國門都先關起來在做準備。這些國門都關起來,老百姓不知道什麼情況,以為是國內發生動亂,所以都在村子口,都拿起兵器在那裡嚴陣以待。然後這個情況就傳到國君那裡:怎麼老百姓嚇成這個樣子?統統拿著兵器。這個國君也很頭大,這個情況怎麼辦?有一個臣子叫睢休相他就給國君講,國君,你趕緊去傳話給老百姓,說國家哪有動亂,晏嬰不就在我們國內嗎?怎麼會有動亂!這個話一傳出去:對,晏嬰在我們國內,不可能有動亂,走、走了,回家了。就是他一個大臣,就能穩定整個國家的軍心,你看他的德行讓老百姓多佩服。故事聽完了,給我們什麼啟示?假如你這個家族說,我們這個家族,只要有誰就搞定了,任何事情他都能夠化解。還是我們在一個團體裡面,有誰在安了,搞定了沒問題!那真的「勞謙君子,萬民服也」。所以人要有志氣,在家族當中、在團體當中,要當定心丸,自己在了,就能化解種種的危機情況。

  往往這有德行的人,在一般人覺得是危機的時候,很可能變成轉機。像周朝的祖先太王,當時候他是國君,旁邊有很多外族一直來侵奪他的國家。一開始要一些財物,後來要珠寶,都給他了,他還是一直侵犯。最後太王知道了,原來他是要我的土地,我是要愛護人民的,不願意看人民在戰火當中。假如因為要這個土地而讓老百姓流血,那我這土地讓給他,我不希望老百姓損失生命,就把這土地讓了,自己半夜就離開了。這麼做好不好?離開沒地方了!該是我們的還是我們的,這一念是對的,仁慈。結果搬到了岐山之下,老百姓說為了不傷害我們的生命,他寧可放下這個國土,到其他的地方去。這樣的人太仁慈了,走到哪我們跟到哪,所以他的國家更大了,老百姓都來歸附,這萬民服也。

  我們看下一句一百二十四句:

  【德日新。萬邦惟懷。志自滿。九族乃離。】

  一個人德行日日增長,日日可以革新,『萬邦』就是天下萬國,『惟懷』,「懷」就是感懷、感佩,進而來歸附,所以天下萬國都會感懷來歸順。『志自滿』,自己的心志非常自大自滿,『九族乃離』,最親近的親戚九族也會離開我們,也會離散。就像商紂王,當時候他的叔叔勸諫他,像比干勸諫他,他還殺了比干,那鐵定是「九族乃離」,這個太狂妄了。當時候紂王的軍隊有七十萬,周武王的軍隊少很多,不成比例,兩軍對峙,紂王的軍隊七十萬就打過來了。這個士兵走走走,往前走,突然倒戈,他們本來向前,最後轉過來打紂王,這叫陣前倒戈,因為紂王已經失去人心,最後武王革命成功。「九族乃離」,所有的軍隊都背叛他了。而志會滿是在不知不覺當中的,魏徵大人勸唐太宗有講到,「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一個人至誠的心,不同的種族都可以團結在一起,胡越為一體。當時候唐太宗在世,很多不同種族的統統來歸附大唐,真的是做到。

  非常狂妄驕傲,傲物則骨肉,親生骨肉、至親,最後都形同陌路不相認。這一句話不是指不同的人,是指同一個人,或者同一個朝代、團隊,都有可能前面是這樣,後面是變成行路,前面是一體,後面是行路。而大家想一想,這篇文章,是唐朝的文章,後世的所有朝代的君王,有沒有讀過這句話?鐵定讀過。後世哪個朝代不讀魏徵寫給唐太宗這篇文章,不可能不讀的,它是《貞觀之治》,大唐盛世最精闢的一篇文章奏摺。但大家想都看過,幾個人做到?所以順境、富貴很難不墮落的,除非有高度的警覺性。請問大家,順境好修行、還是逆境好修行?逆境都很清楚,逆境來了。順境?溫水煮青蛙挺舒服的,慢慢煮不知不覺就死了,所以逆境磨鍊人,順境淘汰人。為什麼古人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安樂的日子過多了,很少不貪著,沒有不心性沉淪的。

  所以在戰國時候,魏公子牟去見魏冉,當時候也是封疆的大官,封疆大吏魏冉,他封在穰這個地方,所以叫穰侯貴人。他給他的好朋友魏公子牟送行的時候,魏冉就對魏公子說,你有沒有什麼好的話要提醒我、要勸諫我?魏公子聽了,你不說,我也有一段話一定要跟你講。接著他說到,「官不與勢期而勢自至乎」,一個人有官位,權勢沒有跟他相約,但自己來了,因為他有官他就有權勢了。「勢不與富期而富自至乎」,以前他當官慢慢的他有俸祿,他就慢慢有錢,國家供養他富自至。「富不與貴期而貴自至乎」,自己來了,一個人有富貴了。「貴不與驕期而驕自至乎」,富貴的人有沒有說驕傲你來,來跟我會面?沒有,它自己就來了。就是人在這種富貴、有權力的狀況,能不傲慢就很困難。除非他有高度的警覺性,而驕自至乎,驕傲自大了,他就很容易犯錯、狂妄,「驕不與罪期而罪自至乎」,他犯罪就來了。「罪不與死期而死自至乎」,請問大家,有沒有哪個人一當官,他就說死亡要來了,有沒有?他假如有,他鐵定不死。

  可是大家注意,現在當官的,最後犯法槍斃的多不多?是。所以古人你看在幾千年前,春秋戰國時代他對整個人性,他在境緣當中不知不覺墮落下來,講得很透。所以人不時時很慎重的,在境緣當中去觀照自己的心,那真的會被自己給賣掉不知道。我們來思考一下,人真的在富貴當中能清醒不墮落,應該用什麼心境來面對富貴?富,首先要感謝誰?Hello,你們都比我富,所以得你們回答。當你今天賺到錢了,你首先先想到什麼?感謝祖宗,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是真理。范仲淹先生他精通《易經》,這天地的道理他很清楚。所以他留給他子孫有一篇文章,他就說了,我祖先積了這麼厚的德,一個人能做宰相、能做總理,做到這種官職,他的祖上要有十代積德。一個國家幾個這樣的官?所以范公講到我祖上幾代積德,到我身上這福報現前。我假如享這個福報,我以後怎麼去見我的祖先?他這樣在提醒自己的孩子。所以范公有四個兒子,他們家的衣服只有一套完整的,出去輪流穿,沒有浪費。把祖宗留下來的福報,完全去照顧所有家族的人,甚至照顧整個國家的人才。哪一些讀書人真的有志氣的,趕緊提供他讀書的環境,供養他三餐,為國舉才。所以范公這種胸懷,給他范家積了很大的福。

  所以怎麼樣?大家看改過真難,大家看我這兩個字不一樣,因為第一個就是我常寫的錯字,這樣才對。很對不起,我們同仁他提醒我好幾次了,我還是忘記,所以人實在每天都在造業。人家這麼盡心提醒我,我還是寫錯了這個勢,人要做到惜緣,真的不容易。同仁這麼盡心幫助我,我應該珍惜這個緣,還是寫錯字,今天要在佛菩薩面前,罰跪五分鐘才能長記性。

  所以這個富首先先想到祖德,再來,我們今天有這個服務社會,賺取我們財富的因緣是國家的安定,是很多不同夥伴的配合,我們要感國家的恩,我們也要感所有一起奮鬥的這些同仁付出,這個時候就不會傲慢,取之社會,用之社會。人之所以會有災禍就是念頭不對,什麼念頭?私欲,自私自利的念頭一起,災禍就來。請問大家,您現在有看到哪一個有錢的人,把他的財產留給下一代,最後下一代更興旺的,你們有看過哪一家沒有?可是你看現在一百家裡面,幾家把財產留給下一代?多少家?所以大家想一想相信真理容不容易?相信的人他就有大福。所以孔子傳八十多代,都是這麼興旺;范公傳了九百年,還是這麼興旺。林則徐先生的後代也很興旺,林公講的「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他的素質比我還好,你把一堆錢留給他,他說我爸賺那麼多,我就不用努力。你把他的好的能力給折殺掉了。「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他子孫已經沒有我的根性,還留錢給他,驕奢淫逸都來了。所以這個都要很有理智,才能真正愛得了子女!你看我們現在下一代都是享樂派,怎麼來的?都是上一代,他要什麼就給他,就一直寵。所以下一代現在以後堪憂,而且花錢的人都不知道賺錢的辛苦。所以這面對富,真的是要用智慧去應對。

  再來,貴,貴就是有地位,這個有地位是因緣,剛好有這個因緣領導信任,種種因素促成我們有一個位子可以去發揮。所以要什麼?要對得起領導,公務員要對得起國家。怎麼對得起?愛護人民,愛護底下的人,把事情辦好。而不是有一個位子之後耀武揚威,順著自己的好惡習性去做事情,那這就對不起栽培我們的人,對不起國家。所以人能夠提起一種責任、一種感恩、一種使命,他在地位當中就不會墮落。范公晚上睡覺,一想今天我不夠盡力為國家,他那天就不睡覺,隔天起個大早更付出了他心裡才安,才踏踏實實再睡覺。他在富貴當中都是以這種盡心盡力,來回報國家對他的信任。

  我們接著看一百二十五句,《易經》當中有講到:

  【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國家。小足以守其身。謙之謂也。】

  《易經》當中,有講到一個真理,講到一個原理原則,說到真理這個道理,按照這個道理去做,它所產生的利益,大的足以安定天下,中可以保住國家,小可以保全自身。指的是什麼?就是指的謙虛。既然謙虛有這麼大的利益,怎麼來學謙虛?首先第一個學讓不要爭,謙讓;再來要學吃虧,不要去跟人家爭奪。而且這個「謙」,謙讓的態度、不傲慢的態度,要從恭敬、孝養父母做起。我們有時候對父母講話都不是很客氣,不是很恭敬,我們處世德行有愧,根本上還是在對父母的態度有問題。「夫孝,德之本也」,孝順父母是德行的大根大本,德有缺了一定是孝做得不圓滿,對父母很多態度還是習性做主,要從這個根上去對治了。

  我們接著看一百二十六句講到: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

  遐是指遠處,邇是指近處,陟是登的意思,登高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也很容易體會,我們如果要登高望遠,一定要從低處開始爬起。從這裡再延伸,我們今天要建功立業,那也一定要從德行紮起,一定要從基層做起;不可以好高騖遠,求一步登天,這就不可能。現在很多社會失業的人,就是他覺得他學歷很高,一些基層的工作他不願意做。那這個學歷就變成了他的障礙,因為他產生了一個傲慢的態度,所以成就自己的事業,還是要打好基礎。而且人真正有奉獻、有利益團體的心,他想得會很周到。他不是要去要一個虛名:我今天對這些基層更了解,以後團體有任何狀況我都能協助得了。他肯去好好的多學一些東西,以備不時之需。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如果要行遠,要走很遠的路必從近處,眼前這一步踏出去,一步一步往這目標邁進。所以處世應從淺近處下手,循序漸進,穩紮穩打,不可好高騖遠。浮躁往往都是求高、求名,就不容易看到自己,或者團體現在客觀的情況,會錯估自己、會錯估團體的情況。這個時候步伐跨得太大,自身基礎不牢,就站不穩,就會出狀況。所以穩紮穩打,循序漸進,還是很重要。在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大家都還是很有善心,想要去利益他人、利益大眾,而利益他人,建立在自己有很穩固的修學基礎。所以我們看大學之道是在明明德,自己的德行要立住,才能親民,去利益人。我們自己有真正去實踐,放下貪瞋痴慢,放下自私自利,我們所談出來的道理,它就不是只有想像的,而是自己真正做出來的,人家一聽就很受益,你進一步還可以供養他,如何一步一步去克服。因為自己有實修才講得出這些供養。

  我們自己沒有落實,急著要去告訴別人,人家聽起來其實這個理還是比較空泛,跟生活處世會脫節掉。假如這個時候我們還不注重實修,慢慢的就變得我們很會講道理,但是真正落實多少就很難講。所以自己不能度,而能度人,是不大可能的;先覺覺後覺,自己要先覺悟,才能夠去覺悟他人。所以真正想要利益家人、利益他人,一定要紮好自己的根,先修好自己的身,「身修而後家齊」。所以要利益別人,一定不是一種感情的激動,他一定是悲智雙運,有慈悲、有愛心而且有智慧。這個智慧體現在哪?依照真理、依照經典去做,凡事務本,從身修而後家齊,而後利益社會。絕對不能身沒有修,家也沒有齊,每天都忙著要去利益人,這遲早會出狀況,所以「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剛剛跟大家談到的這一點,等於是我們修學弘揚者,要能夠時時提得起來。就像《孝經》講到的,「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我們剛開始學,所講的道理要跟經典相應,所做的事,包含這些做事的原理原則,都要跟經典相應,這樣才能冷靜。

  雖然我們在學經典,時時能以經典來觀照、來要求自己也不容易。比方可能身邊的人會說,現在人都這麼苦,你還不出來幫助他們,你真沒有慈悲心。有沒有道理?現在救一個算一個,救人如救火,趕緊救。有沒有道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情況再怎麼樣危急也要把本給立住,不然到時候好像去幫助很多人,自己的家出問題了,最後大眾都說,那學傳統文化的最後家都完蛋,我看不能學。看起來好像很慈悲,但是後面的流弊很大。「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所以還得時時悲智雙運,慈悲加上智慧、加上理智,才能利人。好,這一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