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中修齊治平的智慧(第二回)—從心源隱微處下功夫  成德法師主講  (第八集)  2022/12/9  馬來西亞馬六甲  檔名:55-226-0008

  諸位傳統文化的同道,大家吉祥。阿彌陀佛!我們接著學習師長的《群書治要》序文。

  這一部書來之不易,我們上節課有提到,它是「上始五帝,下迄晉代」,從一萬四千多部書、八萬九千多卷古籍中,把它挑出最精華的六十八部,「共五十餘萬言」。書成,如魏徵他於序文中所說,魏徵有寫《群書治要》的序文,談到這一部書,實為一部「用之當今,足以鑒覽前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的治世寶典。用於當時候的唐朝,鑒覽前古,就可以以之前幾千年治國的經驗來借鑑;傳之來業,傳於後世,可以讓子孫在面對事情的時候,用現在俗話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古人的智慧來思考。「孫謀」,這個謀,謀劃、考慮,在哪些地方可以謀劃考慮,怎麼修身、怎麼齊家、怎麼治國、怎麼平天下?

  這一部書,能參考到的都是非常精闢的,所謂修齊治平的理念、智慧、方法、經驗,甚至史書當中有寫到很多事例,國家治理好、地區治理好的效果。比方裡面有提到某一個縣,實行傳統文化的教化,它那個地區都有災難,只有那個縣沒有災難。很奇怪,應該同一個地區都會受災才對,所以這些歷史事件也證明了《尚書》說的,「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秧」,那個地區只有它那個地方實行老祖宗的教化,所以它沒有災難。佛家講,共業當中有別業,這句話我們應該都聽過,大家相信嗎?在二十四孝當中,元朝李忠,當時候發生大地震,他那個地區所有的房屋都倒了,而這個地震到了李忠家,它分成兩個路線繞過了李忠的家,然後他們家經過之後,這個地震又合起來,所以整個地震下來只有他一家沒有倒,其他的都倒了。你說這個科學怎麼解釋?

  記得在一九九九年我們在台灣經歷大地震,是在南投,當時候我們在高雄地震震感也很嚴重,成德家是住在十二樓,記得那時候半夜地震,我看震這麼大,跑也不見得安全,就坐起來開始念佛。因為我父母當時候是分房,所以我父親就先起來,因為在我房間旁邊,他就進來看我,我坐在那閉著眼睛念佛。他就趕緊又到我母親房間,看我母親也坐在那念佛。我父親說,你們都不怕?他看我們兩個都閉著眼睛在念佛,「你們都不怕?」台灣地震確實是不少,後來,因為當時師長老人家是在新加坡,有台灣同修到新加坡看望師長。因為地震是在南投,結果這些同修去到新加坡就跟師父說,這佛法不靈了,南投寺廟最多,怎麼地震那麼嚴重?所以看事不能看表相,有時候看起來很繁華,可能這個朝代要滅亡。歌舞昇平,那是因為照《群書治要》講的,那個糧食,哪怕有大災難三十年,這個存糧都在,不用擔心,天子可以每天聽著古樂,是這個情況;還是皇帝已經偏信則暗,統統被身邊一、二個臣子給掌握住了,根本就不知道民不聊生;甚至於都有人起義了,他都不知道。這歌舞昇平,相上一樣,可是實際情況差別很大。所以有一句成語,說到看事情「入木三分」,看得深,看得遠。這個入木三分,首先要用在修身上,我們看自己看得清不清楚?《了凡四訓》當中提到「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這句經文我們應該是熟悉的,這句經文我們在自己身上下過功夫沒有?這就是一個關鍵,經文熟悉了是解,下過功夫沒有是行,修學,解行相應非常關鍵。

  這一點《弟子規》開解得很清楚,「不力行,但學文」,他只學文,他沒有力行,「長浮華」,他的慢心會起來,「成何人」,慢心一起來,很容易好為人師。學東西,因為有慢心,好為人師,學的東西都是拿來作看別人錯誤的資料或者講課的資料,所學的東西很難是先入自己的心。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內聖的功夫,內聖外王,格致誠正都是心地功夫。格物,格除物欲,五欲六塵要檢查檢查,有沒有愈來愈淡、愈來愈放得下?這些部分都要靠自己檢查,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所以《弟子規》很重要,尤其「餘力學文」這一篇,是做學問的態度、基礎。你態度沒有建立起來,學得再久,就好像你建個房子沒有地基,看起來蓋得很高,有可能一些境緣來了,整個樓會倒下來了。所以師長講經有說,跟我十幾年、二十幾年,在財色名利面前過不了關,這不能怪他們,這不是從小扎根的。我們沒有從小扎,所以趕快要補扎根,所以老人家一直強調要扎三根。所以《弟子規》這兩句重要,「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往往我們一做事,做做做,落在事裡面,聽經愈來愈少了,慢慢的為做事而做事,不是為了修行而做事,不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境界而做事。假如我們做事做得愈來愈心浮氣躁,心裡面的是非愈來愈多,這個也是要自己檢查,這個別人幫不上忙。

  佛家說「歷事練心」,做事就是歷事,在做事當中把自己的真誠練出來、慈悲練出來,能不能念念為他人著想?能夠設身處地。就像《易經》當中泰卦,泰卦是地天卦,其實就是設身處地,地站在天的位置上考慮考慮,天在地的位置上考慮考慮,換位思考。所以我們說否極泰來,否卦是什麼?否卦是天地卦,天只站在天的角度,地只站在地的角度,不溝通,不替對方想。在家庭當中,丈夫是天,妻子是地,都不溝通,這個家庭要出狀況;換位思考,互相感恩,那就否極泰來,就轉過來。所以是否還是泰,差別很大,都是一個心念,心念覺迷,「差之毫釐,謬以之千里」,不要小看念頭的作用。我們前兩天有談到,老祖宗留了一段格言「各自責,天清地寧」,一個家庭團體,有什麼事情發生了,是我不對,各自責,天清地寧。就好像開會的時候,第一個人上去,這個活動我們部門有哪些缺失,其他部門辛苦了,我們要效仿他們哪些地方;第二個人上去,他們做得挺好,我們自己有什麼缺失。各自責,天經地寧,這個會愈開愈有智慧,愈開團體的凝聚力愈強。「各相責,天翻地覆」,活動過後,第一個上去,我們部門付出最多,其他部門哪些問題不好;第二個部門上去,你們也沒有好到哪裡去,這個開會愈開愈誤會,這個會最後開成批鬥大會,那就天翻地覆了。大家看,相差很多,可是從根本看,就是心念轉不轉得過來的問題。也不要覺得,這個家的問題好難,解決不了,這個團體沒救了,其實都是我們著相,我們沒有耐性,我們沒有看到原來這個依報是我的正報造成的,隨著我的念頭在改變。

  所以剛剛我們提到「心源隱微處」,這一句我們下過功夫沒有?了凡先生說,「純是濟世之心,則為端」,濟世,幫助這個世間大眾,純,不能夾雜。「有一毫媚世之心,即為曲」,了凡先生用了一個詞「一毫」,一毫是一點點都不能夾雜。一夾雜,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你有夾雜,它會發酵,它會擴大。所以儒家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人的心隨時在變化,就像我們修學,初發心成佛有餘,但初發心不好保持,容易染,容易退。「道心惟微」,這個道心就是真心,道難明,能明,那不得了了,明白什麼是真心,他就會修行,他就在一切境界,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所以師長有一個專題,淨土法門的專題,「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老人家把菩提心開解給我們明瞭,菩提心是真心,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怕我們不容易理解,把菩提心展開來,五心就是真心,讓我們從心念當中觀照,我真不真誠?清不清靜?平不平等?有沒有覺悟?有沒有慈悲?怎麼恢復真心?「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個允執厥中是中道,中庸之道要契入,才惟精惟一,要精進。修行不精進,就好像《華嚴經》說到的,修學「如鑽燧求火,未熱而數息」,這火還沒有出來,手酸了、手累了,休息一下,「火勢隨止滅」,這個熱度就退回去了,不知道要鑽到什麼時候才有火,他只要繼續這樣休息,鑽不出火了;一鼓作氣,最後才能出火,出火是什麼?智慧現前。菩薩修行,唯一善根精進,智慧才能出來。所以《華嚴經》這個比喻,「未熱而數息,火勢隨止滅,懈怠者亦然」,就用這個來比喻不能懈怠,要精進,要專精,唯一專精。就像挖井,一口井一直挖,挖到水為出來。今天挖挖東邊,明天挖挖西邊,後天挖挖南邊,挖了一堆井,沒有一口打出水來。今天學學這部,明天學學那部,門門通、門門鬆,沒有真正把一部經給它學深入、學透。所以古人這些話都是修學的關鍵,不能忽略。所以人心惟危,觀心無常,這念頭飄來飄去,變來變去。所以不能夾雜,本來是利眾的心,有媚眾了,比方說聽課的人說「老師你學問好好」,聽了很高興,自己在聽老和尚講經開始幹什麼?記經句,抄。上台講課,引經據典,搖頭晃腦,等著下完課,人家發短信來「老師你學問真好」,愈聽愈舒服了,講課有媚世之心。人墮落都不是一天墮落的,就是那個一毫觀照不到,他就慢慢偏了。

  「純是愛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憤世之心,即為曲。」愛人,怎麼最後會發脾氣、會憤世?這個愛人,帶了條件,要人肯定,結果付出,人家沒有肯定,生悶氣,這個悶氣遇緣起現行,借題發揮就罵人了。純是愛人之心,怎麼會發脾氣?「純是敬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為曲。」恭敬人,這個恭敬人是真正從孝心啟發出來,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有時候我們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我們以前的習慣力量強,我們不能著在相上,我學傳統文化了,可是我們的念頭、一言一行,是過去的習慣強還是依照經典依教奉行的力量強?這個只有自己看才看得清楚。其實不進則退,只要我們不從心源隱微處觀察,我們學習傳統文化以前的習氣還是會繼續增長。比方說我們覺得自己傲慢,我們不深入觀照自己的心念,其實它會增長的,不能掉以輕心。「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你打迷糊仗,這都有僥倖的心理。僥倖的心,三年很容易就過去了,五年、十年就過了,有沒有進步?有沒有提升?我們還有幾個十年?這不是開玩笑的。為了世間這些名聞利養,這都帶不走,把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機緣給喪失掉了,這是真正冤枉,真正自誤了,誤了自己。積累了無量劫的福報因緣,能聞到念佛法門,已曾供養諸如來,這一生沒有成就,就把供養這麼多諸佛的因緣福報你就給花掉了。福在受諫,釋迦牟尼佛勸我們,師長勸我們六十幾年了,我們沒有接收,這個福報就流失掉了。所以觀心為要,得觀照我們的心念。

  都是敬人之心,為什麼會變成玩世之心,傲慢、輕慢別人?因為我們之前的習慣:對上很恭敬,對下態度不一樣。你真正是從孝顯發出來的,那是真心,真心不會分別,哪有對上、對下態度不一樣?成德觀察,有遇到善知識的緣分,很高的比例,他起的不是恭敬學習、依教奉行,起的是諂媚善知識,善知識有威望,討好他,然後再告訴別人,我昨天才去見了善知識,善知識給我講什麼,大家羨慕得不得了,恭維他,你可不可以幫我送個東西給善知識?開始每個人都得看他臉色了。那個明明是可以增長智慧的機會,他把它變成搞名聞利養了。而且會諂上的人很可能會虐下,他甚至是面前要表演、要爭寵,要表演,他得拿出東西來,趕快給我做!趕快給我做!你跟著善知識學,學什麼?學愛敬眾生。善知識也是這樣給我們表演的,老和尚就是這麼給我們表演的,平等慈悲,平等恭敬,我們離那麼近,怎們學成這樣呢?太可惜了,這麼殊勝的緣,我們拿來搞名聞利養。所以人生最可悲的不是別人騙我們,是我們自己騙自己。

  昨天有個同仁,剛好我們一起吃飯,因為我們昨天課程不少,從早趕到晚,也辛苦他們了,聽課也挺辛苦的。問今天這節課有什麼心得沒有?這位同修就說,今天課程裡面提到利眾的心要切,他覺得自己利眾的心不足。我問他,為什麼不足?可能身邊的人都不錯吧!我說,你現在身邊的人都沒什麼問題,那你以前的同學、以前的朋友呢?大家學了佛,你的愛心只會在看到的人現前?你的慈悲心提起來了,你以前的朋友、親戚,會不會想到?接著這同修又說,我以前那些朋友,我給他們講,他也不一定聽。我說,他們不聽,你有沒有祝福他們?曾經也是跟你哥們兒,也是跟你很要好的。我這樣跟他好幾回合,後來我停下來,我說,我跟你講什麼,道理都在你那邊,都是你對,都有你的原因,都有你的理由。這種心念,不深入思考,看不清楚自己的。後來我跟他說,你太容易放過你自己了,太容易給自己台階下。對自己要趕盡殺絕,對別人要厚道三分。台階是別人給我們的,不是自己給自己,這個法用錯了。我們要給別人台階下,不能給自己台階下,給自己台階下很容易自欺,很難勇於面對自己內心深處,自我觀照都迷迷糊糊的,不深入,這一點不簡單。

  《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俞公十八歲就考上秀才,「每試必高等」,每一次考試名列前茅,他懂的理多不多!他還當老師,私塾老師,當了多久?幾十年。當到四十七歲的時候,窮困潦倒,五個兒子、四個女兒,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剩一個走失了,四個女兒只剩一個在他身邊。師長老人家慈悲,支持拍《了凡四訓》電視劇、《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電視劇。現在的人,你用戲劇給他演出來,他喜歡看,慢慢啟發他。這個主人翁,你說他不懂道理嗎?他懂,可是他念頭觀照太粗了。所以灶神爺提醒他,你意惡太重,念頭的惡太重,「專務虛名」,你做的每件事都沽名釣譽,「滿紙怨尤」,你肚子裡面有很多埋怨。有埋怨,這個念頭就造業,怨天尤人,這不妥。因為一切法從心想生,這不關別人的事,我們怨天尤人,把責任推給他人、推給遇到的事,而且還「瀆陳上帝」,那個埋怨裡面有埋怨上天。

  這麼講,俞淨意公還不承認,那麼多年了,陰間善事纖毫必記,難道我那麼多年一個善都沒有嗎?灶神爺說,上帝派使者來,每天觀察你,一個善都沒有。還舉列子給他看,你說你結了文昌社惜字紙,你每一次撿紙都是看到旁邊有人,撿起來,人家一看,好有公德心!你看你自己教書,窗戶破了,你拿著書的紙就貼上去,你根本不尊重聖賢文字,你在外面跟在家裡不一樣。你說你們還提倡放生,沒有一次是你主動發起的,都是人家發起,然後你去跟著熱鬧一下,你家裡廚房還有綁著螃蟹,你那放生都不是出自慈悲心,你還在殺生。還有口過,你口才好,你每一次開口,人家都很佩服,你講著講著,輕慢別人的心出來了,取笑別人,挖苦別人,「舌鋒所及,觸怒鬼神」。你看你們強調的幾個德目,你真實到底是做得怎樣?

  最後戒邪淫,你雖然沒有犯這個行為,可是你看到美麗的女子,你的心整個就跌宕起伏了,你能夠像魯男子那樣嗎?柳下惠是坐懷不亂,因為柳下惠要進城的時候,當時候天氣很冷,城門關了,有個女子剛好也進不了門,柳下惠很有德行,怕這個女子凍死,所以抱著取暖,叫坐懷不亂。這個故事在魯國傳開了,後來有一個讀書人,他旁邊附近住了一個女子,當天狂風暴雨,這個女子的家給吹壞了,她就跑到這個魯國男子(讀書人)門前敲門,你趕快讓我進去。這個魯國男子不開門。這個女子說,人家柳下惠都坐懷不亂,你看我在外面,這個雨那麼大,你讓我進去吧。他始終沒有開門。孔子知道這件事說,學柳下惠學得最像的,就是這個魯男子。

  諸位同道,大家思考思考,一個是抱著女子,一個是連門都不讓她進,學得像不像?從相上看不像,從心上看真像。所以學東西,不能學在相上;學在相上,學不到真東西。這個成德都遇過,上台講課學老和尚,學老和尚不是學他的心,學他講話、表情,學他講話的速度,我在底下聽,雞皮疙瘩掉一地,很不自然。老和尚都七十幾歲了,他才三十出頭。可是他一下台來,底下人說,你好像老和尚,他聽了又很高興。不能學相!這一位講師,早出來弘揚傳統文化,後來出了很多情況,身體出了大問題。你常常在那裡搞名聞利養,那福報花得很快。因為你搞名聞利養,是借佛教、借傳統文化,這個折福更大。因為你沒有真實的修學,人家一聽,近距離接觸你,很可能就因為你,對傳統文化的信心就受影響,你會影響人家的慧命,所以不能在傳統文化搞名聞利養。這個魯男子,他學柳下惠的存心,柳下惠是怕這個女子給凍死了,而這個魯男子他為什麼不開門?他知道自己守不住,孤男寡女,男女大防,他假如沒守住,他毀了,這個女子也毀了,所以他是為這個女子考慮,他不開門。孔子看事看得很深,孔子很會抓住機會教育,藉由這個男子提醒大家,你們可不能聽了柳下惠,學相上,你們也這麼幹,出事了!你要有柳下惠的定力才行。所以灶神爺提醒俞淨意公,你真的能夠像這個魯男子一樣嗎?你只是沒有遇到緣,假如那一天那個女子敲門的是你,就出事了,你只是沒有這種緣而已,有了,你保證你伏得住嗎?

  這些你最強調的,你都做成這個樣子。上帝派來的使者看了,你沒有善,只看到你心裡面的貪念、淫念、嫉妒念、高己卑人念(傲慢)、憶往期來念(都是期望未來,作白日夢,沒有在當下好好耕耘)、恩仇報復念(還是把很多人、事放在心上,不高興,想藉機會報復),都是這些念頭,所以是我們每一個修行人都要經歷的關卡,我們或多或少跟他的情況一樣,他最後突破了這一關,不自欺了,真實面對自己的心念。心念太多貪瞋痴慢,很用力還是伏不住,浮浮沉沉,最後在觀世音菩薩像前磕頭懺悔到流血,發了願,「願善念永純,善力精進,倘絲毫自寬,永墮地獄」。他的勇猛心發出來,「發勇猛心,立決定志」,不能那麼容易就放過自己。夏蓮居老居士說「真幹」,「有一毫夾雜、一毫自欺則非真,有一毫懈怠,一毫自恕(自恕就是給自己台階下)則非幹」。夏老這兩個字,不是他真的這樣用心地功夫,他講不出來的。你要不顧生死,不計成敗,死都不怕,就怕念頭不對,得要這樣才能克念,克己復禮,克念作聖,要這麼下,「寧可碎骨粉身,終不忘失正念」,就是死都不怕,就怕念頭不對,這樣才能突破我們本來的習氣,「始有相應分」,跟我們的真心才能慢慢相應。

  所以剛剛我們提到《群書治要》這部書,「用之當今,足以鑒覽前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這句話講的就是我們。這一部書一千多年前,我們是一千多年後的子孫,我們肯珍惜這一部書,我們現在遇到任何境界,這一部書都可以協助我們。我們現在這一本,是從中挑了三百六十句,我們遇到修身的問題,可以來參考參考,齊家的問題,翻一翻,不能把老祖先的苦心美意我們給糟蹋掉。諸位同道,請問大家這幾天有沒有遇到,修身齊家、治理團體企業的問題?日用之間,萬境交集,請問大家一天可以遇到幾個境界?一定會遇到修身齊家治國的境界吧?我們有沒有翻開這本書?參考參考,謀劃謀劃,沉澱沉澱,反思反思。你看這「治世寶典」,我們有沒有習慣遇到事趕緊借鑑老祖先的智慧?還是我們遇到事,又跑到自己的習慣裡面去了?甚至煩惱好幾天了,就是沒有打開書來汲取智慧。孔子看《易經》,韋編三絕,我們現在看到孔子的榜樣,馬上拉回來效法。我們有沒有哪部書翻到,得要補一補這本書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