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育研討 成德法師主講 (第八集) 2020/5/31 英國威爾士蘭彼得 檔名:55-221-0008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院長、諸位老師、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吉祥。鄒同學下午吉祥。
院長:大家好。
鄒同學:阿彌陀佛,大家好。
成德法師:非常高興,我們每個禮拜天,大家又能在一起探討、一起交流。首先我們還是這段時間老規矩,第一個是《太上感應篇》學習,或者是像我們最近也提供給大家《金剛經》,《金剛般若》,老人家的這個研習,般若研習的精華。這由鄧同學幫我們選,再加上院長審核過的,應該這個資料都挺精闢的,大家有學的,也可以分享。或者是你自己在這一個禮拜,對哪一句領會特別深,或者對哪一句經句這個禮拜特別去下功夫,有關這些深入經典,或者是解行相應的這種感悟,都可以跟大家做個供養。這第一個,有沒有哪一位同學要分享的?
鄭同學:法師好,學生可以跟大家匯報一下。
成德法師:謝謝鄭同學,請說。
鄭同學:學生先把這次要分享的內容文檔發到群裡。學生這週在聽這個課的時候,聽到關於「以私廢公」這一段,關於公私的這一段,感覺很有觸動。法師有給我們講到《太上感應篇彙編》裡面的有兩則故事。第一個是說在宋朝的時候,有兩位大臣趙抃跟范鎮,他們兩個人因為曾經議論朝政意見不和,然後就結下了梁子,互相之間有些意見。到後面王安石他做宰相的時候,他因為非常的痛恨范鎮曾經在皇帝面前說他的過失。他就趁著有一次皇上問他,說范鎮這個人怎麼樣?因為他了解到趙抃跟范鎮兩個人是互相有糾結的,因此他就說趙抃對范鎮的為人很了解,他就讓皇上去問趙抃,他其實就是想要讓趙抃說范鎮的壞話。結果沒有想到趙抃就反倒說范鎮是忠臣,然後還給皇上舉例說,他曾經為了國家的事情,急得頭髮跟鬍鬚都白了,因此他認為他是忠臣。他說完退下來之後,王安石就責問他說:「你不是跟范鎮有仇嗎?為什麼你還說他是忠臣?」趙抃他這時候就回答說,他說:「我不敢因為私人的恩怨來背棄公道。」
這個例子給學生的觸動滿深的,而且它本身有個很鮮明的對比。王安石他其實顯得非常的不光明正大,他心裡對范鎮有仇恨,但是他又想讓趙抃來說。反倒是趙抃他提出這個觀點之後,說明他不會因為個人的這種私人的恩怨,藉這個以私廢公。這點是給學生觸動滿深的。
另外的故事也在宋朝,宋朝的宰相王曾,如果有人私下請他提拔,他是不會這樣來答應的;但是被他提拔過的人,他又不會向當事人說是自己做的。他的子弟就曾經問他說:「您為什麼不告訴這些人是您提拔他們的呢?」王曾他就跟他們講說:「任用賢人是皇上的事情、是國家的事情,如果告訴他們的話,那就等於像是徇私情、賣私人的恩情一樣,好像是想要他們來感恩自己」,那他是不會這麼做的。
這兩則例子都給學生感受到,他們的風範,他們把公私分得很清楚,那他在做事的時候,做出來的這樣的一些回應就讓學生感覺到非常的光明正直。學生也覺得其實為人處世當中,需要培養這樣的觀念,就是公私的觀念。在生活當中,遇到有公家的事情跟私人的事情的時候,就要懂得取捨,要先公後私。
學生也想到自己的生活當中有這樣的案例,就是以前有朋友跟學生分享說,他在外面打工,在工廠打工,後來因為有些特殊的情況需要辭職回家。但是因為事情比較緊急,工廠不希望工人臨時辭職。他因為這個事情也請教了他的老師,他老師就跟他說:你一定要把工廠裡的事情做好善後,就是一定要處理好、安頓好之後才離職,不可以很匆忙。他到後來也是先報告之後,公司安排了新的員工來接替他的工作,他就把工作都交接好,教會了下一任新的員工之後他才離的職。他後來也分享說,其實公司裡面很頭疼的一個事情,就是這些員工突然離職,甚至就是不打報告突然就走,那給公司就會造成很大的麻煩,突然沒有人,有些工作就不好進行。他是不僅好好處理了,他處理得比較妥善,因此他說,公司裡的領導還有這些員工對他印象還滿好,說他能夠這樣去處理。
學生也覺得通過這些案例就會發現,確實在生活當中要有這樣的一個觀念,就是面對事情的時候要先公後私。以上就是學生這週學習感觸比較深的一點,也懇請院長跟法師、老師、諸位學長慈悲指正,謝謝大家。
成德法師:非常感謝鄭同學這一段分享。首先可以感覺她在學《太上感應篇彙編》,對於這些做人做事,她很用心的在深入、在領納。同時,領納的還能跟自己曾經走過的路,或者是曾經看到的,不管是自身還是他人的,來跟古代這些事件做一個聯繫、做一種印證。等於是每一個古代的道理或者歷史事件,都能夠用到現在的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當中。
因為老人家講經有一個特點,他是理事圓融,他把一個道理彰顯清楚之後,那我們怎麼去落實?都會具體講下手處,怎麼在生活工作、處世待人把這句教誨解行相應落實下來。就好像老人家也常常談到四大煩惱常相隨,怎麼樣來對治這些煩惱?老人家就教誨我們,「念念為他人著想」。其實這一句是個妙法,用《了凡四訓》來講,就是「如斬毒樹,直斷其根」,它是從根本、從心上直接來斷掉最嚴重的貪瞋痴,因為貪瞋痴都是因為有「我」它才起現行的。
所以我們跟隨老人家學習,他整個講經,他的用心在哪,我們也要體會得到。我們自己在學習《太上感應篇彙編》、學習每一部經的時候,我們也會形成一個態度,學了之後怎麼把它落實。因為老人家這一句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這個在講經當中幾乎每一集可能都會講到這一句。
而鄭同學剛剛的分享,看起來是歷史當中的事件,其實跟世出世間的關係非常非常的密切。首先,我們要這一生了脫生死,得要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但是假如我們這一些處世待人不懂得,公私不分明,那鐵定我們要造新殃、要造業了。所以真正想要了脫生死的人,不能忽略了這些做人做事、人情世故。所以李炳南老師才說:「學佛就是學人情世故。」不懂人情、不懂世故,可能我們在處世待人,在辦事都有可能會造業,自己可能都不自知。
所以老人家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誨說:「輪迴心修什麼樣的法都不能往生。」我們對這一句我們得要高度警覺,決定不能再用輪迴心處事待人接物。一有私心,鐵定就是輪迴心。所以剛剛這個事件就提醒我們,不以人情做佛事,不以人情做公家的事,絕對不能賣私情,一切都要以眾生為念、以正法為念、以大局為念。理上這麼講是容易講,但是在事上,假如我們沒有辦法對治愛緣慈悲,那也很難做得到。就是我們對人、對事,這個愛憎的心一定要觀照到,然後在境界當中要調伏得了,不然我們也很難超越這個愛緣慈悲而以大局為重。
所以這個趙抃、王曾他都在給我們表法,就像《孔子家語》裡面有一段話:「君子於為義之上」,道義,「君子於為義之上相疾也,退而相愛」。兩個大臣在朝廷當中議論怎麼做對百姓好,觀點不同,爭得面紅耳赤,但是畢竟是對事不對人,退出朝廷之後,他們不會有什麼嫌隙的,都是互相恭敬的。但是「小人於為亂之上相愛也」,兩個人觀點一相同,他們就好得不得了,但內心裡面不是為公,還是有他私人的目的在裡面、私人的好惡在裡面。看起來現在很好,但是以後就不能保證,以後有利害衝突、觀點不同,本來好得要死的,可能後面就互相批評指責了,「退而相惡」了。
等於是我們在境界當中隨時要觀照到自己,是不是感情在起作用,是不是好惡在起作用,還是時時大局為重,時時能夠「於諸眾生,視若自己」,他現在意見雖然跟我不同,但是我不會形成見他的過、跟他對立。但這些部分都只有自己的心自己知道,這個別人都不一定看得到。所以師父領進門,老人家佛經,包含《太上感應篇彙編》,論這些理論得這麼透徹,都領我們進門,但是修行還得靠個人。
剛剛鄭同學還講到她的朋友,他那個善始善終的一個態度非常重要,因為只要不善終,絕對結惡緣。我們常常提醒自己要不再造新殃,但是不能善終一個緣分,就會跟對方結怨。所以我們時時要廣結善緣,不能結惡緣,要給別人方便,不能給自己方便,因為給自己方便就是私,給別人方便就是為眾生想、就是為團體想。
以上回應鄭同學。
接下來還有沒有哪一位同學要跟大家做分享?
鄒同學:阿彌陀佛,這邊是學生。
成德法師:鄒同學妳好。
鄒同學:法師,學生可以分享嗎?
成德法師:當然可以,of course。
鄒同學:就是很慚愧,因為學業的關係,這段時間沒有聽《太上感應篇》,但是在書院這邊有跟大家一起學《論語》。學生就是把這一次學到的一句話,感覺很有感觸,供養給大家,請大家指正。是「述而第七」裡的那一句:「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學生以前在學習的時候,因為那個時候的身分更多的時候一直是學生,所以那個時候在讀註解的時候,也會更加偏向於說,這是夫子在勉勵自己的弟子,譬如說就是學生要能夠有受教之地。但這一次跟著書院的師弟、師妹們一起來學習的時候,又有了不一樣的體會,感覺結合自己自身的經歷的話,感覺更像現在更加要懂得怎麼樣去把握時機,能夠比較正確的去幫助別人。
我記得那個時候在漢學院的時候,法師有給我們上《禮記‧學記》裡頭有兩句話,是說「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還有「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以前對這個感覺也是比較,就是知道了這個道理,但是現在在現實生活當中,就真的感覺是這樣的。如果在跟同學們一起聊天談話的時候,沒有能夠善於去把握它的時機的話,或者說自己說話不謹慎的時候,很有可能他原本心裡的一些想法,或者說他一些能夠帶給他更多啟發的,然後就被我打亂、打散了。所以那個時候就會覺得說,夫子講「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做為師者來說,更加像是能夠善於去體會學生心中所想和所思。法師之前也教過弟子說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是學生的分享,謝謝法師、謝謝院長,然後謝謝大家。
成德法師:謝謝鄒同學的分享。首先,鄒同學有提到說她沒有學《太上感應篇彙編》,這個成德要說明一下,我們第一個題目依義不依語,其實第一個題目最重要的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當下在深入哪一部經典,我們就把這個深入拿來供養分享給大家。因為一開始的緣起,是三位碩二的同學他們剛好交完論文,因為當時候剛好本二在上《太上感應篇》的課程,我們就一起參與到這個課程裡面來,也在深入這一部經典。所以碩二的同學他們是這個緣起,其他所有的家人們,大家其實就可以就大家當前在深入的這個經典來分享。
所以這個是鄒同學她分享她當下在學習《論語》,而且她所分享的內容,跟我們一起討論社會教育的這個主題是很密切相關的,甚至於是我們很重要從事教學的指導原則。所以《論語》裡面有太多都跟我們從事社會教育有關係,比方提到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等於是鄒同學她有實戰經驗,她現在在護念這些孩子們學習。她剛剛用了一個詞叫「正確的幫助」,怎麼去正確幫助這些莘莘學子?用個「正確」,那等於是我們雖然在教學的位置上,但是那畢竟是個因緣。就像成德在台灣去念個師範學院師資班,有了個教師的資格,但是有資格不代表會教書。心境到位沒有?方式方法正確沒有?所以古人留了一句話說活到老學到老,而且學還要學得正確。君子務本,當老師假如不是一個好學生的話,那就很難教學生怎麼當學生。
剛好我們發給大家這兩個禮拜的資料裡面都有金剛般若,而這個般若強調不著相,假如我們今天一著相,可能就有執著,不能有智慧了,再應對因緣,可能就會失分寸,心也不可能用對了。舉個例子,當時候成德在海口剛去,等於是只要有邀請的單位我們都會去。其中剛好有一個企業,它就請成德去跟他們交流,而且全部都是主管。當時候成德也是求佛菩薩加持,有一個靈感,首先就問大家,說:「諸位主管,今天我們的題目就是談管理,那請問大家,你們一聽到這個題目,你們首先想到什麼?」這些主管也都好幾個人回應,其中頻率最高的就是「管員工」。當處在一個主管的位置上,首先的念頭就是著在管員工的時候,他就很難把管理工作做好了,所以一產生一個執著點,他的心就不容易用對了。所以像《論語》裡面講的,「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這個就是提醒,首先做管理工作是正自己,不是正別人。所以孔子在他的《論語》當中,提醒一個管理者,首先是以身作則的經句非常非常多。但是問題是做主管的人他不見得有讀過《論語》,他假如沒有經典指導他,那他很容易就順著自己的一個感受、想法去操作。所以一個人不管是做領導、做老師,或者是做父母,他能形成一個態度就是我一切言行都要依照經典,那這個人真有善根,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態度,他能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能不師心自用,他懂得還沒有證阿羅漢以前,不可以相信自己的意思,就像《四十二章經》說的:「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所以剛剛提到,像成德自己也不能著在我已經有教師資格了,我就一定能把老師做好,很可能要提起「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那一個當老師的根本到底在哪裡?可能要想到應該是我自己要把學生當好,我才有可能把老師當好。要把學生當好,具體要怎麼做?依教奉行。那我想到,師父有哪一句教導我認真來做了呢?當自己這麼想,可能連一句我自己都還沒有做到。這個等於是自己不這樣去思惟,自己也很難是務本在扮演自己當前的一個角色。所以我們建立一個態度還是非常非常重要。所以剛剛鄒同學用了這個「正確的幫助」,成德覺得她這個態度是非常可貴的,就是隨順聖賢佛菩薩教誨,不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
她又引了《禮記.學記》裡面很重要的一個教學的理論,「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而她也提到說,假如在聽同學們講話,自己假如在應對當中,自己沒有把握好的話,有可能把對方的一些,可能他的感受或者他的思緒都打亂了。其實在這個應對當中,假如我們的心有浮躁,很可能我們的話就會讓對方他的思緒會受影響。甚至於我們有見對方的過,我們就會抓住這個機會借題發揮,這樣對方他本來是很誠心要跟我們溝通,可能就會倍感壓力,他的話就會收回去了。或者說我們也是為他好,但是我們一講話又講得很長,又讓對方產生有點不耐煩。就是講話是門藝術,這些方方面面都能掌握好,很可能才能護住對方對我們的信任,進一步能跟我們交心。
成德也記得老法師曾經教導,他老人家說,為師者、教學的人,自己要去做個好榜樣,讓學生去看,然後不要把學生的悟門堵住。成德聽老人家講這一段,真的深刻覺得教學真的是一門藝術。其實老人家這一段話也呼應孔子的話,「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因為不是灌輸式的學習、灌輸式的教育,「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都是在啟發悟性。但是那裡面有很多的時機點,有很多的等待,甚至更重要的,有很多的是教學者自己要以身作則。假如沒有以身作則的前提,我們機會抓得再好,效果也有限。因為《論語》裡面告訴我們,君子「信而後諫」。這個關係,這一句話不只在君臣關係,甚至延伸到朋友關係,甚至是五倫師生關係,應該都是相通的。信任不夠的時候,話說多了,哪怕我們講得再有道理,人家心裡也不見得服。甚至於聽了雖然有道理,假如我們自己講的我們也常犯,過幾天人家看到我們又犯了,可能心裡面又會覺得,怎麼還說我,自己不是也這樣嗎?反而多做少說,可能讓我們接觸有緣的人,人家心理上反而不容易產生一些牴觸。
所以「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其實這一句話也提醒,我們得有諸己,我們得無諸己,這個要下好多功夫,真的沒時間看別人過了。因為我們得有諸己、無諸己,這個不知道要增長多少善根,還要調伏多少習氣。所以難怪孔子當看到子貢方人的時候,孔子會提醒,「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孔子也是把他修學的態度講出來了,孔子也表達了,我光是提升自己時間都不夠,沒有時間去看別人的過。
這個以上回應鄒同學。
鄒同學:感謝法師,謝謝法師的教導。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謝謝您的分享。我們接下來進入第二個環節,就是怎麼在學術界行菩薩道。當然假如還有家人有要再分享第一個部分,也可以都參與進來,都沒有關係。因為實在講,你說雖然是三個題目,但是它也是相通的,比方說我們剛剛在交流的時候,也都提到師長教了什麼,師長在給我們表演什麼。這個題目之間我們也不著相,它也是相通的。
我們先請楚同學來做個分享,因為她剛好這兩個禮拜在跟德國的同修有做分享。因為做了之後,我們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鐵定都有一些體悟,我們也請她來分享一下。請。
楚同學:好的,法師。尊敬的院長、法師、老師,還有諸位學長,大家好。學生跟大家報告兩個題目,第一個就是這幾週在跟德國的師兄們分享《弟子規》的時候一個體會。學生這個週五剛剛跟大家分享過《弟子規》,這一次在分享之前有做備課,把文字稿也都做好。這個文字稿的內容就是,來匯集了法師之前講的《細講弟子規》的內容。當時感覺,因為看到這些內容講得都特別好,又有體系又清楚,就覺得我直接拿來用就可以了。
但是實際在講的時候,當下卻有一個感覺,就覺得我說出來那個話,好像不是我心裡面出來的,講的時候就很彆扭,然後說了幾句就說不下去了。因為覺得那是法師的話,不是我的話,自己心裡面領會的還是不深,講不出來,當下就決定不用自己準備的稿子了,然後就順著那個主題,按著自己在生活中的體會去講,把自己對這個主題的經歷還有體會分享給了大家。覺得講自己的體會的時候,就比較自在流暢一點,但是講完之後又會覺得不是很有體系。當時反省為什麼講自己準備好的東西會覺得不自在?就會想到,因為自己內心裡面領會得不深刻,哪怕把別人講得很好的那些話拿過來自己用,但是自己講出來就不是那個味道,必須是自己心裡面真的有體會了,然後印證了經典上的道理,才能自在的跟大家分享出來。所以學生當時感受到,真正在講課的時候,用的還是心地功夫。如果想要講得像法師之前講的《弟子規》講得那麼的好,還是要提升心境才行,然後在生活當中有真實的力行的體會,才能講得真實自在。這是一個體會。
另外一點就是,想到在學術界行菩薩道,這個事情對學生來說挺有挑戰的,因為自己的成長背景還有學習經歷。就想到這次在寫畢業論文的時候,因為有一部分是要寫到「前人研究綜述」,這一部分讓學生特別的為難,這樣就要去看別人寫的論文,學生面對這部分就感覺很恐懼。當時那段時間正好院長跟我們大家在一桌吃飯,是在寒假的時候,也有跟院長匯報這個事情。就說寫畢業論文這個事情本身不是說最難的,最難的是讓我去看別人寫的論文,因為心裡面會很恐懼,就怕自己的思想受到不好的影響,怕被帶偏。還有學生從小到大讀的書都特別少,尤其是思想性強的書總是不敢去看。有的時候想去看一點的時候,又會有看到讓自己心裡面好像有點不太舒服的東西,可能看的書也不對吧。還有就是也會很怕聽那些知識很豐富的人講話,講尤其是思想性的內容,總是會感受到不知道有什麼東西,好像是有點不對勁的,但是又說不出來。之前,當時也不知道,只是覺得就會敬而遠之,讓自己盡量的不要去接近這樣的一個場合,這樣的一個學術圈、知識高的人。因為我自己不會辨別是非,不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面對這些的時候就會很緊張。包括聽別人講那些家長裡短,講很多事情,心裡面會很緊張,但是無形當中自己又會受到影響。
這幾天在想這個原因的時候才看到,第一個就是,因為自己對自己的是非分辨能力沒有信心,總覺得沒有一個很清晰的標準去看去聽。還有第二個就是,自己為什麼聽別人講話會緊張,然後會遠離這些,譬如說別人談到家長裡短的時候就會想要遠離?還是自己想自己太多了,就總怕自己受到人家的影響,就沒有想著去了解對方,然後去幫助對方。當然當時也沒有信心,感覺自己沒有這個能力。這段時間聽經多一點,就聽到老法師講的、師長講的「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那個五心的標準,就覺得很清晰了,就看事情,還有談的話、看的書,觀點是不是符合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樣一對照,就會覺得心裡面會比較清楚。尤其是忠恕之道,學生覺得特別好用,就是看自己是不是只要求自己嚴以律己了,然後對待別人又很寬容,有恕道。這樣去看、去聽的時候,心裡面好像就不怕了,就會有比較清晰的標準了。而且還有利他的心提起來以後,就會想著去了解別人多一點,這樣跟別人相處的時候,就會知道對方的特點,而且適時的,如果對方真的有問題的話,也可以去幫助;而且又可以對照自己,看自己是不是也有這些問題。自己在看待自己的這些問題的時候,的確也會看到,為什麼會緊張、害怕對這些?就是因為自己本來就是個很執著的人,聽什麼執著什麼,才會這樣。
這就是這段時間的一個體會,匯報給大家,也懇請院長、法師,還有老師、諸位學長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成德法師:感謝楚同學的分享。因為她現在剛好有機會可以跟大眾做分享,一般我們是從複講開始做起。複講其實它的方法都是很有深意在裡面的,我們可能不能很了解一直傳承下來的這些方法的話,那可能就不見得能夠很歡喜的去照這樣子做,往往都是要先明白,才比較容易去做,比較願意去做。就像師長老人家在「十年因緣」當中,他有提到說:這個複講的方法看樣子是非常笨拙,但以後明白了,這個方法的根源是從阿難尊者來的,阿難尊者結集經藏就是複講。佛家培養法師,世世代代都是複小座,這樣學成的。那是為什麼能學成呢?老人家接著說了:因為這個方法是學耐心、學謙虛、學恭敬。其實一個方法的背後它有這些深意的,這個沒有老人家給我們點撥出來,我們也不見得能看懂這些門道。因為一開始學複講,不去發揮,這是學耐心。
因為成德也看過,一些走上教學的人,他一講自己一些東西,人家又非常讚歎,有時候講著講著他就陶醉在那種感受裡面了,他就沒有真正照複講這樣子來鍛鍊。其實成德的感受,複講決定不是就是複講這些課程的內容,最重要的是這些內容的道理我們是不是領納了,還有更重要的是,講學者的用心我們體會到沒有。所以學東西,學怎麼講那是死的,學他的存心、學他的善巧、學他的方便,那是活的。其實我們一種知識性的學習也是一種慣性,也是一種執著。所以金剛般若很重要,因為我們首先成長過程就有很多人事物,都可能讓我們產生執著點,包含學習的方式,從小課本發下來了,趕緊背,背一堆,考完試之後也忘得很快,不知不覺形成一個知識性的學習了。但佛法不是,要溫故知新,可以為師矣。
所以這個慣性形成,有時候自己看不到。我們遇到善知識以前,實實在在講都已經產生很多的這些對人、對事、對物的執著點。所以修道的路上,最重要的緣就是我們依止的善知識,而且依止他更關鍵的是,我們會老實的跟著他教的做。假如我們不能這樣,那其實我們會去揀擇善知識教的東西了,那個我們是跟我們揀擇的心學,就不是跟善知識學了。我們都知道善知識是好人,是無私無我的人,就像我們都清楚老人家是無私無我的,我們也很仰慕他,但是不見得能夠百分之百的聽他的話去學了。所以跟善知識結緣的多,但是真正依止的人少。而只要依止了,這個人有大福報,因為善知識他是和盤托出,父母、老師絕不會嫉妒我們的成就,就希望我們少走彎路。
最近有家人學習老人家《太上感應篇》,之前鄧同學她也分享她聽老人家《太上感應篇講記》。老人家在這個講記當中真的是手把手在帶,因為講那個課程針對的都是跟著老人家十幾年、二十幾年,甚至還三十幾年的都有,都是藉由生活當中的事在教導大家。有手把手帶,那是很大很大的福報。但是這麼大的福報得珍惜,就是老人家這些指點我們得放在心上,那這個福報就珍惜住了。但假如老人家這麼苦口婆心,我們也沒有放心上,那可能這個福報就花掉了。
所以善知識的用心,善知識的人格特質,善知識怎麼做人、怎麼做事,都在他的講學裡面,都是和盤托出的。所以往往在複講的時候,能夠神交善知識之心,能夠變成善知識的知己。就像我們在聽老人家講三種布施,老人家也在敘述他的過程,一開始也捨不得,慢慢慢慢就自然了。老人家也在把他的心路歷程都告訴我們,我們就要照著他這樣去做。包含老人家談的這些利益世間的理念,我們是不是能夠馬上感覺老人家的慈悲、老人家看事的深遠,為什麼要辦一條龍?它的重要性在哪?不辦能培養出人才嗎?這些都是我們得自己去體會。
所以剛剛老人家說了,學複講學耐心,不急於去發揮,這叫一切法得成於忍,連複講也都是在修忍辱。接著老人家說:用這個方法學謙虛,謙則受教有地,取善無窮。第三,學恭敬。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而且這樣的方式很容易得清淨心。老人家說,不在這裡奠定基礎,稍微能講的時候,傲慢習氣出來了,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整個就完了。所以古人很多方法它是極深遠也極細膩,因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念頭極微細,有時候偏了一點,過了幾天愈偏愈大,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了。所以當我們在複講老人家的教導的時候,我們能完全把這些教誨領納在心上,再從我們的真感情、真領悟去把它複講出來,那真感情也是好文章。
再來楚同學有講到,她也擔心聽、看。當然這個態度,懂得護念自己的知見,這個是正確的。而進一步的,我們怎麼去調整、怎麼去解決?《大學》有一段話說:「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我們會擔心、會恐懼受別人影響,我們這個恐懼假如不能調伏的話,那我們隨時在應對人事物,心都是不安的,也不是真心對待。所以「一切皆從真實心中作」,「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等於是我們的心態有好樂、有忿懥、有憂患、有恐懼的時候,我們當下就要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要把它調整過來。不然我們的憂患、恐懼、好樂、忿懥,不進則退,它會增長的。所以善觀己心,我們隨時都在念頭當中觀照到自己,有哪一些還可以調整的。也不容易,要入中道不容易,《中庸》提醒:「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知者過之,愚者不及」。都是要透過不斷去觀心,然後去調心,光是一個不對的心念,可能都不知道要調多少次。
所以後來她能夠掌握一個忠恕之道來觀照,掌握用真心來觀照,只要跟真心相應了,我們就能判斷、能領納;不是跟真心相應的,我們可以了解對方講這個話他偏在哪裡。「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當我們能夠領會到別人偏在哪,一來我們可以以身作則給他看;二來我們在適當時間的時候,也是可以善巧的去提醒。但是這個提醒還是要看緣分,老人家講經的時候說,二十歲以前,可以提醒;二十歲到四十歲,要用暗示的;四十歲以上,就不能講了。老人家還特別強調,這也是人情。
所以我們在修學上也是常常能夠以孔子、佛陀、師父上人他們所教導的綱領來觀照、來貫通,這個就善學了。所以孔子才說:「吾道一以貫之」。俗話說的綱舉目張,以老法師來講,他有二十個字:「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諸佛教我如是存心;「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這個是菩薩表演給我們做示現。好,這以上回應楚同學。
楚同學:謝謝法師。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
楚同學: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我們接下來請徐同學也分享一下「在學術界行菩薩道」這個主題。
徐同學:尊敬的院長、法師、老師、諸位學長,大家上午吉祥。
近日學生因為也在學習潘教授的漢學英語,看到一些古人治學的態度,也是非常感動,在這裡也供養給大家。可能涉及到一些文字方面的東西,學生為了方便大家更清晰,學生先把文字發到Skype群組裡。
首先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古代僧人他翻譯佛經時需要具備的八個條件,稱做「八備」,就是具備的備,這個是隋朝翻譯家彥琮提出來的。學生發現,這八個條件和法師曾經提到的德才學識量似乎都有相契合和相應的地方。
彥琮他是隋朝的翻譯家,而且是少見的雙向翻譯家,就是不僅能從梵文翻譯成漢文,還可以從漢文翻譯成梵文,他一生一共譯經二十二部,約萬卷。
他提出了譯經者要具備的八個條件,首先:「誠心愛法,志願益人,不憚久時」。學生用淺顯的四個字來翻譯一下,就是用心真誠,愛樂佛法,利眾心切,堅毅有恆,這其實就是屬於德方面的條件。
第二個,「八備」中的第二條,「將踐覺場,先牢戒足,不染譏惡」。這其實也是說到要持戒嚴謹,不犯眾惡,其實也是德行方面的條件。
第三條,「筌曉三藏,義貫兩乘,不苦暗滯」。這其實是屬於學方面的條件,就是要通曉三藏,融會二乘,通達無礙。
第四條是「旁涉墳史,工綴典辭,不過魯拙」。其實就是屬於學和才兩方面的,就是要博涉經史,遣詞用字要精準文雅。
第五條是「襟抱平恕,器量虛融,不好專執」。這個學生感覺應該屬於量這個方面,就是說存心要中正和平,虛懷若谷,器量廣大,不執己意。
第六條是「耽於道術,澹於名利,不欲高銜」。這應該也是屬於德方面的要求,就是要至心求道,淡泊名利,不慕虛榮。
第七條是「要識梵語,乃閑正譯,不墜彼學」。學生理解應該大概意思就是要通曉梵文,不昧原意,這應該是屬於學和識這個方面。
最後一條是「薄閱蒼雅」,這裡的蒼雅其實是指《倉頡篇》和《爾雅篇》,都是屬於對文字功底的要求,「粗諳篆隸,不昧此文」,就是說古文篆書因為它是載體,所以也要知曉,這應該屬於學方面的條件。
其實看這八個條件中,涉及最多的兩個方面就是德和學。
學生再看到這些古代譯經的大德裡面,還有一位叫法顯法師,就是東晉的一位僧人,他的一些行誼也是非常讓學生受觸動。因為當時法顯所處的年代,佛教中有關戒律的經典非常的匱乏,所以就會出現佛教徒無法可循、沒有依止的那種狀況,導致了上層的僧侶他們有些不太得當的做法,也是對佛教的形象不太好。所以為了彌補,為了維護佛教形象,也是為矯正時弊,年近古稀的法顯法師他就毅然決定西赴天竺,就到印度去尋求戒律的法典。其實他要比玄奘法師還要再早行二百多年,求法也是歷經了十四年,所到之處比玄奘法師還要遠,而且他出發時已經是六十七歲的古稀之年,所以他歷盡的那些艱辛和苦難可想而知,真的是一位捨身求法的人。
而且學生在看到每部佛經的翻譯,其實都是融匯了很多人的精力、心力、才學和德能。隋代以來佛經譯場的組織狀況,其實每個譯場都多達上千人要參與,而且各司其職,需要有不同的才華,就是側重的這些有德行、有才智的人來去參與。譬如說有通華語和梵語的,就是雙語翻譯方面的,還有負責潤色辭章的,還有通音律梵唄的,還有校勘字句的。就是感覺一部佛經的翻譯,其實是熔鑄了很多高僧大德的心血。
學生也想到包括西域的一些高僧,像攝摩騰、竺法蘭,還有鳩摩羅什、般剌密帝,這些高僧他們為了把大乘佛經傳入到震旦、傳入到中國,也是經歷了千辛萬苦,甚至是承受了很多的屈辱和磨難。當具體了解到這些狀況和情境的時候,在做早課讀佛經的時候,感受就和以前大不一樣,內心就會生起那種由衷的很深的感佩,而且感覺每個字的分量都很重,恭敬的程度也會跟以前有別。
看到近代的一位翻譯家,就是中國的嚴復先生,他是「信、達、雅」翻譯理論的最初提出者。其實嚴復先生他也是把翻譯看作是對社會應盡的一分責任,這種責任其實也是一種典型的儒家他們的人生觀,古代為學者他的一種態度,就是對國家和對社會的那種責任感,也是一種家國情懷。
當時看到潘教授的講義中也提到,尤其在十九世紀末(嚴復先生他出生的年代是一八五四年到一九二一年),其實在十九世紀末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很多知識分子他的使命感和救亡圖存的愛國主義是強烈的交織在一起的。其實這種愛國志氣是從鴉片戰爭以來也是積聚了半個多世紀,由於甲午戰爭的戰敗而得到了集中的抒發。
像嚴復先生這樣的知識分子,包括像辜鴻銘、林紓,他們都把個人的學習,還有修齊治平,乃至國家天下的大事緊密的聯繫在一起,它不是分開的,彼此它是繫聯在一起的。他之所以這樣用心的去學,就是有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在裡面,而且內心都是秉持著以天下為己任的救國救民的使命感,所以才會有那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奉獻精神。
最後學生還要分享的一點,就是曾經在學習《說文》,看到為《說文》做註的段玉裁夫子,他很多的行持和治學的態度,也是非常令人感佩。首先就是段玉裁夫子,他對他的老師戴震先生的恩德,一生都是放在心裡的。在乾隆年間,那時候段玉裁夫子還很年輕,他流落在北京,但是他不是去逢迎那些達官貴人,而是仰慕當時的經學大師戴震先生的學問,恭敬的拜他為師。但是當時的段玉裁夫子他非常窘迫,就是很窮困潦倒,甚至連自己的生活都無法支撐下去。但是他仍不放棄學習,這點讓戴震先生就非常的感動,戴震先生就把自己一年酬金的一半給段玉裁夫子,幫他度過難關。段玉裁夫子對恩師的雪中送炭也是十分感謝,就是即便到了八十歲的高齡,每提到戴震先生的時候,都會畢恭畢敬的垂手而立,而且每到初一、十五,都會很莊重、很恭敬的讀誦他老師的一些讀書筆記。
第二點要跟大家分享的,段夫子他的行誼就是為官清廉。因為當時段玉裁夫子也是在做縣官,俗話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段玉裁夫子做縣官時,正逢是乾隆盛世,所以他退休回鄉時帶了七十二箱很沉的寶貝,就一下子讓人紅了眼。當天夜裡就被一些強盜盯上了,十幾個強盜就把他七十二箱的寶貝洗劫一空。可是第二天這些盜賊又把這個寶貝原物奉還,原來他們打開箱子發現裡面竟然全都是書,就被這個兩袖清風的老舉人感動了。
最後一點就是筆耕不輟。段玉裁夫子他辭官回家後是閉門謝客,因為他的精力都貫注在為《說文》做註上,而且他對每個字的考證,就是從形音義三個方面都非常的嚴謹,一絲不苟。非常有趣的就是有幾個他的小典故,就是有一次他為了想把幾個字考證清楚,當時正好是寒冬臘月,他就騎著小毛驢夜宿到杭州,然後來回來去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是為了去調查,去把幾個難解的字解釋清楚。有一次他在想弄清麥子開花時候的狀況,他請教過老農以後還是不太理解,就還是不太清晰,就在麥子開花的時候,深夜掌著燈到麥田裡去觀察。就可以想像到當時的情境非常可愛,也非常感動,就是半夜去等待麥子花開時候的那個具體的情景,就是為了描寫清楚。其實可以看出《說文段注》段玉裁夫子他對每個字的註解都非常的用心,一絲不苟。其實學生在學習《說文段注》的時候,也會存在讀不下去的狀況,然後當想到段夫子他這麼用心的去註解每個字,就不忍心不用心去讀。
最後一點想分享的就是,段夫子他的祖訓就是:「不耕硯田無樂,不撐鐵骨莫支」。他其實一生的行誼也是他祖訓的一個真實寫照,因為段夫子他一生都是在以著書為樂,而且他對《詩經》、《尚書》也做了很精闢的、很透闢的註釋。他在註釋《說文》的時候,也是克服了重重困難。六十歲的時候,不幸摔斷了右腿,把腿摔壞了,而且因為家裡狀況也不太好,健康狀況也是每況愈下,而且備受病苦的折磨,病發的時候他經常兩眼昏花,很心力憔悴,甚至夜不能寐。可是這並不是段玉裁夫子他所擔心的事,他擔心的不是自己的身體狀況,而是註釋《說文》能否完成。所以他對友人說:「賤體春病如故,栗栗危懼《說文注》恐難成矣,精力衰甚,既成而死,則幸矣!」就是說他身體舊病如故,加上精力不足,所以擔心《說文解字》這個註解很難完成,但是假如完成後他再死,就能夠欣慰的死而無憾了。
到段玉裁夫子他註釋《說文解字》完成的時候,他對自己的學生說:「吾以春蠶一般,繭既成,惟待斃焉。」就是他如春蠶一般,繭織成了,只等待死了。就是能感覺他那種很寬慰,把自己好像身體都置之度外了,只希望能夠留下《說文解字》的註解,能夠利益後世,讓人看《說文解字》更加精晰明白。
經過三十多年的時間,他完成了《說文解字(段)注》三十卷,在嘉慶二十年全書刻成。他為了將這本書刻成付印,也是用去了全部的積蓄。就在當年九月份,段夫子也是在貧病交加中去世了,卒年八十一歲。
其實正是由於段夫子他這樣像春蠶和蠟燭一樣的奉獻精神的支撐,還有他那種不畏艱難的錚錚鐵骨,也才能使《說文解字(段)注》這個巨著能夠完成。
其實當時在同時代的一位王念孫夫子,他也是訓詁學大家,他對段夫子的這本《說文解字(段)注》評語也是很高,說是「自許慎之後,千百年無此作矣」。就是說段註其實它是所有對《說文解字》註解中的集大成者,可見他這些心血都不是白費的。之前其實學生在讀到「心血」兩個字的時候,好像並沒有什麼分量,但是看到了這些古人為學者的他這種用心和行誼,就感覺真的是心和血熔鑄的。
其實回顧剛剛分享的這幾位前人學者,他們其實有一個共性,就是除了有自身的才學和資質外,更重要的是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還有他們對法、對經典的那種珍惜、愛樂和恭敬,更重要的學生感覺就是還有一顆利眾的心,就是我們常常說的菩提心。以上就是學生在近些天來學習的一個體會,分享給大家。感謝大家,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謝謝徐同學的分享,她在學漢學英文,當然也是以能成為東西文化交流使者為目標。剛剛所提到的都是在翻譯經典,或者是在文字學方面,都是真正「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己身求安樂」的這些榜樣。所以我們聽起來也是很感動,真的是古道照顏色。而每一位祖師大德他們的這種精神跟表法,我們也用在自己身上,效法他們。我們也思惟,他們都是在那個年代體會到佛法最需要什麼、傳統文化最需要什麼;我們處在當前這個時節因緣,漢學最需要什麼?這個就值得我們自己去領悟了。而他們表演出來的,比方戴震先生那真的是師徒如父子的表演,包含段玉裁先生做學問那個一絲不苟的態度,甚至法顯法師他都六十七歲了,你看他那種捨身為法,都是置生死於度外的一個精神。
剛剛徐同學也講到說,她現在對「心血」兩個字的感受不一樣了,那代表這些祖師的表法觸動到她的心靈了。事實上我們也想,佛菩薩的恩德太大太大了,他們是生生世世捨頭目腦髓,在一切善巧處都在增長我們的善根。所以,不讀佛經很難理解佛菩薩對我們的恩德。藉由這些祖師大德,也讓我們更加珍惜這佛法、漢學傳承的不容易,我們往後翻開經書,可能腦海裡就浮現上千人的譯場,我們恭敬心就油然而生。所以非常感謝徐同學的分享,謝謝,阿彌陀佛。
我們接下來最後請劉同學來給我們分享第三個主題,請。
劉同學:尊敬的院長、法師、諸位老師、諸位學長,大家上午吉祥。
今天學生主要是分享幾個有關師長的故事給大家。也許大家之前都有聽過,但是就是因為在週末交流會裡面還不曾提到過,所以學生就是把這些拿出來,再跟大家重新的再感受師父的行誼。
第一個就是師父的母親當時到香港,是斷絕音訊三十六年之後母子的第一次見面。師父當時在香港講經,見面之後,師父的母親就住在道場。吃飯的時候,師父就問母親說想吃什麼?母親說想吃魚。師父就讓廚房去買魚,每餐飯都擺在母親面前。母親雖然吃,但是也看師父和同仁大家都在吃素食。住了一個星期回到上海之後,師父的母親就吃長素了。師父當時就說:「要她自動發心,我們不能勸她,苦了一輩子,想吃一點魚還吃不到,那怎麼行?」這裡學生就感受到,一方面師父對母親的孝順、柔和以及寬容。反觀自己的話,有時候愈是自己親近的人,就反而愈是對他們要求的相對嚴格。就好像如果自己跟師父當時的一個處境互換一下的話,也許就會覺得說自己是出家人,但母親還當著自己的面提出這樣犯殺戒的要求,可能當下就會很懊惱。但是師父就很柔軟,能夠站在母親的這邊來體會到母親的辛苦,也能夠明瞭人之常情。所以學生一直反觀自己在這點上面還很欠缺,有時候還會有我為別人做了什麼,那別人能夠為我做什麼,這樣的一種自私自利計較的念頭。進而還會想要去要求別人、控制別人和指責別人,這也是學生要繼續好好改正的地方,需要時時的反求諸己,然後與人不追悔。
另外學生也是感到在修學以及弘法的道路上,家人和親朋好友往往是我們最容易遇到的緣分,我們理所應當的應該是去把佛法和傳統文化多介紹給他們,與他們切磋,相互進步。但是在相處過程當中,也應該要時時的明瞭人情、寬以待人。記得以前有時候自己去法會參加做義工的工作,回到家以後,剛開始就會覺得家人可能哪些地方說話不夠謹慎,哪些地方又做得不夠到位,其實嘴上不說,心裡面也還是會犯嘀咕。後來學生就反省到說,正是因為家人努力工作,才可以讓自己沒有後顧之憂,沒有經濟負擔,可以去親近善知識。他們把親近善知識的機會給了自己,自己結果反過頭來卻用更高的標準去要求家人,那自己其實做的就差了很多。所以之後自己也是就調整了心態,然後自己做好修學的事情,家人之後就感到很欣慰。然後在不知不覺的家庭相處過程中相互影響,現在大家在一起都是經常談論修學,甚至有時候家人比自己還要精進,也是在給自己做榜樣。
第二個故事是發生在澳洲,當時是有一個宗教缺一萬三千澳幣,結果師父的學生來請示這件事情。當時因為自己的單位經濟也不是很寬裕,所以就在學生在給三千還是給五千上面搖擺的時候,師父就跟他說,說我們給他一萬五,我們的事情先放一放,先成就他的事。所以師父都是把其他宗教的事真正當成自己的事一樣去辦。師父帶頭先人後己,先想別人,供養別人,與別人和睦相處。在弘法道路上,以至於日常生活當中,其實也應該要學習師父這樣的一種精神,先人後己,能夠時時的想到別人。在日常生活當中,也應該擴大心量,包容別人,為對方著想,先盡著別人的事去做,而不是緊緊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在工作當中,也是應該能夠在不影響自己工作的情況下,或者在完成自己的任務之後,力所能及的去幫助他人解決事情,用心努力把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來做,這樣心量慢慢就會擴大,眼睛裡也就不會揉不得沙子,一遇到事情就被障礙住。
另外最近學生在學習《雪公師訓集錦》的時候,有看到雪公太老師的一段話,雪公老師說:「哪一件事情對社會有利益的我就幹,哪一件事情對社會有害的我就不幹,我不管它這件事是流行不流行。」看到這段話的時候,學生就想到了師父老人家,雖然學生沒有聽師父講過說師父的道義人生是因為雪公說的這句話,但是兩位大善知識他們都有這樣的認知與行持。這樣學生就感到一方面是師父能夠以師志為己志,稟承雪公太老師的教誨這樣的一個表法,另一方面也是體會到師父真的是雪公太老師的知己,彷彿看到師父也就看到了雪公太老師的風采。
之前有聽成德法師提到說,我們不能出去以後見人就說我是淨空老法師的學生,而是要通過自己好好依教奉行,來使得別人在我們身上彷彿可以看到淨空老法師的影子,這樣才不愧於蒙受師長的大恩。以上就是學生的匯報,謝謝大家。
成德法師:謝謝劉同學的分享。劉同學首先提到師父上人母親到香港這件事情,我們也深刻感受老人家的孝心,老人家那種時時是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劉同學可貴是從這裡能夠回到他自身跟家人相處,來反觀、來調整自己。
第二個事情提到在澳洲去幫助其他宗教,確實老人家是做到先人後己。為什麼這麼複雜的宗教問題,老人家可以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團結起來?最重要的還是真正愛護、恭敬不同的宗教。劉同學也能反思到,自己在工作當中力所能及也要盡力去協助他人,這個就是我們常常強調說分工不分家。幾位研究員他們回到漢學院,也都是能夠共體我們漢學院當下的不容易,我們也是很感恩他們的共襄盛舉。
第三個這也是劉同學自己的觀察,從師公雪廬老人他講的、他做的,他可以感覺到我們師父上人都是非常相應的,都能從老人家的言行看到雪公太老師的風采。
其實成德也是最近有機會學習《論語講記》,這個是根據雪公他演講整理的,真的感覺那個風格師父上人也是這樣。所以這個真的是認真跟善知識學,那應該不知不覺就愈來愈像善知識,這個也變成是我們勘驗。我們自己一直在聽善知識的教誨,我們到底有沒有進步?那有一個勘驗的標準,就是我們有沒有愈來愈像善知識?我們做人做事有沒有愈來愈像師父上人?而真的師父上人那是以師志為己志,老師的教導、老師給他的任務,比他的生命還要重要。老人家說:「全世界都沒有人弘揚《無量壽經》了,我一定弘揚,我不弘揚我就背師叛道了,這個是老師親手交給我的法本。」師父上人又說:「我犧牲生命都要把漢學傳承下去。」所以我們聽這些話的時候,能真正去體會老人家那個孝親尊師的根基,那真的祖宗、父母、老師比他的生命都重要。這以上回應劉同學,阿彌陀佛。
劉同學:謝謝法師,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謝謝,我們最後恭請院長給我們指導。
院長:成德法師、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們這樣每週一次,大家能夠在這邊互相的來切磋,互相來發表分享心得。相信大家有很深的感觸,就是有很多事情,真的我們只是學書上的道理,或者只是聽講,我們沒有辦法有那麼深刻的體會,真的要在日常生活中用心。特別是像成德法師講的,要體會師長他的用心在哪裡,講的人他的用心在哪裡,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真正去體會,才能真正以師志為己志。所以說這個是很有價值。所以也是非常感謝成德法師的指導,還有各位的參與,積極的參與。
在這邊可能廣告一下,宏琳法師要幫師父出一本書,就是專門講師父他的身教。現在還不夠,他希望能有一百篇,至少有一百篇,但是現在總共才六十幾篇。所以希望諸位有親近過師父上人的也能夠來寫,寫長寫短不要緊,重要是根據自己親身體會,跟師父,在親近師父的過程中實際體會到的。記得徐同學曾經有講的很感人的,這個也是根據實際體會的來寫出來的,這個是真實的一個事情、真實的感受,要出這本書的人他希望能夠有這樣子來做。現在並不確定諸位是不是有人已經交稿了,如果已經交稿了,那大概就沒有問題;如果有人他還沒有來寫,希望也能夠撥出時間來寫自己在師父上人這邊所見所聞,親身見聞,這些體會能夠寫出來,也是共襄盛舉。希望我們能夠以我們自己親身經歷的,來把師父他的身教能夠闡述出來,希望這本書儘快能夠出來。如果諸位有寫好的,請傳給勝妙。好,勝妙就講到這裡,謝謝。
成德法師:謝謝院長指導,院長提到宏琳法師在編師長老人家這本書,我們也感覺到宏琳法師也是很慈悲,他前面做了老人家的《九十年譜》,等於是記錄了老人家一生整個弘法事業的過程,這個我們有很多學處。進而他現在又要編老人家的身教,可能我們更能去體會老人家怎麼把佛法用在他整個弘法利生上,所以這個書是很有價值。尤其老人家九十歲創辦漢學院,多次來到漢學院親身指導。尤其那個飯後開示,記得第一次的時候老人家就提到,一九九八年那時候在新加坡都有飯後開示。等於是這麼高年齡了,又手把手來帶我們漢學院的同學們,所以這是非常稀有的因緣。大家也可以就在這個過程當中看到老人家的行誼來做供養,相信也會讓很多的人善根增長。
好,謝謝大家。感恩院長、感恩諸位老師、感恩諸位同學的參與,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