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育研討 成德法師主講 (第三集) 2020/4/26 英國威爾士蘭彼得 檔名:55-221-0003
那我們今天就先直接進入第一個環節,《太上感應篇》學習分享或答疑。我們現在可不可以先請鄭同學來分享一下學習《太上感應篇》的體會?
鄭同學:尊敬的院長、法師、老師、諸位學長,大家上午好。學生這一週學習《太上感應篇》,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法師在講故事當中有提到一個,要學會用心來轉境,而不要被外境所轉。法師有提到說,我們外面遇到的人事,其實都應該幫助我們來反觀內心,而不是往外去埋怨。學生這一點就有一個很深的感觸,就是因為最近有的時候要去門診那邊幫忙取藥,然後就必須要出門。學生就會發現自己出門的時候,心態上總是會有一點害怕,因為要戴口罩,然後就會想著會不會讓本地人覺得不適應,或者引起他們一些不好的心理甚至行為。每次在路過……必須要去門診的時候,碰到有些當地的居民在曬太陽、散步,可能都會很緊張,所以就盡量避開他們。
學生以前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這個心態,到後面有一次楚學長她也要去門診,那就一起過去。學生就會發現楚學長她的心態是不一樣的,她對於小鎮,對於學校裡面這些在外面散步的人,她是充滿著一種愛的這樣的感覺。學生問到楚姐姐說妳出門會不會害怕的時候,她就對學生說,她說不會怕,她覺得沒有一點那種擔心害怕的心。學生也發現,楚姐姐遇到的人總是很和善。譬如我們有時候一起回來,碰到路人,他會笑咪咪的跟楚姐姐打招呼,楚姐姐也會在保持距離的情況下,跟對方很和善的回應。還有一次,也是我們兩個同時去診所,學生發現也是一位病人,也會跟楚姐姐非常和善的在打招呼。
這個事情又讓學生想到成德法師講的要從外境來反觀自己的內心,學生就會想到說自己其實總是有一種害怕、擔心的心理,其實這樣的話,也會感召一些負面的情境。很明顯的,學生觀察楚姐姐,不光是這一段特殊的時期,好像她一直以來遇到的人都非常的和善。姐姐她也跟學生說,是她不太有心眼,不太會去防著別人。雖然說確實也是要注意,但是也從另外一個方面給學生很大的啟發,那就是其實自己的心態才是最重要的。
學生想到這一點,也覺得自己應該通過這樣的一個情境來練習自己的心態,而不要被外境所轉。雖然說天天也會聽到很多這樣的負面的消息,譬如說會有一些西方國家的人他會看不慣,會歧視中國人、歧視華人,甚至是會歧視戴口罩的人。確實雖然有這樣的情況,但是如果從根本來說,也是我們自己的心態的一個反射,外境的一個反射,如果說我們沒有造這樣的因,也不會遇到這樣的果報。而且學生也反觀到,當自己聽說有人這樣有歧視的時候,感覺到心中還是有一些不滿跟埋怨,甚至有點憤怒,覺得他們怎麼可以這麼不懂情理,怎麼可以自己不戴口罩還不讓別人戴口罩?就感覺到其實自己的心態應該調整。於是後來再戴口罩出去的時候,就會提醒自己,哪怕需要繞道走,也不應該是一種害怕的心態,而是也要體諒可能西方國家人的這個文化背景,他們看到戴口罩的人是不是也會有恐懼。學生就覺得說,如果說從這樣一種體恤別人的心態,而不是一種害怕的心態,那自己的話這樣的心境也會有所改變。
由這樣的一個事情,然後又聽了法師這樣的一個開示,然後又看到身邊楚姐姐這樣的一個案例,學生就反思到自己這樣的一個心態需要轉變的地方。這個就是這週學習感受最深的一點,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也懇請院長、法師、老師及諸位學長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成德法師:謝謝鄭同學的分享,她也是在境界當中在歷事練心。就是老法師講經特別常強調,會不會修行,就是六根接觸六塵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個老人家說我們到西方再成就這個功夫,現在在境界當中可以觀照到不分別不執著,有分別執著的心念懂得去放下,那這個就是會修行了。
鄭同學可以這樣觀照自己的心念,而且透過她在聽課的時候,對於修行要能轉物而不被物轉,她聽了之後就肯當下不只是相信,她還願意去照著做。這個在《晚晴集》裡面強調,「聞教便行,奚待更勸?」這個態度是很可貴的,明白一句了,就肯去把這一句落實在師父常常強調的,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之中。而且她也是懂得「見人善,即思齊」,她看到楚同學跟她的心態不一樣,她懂得去請教,進而也懂得人家的長處在哪她去效法。這些心境都是很重要,也很可貴的。
而我們也在境界當中能夠觀照到強者先牽。其實我們無始劫以來的一些習性,它在遇到境界的時候,最嚴重的那個很容易就出來了。比方說貪心重,可能遇境逢緣這個貪就上來了;比方說瞋心重,他很容易見到境界脾氣情緒就上來。就像鄭同學她剛剛有講到,她面對這個情境,她就容易緊張起來。那有可能過去生當中可能發生了哪些事情,甚至這一生發生了什麼事情,落的印象比較深,所以遇到一些境緣的時候,就比一般的人容易緊張。而事實上只要理得心安,我們道理明白了,什麼事都是因果,那就能逆來順受,不會擔心,對未來也不會緊張擔心,因為「欲知將來結果,只問現在功夫」。
所以經教它是法藥,它這個藥就治我們的心病,我們學了、用上了,就能對症下藥,這個很常遇到境界就會起來的這些貪瞋痴慢疑,或者是這些情緒,就能調伏得了了。而且她最後轉變的心態也特別好,她能夠換位思考。其實我們之所以會有一些對立,或者一些情緒在,往往都是站在我們自己的角度在看著對方。假如我們能夠換位思考,甚至於是「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我們順著《無量壽經》的教誨來處世待人,那一換位思考,很可能就能體恤他們,不會去指責,也不會去要求他們。
所以《易經》當中有個「否極泰來」,這句成語就是兩個卦象,否卦是天地卦,泰卦是地天卦,那等於是一換位思考了,這個就上下交通了,就不會有這種隔閡跟誤解、甚至對立起來了,所以都能換位思考。所以老人家有一句法語說,「別人錯的也是對的」。這個是提醒我們,每一個人或者事,它都是有它的整個發展過程。就像現在西方人他不戴口罩,我們覺得怎麼可以這樣?你這樣會影響很多人,你這樣會讓整個努力白費掉。但是西方它整個近代這一二百年,它所強調的都是比較是自我為中心的思惟,他想要自由,你不能干涉我的自由。所以他已經整個成長就是這樣的思惟,你一下子要扭轉他,那也變成是我們執著,不是他執著了。
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像舜王在雷澤的時候,他是以身教來轉變這個地方的民風,因為人畢竟都有良知。反正我們態度還是很親和、恭敬,但是我們還是戴著口罩。然後慢慢慢慢看到中國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疫情控制住了,西方的情況根本都不知道什麼是個頭,他們也會反思,可能慢慢他們就知道原來口罩表的,就是不只是要自己高不高興、歡不歡喜,更要考慮到別人,更要考慮到整個國家甚至是世界,哪怕自己委屈一點,都應該是以大局為重。我們華人能表好法,又不跟他們形成一種爭論跟對立,相信在未來他們應該能理解我們戴口罩的用意,也能夠理解一些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精神特色。
以上回饋鄭同學,阿彌陀佛。
鄭同學:謝謝法師,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還有沒有同學想具體,比方說你在聽《太上感應篇彙編》裡面,因為這個書是印光祖師特別推崇的三本書,一定有它非常殊勝的地方。但是畢竟不一定每一個人他都有這個去深入的機會,假如您看到剛好哪一段對自己特別有啟示,那就可以供養給大家,阿彌陀佛。
楚同學:法師好,大家好。
成德法師:妳好,請說。
楚同學:大家上午吉祥。剛才學生聽了鄭學長的分享以後,想要補充一點。就是鄭學長她總是善於看別人的,就是以正面的眼光去看待別人。聽到鄭學長說,學生心態因為不防著別人,沒有想過這些,所以就遇到的人比較和善。其實學生看自己,自己是比較了解自己的,其實這是學生的一個習氣、一個缺點,就是不懂得很謹慎的去保護自己,還有畢竟自己也是在這個集體當中,可能會影響到身邊的人和這個團體。自己在處事的時候往往考慮得不夠周到,就沒想那麼多。所以我想鄭學長說的這一點,如果是優點的話,那也是因為無知者無畏,因為不了解,沒有考慮客觀的這些狀況,沒有仔細的、認真的去看待,才會心裡面沒有這些害怕。但是學生看到鄭學長都是非常認真的去讀,去網上了解這些信息、這些情況,而且非常謹慎的對待這個事情,所以她才會感受到一點緊張,我覺得這是鄭學長對待疫情期間非常謹慎認真的態度才會這樣。
就譬如說這次學生去後山和校園去採集野菜,就想到之前聽本地人說這個營養很好,又在網上看到對它的正面評價很多,又想到這段時間物資緊缺,可以幫漢學院省一些錢,就去做這個,就去採這些,還分給大家吃。這個就是自己不夠謹慎的態度造成的,後來還是黃老師提醒學生這個可能不太合適。所以學生聽到鄭學長的分享就覺得其實這是自己的一個缺點,只是鄭學長用正面的眼光去看待才會這樣講。
學生報告結束,謝謝大家。
成德法師:謝謝楚同學的分享。我們儒家、佛家都講要中庸、中道,這個是我們學習要契入的一個目標。在《中庸》裡面也是強調「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都是在不斷調整過程。像鄭同學她做事很謹慎,但是也不要至於造成緊張,這個心也可以調到謹慎但是不緊張。楚同學她是比較可能對這些情況不是那麼擔憂,但是也是要配合做好一些防範措施,就是在自利跟利他當中都能夠很圓滿的去顧及到。我們說從儒家講,做事要合情、合理、合法,很適中。另外楚同學也是好意,摘野菜供養大家,這個心意是可貴的。事後剛好知道,可能有一些情況,怕一些人他可能體質上怕會有不適應,這個也是經一事長一智,之後了解清楚就好了。
這以上是回饋楚同學。
剛剛成德發了一個資料,就是《彙編》裡面在「慢其先生」裡面的一段經文。因為剛好師長老人家在藥師佛誕有開示到一段話,就是引了《涅槃經》裡面一句法語,這個法語是說道:「度眾生故,為說無上微妙法藥。」就是很重要的一點他就是度眾生,他要利益眾生,他開的這個法藥必然是契理,而且它又會契機。成德也常常跟同仁們交流,老人家的法緣為什麼會這麼殊勝?它是一個結果,原因在哪裡?這個也跟我們今天第三個主體是相應的。就是佛陀還有師父上人,他到底給了我們什麼弘法的啟示或者是教導?我們假如沒有這樣去思惟,就只是覺得師父好厲害,法緣真的太殊勝了,你看上億的人在聽師父講法。內行人是看門道,我們有這個機緣能夠依止老人家,那不只是要依教奉行之外,在弘法方面也要師志如己志,來效法他。
所以就覺得《彙編》在談倫理、道德、因果方面,甚至是佛法方面,它都談得非常的深,也非常的廣,確實是一部可以對治現在人病的法藥,所以就剛好以這一段來供養大家。是因為剛好有一位同事他最近去了私塾服務,我一聽說他到私塾服務,就想起了《彙編》這一段文。像這段文上就有講到這一位私塾老師王某,他是盡心盡力教孩子,而且不會在乎他給了多少束脩。然後他自己就說:「天地君親師,五者並列。童子一師事我,則終身成敗榮辱,俱我任之」,都是我的責任。這個是很有責任心、使命感的一個私塾老師。「若不盡心竭力,誤人子弟,與庸醫殺人等罪。」這一段話,其實我們都是要從事傳統文化弘揚,也必然有信任我們的緣分,我們也要對得起有緣人的這分信任,也是要必盡心力,而且不能誤導。誤導他的思想觀念,把他的法身慧命誤掉了,那可不是我們做這一個事業的初心。
而且接下來他又強調說,他都是主動歡喜的跟這些小孩講孝悌故事。其實他接下來這一段話,跟我們討論怎麼在學術界行菩薩道也是很有關係。因為他點出來,雖然我們要具備很多能力,可是這些能力當中也有本末先後。《大學》講的:「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我們可不能培養自己,培養到最後變成捨本逐末的人才,或者本末倒置的人才,這個我們就不是賢護自己的道業了。我們假如護不了自己,縱使往後有福報,可以從事傳統文化、漢學的弘揚,那也只是把福報折掉之後,又造了很多斷人慧命的果報,那就是太冤枉、太糟蹋自己了!
這裡提到「學者先心術而後文藝」,其實這個對我們這個時代要再重新把文化復興起來太重要了。整個清末民初,好多在學術界地位很高的人,他們都在否定自己的文化,他的文藝很強,可是他心術不對了,他孝親尊師的根基沒有扎下去。所以先心術而後文藝。為什麼老人家尤其九十歲前後,只要開示,最核心的就是強調,我這一生弘法一輩子,為什麼不被名聞利養所影響?就是孝親尊師時時不敢忘。這也是老人家把他的心境和盤托出了。先心術而後文藝,「先敦本而後施仁」,這個「敦本」就是「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為什麼佛門說地藏地藏,開發心地寶藏?就是從孝悌,就是從孝親尊師。假如不是從這裡下手,那都是走錯路了。所以這個老師這樣來引導學生,他也是功德無量。
「如孝悌有虧,雖才華震世,不足重也。」這句話,其實我們再想想司馬光先生在《資治通鑑》的「才德論」,其實也在強調這一點。司馬光先生強調的不只是不足重也,更強調的是這樣的人可能會把家族跟一個朝代給毀掉了。
晚年生了文康公,就是他的後代,那應該是當了大官,利益了人民。所以「人以為善教之報」,當時候的人都覺得就是因為他教書的功德很大,積了很厚的福報,所以後代才這麼興旺。
接著又舉到「近來師道凌夷」,就是整個師道敗壞了。其實這一句話寫的人很可能離我們都是一百年、兩百年以前,甚至是更前面,我們現在的情況可能比他們還要糟。他寫的時候都寫到:「真可痛哭浩歎。不思誤人子弟,定干神明譴責」,假如不能真正的反思,然後很好的來教子弟,又造成子弟修學上的偏差的時候,那很難避免掉神明的譴責、降罪。
那就提到過去有一個讀書人,已經六十歲多了,然後還跟他的妻子說:「我這一生雖然不發達,但是我這一生都在私塾裡教書,還能成家立業。」他還可能有一點自滿。結果當天晚上他就夢到他父親斥責他,說你本來可以考上功名的,就是因為你在教私塾的時候沒有盡心盡力,文昌帝君已經削去了你的功名,你還自己在那裡自誇自擂。從這個故事就提醒我們,從事私塾教育,就決定不能誤了人家的子弟。
成德是感受到說,這些法藥都很好,在我們親戚朋友,以至於有緣的人,他們遇到一些機會點的時候,我們能不能試試把這些教誨供養給他們。就像《禮記.學記》講到的,「當其可之謂時」,他剛好以前沒有要教私塾,現在要去教了,就能給他這一些很重要的觀念,或者是重要的提醒。我們當然隨分隨力去做,但只要我們時時很珍惜跟這些親戚朋友、有緣人的緣分,很可能我們這一分要去利眾的心,到時候都會有不可思議佛菩薩加持,然後一加持,可能當時候我們就會想到了。以上這一篇跟大家做一個供養。
我們接下來進入第二個環節,就是如何在學術界行菩薩道。我們首先邀請鄧同學來做分享,謝謝。
鄧同學:法師好,諸位老師、學長們好。學生今天想分享的主題就是第二個,就是如何在學術界行菩薩道。其實學生對於這個話題也是上週受到院長分享的一些啟發,就想說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之前聽老法師講經,都會講到現在學術界所存在的一些不好的現象,譬如說學術界追求創新,學術界所學到的都是偏重於知識而不是智慧。學術界存在的這些現象,與我們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教育理念都是相反的。所以其實在漢學院讀書的初期,學生在寫那個小論文的時候,對於學術方面的一些要求,都是有產生過疑問和困惑,甚至是牴觸,內心也都是有經歷過一番掙扎。後來對於這些矛盾,自己有慢慢的想明白。當然可能是自己認為自己想明白了,至少現在自己不會糾結這些事情。所以學生就想說根據這個主題,就把自己的這段心理路程的一個體悟分享給大家,有不妥的地方再懇請法師慈悲指導。
首先第一個,就是自己心態方面的問題。以前聽老法師講經其實是沒有聽明白,而是聽成了執著。就譬如說聽到老法師講學術界存在的一些不好的現象的時候,自己的內心就產生了這種執著和對立,就認為學術界不好,然後就否定學術界,然後也拒絕接受學術界的一些要求,覺得好像接受了學術界的那些要求,就會影響自己修學,就不能讓自己學好這些古聖先賢的道理。後來自己想明白了,其實不是這樣的,這就是聽經沒聽明白,而是愈聽愈產生了分別和執著。自己這樣對立的觀念,其實修學已經是偏掉了。自己就反省到,聽到老法師講這些學術界不好的現象的時候,產生的不應該是對立、拒絕、牴觸還有逃避,而是應該如果有緣分的話,有緣分要在學術界做一些事情的話,就是要勇敢去面對,逃避和拒絕並不能夠解決問題。
就想到說老法師在這麼多年的弘法當中,老人家遇到學術界的人,老人家的做法是什麼?老人家他絕對沒有產生對立,而是只要有緣分,就是積極的跟學術界的人交流溝通,把好的正確的觀念、理念在這種溝通交流當中潛移默化的去影響學術界。這樣一對比,學生自己對於學術界的這種對立情緒就化解很多,就轉變了自己的心態。所謂菩薩道的精神就是自利利他,而不是與學術界產生對立。就是覺得不產生對立,這是首先要建立的心態。在學術界的原則和規則下,去講自己應該講的話,講利益眾生的話。就像老法師講的,我們多念佛,就是在阿賴耶識裡面不斷的增加佛號種子的數量,那這個在學術界其實也是一樣的,就是要做學術界的一股清流。當這樣好的正向的聲音愈來愈多的時候,學術界回歸到利益眾生的狀態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學生覺得這其實就是在學術界行菩薩道。
第二個,學生就想說,讓自己當時產生對立、執著的一個點,就是覺得學術界是偏重知識而不是智慧。自己的轉變就是說,並不把學習老祖宗智慧的文化當作知識來學習就好,而是學一句做一句。所以就覺得所謂的這些學術界存在的現象,在自己這裡都是相上的東西。老法師他也常講,世法和佛法是一不是二,何況就是學術界和非學術界呢?學生就覺得只是在用心不同,只要自己的心用對了,存的是利益眾生的心,寫出來的論文對眾生有利,在學術界依然是在行菩薩道,並且還要將聖賢的教誨做出來給學術界的人看,使他們產生信心,改變他們的觀念,覺得就是在學術界行菩薩道。
第三點,學生就回憶起在國內讀研究生的時候,當時整個碩士論文的寫作,都是得到學校的一位教授蘇老師的悉心指導。蘇老師他當時是我們研究小組的指導老師,可以說學生對於做學術研究的方法、原則,等等各方面的學習都是來自於蘇老師。老師他是國內管理科學界的一位很有名、很有成就的老師,所以老師當時對於碩士論文這種學術研究的要求是非常高、非常嚴格的。當時在研究生一年級的時候,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課叫「研究方法論」,就是講在學術界做研究的一些方法和原則要求。當時學完這門課之後,可以說是對於在研究生期間如何做學術研究以及撰寫論文都是有了一個非常清晰的概念。老師當時講述的內容,以及對於學生在整個研究生期間做學術論文悉心的指導,不僅是在做學術研究的條理性、邏輯性的培養,包括對於學生做人、做事的學問和態度,其實回想起來自己至今都是在受益的。
昨天因為要想今天分享的內容,自己就又去找到老師當時給我們上「研究方法論」這門課的PPT來看。當翻到老師他在第一堂課,就是講說研究生的導師在指導學生做學術研究、撰寫論文研究當中的作用的時候,就是老師講老師在學生做學術研究中作用的時候,老師的PPT上有這樣的一句話,老師就寫說:「一個理念信願行。」學生昨日看到這個的時候,其實有點驚呆了,因為當時自己讀書的時候,感覺懵懂無知的,就根本不記得老師還傳授了這樣的理念。就回想起跟隨老師學習的點點滴滴,其實老師他就是在落實這樣的理念,對我們學生的要求也是這樣的要求,就是信願行。
所以就想起老法師他曾經也講過,說各行各業,尤其是學術界,一個好的老師,一生當中唯一的一個願望就是有傳人。所以當時就是看到老師PPT上信願行這三個字,就是蘇老師他對於做學術研究是非常嚴謹的,他對於學生的要求不就正是中國自古以來這種要求嗎?就覺得老師他認為只有具備信願行的同學,才能真正的承傳老師做學術研究的這種態度和精神。所以就回憶起那個時候研究小組的同學每週都要輪流做PPT,匯報自己的研究內容和進度。蘇老師他當時對於我們做PPT那個要求,就連字號的大小、行間距等等都非常細節的要求,都要求很嚴格。就是要求我們做出來的PPT就是整齊大方,下面聽你匯報的人看著你做的PPT,一眼就能明白你在講什麼。老師當時非常強調這一點。
其實當時做為學生來講的話,就覺得老師這樣這麼細節的要求是不是有些過分了?後來經歷了好幾年之後,尤其是現在看來,就是真的不過分。這樣的要求學生覺得就是在培養做事的習慣,工整有序、清晰整潔,這不就是在修行嗎?而這種習慣其實在後來的工作中讓自己是非常非常受益的。而那個時候老師指導我們PPT和論文內容的時候,看到我們匯報內容不夠條理清晰的時候,都會當場反問我們一句說:「你們的心上是不是長草了?」然後老師的這句話其實學生到現在都記憶猶新,就是偶爾細細品來的話,就覺得老師的這句話其實很有深意。就是當自己的心浮躁不安的時候,匯報出來的研究內容一定也是毛毛躁躁的,不夠清晰。就是老師他就是在教導我們不管是做論文研究,還是做人做事,都不能夠浮躁,而是要踏踏實實。
所以學生分享這兩件自己親身經歷的案例,其實是想說,蘇老師他是學生在學術界可以說真正跟隨其學習兩年的老師,可以說是做論文研究的入門老師。而老師他是沒有任何宗教信仰,他就是純學術界的老師,但是卻對於學生在做人、做事、做學問的態度方面,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學生就想說,我們當中有些學長就已經在讀博士,或許有些學長以後也會讀博士,進而成為一名大學的教授,在學術界任教,也會帶著學生在學術界產生影響力。其實就覺得學術界和非學術界都是相上的劃分而已,不管身處何處,都是可以做一個明師言傳身教,對學生和身邊的人產生這種潛移默化的好的影響,並且要將自己看到的學術界的不好的現象,做為自己學習和弘揚漢學的動力。學生覺得這就是在學術界行菩薩道,就正如佛陀看到眾生苦而要出家修行解決生死苦的問題一樣。
以上就是學生對於在學術界如何行菩薩道自己的一點體悟,有不妥之處再請法師慈悲指導。
成德法師:謝謝鄧同學的分享。她最後用佛陀的精神總結,讓成德想到《無量壽經》說「作斯示現,順世間故」,都是和光同塵,就是所做的能夠啟發眾生,甚至能夠帶動眾生往正確的方向去走。就像佛陀他是王子,但是他把所有的富貴都放下,讓世間的人覺得,「那不是我要追求的嗎?鐵定有更好的東西。」就做這樣的示現,就可以啟發這個世間的人。那就像剛剛鄧同學一開始講到的,我們傳統整個讀書人學術界,寫的都是千古文章來利益後世,甚至於每一個讀書人,哪怕是個秀才,都是教化一方的社會穩定的力量。
鄧同學也很有福報,她念碩士,在國內念的時候,遇到一位這麼好的老師給她言傳身教,可能也是佛弟子吧,用信願行。而且也感覺她的老師也是在啟發她們,哪怕是做個PPT的一個字形,都要能夠為他人去著想,設身處地聽的人、看的人能不能看明白。其實這個就是落實「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哪怕是在做一個PPT都是如此。當然她的老師也是嚴師出高徒,也是有提醒學生不能做學問不認真,不能那麼毛躁。
而且剛剛鄧同學的分享也是,她在反思自己在聽師父講經的過程,有沒有真聽明白,還是愈聽反而產生了一些分別執著點。所以這個會聽很重要。老人家還有一個專題是「善學佛法與傳統文化」,裡面就是強調要善聽、善思惟。而鄧同學剛剛的分享她還包含了善觀察,她觀察到,老人家是強調學術界有這些情況,可是都是很真誠的透過一些機會在跟學術界的人交流溝通,學術界可貴的地方,老人家肯定;學術界不足的地方,老人家只是談自己怎麼做的,透過談出來,去觸動他們去思考,或者觸動他們的善根。她就觀察到老人家的行持。
其實這一段也是屬於我們第三個要討論的部分,就是老人家給我們弘法的啟示或者是教導。而且尤其是老人家自己的身教,老人家是禮敬諸佛,對每一個人恭敬。那每個人的優點他是稱讚如來,可貴的地方都讚歎他們;不足的老人家也是以自己先做到去勸他們,那也是廣修供養。老人家也是把六度、十願,都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了。而且剛剛鄧同學也強調,我們應該在學術界把這些經教能夠做出來,那自然他們就能夠感動。
以上回饋鄧同學,這些心得對於我們漢學院的同學,以至於未來每一屆的同學,他們在學術界建立的一些心態觀念,應該是很有幫助。也感謝鄧同學的分享,阿彌陀佛。
鄧同學:謝謝法師。
成德法師:好,我們接下來邀請鄒同學來給我們做分享。
鄒同學:尊敬的院長、法師、諸位老師、諸位哥哥姐姐們,大家上午吉祥。學生就如何在學術界行菩薩道這一點,想將自己的一些心得供養給大家。學生對學術的興趣是從在漢學院上四書課程,受雪廬老人的啟發開始的。老人似乎不是很標榜學術,但是張老師在教學生的過程當中,讓學生感受到了老人在解釋經籍時用的外在形式,和如今自己要培養的學術能力,是有著很相似的地方的。所以在那個時候開始,老人幫助學生打破了對學術的偏見,也意識到學術它的積極的作用,然後學術它是要發揮積極還是消極的作用,是完全取決於我們怎麼去使用它。因為在那個時候意識到學術能夠給自己,也能夠給文化的弘揚帶來很積極的一面,所以那個時候就很堅定的說自己一定要掌握學術,擁有學術能力。
但是在學生的心中,學生覺得學術的意涵,它其實某種意義上它是一種話語體系,也是一種知識體系框架,只有自己能夠熟練的掌握這裡面的話語能力,並且熟悉它的這種體系框架,才能夠有話語權,才能夠去把古聖先賢的東西用今日的學術的語言表達出來。學生記得很深刻,那個時候在漢學院吃飯的時候,黄老師總是會在飯桌上提到方東美教授。方東美教授給學生的啟發就是,只有能夠熟練的使用英文,熟練西方的學術體系,只有在這個軀殼下表達出中國有深度的哲學思想,才可能更加容易被西方的學者,乃至說是西方的民眾接受。在中文的學術的話語體系裡頭,如果能夠熟練這個學術的話,就可以架構我們跟主流學者接觸的橋梁。
但是學生心中的學術是有著一種想法,就是期許自己有一天能夠實現古籍的一種恰當的現代化。因為中國傳統文化它有幾千年的發展史,在每一個朝代、每一個時代都會有偉大的學者來承擔使命,完成文化的更新迭代,讓古籍中的智慧得到當前時代的詮釋,然後讓更多人能夠接受這個智慧,讓更多人能夠去了解原來它不僅是古籍,它更加是我們今日能夠用到的這些智慧。
所以當學生在聽師父上人講經的時候,常常有聽到師父上人會引用現代的科學知識來說明佛教它不是宗教,而是一種佛陀的教育。而且老人家又編撰《群書治要360》,為現代人學習古籍提供了便利。這些其實都是學生的學處,都是把古籍恰當的現代化的一種方式。
回國以後給學生印象深刻的古籍現代化,是錢穆先生的《論語新解》。錢先生的這本書裡頭解釋《論語》,他有很多新興的詞彙,而且他會針砭時弊。但是仔細的讀起來,好像說是很有新意的見解,其實裡面還是老祖宗的東西。所以在讀它的過程,是能明顯感受到先生對於古註的傳承,而這樣的一個註解在當代,就是更加容易引起這些初級讀者的一個共鳴。所以熟悉今日被主流所認同的學術,對文化的弘揚是極其有幫助的。
上面是學生對於學術的一種理想。然後我帶著這樣的一個想法開始進入學術的時候,就發現其實心中理想的學術與現實的學術路是很有差距的。回國這幾個月以後,感覺自己的修學就是有點險象環生的感覺。二O二O年的前幾個月裡頭,自己一度陷入了那種無所依據、疑而不決那樣的一個狀態。然後在那樣的一個狀態下,追究原因的話,還是感覺自己在傳統文化的根上扎得不夠深。因為在寫博士論文的過程當中,需要不斷的查找資料,不僅是中文資料,還有英語資料,然後學生就開始跟著各種觀念一起跑,感覺知識確實是增長不少,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讓學生開始懷疑自己。第一,我對自己開始懷疑自己的治學,就感覺自己所學的東西都是斷裂的,沒有辦法從點到線,然後再到面,形成一個有機體,讓自己消化和吸收。我剛開始的時候會一直安慰自己說:沒關係,做學術就是這樣子的,一開始都很破碎,慢慢的就能夠把它串起來。但是後來就發現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為能夠串起這一些破碎東西的那根繩子學生是沒有的。然後這根繩子就是《論語》裡面所講的這種本,唯有本立才能道生,而這個本就是學生需要紮實的心性修養。一個人紮實的學習聖賢的原典,接觸和落實原典的時間愈長,心性修養的根扎得愈深,才有將所學的知識轉化成與生命息息相關的繩子。這是當時意識到的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就是發現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解決不了自己人生當中實際的問題。而那個時候每逢遇到一些境界的時候,就形容自己好像很無助,站在碎冰上一樣,碎冰都是零散的,看起來好像很多,但實際沒有哪一塊能夠讓學生依靠。
所以這兩個大的問題,讓學生開始審視自己的治學之路,感覺自己雖然一直都知道師父上人一直強調解行相應的重要性,但真正出現一些狀況的時候,才明白解行相應的寶貴性。剛開始只是意識到很重要,但是現在就是覺得一定要這麼去做。學術要能夠熟練、要能夠掌握,德行也要不斷的去扎根、落實。如果要找到平衡點,或者說要讓兩者兼具,也許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歷練。感覺自己一直是偏,要麼就是偏向這一邊,要麼就是偏向那一邊。
以上就是學生的匯報,因為自己的想法都還很不成熟,甚至可能會有一些偏頗的地方,懇請院長、法師、諸位老師、諸位哥哥姐姐們慈悲指正。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謝謝鄒同學的分享,也可以感覺到她很有使命感,而且也有具體效法的榜樣,方東美教授、李炳南老師。而且剛剛這個詮釋也是《論語》裡面講到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個「故」也可以理解成我們五千年的經典,我們能深入有所領會了,那就能夠把它用在這個時代的生活工作、處世待人,因為這些真理都是歷久彌新的,一定可以利益現在人的修齊治平。所以為什麼老人家特別推崇《群書治要》?希望能夠利益到大家怎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老人家還有一個比喻,就是我們五千年的文化,就像一棵大樹的整個根跟枝幹,就是整個主幹,但是它每一年都發新枝,但是每一年那個新枝都是根據那一年的陽光、空氣、水發出來的。所以為什麼每一個朝代都有為這些重要的經典做註解?那也是在利益那個時代的人。
同樣的,我們正在做這個工作,我們未來也會走入歷史。但是我們尤其在這個時代,大家對於古籍都不是很了解了,甚至都沒讀過,我們怎麼開出契理契機的新芽來利益這個時代的人,這個就是我們共同的一種責任、使命。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從大家的分享,大家都很有責任、使命,要在學術界行菩薩道。
我們雖然現在在學術界裡面,但是我們還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因為時代再怎麼變,我們得掌握不變的。因為假如時代變,變到最後把不變的也變了,鐵定會愈來愈偏、愈來愈亂。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家庭當中衝突很厲害,那是因為偏了家庭裡面的夫婦之道、父子之道、兄弟之道才會造成。可是我們偏掉了,不能說偏掉了那些部分是對的,那個就變成創新。他的創新是用,可是他的體假如是錯誤的,那他的用就是害人害己了。所以這個創新還得是在掌握了不變的原則之下去隨眾生心,那個創新才是積功累德,不然那個創新變成造業了。
剛剛您提的兩個點,我們就可以從《論語》當中、從佛法當中給我們一些啟示,就是孔子講「吾道一以貫之」,所以學習應該它是貫通的。孔子還特別問子貢,因為子貢特別聰明,還問子貢:「你是不是覺得我是多學而識之者與?」其實這些設問,孔子也是很對機,把學習力這麼強的子貢,記憶力也很強的人,也是透過這個在點化他,學習確實是要融會貫通的。我們《淨修捷要報恩談》強調的「廣學原為深入」,還有「專修即是總持」,而且是孟子講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都是全修在性,全性起修,全修是在性。所以假如是對這一些有認知到了,那應該就是能夠掌握不斷的深入,不斷的是把它貫通的。就像《論語講要》、《論語講記》,它們都很符合論文的形式,可是每一篇教誨都是讓我們回歸心性、回歸道德。所以應該是德行跟學術,它也是一不是二。尤其佛法說不二法,假如學術跟德行是二,那不就變二法了,就不是佛法了。
這一段最後再請我們院長給指導一下。剛好陳同學也有問了相對的這些問題,我到時候再post上去,大家可以一起來探討。最後成德再補充一點,就是因為剛剛鄒同學說她站在碎冰上,我腦海裡好像在浮現那種景象。成德是突然在她說的時候,我想到老人家在「十年因緣」,他跟隨李炳南老師的十年因緣的開示裡面就講到,學佛或者學傳統文化,最重要的是師承。這個就是強調到關鍵,還有它的次第。因為佛法、正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我們假如自己看很多資料,而沒有會歸到善知識所教導的綱領來會通的話,那我們看著看著,看著這個論文,看著那個論文,那個寫論文的人他還沒有見性,他也有他的分別跟執著,假如我們看的過程沒有辦法判斷,受他影響一點,受那個影響一點,最後看到自己都亂了,或者是說自己對自己的思想觀念都產生懷疑了。
所以一般學習的次第都是先求根本智,再求後得智去參學。假如沒有根本智,我們現在要到根本智,可能還沒有辦法一下到位,最起碼老人家分析的,最低標準要能判斷是非、善惡、利害、邪正、真偽,才可以離開善知識。所以成德也是很認可院長,讓院辦每天都在發或者是幾天發一次老人家的開示。我們在薰習過程掌握老人家的思想觀念,我們就會去判斷事情了,你接觸任何東西都能會通,他對在哪、他偏在哪你清楚,偏了也是佛法、也是教材,你就不會生煩惱了。所以老人家講的這些,其實對我們修學很重要。因為不管是學術界還是商業界、還是任何領域,「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我們這個能穩得住,才能夠在這個行業來做好。所以師承成德覺得還是非常重要,以此回饋鄒同學。
鄒同學:謝謝法師。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我們現在就第二個主題,如何在學術界行菩薩道,成德總結一下。因為之前我們有學習了,有發到這個平台上,學習了老人家的「落實六大,成就圓滿」的教導,還有黃念老提到的「德才學識量」,這裡面是把德擺在第一位,這個次第也很重要。就像古人說的:「士先器識而後文藝」,等於是器還有識都很重要,器是器量,就是度量。所以老人家特別強調學佛一定要擴寬心量,而且還要有見識。我們就這五點,我們具體來探討一下具體落在我們學習的內容。比方說德行,我們就前面討論的,首先我們要學習《金剛經》,這是心性之學,怎麼樣才是真心,不是用妄心,這個《金剛經》就很重要。我們也請法,我們院長也說可以挑裡面老人家講解當中很重要的一些內容、經句,來給大家教導,這第一個是《金剛經》。成德現在來匯歸起來,就是我們具體有這些內容之後,就可以安排幾位同學在未來幾個月的具體學習了。
成德這裡還有寫到,就是《勸發菩提心文》。因為老人家說六大,發大心、立大願這個部分。因為「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第二個具體的就是學《勸發菩提心文》。
在修學當中,首重建立正知正見,這個也是一個學習的重點,首重正知見。就像剛剛鄧同學在分享的時候,她說聽老人家講經,結果聽了可能自己產生了一些執著點,產生了分別執著點。所以為什麼師長老人家講經的時候說,要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要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就是這一些都是重要的修學觀念的建立,這個部分也是我們可能要重視的一個重點。
尤其老人家在講經當中提到三個老師,其中提到章嘉大師的時候就說,他學佛的根基是章嘉大師幫他扎下去的。這句話對我們修學是關鍵,為什麼?因為根深蒂固,才能枝繁葉茂。所以老人家整個佛法的根基是章嘉大師扎下去的,所以章嘉大師教給老人家的這些教誨,都是我們在學佛當中重要的正知正見。比方說章嘉大師就告訴老人家,你要看《釋迦譜》、《釋迦方志》,其實就是一定要依止根本的老師,本師釋迦牟尼佛。所以我們為什麼探討第三個重點?就是要依止佛陀的智慧還有他的教誨,甚至於是他做出來的這些做法,裡面都有很深遠的含義在裡面,我們得要把它明白。包含章嘉大師告訴老法師的,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這句話就很重要,不然學著學著就著在相上了。
所以這一些知見,包含什麼叫懺悔?後不再造。這些認知沒有到位,愈學可能會延伸出一些煩惱,都不知道怎麼樣排解。但是老人家有章嘉大師扎的根,而且我們現在透過老人家來講解這些章嘉大師教的,我們就更能夠在我們當下來深入來用。這是德行的部分。包含大家也都有強調到要扎三根,所以現在院長帶領我們學習七個及時,這個都是在扎根。
請教大家,除了剛剛提的《金剛經》、《勸發菩提心文》、建立正確的修學觀念態度、建立正知正見,還有沒有想到什麼內容?大家可以提出來。好,待會有想到都可以再提出來。比方說成德剛剛又想到,老人家說學佛學釋迦牟尼佛,學儒學孔子,學道學老子,他們都是很具象的榜樣,整個《論語》當中、四書當中,甚至於是十三經當中,孔子留下來哪些榜樣給我們?假如有同學把它蒐集好,我們很具象的來效法。可以大家分工,把這些最重要的內容都可以去查找,然後把它匯整好,用很精煉的文字把它整理好,我們一看就明瞭,大家都可以廣修供養。
第二個,才能。成德目前就剛剛前面大家的討論,成德想到的是英文能力。因為要做東西文化的使者,所以英文是一個重點。再來還有講課的能力,是「內典講座」這個題目、這個內容,《內典講座》裡面包含「實用演講術」。再來包含現在跟大家交流的社會教育的這一塊,都屬於才能。還有就是我們儒家講的「游於藝」,游於藝之後他重點是要「依於仁」,透過游於藝來提升自己的修養,也是跟大眾結緣很好的一個方式。這裡面可能就包含書法,書法的能力。我們的同學們每一個從漢學院走出去,都能教有緣的人、當地的人書法,書法也是修心。甚至於從書法還可以延伸出做人、做事,間架結構,那些都跟做事這些道理是相通的。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想到什麼?太極拳。就像弘一大師,他用書法也跟眾生結了不少法緣。成德還想到說以後比方說有好的古琴老師來教,古代讀書人是沒有一天不彈琴的。
這個是才能,有沒有大家還有想到什麼的?禮樂射御書數,這個禮也很重要,游於藝的話,這個《常禮舉要》也要有人專深入、專來講,大家也可以用在整個生活工作、處世待人。當然李老師有負責這一科,我們老師、同學們也有發心可以深入的,到時候我們這些常禮舉要都展現在我們接待外賓、應對進退當中,也是一種文化的展現,也是在弘揚。大家有想到可以再提出來。
我們第三個,學問。成德現在講的應該說是所有我們漢學院的學生,在校甚至畢業要積累充實的能力,以至於可以在未來弘揚漢學,現在跟未來弘揚漢學。內容可能會多一點,但是我們現在碩士碩二的同學他已經完成論文,到他比方說接了任務,或者離開漢學院的時候,在這幾個月可能我們討論出來的這些內容裡,再揀選一些他們可能是比較最需要的來學習。
第三,學問。這個都是屬於老人家講的固大本,漢字、文言文,包含深入經藏、四書五經這個部分,甚至於還能夠延伸到大乘佛法,這個都屬於學問的部分。
第四個是見識。我們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更要閱人無數。有一些批評的話,比方說「百無一用是書生」,當然這句話也不是經典的,但是假如我們用正向的態度來接受這一句話,那為什麼會百無一用?那是因為讀的都落入理論,不能夠知行合一、解行相應,那就變成執著在理論上,一執著了,這些東西就用不出來了。能夠常常去增廣見聞、去鍛鍊,可能對於見識就不一樣了。
比方說舉老人家來講,老人家就是因為去了聯合國,他才很震撼,說連搞和平工作的人都對恢復和平沒信心,那這全世界最大的危機,不是環境、不是經濟,不是這些東西,是信心才是最大的危機。老人家講出這一句法語,跟他經歷這些事是息息相關的。然後老人家說,那些專家聽完跟他說:「你講得很好,是理想,做不到。」老人家說當場是冷水澆頭,當頭一棒,終身難忘。所以老人家都說,他回家鄉辦教育中心是被聯合國逼出來的。因為感覺到這個時代,你不做出來,你講得再好,人家不相信,你拿證據來。就是老人家這一段,不只是從經典當中領悟的,他是因為經歷了一些事之後,對這些經典、對這些事情的感觸特別刻骨銘心。所以這個也變成因為感受太深,也變成他老人家的一個隨事菩提心,就是因為經歷了事情,知道這個時代眾生需要什麼,然後自己也有去承擔。就像老人家說,做這些傳統文化的事,照以前來講,不是出家人做的,出家人以前是專講佛經,但為什麼現在不得不做?因為現在的人他不懂這些老祖宗的倫理、道德、因果,那假如我們不去做出實驗來,不去摸索出一條路來,那就不慈悲了,現在的人都不知道人生怎麼走了。
所以「幸福人生講座」,這個是老法師取的名字,就是希望透過老祖宗的智慧,讓人不要再往錯誤的方向,能走回真正的幸福的人生路。所以老人家是展現出來,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因為參加聯合國會議,了解到大家都不相信了,接著怎麼辦?自己代眾生苦,來做這些事情,來證明給大眾看。結果您看他老人家為了證明,自己講經一輩子,自己又去團結宗教,自己又去帶動宗教回歸經典、宗教互相學習,這個真的都是給我們表演代眾生苦。隨緣妙用,隨著在新加坡的緣,然後把九大宗教團結起來,把最複雜的宗教跟宗教之間的問題,全世界都不敢碰的事情,老人家把它用那麼短的時間團結起來,然後又把《華嚴經》的事事無礙表演給我們看。其實這些都是對我們弘法的啟示跟教導,身教。所以這個是第四個,要有見識。
所以也希望在同學們放假期間,我們可以把所學的出去做供養。到倫敦、到利茲,或者到劍橋大學,或者到巴黎、德國,甚至於是美洲、巴西,還是東南亞,回到國內,都可以,這個就增廣我們的見聞了。所以這個是第四個部分,就出去鍛鍊。
再來,可以從師父上人的弘法經歷,甚至是祖師們的弘法經歷,來得到見識。所以善觀察的人,他就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了。最近像楊同學她在看《九十年譜》,那就已經記載了老人家一生弘法的路,我們內行人看門道,就可以學到很多了。老人家怎麼本土化、怎麼現代化,他是怎麼做的?這個見識當中還有比方西方的文化史,我們要做東西文化的使者,可能東西方這些文化史都要了解。你一開口人家覺得你是懂行的,他很歡喜跟你交流;你一講他覺得你根本都不了解我們,甚至是誤解我們,那可能就話不投機半句多了。所以第四個是見識。
第五個是器量,器量,度量。當然在這個見識當中,它還牽扯到老人家常說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所以我們也要去力行,就像同學們也到了比方說在祭祖法會當中去做供養,有到斯旺西還是到利茲這些都是。因為落實六大裡面有強調,最後兩個是修大行、證大果,這個大行裡面就是教學為先。
最後是器量,器量就是老人家說的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就像我們第一次也把劉素雲老師對我們的勉勵,跟大家做了一點分享,也有把完整的發上去了。這裡面尤其劉素雲老師又強調,要依師長創辦漢學院的願跟創辦和諧博士班的願來做的話,那我們的心量要能夠像虛空法界一樣的廣大才能做到。尤其我們可以落實在示範鎮的建設,我們把這個蘭彼得小鎮透過東西文化、透過漢學,我們來帶動,讓這個地方民風非常好,那也給世間人一個樣板的話,那大家也對東西文化都有信心。這一塊,我們所有的同學都在參與一些活動,包含溫馨晚宴,包含去撿垃圾這些事情,也都是具體在落實了。
我們不要小看一個蘭彼得小鎮三千人,真的大家都融在東西方的文化跟漢學當中的話,以後只要走到這裡來的人,可能我們還沒講話,他就已經感覺到氛圍了。人他其實都是很敏銳的,他一感覺到了,他就會生歡喜。所以在這個時代樹立一個榜樣,確實是很大的貢獻。我們期望十年、二十年之後,蘭彼得小鎮可以成為東西文化的一個大學城。十年、二十年之後,和諧博士班發展成宗教大學了,我們漢學院發展成漢學大學了,那到時候可能說不定不會輸給劍橋大學。「虛空非大,心王為大;金剛非堅,願力最堅」,我們共同發心,能夠建設成這樣殊勝的一個文化示範城鎮。
這以上是就德才學識量,成德能總結想到的部分。不知道諸位仁者還有沒有要補充,在這五個方面具體的一些事、內容或者做法?
黃老師:阿彌陀佛,德師好。
成德法師:黃老師您好。
黃老師:想到一個就是因為我們是在國外,其實這個《弟子規》、《德育故事》還是滿重要,尤其如果是在華人圈裡面,因為他們對這個接觸比較少,是不是這方面也可以來做弘揚的工作?謝謝,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謝謝黃老師。因為我們弘揚文化,尤其漢學這個部分,也是要由內而外、由近而遠。而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所以其實全球的華人,尤其是在海外的,他們對於他們後代的子孫能不能夠學到傳統文化,真的他們是非常著急。我們剛好又是在英國辦學,所以這個部分,假如《弟子規》,這個家道的部分,還有八德這些德育故事,我們的同學們也都能積累,一有緣就可以去在英國或者在歐美做法供養,這個也屬於德行跟學問方面都算在內了。謝謝黃老師給我們提的這個重點,阿彌陀佛。
黃老師:謝謝德師,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還有沒有其他仁者?
劉同學:阿彌陀佛,法師好,這裡是學生。
成德法師:您好,請說。
劉同學:學生是想就關於剛才第二點,如何在學術界行菩薩道,想有一點供養大家。學生昨天有在看《雪公師訓集錦》的時候,有看到雪公太老師他有講到行菩薩道的十個標準。學生覺得說在學術界行菩薩道,真正行菩薩道如果能立得住的話,這個是一個根本,所以就想要把這十點發在skype裡面,供大家學習。
成德法師:太好了、太好了,謝謝您,再麻煩您把這十個標準發給……
劉同學:謝謝法師,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好,謝謝。所以我們也很有福報,我們師父上人還有李師公這些他們都積累了很多智慧來護念我們。還有沒有其他的有想到提到的?
楊同學:法師好,這裡是學生。
成德法師:妳好。
楊同學:學生剛才也是聽鄒妹妹分享的時候,突然有想到自己在寫畢業論文的時候,當時就是周故院長有說的一些話。就是因為當時學生論文的題目,大概的意思是說,如何在家庭教育中落實傳統文化中的一些教誨。然後主要也是從《論語》裡面找到一些教誨,如何把它落實在家庭教育中,幫助父母給孩子扎根這些方面。然後學生就記得當時周故院長他說,現在學術界有很多人他們會學很多的教育理論,但是比較缺乏具體要怎麼樣去做,怎麼樣解決具體的問題。
成德法師:對。
博涵學長:所以周故院長有期許學生說,如果以後能夠把寫的這些理論真正的去落實,然後不斷的去深入,就是能夠幫助社會去解決具體的這些問題的話,會是一個很好的研究方向。周故院長也期許學生,如果以後繼續深入研究這個問題的話,可以把它做出來,然後如何去應用這些,可以往這些方面去深入研究。所以學生就感覺到,其實周故院長他在學術界已經是非常深入了,但是他老人家也是很強調說,怎麼樣把古聖先賢的這些教誨,在我們的生活中去把它運用出來,用於解決實際的社會中產生的這些問題。其實也不是說我們一定要自己去創新一些什麼,就是把古聖先賢的這些教誨怎麼樣把它用在現代社會,把它給用好。這是學生的一點體會,謝謝,謝謝法師。
成德法師:謝謝楊同學。所以為什麼周故院長這麼強調這一點,包含老法師也說,這個時代對整個傳統文化貢獻最大的就是做出榜樣來。因為學術界積累的理論不少了,但是假如沒有做出來,可能這個時代的人覺得那個只是一個純理論而已,甚至是把它覺得那個過時了,用不上了。
所以老人家回故鄉辦學,以至於他特別強調,有二十個企業能夠落實傳統文化,那這樣傳統文化就可以弘揚開來,其實這個裡面最核心的就是一定要有榜樣出來。所以我們也期許我們漢學院也是整個學術界的榜樣,就可以帶頭了。甚至於是落到我們每一個人身上,我們自己當學生是當學生的榜樣,當老師是當老師的榜樣,當護法是護法的榜樣,那我們有這種使命不斷的去積累,我們都可以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就可以出去做供養。
因為時間已經太晚了,所以就第三個主題,有仁者也有準備要分享,好像楊同學也有準備要分享。那我們就下一次再由有準備的同仁先跟大家分享,你們準備的東西也可以先放到平台上去。像剛剛成德還寄了一個是老人家的手書,他在自己修行,對未來弘揚佛法的路的一些自我期許,也可以提供給大家行菩薩道的時候做參考。
最後我們再請院長給我們做指導,阿彌陀佛。
院長:成德法師、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
院長:非常感謝成德法師帶領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這些都是非常非常重要,也是我們漢學院為什麼要來辦學的一個方向,既是我們最初的這個宗旨,也是我們努力的一個方向。大家學習告一個段落,然後能夠在這方面來落實,這個非常重要。對於大家未來的一個方向很重要,也是給還在校的同學們很好的一個榜樣。
關於鄒同學剛剛提的這個問題,相信這是一個過渡時期,會有這種情況。事實上妳要的那一根線肯定是妳自己心裡已經有,只是說可能妳還沒有發覺。我們跟其他學界的一個最大的差別是,我們自己已經有我們自己的一個方向。就是在道跟術來說,如果學術算是術的話,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明白了這個道。只是說當妳在研究這些資料,當然是很廣博,妳要在裡面就像妳說的好像站在碎冰上,妳沒有一個很穩固可以踏腳的地方,妳還沒有把它串成片。在妳研究的過程,難免是這樣子,就是因為妳要選的東西太多,妳還沒能夠把它貫穿起來。但是這只是一個過程,如果妳繼續來深入,應該妳把它串起來這個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其實更重要的是我們心裡面的那個道。
我們也聽在這邊求學的同仁講,在西方的哲學界,因為他現在在學哲學,問哲學的教授,有時候教授他也不知道怎麼回答。因為哲學界他不同的見解太多了,所以他可以學很多,知道某個人怎麼講,對於一件事情什麼人怎麼講、什麼人怎麼講,但是最終是沒有結論的,他也沒有他自己的一個主見可以給你答覆。你問某人怎麼講,他可以給你講得頭頭是道,但是你問他最終是什麼答案,他也沒辦法給你答案。這個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說他學得很廣博,但是他最終沒有一個定見、沒有一個結論,也就是沒有一個可以做為自己人生方向的一個目標。
在這點來說,其實我們都比他們要好很多,我們都已經很清楚什麼是道,什麼是正確的。也就是德師一再強調,是不可變的東西,你不要做學術最後做到後來,把那些很重要的東西你都懷疑了,都把它變了,那麼你就迷失了方向。我們其實很清楚,我們一個正確的方向在哪裡,做人應該怎麼做,我們已經很清楚,這個道我們是已經有掌握了。只要你掌握這個道,你暫時可能在術的方面沒有很完整的貫穿的一個,但是終究你能夠把它貫穿起來。所以這個也是我們要建立自信的地方,不然的話我們進入到我們不熟悉的領域,我們要學很多的東西,看很多的論文,可能會有那種迷失的感覺。但是事實上那條線並不是從外面求的,而是其實我們自己本來就有,只是需要時間我們再去把它肯定起來,這樣子。因為不是很清楚鄒同學她具體的情況是怎麼樣,所以只能夠提供這樣子的一個給妳做參考。
鄒同學:謝謝院長。
院長:勝妙就講到這裡。
成德法師:謝謝,謝謝院長,也謝謝諸位今天發言的仁者們,大家都是體會得很深,還都提供了很寶貴的意見。好,我們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探討、交流到這裡。祝大家用餐愉快,感恩大家,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