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社會教育研討  成德法師主講  (第五集)  2020/5/10  英國威爾士蘭彼得  檔名:55-221-0005

  成德法師:我們首先第一個是學習《太上感應篇彙編》的體會,或者是要探討的問題。我們先請鄭同學來分享。

  鄭同學:法師好,諸位老師、學長們好。學生這週聽《太上感應篇》的課,法師有講到裡面的一些故事,會感覺到很感動的一點就是,無論什麼人,他們都是盡全力的在盡本分。譬如法師有講到魯義姑的故事,齊國在攻打魯國的時候,看到一位女子,她丟下一個小一點的小孩,把大一點的抱著就跑。後來詢問之後才知道,那個小的是她自己的親生兒子,大的是她哥哥的小孩。當時問她為什麼要這麼做的時候,她就說到,因為是哥哥的小孩,她認為更應該去保護他,所以就忍痛的放下了自己的小孩。當時齊國也是為她這樣的一個義行所感動,他們就認為說,連一個普通的婦女她都能夠懂得這樣的一個道義,他們朝廷的這些大臣們肯定都更加明白道義,因此魯國是不可以攻打的,當時也就撤回了這個軍隊。

  這個故事其實給學生震撼挺大的,就覺得那麼普通的一個婦女她都能夠懂得道義,當時齊國也是懂得道義的國家,因此就放棄了攻打。學生覺得其實像這位魯義姑,她也是盡一個自己做姑姑的本分,但是做到了極致,因此她能夠打動,甚至是齊國都能被她所打動。學生看到這些例子的時候就想到,其實盡本分說起來可能是很細微、很具體的,但是做到極致的時候,是可以感天動地的。

  最近因為也在跟本二的同學一起學習《禮記》,在查閱「曲禮」的時候就有看到一句,它講的就是說要怎麼樣在長者面前穿鞋這樣的一些規矩,應該具體怎麼做。原文是說:「就屨,跪而舉之,屏於側。」學生其實是看不太明白的,再看《集解》裡面進行的註解,它是說,長者在堂的時候,始終不敢對著長者蹲著來穿鞋子,所以他要跪而舉之,而且要轉到旁側,就是不要衝著長者來穿鞋子。它就是說要避開長者,就是要在長者看不到的地方來穿鞋子。當學生讀到這些具體的,做為子弟要怎麼來落實敬奉尊長的這些言行的時候,其實內心也是很震撼的。就覺得盡本分它其實是到很具體、很細微,甚至到穿鞋子應該怎麼穿。這些有些具體的動作,學生已經無法很具體去了解、去想像了,但是那種做為子弟尊重長者的這種感受還是可以體會得到。自己就想,如果自己穿鞋子,有法師或者說長輩在面前,肯定自己也覺得拿著鞋子對著長輩穿鞋這種感覺,其實自己也覺得很不好意思,心裡也會覺得不合適。學生就覺得它的背後,其實也是一個尊重體諒他人,它所回饋出來的這些細節。因此感覺到,跟著大家學習《禮記》,它其實也是在教我們,怎麼樣在為人處世,在這些非常細微的言行舉動當中來尊重他人、來體諒他人。

  在學習《禮記》的時候,也會想到成德法師講《太上感應篇》裡面的一些故事,就感覺到其實這些典籍它的教誨都是告訴我們怎麼樣來盡本分。感覺到如果說真的能盡本分的話,自己其實是可以比較安心的。

  學生負責的事情不多,在這邊有安排幫忙善後。有一次善後的時候學生就突然發現,其實廚房裡面的布局,有很多地方會讓大家拿東西不方便。當時就安下心來,就是沒有像以前那樣很著急的善完後回去,而是安下心來去看一看有哪些東西位置可以調整,讓大家更方便去取用。把整個做了調整之後,心情其實是舒暢的,然後也突然意識到,其實在這邊已經住了很久,但是每次可能拿那些東西不方便就過了,也從來沒有去想過說可以做什麼調整,也會發現,其實也是生活當中心很粗的一個體現,也是心浮氣躁的一個體現,沒有在當下好好的去盡一個善後者的本分。但實際上果真能夠從這些細微的地方盡力去把它完善的話,其實自己的心是非常的安穩、安定的。

  前兩天一個比較特殊的因緣,讓學生重新去翻閱《孔子家語》裡面的一篇,裡面有一句話讓學生覺得特別的受觸動。它是說:「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敗節。」這句話特別是前面講到芝蘭做為比喻,讓學生覺得特別的形象,特別有那種畫面感。就是它在深林裡面,雖然沒有人看到它,但它還是照樣的開放,照樣的很芬芳。用它意思來比喻,君子修德他不會被外境所左右,也不是為了讓別人來讚歎或者讓別人知道,他其實是為了自己。學生覺得這樣的意向也很觸動自己的內心,就是會感覺到,他這句話也是在告訴我們要內求。內求其實直接先受益的是自己,它這個花它自己是有芳香的。就像以前有老師給我們講過《老子》裡面說:「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他有這麼比喻說,就像香水,把它放在哪裡它都會是香的,它放在廁所也是香的,它不會因為廁所這個環境它就變臭了,它還是香的。這就比喻君子修德他是自己會受用,不論外境怎麼樣,他自己都是會非常歡喜的。

  這樣的一個句子,學生讀了之後感覺內心非常的感動、非常的觸動。就覺得好像當自己內心往內求的時候,而不是往外去在意外境、在意別人,去做給別人看的時候,其實內心是會有一種法喜、會有一種歡喜出來的。也感覺到不論是聽法師的《太上感應篇》、學《禮記》,或者是之前有讀過的《孔子家語》,感覺都是在引導我們往內求。學生也覺得只有往內求,才能真正生出這種歡喜。修學的話,如果說注意力哪怕只有一點點放在外面的話,為了給別人看,或者說為了外境的一些往外求的話,其實內心都不能得到這樣的一種法味。

  上面就是學生這週學習的一點點體會,謝謝大家。

  成德法師:謝謝鄭同學的分享,我們也可以感覺到,她是嘗到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而且最重要的心態她是內求。所以傳統文化是內學,它是透過內求得到的一種受用。老人家也曾經強調,真正的快樂都是從內而外出來的,從內出來的。而世間人覺得快樂,他冷靜去觀察,是一種刺激,它是從外進來的。比方說有人家肯定就高興了,那是從外進來的;可是假如沒人肯定,可能就不歡喜了。所以我們不能走入一個誤區,去追求這種刺激,而不是真正從內而外的一種喜悅。而且這種刺激都會有流弊問題,一時間好像其實是痛苦暫時去掉了,去玩樂好像煩惱的事先不想它了,但是事實上對事沒有幫助,可能愈拖問題愈嚴重;甚至於是得到別人讚歎,高興一下,那只是刺激了一下欲望,但是有可能這種貪求愈來愈重,就會落入好名好利的一個誤區了。就好像《論語》裡面講的:「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他自己其實內心是很好名,但是外在又表現得好像很依照經典來做,那當然一般的人就讚歎他,他又很高興,就沉醉在這個名聞當中了。很可能這個對於什麼是真正的法喜樂認知錯了,可能就走錯方向了。

  所以鄭同學的這種感悟,對我們走這條弘法利生的路也是很好的一個啟示。就像她整個分享的過程,最大的一個核心就是她體會到盡本分的受用。而自他又是不二,只要自己盡了本分,有緣的人一看到,都會觸動他的本善、善根。就像魯義姑,她重義輕利,就感動了整個齊軍,連敵人都被她感動了。

  鄭同學剛剛從對《太上感應篇》的分享,再來現前有接觸陳老師上的《禮記治要》給她的觸動,以至於是看了之前學過的,好像鄭同學的論文也是寫《孔子家語》方面的,這個她也是感受到溫故而知新。所以這些《論語》經典就是我們的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

  而老人家又特別怕我們忽略了盡本分是修學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所以他老人家呼應了印祖的教誨,把印祖在《文鈔》當中特別重複提醒的十六個字,他再把它詮釋。所以老人家說:「敦倫盡分是大道。」我們都在修道,大道在哪?敦倫盡分是大道,我們除了盡我們家庭的倫常本分,在單位裡面的君臣、同事之間,甚至於我們是在傳統文化、在佛門,都有我們的本分,甚至於我們現在是地球人,也有我們的本分。這個是大道,人無倫外之人,學無倫外之學。

  第二,「閑邪存誠是大德」。真正的德行表現在時時能夠心念不離真心,能存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那是真正的有德行。所以剛剛鄭同學也在分享的時候,她也去體會到,哪怕是一個穿鞋,一個生活的細節。就如《弟子規》裡面也有很多對長者的這種禮節,比方「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還有「進必趨,退必遲」。進為什麼要趨?因為長輩已經叫了,不能讓長輩等太久,這是很恭敬;退為什麼要遲?有可能長輩突然還要交代我們什麼,我們一下退得太快了,他要講,我們人不見了,或者是說我們退得很快,好像很不歡喜見到他,這個一舉一動都要能柔軟體恤到長者的感受。我們在盡晚輩、為人子本分的時候,我們時時閑邪存誠,自己的心念有沒有不妥當。

  閑邪存誠是大德,「信願念佛是大行」。對我們來講,念佛是正修,其他一切敦倫盡分、其他一切積功累德都是助修。而我們再延伸開來,念佛是我們去做,用真心做一切事也都是念佛。因為老法師說生活是念佛、工作是念佛、應酬是念佛,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是念佛。

  信願念佛是大行,「求生淨土是大果」。我們現在要當生了脫生死輪迴,最重要的一定要靠求生淨土。要靠自力出離輪迴,黃念祖老居士已經提醒,不求生淨土,要出輪迴是不大可能。

  感謝鄭同學的分享。我們這個題目也不一定是《太上感應篇彙編》,每一位仁者你們有深入的經典,也都可以分享。我們這一個部分其實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是「溫故而知新」,就是互相切磋。而且院長也特別強調,我們能夠選一部經,然後自己不斷的深入,能把這部經學透,又能把它講清楚、講明白,甚至於透過這部經通了,能夠開出可以解決現代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良方、法藥出來,那就太殊勝了。

  《涅槃經》說的:「度眾生故,為說無上微妙法藥。」我們深入經典,最重要的還是希望能夠弘法利生,去利益到眾生。所以李炳南老師對於在家人新受菩薩戒,他老人家有一段勉勵。我們想,縱使我們沒有受戒,我們畢竟也是學大乘佛法,也是要行菩薩道。李炳南老師還講到上弘下化的心剎那不斷,所以我們這個利眾的心剎那不斷,不可須臾離也。所以我們的這些學習也都是為了眾生來學習,這樣就能自利,也能夠利他。

  不知道有沒有哪一位仁者,您最近哪一部經在下功夫,有沒有想跟大家分享的?假如您有想要的,隨時可以再提出來。

  我們進入第二個,怎麼在學術界行菩薩道?諸位仁者假如你分享的時候,也不一定說你只能分享三個題目的一個,你假如這三個都有一些領悟,都可以一起分享。我們現在請賀同學來分享。

  賀同學:阿彌陀佛。院長、法師,諸位老師、諸位學長,大家上午吉祥。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

  賀同學:學生就結合自己學習師父上人《九十年譜》,還有最近聽課,以及自己學習的一些感悟,來匯報一下自己的一點感悟。

  在學術界行菩薩道,這個就是今天上午在探討之前,學生就打開了師父上人《九十年譜》。學生特別好奇,師長在我們這個年齡,或者是比我們還更年輕的時候,他是怎樣的一個經歷?然後看完之後覺得有幾個點特別的感動,對於自己有很大的啟發。

  其中有四個細節,第一個細節就是,師父上人他從小就是非常的謙退不爭,很慈悲、很念舊。他在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有一個當時是小朋友,後來採訪的時候已經是耄耋老者了,就回憶說師長他在小的時候,就是同學們當時是在福建,在建甌,就是比較偏僻的地方,可以玩的東西很少,就是蹺蹺板、滑滑梯這些。小朋友們都要去爭著玩這些的時候,師父上人他就會在一邊看著大家玩,他從來不去爭。然後看到大家爭,他還會出面去調解。然後同學們就回憶說,他從小就有這樣的一種長者的風範。不僅如此,他也非常的念舊,對於這些小的時候一起同學的朋友們,到了多年之後還是會惦念著他們,哪怕有什麼好吃的也會想到他們、會寄給他們。這是一個細節,特別感動的。

  另外的一點就是有看到說,師長他在年輕的時候,他在南京一中讀書的期間,學習非常的勤奮刻苦。他擅長於書法、雕刻、美術和作文,而同時他對於國家政策制度的建立會潛心去思考,那時候的師父上人是心憂天下,懷有從政濟世之志。這是第二個讓學生覺得非常非常感動的。

  第三個,也覺得很有趣的一點,就是發現師父上人從小就特別喜歡讀書。他的同桌就回憶說,除了上課的時候基本上就看不到師長,為什麼?因為他都去圖書館看書了。這是第三個細節。

  第四個就是《九十年譜》裡面選錄了師父上人在二十七歲所寫的那篇《哲理蠡測》。當學生拜讀完這篇文章之後,覺得非常的震撼,就是感覺師父上人他一生所行的這些,其實就是他對於整個宇宙人生的認識、體認的一個實踐。

  以上這四點結合到自身,學生第一個感受就是說,做學問也好、弘法也好,其實最重要的還是發心。師父上人正是因為他從小就有這樣的一種謙退不爭,和心憂天下的這樣的一種胸懷,所以才奠定了他後來的人生,他會走這樣的一條路。而且就是會覺得說,他的這種心憂天下,他不是一種空談,他會落實到生活中,對身邊人一個很具體的關懷。而且當學生想像自己是師長的這個老同學,收到師父上人寄來的好吃的的時候那種溫暖的感覺,就會覺得說愛其實是非常非常具體的。

  也是因為這段時間的共學,學生也是體會到就是,也是像剛剛鄭學長說的,要在具體的事情上去盡本分。因為今天是母親節,所以昨天晚上就想著說給母親寫一封信,給她匯報這一年多來自己學習的一些心得和對將來的一個想法。然後就想著說等到媽媽一起床就能夠看到自己的信,所以就昨天晚上寫好,傳給了母親。結果母親就說,今天打電話的時候就說,她覺得很開心,然後就是靜坐的時候都會感覺比平時更有力量。所以學生就覺得說,確實學問也好、弘法也好,其實都是要有很大的胸襟,而且要從很具體的事上去落實,否則一方面可能就是會陷於事相,另外一方面可能就會落入空談。這是第一個。

  第二,從師長的經歷裡面感悟到的第二點就是說,師父上人他為什麼後來能夠把宗教團結這麼難辦的事情處理得這麼好,師長本來他自己如果按照世俗來看,並沒有說有很高的學歷,可是為什麼他能夠打動這麼多有地位、有學識的人?學生的體會就是說,師父上人首先他是有很博大的愛心,另外一方面同時也是非常重要,這跟他年輕的時候,甚至他一生的過程中勤學不倦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因為很多的時候,就是佛家有一個詞叫做慈悲,意思是心是好的,但是把事情做錯了,好像是叫慈悲罪業吧。

  成德法師:慈悲多禍害。

  賀同學:慈悲多禍害,就是可能心是好的,但是因為智慧不夠,或者說理上不圓融,所以就是不能夠把事情做到圓滿,甚至可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所以學生從師長他天分如此之高,然後還如此的勤學不倦,這給自己很大的啟發,就是在根本上、在學問上、在教理上還是一定要很通透的才行。否則的話,可能就是這樣的一種積澱不夠,遇到更複雜的這種情況的時候,就會無法應對。

  還有一點感悟就是覺得說,在拜讀《哲理蠡測》的時候,學生當時讀到這句話的時候覺得非常的驚訝,師長說「人之至者」,就是說當人到了很高的這樣的一種境界的時候,他服務眾生的時候是「不知有功,不知有名,不知有利,不知私己」,所以就「無所謂得失,無所謂仁愛」,他這樣去做只是說「體天心以證道,似天地之作育,如造化之常行」,所以師長說「故其心,天地之心也;其行,造化之行也。其為生民立命,雖勞而無獲不怨也」。就是覺得說,師長後來弘法的路,其實就是他年輕的時候對於宇宙人生這樣的體悟的一個實踐。

  而且如果說弘法的路上不要走彎路,在做學問的路上不要走歧途的話,其實對於這個本體的認識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個人其實沒有辦法長期強忍著自己,不要對財色名利去動心,也沒有辦法一直都用一種強求自己的方式去要求自己,而不斷的付出,去忍辱負重,其實很難勉強下來、堅持下來的。但是如果真正的像師長他所認識到的這個心性本來的樣子、宇宙人生本來的樣子,知道說財色名利本來就不可得,眾生本來就是一體的時候,其實這個時候不需要去強忍、強壓,自然就不會被外境所誘惑,自然就能夠捨己為人。

  所以看到師長的這篇文章,學生就聯想到了周恩來總理在他十七歲的時候,在南開的時候寫的那篇「誠能動物論」。那個時候雖然說周恩來總理很年輕,可是他也是那個時候就體認到了說眾生本為一體,而儒釋道的聖人都是啟發眾生本為一體這樣的一種信念。所以正是因為他年輕的時候就有了這樣的一種對宇宙人生的體悟,所以他在之後的人生的路上,經歷了那麼多的坎坷,甚至是冤屈,他都能夠處變不驚,一直都是做這種調解的工作,幫助當時的中國度過了那個危難的關頭。

  所以就覺得說這一點非常的重要,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任何時候,都應該在這一點上去好好的下功夫。可能說的會比較零散,學習師父上人《九十年譜》,對於自己從事學習也好,還有將來要做的這些事情也好,一點感想。懇請法師慈悲賜教,謝謝。

  成德法師:謝謝賀同學的分享,我們也可以感覺到賀同學也是重情義的人,也是有大志的人,也是不願空談的人,所以在看《九十年譜》,就會看到老人家這些很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就跟他產生一個相應,所以很可貴。老人家確實是把這個「義」字給我們演得淋漓盡致,重情義,故鄉的東西都會寄回去給老同學們吃。這個情義、道義、恩義,時時不忘父母、老師的恩德,仁義,包含節義、忠義,都能在老人家的行誼當中展現出來。

  我們也感覺到賀同學母親今天早上醒來的那種喜悅,看了女兒的信,應該是很欣慰,培養這樣的女兒很值得。相信她,我們為人子女的最歡喜的就是看到父母高興、看到父母笑。同時我們也希望我們好好來努力,讓師父上人能夠想到我們這些年輕的子弟都能很欣慰、很歡喜。

  賀同學剛剛有從老人家的從小,還有他整個最後走上國際舞台,其實都是因為老人家從二十幾歲就能體會到天地無私的這種胸懷。妳剛剛念的「體天心以證道」,其實就是對自己真心了解清楚,以至於對世間萬物的虛妄有所領悟,他就不會去苦苦追求。就像師父老人家念小學,他就寫寫,寫到六十五分他就不寫了,還留五分,可以有一點閃失再扣也不會低於六十分,老人家從小善根深厚,對世間這些名利他就不相應,他就放得下。難怪老人家《金剛經》講得特別好,他能總結般若二十二年一句話,「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所以他就能夠看得破、放得下,放得下妄心,老人家自己本有的真心就起現行,就能時時隨緣去利益眾生。

  賀同學還有一句話讓成德也有一點觸動,就是她提到,師父的天分如此之高,因為二十七歲就能寫出《哲理蠡測》這樣的對於儒家、道家學問這麼深刻的領悟。但天分縱使這麼高,還好學不倦,最後才能夠在國際間能懂得怎麼去應對進退、能利益到全世界的人民。所以就感觸,其實老人家我們是一定要學,因為我們的根性,我們從小的一個積累,已經遠遠不如老人家,假如老人家這些優點我們再不學,那我們要成就就很困難了。所以就像師父老人家說,他要守三個條件他才得利益;那我們假如沒有老人家的根性,又不守,那我們能成嗎?老人家也說,他沒有一天離開經教;那我們假如離了,能不退轉嗎?老人家他這樣的根性,他還跟了章嘉大師三年,跟了李炳南老師十年,而且還是常隨眾;假如我們現在不依眾靠眾,然後依止老人家的經教,最少也要十三年,假如我們沒有下這個功夫,那我們這一生能自利利他嗎?那老人家這樣的根性,他都要不斷修忍辱,那我們能不修嗎?所以假如能從老人家的這些可貴之處,然後再拉回來提醒自己,老人家要這樣才能成,那我們不「縱去遠,以漸躋」,那我們要想有成就可能也不是那麼容易了。

  其實賀同學剛剛講的,提到老人家這些行誼,其實也都是在讓我們有一個心理建設,就是我們得這樣去效法才行,不然我們已經內的染著比老人家嚴重很多,現在所面對的外在的誘惑財色名利,又比老人家年輕時弘法更多,所以我們內外的挑戰是很多的。所以老人家他的教化當中也不時在提醒我們,在給我們一些心理建設,這個我們也都要去體會。

  老人家其實也把《禮記.學記》給我們表演出來了,他怎麼善用教學為先,他怎麼善用「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這個「禁於未發」,其實就是給我們很重要的一些心理建設。其實我們能聽懂老人家給我們的心理建設,我們可能往後在遇到境界的時候,馬上想起老人家的教誨,可能就根本不會有障礙。

  就像李炳南老師也很有智慧,他跟老人家說,因為老人家那時候還在學經教,他就說:「你講得不好,還好;你講得好,連住的地方都沒有。」這已經提前提醒老人家,因為李炳南老師已經洞察當時候的社會狀況,講得太好必遭嫉妒。而當老人家真的連住的地方都沒有,應該就比較不會太難過了,因為李炳南老師已經給他在很多年前就提醒到了。以上回饋賀同學。

  就這個「在學術界行菩薩道」,還有沒有哪一位仁者要跟大家做分享交流?或者提問也都可以。

  賀同學:阿彌陀佛,法師,這裡是學生,抱歉,可以再補充一點嗎?

  成德法師:可以,請說,歡迎。

  賀同學:關於在學術界行菩薩道,學生還想再補充一點,就是上週五的時候,我們旁聽焦老師給本科班和碩一的同學們上英文輔導課的時候,講到了一篇文章。學生覺得這位教授就是在學術界行菩薩道的,對學生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典範,所以就是想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

  那位教授是在哈佛大學講授中國倫理和政治哲學,然後他跟學生們在上課之前就說,上了他的這個課之後,人生就會產生很大的改變。後來他的課程中,首先是讓學生們去讀中國古聖先賢的原典,就是《論語》、《孟子》這些翻譯成英文的原典,然後他就會啟發學生們如何把這些原典把它落實到生活之中去。他們的考核其實是看起來很簡單的,就是去觀察自己的,譬如說向一個陌生人微笑,或者是去幫別人開門的時候,你的內心會有什麼樣的感受?以及你平常每做出來的一個動作的時候,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然後不斷的去觀察,當你感受到說,哪一些行為會給你帶來正向的感受的時候,你就不斷的去做它,然後不斷的去感召到正向的這種生命的能量,然後從此來改變你的生命,等等等等。因為在哈佛,以及在美國很多大學,可能大家選擇的其實愈來愈多的是像經濟、電腦、科學這些學科,但是因為這個教授他講的這些東西,能夠真正的對生命發生改變,所以報他這個選修課的學生就特別的多。

  學生當時聽焦老師跟大家討論這篇文章的時候,就覺得說非常的震撼,就覺得這樣去教中國文化,其實就是在學術界行菩薩道。也會覺得其實中國文化它跟科學這個研究方法應該是不一樣的,像科學研究的話,是對一個客體的研究,所以你就要做為一個旁觀者,不斷的去分析它、去檢測它,最後得出來一個結論;但是中國文化它其實不是一個科學,而是一種人生藝術,藝術其實是通過需要你去讀原典,然後按照原典去做、去體悟,就像畫畫一樣,讓你親自去動畫筆,而不是拿著一幅世界名畫來不斷的分析,那你分析可能分析十多年,你也沒有辦法成為一個畫家,而真的是需要你在生活中去落實。

  所以就覺得說,這個教授他其實就是把這種藝術學習的方法帶到了傳統文化學習的理念,然後不再用這種分析的方式去做,而是用體驗的方式去做。所以覺得啟發很大,然後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謝謝。

  成德法師:謝謝賀同學。我們聽了也覺得哈佛大學這教授可能都是菩薩來示現,他在美國社會去展現學傳統文化的這些態度,也是很可貴。我們相信,可能有很多再來人都會在這些西方社會,也都在給我們表法。所以我們好好的來學習,以後有機會也可以去參學,去參這些善知識。

  還有沒有哪一位仁者就第二個題目要跟大家分享?有的話可以隨時再提出來。

  因為之前劉同學舉了雪廬老人給新受菩薩戒的這些弟子們勉勵這十條,這個對我們也是非常好的教導,而且跟我們當前學習都是息息相關的,包含像第十點,「身體磨煉健強,使能負擔辛苦」。所以我們也一定要鍛鍊,尤其像院長還送我們計步器,當時期許我們要六千步,我們要珍惜院長對我們的愛護。包含康老師教我們太極,這個都是非常好的鍛鍊方法。老人家也建議,拜佛也是最好的運動。而且從鍛鍊身體,再延伸開來應該是整個生活,不管是飲食還是作息,還是睡眠、鍛鍊,應該都要有規律。當然成德也很慚愧,這一點也做得很差。有人說,怎麼學傳統文化的人身體都不好?這個就表錯法了。像老人家今年都九十四歲了,去身體檢查都非常好的,因為老人家他生活作息也很規律。

  所以我們跟著他老人家學,可不能挑著學,因為老人家是把老祖宗的教誨、佛陀的教誨,他都用在整個生活、工作、處世待人,我們學就得全部學;假如自己認可的才學,不認可的不學,實在講都是用我們自己分別執著的心去學,那真的實質上來講,就不是跟老人家學,是跟自己的好惡、分別執著的心在學。

  像第九點,要「認識環境,言行契機,隨時注意選拔人才,加強佛教實力」。確實老人家都是應機,講話都很有分寸,進退得體,而且言行契機。像老人家法緣為什麼好,比方說老人家一講佛陀四攝法,師父就會講多請客、多送禮,現在的人一聽就懂了。我們雖然是一句話,也能感受到老人家言語的契機。而且多選拔人才,那可能諸位仁者說我現在還在讀書。其實每一句我們當下都能做到,我們很好的去帶動同學,很好的去鼓勵、護念同學,我們也在幫忙成就人才。所以佛經應該是每一句我們當下都能做到。

  這裡面還講「口齒流利,具有辯才」。那成德就聯想,老人家他也是不斷下功夫,他六十多年講經都不中斷。所以我們現在也希望透過成立社團,大家深入一部經,用所學來供養大眾,我們也效法不中斷,到時候再歡迎諸位仁者一起來莊嚴這個因緣。

  我們看李炳南老師他在給菩薩戒的人勸勉的時候,前面三條,第一條就是戒,第二條是要修定,第三條要修慧,所以一定是走戒定慧的路。所以我們很有福報,都有這麼多祖師還有師父來護念我們,甚至他們都表演得很具體,來讓我們效法。

  我們接下來進入第三個,就是能從佛陀、從師父,甚至於是孔子,或者大家可能從佛菩薩、祖師或者古聖先賢,給了自己一個弘法的啟示、教誨,都可以來分享。我們先請徐同學來給大家做個分享。

  徐同學:阿彌陀佛。尊敬的院長、法師、諸位老師、諸位學長,大家上午吉祥。學生就從自己回想到的或者是看到的,師父上人的一些行誼身教的點滴,來跟大家做一個匯報。學生最深切的體會就是,師父上人他不僅在台上講經教學,在台下的時時處處也無不是在以身教表法。

  首先第一就是威儀有則。師父上人他每個細節都是很恭敬的對待。回想第一年來漢學院,因為聆聽師父教誨的機會比較多,學生就觀察,師父無論是在講經前,還是說在跟大家開示前,都會把面前的桌子上的哪怕一個水杯、一條毛巾,都會擺放得很端正,包括講經前都會調整自己戴的一個佛珠,珠子和珠子好像都對得很對稱、很整齊。也回想到之前法師也有經常提到盧叔叔,他可能在澳洲淨宗學院參學的時候,就是因為有機會親自觀察到師父上人他的房間,被整潔和清爽的那種莊嚴所攝受,從而生起了對師父由衷的感佩。感覺學生得到的啟示就是,師父上人他行住坐臥、舉手投足間流露出來的那種身教,就可以去展現,很好的去佐證他所講的法,然後把講經教學中的法貫注到生命中的每一個點點滴滴,這樣才能夠有很強的攝受力。

  第二點就是柔和質直。感覺師父上人雖然很德高望重,但是他總是笑呵呵的,那種和藹和謙卑就非常有親和力。而且對待男女老少、長幼尊卑都非常的平等,看不出絲毫的分別心,包括甚至對待小孩子都從不食言,都非常的平等,平等的恭敬。記得也是聽老法師身邊的司機梁師兄分享,有一次老法師許諾一個才幾歲的小朋友,忘記是因為什麼緣故要給他糖果做為獎勵。回去以後師父就很認真的交代護法要準備好那個小禮物,轉天有機緣的時候就隨身攜帶,送給那個小朋友。

  學生也回想到,幾年前第一次去香港山頂的協會,那次的因緣是陪劉教授錄製「漢字入門」。去的記得當時第一天,因為自己平時不用晚餐已經習慣了,所以第一天晚餐的時間,學生就在餐廳外附近等候劉教授和師母用餐完畢一起返回住所。正巧看到師父在護法的陪同下散步,然後就迎面走過來。那時候我有點不知所措,因為也是第一次去,還是怯生生的,就向師父深深的鞠了一躬,就呆呆的側立在一旁。但是萬萬沒想到,師父就徑直走到我面前,然後停了下來,非常關切的問道:「怎麼不去用晚餐?有沒有用過晚餐?」然後我就回答說:「因為自己平時不用晚餐,所以就習慣了。」師父就又問道:「那妳不用晚餐有多久了?」我說有挺多年,已經習慣了。師父又一臉慈祥的笑著說:「這個習慣很好,要好好保持。」雖然只有幾句話,但是師父那種平易近人、那種和藹可親,還有那種平等的慈悲,就一直深深的印在學生的心中。就是感覺,師父他是無論對男女老少、長幼尊卑,都非常的珍惜與每一位眾生的法緣。

  第三點就是代眾生苦。師父上人從台灣、新加坡,到澳洲、香港,包括現在又到英國和法國聯合國,感覺一路走來也是一路忍一路讓,但是每次忍讓都會接上更加殊勝的因緣。而且師父一生的行誼,也可以算是「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最良好的詮釋。因為只有那種大心量和大慈悲,才能有大智慧和大福報來成就大因緣。

  師父一生的弘法歷程,其實我相信看過師父《年譜》的大家都能感觸到,其實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艱辛與孤寂的。尤其師父年輕剛出家的時候,因為理念和一般寺院的不太一致,因為師父是主張講經教學,就是佛法是教育,但是一般寺院可能已經變了味道了,尤其就是以經懺佛事為主,所以當時是沒有寺院接收,甚至連一個安身之處都沒有。而且師父好像,我聽說曾經在火車站過過夜。那種不為人知的艱辛,師父不會親自講出來,但是從側面了解到以後,也是感覺師父背後的那種,因為他看到了什麼是真正的佛法,但是還要堅守自己內心的那種原則,那分堅忍也是很讓學生感佩。講經出名以後,也面臨了很多嫉妒障礙,包括詆毀和誹謗,師父都是一笑了之,從不放在心上。感覺師父是真正將經教融入內化成了自己的思想和觀念,所以他可能我們一般人認為很大的那種考驗和起伏,在師父上人眼中可能真的就是一笑了之。

  師父少年的時候也是經歷了兵火和戰亂,奔波勞苦,走過很多省,沒有機會讀書上學。師父他所經歷的這些點點滴滴的苦難,都變成滋養他大菩提心的一種資糧,他自己吃過的苦,就不忍心再讓後輩的年輕人再遭遇。師父晚年德高望重,就用信眾供養他的錢來護持發心的年輕人能夠安心讀書。記得來漢學院,剛來的第一年,因為很多事情還在起步階段,所以都在試行、摸索和構建中,師生的壓力都非常大,同學們也是課業壓力、精神壓力都很大。師父上人就親自帶師兄們到Focandale喝咖啡、吃甜點,緩解大家的壓力,而且鼓勵同學們一定要有信心、有使命感,珍惜這個難得的因緣,要看到光明、看到希望。印象很深的一次就是,當時喝完咖啡,師父老爺爺就從口袋裡面掏出一個手帕,一層一層的打開,最後拿出一張銀行卡,一臉慈祥的笑呵呵的說:「大家好好學,今天我買單。」當時其實心裡非常非常感動,就像自己的祖父爺爺,就是能感受到那種老人家對晚輩的愛護,就像一個慈祥的祖父,有一種亦師亦親的感覺。

  最後就是隨緣妙用。感覺老人家他有那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的智慧。從當初在新加坡聯合宗教,到錄製「和諧拯救危機」,包括近年的成立漢學院、成立聯合國辦公室,感覺師父講經弘法六十多年,足跡也是遍布了北美、澳洲、亞洲,世界各地,將眾生的生死大業,還有聖教法脈的承傳,都自己一直扛在肩上,而且現在九十多歲的高齡還到聯合國上班。師父之所以從不覺得疲累,就是因為他真的沒有自己了,在他心裡所繫念的只有兩件事,一個是正法久住,一個就是怎麼讓眾生能夠離苦得樂,所以才會有這種隨緣妙用的智慧和魄力,還有高瞻遠矚的洞察力。

  最後也是再回顧一下,師父在應對大眾的時候那種隨緣妙用的智慧善巧,以及活潑圓融。記得之前法師也常講到,有一個小案例還滿有意思的。有一次師父上人跟同修們用餐,因為當時坐在師父身邊有一位同修,看到師父的相貌非常莊嚴,就說:「您看起來氣色真好,真是天生麗質。」旁邊有位老同修就立刻說:「怎麼能叫天生麗質,應該是叫法相莊嚴。」當時氣氛很尷尬,大家也不知道怎麼接下面的話,但師父就很輕鬆的說了一句:「天生麗質就天生麗質。」然後一句話就把那種尷尬給化解掉了。感覺師父那種柔軟的心境,他不會著在言語的相上,而是體會到發言者他的那分用心。

  另一個案例就是,在劍橋大學漢學家們,就是師父也是利用那個機緣來善巧的去啟發這些學漢學的人。當初在劍橋大學漢學家們面前,師父上人就說:「你們可以拿到學位,也可以做名教授,但是肯定不能像我這樣快樂。」當時那些漢學家就非常的納悶,說:「為什麼師父可以做到這種快樂?」師父就趁機提出了儒學、道學、佛學還有學儒、學道和學佛的區別,指出一個學的是智慧,另一個搞的是知識。就是很善巧的以一個措辭的不一樣,師父就把這個很深刻的理闡發出來,就是能夠讓人反思良久。

  再有一個案例,學生就想到的是,也是一個機緣,師父也很善巧的去啟發一位基督徒。有一位基督徒他就說:「可能有一些基督教徒他們心量比較小,不能包容其他的宗教。」師父也是藉機很詼諧風趣的說:「上帝愛我,但是不愛你。」那位基督徒也是愣住了,就問:「為什麼上帝愛你不愛我?」師父說:「因為上帝愛世人,我也愛世人,我跟上帝是同心同願、志同道合;你愛上帝不愛世人,你跟上帝的心願是相反的,上帝怎麼會愛你呢?」感覺師父對其實無論是儒釋道,還是所有的宗教,他都很通達,他領會的都是那種核心精神。所以在師父的心中不會有任何的對立和分別,他就能很容易抓到那種實質上的東西,而不會被形式那個相上所罣礙和桎梏住。

  還有就是有人問:「中國傳統文化是否有糟粕?」師父就說:「有。」可能提問者也是一驚。然後師父接著就說:「看不懂就是糟粕。」也是藉由這句話把理闡發出來,就是說其實糟粕是來自我們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不是文化本身有問題,而是我們帶著自己那種染污的心去看待,那文化也就會被我們的這個分別執著所染污了,才產生了所謂的糟粕。就是感覺師父是抓住那種核心的東西,所以才能夠融會貫通,做到事事無礙。

  最後一點,就是想到師父他的身教,就是孝親尊師、知恩報恩。因為每到一處講經,師父都會攜帶母親還有三位老師,包括韓鍈館長的相片,就是念念不忘父母、師長和護法的恩德,在講經前後都會至心頂禮並做迴向。也是感覺雖然其實每次講經前後的這一個動作,就是非常攝受,就是在去表法,就是心裡念念不忘所有對自己有付出這些父母、師長還有護法的恩德。包括師父講經也常常提到生命中遇到三位老師的教誨,對這三位老師的教誨是念念不忘,從方東美教授最初接引師父上人說:「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到章嘉大師說的那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還有李師公讓師父上人守住師承的三個條件、原則。師父之所以能夠反覆強調,就是證明他從中得到了受用,然後看出了三位老師教誨的那種深義。就是因為對於三位老師教誨的那種非常恭敬的心去落實,所以才念念不忘老師的教誨,然後再從自己身教得到印證,然後再去傳遞給有緣聽到師父講經的這些法的眾生。

  所以就是感覺,回顧師父上人,看到、聽到的一些點滴,學生也是感覺,最重要的就是師父他不僅是在台上講經教學,在台下生活中的一切時一切處都是把講經教學的內容內化成自己的身語意,所以才會有這麼殊勝的法緣和這麼殊勝的攝受力。

  以上就是學生的一些分享和匯報,不足之處還請法師指正。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謝謝徐同學的分享,尤其最後等於是就她自己看到、聽到的這些點滴,自己也感受到老人家台上講得很清楚、很圓融,台下又是將所學的經教,在一切時一切處能夠內化,能夠落實在、展現在整個身語意,所以才能夠法緣這麼殊勝,攝受力這麼大。我想這一個總結,應該對我們走這條弘揚漢學的路是非常有指導意義的。尤其老人家也說,為什麼佛陀、老子、孔子他們的教化影響能夠幾千年不衰,而且影響的面愈來愈廣?老人家說到,最重要的就是他們做到了。所以整個能利益到眾生的深跟遠,關鍵還在是做到了。所以身教是重於言教,等於我們從事社會教育,雖然從相上是去宣講,但更重要的能達到更好的利眾,是奠基在我們的身教上面的。這樣我們本跟末也才不會顛倒,不然最後變成本末倒置,那想利益眾生就比較不容易了,甚至於有可能我們表錯法,還帶來負面的效應。

  成德自己曾經聽一位在台上分享的人,他在台上說,我一年講課三百場。他當時候在台上自己這麼講,結果台下就響起熱烈的掌聲。事實上首先第一,《太上感應篇》說「不炫己長」,他這樣去標榜,事實上他可能連三根的基礎都沒有扎好,然後他就變成好像自己講學就是在利益眾生了。而且我們冷靜想一想,一年講三百場,那不是很多時間都在坐車跟坐飛機上了嗎?我們畢竟不是從胎教、從小學傳統文化的,也就是這些年接觸的,我們自身落實經教也要花不少時間,假如全部都是去講課了,那什麼時候來落實?所以這一位分享的也是給我們提醒,我們不要變成演講家,不要變成分享家,我們還是以師父、以孔老夫子、佛陀他們為榜樣。確實這一個講課的人後來也出問題了。所以我們走這條路不能有絲毫僥倖,都還是要依照經教來護念自己。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我們不能對這些經教抱持著那種僥倖,「我心用對了就好了」,事實上心用對了,方法也得對,次第也得對,學不躐等,格致誠正是內聖,修齊治平是外王,必然是外王一定是建立在內聖的基礎,親民也一定是建立在明明德的基礎。就像徐醒民老師說的,是要用明明德去親民,假如都沒有自己很好的去調伏習氣,那就又變成一個講課的專家了,那就可能走入一個誤區了。

  徐同學又從《華嚴經》「妄盡還源觀」,賢首菩薩學習《華嚴經》的一個心得報告,裡面提到菩薩四德,來給我們開解老人家的行誼,我們也覺得印象很深刻。因為老人家是深入《華嚴》,也是專弘《華嚴》,《華嚴經》也講了幾千個小時。老人家也總結《華嚴經》八個字:「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個行為世範就是威儀有則,做榜樣。所以剛剛講到的桌上的毛巾、佛珠都恭敬,老人家講禮敬諸佛都不是照本宣科講,都是他自己落實的心得分享出來的,我們一聽都印象深刻。

  還有提到柔和質直,還問候她吃飯了沒有這些。我想我們能親近師父,都是我們過去生的大福報。我們要把這個福報化為永恆,就是把老人家給我們的心靈的感動化成效法他的動力。就是我們感覺老人家非常平等、恭敬、非常親切,我們是實際感受到了,那我們就期許自己,我從此刻這一生都效法這一點,對每一個人都是平等恭敬,都是柔軟、關懷、慈悲。

  還有提到代眾生苦。確實老人家處在末法最底谷,他很有使命,要為佛教正名,佛教不是宗教,是教育。老人家講經也說,佛陀滅度一千年左右,佛法才傳到中國來,那完全都是教育。甚至於傳到中國來,將近兩千年都是教育,後來可能在清朝慈禧太后扶鸞這些現象,才慢慢慢慢被誤解了。所以才這幾百年,我們只要發願師志為己志,一定可以再把佛教的偏頗扭轉過來。這個是代眾生苦。

  還有隨緣妙用,徐同學講到一點很重要,就是沒有自己。因為師父講經的時候也說妙,為什麼妙得起來?因為完全沒有私心,大公無私就可以妙了。也舉了幾個事例,一開始這個天生麗質,其實老人家就是示範《華嚴經》講的見性不著相,跟人一相處,體會到人家心性很可貴的地方,沒有著在天生麗質四個字,體會到對方那種真誠。所以老人家跟一切眾生交心。

  在分享這些例子的時候,徐同學也強調一點,就是老人家學正法,他是抓住了核心,所以在應對這些因緣都能這麼自在,這麼能幫助到有緣的人認知到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我們的學習也應該效法老人家,能夠掌握綱領,提綱挈領來修學,不是走那個記了一大堆東西的。「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所以孔子是這麼做,師父上人也是這麼做的。

  我們最大的福報就是能夠遇到師長老人家,等於是我們不管是佛經,還是儒家、道家的經,看起來好像不容易體會的這些大經大論的教導,只要去思惟老人家在這個時代是怎麼做的,很可能這些經句就活起來了。就像事事無礙,這個世間就是宗教之間的問題最大,可是老人家也很快的就把宗教團結起來。那他為什麼能達到?他的心境如何?他的做法如何?所以我們善學師父的行誼,我們以後也能夠扛起天下的重擔,因為師父就是給我們這麼表演的。我們能遇到師父了,我們也要有志氣,能夠學到他老人家的精髓,然後學到他的氣概,「當今之世,捨我其誰」的氣概。

  以上回應徐同學。

  最後我們請院長給我們指導,阿彌陀佛。

  院長:成德法師,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們這個研討進行到現在,感覺上是漸入佳境,愈來愈好。其實從一開始就是很好,因為我們學習還有心得的交流就是很重要的相觀而善,每個人能夠把自己所體會的分享出來,對於自己而言印象更加深刻,對別人而言也可以得到啟發。特別成德法師把這些重要的地方都點出來,而且講得更加的深入、更加的深廣,整個就對每個人都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說我們大家也都知道,我們跟著師父學習,不能光會講,做到非常重要。成德法師也一再給我們提示,其實我們的同學在分享當中也一再的說明這一點。這個就是我們漢學院希望大家能夠知行合一,尤其行的方面其實是更加的重要。所以也希望我們大家在這邊研討,大家有這樣子更深刻的體會還有啟發,很重要的我們好好在生活當中來力行。希望我們這個研討能夠產生實質的、長遠的作用,這樣對於我們整個漢學院也是一個引領的方向。對於即將畢業和已經畢業的人,大家能夠這樣子來共學,經由這樣子大家真正產生力行、真正產生效果,這個對整個漢學院的方向都是一個重要的指引。

  好,勝妙就講到這裡,謝謝。

  成德法師:謝謝院長,也再次勉勵、教導我們一定是走這個解行相應的路,而且也期許我們很好的來知行合一,很好的來藉由這個因緣,我們好好的切磋、提升,也能夠帶動,不管是已經畢業的家人,或者是現在在學校的家人。因為我們大家能共聚在漢學院,確確實實是很難得的緣分。尤其處在現在這個比較功利、享樂主義盛行的、物欲橫流的時代,我們這些同學們這麼年輕,也都是發願要來弘揚漢學。所以師父上人、院長、老師們都非常珍惜跟每一個同學的緣分,所以院長、老師們也都是盡力的來護持大家的學習、提升。在此也感謝院長、老師們這麼大力的支持,阿彌陀佛。

  今天這個交流就到這裡,謝謝院長,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院長:謝謝成德法師,謝謝大家。

  成德法師: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