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德行基礎—《十善業道經》心得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十四集)  2017/8/30  台南極樂寺  檔名:55-197-0024

  尊敬的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學習《十善業道經》,等於在我們德行基礎課程當中第一部佛經。我們這個課裡面有佛家的《十善業道》,道家的《太上感應篇》,儒家的《三字經》《千字文》,等於是儒釋道都包含在這個課程當中。儒家、道家是佛法的基礎,所謂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我們沒有很好的做人根基,這大乘佛法學不上去。學不上去還撐個樣子,那就會表錯法,不是好榜樣。

  我們曾經也聽說,家裡五倫的本分,為人子的本分、為人媳的本分,不用心做,跑到道場要去做義工,說這個道場一千多年了,在這裡做才有功德,在家裡做沒功德。包含他還是一個幼兒園的園長,他為人君,沒有把幼兒園的老師帶好、小朋友教好,這個有失職責,這變造業。所以沒有五倫八德的基礎,學大乘佛法有可能就學偏掉了。所以印光祖師才說「敦倫盡分是大道」,怕我們現代的佛弟子著相,連做人都不會做,不是能不能了脫生死的問題了,連人身可能都保不住。

  而且只要用真心盡五倫本分,統統是功德。大乘法是論心,是用真心,無求的心去付出,都是功德。「閑邪存誠是大德」,能把自己的邪念、妄念,都調成師父所教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都用真心處世待人,這是有德行。接著,「信願念佛是大行,求生淨土是大果」,我們畢竟一定要了脫生死,才能究竟解決問題。不出六道不算解決問題,還要長劫的輪迴。而修行要正助雙修,我們的正修就是念佛,助修,這部《十善業》斷惡修善是助修;印祖講的敦倫盡分,閑邪存誠是助修;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都是助修,都是積功累德。所以這一生能成就,能出六道,佛門常說,開智慧是《楞嚴》,成佛是《法華》。所以我們學佛是求智慧,這句話不能漏聽了。

  而師長老人家講任何一部經,都會把這些大經的精髓,在這一部經當中整個貫通來教導我們,大家只要留心,不管是講《十善業道》,還是講《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甚至於講《太上感應篇》,佛門最重要這些經典的精髓,都在這一部經當中了。圓人說法,無法不圓,我們得要珍惜師長老人家這麼難得的大善知識。所以我們現在修學把根基扎好,儒釋道的三根扎好,接著一部《無量壽經》來修行,決定可以成就。假如我們有緣弘揚儒釋道,那我們就儒釋道當中挑一部,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到開悟,成為這一部世界頂尖的專家。每天弘揚這一部經,幫助眾生轉惡為善、轉迷為悟,統統是功德。也給世間人表法,教之道,貴以專,學一大堆都學雜了,學成知識了。

  所以成佛是《法華》,老人家在講淨土,講《無量壽經》,就說到了成就四法,把當生成佛最重要的四個綱領,用淨土宗的語言讓我們來領受,那等於是把這四個綱領能夠納受落實,其實就把成佛的方法掌握住了。老人家講成就四法,大家上網都可以搜得到,老人家講了二十幾分鐘。

  第一、接受諸佛護念,萬德洪名,一切諸佛之所護念。所以念這句阿彌陀佛,一切諸佛都加持。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說,「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等於是宇宙間所有諸佛剎土第一弟子,十方諸佛都護念,這是正修。

  成就四法第二個,「植眾德本」,所以處事待人接物,都能夠符合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統統是植眾德本,積功累德,積累往生的資糧,積累圓滿了,功德圓滿,自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用世間的話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護照辦好了,那就有把握了,都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這急不來。不能念佛,每天在那裡想,阿彌陀佛怎麼不來?阿彌陀佛怎麼不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怎麼不來?這怎麼念都來不了,妄想太多,急於求成會著魔的。所以要「工夫到,滯塞通」,「寬為限,緊用功」,都讓它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就對了。

  第三法是住正定聚,正定聚用現在的話講,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見阿彌陀佛。第四點,發度一切眾生之心,這成就四法。而且一個人得諸佛護念的力道,跟後面三個成正比,比方說他心很小,他雖然在念阿彌陀佛,心願解行跟阿彌陀佛不怎麼相應,那個加持力小。這個不是阿彌陀佛小器,因為我們自己有障礙,把那個佛光自己給攔住了。就好像有太陽,你就拿個黑傘在那遮陽光。比方說你雖然有在念佛,今天想去,明天又不想去了,這沒有住正定聚,諸佛護念那個力道都被我們給削弱了。包含你在念阿彌陀佛,處事待人接物隨順習氣,沒有植眾德本,沒有積功累德,那大打折扣。

  而這個德行基礎課程,為什麼講到《十善業道經》,要跟大家多花一點時間,甚至於不管是講儒釋道,都會談到念佛法門,這個要跟大家說明一下。因為師長老人家有講,這一輩子不往生,為往聖繼絕學,弘揚傳統文化,只能做這輩子。往生以後,生生世世都可以弘揚傳統文化。這句話是提醒我們,雖然在做弘揚傳統文化的工作,可不能把了生死這件事給忽略了,死生事大。你這輩子做再多的好事,生死沒有了,這些好事只是福報,又要去享福了。這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第三世又墮到三惡道去了,佛門叫三世怨。所以修行人不享福報,因為享福報容易墮落。所以佛陀才留那八個字,「以戒為師,以苦為師」,不可以放逸、不可以揮霍。

  尤其佛門福報很大,像我們跟著老人家,福報很大,雖然在福報當中,受用夠用就好,知足就好,絕不增長對物質環境的貪求。所以師長這句話分量很重。而我們知道要住正定聚,這人生的方向目標非常清楚,所做的一切跟求生淨土是一不是二。穿衣吃飯也是為了求生淨土,穿衣吃飯也是修行,穿衣給世間人做榜樣,為人演說,吃飯都存著食存五觀,都是念著眾生恩,施主恩,吃飯也是功德。所以會不會修行,差別就在他是在消福報還是在修行,還是在依教奉行?他只要依教奉行,行住坐臥,穿衣吃飯也都是功德。所以這個確立目標很重要,這個目標只要沒確立,幹的都是福報邊事,都是福報而已,不是功德。

  第四個是發度一切眾生之心,因為求生淨土,八個字是必備條件,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所以菩提心要發出來,西方極樂世界是大乘菩薩的法界,你心量不夠不相應。所以我們是在弘揚文化的過程當中,不斷感受眾生的苦難,不斷擴寬自己的心量,不斷把自己的慈悲心喚醒。所以之前有跟大家交流到,我們生在這個大時代是不幸也是幸。不幸,天災人禍這麼多。幸是在於幸運在,因為這麼苦難的時代,把我們本有的慈悲心良心給喚醒,我們得要見義勇為,我們不能袖手旁觀,把難得的慈悲心喚起來了。所以《普賢行願品》裡面講到,因有眾生而生大悲,眾生的苦難把我們的大悲心喚起來,因有大悲而證菩提,所以菩提是因為眾生的苦難,我們才可以證得。所以每一尊佛都感恩眾生,要回報眾生的恩。我們今天走上這條路,應該對《普賢行願品》這段話是有感受的,假如沒有眾生的苦難,我們可能要享福享到隨順五欲六塵的享受了,就享痴福,就愚痴了。

  而雖然我們眾生無邊誓願度發出來了,而四弘誓願第二個是重點,「煩惱無盡誓願斷」,雖然我們有願力,畢竟我們還有無始劫的煩惱。《無量壽經》告訴我們,「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所以想要利益他人,得要先從自身下功夫才能利人。所以《大學》也是從明明德開始,才能去親民,要身修才能家齊,家齊才能國治。而我們要煩惱無盡誓願斷,要對治我們的煩惱習氣,而冷靜看看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我們內在的修養定力不如一百年前的讀書人,差很遠。再來我們所處的環境誘惑程度,又超過一百年前的社會不知道多少倍。所以內的煩惱超過古人多多,外的誘惑又超過古人多多,那我們冷靜想想,走這條路容不容易?雖然有願,大好事,可是得要很冷靜,走不走得過去?

  所以師長老人家在去年九月份,在勉勵我們漢學院這些教職員工,就強調這個知止,就是止於西方極樂世界。所以為什麼這個德行基礎,很多時候還要再提醒大家,目標在西方,要求生淨土?我們沒有住正定聚,我們沒有淨土為歸,這條路靠不住,很困難,不知道啥時候一下子就走到岔路上去了。這世間的誘惑太厲害了,一個念頭稍有偏,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可能就拉不回來了。所以求生淨土,淨土為歸,非常非常重要。而且冷靜來衡量自己的根性,靠其他八萬四千法門,要斷見思煩惱幾乎是不可能。要把見思煩惱斷掉,佛比喻一瞬間把四十里的瀑布截斷,要有這個功夫,這四十里的瀑布就是比喻見思煩惱那麼多,要瞬間把它截斷。

  所以我們看到夏蓮居老居士、黃念祖老居士,這個時候是念佛功夫很好的,而且他們本身都是禪宗密宗得法之人,都入境界了。可是他們最後都是強調要念佛求生淨土,因為他們很客觀的了解到,現在的眾生,除了這個法門,要了生脫死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這個法門能了生脫死,那我們這個淨土為歸的信念,不可須臾離也,不然我們這一生了生脫死的機會就錯過了。因為走這條路的財色名利決定不輸給世間,你走這條路所得到的名、得到的尊重,很可能超過世間。比方說他在企業界,他事業很成功,他很富有,一般的人也覺得他就是有錢,對他也不見得尊重。可是我們走這條路,人家一想這個為往聖繼絕學,可以利益後代子孫,你這麼年輕,真了不起,得到的尊重名聞可能超過世間。我們還年輕,這些長輩說我們了不起,了不得,不得了,講第一次第二次,我們還誠惶誠恐,講到第十次,有點感覺了,講到二十次,好像是這樣,那麻煩了。所以要受寵若驚,所以要「聞譽恐,聞過欣」,這個根基要有,古人要達到八風吹不動不容易。所以禮旭也有點囉嗦,在這些點上,因為慚愧,比較多走大家幾步路,因為自己險象環生的情況太多了,差點就跌下去了,所以以這些來提供大家做借鑑。古人說的一句話,一失足成千古恨,我們走這條路,這個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情況有多少?算不完,可能這輩子都不知道要遇到多少次。立名於一生,失之只頃刻之間,比方說這個人到八十歲了,名譽非常非常好,突然遇到女色控制不住,八十年的清名毀於一旦。這樣的例子,我們在歷史當中,甚至在現在的社會太多太多了。所以古人為什麼說蓋棺論定?還沒有蓋棺以前都不能掉以輕心,都要戰戰兢兢。

  而且走這條路,世間人對我們的要求是高的,而且是正常的,我們既然是弘揚正法、弘揚漢學,人家對我們要求高是正常的。你不要說,他怎麼都對我要求那麼高?那是我們自己選擇走這條路的,你要當佛弟子,人家用佛教的標準看我們也是自然之理;我們是學漢學的弟子,人家當然用儒釋道的標準來看我們。自己選擇的就不要後悔,不然就不要走,走了就不要後悔。就像人在人生重大抉擇,比方說婚姻,父母就會說了,你自己選的,之後不要後悔,不要回來哭,這是大事,定了之後就是道義負責任,不能後悔的。同樣的,弘法利生是一生的事,所以阿難尊者是我們的榜樣,「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其實我們走這條路,世間人看到好偉大,事實上根本是本分事,根本就是做到了一個做人應有的知恩報恩的態度而已。一個人不知恩,甚至知了恩不報,那就枉為人身,沒有人格了。

  我們這一生的慧命來自於儒釋道的聖人,這個恩很浩大的,就像《勸發菩提心文》裡面告訴我們的,「若無世間師長,則不知禮義。若無出世師長,則不解佛法。不知禮義,則同於異類」,不知禮義,活的就是縱欲。就跟畜生差不多,現在的人不知禮義,做得連畜生都不會做的事都做很多。虎毒不食子,現在墮胎那麼嚴重。所以知禮義,我們才不隨波逐流。「不解佛法,則何異俗人?」我們不了解出世的佛法,那不還是六道輪迴的凡夫嗎?所以我們是念本師恩、念師長恩、念護法恩、念眾生恩,所以我們堅定的走這條路,盡我們為人弟子、為人子孫,我們是炎黃子孫,要把老祖宗的文化傳下去,應盡的本分而已。所以走這條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我可不能來添亂,要這樣的心,就不會放逸、不會馬虎,會很認真、恭敬、謹慎。所以做好是應該的,做不好要檢討、要反省,這個才是道義的處世態度。就像白鹿洞書院處世當中,那一段很精闢的話,「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人生我們就是要盡這個道義,絕對不拿一絲一毫的功利,那個就變染著了。假如都沒有功利,那我以後怎麼辦?

  我們昨天講到五根、五力,這個信根就要深,我們這一生佛菩薩安排,自己不操心。師長老人家有一次講經的時候說,你假如真正弘法餓死了,韋馱菩薩撤職查辦。我們看得出來,老人家的信根信力很強。不只佛門是這麼強調,儒家也說,孟夫子講的,「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上天給你的福報、爵祿,我們只要存心仁義忠信,樂善不倦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上天就會降福給我們,不用操心。閩南話講的憨憨吃天公,傻傻的好。傻在哪裡?沒有為自己,然後老天爺就是你的靠山。而且我們前面又講到,天龍鬼神,護法神,天龍八部,他們都會去幫我們安排好這些生活上的需要,這個我們不用去操心。所以我們真的相信佛菩薩安排、龍天護法安排、祖宗安排,自己的心就不會有未來煩惱了,心就安住在當下了。我們現在是學習,全心全意提升自己,全心全意解行相應,體會一句要落實一句。

  師父在「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有很多重要的開示,其中有一句就說到,體會得就要落實,就要做到。落實就是一切眾生都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我們知道我們有長劫的輪迴,佛又講出這個真相,一切眾生過去生都是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家親眷屬,也體會到了。體會到了接著要落實,就是要用恭敬父母的心來對待一切的眾生,這禮敬諸佛就能落實了。這個禮敬裡面,就是平等不分別的恭敬。所以佛讓我們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不是說我們的孝養跟奉事就是父母跟老師而已,那不就分別了嗎?是從這個基礎再延伸到對一切的眾生。所以佛才說一切眾生都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我們的孝敬是用在對待一切眾生,這個就用真心了。只有對父母老師,那還是有分別執著在。

  所以佛法它強調基礎,但最後要是圓融的,是平等的。所以剛剛跟大家談到,為什麼在德行基礎課程要跟大家談佛法,跟大家談念佛法門?因為在這個時代不求生淨土,鐵定是要留戀世間的。而不學佛,這個心地的功夫不夠,就像我們要講的這個五根五力,你這個根扎得不深,那風一吹就連根拔了。信進念定慧,信根夠不夠?精進夠不夠?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才行。

  而我們既然已經明白六道輪迴是苦難,要出六道,所以我們的修學,一定要放在怎麼當生成就。所以師長講經的時候說,怎樣才能往生西方?我們一聽到師父講這句話,耳朵就豎起來了,因為底下講的一個字也不能漏掉。師父很多開示都會講到,怎樣修學才能往生?比方說師長老人家說的,三福的第一福做到才能往生,所以我們學這個《十善業道經》很重要。師長老人家又說,看不破放不下不能往生,我們三十七道品第一四念處,看破,四如意足,放下,所以這個三十七道品的學習,跟我們能不能往生息息相關。《阿彌陀經》的經文裡面有講,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那前面的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在《阿彌陀經》裡面怎麼沒有?這就是一個key point,關鍵點,就是沒有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基礎的人不能往生。

  所以我們看到《十善業道經》當中,這三十七道品,禮旭本來想說,不然輕鬆過去好了。可是想一想這跟能不能往生有關,所以今天再用一點時間,我們把三十七道品再學習一下,再進入《太上感應篇》。而這個三十七道品,包含大小乘、顯教密教,而且它是一直提升上去的。所以前面三個科目非常重要,第一個四念處。在《十善業道經》經文當中有講到,而後面這些經文,其實都是因為省略了一句,就是龍王,舉要言之,行十善業,然後以念處莊嚴故,善能修習四念處觀,應該都要貫上這一句的,舉要言之,不然應該是都要用十善融入每一個行門,比方說四念處、四正勤。但是假如是這樣,這個經文就相當長了,佛在這裡就用這個講最重要的重點,讓我們自己懂得舉一去反三。而看不破就不容易放得下,所以這個四念處,主要就是正確的人生觀、宇宙觀。

  我們看前面三個是人生觀,我們對自己人生正確的認知,「觀身不淨」,人很貪戀這個身體,現在不管男人女人都很貪愛,還要去整形,一天花在這個身體上的金錢時間都不知道有多少。其實這個身體七孔常出不潔之物,還有你看我們有多少毛細孔,每天都流這些汗,排這些尿液糞便。事實上客觀來講,我們其實就是一層皮包在外面,臭皮囊,裡面都是膿血筋肉這些東西。我們看人只要斷了氣,沒多久那個惡臭受不了,所以有什麼好貪戀的?所以我們不只不貪戀這個身,我們要換一個身,我們讀《無量壽經》裡面說,「清虛之身,無極之體」,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換一個跟阿彌陀佛一樣的身相,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的身相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洗澡的時候看著這個身體,同時提醒自己不只不貪這個身體,還要換一個真正的金剛不壞身,這個就會修了,看到這個身體就時時提醒自己,要換跟阿彌陀佛一樣的身相。佛法講了不執著,不執著這個身,不代表叫我們去糟蹋這個身,那你又從過又到不及了。尤其我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修行要從孝道開始。這個身體糟蹋了,還讓父母,身邊的人都要擔心,這個有折福報了。還要讓身邊的人擔心,我們又怎麼承擔責任?所以不能糟蹋這個身體。所以要借假修真,借這個假的和合的身體,修我們的道業、修我們的真心。這個觀身不淨。

  「觀受是苦」,身是身體,受比較是我們所感受到的。而所受的都是諸苦,世間,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煎迫,斯有何樂?所以要把這一點看清楚,世間沒有樂。所以佛門講三苦八苦,生老病死,這個是身內的,我們這個身體能感受到的生老病死苦。還有身以外的,這個外在環境給自己的痛苦。愛別離,你看兩個人遇在一起很歡喜,問題是總有生離死別,又要痛苦了,所以這個叫壞苦,也不是真的樂,愛別離。怨憎會,遇到惡緣,每天還得見面。不過會轉念就不苦了,你每天看到他很難受,馬上轉個念,這個人提醒我,我心量不夠,還有看不順眼的人,那他就不苦了,他就變成你的善知識了。所以煩惱即菩提,轉個念就不苦了,但是要會轉。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苦,而這七個都是苦果,最後一個五陰熾盛這是苦因,五陰熾盛就是色受想行識,就是我們有感受、有想法,進而又去造業,最後又要受報。所以前面這個苦因都是受報,但是都是因為造業才會感來苦果,所以這個五陰熾盛是苦因所在。我們看到觀受是苦,把這個真相看清楚了,那就要求離苦才能得樂。所以這個世間都是苦,但是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是我們的真心變現的,所以真心就沒有這些苦了。真心是常樂我淨,所以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阿彌陀經》這句可重要了。所以這個四念處愈提醒我們,我們就知道求生以後身就是金剛不壞,受就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

  心,這裡是「觀心無常」,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是真心常住。這個世間是「觀法無我」,這個我就是不自在,做不了主。能做得了主那就年年十八歲多好,都是英俊瀟灑,都是美麗永駐,可是做不了主,一天一天老。但是西方極樂世界真心變現的國土,真的有我,就是可以主宰,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你的房子要建在空中就建在空中,不會掉下來。所以這個真心是有常樂我淨的,所以愈了解就愈想求生淨土。這個觀心無常,我們的這個心剎那在生滅當中,止都止不住,那個速度快得不得了。像師長老人家常常在講經的時候提到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自己控制不了。就像《金剛經》當中說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人一天當中,想過去的事不知道想了多少,統統不用招它來它就自己來了。

  人要念佛的時候還要提醒自己,好,我先靜靜心,好,開始念佛,這樣才能念。煩惱都不用,不用請它自己來。所以過去煩惱很多,未來煩惱也不少,有時候未來煩惱不止煩惱自己,兒子、女兒、丈夫什麼一堆,都在煩惱每個人的未來。心有千千結,都在那擔心,所以觀心無常。連現在心也是妄念相續,人有時候在跟對方講話,心在想其他的事。人家對方還說你有沒有在聽,魂出去了,現在妄想也很多。所以一般人說安住當下,夏蓮居老居士有一句法語很好,「隨處安閒,自然合轍」,人可以到哪都安心,到哪個環境,見哪個人,都專注,都真誠恭敬,都在道中。我們有時候要去見一個人,還沒見就在那裡,真是太不願意來,還得見他。然後一坐下來還在那裡想,他待會會不會跟我講什麼,他最好不要跟我講,妄念一大堆,都不能隨處安閒,自然合轍,大陸是念ㄓㄜˊ。

  「顛倒想滅,肯心自許」,這個顛倒想就是《金剛經》講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我們這個心的無常就是,過去煩惱、現在煩惱、未來煩惱,止都止不住。念佛要得力,也都要在放下過去煩惱,放下現在煩惱跟未來煩惱上下功夫,佛才念得好。所以放不下,佛號要念得好也不容易。所以這個四念處幫助看破,真看明白了,身不執著了,不貪享受種種,放得下,佛號就念得比較得力。

  所以夏蓮居老居士又有一句很重要的法語,「過去勿留滯」,過去的事已經過去了,不要再放心上,不要見人幾十年前的往事,又要一把眼淚一把鼻涕開始講,過去勿留滯。「未來勿將迎」,未來還沒發生,幹嘛想它?現前一句,字字分明,現在這一句阿彌陀佛字句分明,這樣念佛才能得力。所以要放得下過去現在未來妄想,佛號才能得力。所以祖師這些法語對我們都很有受用。

  「觀法無我」,就是一切諸法都是因緣所生,因緣聚、因緣散。所以這一條是屬於宇宙觀,讓我們了解一切萬法,如《般若經》上講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它是剎那剎那生滅的,不能執著。我們了解這個真相了,就不會對世間貪著。所以佛菩薩是遊戲神通,他知道這些都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大作夢中佛事,他在這些虛妄相的因緣聚散當中,幫助眾生善根增長,幫助眾生求生淨土,這是諸佛菩薩的境界。我們看不破世間都是虛妄的,我們就會染著,染著之後就要去貪求,貪求之後就造業,之後就要受報輪迴,差別就在這裡。

  師長老人家在他《十善業道經》的講記當中,還有很多重要開示,我們畢竟課程時間有限,大家真有時間,都可以再自己去多學習。像師長講到這個觀法無我,心才真正得清淨,像諸佛菩薩一樣,無量劫來積功累德,度化無量無邊眾生,心裡頭一塵不染,大作夢中佛事,修建這些水月道場,遊戲神通。《金剛經》上已經給我們透消息,就是「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而得度者」,實無眾生就是心裡頭不著相。為什麼不著相?觀法無我,這個很重要。而且眾生得度是因為他有佛性,我們只是一個增上緣,把他的佛性善根喚醒。所以佛也說他沒有度眾生,眾生最後還是自己覺悟起來的。而且佛他是心地清淨,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他也沒有四相,他做完,做的時候,不是做完心地清淨,做的時候心地也清淨。

  所以《金剛經》重要,我們在這個世間要不染著,《金剛經》還得多讀誦,提醒自己。佛菩薩都說他沒度眾生,我們怎麼常說自己度了多少人?禮旭記得當時候還沒學佛,剛好接觸到一些佛教徒,自己對佛法也還不是很了解,跟他們交談的時候,聽到他們說,某某人是我度的,某某人又是我度的。我也不是很懂,後來剛好有機會讀《金剛經》,佛都不說他度眾生,怎麼我們都說度很多眾生?再來《金剛經》還有一句話說,「菩薩若著相布施,即不名菩薩」。菩薩他布施了,還落一個相說,我布施給某甲某乙什麼東西,他已經不是菩薩了。我們度誰度誰,常常還掛在口上,講出來還要人家讚歎,那不都搞名聞利養,都著相了,都居功了?度眾生還是我們的功勞,那還得了?冥冥中不知道有多少佛菩薩在加持,我們只是盡點力而已,微薄之力,盡點本分,居然說都是功勞,那就名聞利養心上來了。

  而且人一有居功,要不就想要人家肯定讚歎,要不就要希求未來果報,就不是無求的付出了。所以我們也聽過,念佛團團長幾十年帶人助念,結果後來他生了重病,人家要進去幫他念佛,統統被他趕出來。奇怪了,他念了一輩子,怎麼臨終病得很重不念了?後來了解了,他帶人念佛,他有個希求,我的身體會健康,可是他帶人助念那麼久,最後一生病,他不相信佛法了,他有希求,他有居功,就變成障礙了,很可惜。

  玄奘大師對佛門的貢獻,那真的是數一數二的,而他老人家翻譯經典,從他從印度回來到他走,翻譯了十九年。從去西天取經到回到中國,十九年。你看加起來三十八年,一生都是為佛法為眾生。結果他臨終病得很重,玄奘大師的念頭是什麼?是不是我把經翻錯了?您看他奉獻一生,沒有求一個果報,念念都想著不能耽誤眾生。所以馬上起來反省,會不會我把經翻錯了?馬上菩薩就示現告訴他,你過去生殺業非常非常的重,因為這一生功德太大太大了,重罪輕報,所以菩薩馬上就來安慰玄奘大師了。而玄奘大師晚年生這個重病,他的念頭太令我們佩服了,做了那麼多的大功德事,心裡頭痕跡都不落,真的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給我們的好榜樣。我們這一條路,如果能夠效法祖師大德,這一條路還是可以走得很平穩的,重要在我們有正確的心態、態度。我們師父講得太精彩,分享不完,人生最難的不是奮鬥是抉擇,大家自己有時間好好再聽師長老人家《十善業道經》的講解。

  我們接著看四正勤,昨天也已經有提到,「正勤莊嚴故,悉能斷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四正勤最核心的是斷惡修善。為什麼往生的人都要有四正勤的基礎,因為不斷惡修善,那就要墮落了,很可能人身都保不住,所以一定是要斷惡修善。我們斷惡修善要學釋迦牟尼佛,他棄位出家,你看世間這一些他都不染。而師長老人家慈悲,點出了最需要斷的惡,十六個字,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一定要從這裡斷起。老人家說這四個斷了才到佛門口,佛門還沒進。所以斷惡重要,不斷惡,每天還在造業,造業就要受報了。修善要如釋迦牟尼佛的修法,一生全心全意為眾生服務,所以我們活在世間一天不要造業,學釋迦牟尼佛,活一天,為佛法、為眾生修三種布施。內財,用自己體力去服務,去弘揚正法,有內財布施。有法布施,眾生聽了這些教誨他心安,他知道斷惡修善了,這也是無畏布施。這個是我們談到斷惡修善的重要性。而《地藏經》還提醒我們,「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所以這個惡不是言行是惡而已,念頭就是,所以要下很大的決心,從念頭調伏起。所以這一部《十善業道經》就教我們,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絕不能讓邪念進來。正念現前,邪念就污染不上。

  接著是放下,四如意足,也是四神足。所以經文說,「神足莊嚴故,恆令身心輕安快樂」。四神足也是四如意足,我們看古代這些大戶人家,有的手上他的玩具就拿個如意,叫回首如意,要回頭是岸。所以人怎麼自在,怎麼如意?不做欲望的奴隸才能如意。人為什麼隨著年齡增長愈笑不出來?所以假如是如意,小孩最如意,每天樂呵呵的,一天笑一百八十次。人成年以後一天才笑七次,那他奇怪了,努力讀書,努力工作,最後結果是笑不出來,那不是很冤枉嗎?所以不學佛,這個人生真的稀里糊塗的,都不知道走對還是走錯了?

  而師長老人家在講經的時候有講到,他幾十年前到大連,當時候同胞們都很羨慕美國人。結果老人家就說,美國人的生活不如你們。他們很驚訝,他們羨慕得要死,怎麼師長老人家說都不如他們?接著老人家給他們分析,美國人你看他們現在花錢,不知道花到子孫哪一代的錢,負債,他們都是先花,沒有儲蓄,所以連後代子孫的錢都花。這有點不合道理,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來,沒有哪一代是花後代子孫的錢吧?對。所以你看現在社會,都覺得是進步,不見得,有很多以前不對的事現在都在幹,而且還幹得很合法,這不妥當。他們都是很年輕就開始買手機、買車、買房,所以很年輕就負債,到死的時候有的還負債。所以工作很緊張,工作不能沒有。所以見到同事,那是我的競爭對手,所以工作像戰場,誰都不能搶我的位子,精神緊張。而且都負債,很怕沒工作,車子跟房子要被拍賣咋辦?師長老人家說,你看你們都沒有負債吧?忙完了坐在家門口,吃著花生米,喝著老酒,看著月亮,你看他們能過這樣的日子嗎?老人家這麼一說,這些同胞們聽了很有道理。所以真正自在是什麼?放得下欲望的人才自在得了。時時都債務纏身的人哪自在得了?而一個人,所以這個欲如意足,就是欲能放得下,欲望一放下,身心輕鬆、輕安,煩惱一輕,智慧就出來了。所以能欲如意足,他是禪悅為食,他是法喜充滿。所以顏回他物質生活很差,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世間的人一看,那怎麼樂得起來?境界不一樣。

  所以師長他常說,釋迦牟尼佛是榜樣,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這是最低的物質水平。可是你看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些大阿羅漢弟子們個個都容光煥發,法喜充滿,所以他是回頭如意,心從五欲六塵回到道上了,所以這個是欲如意足。師長老人家還說,像美國人房子很大,請人家來要花很多錢,最後都是自己整理,整理房子、整理花園,因為有時候草長太多不行,人家會告你,到底是人住房子,還是房子住人?假如一個房子房間小小的,整理起來可輕鬆了,可如意了。像我們現在住在漢學院,那房間很小,整理起來很沒有負擔,挺好的,你真正要用功,教室裡面、圖書館裡面有書,住的房間根本就不用大,反而自在。

  所以這些事都要自己會去觀察、會去感悟。所以師長講到,深深的去思惟,冷靜的去觀察,就能看到世間所有一切都是累贅。到最後你會想到,連這個身體都是累贅。所以老子厲害,他看得出來,他說「吾有大患,為吾有身」。這個身體最後還要放下,像生龜脫殼一樣痛苦,身也是累贅。所以身外之物愈多負擔就愈重,你的日子過得愈辛苦。所以想想佛菩薩祖師們所示現的,仔細去想想,冷靜去觀察,我們就覺悟了、就明瞭了。所以什麼都要放下,一心只求正覺,不被物累,一生為別人不為自己,這是真快樂,中國古聖先賢講的,助人為快樂之本。而我們《華嚴經》裡面,表演這個五十三參的是善財童子,善財童子你看他,善財童子他很有福報的,他是在福報順境當中修行,這個是不簡單的。

  而且這個利益眾生還要契機,假如你現在學佛,過的日子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很可能現在人都被嚇跑了,不敢學了。所以這個利益眾生還要契機,我們過的日子不缺,雖然沒有很富有,也很快樂,這樣眾生看了歡喜。你假如過的是他忍受不了的,他反而不敢來了,所以什麼時候都要想到給眾生啟示。比方我們佛弟子,就要常常保持這樣的敏銳,念念為眾生。這一點師長老人家給我們很好的表率,你現在道場的規矩,有時候規定到眾生根本不敢來,那他就沒有親近的機會了。所以師長老人家都是很溫和、很親切,讓人很願意來。假如說來見這個善知識他的壓力很大,他可能就找個理由藉口就不願意來了。像在公共場合老人家都指導,見到法師不要跪拜,因為你在公眾場合一跪拜,沒學佛的人想說,學佛以後還得這樣?他心裡有個負擔,不敢學了,這樣就障礙他了。你看師長考慮事考慮得這麼細膩,所以老人家知道持戒有開遮持犯,你該開緣的時候不開緣也是犯戒。可是什麼時候是該開?都是考慮眾生得不得利益,所以佛門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

  第一個這個是欲如意足。第二是「念如意足」,就是一心正念,住於十善業道,住於菩薩道,住於這一句萬德洪名,所以這個念就是一心正住。一心正住,用淨土宗的教誨,都攝六根是一心,就不是散亂的心,淨念相繼是正住,就住在佛號當中,所以這個就是念如意足具體的落實處。第三、「進如意足」,能精進修行得法喜。而且這個精進不能間斷,所以念如意足是一心不亂。「慧如意足」是心不顛倒,所以面對境界清清楚楚,不被境界誘惑,不被境界所轉,這個是自己有般若智慧現前而得自在,這個是慧如意足。

  接著我們看五根,經文講:

  【五根莊嚴故。深信堅固。精勤匪懈。常無迷忘。寂然調順。斷諸煩惱。】

  這個『五根』,有了這個根,如植物有根,能生長,能茁壯,才能開花結果。所以比喻修行要有此五根,能成就一切善法功德。有五根才有五力,因為這個五力是由這個五根產生的力量。第一個「信根」,師長也是講到,他都已經出家受具足戒了,回到慈光圖書館謝老師。李炳南老師遠遠還告訴他,你要信佛,所以信佛不容易。李老還說,有許許多多出家人,一直到老死都不信佛,所以佛家講「袈裟之下失人身」。又說「地獄門前僧道多」,都是因為不信佛。所以怎樣才是信佛的人?依教奉行才是真正信佛。所以假如這個信根在哪裡看?有我們這部經,真有信根了,決定不殺生,不惱害眾生。在《戒經》裡面還講,「清淨比丘不踏生草」,他那種不傷害眾生的心時時能提起來,所以連生草都不忍踏。但佛法有開遮持犯,比方說實在有重要的事要趕路,這個時候可以開緣。像不偷盜這些,那就是沒有佔眾生便宜的念頭,所以是這樣去依教奉行的人,他才是有信。所以有這個『五根莊嚴故』,感得的就是『深信堅固』,深信淨土、深信佛法。而且心淨則佛土淨,所以要往生淨土,很重要的要修清淨心,要一直放下這些染著。所以深信要堅固,不會被任何境界所影響才有根。

  『精勤匪懈』,這個是指進根。而且這個精進不是有精進的空殼子,卻沒有內容。我們看到也有朋友,《無量壽經》念了三千遍了,可是看他跟人相處,這些經教都沒有落實,所以這個精進就落在一個相上了。所以讀經是讓我們明理,明了理以後要做,所以精進是要有內容,要有下手處。就像受持《無量壽經.積功累德第八》,阿彌陀佛那些行持要效法,要「少欲知足」,你欲望要淡,要「惠利群生,志願無倦」,要「和顏愛語,勸諭策進」,這個強勢、傲慢,脾氣要改。這精進要有具體的內容去落實,最具體的就是十善業道要落實。然後這個落實就是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所以匪懈,不懈怠。

  念,念根,所以他能『常無迷忘』,沒有忘失正念。一般眾生他念什麼?他念念不忘我,執著這個我。所以末那識是第七識,第六識是分別,第七識是末那識,就是我執,第八識阿賴耶識是落印象。我們所造一切善惡種子都落在這個阿賴耶識的倉庫裡面,遇到緣它就起現行,都在這含藏,這是第八識。而我們這個我執,這個第七識無論什麼時候、什麼場所,從來沒有把這個念頭斷掉,這個念頭斷了就出六道輪迴了。所以這個要有念根,就是要把我執自私自利轉掉,不要念我,要念眾生,要念阿彌陀佛。這樣才能常無迷忘,所以才能都在萬德洪名中,都在十善業的善法之中,沒有忘失。

  定,定根有了,『寂然調順』,身心寂靜安詳,柔和調順,而這個寂然調順很有味道,定了,心很安靜。這個在經文當中「寂然」是心地清淨,清淨心就產生調順的作用。調是自受用,順是他受用,所以這個順就可以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所以這個寂然調順,跟我們古聖先賢講的很相應,所謂無為而無所不為,無所不為而無為。無為,他就是無私無欲無求,所以是寂然。無所不為就是有緣了,他從清淨心,從慈悲心當中起作用,去幫助眾生。所以無所不為也是調順,無所不為對自己不斷調伏妄念,對眾生能夠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所以無為是自受用,無所不為是他受用,無為是不變,無所不為是隨緣。所以佛菩薩應化在十法界,《楞嚴經》上講,「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也就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應以什麼身得度,即現什麼身而為說法,這是無所不為,所以他不變,他是在寂靜當中。但寂靜不是死的,他有緣他就會幫助眾生,所以不變隨緣。隨緣當中,他的心也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所以隨緣又不變。所以他是雖然無所不為,但是他的心確確實實住在無為,就是《楞嚴經》說的他常住在真心,所以這個是定。

  在《教乘法數》當中,對於這個定根,他是講攝心正助,相應不散,代表我們攝受自己的心是正助雙修,持名念佛是正修。而斷惡修善是助修,就像我們剛剛講的,成就四法裡面的植眾德本,就是積功累德,我們的處事待人接物,穿衣吃飯應酬,都是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都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就是助修。心都定在正助雙修當中,這個心就相應不散,都是在定中。這樣子二六時中,這一句佛號就決定不能夠失掉。失掉了佛號,失掉了正念,在佛家講叫失念,失了正念,不可以失念,要念茲在茲。念茲在茲就像我們今天講的住正定聚,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見阿彌陀佛。接著第五根慧根,能夠斷諸煩惱,就是有慧根就能不起貪瞋痴慢等煩惱,而且可以非常準確的鑑別是非善惡邪見。

  在《教乘法數》註解這個慧根,說「以觀自照,抉擇分明」,意思就是用觀來觀照一切境界,都能分辨得很清楚。而這個觀跟想不一樣,所以佛門不用研究用參究,參究就是觀,想就有妄想分別執著,觀就是離妄想分別執著。觀的功夫有深淺,淺的觀照用淨土宗叫功夫成片,再提升叫照住,淨土宗叫事一心不亂;功夫再高,照見,那就理一心不亂了。所以《心經》上講說,「照見五蘊皆空」,那這個智慧就現前,這個是般若智慧起作用了。所以這個用觀,就要能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那我們現在下手處就是不要執著我,然後不要去分別,平等的恭敬,還有不要落印象,我們一落印象,看到這個人,想到那個事,就很多成見在裡面,那就不是觀了。

  下面經文進入三十七道品的下一個科目五力:

  【力莊嚴故。眾怨盡滅。無能壞者。】

  所以代表有十善業的基礎,進而修習五力莊嚴自己,就能斷除一切冤業煩惱。這邊說『盡滅』,就能把它斷除,『無能壞者』,就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壞他的道心。而我們看到這個『眾怨』,有時候怨,我們可能會想到是外面是怨,事實上不但外面的障礙是冤業,自己本身的障礙也是冤業。我們看比方懈怠懶散是冤業,你不精進了,那這個懈怠懶散是冤業,所以在《教乘法數》裡面講,五根所對治的都是冤業。比方信根對治什麼?懷疑,所以懷疑是冤業。進根對治懈怠,所以懈怠也是冤業。念根,那你失念,昏沉,也是冤業,要能正念分明。定根對治散亂,所以散亂也是冤業。慧根對治愚痴,愚痴也是冤業。所以這些都是內在的冤業煩惱。所以這個眾怨盡滅,這個還有內外。所以你內把懷疑調伏,外,人家任何的這些說法都不會動搖你的信,不會動搖你對佛法、對善知識的信,這才有信根跟信力,有力量了。

  所以《八大人覺經》跟我們講四種魔,有三種就是內在的,只有一種是外在的。內在五陰魔,色受想行識,這是身心的魔。還有煩惱魔,還有死魔,這都是我們自己的。人死了,一輩子的修行沒有成就,一轉世要重頭再來,所以這個死魔很厲害,所以不能再死了。這一生最後生,是要活著去極樂世界,不能再死了。佛經上講的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不再投胎了,要有這個志氣。外在的魔障是天魔,有時也考驗,像佛要成佛之前,你看都有這些外在的天魔來干擾,以定慧力,降伏魔怨,得微妙法,成最正覺,都要降伏這些內外的魔。而我們要想破外面的冤業,先要斷內在的冤業,裡面斷了,外面都能化解;裡面沒有斷,外面這些冤業很難化解,你遇緣,內在有這個習氣,遇緣又要現前了。所以諸佛菩薩大聖大賢,沒有一個不是在自己心境上下功夫,所以佛法是內學,向外求的不是佛法,是外道。如果一切都看到外面,看到別人,處處看到別人的不是,這外道,這學錯了。念念反省自己的不是,這個是學佛。所以《六祖壇經》才說,「改過必生智慧」,常見自己過,與道即相當,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還要找藉口,還要掩飾自己,那就不在道中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