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德行基礎—《十善業道經》心得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十三集)  2017/8/29  台南極樂寺  檔名:55-197-0023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學習《十善業道經》,剛好結束了十善業的經文部分,接著佛陀繼續將修學十善業的這個基礎,延伸到菩薩的六度,還有四無量心、四攝法、三十七道品、止觀、方便,這些大小乘的修學。而十善業猶如大地,一切顯教密教,宗門教下,大小乘都依十善為基礎。而一開頭延伸到菩薩的六度,因為修學有了基礎,也不能以此自滿,不能只執著在人天福報,小乘的境界。佛對小乘的修行人提醒不要墮無為坑,只有自己的寂滅安樂,而沒有能夠廣度眾生,應該行菩薩道。

  而我們《十善業道經》經文開頭,最核心的一段,「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這個惡道除了指三惡道之外,假如這個善道是指究竟圓滿的佛果,大乘菩薩的菩薩道,其他小乘人天那也屬於惡道,屬於惡趣,所以這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其實十善業做圓滿了就是圓成佛道。所以這一法是「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能用功到不容毫分不善間雜,這個就是菩薩行者了,念念離十惡,念念修十善,念念為佛法、為眾生。

  所以首先就將十善業道融入六度菩薩行,來給我們做開示。而六度第一度「布施」,而這個布施可以算包含了整個六度。持戒是法布施,也是無畏布施,持戒給眾生做榜樣,持戒的人讓人家很放心,那不是法布施、無畏布施嗎?「忍辱、精進」,能忍辱的人跟人相處不會衝突,能忍辱精進也是法布施。「禪定、般若」,這個都是給眾生做表法。所以六度也不離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所以我們看整個十善融入布施波羅蜜,會得怎樣殊勝的果報?

  我們看經文:

  【爾時世尊。復告龍王言。若有菩薩。依此善業。於修道時。能離殺害。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長壽無夭。不為一切怨賊損害。】

  佛陀接著又告訴龍王,如果有菩薩依以上十善業道,在證修菩薩道時,能夠遠離殺害、殺生,同時修布施,則能感得『常富財寶,無能侵奪』,他的財寶豐足,沒有人能夠奪取。我們看到世間有錢的人,常常會憂慮自己的錢財會不會受損害,所以有錢人不見得心能安。所以要離殺害而行布施,財寶不會被人家侵奪,而且『長壽無夭』,壽命長遠,不會夭折。現在看到非常多財富,我們古代講是富可敵國,都是在哪一個地區首富的,可是四十歲、五十來歲死了,大眾都非常惋惜。他雖然有修布施,但有可能他不懂得修十善業,沒有斷殺生。尤其一個人假如沒有素食,又常常吃野味,大家想一想,有可能他一餐飯就多少生靈,一年算下來何止千何止萬?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讓眾生恐懼,失去生命,不可能得健康長壽的果報。所以雖然有布施,但還是不能長壽健康。所以這裡是離殺害,離掉殺業了,所以能夠「長壽無夭」,不為一切怨賊損害,不會被冤家盜賊損害他的財產、損害他的身命。

  我們也曾經聽過,在戰爭當中戰況非常激烈,但是他能全身而退,所以共業當中有別業,他已經離殺害了。所以我們佛門說到萬法因緣生,這個因就是我們過去十法界的業因都有種,但是要遇緣才起現前。假如我們離了殺生,對眾生都沒有惱害之心,所以過去生結的惡緣,這一生它不起現行,它緣不具足。比方過去生你跟他結了惡緣,這一生他怒目相向對你,但是你不想惱害他,你離了這個惱害眾生的心念,這個緣會化解,這個緣可能不會起現行。所以萬法因緣生,這個緣字非常重要。而離殺生,心念都是善,都跟人家廣結善緣,強者先牽,所以一切好的緣會先現前。就像我們佛號不中斷,念佛這個種子早一點成熟,就帶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了,過去生很多惡緣它不起現行。等我們去了西方有智慧,再回到娑婆界,過去生那些惡因現前,因為我們已經有智慧了,都覺悟了,就會轉那些惡緣為法緣。所以只要到阿彌陀佛那邊報到過了,過去生那些惡緣都是緣,都是度眾生的緣,沒什麼可怕的了。所以《十善業道經》,經文當中這個離字很重要,離就是斷這個惡,然後積極修善,那絕對善報先現前。

  而經文裡面說,「而行施故」,施是布施,行布施就代表把布施都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之中。所以經文當中都是凸顯佛法一定要先落實,不是知識學術而已。所以師長有常常提到六種佛教,我們不能學成學術的佛教,更不能是企業的佛教,那變成裨販如來了,我們一定學習正統釋迦牟尼佛的原始佛教,要解行相應。

  我們看下一段經文:

  【離不與取。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最勝無比。悉能備集,諸佛法藏。】

  若能遠離不與取的偷盜行為,而同時修布施,則『常富財寶,無能侵奪』。因為行十善,又行布施,布施它是殊勝的,所以得的都是「常富財寶,無能侵奪」。而且真正落實十善,十善都跟性德相應,慢慢開啟的是性德本有的財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個相就是福報,真正自性的福報受用了,人家是奪不了的,這邊給你拿去了,很快的那個地方又來,而且來得更多。所以這個我們在師長老人家的一生都看到了,人家要道場,歡歡喜喜供養人家。但是他的福報不斷提升,晚年財富非常自在,不需要錢,一毛錢都不用帶,帶了錢鏗鏗鏘鏘挺辛苦的,需要多少它來多少。

  而我們能看到老人家殊勝的布施果報,我們也有信心,只要我們效法老人家,我們這一生也能修到這樣的境界。我們不能看了師長老人家的表演,然後心裡都是想,那是師長才可能,我們不行,這個念頭就有分別、就有執著,就有預設立場,就有懷疑自己,就有懷疑真理,你看這個念頭裡含這麼多煩惱。真理應該在任何一個人身上都能證實,才叫真理;在某一個人身上那叫偶然,那就不叫真理了。曾經禮旭有一個朋友,他就跟禮旭說,「阿彌陀佛比較疼你」,我馬上眼睛瞪得很大對他講,你這個話不能講,你這個話叫侮辱阿彌陀佛,這個罪可是阿鼻地獄。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同體大悲,哪有說他對誰比較好?所以我們自己的分別執著去看阿彌陀佛,看佛菩薩都看錯了。

  佛菩薩會看錯,連父母都看錯,我們自己愛憎太強,常常還在跟父母計較,對哥哥比較好,對弟弟比較好,對姐姐比較好,不能體恤父母之心,都隨順我們的愛憎。進而對善知識、佛菩薩也會起這樣不對的心念,都有可能把佛菩薩當作凡夫看。所以人常常要在念頭當中觀照,這個念裡面有沒有貪瞋痴慢,有沒有分別執著?這是會修行,會修行的人從起心動念處修。真這麼修了,真會發現一天當中有幾千個念頭不對,趕緊,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所以師長老人家這個表演是告訴我們,只要如法修行,都能得這樣的果報。而且我們已經看到老人家表演出來,我們再不效法,那就變沒志氣了。而且老人家又做出來,又把方法講得非常仔細、透徹,我們的目標應該是青出於藍勝於藍,這個才是真正對老師的供養。哪有一個老師教了之後,希望他的學生不如他的?都希望學生超過他,所以我們不能白跟了師長老人家這個師生的緣分。

  『最勝無比』,他得到更加無比殊勝的果報,『悉能備集諸佛法藏』,於十方三世諸佛的法藏都能夠通達明瞭,這個「備集」是通達明瞭。最勝無比是福,悉能備集諸佛法藏是慧,福慧雙修。而智慧從法布施來,法布施得聰明智慧。離不與取是道義,五戒跟五常完全相應,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妄語是信,不飲酒是智。而離不與取是道義,道義就不是利害了,完全付出,完全奉獻眾生。所以釋迦牟尼佛表演,一生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沒有一天休息,全然為成就眾生得度,脫離輪迴苦。而師長老人家效法釋迦牟尼佛,所以一生弘法利生,所有的書籍法寶統統是免費的,這法布施修得圓滿。所以得的是所有人提出問題都能解答,他辯才無礙。

  所以義不是利害,不談條件。但假如我們現在,佛法從釋迦牟尼佛、從善知識那邊學來,儒家從孔子、古聖先賢那邊學來,結果我們講的課、出的書,都是「版權所有,盜版必究」,這個就不是布施,因為有條件,那就變成商品了,所以這個法布施就談不上了,而且把法變成商品了。我們要了解古聖先賢、佛菩薩,統統都是同體大悲,沒有條件的,所以師長老人家法緣殊勝,就是他無私無條件的付出,都是歡迎翻印,功德無量。所以師長有講到,假如這個書印版權所有,盜版必究,這個當事人的心量不夠,很可能他的境界不算太高。所以我們學習的,最好都是覺悟的佛菩薩聖賢的經典,學習的都是已經修行過來,一切為眾生的明師、善知識,這樣才不至於錯誤的知見誤導我們的修學了。

  我們看經文:

  【離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其家直順。母及妻子。無有能以欲心視者。】

  修學佛法的菩薩,若能遠離邪淫的非梵行,同時修布施,則能常得財寶豐足,無有能侵犯奪取者。而且他『其家直順』,他的家庭非常和樂、團結,直是正直,順是和順,所以相處得很融洽。而且這個妻子很有德行,而他的母親、妻子、兒女受人尊敬,外人絕不以淫欲心來覬覦她們,就是不會起邪念來對待他的母親妻兒。

  我們看到這裡,一個人真的離邪淫是因,又懂得布施的話,感得的果報是妻子、兒女、母親都不會受到別人的侵害,甚至於是連用邪念對待都不會,這個果報殊勝。而我們冷靜看,現在男女關係比較混亂,雖然社會風氣有影響,但很重要的共業當中有別業。假如一個人他是男主人,他持戒持得很好,那依報隨著正報轉,他所有這些女眷都是他的依報,他正報莊嚴,依報也跟著莊嚴。所以這段經文真正看明白、相信了,那就不會把責任推到境界上,推到現在的社會風氣上了。其實我們一把責任都推出去,自己只是無量的煩惱,為什麼?都落在指責他人上面。所以看這段經文也體會,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們今天有了財富,為什麼常常擔心被人家奪取?那很可能我們過去生有種偷盜的因,所以現在有了財富,常常心理上才會有這種擔憂,甚至還真有發生這樣的事。所以什麼事情都離不開感召,所以人要真正斷了佔人家便宜的心,你有了財富才會安心,不會擔心別人來偷來盜。所以真的有佛法,我們就知道,在這個時代哪怕風氣不好,我們怎麼自處,我們怎麼修身、怎麼齊家,怎麼護念好跟我們有緣的眾生,都從我們自身做起。

  下一段經文:

  【離虛誑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離眾毀謗。攝持正法。如其誓願。所作必果。】

  修學大乘佛法的菩薩,若能遠離虛妄不實的言語,就是妄語,同時修布施,則能常得財寶豐足,無有能侵奪者。而且不會遭到眾人的誹謗,因為自己講話都是真實的,一言一行讓人信任,人家不會懷疑,不會毀謗。近代印光祖師,大眾非常仰慕他,稱為三百年來第一高僧,確實大師的德行是『離眾毀謗』。我們看大師的《文鈔》,感受到大師寫的每一句話都是沒有模稜兩可的,非常堅定、懇切。那個《文鈔》看起來,都能感覺像佛說法一樣,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那種正能量很高,一看就破我們很多似是而非的觀念。所以大師是『離虛誑語而行施故』,所以能「離眾毀謗」。

  而且因為哪怕是修行人,過去生也可能有造毀謗別人的因,所以這一生全心全意在弘傳正法,也有可能遭到毀謗。而我們面對毀謗不止不要生氣,師長老人家常說,人家幫我們消業障,無始劫造那麼多業,沒有人家毀謗來消消不完,而且不趕快消臨終會有障礙。《金剛經》當中就提到,受持讀誦此經的人,「若為人輕賤」,還被人家輕賤,「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人家的輕賤毀謗幫我們消業障,《金剛經》都有教導。「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業障消了,這一生能成就。所以真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真的事事是好事,被毀謗也是好事。《了凡四訓》也講,「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被人家惡意中傷,子孫會發達,子孫的餘福都能發達,他自己得的善報就更大了。離眾毀謗,還能攝持正法,又能如實受持佛陀的教誨,而且『如其誓願,所作必果』,因為他實實在在修行,精進勇猛,他所希望完成的某件事、某個目標,都能滿其所願。所謂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只要如理如法,只要能堅持,決定都能做成。縱使過程有一些挑戰,也都是考驗我們的決心毅力夠不夠,都不是壞事情。

  而在十善業當中口業佔四條,《無量壽經》也特別將口業在身口意當中首先列出來,「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因為我們布施積了很多福報,可是假如口業不能守好,尤其是妄語兩舌不能改正,這個所做的布施不能轉成功德,不能轉成波羅蜜,都是世間有漏的福報,生死大事福不能救。功德才能出六道輪迴。所以有漏,因為我們的煩惱還很重,所以所修的都漏掉了,不能成為功德。而妄語兩舌最容易犯,所以我們這言語都要實實在在。「凡出言,信為先」。「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這個《弟子規》的信的部分,都是講言語的修養、言語的進退,都要下真功夫。兩舌變挑撥是非,甚至造成人家家庭,甚至團體,以至於弘法的道場都不和,這個罪過就大了。所以不能把功德全漏光了,這樣修學很難成就。

  我們看經文,下一段就是要離兩舌:

  【離離間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眷屬和睦。同一志樂。恆無乖諍。】

  修學大乘佛法的菩薩,若能遠離兩舌,不挑撥離間,同時又修布施,那他的常富財寶沒有人能夠侵犯奪取。而且眷屬都能和睦相處,很有向心力。因為他沒有種離間人家的因,他種的言語都是利益人家的話,調和人家衝突的話,自然感得眷屬和睦,『同一志樂』就是同心同德,和樂融融。就像我們在實修班當中,大家共同的心願,一輩子、一條心、一群人、一件事,哪一件事?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大家同心同德,和樂融融。『恆無乖諍』,這個「乖諍」就是違反情理是乖,諍是爭辯,爭執,所以違反情理,相互爭執,不會有這樣的現象。

  而在佛法裡面常常提到,剛前面我們有提到,離不與取而行施故,就是要離偷盜。而佛講過,盜僧伽物佛都很難救,因為道場的東西它是通十方的。所以三皈依皈依僧,這個僧不是某一個法師,不是某一個道場,這個僧是盡虛空遍法界的僧團。所以你盜一個道場的東西,它的債主是盡虛空遍法界的三寶,那怎麼還?

  但可是還有比盜僧伽物更重的罪,就是兩舌造成僧團失和,叫破和合僧,這個罪更重。所以我們在正法的道場當中,一定要『離離間語』。假如真的已經造了,能不能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最重要的自己能改,一切法從心想生,自己能真改過,境界自然能轉。在佛門天親菩薩就是最好的榜樣,他之前學小乘,還做了小乘五百部論,可是他毀謗大乘。後來他知道錯了,改過的決心也很勇猛,要把舌頭割掉,他的哥哥說,他的哥哥無著菩薩告訴他,你以前用舌頭毀謗大乘,你現在何不用舌頭讚歎大乘?這個是後不再造之外,更積極的去讚歎大乘,就好像一個人不殺生了,更積極的去放生,這個更有意義了。後來他接受了,在大乘佛法當中他又做了五百部論,貢獻非常大。

  好,我們再看經文:

  【離麤惡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一切眾會。歡喜歸依。言皆信受。無違拒者。】

  若能遠離粗言惡語,就是瞋恨心,罵人,能夠離惡語惡口,同時修布施,『常富財寶,無能侵奪』。而且於一切大眾集會處,皆能受到歡迎擁戴。而且大眾都樂意投靠,『言皆信受,無違拒者』。他講的話人家非常願意接受奉行,沒有會違逆抗拒的。因為他離了惡口,他心柔和質直的、真誠的,別人都能感受到,所以這樣的團體它很有向心力。所以身為領導的人,首先不能惡口罵人,這對團體的殺傷力是最大的,而讓所有團體的人心都不安。離了惡口,就像《無量壽經》上說的,「和顏愛語,勸諭策進」,這個領導者就很有魅力,團體就很有向心力。

  下一段經文:

  【離無義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言不虛設。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斷諸疑惑。】

  修學大乘的菩薩若能遠離綺語,就是不會談一些沒有意義的話,「不欣世語,樂在正論」,他只要一開口,都跟經教相應,只要一開口,都是珍惜緣分,去給眾生做法供養。而同時他又修布施,所以能『常富財寶,無能侵奪』。『言不虛設』,他所說的話真實不虛,『人皆敬受』,所有的人都能感覺到他的正氣,他的慈悲利人,所以都恭敬接受,而且能善巧方便,幫助一切眾生斷除疑惑障難。因為人的念頭言語統統是述而不作,統統是樂在正論,都在正思惟當中,久而久之對佛法這些義理能夠貫通。而且都是成就眾生的心念,他就很能體會眾生的根機,體會眾生的難處在哪,這設身處地,所以他就能以善方便斷諸疑惑。

  而古代都知道詩歌音樂對人的影響,所以孔子刪詩書,其中詩就刪了很大的部分,剩下三百首左右,「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所以這些詩都是很真情真意的情感,都沒有邪思的,所以這個就是好的社會教育。我們幾千年來古代這些戲劇表演者,他們都懂得離無義語,都演的是忠孝節義、因果報應,所以他們是非常好的社會教育的工作者,是社會風氣安定的英雄。就像很多大眾都不識字,可是知道五倫八德,都從看戲裡面學來的,所以我們不得不感恩這些藝術工作者。所以藝術工作者要清楚要隱惡揚善,絕對不能演一些讓眾生會起邪念的戲劇。而現在很多表演者他不懂,表演出來都是殺盜淫妄,這個罪業就非常重了。他們很有才華,但是沒有人告訴他們道德仁義、是非善惡,他的才華不就變成造業的一個工具了嗎?所以應該這些藝術學院,都要先學習儒釋道這些基礎的經典,他就知道他這一行最重要的教化百姓,要隱惡揚善,要離殺盜淫妄。不然廣大的百姓被我們教壞了,這個業很嚴重,可能都要到三惡道,甚至更嚴重到地獄去受報。

  好,我們看下一段經文:

  【離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一切所有。悉以慧捨。信解堅固。具大威力。】

  能夠在修學大乘佛法中『離貪求心』,再行布施,『常富財寶,無能侵奪』。且能以智慧廣修布施,『悉以慧捨』,用智慧廣修布施,所以捨,布施要有智慧。假如我們已經知道這個道場都是搞名聞利養,你就要懂得,你多給他錢,他又搞名聞利養去了,不是幫助他造業?不知道,我們誠心誠意供養布施。知道了,我們就要用智慧去判斷,做哪樣的布施真正能用在弘法利生上面,這都要用智慧去判斷。而後面談的都是離貪瞋痴而行布施,這樣才能是功德。貪瞋痴不離,修的布施再多,都是有漏的福報,不是功德。比方貪心沒有去除掉,布施做得再多,很可能下輩子做鬼王。愚痴去不掉,可是很愛布施,可能下輩子到畜生道。像現在的狗,一家人都愛護牠,伺候牠,伺候牠,牠有福,牠還很聰明,還有法布施,蹦蹦跳跳還很健康,無畏布施,但是沒有離愚痴,所以在畜生道享福報而已。所以世間的福報不要,要離貪瞋痴。就像假如我們貪法,所以師父常講,是讓我們斷貪瞋痴,不是換對象。世間的你不貪,到了佛門來貪法,學得再多,還有貪心,不生智慧。變成什麼?世智辯聰,這個是增長傲慢,不是很能利益眾生。所以能真正離貪心而行布施,他就身心都能捨了。一捨,煩惱輕智慧長,所以對於佛法的信解更加的堅固不動搖,而具有盛大的威德和道力。這個威德道力就是如來果地上的十力、十八不共、四無畏,這個我們在待會後面的經文,再跟大家做交流,後面有提到如來果地上的殊勝果報。

  下一段經文:

  【離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速自成就。無礙心智。諸根嚴好。見皆敬愛。】

  菩薩能遠離忿怒心,就是瞋恚,而修布施,『常富財寶,無能侵奪』,而且速就是很快速,就能成就無障礙的心智。因為沒有不能包容的人,不會跟人對立計較,然後他就不會起瞋恨,不會被境界所轉,所以他能身心真正自由解脫。你心境沒有障礙,相由心生,所以『諸根嚴好』,身體相貌莊嚴妙好,『見皆敬愛』,有見到的人無不敬愛。這個很好的表法就是,彌勒菩薩大肚能容,笑口常開。

  下一段經文:

  【離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恆生正見敬信之家。見佛聞法。供養眾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

  菩薩修行若能遠離邪見和顛倒妄想,就是離愚痴,而修布施,他『常富財寶,無能侵奪』,恆生就是生生世世生在具有正見敬信佛法的家庭。所以假如不離愚痴修布施,會生到富貴家,但不見得能生到正見敬信佛教的家庭。實在講有了富貴,不能生到正見敬信的家庭,會增長很多富貴的習氣,甚至富貴很容易造業。所以真正的福報是能遇佛菩薩的教誨,這是真正的福報,因為他真遇到了,他懂得斷惡修善,他命運都能改變。可是他只有福報遇不上,很難不造業,很難不墮落。生到這樣的家,可以『見佛聞法,供養眾僧』,就是能夠「見佛聞法」,供養僧眾,所以他能恭敬三寶,培植福田。還能『常不忘失大菩提心』,他往昔所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發的求生淨土的菩提心永遠不會忘失,而且還會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當中。具體就是師父講的,要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來處事待人接物,這是常不忘失大菩提心。而見佛聞法供養眾僧是恭敬三寶,六祖大師講到三寶,皈依佛,覺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淨而不染。所以我們要知道自性三皈依,是念頭時時都要覺正淨。住世三寶就是時時提醒我們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而我們現在能在正法的團體修學,能跟著明師學習,這也都是我們有「離邪倒心而行施故」,才能「恆生正見敬信之家」。而更重要的,知緣、惜緣、造緣;知福、惜福、造福;知恩、感恩、報恩,這樣更殊勝的果報轉轉增勝,我們不能貪著,滿足了,應該更懂得去造緣。

  好,我們看下一段經文:

  【是為大士修菩薩道時。行十善業。以施莊嚴。所獲大利如是。】

  這一句經文就是總結前面十段經文,這十段講到菩薩修菩薩道的時候,以十善業道為基礎而廣修布施度,所獲得種種殊勝的利益。今人不知勤修十善,而沒有十善的基礎,雖然修六度萬行,雖然修布施,但不具上述的功德利益。因為沒有十善,都是有漏的,都是還帶著十惡業在行六度。所以我們對這些經文,能有這麼殊勝的利益,我們不懷疑,更重要的從我們的起心動念處,要去掉十惡,行十善,才是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而這是佛陀就六度當中的布施度,給我們開解以十善業道而行布施的殊勝果報。

  接著經文又說到:

  【龍王。舉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莊嚴故。能生一切佛法義利。滿足大願。】

  世尊接著對龍王講,能明瞭以上所講十善業道為基礎,而廣修布施度的功德利益,已經能領悟了。以下簡要說明,以此類推,以十善業道為基礎而廣修持戒度的菩薩,便能獲得一切佛法的真實義利,而且滿足大願,能滿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願。而佛陀講『舉要言之』,就是接下來都是以最重要的綱領來談,就沒有像布施度,從十善行布施來彰顯殊勝的果報,接下來都是舉要言之。但我們要善於去領悟,比方說這裡講持戒,那應該就是能離殺生而行持戒,能離偷盜而行持戒,能離邪淫而行持戒,以此類推,到每一段接下來講的修學的行門,都是把十善業融入了這些行門。包含後面講的止觀都是一樣,要把十善業融入這些行門。包含念佛也是一樣,也是要以離殺生而行念佛,以不偷盜而行念佛。假如不這樣來念這句萬德洪名,那很難成就的,都要依在十善業的基礎,不然修不成功德。

  好,我們看經文,能夠持戒來莊嚴自身,而這個戒歸納成三種:第一、「攝律儀戒」,是佛教導眾生不犯威儀。這個攝律儀戒指不應該做的事,如諸惡莫作。第二是「攝善法戒」,是佛教導眾生一定要做的事,如眾善奉行。第三類是「饒益有情戒」,以利益一切眾生為戒,普度眾生。這件事可以利益眾生,你不去做,那犯戒了,隨緣隨分隨力,盡力去做。當然持戒還延伸到遵守法規,遵守風俗習慣,道德觀念,都算持戒。而戒為無上菩提本,所以有戒才有佛法。佛滅度之前交代「以戒為師,以苦為師」,因戒能得定,因定能開慧,所以能持戒就能契入佛法的真實義理,進而滿足自己發的四弘誓願。

  接下來經文講:

  【忍辱莊嚴故。得佛圓音。具眾相好。】

  以十善業為基礎的菩薩修行忍辱度,莊嚴自己,便能獲得諸佛的圓妙音聲,具足佛所有的一切相好。忍辱是能忍受諸侮辱惱害,而沒有瞋恚心,大分三類。第一、人為的加害,這表示人事環境;第二,修行中的種種困難,包含物質環境,種種的這些逆境挑戰;第三、仔細觀察諸法本性的耐性,等於是修行也要很有耐性決心毅力,都得忍。就像《無量壽經》當中講,「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在修學的路上常常都快撐不下去了,山窮水復疑無路,還能堅持下去,很快過關了,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個是考我們的耐性。

  而有圓妙的音聲,能夠讓聞者很容易理解,而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這個音聲也是從忍辱修來的。我們看釋迦牟尼佛,一音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釋迦牟尼佛前世修忍辱修得好,《金剛經》的公案忍辱仙人,都是我們的學處,被歌利王割截身體,我們從來沒有遇過這麼大的磨難,慘絕人寰。但佛陀沒有生瞋恨,沒有報復心,他的忍辱波羅蜜、持戒波羅蜜成就了,而且還說成佛之後第一個度他。所以有世尊的表演,我們遇到任何的人事境緣,一想到佛陀,我們這個是小巫見大巫,轉個念就過去了,就勇於去面對了,不能白當釋迦牟尼佛的弟子。

  而這個相好是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一個人四十歲以前,相貌可能跟父母很有關係,但四十歲以後,那是看自己的修養了。所以人能夠真正忍辱莊嚴,這一生相貌都能得很大的轉變。就像《了凡四訓》,了凡先生有遇到一些朋友,一看氣質都變了,很多他小時候的習氣都沒了,這個就是他修忍讓、修忍辱、修謙讓,他的相貌都轉了,命運也改了。所以佛所說的經教,真幹的人,這一生都能契入這些殊勝的果報。

  經文講:

  【精進莊嚴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

  若能以十善業為基礎的菩薩,修行精進波羅蜜,莊嚴自己,便能降伏魔王冤家、煩惱習氣,深入諸佛的法藏。師長老人家講經的時候說,菩薩唯一善根精進,所以精進就很快能入境界。精進,精是純而不雜,一門深入,不能雜進,學一大堆,都變佛學常識;進是選定方向目標,勇往直前,不會輕易改變目標,不會退縮,能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精進分三類:第一、「披甲精進」,像批鎧甲一樣,就是有大志願,不畏懼種種艱難困苦,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這是披甲精進。第二、「攝善精進」,他勤修善法不厭倦,這個根源還在利眾的心切,他動力是慈悲為本。所以《華嚴經》說,勇猛精進,度一切眾生出生死海,那就是發了堅定利眾的心。所以第三類就是「利樂精進」,勸化眾生不疲不厭。我們看老人家年紀這麼大,有時候坐飛機十幾個小時,時差都還沒有調,一到一個地方有重要的人來了,都盡心盡力法供養,因為這些重要的人可能以後要再見不容易了,為法忘軀,為了正法,為了對方得利,不疲不厭,所以能很快契入佛法的境界。

  經文講:

  【定莊嚴故。能生念慧。慚愧輕安。】

  以十善業為基礎的菩薩,修行禪定波羅蜜來莊嚴自己,便能生念慧等五根五力,還有『慚愧輕安』,這樣使身心自在快樂,充滿智慧法喜,這個非常殊勝,但是是要十善的基礎來修禪定波羅蜜。這個『念慧』是指五根五力中之兩個部分,五根五力是指「信進念定慧」,而這兩個其實就包含了五根五力,我們在後面的三十七道品,再來進一步說明。還能得「慚、愧」,這是兩個善心所,善心所有十一,慚愧是最重要,排在第一。惡心所有二十六,所以我們學壞快,學好不容易。所以自己的道心跟環境很重要,總在遇緣不同,有好的環境,我們的善根能得以增長。所以《三字經》前面講孟母三遷,非常有道理。慚是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愧是對得起社會大眾。有一句成語叫「無愧衾影」,衾是棉被、被子,就是一個人自己睡的時候,要對得起被子,就是對得起良心,一個人獨處的時候,要對得起那個影子,古人是這麼樣觀照反省自己的。假如有對不起良心,面對影子,面對棉被都覺得無地自容。「輕安」是輕鬆愉快,歡樂安穩。

  【慧莊嚴故。能斷一切分別妄見。】

  以十善業為基礎修行智慧度,修行般若度來莊嚴自己,便能獲得諸法實相,斷除一切分別妄想邪見。而這個般若也分三種,有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文字般若是指佛說的一切經典,及祖師大德的著述,能開啟眾生的智慧。所以經是佛母,要透過經典開始依教奉行。第二、觀照般若,是依照經中的義理方法,於日常生活當中修正自己的心行,使跟佛法相應,就是解行相應,這叫觀照般若。實相般若,那就是契入宇宙人生萬法理事性相因果的境界。這個是『慧莊嚴故』。

  接著是四無量心:

  【慈莊嚴故。於諸眾生。不起惱害。】

  能修學十善業為基礎,進而修習慈無量心來莊嚴自己。慈是與樂,悲是拔苦,所以能對一切眾生不起惱怒之心,更不忍使眾生受到傷害,所以是與樂。我們持這一條教誨,不能讓眾生因我們生煩惱,這是慈無量心。有人因我們生煩惱,我們都要反省修正,菩薩所在之處讓一切眾生生歡喜心。

  【悲莊嚴故。愍諸眾生。常不厭捨。】

  悲是拔一切眾生苦,憐憫一切眾生,不管眾生能否接受教化,他都永不疲厭,永不捨棄眾生。哪怕他現在不能接受,我們做給他看,也是給他種善根。所以佛是不捨一人,沒善根給他種善根,有善根給他增長,善根成熟,讓他當生能成就。

  【喜莊嚴故。見修善者。心無嫌嫉。】

  修學十善業道的菩薩,進而能修習喜無量心莊嚴自己,就是見到一切眾生的善言善行,絕不嫌棄嫉妒,而能隨喜讚歎。這個很重要,不然嫉妒心造的業可重了。都能看別人的優點,隨喜功德。而且於一切眾生的不善行,心裡不落痕跡,心裡假如有落痕跡就很難隨喜功德。所以普賢行有稱讚如來,所以普賢行持是只見眾生的好,眾生的不好心裡痕跡都不落。別人的不好落痕跡了,一遇到機會,借題發揮批評人家。人家好的時候還講幾句酸溜溜的話,就很難喜莊嚴故。

  【捨莊嚴故。於順違境。無愛恚心。】

  行十善業道,又能兼修捨無量心莊嚴自己,那就對於順境不生貪愛,對於逆境不生瞋恚。那就順逆皆佳境,惡善咸良緣,一切境緣都是來成就自己,都是來提醒自己還有哪些貪瞋痴慢的習氣,進而把它放下,就是捨莊嚴故。其實捨就是放下,內心平等恭敬一切人事環境、物質環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

  【四攝莊嚴故。常勤攝化一切眾生。】

  修學十善業道的菩薩,進而能修習四攝法莊嚴自己,便能恆常精勤,不疲厭,精勤,攝受教化一切眾生,法緣會很殊勝。而四攝是菩薩攝受眾生的四種方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布施,眾生樂財,財布施,樂法,法布施,令起歡喜心而受教。這個緣就非常好,他一歡喜就願意聽你說。

  而這個四攝的布施有分四種,叫四悉檀,悉是普遍,檀是檀那,就是布施。第一、「世界悉檀」,其實就是我們的心要包太虛,心量要大,普施。第二、「為人悉檀」,就是要念念成就眾生。第三、「對治悉檀」,這個講得更細了,你要幫助眾生,你要知道他的問題在哪,對治就是對治他的問題,叫對治悉檀。現在眾生這些問題點,我們怎麼幫助他?他不孝,你孝給他看;他不忠,你做忠的榜樣給他,這是對治眾生的習氣。作斯示現,順世間故,這對治悉檀。第四是「第一義悉檀」,意思就是能夠讓眾生入佛菩薩的境界,入究竟圓滿的境界,叫第一義悉檀。因為你幫助他最後沒有辦法了脫生死,那還是解決不了問題。所以四依法裡面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要依能夠究竟解脫圓滿成就的佛法。所以連布施最後都要第一義悉檀,就是入佛的境界。我們幫助眾生最後要,就像俗話講的,好人做到底,送佛要送到西,一樣的道理。這是布施。

  愛語,隨眾生的根性善言安慰曉喻,讓他明理,這樣他會歡喜心受教。所以這個愛語就是利益他,不一定是說好聽話,是他能接受,也知道你為他好。所以「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你指出他的問題,不要讓他聽完之後信心喪失。「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你教人家行善不要一下很高,人家一聽都覺得做不到,他根本不想做了,要循循善誘,循序漸進,都是愛語。利行,以身口意的善行利益眾生,幫助他,讓他覺得有你在真好,大家很有安全感。同事,跟著眾生和光同塵,而且能以法眼觀察眾生的根性,隨其所歡喜的去護念他,同沾利益,讓他起歡喜心,接受聖賢教誨。這是四攝。

  接著是:

  【念處莊嚴故。善能修習四念處觀。】

  修學十善業道的菩薩,進而能修習四念處莊嚴自己,就能擅於修習四念處觀法,將心安住在四念處,才能斷除貪瞋痴慢而不放逸。這個四念處就是看破,念是能觀的智慧,處是所觀察的境緣,就是用智慧觀照一切境緣,叫念處,就是看破。四念處觀,觀是對一切萬事萬法的想法看法,所以四念處就是四種對宇宙人生真相正確的想法看法。想法看法重要,因為指導我們的說法做法,所以修行就是將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加以修正。所以四念處是三十七道品第一個修學的重點,也是重要的基礎,想法看法對了,才能指導後面的言行。

  第一、「觀身不淨」,我們父母所生這個肉身,內外皆污染不淨,都是四大假合,七孔常出不潔之物。這樣就不會,看破了,不會貪著這個身。第二、「觀受是苦」,我們生活在世間所感受到的一切是苦,沒有真實之樂。苦苦,生老病死。壞苦,任何事情因緣聚散,不能保持。還有行苦,看我們的念頭剎那的生滅,都停止不了。第三、「觀心無常」,妄心妄念無常,前念滅後念生,剎那不住。虛妄無有真實,而且自己也做不了主,「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而且這個生滅到什麼情況?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三百二十兆的念頭,做不了主。「觀法無我」,宇宙間的一切萬法因緣所生,沒有主宰。

  接著經文是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共為佛法修學的七個科目,稱三十七道品,這個通大小乘。而且天台大師又把三十七道品分為藏通別圓,四種三十七道品來解釋。我們接著看經文:

  【正勤莊嚴故。悉能斷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

  修學十善業道的菩薩,若能進而修習四正勤莊嚴自己,就能斷除一切惡法,成就一切善法。這個四正勤是,第一、已生惡法令斷,第二、未生惡法令不生,第三、未生善法令生,第四、已生善法令增長。我們能這樣來修學,就能斷除一切不善法,就是十惡業能斷除,然後成一切善法。

  下一個四神足,經文:

  【神足莊嚴故,恆令身心輕安快樂。】

  這個四神足就是佛門講的放下,所以四念處是看破,四神足是放下。放下能恆令身心輕安快樂,所以不肯放下就自討苦吃了。我們看四神足又稱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身心世界徹底放下而得自在快樂,這個是欲如意足。其實真能念佛,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這個是大布施,這個是真正能得自在快樂。所以六字統攝萬法,真的要落實三十七道品,落實十善業道,落實大乘佛法,這一句萬德洪名統攝萬法,一門即是普門。這個理論真的懂了,要受持,真的這個萬德洪名殊勝。我們晝夜要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怎麼做到?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念相續不斷,不也就是受持十善業嗎?《金剛經》要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假如是以一句阿彌陀佛,云何應住?阿彌陀佛。云何降伏其心?阿彌陀佛。所以真正要契入《金剛經》的境界,念這句阿彌陀佛是最好的方法。「念如意足」,就是一心正念,住於十善,住於阿彌陀佛的聖號而得自在,這是念如意足。第三、「進如意足」,精進修行而得法喜充滿,這精進沒有障礙。第四、「慧如意足」,自性般若智慧現前而得自在。而這個四如意足,前面這個欲如意足特別重要,就是要身心世界徹底放下。就像要進念佛堂,這個堂主都會講萬緣放下,一心正念阿彌陀佛。

  好,我們看下面經文:

  【五根莊嚴故。深信堅固。精勤匪懈。常無迷忘。寂然調順。斷諸煩惱。】

  我們看到這一段,自己也很希望能『深信堅固』,就是對佛菩薩教誨信心不動搖,還能『精勤匪懈』,能夠勇猛精進不懈怠,『常無迷忘』,於諸善法心常明白,正念分明,不會迷惑,忘失了正念。而且能『寂然調順』,身心寂靜安詳,柔和調順,『斷諸煩惱』,不起貪瞋痴慢疑等煩惱。所以這個五根的修持很重要,五根,根如同植物有根,能生長開花結果,比喻修行有此五根,能成就一切善法功德。第一個「信根」,相信佛所說一切法真實不虛。但這個根是五根的總根,因為信為道元功德母。第二「進根」,也稱勤根,就是勇猛勤懇,勤奮懇切的修行,修諸善法,精進不退,這是進根。「念根」,念念為眾生離苦得樂,念念為正法久住世間。第四、「定根」,心定在菩提道上,絕不動搖。「慧根」,具足智慧,準確鑑別是非善惡邪正,這個是慧根。好,今天跟大家交流到這裡,下一節課我們能把十善業道分享交流圓滿,進而再交流下一部《太上感應篇》。

  好,謝謝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今天就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