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建立正確的修學觀念和態度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三集)  2016/11/17  中國  檔名:55-118-0003

  諸位家人,阿彌陀佛!

  我們這幾節課跟大家一起交流:建立正確修學的觀念、態度。因為俗話講先入為主,所以修學一開頭建立正確的正知正見,很可能對於一生的成敗與否是相當關鍵的。所以師父上人常常都是談到章嘉大師幫他扎了根基,《論語》講,「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所以根深蒂固才能枝繁葉茂。

  那這幾堂課首先跟大家強調到,我們修學首先確立目標:在儒家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明德,明德就是佛家講的本性、佛性。那恢復本性,這個「明」就是能夠恢復本有的智慧德能,「明」是智慧,「德」是德能、福報,這是自覺。「在親民」,這是覺他。不管是國家的領導人,還是各行各業的領導人,真正了解人生的真相,一定也是要讓生命當中有緣的眾生都能夠解決根本問題,就是輪迴生死的問題。

  所以我們跟大眾結緣,不管是哪一個行業的緣,真正要解決對方的痛苦讓他離苦得樂,還是都要學習聖教。因為苦是果報,你沒有從因上解決,這個苦是不可能消除的。就好像說今天一棵樹,它的果子長得很不好,你只是把那些果子都一再的把它打掉,它還是繼續長。必須從因上、根上才能解決問題。所以師長說要破迷開悟,才能離苦得樂。所以真正苦的根源是迷,不了解事實真相。

  要破迷的話,那一定是要學習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一個真正有道義的人,不管他在哪一個行業,最後他一定把員工、把有緣的人一定是引上究竟解脫的路,不然解決不了問題。那自己已經明白了,當然希望別人也能夠了脫生死,己立立人,己達達人,這是「親民」。

  最後「止於至善」,是自覺覺他都做得圓滿,這是止於至善,這個就是我們修學的目標。而《華嚴經》末後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就給我們很大的啟示。那《華嚴經》當機者都是法身大士,他們成就都已經這麼高了,結果普賢菩薩還勸請華嚴會上這些法身大士一起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一個人要自覺覺他要能圓滿,最終還是要導歸極樂世界,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表演。

  我們今天不往生西方,我們自己的問題解決不了,眾生的問題也解決不了。可是往生以後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所以往生的人得到他願力的加持,跟他的能力差不多。

  大家感受一下,現在你要幫助身邊的親戚朋友容不容易?不容易啊。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很想幫他,不了解他,又怕說錯話,又怕不契他的機。但是往生西方都有六神通,你知道他在想什麼,你也知道他過去生的根性,就可以講契機的佛法給他聽,這個是宿命通。

  一個人愈積極的想要去利益眾生,會更感受到自己能力的不足,愈希望往生西方,一下子就得阿彌陀佛加持,能力就恢復的跟他差不多。所以講到這裡,大家有沒有感覺這一生得到了第一特獎。

  這個用我們閩南話講,「哪無好康的代誌」哪有那麼好的事情?確實被我們遇到,所以聽起來我們還在想:真的有這麼好的事情嗎?所以這個法門叫做易行難信,大家拜「三十二拜」,應該讀了不止一次,「三十二拜」當中好像多次都提到「易行難信之法」。當然你一聽就相信也不是偶然,所以佛門講「萬法皆空」,所有法都是剎那生滅,現在科學家也證實這一點,量子力學。

  其實禮旭記得在高中的時候,量子力學就講了一句話,「根本沒有物質的存在」,這是量子力學就講了。可是那時候悟性太差,只是考試用。「根本沒有物質的存在,只是波動所產生相續的現象」,量子力學家就講了。《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確實是這個樣子。

  那經典當中告訴我們,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就是一個彈指其實我們已經動多少個念頭?三百二十兆。哇,可以想像嗎?以前聽師父講經的時候說,那個老電影一秒鐘幾個片子?二十一個片子?二十四個片子哦。看得出來,我不會玩攝像。現在電視是一秒鐘一百,你看那個畫面多逼真。以前二十四有時候還跳一下,你還知道它是相續的。一百次,太逼真了,你都把它當真。現在不是一百次,是三百二十兆,所以人就被這個幻相給騙了,以為都是真的,想要去控制、想要去佔有。

  所以《般若經》就是告訴我們「萬法皆空」,不要執著、不要分別。師父也總結《大般若經》十二個字,我們常常思惟鐵定有幫助,師父講到他總結《大般若經》是「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那萬法皆空,但也不能偏空,心都不能有偏執,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但因果不空,因果相續不空,它一直在因又變成果,果又變成因,就一直這樣相續下去;因果轉變不空,因變果,果變因這樣轉變,循環不空。所以要深信因果。

  你說什麼都是假的,請問大家:你生病的時候痛不痛?雖然是假的,但你在境界當中還是痛得要命。剛好禮旭不久之後就要到英國報到,英國天氣又挺冷的,我又怕冷,寒氣又重,結果佛菩薩慈悲,就讓我進廠大修理一番。所以最近在物理治療,那個按到阻塞的穴道,只有念阿彌陀佛,痛得受不了。但是也感覺佛菩薩很慈悲,他在必要的時候都會安排一些因緣,來護念學人、護念禮旭的一些狀況,不然到了英國去身體又不好,那添亂,不行。

  大家看我的氣色有沒有比以前好一些?那個氣色好是因為尖叫叫出來的,「啊!」然後一下子氣血通了。那既然因果不空,我們就很容易去觀察很多真相。

  為什麼他背經典背得特別快?這是果相,因在哪?那鐵定有過去跟今生下的功夫,所以不能嫉妒別人。這個嫉妒是很嚴重的煩惱,一定要去掉。但是這個嫉妒是與生俱來,過去生帶來,都不用學的。大家去觀察,比方說爸爸媽媽又生弟弟妹妹,你看那個孩子,動不動就,大人沒看到就掐他一下:本來都是我的世界,怎麼多了一個人?是吧?所以中華的祖先,大智慧,他就在孩子這些習氣還沒現前以前,他就深植孝悌的善根。你看這幾代人沒有傳統文化,他那個習氣增長的速度非常快,所以現在殺父害母那麼多。

  你說這五千年來一個朝代出一個這樣的例子都已經震驚朝野,現在是每天可能都在發生。你從這裡去較量你就可以感覺到,我們的祖先大智慧。為什麼老法師說全世界最懂教育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這講的是真實不虛的。你看我們現在不學,天下大亂,亂成這個樣子。

  之前跟大家舉例的,父母不懂教育,把孩子寵到什麼都滿足他,父母、老師不順他的意,他要殺害父母、殺害老師。他雖然這麼忤逆,可是他上了七天課,他分享,他懺悔,然後他說他要留下來做義工。那你看這個例子證明了什麼?「人之初,性本善」。所以這些真理其實善於觀察的人當下就看到,就體會到。體會到,對佛菩薩、聖賢人講的話愈堅信不疑。所以假如我們現在對很多發生的事情一思惟,真的是像佛這樣講的嗎?那代表我們體悟不深,不善於觀察,甚至於自己做得太少。

  章嘉大師教給老法師,你修行過程要解行相應。解幫助行,那你去行、去落實了,落實了之後你感悟了你就解得愈徹底。所以好像兩個輪子,相輔相成。所以體悟不能提升,信不能提升,那代表做得太少,解行不相應才會這樣。

  所以這個例子也告訴我們「不覺本無」,他雖然那麼忤逆,可是他一聞到聖教,他善根一起來,判若兩人。大家有沒有看過一個造了不少業的人,他真的認知到他的錯,懺悔、痛哭流涕,有的哭了幾個小時都有。結果你看他哭完,跟他還沒懺悔以前那整個人的氣質一不一樣?差很多,但是是同一個人。所以你看他以前那些造惡,事實上那是不覺,那是剎那生滅的。他只要有緣,覺悟了,他的自性是本有,一定可以恢復。不覺本無,一定可以放下,但是緣很重要。所以為什麼我們常想起杜甫那一句話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還有為什麼我們現在很歡喜,因為我們已經加入阿彌陀佛的俱樂部,阿彌陀佛就是我家,隨時我們可以面對生命當中的有緣人:來來來,來我家坐坐,到我家來喝杯大紅袍,喝杯甘露水、七寶池八功德水。所以知道這個念佛法門了,自己心安了。而且也覺得透過阿彌陀佛的願力可以幫助到眾生,只要他肯相信。

  但是你要讓他相信,首先自己要做好。念佛怎麼身體變好了?念佛怎麼家庭和樂了?念佛事業愈做愈好。這個表演很重要,叫先以欲勾牽。人生在世,他總有對自身、對家庭的一些期望,這是很正常的。他希望他的孩子健康,人之常情;他希望他的孩子以後事業順利,都是人之常情。「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所以佛菩薩很慈悲,滿眾生的願。願沒有滿,能不能開始懷疑佛菩薩、經教?大家要了解,這些道理已經幾千年了,假如有錯早就被改掉了。所以問題不在經教、佛菩薩的教導,問題在什麼?自身。但是這是一個很厲害的慣性,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任何時候是往外懷疑、指責、批判,很難往內觀照:我有照這個經教做嗎?

  所以當時候師父講經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出家人去找師父說:你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我求一個電冰箱都求了三個月了,怎麼還沒來?這些例子都很有趣,也彰顯這些義理彰顯得很徹底。結果老人家就問他,說:「你多少人一起?住眾多少?」他說:「就我一個人。」「那你一個人不一定需要電冰箱的嘛。」所以你看有求必應,人家佛菩薩應眾生,人家是用智慧的,是吧?不然你一個賭博的人: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趕快給我十萬人民幣。那真的給他了,他又去造業了,又去吃喝玩樂了,那這個不給他。

  當然有求必應還要如理如法去求,財布施就求得什麼?財富。我們那一天遇到一個演員,他還沒遇到佛法以前,因為演員常常要去巴結導演、編劇,常常在北京這樣搞到半夜兩、三點,那種日子很痛苦,都要給人家賠笑臉,人家吃完飯還要去付錢。結果搞到快要傾家蕩產,都沒錢了,很痛苦,還得了青光眼,才三十多歲得青光眼,而且青光眼會瞎掉,他幾乎很絕望。結果很不簡單,他都已經青光眼,有可能失明了,他女朋友也是演員,居然跟他說,不管你怎麼樣,我都會陪伴你。這個也是過去生的好緣。諸位男士,你不要聽到這裡說,「哼,我以前那個就沒有這樣」。那我這故事對你又沒幫助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求不到冰箱,為什麼?你才一個人,那個貪心求的,佛菩薩不應你,佛菩薩有智慧他又不害你。改天你住眾多了,你又發心照顧他們,電冰箱早上求下午就有人送來,感應很快的。你真為眾生的人,慢慢他會感覺到,他一動念馬上就有感應,這真的不是假的,我們聽過很多人講。

  包含老法師,這個都是真實的。有一個老人家一進來:師父,我的孩子很孝順,說要幫我慶生,我覺得不用這麼麻煩,可是他們一片孝心我又不能拒絕,我說這樣好了,你們把要給我慶生的錢都給我,我拿去幫你們印經,然後就裝成一張支票。那老法師剛剛才在談要印一部經,要三十萬台幣。剛講完這個老人家來,跪在那裡,把紅包呈上來,然後師父拿起來,三十萬。你看這個很厲害啊,你那個一動念頭,佛菩薩跟護法神有沒有收到?所以他們已經開會開完了,調兵遣將就安排好了。

  所以經歷過一些事,你會更有信心。結果這個演員他女朋友這個情義他也很感動,結果他在那個時候就看到經書了,聽老法師講經,然後他說:「布施得財富,真的嗎?」他還打問號。可他其實已經快沒錢了,他就勉強再拿一點出來。他說他每一次布施,就有人邀他拍戲。所以他來來回回好幾次都很感應。其中有一次,他們結婚,但是沒有錢,因為他整個要素食請人家吃,但錢不夠。他又拿一些去布施,結果真的人家找他拍兩個戲,好像就二十萬這個事就擺平了。

  所以你聽他在講很有趣,那都是他親身體驗。我們在香港七天的課,我覺得那個應該把它截出來流通光碟,那個都是他現身說法。所以這個都是修因證果,不是偶然的。所以剛剛說你看人家有才華不要嫉妒,那都是人家修來的,不是偶然。

  佛門還有一個公案,就是二十四孝之一的黃庭堅。黃庭堅那也都是有善知識在護念,他以前也講一些綺語、邪淫的話。後來也是一個高僧護念他,他趕緊改過向善。所以這個人生第一大福報,能遇到真正大善知識又能夠親近,沒有比這個更大的福報。

  禮旭自己就覺得,依自己的根性,染著、還有造的業,現在有沒有活著都是個大問號。禮旭是真正有體會過什麼叫業力發動。黃念老在《淨修捷要報恩談》,這是黃念祖老居士對於《淨修捷要》當中的教誨,他的一個心得匯報,而且很多都是夏蓮居老居士給他的教導,加上他自己的,有親身的落實、體悟。

  那黃念老在《報恩談》裡面就講到業力發動的問題。其實我們這個時代體會業力發動四個字是最容易的,你才聽到一個親戚說:啊,癌症了。半個月、一個月說的,這個人走了,太快了。禮旭這一兩年也是遇到很多,都很年輕,就走了。

  我有一個也很熟的朋友,也是在學佛的,才剛結婚一年就走了,你說那個無常的迅速。所以《無量壽經》說「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那個無常一來,打得是兵敗如山倒,根本就招架不住。你說我們現在有個病苦就呼天搶地了,真正那個要你命的災禍、業力現前,一般沒有修行功夫是完全抵擋不了。

   禮旭自己是二十九歲那一年就覺得身體很不舒服,沒有力氣,開車都開到睡著,而且不是一次,在高速公路當中好幾次,有一次載我母親我也睡著。那個你已經是使盡力量,好像振作精神,他還是睡著。所以禮旭在人生當中有好幾個難,都是因為我媽媽有福報幫我躲掉的、擋掉的。你說那一次假如不是我媽媽坐我旁邊,那我命不就沒了。

  結果那一次,二十九歲那一年剛好有兩件事可能讓我「留校察看」,讓我戴罪立功。一件就是道證法師,她最後一次大放生,十幾卡車,在台南的海邊,我剛好有參與到。那個放生的功德還是很大,禮旭去參與完,身體就稍微有一點好轉;再加上同學找我去帶最難帶那個班,你們知道了,就是那「四大天王」。我們大飯店也有四大天王,他們是真正的天王,天王是護持正法的,因為傳統文化的隊伍,一般都是清一色娘子軍。我們大飯店他們的領導層全部都是男的,他們有四兄弟,看得都非常歡喜。當然看到清一色是娘子軍,我們男子,男兒當自強,要生慚愧心,人家女眾的善根比我們還要厚。佛經不是說,男人比女人多修五百年,五百年還是五百世啊?反正多修一點。怎麼現在變成這個樣子?不行,我們要振作才行。

  所以禮旭後來又去帶這個班,可能那個劫就稍微緩過來,之後就接到弘揚傳統文化。所以,禮旭現在假如不幹傳統文化這件事,可能閻羅王就要把我調回去,所以你們假如看到我不幹了,鐵定要把我打醒,因為我已經迷糊了。跟大家講這個都是自己親身體會。

  所以當業力發動的時候,真的,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所以兩件事不能等,行孝跟什麼?行善,積功累德是不能等的。你好好行善積功累德,真正災難來了,打個比喻:人生有看得到的財富跟看不到的財富,看得到的叫money(錢),看不到的叫陰德。陰德的English怎麼講?hidden merit。 哦,好,很好。這一句再麻煩你們把我教會,因為這樣我就可以跟他們說,看得到的叫money……。

  而且跟大家預告一下,我們的今年二月份開學之後,要安排一個晚宴,感謝英國漢學院的這些校長、工作人員對我們這個因緣的護持。到時候你們要唱句,「為天地立心」。還在計畫當中,還在計畫當中,不過,其中有一個計畫,有一個項目居然要安排我用英文演講,阿彌陀佛!害我昨天有點睡不著覺。不過突然想起一句話叫,「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趕快轉念,一切都是佛菩薩的安排,怎麼安排就怎麼幹,不要有其他的念頭,這樣心就比較能夠安下來。

  所以那一天也跟大家講,講完之後鐵定自己要中獎了。那天不是說可以舉一百公斤了。才講完覺得自己好像比較放鬆,英文演講就給我派下來了。沒有關係,至誠感通,求佛菩薩加持,我們有後台老闆,不要緊張、不要害怕。

  那剛剛講到黃庭堅,他也是受到很多佛門這些善知識的護念,而他自己也很感應。他有一次睡覺,夢境中夢到自己在吃芹菜面,太清楚了。結果連續做了好幾次,他就索性,因為夢很清楚,他就直接去找這個地方。讓他找到了,他就敲門,出來一個老太太,他進去聊了一下。老太太說:「我的女兒去世了,十八歲的時候去世了,所以她每一年祭日,我都煮她最喜歡吃的芹菜面給她吃。」因為以前讀書人,儒釋道的經教都有讀,都有學。所以黃庭堅聽到這裡,他就知道眼前這個老太太是誰啊?他前世的媽媽。因她十八歲死了,現在又長大了,所以那老太太就是他前世的母親。

  接著老太太又講,說:「我們女兒生前學問很好,特別會做文章,那個櫃子裡面就是她寫的文章,可是她鎖起來了,鑰匙我也找不到。」後來是被黃庭堅找到了,然後就打開看那個文章很驚訝,那個文章的功力,跟他這一生差不多。後人聽到這一件事,講了一句話說:「書到今生讀已遲。」書說是今生才開始讀,來不及了。你看守信是彈古琴的,你一看到他:哦,他還教古琴。看得很羨慕,說不定他前世、不知道好幾世都已經在做這一件事情了。有些人書法寫得很好,那都是前世積累的。

  但是人有決心,還是可以在一生當中,等於是一日千里的進步是有的,為什麼?理上是講得通的,看我們肯不肯下這個功夫,因為「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所以《中庸》那一段話,聖人不會打妄語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禮旭也有見過是真的口才很不好的,那他很用功,深入經典,然後又勉強自己去鍛鍊,後來講經也講得很好。所以確實是「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而今天我們知道因果不空。一個人聽到念佛法門就很歡喜要念,那這個不是偶然的。大家發願要來弘揚漢學,這是一個結果,原因是什麼?原因是英國的風景很漂亮,原因是大家過去生發過願,不然你看現在這個時代什麼最容易把人拉走?名利、五欲六塵,很厲害很厲害。在這樣物欲橫流的時代,為什麼大家反而是逆流而上?這裡面必有因緣,必有願力在其中。那當然,一聞念佛歡喜,《無量壽經》告訴我們,原因在哪?因為他「已曾供養諸如來,則能歡喜信此事」,他一聽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他就很高興,他過去生已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他才有這樣的善根,而且他一相信了,代表他這一生就要去作佛了。

  所以師父都給我們很正確的一些心理建設,他說你叫那個人念佛他就念,那才不正常。是吧?那代表什麼?那代表他要去作佛了。因為很多人勸人家念。不念,他很氣餒,很沮喪,那個很正常。那佛教化眾生很有耐性,沒有善根幫他種善根,善根不足讓他增長,善根成熟讓他這一生成就。所以佛陀應機說法。

  那講到這裡了,「已曾供養諸如來,則能歡喜信此事」,那我也挺歡喜念佛,哎呀,我已曾供養諸如來,突然感覺非常有優越感。那不行,那這句話又讓我們產生傲慢,那也不對,要善護自己的心念。更要問自己一句話:「既然已經有這麼多諸佛如來都勸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為什麼還在這裡輪迴呢?」我有沒有講到key point?重點。照說歡喜念了,老實、真幹就走了,怎麼還在輪迴?必然還有一個很嚴重的煩惱、執著,把我們留在這個世間,這只有自己去找到,解鈴還須繫鈴人。

  我們修行人常常有一個態度:給我什麼環境就可以,我就可以怎樣;給我親近誰,我就可以怎樣。其實搞錯了,外在的人事環境、物質環境只是助緣,最重要的是自己,「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這個問題真想清楚了,哪一個把我還扯在、困在六道,那個最嚴重的我找到了。從哪裡開始?真幹,從最難的地方下功夫。這才像一個要了脫生死的人。這叫勇猛,寧可碎骨粉身,都要把這一個習氣突破。人不能說接觸佛法了,那個最嚴重的都不面對,都挑那個最輕鬆的,那個無常一來就被帶走了。那大家有沒有搞清楚哪一個習氣把我們留下來了?今天回去寫下來,每天跟它練功夫。

  有一個大儒發表他修學的心得,他說:「二十年治一怒字」,瞋恨心,他用二十年的功夫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盡」,還沒有把它完全調伏。「以是知克己為難」,克己功夫容不容易?所以你看克己功夫孔子教給誰啊?顏回。「克己復禮為仁」。因為我有克己功夫,才懂得自愛。每天都讓貪瞋痴做主,每天自己都一直沉淪、造業,怎麼是自愛的人?所以「欲愛人者先自愛」,顏回是自愛,克己復禮。他這功夫下得深,自私自利打掉了,本有的慈悲出來,所以他能「三月不違仁」。他那個仁慈心現前了,時時都保持,但是他下手處在哪兒?「克己復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你說這個功夫什麼時候練?每一個六根接觸六塵都在練。

  那在這個對話當中也學到顏回的求學態度。夫子跟他說:「克己復禮為仁。」顏回馬上說:「請問其目。」這四個字很有味道,意思就是:夫子,克己復禮如何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其目,綱目,就整個落在生活的細項當中,怎麼用功呢?你看他善學。我們一聽師父,好像很少有人問,「念念為他人著想,落實在這些生活當中應該怎麼用功?孝道應該怎麼用功?要念念為父母著想,那從哪些方面呢?」假如我們會問的話,那老人家可能會講:從養父母之身,從養父母之心,從養父母之志,從養父母之慧。那告訴大家「養父母之身」再打開來有多少?「入則孝」都是。所以我們落實一個經句,都要落實在生活的這一些細節當中。「天下大事,必作於細」,不然這些教誨就落空了,不能落實了。

  目標確立了,接著「煩惱無盡誓願斷」,那個就是克己,調伏習氣下大決心的功夫了。那我們跟大家接著談到修學的定義,修行的定義,發了願了,就像《大學》開篇:「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我們以這個為目標。接著他就交代了,「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你要能夠齊家、治國、平天下,你一定要有修身的根基。那這一點我們也很感恩老法師,禮旭以前接觸老法師那個法寶的時候,不管哪一本,一打開來第一頁,「知覺名佛菩薩,不覺名凡夫。佛法是釋迦牟尼佛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你看這個就是我們先入為主,有這個正確的認知。

  師父講,修行是修正錯誤的想法、看法,想法、看法是意業;說法,口業;做法,身業。把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加以修正,叫修行,修正行為,行為又分身口意三大類。

  那一篇也很精彩:修行就是依戒定慧,基礎是三福,待人依六和,處事修六度,遵普賢行。那等於是師父把五個行門在《大藏經》當中幫我們挑出來,只要我們在這五個行門下功夫,那就含攝四十九年一切教誨。那只要肯幹,這一生決定有成就。

  那我們現在,想到說修正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就想到孔子有一句話,讓我們印象很深,孔子說:「已矣乎。」這個「已矣乎」用現代的意思就是「哎!罷了吧」,就是這個意思。「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修學的定義,師父講修行就是修正行為,修正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將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加以修正,叫修行。那標準就依經典來修正,因為經典是我們本有的性德。那孔子這一句話講:「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孔子說到:罷了吧,我沒有見過有人能夠見自己過失,然後內心還責備、反省自己的。

  聖人講話都有含義。孔子說他沒見過,這句話是期許什麼?期許我們能知過。見其過是知過,內自訟呢?悔過,還沒到改。所以能知過、悔過的人,都不容易見到。所以我們昨天說,修行非帝王將相所能為,是真的。比方說,有人見到師父,他也很坦誠,他就跟師父講了。

  當然我們看這些同修問師父,這些他修學實際情況,我們也覺得他很有勇氣,也不會好面子。其實在師父面前還考慮好面子,那個就是太傻的人了。因為師父有高度智慧,你一講出來,他馬上指導的都是最契我們機的法藥,那個一吃下去你馬上見效。你都不講,他一看,你還那麼好面子,以後再說了,怕講了又惱羞成怒就麻煩了。

  所以你看李炳南老師,當時候學生超過五十萬,不得了。李炳老在台中都沒有離開過,三十八年。沒有在其他地方過過夜,去了當天就回來。但是你看長期跟在他身邊的人,師父說:「有的有打有罵;有的,對他很客氣,笑笑的。」要觀機,雖然跟在旁邊,學習的態度還不夠,你一講他,他會臉紅脖子粗,那這個不行。他肯受教了,一打他就終生難忘。大家可不要聽完這個故事,你回去,「好,我來打人,我來磨人」。我曾經遇過,「我當佛菩薩來折磨他們」,那你要是佛菩薩才行;你不是佛菩薩起這個念頭,那造業可大了!是吧?人有時候聽東西都會聽偏,心態一偏,那個法都用錯了。有要折磨人的念頭,那個都已經是偏掉了,除非你真的是佛菩薩。而且實實在在講:那佛菩薩真正在考驗人,他那內心都是柔軟慈悲的,對方是可以感覺到的。

  那他就問師父了,這個同修就問:「哎呀,我怎麼就改不掉見人家的過呢?」一見過就有成見,一見過就有對立,一見過就有瞋恨,看他不順眼。他也很不想這樣。所以你說其實人還是挺有良知的,他也不喜歡貪瞋痴,只是揮不掉它而已。結果師父跟他講:「我有一個方法,你肯做我再跟你講。」那大家肯不肯做?那我就把師父的法供養給你們,肯做才能聽哦,不肯做的人,拿耳塞起來,不然會糟蹋這麼好的法。這一法是甘露,保證把你這幾十年最嚴重的煩惱掃掉,只要你肯受持。

  其實我們常常聽:真心,一法不立。真心是清淨的,真心裡面哪有哪件事、哪個怨、哪個遺憾、哪個痛苦?大家要冷靜,今天你在談論哪個事情,你馬上那個情緒就止不住,那一件事事實上還在你的心頭上呢,「本來無一物」,怎麼會那麼多事可以讓我們動情緒?那已經好多「物」了,好多執著了。所以師父常說:「人不要把純淨純善的心拿來裝垃圾。」這是師父講經的時候,禮旭記得當時候一開始學佛,師父做的比喻。你幹嘛把你純淨純善的心拿來裝一大堆垃圾?

  尤其人現在有點顛倒,什麼顛倒?以前的人善根厚,念恩忘怨。以前的人你對他一點點好,真的受人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人心很厚道。你看以前那個韓信,人家給他一餐飯,他發達了,一定要找到這個人,有沒有?有啊!還有另外那個春秋趙簡子那時候遇到難,有一個勇士出來救了他的命,那個勇士就是曾經吃過他一餐飯,他是以死相報,這古人厚重的道義在這裡。我們現在從小沒有這種倫理道德的教化,心偏得比較厲害,我們變什麼?念怨忘恩。真的回想一下我們的親戚朋友,對我們很好,好多年甚至二三十年,突然有一件事不順我們意,二三十年的好都提不起來了,提起什麼?就那一件不順我們意的。那假如冷靜下來一觀照,說真的,顛倒得所以然處了,這個人這麼一觀照,「我不願意做這樣的人」。所以李炳南老師說修行什麼?改心,把顛倒的心要轉過來才行。不能再念怨忘恩,要念恩忘怨。

  那師父就直接告訴他:「你從今天開始,看到一切人的過,你馬上想,都是我的錯,因為我做得不夠好,不能感動他,所以是我錯了。」禮旭覺得這一法太好了。你看到世間哪一個景象,你看到人家不孝,你不會氣憤,我做得孝還不夠,我要做到讓他感動。你看同事在那裡浪費資源,你說我做得不夠好,我節省資源。人性本善,看到了自然能感動,就把我們見人過的一個習性,這個法就可以轉過來了。相信大家聽了師父這段法語放在心上,以後你過的日子就是事事是好事,每一件事都鞭策我們向上,每一件事都鞭策我們有使命感、有責任,你就不會有煩惱了,時時都是正能量。

  那孔子這一段話,就讓我們去思考,見其過這麼難。甚至現在人沒有受到很好的教育,他犯什麼錯呢?禮旭是依據《論語講要》跟大家做分享。因為李炳老九十歲左右開講《論語》,那是他一生智慧歷鍊講出來的,應該也是知道我們後世的人,這些人情事理太重要了。李老師有沒有放李炳老那一段話給大家看?不懂人情事理是書呆子,會傷天害理,會壞事的,要學。所以我們師父指導:你學《論語》要跟著一部註學。禮旭建議就跟著李炳老這一部註,來深入。那書上就講,天底下有一種人,不知道自己的缺點,還把這個差處、缺點認作是優點。這真的有,所以他見不到自己過。

  比方說一個人,他很好色,他還說風流,是吧?你看他還在那裡炫耀,那他有沒有看到自己過?沒有。比方說他很好勝,他把別人壓下去了,這明明就是一個嚴重的煩惱,他還洋洋自得,這個就是嚴重不能見自己的過。那這個得要什麼?有善友提醒,還有自己要多聽經明理,才能觀照得到。還有一種人,是知道自己差,卻只管因循牽制,甘於自暴自棄。那這一段話就讓我們想起《了凡四訓》講:「天下聰明俊秀不少」,他資質天分都不錯,「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擱一生」。所以「因循」的力量是很厲害的,它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讓我們毫無警覺性,不知不覺就墮落掉了。接著業力一發動,他就沒辦法,沒辦法扭轉了。

  所以夏蓮居老居士有一段法語,夏老說:「天賜之福,先開其慧。天降之罰,先奪其魄。」上天要降福給一個人,先開他的智慧。這個很有道理,為什麼?他智慧沒開,你給他一堆錢,那麻煩了,他拿去亂揮霍了。那什麼是「開其慧」呢?就是這個人有慚愧心、奮發的心、改過的心,這個就是天開其慧。所以你看一個人命運有沒有要改變,你看他的態度。什麼是「天奪其魄」呢?你就看一個人眼睛愈來愈無神了,就是什麼?自欺、掩過、飾非。這個掩過就是因循,自己的過失還在那掩藏,不讓人看到。「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都是做一個表面,不敢讓人家看到。這樣的態度,慢慢慢慢這個人的靈性就不見了,這天就奪他的魄了。

  所以,其實人這些教理都懂,也會給自己算命了,也會給別人算命了。你從他當前的一種心境可以看到他未來的命運,像祖師這些話都分析得很清楚。《了凡四訓》開頭講「春秋諸大夫,見人言動,億而談其禍福,靡不驗者。」這是真的,都在這些歷史、經典當中都有記。

  所以這個「不能見其過」,因為因循、甘於自棄,或只在口頭說過,「我善根很薄、我罪業很重。」但是只是口頭上講,沒有看到他有具體奮發改過的這種決心跟舉動。那這個也是慢慢慢慢就流於口頭禪而已,這樣就很難見自己過。

  那其實一個人為什麼不能沒有過失呢?因為,這裡分析有三點:第一是氣質做主而不能變化。這一點就是什麼?我們都是成年之後才學聖教,學以前已經二三十年,他已經養成一個習慣了,叫習氣使然,渾然不知。我們那個郭學長,他自己感覺他還比較謙虛,是吧?郭學長這一次消得業障不少,因為你的這個公案已經講了好幾次了。這真的,所以不要怕把自己的個案供養出來,講一講,假如這個錄像帶還有人看到,他一聽很啟發,那你都修到那個功德了。所以佛門他有正面表演、反面表演,那個功德是平等平等的。

  郭學長他就講,結果他全家人沒有一個不講他傲慢。他突然感覺,可能真的要觀照一下,確實有傲慢。他看得更深才看得到。所以《了凡四訓》說,「惟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你看得淺還不行,要看到心地深處,那藏得太久、太深了,要把它整個挖出來,不然你改過也改在什麼?表面上。

  接著這三句話有味道,「純是濟世之心,則為端,茍有一毫媚世之心,即為曲;純是愛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憤世之心,即為曲;純是敬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為曲;皆當細辨。」。我們感受感受這三句話,你純是一顆濟世、利益眾生的心,救濟,普濟,是吧?純,純不夾雜。我們今天在弘揚傳統文化,我們是純是幫助人的心嗎?有沒有一毫媚世、討好、要人肯定?好像做了一下,沒有人讚歎一下,沒有人看到好像沒啥動力了,那就有一毫媚世,好像要人家看到。

  告訴大家,有時候我們人生幾十年,好像在學校跟工作上沒有太突出的表現,比較平庸,突然到佛門來,做了一些事人家很肯定了,他的表現欲望會上來,成就感會上來。「做這件事很有成就感」,這個世間人常常覺得這個是對的。但是,佛門修行人要不要說:嗯,常常要有成就感我才做?那也是一個欲求。佛門要什麼態度做事?不是求成就感,「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因為每件事都攸關眾生,成就感是我想要有成就感,那只感受自己的成就感,要多做一些事讓人讚歎,結果他帶的人整個都趴下去了、累壞了。那你說他那個成就感不是名聞利養?

  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分析一些事,還挺有幾番道理,為什麼能分析那麼清楚?因為我都幹過那些錯事了,所以走過來才知道悔不當初,自己這些經教都不夠深入,愈體會這裡面含義很深、很廣。「純是愛人之心,則為端」。你從學傳統文化有服務大眾的機會,我就是有要愛護眾生的心。可是在做的過程當中,有沒有絲毫情緒在裡面?就有一毫憤世,憤就是情緒起來了:我都做那麼多了,他那是什麼態度!你看這個叫什麼?「要情」,要人家領他的情,這個叫付出有求回饋。付出不求回饋的人,不會有憤世之心。所以我們在付出,雖然也有利眾,但是不夠純,純才有功德。「達摩祖師傳」裡面講,清淨如蓮花,這個修行人才有功德,是吧?你一有夾雜,「朕有無功德?」那功德就破掉了,只有福德,沒有功德。福德,你會得未來福報;功德,你可以出六道輪迴。

  下一句,「純是敬人之心,則為端」,恭敬人,很謙退。但謙退也不是做在表面上。底下一句說「有一毫」,你看都用一毫,一毫就是一絲一毫都不能夾雜。「有一毫玩世之心」,「有什麼了不起」,那種習氣一上來,那都是傲慢。你本來都很恭敬,怎麼會講這樣的話出來呢?還有,「他都學了那麼久了,他怎麼可以這樣?」你看,「要道」,要人家行道,這個態度就出來了,所以要求別人的心就出來了。誒,不是都是九十度鞠躬嗎?不是挺恭敬的嗎?怎麼遇到事情講出來的話都帶慢在裡面?所以《了凡四訓》很重要,它也是重要的正知正見,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一本書要多讀才分辨得出來。

  「善有真有假」。剛剛我們講這一段是「有端有曲」。「有是有非,有大有小,有偏有正,有半有滿,有難有易,有陰有陽」。從十六個角度才能分辨,是不是真正的善,還是假的。所以《了凡四訓》也提醒我們:「為善而不窮理」,你雖然在做善事,但是沒把道理搞清楚;「自謂行持」,自己覺得自己很有修行;「豈知造孽」,因為你沒有智慧,因為看不到長遠的負面影響。

  一個佛教團體,沒有宣揚佛經,只做善事,造成世間人說:「哦,佛教就是做善事。」那做善不是壞的,是好的,可是卻形成把一個道場最重要的事給忽略掉了,也讓眾生忽略掉佛陀最重要是要幫他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這個徹底的大利益,他不知道有。然後他就把善事跟佛法畫等號。所以這個對我們佛弟子來講都是要深思,你做行善好像一時是好事,不論現行而論什麼?流弊。所以佛門講「主伴圓融」,你主是什麼,伴是什麼,你不可以顛倒。所以印光祖師以弘法為主,他印經書,真的國家有很大的災難,他從印經款當中撥一些去救濟,但主要是什麼?教化,弘揚佛法。這個主伴是很圓融的。

  所以第一個提到「氣質做主,不能變化」,這是不能無過的第一個原因,那這個就要很深的觀照自己的習氣。

  第二是「物欲牽引而不能割斷」,就是他眼前的境界,勾起他當下的煩惱,他不能馬上提起勇氣來把它調伏。所以要發恥心,要發畏心,要發勇心,這《了凡四訓》上講的。不然你沒有發畏心跟勇心,有時候就會因循苟且。所以《了凡四訓》理講得很好,你今天縱使造業一生,你肯悔改,「譬如千年幽谷,一燈纔照,則千年之暗俱除」,所以有人一生造業,臨終悔悟,遂得善終。所以那個畏心、勇心的力量是非常大的。而這一念發起來了,佛菩薩的加持也加上去了。

  第三,「因為習俗陷溺,而不能跳脫」。它是整個社會的大環境,一直在影響他。所以現在的孩子,他到學校去讀書,每個人都拿手機,每個人都打電玩,他(不打)好像變成異類了,他就很難受。所以師父說要辦一條龍的學校,他才不會受這整個環境的影響。大家有沒有覺得自己回到家裡一個人不怎麼好修行?那怎麼辦?「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有些話要點到為止,大家自己體悟。

  所以這個是一個人不能沒有過,也因為這三個原因一直又在影響,所以不能沒有過之外,因為愈來愈嚴重,有過又不能見,有過又不能反省自己。這個是講到原因出在哪。

  所以這個用《了凡四訓》的改過,這個態度來調伏是非常好,然後也要選擇好的修學環境,這樣就不會被外在大環境、不對的習俗所影響,不對的風氣所左右了。為自己道業負責,這些都要很好的去安排,孟母都要三遷,我們護念自己道業,也要找正法的道場來修學。

  接著有人問程子,「罪己責躬不可無」,反思,反省自己不可以沒有,但是也不要常留在心中,然後很悔恨。這個也很好,過猶什麼?不及。一個人不反省是不對的;反省到了痛苦萬分,都覺得自己沒信心了,這個又過了。接著他又說了,那心中有這個悔恨,那怎麼樣能夠讓他不留在這個悔恨呢?你們有沒有感覺常常想一些事就很懊惱?有啊,這貼藥要開下去了。他說「改之便無悔」,這個有味道。所以章嘉大師教師父懺悔,什麼叫懺悔?後不再造叫真懺悔。改之就不會後悔了。所以能悔自己過,進而改之,就沒有悔,心就回歸清淨了。

  那這節課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建立正确的修學觀念和態度(第三集)(下)

  蔡禮旭老師 2016/11/17 檔名:16-001-0003

  

  諸位家人,阿彌陀佛!

  我們接著跟大家談到修學主要的綱領,有一句話叫綱舉目張。我們學習的內容能掌握綱領,在儒家講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佛家是心有根本,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行也有根本,三福。行的根本: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正法是建立在孝道、師道的基礎上。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那佛家這個心的根本,還有行,五個行門,老法師在「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講得非常清楚,大家應該上集講五顆心,聽了兩遍了吧?聽了兩遍,菩提心發了沒有?發了。保持了沒有?大家再互相護念、互相勉勵。

  那我們先就儒家,因為儒家畢竟是做人的基礎,「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我們先從儒、道的根基來扎起。五倫,李越老師在這幾天的課當中應該對五倫有比較多的開解,「冬溫夏凊」,「晨省昏定」,「禮行於父子矣」,「上則優賜有加,下則鞠躬盡瘁,禮行於君臣也」。這個五倫都有開解,那這一個部分大家好好再去回想、去領悟,包含禮旭在「香港四十集」,剛好是當時師父有交代是講白鹿洞書院的那一段教誨,那一段教誨就是講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接著,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那篤行又分為立身、處事、接物。立身: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欲、遷善、改過。處事:「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有時候說做事情也是千差萬別,怎麼用一句話?其實古人很厲害,他都抓大根大本,就告訴我們做任何事只管符不符合道義,符合的哪怕九死一生都在所不辭,「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那個「誼」、那個「道」就是道義,就像林則徐先生那時候禁鴉片,那是九死一生,他還是去了。所以假如沒有林則徐,我們現在中華民族是什麼樣子沒有辦法想像。

  所以「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漢學再不傳下去,那殺父害母的中華兒女會愈來愈多,不堪設想。我們雖然民族沒有生命存亡之際,但現在卻有文化承傳的危機。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文化不傳,我們炎黃子孫的靈魂就沒了,這都確實擺在我們眼前的真實情況。你看現在去玩那些遊戲、玩手機的孩子,靈魂還在嗎?所以古人用一句話那已經大根大本,你所談一切都離不開這個根本,所以有時候讀古人的東西很佩服就在這裡。

  「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結果現在最厲害的就是功利。那古人是這兩個東西是完全不上自己的心的,上了心覺得可恥。做人這都應該做的,哪是為了得獎?哪是為了人家讚歎呢?。所以我們看「天下父母」,那些很孝順的人一被人家說孝子,他誠惶誠恐。還有一個人捐款捐了很多叫炎黃,你們知道嗎?也是道德模範。他捐錢捐了幾十年,當時候好像看到孩子們不學習,他很難過,他本來要蓋工廠,居然把那個款項都捐出來,很令人敬佩的人。結果他都不留他的名字,他就留炎黃兩個字。後來怎麼發現他的呢?他有一次捐款,剛好身體不舒服昏倒了,才查到他就是長期用炎黃的這個善心人士。所以這些人都有我們民族的精神,他覺得這都是應該做的,義所當為。

  所以「白鹿洞書院揭示」,你不要看幾句話,你所有立身、處事、接物,所有的道理都離不開這個綱。這是處事。

  再來接物,待人接物這麼多情境,古人用兩句話含攝的心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那因為這個《白鹿洞書院揭示》,前面是五倫,所以那時候有四十節課,主要前二十節就是講五倫,後面二十節就是講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最後篤行,立身、處事、接物,這是後半段。那大家有時間可以做參考,這個五倫的部分。

  因為五倫是道,而且讀書人留了一句話很重要:「人無倫外之人,學無倫外之學。」你學問離不開五倫關係,包含佛法也沒有離開五倫的關係。但是佛家是:你行一切善而不著相,就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修一切善法,它就是功德。所以是善法還是功德,就是你不分別、不執著,它是功德;你一執著,它就是世間的福報。可是問題是假如我們連五倫都不懂,可能應對進退當中,自己造業都不知道了。

  五倫,李老師已經有講,我們接著跟大家交流一下五常。談到五常,仁義禮智信,在儒家很重視這個五常。《左傳》有一句話講:「人棄常則妖興。」「常」,最具體的標準,五常就是常道。人只要偏離了這個常道,「妖」,很多那種悖亂、怪現象就起來了。我們以前小時候常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根源是什麼?人心善。人心不善呢?他都感來很多很奇怪的災難,所以妖興在這裡。那不只是外在災難很奇怪,包含什麼?人與人的衝突,人的疾病,有時候聽起來都是三十年前、五十年前聞所未聞的。

  你看我們二十幾歲以前好像還沒有聽過說,兄弟一起上法院互相控告,好像還沒聽過。禮旭自己都覺得十幾歲以前我還不知道有離婚的,這真的。我那時候念高中,一個很好的朋友說我爸媽離婚,我嚇了一大跳啊。所以你看人一種環境影響是很大,他先入為主。你的長輩他們之間夫妻都是和樂的,那你絕對不會跟女人吵架或者更不可能去打人,因為你從小就是這樣看。所以師父說動亂的根源在家庭,那是很正確的、很徹底的分析。所以《左傳》強調這裡。

  而佛家的根本戒,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從義理上一分析,跟五常完全相應,所以這個證明什麼給我們知道?俗話講,「英雄所見略同」,這證明了。因為孔子跟釋迦牟尼佛沒有見過面,最近很多人在研究耶穌基督曾經到印度求學,而且是德國人研究的,還拍成電影,很有意思。為什麼?因為耶穌基督他有幾十年的時間完全沒有記載,然後耶穌基督後來傳教的內容跟佛家很相近,什麼博愛、慈悲這些很相近。所以這個英雄所見略同是很有道理的。那摩西講十戒,基本上就是跟十善業是相應的。所以師父強調,各個宗教這些聖賢,都是開悟的人,不然他們講出來的話怎麼都一樣?就像穆罕默德他不識字,可是人家性德已經開顯,講出來的都跟五倫八德都是相應。

  所以也不是書讀得多學問就高,你是真正有契入那個境界。所以東北人很多都認識王善人,人家也不識字啊,可是他證明什麼?從他們的行為,事中一定有理,理事不二。「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你看他孝悌做徹底了,他的自性也通,所以他不識字他能講倫理道德。他的孝道,他的爺爺,父輩沒有孝,他自己把他接下來孝順。這個就做到剛剛講的,任何人做錯都是誰的錯?我的。他不會說,「爸,你的錯」,沒有。「來,我的錯。」他來奉養。那鐵定他這怎麼一做,誰會生慚愧心?父母。

  規勸父母過,不是只講道理給父母聽。一般你說講道理給長輩、父母聽,人之常情,你感覺舒服嗎?你就設想一下:你今天教的孩子,比方說他才十五歲,突然有一天說,老師,你坐好我給你講一下。你看你坐不坐得下去?那個從小他一把屎一把尿拉起來的兒子、女兒,突然學了佛,那講話的語氣就像要教訓他,一般的人感受上轉不過來了。這個都是人情,他為什麼體會不到?慢心太強就不柔軟,不然其實這一些都不用教的,你心境到了,這個人家不提醒你也知道。現在提醒了老半天還是不知道,就是我見太強了。

  所以佛家講五戒跟五常完全相應。仁,不殺生;義,不偷盜;禮,不邪淫;智,不飲酒,你看人喝酒了就不理智了;信,不妄語。而佛家強調「持五戒得人身」,這句話對我們來講是非常嚴肅的。持五戒得人身,不持五戒呢?下輩子人身都保不住!

  禮旭想起當初聽老法師講經,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真的是先入為主,所以緣分很重要。師父那時候一講《無量壽經》:「我們就是要轉《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就是人生的劇本。」講得很具體。因為自己文學程度特別差,寫劇本也寫不出來,師父這麼一講,哎呦,現成的,就照著做。那得照做,「少欲知足」,所以餅乾不能吃了,雪糕也不能。「專求白法」,一有時間就聽經,不能打妄想,不能懈怠。「惠利群生,志願無倦」,勸這個人,幫這個人,他不接受了有沒有很煩?有沒有不歡喜?這個都要觀照,在生活當中去體會。這個就是一開始的一個對學佛的認知。

  所以師父那時候講經講了,得人身叫觀光旅遊,老家在哪?三惡道是老家,常常在那裡。好不容易出來,hello,揮揮手又回去了,觀光旅遊一下又回老家去了。這個佛門有比喻,好幾個比喻我們得要深刻體會,不是開玩笑的。

  佛陀有一次抓了一把土,然後又撒在大地上,佛陀說:「得人身者,如爪上土。」佛陀已經把那個土撒下去了,請問大家現在留在掌上的土是多少?那就是指甲尖尖這些部分,能下輩子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哪有這麼容易!我們現在看現在的社會,能下輩子得人身比例有多少?所以江逸子老師畫那個地獄變相圖,他也很幽默,其中有一個情景寫了四個字,叫「人皮缺貨」。閻羅王那邊大輪轉,要轉下輩子去哪裡,結果那邊人皮缺貨了,換不到人身。他們也很用心的提醒我們。

  還有一個比喻講,得人身就好像一只盲龜,瞎了眼的盲龜,在大海裡面漂流,然後牠五百年出來吸一口氣,五百年哦。然後這個大海上剛好漂了一塊浮木,然後這一塊浮木剛好有一個洞。有一個差不多這樣的洞而已了,不是很大,差不多可以套牠脖子的洞。那個浮木漂啊漂,牠五百年才探一次頭,突然有一次,就出來了,剛好在那塊浮木上,牠探頭出來正中那一個洞。牠剛好正中那個洞,那個機率就是得人身的機率。所以佛陀這些真相不講啊,說我生下來就是這樣啊,理所當然,下輩子也是這樣啊,這叫常見,好像一定都是這樣,不見得。你說死了之後就沒了,這叫斷見,這些都是錯誤的認知。所以師父講,不守五戒,人身保不住,所以太重要了。

  我們說「仁」。我們對它認識清楚,師父強調,「愛人如己」、「推己及人」。這個推己及人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仁愛的代表,我們會想到范仲淹先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但你仁愛沒有學,曾經跟大家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司機,載了一個台灣的企業家,那是幾十年前,那時候剛開放兩岸可以旅遊。結果這企業家剛好坐在車上經過黃河,他說,這個太難得了,這是孕育文化的母親河,他希望能躺在黃河旁邊感受一下它的脈動。結果躺了一會兒,這個企業家就躺在那,突然聽到那個司機放聲大哭,他也嚇了一大跳,沒看過男人這麼哭的。他問:「你到底怎麼了?」他說:「想到今天早上的一幕太傷心了。因為我有點感冒不舒服,結果我太太就很不忍心、很心疼。」那夫妻倆很愛這個孩子,每天都給他一隻雞腿吃。他只是個司機,賺錢很辛苦,但也是盡力要給他孩子好日子,就每天都是他兒子吃那隻雞腿。結果那一天他太太看他身體不舒服,應該補一補,就把那隻雞腿拿到他的面前說:「今天給你吃吧。」就在那一刻,突然聽到「啪」一聲,他的兒子給了她一巴掌,給了他母親一巴掌說:「那隻雞腿是我的!」所以這個司機這麼傷心,為什麼?你看他付出這麼多,贏來的兒子是這麼自私。

  所以舉這個例子讓大家感覺,現在人心沒有五常的教化,變這麼自私。當然這個孩子錯了,也要讓我們反思父母教孩子。《資治通鑑》告訴我們:「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所以要增長孩子的善根,要明理。現在很多父母急著要把孩子送哪送哪,禮旭覺得更重要的他當父母的要先學明白,他都不會判斷,能把孩子送得對嗎?

  「義」。師父講:「義者循禮。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合情、合理、合法就是義」。這個義字,對於一個人做人是很重要很重要。《論語》有一句話講「君子義以為質」,一個人君子之風,他在本質上表露最明顯的就是這個義。「義」是從「我」、從「羊」,這個羊字又有吉祥的意思。底下很多人學文字學,我現在講話有點不敢講,因為怕講錯了,這很正常,「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人家下功夫深,我們就要向人家請教。

  那個義也有莊嚴自己。那其實一個人看起來很莊嚴是什麼?他是浩然正氣,然後是義薄雲天,完全沒有自私自利,那這個人一定很莊嚴。那我們要對義有更深的體會,從詞去體會,忠義、信義、仁義、情義、節義、禮義、恩義、道義,剛好八方面。所以我覺得當炎黃子孫實在是very lucky,太幸運了。一個字有智慧,一個詞有智慧,一個成語有智慧,一句經教有智慧,字、詞、成語、經句全都通自性,你說這個不是開智慧的祖先嗎?所以不能糟蹋這個文化瑰寶。

  好。我們看「道義」,老法師的人格特質,真的是道義人生。我們跟著他老人家來感受一下他是怎麼行義的。首先「道義」。師父曾經對我們講,說這個世界這麼亂,我們必須走出一條活路出來,不能眼看著這個世界墮落、毀滅。這就是師父對世間所有眾生的道義。澳洲是天堂,那麼舒服,可是人間有難,不能袖手旁觀,師父的道義。再來「仁義」,師父是自己沒有書讀,希望天下人有書讀,這個就是仁義的胸懷。

  「忠義」,忠是盡心盡力。師父的忠義表現在哪?禮旭觀察,為了度眾生,面對很多的境界考驗,從不退縮,是全心全意。所以你看師父的忠義,犧牲生命都要把老祖宗的文化傳下去,忠中有恩義。為什麼?念念不忘老祖宗對他人格成就的恩德。所以這些忠義、信義這個也是相通的,都跟性德相應。

  你看師父去了聯合國,人家說:「這個是理想做不到。」你看師父說:「這個信心危機太嚴重了,得要做實驗。」他老人家年紀那麼大了,你看,遇到什麼事情,他都貫徹始終,他不退縮。所以老人家的人格特質是: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你看他老人家講經說法都看得到!專弘淨土,為什麼老人家又要講《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因為看到我們學的人口業太重,雖然念佛,不能往生。又講《金剛經》,雖然在念佛,什麼也放不下,所以講《金剛經》。所以要理解師父的慈悲啊,那看不清楚,還要問:師父幹嘛講那麼多,不是一部《無量壽經》嗎?又一段時間講《太上感應篇》,還被佛家的人批評。因為師父已經看到我們連做人的根基都沒有了。這個法都從哪裡,「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跟印光大師的心境是完全相應的。印光大師是佛門高僧,他最推崇的三本書都不是佛經,《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都不是純佛經。所以禮旭覺得師父提倡三根,跟印祖那個慈悲是無二無別。

  師父「信義」,禮旭有聽到一個個案。因為雖然有機會親近師父,但是也不常,常常也是在一些因緣當中。那幫師父開車的師兄很有福報,他常常見師父,有時候可以請教,有時候可以看到師父的行誼。那緣分難得,我就給他挖寶,人要掌握機緣、緣分,不要都木木的練「禪定」。一有機緣你還禪定,那不……

  我就問他,你看哪一些師父做的事印象最深?他說有一次師父回到他住的六和園,那六和園是從一條小巷子進去,車子在那小巷子前面停下來,師父步行回六和園。走路的過程遇到小朋友。我在想應該都是那三四歲、四五歲的吧,很小。我們常看到師父一看到小朋友,很歡喜,看到那種慈愛。然後他就跟那小朋友說,明天給你糖吃啊。結果一進門,師父第一件事交代身邊的人,「明天給我準備好糖果,我明天要給這個小朋友糖」。

  所以,你看老人家很重信用,答應一個小孩他都是很慎重的,不能失信於小孩。這就讓我們想起有一個故事,「郭伋亭候」,是吧?他是一個大官,答應小朋友哪一天到,結果早到一天,他不進這個城,在外面涼亭熬了一夜。你看古人那種信義的胸懷,很值得我們效法。這個是看到師父的信義。

  好,明天再繼續講師父的故事給大家聽。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