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修捷要報恩談》學習分享(二)  成德法師主講  (第三集)  2020/2/15  高雄德賢淨宗共修會  檔名:55-115-0003

  諸位大德同修,大家下午吉祥!阿彌陀佛!

  我們這一次的分享內容是《淨修捷要報恩談》學習分享,那因為成德對佛法的修學還很淺薄,因為我們會長還有學會的大德同修不嫌棄,所以給成德一個跟大家學習的機會,來交流這個《淨修捷要報恩談》的一些學習心得。

  而我們看《淨修捷要》,是夏蓮居老居士他編的。我們首先要對於因緣,我們要有所觀察、有所體會,對於因緣觀察得愈深入,體會因緣的不易,就會更珍惜。我們現在的人假如來得太容易了,那很可能就不懂得珍惜。就像假如從小有苦過、有餓過,他對於食物就會很珍惜。就像成德父輩,這個飯粒掉在地上,鐵定是要把它撿起來吃下去的。可是現在的年輕人呢?假如大家剛好有緣,到大學的餐廳去吃飯,仔細觀察一下,十個學生幾個把它吃乾淨?不要說掉在地上,就是在他盤裡的飯菜,十個裡面有一個吃乾淨,算不錯了。甚至於這一個吃乾淨的,為什麼?可能是家裡窮,或者有到淨宗學會聽過課,不然沒人教他,甚至父母從小就是,他要吃就吃吧,不吃就算了,他可能從小就養成對食物不是很珍惜了。所以我們懂得去體會觀察,感受是不一樣的。

  所以前天昨天我們一直在交流到,我們要看懂佛菩薩的表法、看懂善知識的表演,我們就會珍惜了。就像一個人他看到一個飯粒的時候,他的腦海裡能夠呈現稻子的模樣,稻子最起碼要長好幾個月,是吧?還要收割,那個稻子還要經過那個稻穀機,然後程序多少,最後才運到超級市場賣。你看成德都講得不是很清楚了,因為我從小也沒看到稻子怎麼種,從小就在高雄市長大的了,跟真正有去耕種過的,真正有體會過「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那因為成德現在出家了,看到飯粒,還是有不一樣的感覺的。因為會想到一句話:「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這個不是開玩笑的,因為這個話是佛說的,是佛門說的,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了。因為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佛是生生世世不妄語,他舌頭可以蓋住自己的臉,這是修來的相貌,所以只要是佛經講的話,千萬不要懷疑啊。

  老法師很善巧,在提醒我們一定要相信佛菩薩說的。老法師說:「一個人要騙你,總有他的目的,他能獲得什麼好處。」是吧?不然他幹嘛騙你,他可能是為了他的名、為了他的利。可是佛陀連國王都不做了,天下都放下了,他還為什麼小名小利呢?所以他沒有任何理由要騙你、目的要騙你,就是為了要成就我們,因為他入的境界是同體大悲。因為他未出家以前已經觀察到這個世間,輪迴的苦難,都要經過生老病死,解決不了問題,所以連他最親的父母妻兒,他離開,離開不是不愛他們,離開是為了真正能夠找到證得脫離輪迴的方法,只要不脫離輪迴,問題都沒有解決。所以第一個,佛他沒有任何目的、私利要騙我們,這是第一個,不用懷疑。

  第二,假如是真騙,那佛到現在用我們中國人的算法已經三千多年的歷史了,而且每一代都有聽話成就的人。我們就不說遠的了,我們看到李炳南老居士在世的時候,教化三十八年,哇,念佛成就的人不少,很多啊。那我們遠的很熟悉唐朝六祖惠能大師,他直接教導有四十三個學生都是開悟成佛了。哇,那你看我們這三千多年來有多少?除了我們華夏兒女以外,還有多少,印度的、各國學佛法成就的人,還有南傳的佛教。請問大家三千多年,有哪一個人被騙呢?沒有。所以我們要很有信心,去觀察。

  所以像夏蓮居老居士他編這個《淨修捷要》,為什麼他要做這一件事情?黃念祖老居士在《報恩談》裡面談到:「大修行人的時間是非常寶貴的」。請問大家,這一句話有沒有放在心上?這一句話放在心上,再去看所有這些高僧大德的東西,不一樣了。我們會去思惟觀察,他為什麼要這麼做?而且夏蓮居老居士離我們也有四五十年了,請問他那個時候人工作忙不忙?你們覺得很忙。不會吧,四五十年前很忙嗎?還不是很忙吧?那個年代人還不是很忙噢。但我們這個時代人很忙,有時候工作回去身心就疲憊了,還要花兩三個小時來修行,可能一般的人不容易做到了。

  可是夏蓮老離我們這麼遠,為什麼他就要編這個《淨修捷要》。這個「捷」就是簡捷快速,「要」是能掌握整個佛法,甚至是淨土法門的精要、精髓所在的經文,他全部把它會在裡面了。黃念祖老居士說夏老不是普通人,其實這一句話也要去體會,歷朝歷代好幾位高僧大德,為《無量壽經》做會集,從這個經題應該是有十二本傳到中國來,後來只剩下五種原譯本,那另外五種讀起來都不是很順,不知道大家去讀過沒有?沒有,你們是有福報的人,都沒讀過,就很相信了。成德是有去讀了一下,哇,差很多!會集本讀得好順,其他五種原譯本讀起來差別很大。而且這個會集本,是沒有一個字不是從五種原譯本出來的,真的是太神奇了,能夠會集得這麼好。

  同樣的這個《淨修捷要》又是夏蓮居老居士把五經一論的精髓都會在裡面,包含禪宗、密宗、大乘小乘、顯教密教的精髓,都在裡面了。所以說到這裡,大家有沒有想到《無量壽經》哪一句話?都把最重要的給我們了,「升灌頂階,受菩提記」。而且是淨修,淨土宗的修行。最簡捷又能掌握最重要的一個法本,其實我們看到淨修,淨土宗在末法時期是很重要的。佛在《大集經》當中說到:「正法時期,戒律得度;像法時期,禪定得度」。中國的禪宗興旺了一千年,就是在這個時期,像法時期,還像正法。

  我們現在所處的是末法一萬年的第二個一千年。「末法時期,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這個話都不能輕易看過,佛是真語者。佛說末法時期,一個億已經數字很大了,疊在一起,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用「唯」噢,「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其實假如相信佛這一句話的人,會怎麼做?很老實,死心塌地修念佛,只能靠這個法門成就了。而我們看到很多祖師大德,他在禪宗有大成就,在密宗有大成就,但是他們最後都怎麼樣?勸人念佛。這個黃念祖老居士就是個例子。

  我們打開第一頁,介紹,翻開第一頁就是了,這是我們《淨修捷要報恩談》的主講者黃念祖老居士,他「法號蓮花龍尊,亦號心示,樂生,別號老念、不退翁。祖籍湖北省江陵縣。北洋大學、天津大學、北京郵電學院教授。」我們要清楚,可以證實黃念老是再來人,再來人他都是在一個時代當中去示現、去表法。他的身份是什麼?大學教授。現在沒有這個身份講話分量不夠,而且他還是學什麼的?學科學的。他在講這個《報恩談》裡面有很多都是用科學的角度來給我們說佛法。因為我們這個時代,都接受科學的教育。科學的教育,你這個說法符不符合科學啊?有沒有證據啊?他都契機。

  那我們看到,他「少年學佛,潛心教典」,這個是善根深厚,從小家庭就是學佛的。成德跟大家提這些點,是希望大家要從因緣去觀察人、去觀察事情、去觀察物,我們就會真正會判斷,真正會知緣、會惜緣、會造緣。就好像我們知道這個《淨修捷要報恩談》太殊勝了,鐵定我們會推薦別人來學這一部教誨,是吧?當我們知道《無量壽經》會集本的殊勝,我們一定會把這一部經推薦給他人。「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就要靠這個《無量壽經》。看到這一句,我們有責任心的話,那我不能只有自己去極樂世界,我得多帶一些人,是吧?我們昨天有約好了,家裡的人都要一起去嘛。

  但願人長久,唯有念彌陀,親眷永團聚,大家沒配合一下,法界逍遙遊。跟著阿彌陀佛在虛空法界度眾生哪。昨天才講的,不能昨天就放下了,要放下該放下的,提起該提起的。這些這麼好的教誨要放在心中鞭策自己。有一個祖師說「寄語娑婆世上人」,就是這些祖師留這些很懇切的話提醒我們,「寄語娑婆世上人,要尋歸路莫因循」。要找回家的路,找脫離生死的路,要尋歸路莫因循,這個莫因循就是不要一天過一天混過去了,莫因循。百年幻影,這個「百年幻影誰能保」,百年幻影指什麼?指我們這個身體呀。一百年很快就過去了,就像石火電光,那兩個石頭碰在一起,欻出來一條紅光,我們的生命就像那個欻一下的亮光一樣,在無盡的時空裡面就亮了這麼一下,又去輪迴了。

  老法師還提醒我們,三善道是觀光旅遊,三惡道是老家。出來一下「蹦」就進去了,其實老法師講這個是很客氣了,你們覺不覺得很客氣了?那佛講的,佛好幾個比喻,得人身,佛有一次抓了一把土,又放在地上,問弟子:「大地的土多還是我手上的土多?」弟子們說:「當然是大地的土多。」結果佛說:「失人身如大地土,得人身如爪上土。」得人身不容易,失人身很容易啊。

  大家有看過《地獄變相圖》嗎?江逸子老師畫得很好,那真的是藝術界的菩薩。我們李炳南老師教出了好幾位各個領域的菩薩,我們是他老人家的徒孫哪,都要珍惜他們的教化。結果這個江老師畫這個《地獄變相圖》,其中有一幕,就是每一個人在三惡道,斷氣之後要到一個地方,最後就看是到六道哪一道去。結果他畫的時候寫的四個字叫:人皮缺貨,現在要換一張人皮,沒那麼簡單,不容易。而且印祖還強調,下一輩子當人比往生還難。下一輩子當人五戒要持得好,下輩子才能當人。但是往生呢?只要肯真信切願,老實念佛都能去。「其國不逆違」,「無極之聖道,易往而無人」,最重要是我們肯不肯去呀。所以這個得人身,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這個真相我們了解到了,我們就會掌握短暫的生命。「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今生不將此身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那剛剛這個祖師講的偈,「寄語娑婆世上人,要尋歸路莫因循。」大家不要聽到這裡說,我每天那麼忙,沒時間修。其實,事事是無礙的,因為善用其心則能成就勝妙功德。不是說要出家才有功德,也不是說要在台上講課才有功德。那佛法是圓融的,是善用心,不管你在哪一個行業都能行菩薩道,你在哪一個角色都能積功累德,這個佛法才是圓融嘛。

  那就好像,我們舉一個例子,王打鐵大家認識吧?請問他有沒有福報?他沒有福報,但是他有善根。有一個出家人走過去了,是吧?他把他請進來,他沒東西招待,一杯茶,清水。然後問這個法師:「啊,我覺得人生很苦,有沒有出離的方法?」他是一天沒工作可能就沒飯吃啦。所以諸位同修,你們的福報都超過王打鐵吧?那你說他每天沒工作就沒飯吃,好不好修行?從相上看,沒時間修行吧?你看假如是少奶奶,底下還兩三個僕人,她每天可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吧?她比較有福報。可是,根本一天不工作就沒飯吃的人,修行有沒有障礙?沒有障礙。

  所以這個法師就告訴他,有個出離的方法,你就念阿彌陀佛。那他說:「法師,我都忙得要死,我哪有時間念阿彌陀佛?」那個法師說:「你就敲一下就念一聲,敲一下就念一聲。」所以這個念佛法門是沒有障礙的。你說可是我面對我那個兒子,每天很忤逆我。我氣得要死,有沒有障礙?他愈不孝,你愈不留戀世間,念得愈懇切,阿彌陀佛,快把我接去,阿彌陀佛,是吧?所以兒子不孝,是不是障礙?逆增上緣,正好念佛。那兒子孝順呢?那他護持你,正好念佛。那身體不好呢?感覺無常會隨時會到,正好念佛。那身體很好呢?正好念佛。「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這一段話,蓮池大師的開示。他把所有好的、不好的全部列在那裡,最後都只有一句話:正好念佛。那不是順逆皆佳境嗎?惡善咸良緣嗎?這個也是老法師的法語呀。

  所以印光大師說:這個「隨忙隨閒,不離彌陀名號;順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所以這個法門是太直捷、又太方便、又圓頓,被我們遇上了。所以遇上了念佛法門,這個算是中了佛門的第一特獎,我看你們的眼睛不大像中第一特獎。「若人識得此法門,一切諸佛皆隨喜」。你在念阿彌陀佛,一切諸佛說:孺子可教也。他不會跟你講其他的了,他會放光一直加持你好好念佛,好好念阿彌陀佛,念這一個光中極尊,佛中之王的萬德洪名。

  所以剛剛我們講到,佛法是圓融,是沒有障礙的。所以不管我們現在在哪一個行業工作,也要「要尋歸路莫因循」。大家要冷靜,我們在工作當中不是修菩薩道,就是修什麼道?修輪迴道嘛,是吧?你假如說:我心地也很善良。但畢竟也是修善道,善道畢竟沒解決問題!所以一定要發菩提心,一定要行菩薩道。你說很辛苦,我不走行不行?不走要幹嘛?請問大家不行菩薩道要幹嘛?不行菩薩道只有輪迴啊。所以一定要幹哦,要行菩薩道。

  《勸發菩提心文》一開始有一句很重要的話:「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請問修行最重要是哪件事?發菩提心。印光祖師說:菩提心是修行的主帥。用戰爭來比喻,它就像元帥一樣,你菩提心一發出來了,這個元帥帶領得很好,我們可以降伏很多的煩惱習氣呀。魔軍,可是假如我們這個軍隊沒有主帥呢?那亂成一團,自己人都跟自己人打起來都有可能。所以「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不發菩提心怎麼修?可能還在輪迴哦。

  所以省庵大師他的教誨,真的我們也要很珍惜,字字血淚,字字都希望把我們送到極樂世界作佛。他老人家一開頭就引《華嚴經》,他講了一段話馬上用佛經來印證他講的。他說「《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重點是忘失而已,不是沒發,發了忘了。「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不是去造惡業,「修諸善法」呢,「是名魔業」。因為不發菩提心,不行菩薩道,出不了輪迴。縱使這一生修行,第一世修行也是輪迴的福報。

  佛門有三世怨: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大家冷靜去看看,現在很多很有錢、位置很高的人,他一自私自利,他一貪婪,哇,那造的業可不得了不得了,第二世一享福就墮落了。一造業怎麼辦?第三世就墮到三惡道去了。黃念祖老居士說:三途一墮,多久啊?五千劫呀。一劫就是天文數字,還要五千劫,這不得了!所以我們修行人不能求福報哦。所有善根,心心迴向,願生極樂世界,不求福報。所以「寄語娑婆世上人,要尋歸路莫因循」。假如大家覺得我現在幹這一行,沒有辦法行菩薩道,那這個我們下了課,這幾天有機會再來討論一下。

  佛法是事事無礙,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已經告訴我們了,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甚至於各種身份都可以圓成佛道,大家相信嗎?老法師非常慈悲,他還特別有一個主題:家庭主婦如何行菩薩道。這一篇教誨,在我們三皈傳授的本子後面有附上去,老人家都在破我們的執著。很多人一當家庭主婦,真鬱悶,非常鬱悶,我還大學畢業,我還碩士畢業,怎麼叫我當家庭主婦?所以這個時代在變,但是請問我們變得愈來愈好了嗎?現在人身心問題愈來愈多,家庭離婚率,父子兄弟衝突,為了錢打官司,現在家庭愈來愈不好。社會犯罪率,這些現象,自殺率愈來愈多。那這個社會愈變愈怎麼樣?愈變愈不好,因為我們在變當中把那個不變的東西給忽略掉了,就隨波逐流了。

  所以,佛門的表法重要。西方廣目天王左手拿著一個龍,龍代表多變;右手呢?龍珠,龍珠代表不變。所以現代我們不要說:「現在的風氣就是這樣,我就跟著吧」。跟著會隨波逐流。所以有科學家做實驗,一個人一兩歲的時候,平均一天笑一百八十次,成年之後平均一天笑七次。這個統計已經告訴我們,現在的人愈活愈怎麼樣?大部分的人愈活愈笑不出來,請問大家這條路你要不要走?假如我們不分辨出來哪一些不能變,我們走的是同樣的路。所以西方廣目天王給我們很大的啟示,「至樂莫如讀書」,這個不能變,絕對沒有說至樂莫如玩手機哦,沒有哦,你被它控制了。你深入經藏有法喜,但「至要莫如教子」,請問這兩句話能不能變?現在覺得至要莫如教子的不多了。結果他一忽略這個,他在中年以後一個頭兩個大,那孩子一有問題了就麻煩了。

  所以我前不久遇到一對夫妻在馬來西亞,夫妻都是醫生。結果,她的先生就跟太太溝通,說我們,他有五個孩子。他說跟她溝通:「孩子最關鍵的這個成長過程陪伴他,這個對我們家庭很重要」。這個媽媽接受了,她醫生就沒當了。後來五個孩子都非常,身心都很健康,也都學業、事業都表現得很好。後來我去採訪這個媽媽,我說妳這個決定後不後悔?她說不後悔。

  所以剛剛跟大家提到,老法師為什麼要針對家庭主婦談這一篇教誨,安我們家庭主婦的心。不要去比較,「哎呦,誰誰誰都可以到道場去做義工,都可以去念佛,我都不行」。哇,生煩惱了。所以老法師講布施,你每一天服務家人,你把這些家人都當禮敬諸佛,都是佛,那你家庭主婦就是普賢行了,布施;把家裡都整理得井然有序,持戒;那做家事、相夫教子很有耐性,忍辱;那家裡很多事愈做愈好,精進;然後這個做的時候都很有耐性,心都不散亂,就是禪定;那很清楚做這個事也是菩薩道,也是很有智慧。所以佛法是圓融的,我們不要自己給自己設障礙,所以外面的境界有沒有障礙?沒有,障礙在哪裡?分別、執著才是障礙。好,那我們各行各業、每個角色都是行菩薩道。

  所以「要尋歸路莫因循」,要行菩薩道,要求生淨土,行菩薩道就是積功累德。「百年幻影誰能保」,八十年、一百年,這個身體誰也留不住,誰也帶不走。「莫負西天大願王」,莫負就是不要辜負,不辜負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大願,成就了極樂世界,一直在那裡等我們。黃金臂晝夜常垂,唯許行人獨委;白玉毫古今不昧,全憑願者承擔。大家念到這裡,阿彌陀佛的像有沒有現在前面?有沒有看到那隻手一直在拿著一朵寫著你的名字的蓮花呢。白玉毫放光,令心不亂。

  好,所以剛剛跟大家講到,我們對因緣,要善於去觀察。像黃念老他的示現,甚至包含他從小就是佛化的家庭,這樣的大善知識是很不容易遇到的。而且「曾隨舅父法相宗大德梅光羲老居士參學法要。大學時偶讀《金剛經》,得甘露灌頂般渾身清涼」,這些都是夙世的善根,「深悟『無住生心』之妙」。其實黃老那時候就體會到《金剛經》的無住生心,用念佛的方法就能夠達到。所以諸位同修我們剛剛是不是說,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是中了佛門的第一特獎。因為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正入無生,這個法門叫巧入無生哪。其他法門怎麼修呢?正入無生,就是先從見思煩惱,見惑八十八品、思惑八十一品,每一品要斷,很難的,佛比喻要把見思煩惱斷掉,是瞬間把四十里的瀑布截斷。現在人基本上不可能有這個根性了。那個四十里瀑布,就像我們無始劫的煩惱習氣一樣,瞬間要截斷。這個只有什麼?見思惑,見思惑斷完了,接著呢?塵沙惑。我們聽這個名字,塵沙有多少?數都數不清。那塵沙煩惱都斷淨了,接著還要再斷無明、起心動念,最後破一品無名證一分法身才入了法身,才入了這個無生的境界,才入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看有多難。

  可是這個法門呢?不用斷見思,不用斷塵沙,也不用斷無明,直接老實念佛。怎麼念?一個字、一句念得清楚,聽得清楚,心裡也念得清楚,然後很專注,平平常常,老老實實,一字一句念清楚,攝住心。當下你沒有其他的雜念,叫應無所住。可是又一句接一句,而生其心,哇,這個是法身,無生的境界呀,叫巧入無生。這個法門,是太殊勝,太特別啦。所以,一個人假如沒有其他雜念在那裡念了十分鐘的佛,他做了十分鐘的法身大士噢。但是要繼續保持。所以這個無住生心之妙,我們這個法門是可以直接達到的。

  那「從禪宗大德虛雲老和尚習禪,深受法要,直達禪宗巔峰,得無上妙諦。」代表老人家在禪宗就已經是契入境界了。契入境界的人都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他往後的表法都為了什麼?度眾生脫離輪迴,去作佛。所以我們能遇到這樣的高僧大德,要很珍惜福報。

  「又從諾那活佛嫡傳王家齊上師修密,受傳蓮花精舍金剛阿闍黎位,成為紅教第三十四代祖師。皈依白教大德貢噶上師,蒙受大法,深受肯定。」哇,那在密宗也是成就的人。「親近禪淨大德夏蓮居老居士,深蒙獎掖,成唯一入室弟子。」又遇到夏蓮老。哇,大家想一想,黃念祖老居士有沒有福報?有沒有善根?哇,這個是真的不是一般的善根跟福德。「一日讀公案,豁然開朗,從大光明中流出三偈,蒙王家齊上師、夏蓮老印證開悟。曾任北京居士林林長,執教於中國佛學院。」大家要注意,印證開悟,開悟那是法身佛。那老人家在講《報恩談》,那都是他開悟以後,所以我們要看、聽這個報恩談,要看一個大成就的人他的存心,他是怎麼做人做事。都可以從學習他的教誨當中觀察到、體會到,進而去效法。已經見性的人,他只要一開口就是性德。我們會學,就大收穫。

  大家想一想,印祖那也是開悟的人。印祖有一段話很短,大家應該都讀過:「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這段法語是不是很短?可是他已經稱性的人了,他一開口,整個佛法的精髓就在這一段話裡面。大家細細去想一想,裡面有沒有三福?有沒有六和?有沒有三學、六度、普賢行願?都在裡面了。

  所以大家注意,「證實開悟」,我們拿到的是一個開悟的人的法寶。告訴大家,我們這一輩子要遇到一個過來人,修行的過來人,在我們這個時代已經是不容易啦。我曾經請教老法師一個問題呀,因為成德知道有一位修行人,非常的認真。很佩服他的人也很多,但是後面走得不是很,就是沒有脫離生死輪迴。那成德就問老人家,老人家,問師長:他持戒這麼用功,這麼精嚴,修行也很精進,可是為什麼最後還是不能了脫生死呢?老人家想都沒想就告訴弟子:他這一生沒有遇到過來人。所以人這一生第一大福報是什麼呢?是遇到一位大修行人,他是過來人。就是《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說的:「從明師受戒」,他是個明白人,是個過來的人。重點是我們遇上了,進一步要怎麼樣?要珍惜這個緣,依教奉行。

  可是大家要知道,我們的福報可不一般。我們又遇到李炳南老師教化,三十八年;遇到夏蓮居老居士會集;遇到黃念祖老居士又幫會集本做註解,又給我們講《報恩談》;又遇到海賢老法師做表演,劉素青居士做表演,是吧?還遇到老法師講經六十年,在他八十五歲以後,《無量壽經》科註講了幾遍?四遍,是吧?每一次都一千兩百個小時左右。我們遇到這麼多的高僧大德,就為了成就我們了脫生死。假如我們這一生不去,這樣辜負很多高僧大德,要不要去?一定要去!不能辜負他們的苦心。尤其成德在學習《太上感應篇》,當時候老人家七十三歲,九九年,在新加坡。你們學過這一套光碟嗎?其中有一集,成德印象很深,當時候老法師說:「我隨時可以走。」我當時候一聽,寒毛都豎起來。接著老人家說:「憑什麼?世出世間法都放下了。」其實老法師這句話已經告訴我們,能不能往生關鍵在哪?世間任何東西不能留戀。娑婆有一愛之不輕,臨終就被此愛所牽哪。都要放得下才行。

  諸位同修,老人家七十三歲,他就已經可以自在,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啦。這個世間很辛苦唉,老人家現在九十四歲啦,還為了我們這些弟子的得度,陪了我們多久啦?二十一年哦。所以我們要珍惜。而且這個《淨修捷要報恩談》也是老法師特別讚歎,讓我們要好好學習。所以這個是黃念老大慈大悲,講得非常精闢。所以這一部《淨修捷要報恩談》的功德,那不亞於《會集本》。那當然它們是相輔相成的。

  所以我們遇到那麼多大善知識,今生不將此身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所以大家這一生遇到這麼殊勝的緣,遇到老人家,代表這一生脫離輪迴、去作佛的因緣是成熟的。無量劫來稀有難逢之一日到了,要抓住哦。假如這一生沒有抓住,下一次要等什麼時候才有了?又要再等無量劫,這不行哦!

  「主張禪、淨、密一體不二,強調習禪修密者須發願往生淨土。」就是黃老特別強調,你修大乘佛法只要不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要在這一生脫離輪迴,不大可能,其實這些話都是大修行人,都是要護念大家穩健的去成就道業,不能僥倖,不能大意,一定要「所有善根,心心迴向,願生彼國。」

  講到「著《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白話解》等書。」好,這是我們先對黃老做一個介紹。我們看到這些入境界的人,他們已經離四相了。沒有說我修禪、我修密,所以你也跟我修禪、修密。他入境界就沒有我學什麼,那他還有一個我相。

  台灣其實很有福報,像廣欽老和尚,他是修禪的。可是他入境界了,人家一請問他怎麼修行,老人家怎麼說?老實念佛。我遇到一個老闆,他曾經去請教廣欽老和尚怎麼修行,老人家就給他講這四個字:老實念佛。結果這個老闆說,真的是語如鐘聲。所以他每一次想到的時候,那個聲音都還在他的耳朵邊「嗡」還在響。所以這個大修行人那個加持力很強,真的是給他灌頂,叫他要老實念佛。這個給我們表演,都是應現在眾生,現在眾生只能修什麼法才能成就,他就給他說什麼法。那我們看到夏蓮老、黃念老,這些在禪宗、在密宗都有高成就,最後都勸眾生要好好念佛。

  那我們翻到這個第三頁,就是這個緣起,是因為有美國的同修請黃老來講《淨修捷要》。我們看到第三頁的第三行,他提到黃念老對他的要求回信,「兩個要求,都可滿足,台灣視聽圖書館的比丘也來信要求《淨修捷要》的錄音帶,」應該是我們悟字輩的法師要求,「所以趁此機會,一併解決。」我為什麼讀這一段話給大家呢?就是這些大修行人的心中都放著什麼?眾生的需要。他隨時放在心上,一有機會就廣修供養,一有機會就抓住機會護念眾生成就。所以我們看這一段話,你能看到黃老的心,你就神交黃老了,要這麼學呀。

  我們以前有讀過文天祥的一段話,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那個跟修行很有關係,「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今天我們讀《無量壽經》讀到「積功累德第八」,「少欲知足,專求白法,惠利群生,志願無倦。」請問哪一道光照過來了?阿彌陀佛在因地那個修學的榜樣,就照到我們的心上了。所以「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所以我們看這個字裡行間都有黃老的良苦用心在裡面,甚至我還建議大家不只看書,要聽錄音帶,或者看影像。因為黃老除了講話是很精彩以外,連他的笑聲都很精彩。他在哪些地方「呵呵呵」笑的,那個我們去體會可以看到他的豁達,看到他那個笑當中好像佛菩薩的意思他都很清楚了。「世尊能演一音聲,有情各各隨類解」,連笑聲都是法。

  好,那這裡又提到,這一位筆者他的家兄,我們看倒數第四行。「家兄因事無法同行,故特別購置一部錄影機,希望能錄影,以補齊不能同行之遺憾。」其實也是代表他的兄長,很愛樂佛法,是吧?不然就沒有錄下來了,我們就沒有看到黃老拿著扇子在那兒「呵呵呵」,講法那麼自在,我們就看不到嘍。「少欲知足,專求白法。」所以成德念這一段,我們也要很感謝這一個人家,沒有他們,這個法就留不下來了,所以他們也是功德無量。然後他們到了北京,大家「向恩師黃老提出錄影的請求,恩師隨即慈悲應允」,很歡喜的就答應了,我們看到都是滿眾生的願。

  就像這一次老人家九十四歲了,還飛到馬來西亞過年。我都給馬來西亞的同修說,老人家九十四歲了,還要飛五個小時,五個小時到了吉隆玻,還要坐兩個小時到馬六甲。成德是四十多歲,坐這樣就腰酸背痛了。那老人家九十四,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就跟那個同修們說,難道是老法師喜歡吃榴槤嗎?因為榴槤在馬來西亞最好吃,他們就笑。我說我們可要思惟這個問題,那麼大年紀做任何事目的是什麼?滿眾生的願,為了佛法、為了眾生哪。

  我們要知道,馬來西亞有一千兩百多所華小,六十幾所獨立中學。這個在全世界的華人教育,除了海峽兩岸三地,他們是第一的。而他們六十幾所獨中,全部都有華樂團,都是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音樂。成德沒有見過一所台灣的華樂團,在高中裡面,都是見到什麼?小提琴、大提琴,反而那裡的獨中全部都是華樂。後來我在台灣終於看到一所了,弘明實驗學校。

  再來,我還問他們:「現在全世界華人,哪一個地方的華人三代同堂的比例最高?」好多兄弟姐妹都買在附近,一起照顧老人。哪一個地方?你們有沒有去觀察過?哪裡呀?我跑了很多華人地方,觀察過了,馬來西亞。再來,全世界華人哪一個地方的女士最願意做家庭主婦?大家想一想,哪裡?馬來西亞。

  我這幾個問題噢,很重要:第一個,中華文化的核心是什麼?一個字,孝。現在要把中華文化復興起來,首先就是孝道。再來,印光祖師說:「天下的安危,女人家操之一大半。」每一個人都是從家庭走出來的,誰的影響對他的影響最大?母親。對啊,胎教就開始了,影響很大。

  我們有一個學生二十多歲了,還挺優秀的。前一陣子突然心情很不好,覺得她媽媽不要她了,她自己都莫名其妙,為什麼情緒會這麼痛苦?她還跟她媽媽講,她媽媽說:「妳這個傻孩子,我怎麼可能不要妳?」是個女孩,後來她媽媽被她這麼一問,想了一下懷孕的時候,曾經商量怎麼樣?拿掉,後來幸好沒拿掉就沒有再考慮這個事。可是你看那個念頭是個種子,孩子收到了。多久以後起現行?二十多年之後。「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念頭就是一個種子,「因緣會聚時,果報還自受」。所以不能亂動念頭。「須臾背念佛之心,剎那即結業之所」,所以不能起貪瞋痴,都是一個種子,那個種子都會帶我們去輪迴。所以我聽到這個例子,哇,才起一個念頭,二十多年之後會影響。

  那請問母親懷胎的時候,動了多少個念頭?假如都是在念佛、都是在讀經,這個孩子消多少業障啊!所以假如有一個媽媽,她從懷孕前就開始念佛了。然後就是以念佛為主來做胎教,哇,這個孩子以後不成聖賢都難,那個基礎打得太好了。我才跟馬來西亞的華人、同修交流這個重點。

  老人家常常都說,「老了很辛苦。」可是為什麼老人家還不辭勞苦飛到巴黎去啊?我們當弟子都得去體會,才會珍惜他一直在陪伴我們哪。像成德也是在感受,假如沒有遇到老人家,我就隨習氣去做生意了,又隨著這個習氣那不知道造多少業了,現在還能不能在世間都是個問號。所以我們不是去利益人,我們是因為在這個時代習氣很重,沒有老人家透過這個弘揚正法的事業來救我們,沒有這些任務扛上來,我們很容易懈怠呀,很容易。假如不是這個責任,每一天都得完成一些工作,我們就很可能一看手機,哇,半個小時過去了,一個小時就這樣浪費掉了。所以是很感謝會長,感謝我們學會,給成德這個學習的機會。假如沒有這樣跟大家做供養、做學習,可能又打妄想了。

  在台上不能打妄想,台上一打妄想哇?要說什麼?就接不上去了。而且上了台,我們從小都不愛讀書、愛玩,都沒有很好的積累,所以一上台只能靠什麼?至誠感通。一上台:「一心觀禮,盡虛空遍法界,常住三寶。」要討救兵,「十方護法菩薩、金剛、梵、天、龍、神、聖賢等眾」。所以《淨修捷要》好不好用啊?好用。今天你要去上班,上班幹什麼?行菩薩道。要入門以前,一心觀禮,盡虛空遍法界,常住三寶護持我在工作行菩薩道,都會有感應哦。

  好,所以跟大家交流這一段,就是大修行人一舉手一投足都是在表法,都是為佛法、為眾生。老人家這樣奔走於世界,九十幾歲了,給我們表演什麼?「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己身求安樂」。所以我們不能再讓老人家這麼累了,我們應該扛起來,要站出來,要把他老人家救世的理念在我們自身、我們的家庭、我們的團體把它做出來,做榜樣,老人家很欣慰!到時候給這個聯合國這些大使們一介紹,你們到台灣,可以到弘明,可以到德賢淨宗學會,可以到哪裡去參學,你說老人家開不開心啊?所以,如說修行供養是第一,如說修行供養就能請佛住世。

  我們台灣這個弘明功德很大,為什麼?因為老法師給全世界這麼多國家領袖跟大使都告訴他們:「中華文化的教育好,五千年智慧、理念、方法、經驗、效果。」然後人家說「哪裡可以看?」哇,都沒有,那就沒力量了,一講完說:「有,台灣。」台灣加油!我們小時候唱一首歌:同胞們起來,同胞們起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呀!老法師在八月初有一個企業家論壇講了一個主題:將台灣建設成中華文化示範區,今正是時。現在再不努力,時機過去了,到時候就沒機會了,要掌握。

  老人家其實在十一年前,二00九年在台灣幾乎待了一年,而且住在哪?高雄。當時候劉醫師說要幫老法師用牙齒,其實用牙齒不是重點,但是人家是孝子,孝子能感通。老人家很歡喜答應了,講了《妄盡還源觀》第二遍。而且在那個過程,跟台灣各個黨派的重要政治人物談什麼?談弘揚中華文化,我們炎黃子孫有瑰寶,五千年的文化。假如十一年前有哪一個有影響力的人站出來,我相信老人家會怎麼樣?全力支持他。十一年吶,假如那個時候台灣就做了,現在台灣是什麼樣子?全世界的華人都要到哪裡學中華文化?台灣。

  再念一次昨天那一段話,《勸發菩提心文》說:「勿言一念輕微,勿謂虛願無益。」心真,我們發真心。「心真則事實,願廣則行深。虛空非大,心王為大。」虛空不算大,我們的心更大。「虛空非大,心王為大,金剛非堅,願力最堅。」大家要把願發出來。我們一起配合老人家,這一個大事因緣的弘法,六十年。我們得把他老人家講的做出來,給世人有信心,堅定的信心,再來我們還把經驗供養給大家。

  我們看到第四頁第六行。筆者提到「書中所加的目錄,乃恩師在此談的講義手稿中,為此三十二拜所命名的。」像第一拜此土導師。第二拜我們翻到第七頁。第一拜此土導師,第二拜彼土導師,第三極樂世界,第四法身依正,第五報佛身土。就是說他這一個每一拜的命名,這個目錄非常好,你一看這個目錄,這一個命名,你就知道這一拜的重點了。這畫龍點睛,而且他不是自己創的哦,都是依據什麼?黃老的講義裡面的手稿。其實,這個請法的這一位居士也在給我們表法,表什麼?「述而不作」,不是自己的創造,他不會亂去加東西,都是很尊重黃老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再來我們看第五頁,這一段話最主要,也是從第四頁最後一段講到:「曾經有見聞此開示的錄音或錄像的學人反映,流通的視頻及音頻版本,皆有一些刪減,認為不妥。筆者特於此稍加解釋。」就是我們可以感覺這個請法的人,他是很認真對待別人提出來的意見。那我們有沒有認真對待跟每一個人的緣分?所以,五十三參哦,我們不是只有跟黃老學哦。這個居士也是他重要的弟子,我們有沒有在看他講的話,能體會到人家的可貴在哪?我們不能用分別心去接觸法寶。

  比方,我們今天大家同修圍一圈互相分享,是吧?我們可能這個人跟我交情不錯,耳朵豎大一點聽,換下一個了開始打瞌睡了,這個都分別心。什麼時候練自己的真心?不練真心,就是輪迴心。《淨修捷要》說「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善導大師說「一切皆從真實心中作」。請問聽人家分享,是不是一切皆從真實心中作?對呀。

  成德有介紹大家看一個電影,大家看了沒有?「達摩祖師傳」。一般的人一看,只注意誰?達摩祖師。其實那每一個人都有學處,甚至每一個情景都有學處。我就不跟大家說其他的,那個片子裡面達摩祖師有一雙草鞋,是吧?請問那個草鞋有沒有在說法?有。達摩祖師赤腳,他印度人。所以一見到這個慧遠大師,慧遠大師就看他的腳,哎,沒穿鞋。其實我們華人覺得很奇怪,印度人看我們穿鞋也覺得我們很奇怪。他們那個地方一般是赤腳,現在斯里蘭卡也是赤腳的。

  結果,這個達摩祖師要去見梁武帝,寺院裡面就給他準備了一雙鞋,就放在那裡。結果達摩祖師一開門看到那一雙鞋,他就笑了,那個笑有沒有意思?大家想一想,他為什麼看一雙鞋會笑?他怎麼沒有起一個念頭,我是天竺人,我又不穿鞋。是吧?他會不會起這個念頭?我是天竺人,那有我相了。那個笑就是接受人家的好意,恆順眾生,結果那個鞋子後來還有用處。

  後來,剛好達摩祖師圓寂了,然後有一個人,在很遠的地方見到達摩祖師,他不知道達摩祖師圓寂了,他就見到達摩祖師。後來回到中原,他說我看到達摩祖師,「不可能,幾個月前已經圓寂了。」後來皇帝下令開棺,因為那個在遠方遇到達摩祖師的說:「我見到達摩祖師,他的拐杖上面,還綁了一隻草鞋。」然後皇帝就開棺,一開,哇,沒人,裡面只有什麼?一隻草鞋。後來這一隻草鞋還派上用場。我感覺這個片子真拍得挺好,但是我覺得要從這裡練什麼?禮敬諸佛。不是達摩祖師是善知識,每一個人、每一個鏡頭都是善知識,只要我們用心去看,都能得到啟發。所以同樣的,假如我們學這個每一段話都是這個態度,甚至於我們面對一切人事物都是這個態度,每天都法喜充滿。處處是道場,處處我們都是五十三參,都有所提升,都增長了我們的善根、福德,善是善根,財是福德。

  那他很認真的做回應,因為他也怕,大家不了解生煩惱。所以修行人都是不願意讓人生煩惱。在這裡解釋清楚:「一是當年所用錄像及錄音設備都是相當簡單,所以效果難以盡善。二是錄音換帶時可能有部份疏漏,幸而當場有兩部錄音機及一部錄像機在錄,所以這部份的疏漏,已於此文稿中儘量補齊。」所以一件事其實是不容易的,我們理解,不要常常喜歡挑毛病。這個時代要成事不容易,要挑毛病很容易。為什麼?因為大家都沒有基礎,肯出來弘護正法,已經很可貴了。我們閩南話說捨不得嫌棄啦,好。

  接著「三是筆者當年於此講圓滿後,曾請示恩師關於流通問題。」其實有沒有看到,「事雖小,勿擅為」,他做這些事都是會很恭敬的去請示,所以我們也要學到他事奉老師的態度。「恩師曾指示如下:『我是收斂的,不求人知,但如果確實感覺需要,覺得有意義的,那這個事情我們還是做』。」其實大家從黃老這一段話,感覺到了他的處事態度沒有?都是謙退的、謙虛的。現在很多人,他寫的書一看就是他最厲害、他是救世主。其實會判斷的人一看就知道這個是錯誤的了、是狂妄了。

  為什麼老法師要我們紮三根?除了讓我們有德行的基礎,其實只要這三部經真正有懂道理,《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我們也會形成對人的判斷能力。不然有時候我們對一些境界,有時候還是搞不清楚。比方《太上感應篇》說「不彰人短」,常常開口就要批評人。有些人還說:「說得好,好!」因為他要罵的人,你也很想罵,就相應了。但是我們古人他都有傳統文化修養的,他不會這麼做的,不彰人短。

  可是在某一些情況他會開緣,什麼時候?大是大非。這個人是邪師,這個誤導了好多眾生,這個時候要站出來說話。你看李炳南老師,這是真正的大慈大悲,他老人家就說,當時候的一個陳健民,這個是邪的,是吧?你看黃念祖老居士還在這個《報恩談》裡面提到,那麼多人,人家說他是善知識,你說他是邪的。這個沒有八九成,七八成的把握不敢講。可是他那個是真正的護念眾生不要入邪道,他那個可不是批評人。那個是什麼?護念眾生的法身慧命。但是我們看到平常這些大修行人,那決定都是不會亂批評的。

  然後「不彰人短,不炫己長」。那個講起來好像自己就是救世主,那這個就已經在炫耀自己了。所以我們談到這裡,從黃老我們會觀察一個善知識,我們就會判斷出來邪師跟善知識是不相應的,他的行為往往是背道而馳。其實我們都聽過一句話,「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可是請問諸位同修,我們真的確定自己遇到的時候能判斷出來嗎?

  老法師在《認識佛教》裡面,說佛教有幾種?六種。其實成德都介紹人家學佛,一定提醒他《認識佛教》一定要多聽幾遍。《無量壽經》說「惑道者眾,悟道者少」。不是說我現在是個佛弟子了,我就走的路是對。連佛教都有幾種?大分六種,其實有六種佛教,也有六種傳統文化。現在很多拿傳統文化,兩年月入多少錢呢?把傳統文化拿來幹什麼?快速致富。其實傳統文化強調什麼?安貧樂道。所以安貧樂道,可不可以變?你讓我有錢,我有錢以後,我一定回來護持佛法、護持傳統文化。因為我們現在一有錢,你看我們的裝潢這麼氣派,人家才會說「哇,這個學佛也可以很有錢。」講的似是而非。

  其實想一想,假如他真的那麼說,真的他很有錢了,他還回來嗎?不能保證,很難保證。「因地不真,果招迂曲」,這個因地可不能亂夾雜,所以安貧樂道不能換。為什麼老法師說學佛,你一定要認識釋迦牟尼佛。因為釋迦牟尼佛表的法,不會因為時代這個原則會變,不可能的。你認識了釋迦牟尼佛才不會學錯,他是本師,根本的老師。三千多年後,誰的說法、誰的做法跟他老人家不一樣,決定不能跟。哪怕他打的是佛教的旗幟,不能跟。

  「如來定慧,究暢無極,於一切法,而得最勝自在故」。不然有一個說法,佛離我們三千多年了,那個時代都變了,這個似是而非就出來了。老法師都勸我們要看什麼?《釋迦譜》、《釋迦方志》,也是章嘉大師教給他的。所以章嘉大師說的話,重不重要?都是修學正知正見的關鍵所在。所以老法師才說,他的佛法是章嘉大師幫他紮下去的基礎,基礎呢!根深蒂固才能枝繁葉茂,所以我們也得把基礎紮好。所以章嘉大師教的、老法師特別強調的這些,我們可要實實在在去領會、去照做,基礎才能紮下去。

  所以佛陀那個時候「日中一食,樹下一宿」,表什麼精神?以苦為師,安貧樂道。這個東西能不能變呢?不行。再來,釋迦牟尼佛,有沒有跟人家說:「你聽我的課,一個小時五百塊錢」,有沒有?因為佛說的自性自度,他本有佛性。所以《金剛經》裡面說,我今滅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因為佛陀假如有這個念頭,他就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而且佛也確實真實知道,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是他本有的,又不是佛給他的。既然是他本有的,那我們也不是說,是因為我給他的,他才能作佛。再來,佛是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無緣,緣是條件,沒有條件的,怎麼可能還要收錢?那剛好他生活困難,他不就不能聽佛法了嗎?這些能不能變哪?這些都是我們判斷的標準。

  首先第一個,我們沉澱沉澱,我們對老人家、對這些大善知識的觀察,跟他們的教誨,我們怎麼來判斷,邪師說法如恆河沙的時代。老人家很早以前,記得成德剛學佛,這都二十多年前,老人家常說一句話:聽騙不聽勸,認假不認真。這個可不是說別人,我們也感覺到,我們自己學佛,去遇到神通的人很快就被拉過去了。所以知見很重要,因為佛教導我們什麼?佛菩薩不以神通度眾生。其實為什麼神通吸引人?問題也不在他哦,在誰呀?自己。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我們自己的心動。都有什麼?急於求成。黃念祖老居士很多心法告訴我們,修行都是要經過一番寒徹骨。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哪有輕輕鬆鬆就能了脫生死輪迴的道理呢。

  好,所以第一,善知識一定是謙虛,而且大都是推崇佛菩薩,推崇祖師。他還強調「世間好話,佛菩薩、聖賢祖先都說盡了」。可是現在的人都是標新立異,他都講那個經典沒有的話。可是,現在人都覺得,唉呦!新的哦,創新哦,哇,很新奇哦,好奇哦,就很容易跟這些都是講自己話的就交感了。「離經一字,便是魔說」。佛,他的智慧早就看到我們末法時期的狀況了,告訴我們四依法,依法不依人。而這些邪的呢?一定都不是強調經典,都是強調自己說的話。甚至他也強調經典,但是他所做的跟經典是不相應的,這個我們都要會觀察。所以他都會顯示,不只不謙卑,好像他是救世主的一個模樣。甚至還會強調我是超越宗教的,現在人一聽,哇,好高,這個都是在標榜自己。

  佛是徹底覺悟的,他留下來的經典,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很多邪的說法,都跟佛經不一樣。有一個說法就說,「佛教已經沒有了,因為釋迦牟尼佛法運只有兩千年」,都跟佛經不一樣。然後,「你看兩千年過去了,現在這麼亂」,有些人一看,對呀,他講的對,很亂。所以我們佛弟子有責任,我們四眾弟子沒表好法,這些邪師才有空子可以鑽。所以老法師說,我們要反思,對不起釋迦牟尼佛。

  所以我們念到那個《勸發菩提心文》,正法像法,皆已滅度,僅存末法,有教無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競爭人我,盡逐利名。哇,我們佛弟子跑去搞名聞利養了,「舉目滔滔,天下皆是」。省庵大師講這個話的時候,多少年前?四百年前,明朝時期,當時候就已經「競爭人我,盡逐利名,舉目滔滔,天下皆是。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義?僧是何名?衰殘至此,殆不忍言。」就不忍心去說我們佛教的狀況。「我為佛子,不能報恩,內無益於己,外無益於人,生無益於時,死無益於後。」我生在這個世間有沒有辦法利益現代的人?我走了以後有沒有辦法利益後世的人?省庵大師也在教我們處世的胸懷,內要成就自己,外要成就他人。

  結果大師說:「極重罪人,非我而誰?」他覺得假如我們不能真正利益眾生,做出貢獻,那我們立於天地間也是有愧的。所以印光大師讓我們從敦倫盡分,我們在家有家的本分,我們在佛門也有我們佛弟子的本分。我們要把這個責任承擔起來,要讓眾生有正確的知見去判斷,不要誤入邪道。

  第二個判斷也很重要:師承。邪師大部分不會說他有老師,那他說他有老師你還繼續查一下他的老師是誰,你不能只說,哎喲,他有老師,那個還不夠慎重,他的老師是誰?假如他的老師根本找不到,那都靠不住。一定都有什麼?這幾千年代代承傳下來的師承,因為沒有師承是不可能成就的,這是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說的。

  我們的師承是淨宗十三祖印祖,再傳到李炳老,再傳給老和尚,我們是這個師承。一般這個邪師都是標榜自己,不會強調師承。可是對我們來講,一定是要守師承才能成就。因為佛教是師道,所以老法師說他有守三個條件,大家記不記得?第一、只能聽老師一個人講;第二、要看什麼書要老人家同意;第三、以前所學一概不承認。請問大家,聽過老法師講這個講過幾次?很多次哦。我們跟大家這幾天有溝通一個重點,講最多次就是最重要的。那請問老法師講這三個條件講給誰聽的?開悟沒有?大家再思考一個問題,不是叫大家胡思亂想,要正思惟,去觀察、去判斷。

  老法師這樣的善根、這樣的悟性,他都要守三個條件才能成就,那請問我們呢?我們跟老法師的善根比一比看看,那他老人家都要守我們不守,這樣不就沒什麼希望了嗎?這個是要很慎重對待的。老人家很謙虛,他不會說「你們要守我三個條件」,他老人家只能說,「現在要找一個好學生更難了。」這個話要會聽,會聽的人馬上怎麼樣?拍胸脯,別人守不守我不管,我一定守。那可能有人一想到這裡,又生煩惱了,我要守這個條件,我又沒有在老和尚旁邊,我還要看什麼書,我又不能問他:老和尚,那這本可以看嗎?。你看,好像又有很多困難。困難不在外面,在哪裡?念頭,念頭!外面沒有障礙,能不能守?保證能守,看我們有沒有心。

  其實說實實在在話,老法師叫我們要學的我們都學不完了,還去看什麼其他的書。紮三根、《了凡四訓》念三百遍,是吧?欠很多了呢!欠很多啦!這些教導都很重要,都是他老人家走過來很受益的部分提醒我們的。老人家有沒有說,《了凡四訓》我初學對我幫助太大了。對呀。好,所以第二個是師承。

  第三個佛菩薩不以神通度眾生,大家不要對這一句話有動搖,為什麼?你說那現在比較亂,會不會開緣一下?一開後面就整個講不清楚了。所以曾經在「佛陀傳」裡面,印度拍「佛陀傳」還拍得挺好,我們也隨喜他的功德。其中有一個弟子,就是看大家對釋迦牟尼佛,對佛法不恭敬,他就現神通。回去一到僧團就被釋迦牟尼佛呵斥,你這麼一現,那魔也有,大家就分不清楚啦。

  所以第三個,佛不以神通度眾生。他假如說,他就是突然間接到了什麼宇宙的能量信息了,然後就怎麼入了什麼境界了,你不要相信啊!那個講得很玄乎、很玄妙,那個靠不住。都是實實在在有家庭教育,有明師指導,請問大家哪一個再來人不是這樣出來的?現在都是突然間接到了什麼,哇,大家一看,有夠激動的啊!救世主來了,救世主來了。聽騙不聽勸,認假不認真。甚至於他還會說,這個人還讚歎老法師。讚歎老法師,你就相信了?你要看他讚歎是真跟老法師學,還是要讚歎老法師然後抬高他的身價,混淆大家的判斷呢。咦?他也說老法師很好呢!他也很佩服呢!你不能聽他講,現在的人太會銷售了,都是做Marketing的,是吧?他要賣一個商品,然後就打上誰誰誰也跟我很熟,也喝過我這個東西呀,他一下,噢,水漲船高。其實他真的佩服老法師,他就好好跟老法師學了,他還講那麼多跟老法師不一樣的東西,這個都要很慎重。

  第四點,就是無緣大慈,他是沒條件去利益眾生,不會學什麼課要交多少錢,怎樣要收費了,不能裨販如來,怎麼可以改如來的大法拿去做生意呀?聖人都不會這麼做了,有人就說:那孔子,不是還有束脩嗎?他就誤會了,孔子那個束脩不是收費,是什麼?是恭敬去求法,束脩是給老師的禮物,那是表一個恭敬、尊師重道的心。而且是不是很多錢?不是,兩串乾肉。而且孔子收了弟子,師徒如父子,所以哪個學生家裡有困難了,夫子自己也不輕鬆,扛著米去看學生。就像我們師父他的三個老師。你看,老法師都沒錢,養活自己就很不簡單,你看三個老師都是全心全意教他的。而且生活當中,還倍加關心,這個才是真正的善知識。這個是第四,沒有條件的,無緣大慈,不會是跟眾生講條件才教他的。

  第五,決定不會去搞名聞利養。我們要了解,從明師受戒。所以能夠在佛門當人家的老師,就要對人家的法身慧命負責。所以要收一個弟子,入室弟子,那對人家慧命要負責。那請問大家,李炳南老師給老法師開三個條件,請問你敢不敢給人家開三個條件?敢不敢?什麼樣的人才能開三個條件?他已經是修行的過來人。結果現在好多人跟著老法師學了,學了以後,他也給人家開三個條件,你要跟我學,開三個條件,不是跟老法師學。那這個人要是過來人他才能開,不是不能開。可是他自己要保證他已經是修行的過來人,不然他搞他自己的,「你們要聽我的」,他搞名聞利養去了。甚至還有說法:你們先聽老法師的,聽五年以後就聽我的。除非我們是真正入境界了,不然講這個話都已經是狂了,佛門的狂、傲慢,這個都要墮阿鼻地獄的,不是開玩笑的,這個變成拿眾生的法身慧命開玩笑了。

  老法師是有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基的最後一代了。什麼時候才能再恢復傳統文化的家庭跟根基,很難講。成德是老法師孫字輩的,我們都是成年才學的,沒有根基,哪有說學幾年就可以給人家開三個條件。再來,我的下一輩現在二十歲的,有沒有根基?可能比我們的家庭還複雜。但是也有特別的了,哎喲,剛好父母組佛化家庭,他在胎裡就吃素了,這樣的孩子你有發現,一定要通知我一下,這個都是重要的苗子。他的緣跟人家不一樣,他的基礎不一樣,我們從事這個工作,帶人帶了十幾年了,帶到最後覺得家教最重要,不容易。

  所以,我們跟到了老法師是大因緣呀,好好跟他學,甚至於是勸大家都依止他老人家,不是說跟著我學,那除非自己是過來人了,不然決定不能忘了自己是誰,那可不行。那不是說只能依止老法師,是你真正要判斷這個是真正修行成就的過來人才行,可不能拿自己的法身慧命開玩笑,可不能搞情執。好像跟這個人覺得緣分很深了,我當初入門,也是他帶我進來的,可是他到底是不是過來人,你可不能拿你自己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法身慧命開玩笑啊!

  好,那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