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時繫念精華—願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見聞皆精進。同生極樂國。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無邊煩惱斷。無量法門修。 (第一六O集) 檔名:29-518-0160
只要真誠,李老師給我四個字,傳授給我的,「至誠感通」;真誠到極處,就是能感,諸佛菩薩就能應。『感應隨時現』,這就是世俗裡面講的佛菩薩加持、佛菩薩保佑。「隨時現」,一切時一切處沒有離開佛菩薩,我們心裡頭有阿彌陀佛,一切時一切處沒有離開,一切時一切處佛菩薩照顧。 在中國,第一個提倡念佛求生淨土是東晉時代慧遠大師。他在廬山建一個念佛堂,集合志同道合一百二十三個人,不下山,以虎溪為界,志同道合,念佛求生淨土。他一生當中,三次見到極樂世界,在定中見的,但是從來沒有告訴過人,密而不宣。所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狀況,跟《無量壽經》上講的一樣。往生的前七天,阿彌陀佛現在他面前告訴他,「你的淨業已經成熟了,七天之後,你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來接他。到第七天,果然阿彌陀佛來了,觀音、勢至,還有蓮社裡面以前往生的幾個人,也站在阿彌陀佛的旁邊,這是遠公自己對大家說的。說完之後,他坐在那裡,走了,沒有生病。
蓮社當時這一百二十三個人,幾乎統統都往生,不可思議。所以人從初發心就不相同,遠公從小是聰明絕頂,傳記裡面記載,他兒童的時候,儒家的六經,他就讀得很熟,不但熟,他還能懂意思。十幾歲的時候,好像十三歲聞到佛法,親近當時道安法師,聽道安法師講《般若經》開悟,開悟之後,他發心出家。以後在廬山建這個道場,這是淨土宗的第一代祖師,開山的祖師。確確實實,這四句話要給廬山念佛堂,那是完全相應,「願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這四句。
古來的大德,特別是淨土宗的這些祖師大德們,乃至於在家的居士大德,給我們做非常好的榜樣。《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裡面,我們都看到,只要真正念佛,把前面兩句真能做到,「我今大歸依,懺悔三業罪」,一句阿彌陀佛,死心念去,決定不再夾雜任何法門,一心念去,沒有一個不往生。
節錄自:20-015-0049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