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三時繫念精華—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第五十九集)  檔名:29-518-0059

  這一會是釋迦牟尼佛「徹底悲心」,也可以說是究竟圓滿的大慈大悲心,沒有人請問,自始至終都是世尊一個人所說的,所以經題上加「佛說」。這樣的經典什麼人有能力,我們一般講,有資格來擔任流通?這確實跟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不一樣。連《華嚴經》都有啟請的人,啟請雖然沒有說出來,但念請,心裡頭有疑問沒有說出來,佛知道。這部經沒有人想到過,沒有人能提出這個問題。佛看到大眾的緣分成熟了,為我們說出無比殊勝的法門,一切眾生難信之法。什麼叫緣成熟?佛說出來,居然有人相信,有人能理解,有人肯依教奉行,這就是緣成熟了。佛不等待人問,趕緊就說。這個經才是徹底、究竟圓滿度眾生成佛道!

  蕅益大師在此地為我們提出一個問題:什麼人有能力、有資格流通?他老人家說得好!經開三分,他從這個地方起就分為流通分。這也是過去祖師大德講《彌陀經》,從來沒有把這個地方看作流通分,都看作正宗分。蕅益大師獨具慧眼,從這個地方分經為流通分,「諸佛勸信流通」。他流通分裡頭也分三科,勸信、勸願、勸行。三分裡面,序分裡面是信願行,正宗分裡頭也是信願行,流通分裡頭還是信願行,用三資糧貫徹三分。誰能勸信?諸佛如來!

  現在這個淨土法門不要斷惑,帶業往生!雖不斷惑,古大德給我們講得很清楚要伏惑。惑是煩惱習氣,你要把煩惱習氣能伏得住,雖然沒有斷,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不會發作,要有這個本事。沒有這個本事不能往生,橫出出不了,要有這個本事。這是什麼本事?佛在這個經裡教給我們,持名念佛,執持名號!要多長的時間?不要多長,你看看「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到若七日」,真的太容易、太簡單了。人不相信,哪有這麼容易的?無上圓頓大法!如果不是這麼容易、這麼簡單、這麼樣的穩當快速,怎麼能稱無上圓頓!

  什麼人能去?相信的人能去,依教奉行的人能去。蕅益大師在這個經上講得好,能不能往生,全靠信願之有無。你是不是真的相信、真的想去,這是你能不能往生的條件。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品位高下,則在持名功夫的淺深。正好像我們這個世間,六道眾生在輪迴捨身受生,有兩個力量,一個叫引業,引導你到這一道來投生;像我們這一次得人身,引業引導我到人道來得了個人身。在這一生當中,我們的遭遇、我們的享受有苦有樂,這些苦樂的果報叫做滿業(圓滿的滿);滿業是你這一生的果報,這一生的受用。

  西方極樂世界也有兩個條件,也有引業,就是信願,信願引導我們到極樂世界去。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有四土三輩九品,你到哪一個品位往生,這就好像是滿業,在你念佛功夫的淺深。念佛功夫深,品位高,念佛功夫淺,品位就低。到西方極樂世界,品位不同受用不一樣。所以諸位想想,好像也有引業,也有滿業,信、願、行;信願是引導,行是品位高低。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頭說的,說得好!所以這個法門不要斷惑,一品煩惱不斷只要伏住,伏住要在平常生活當中學習。學習什麼?我常講,順境善緣不起貪戀,沒有貪戀的心;逆境惡緣不起瞋恚。要在日常生活當中鍊!

  

  節錄自:20-015-0030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