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時繫念精華—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 (第五十五集) 檔名:29-518-0055
「不得生者,善根、福德力薄」。什麼是善根?什麼是福德?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跟我們說,善根是「菩提正道」、是「親因」,「二乘人少」,不是說沒有,少。少了,它就力量薄不起作用。「福德」,布施、持戒以及一切助道法,這是屬於助緣,「人天少」,於是力也就薄了,力量就薄,因此不能往生。往生要善根福德因緣多(少的反面就是多),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我們看小註裡頭說,「二乘但求自利,得少為足,不發菩提心,故善根少」。這是講二乘人不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即使求,他也沒有辦法去,條件不具足。「人天(遇到大乘了)雖修六度,但求人天福樂,未了無為,未得無漏,故福德少」。這兩種「皆不得生淨土」。善根、福德,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是這樣跟我們講的。
我在平常勸導大眾修學念佛法門,我講的就比較簡單,大家容易懂。什麼是善根?什麼是福德?善根是對於這個法門能信、能解,我說這是善根;能願、能行這個人有福,肯發願求生淨土,肯念阿彌陀佛依教奉行,這人有福。我這個說法簡單,大家好懂。換句話說,你遇到這個法門,因緣(三個條件,善根、福德、因緣),你因緣具足,你遇到了。遇到之後那就是你的善根福德,善根是能信、能解;你讀經明白了,或者聽講聽懂了,這是你有善根。明白了、聽懂了,真的就發願。兩個世界一比較,極樂世界太殊勝,我們這個地方人天樂,樂個什麼?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試問問,你能享幾天?時間太短了。
我們一般人,學佛的人,很少人生在富貴家庭,換句話說,大多中等以下的家庭。年輕的時候苦頭吃足了,總是勤苦發憤,到中年生活才慢慢的富裕。真正能夠到享受五欲六塵之樂,總得三十歲以後,我們看很多很多人差不多都四十歲的樣子。四十歲你能享多少年?算你能活到七十歲,三十年。你真正能享受,那你是真有福報,你能夠享受三十年。可是你三十年享福當中,你要不要付出代價?福不好享,古往今來,哪一個享福的人不付出嚴重的代價?精神、體力、時間,細心盤算一下,得不償失!所以確確實實比不上(這不是現在,從前古時候)出家人隱居在深山裡面,那叫真有福報,他享清福,他的身、心都沒有負擔。
所以,古時候的讀書人,書念得很好,真的明理了,他不做事,隱居!諸葛亮,諸位曉得,確實有德行、有學問,不願意出來做事,在鄉下隱居種田。自己種田,一些好朋友在一起,閒暇的時候遊山玩水,其樂無窮。碰到劉備三顧茅廬把他請出來,盛情難卻,不能不出來,這一出來之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一個讀書人的義氣,我不答應你那就罷了,答應你,我一定要盡忠職守。
節錄自:20-015-0024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