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十二光佛  (第五集)  2012/4/1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02-037-0288集)  檔名:29-290-0005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六百三十三頁第一行,從第二句看起:

  「曇師讚曰:道光明朗色超絕,故佛又號清淨光。一蒙光照罪垢除,皆得解脫故頂禮」。下面是念老的話,「故知此光明朗離垢,復能為眾生消除貪濁與罪垢,故號為清淨光」。光,光之體是真實之際,光的相是真實智慧,光的作用是真實的利益,這是這部經裡面所說的總綱領。從真實體流出來的真實相,這個相是什麼?就是我們這一部《無量壽經》,就是這一句佛號。經是智慧光明,是解門,佛號是行門,解行相應。經典是觀,佛號是止,就是止觀,章嘉大師所說的看破、放下。看破要依靠經典,經典把理事、性相、因果都講透徹了,真明白之後,你就願意放下,放下用這句佛號。所以這個地方講的道光,道光就是教誨跟修行,都是道,念佛是道,學習經教是道,光是真實的智慧。阿彌陀佛的智慧,諸佛如來的智慧,跟我們自性的智慧是一不是二。重要的,這個光要明朗,就是要能夠透得出來,然後才有色超絕的現象。超絕是真正起到作用,把菩薩的善根引發出來,這個色就超絕。所以佛又號清淨光,阿彌陀佛又號清淨光佛,是他的名號。一蒙光照,罪垢就除掉了。什麼罪垢?貪瞋痴慢疑,這是罪根,外面財色名食睡,那是緣,誘惑。這種誘惑把握不住,就起怨恨惱怒煩,就造殺盜淫妄,那就造業了,現前的社會確實如是。

  教學的方法很多,佛的殊勝在什麼地方?佛的殊勝在真誠,真誠心能感動眾生。眾生業障非常非常深厚,那要有耐心,也得要有方法,才能夠真正慢慢把他的業障消融,他才會回頭、才會真正明白。所以今天的教學,不但要把經教講清楚、講明白,最好是能把它做出來,做出一個榜樣。這是我們今天在國際許多宗教交往當中提出來的建議,做一個宗教精神文化的示範點,真正有信仰的人住在一起,讓大家來看看。我們這個小圈圈,或者是個小村,或者是個小鎮,你到我們這來觀光考察,看看這個小鎮的人,想的是什麼,他說的是什麼,做的是什麼,沒有離開實際。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能夠把十二光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落實在你自己經營的事業當中,每個人心地光明磊落,真誠和諧。讓大家看到才會感動,才會曉得怎樣信仰才是接受宗教教育,怎樣生活、怎樣工作才得到宗教精神文化的加持。這是現前迫切需要做的一個工作,有一個宗教帶頭,其他的宗教都會跟進。

  中國古諺語有所謂「求人不如求己」,求人難。雖然求人難,我們還是不放棄,跟不同宗教接觸,我們都勸他,誠誠懇懇的勸導他、勉勵他,希望我們一起來做。當然這裡頭最遺憾的是我們自己沒有做好,澳洲淨宗學會表面上看大家很尊敬,實際上我們自己不滿意,沒有認真學習,十年的時間空過了。這十年,只有我們停車場裡頭兩棵樹神往生了,那是成就,樹神成就。兩棵枇杷樹,樹神往生,說阿彌陀佛接引他們到極樂世界去了,他們在這個道場聽經十年、念佛十年,樹神!託夢給學會裡年輕的法師。形式上的成就,人還都不錯,算是個好人,奉公守法,道業上沒有成就。講經也有幾個,還拿不出去。為什麼?講要修做基礎,沒有真正修行,光學講經,那不是真的。講的是什麼?別人的東西,不是自己的,效果就不一樣。

  我們看到國內許多這些傳統文化講座,只有少數幾個,像胡小林他們去做的報告,非常讓人感動。什麼原因?他做到了,他講的東西是真實的。沒有做到的,總是別人的東西,不是自己的,那就差很遠。所以學經教要真用功。胡小林告訴我,最近幾個月在學《大乘起信論》,非常有心得,對大乘教裡頭,過去有一些懷疑的地方,現在完全化解了。學習,年歲大了五十多歲,跟小學生一樣每個字要查,每一個詞句也要查,字典都翻破了。我送他一套《佛學大辭典》。他是公司老闆,大概對公司的事務,每天只需要兩個小時照顧一下,其他的時間全部用在經教上,不容易!女眾裡面劉素雲居士,她那個十年沒有白過,十年聽一部《無量壽經》,聽完了從頭再聽,聽了十年,念了十年佛。不但聽經,念佛,解行並重,一起來,心裡頭沒有妄想、沒有雜念。這是做很好的榜樣給我們看,說明學佛不分男女、不分老少,不妨礙你的工作,也不妨礙家庭生活,家庭變得更和諧。真正把佛教用在自己身上,用在自己家庭上,家庭變成一個典範,一切大眾家庭的好樣子。

  公司做出好樣子,以前做生意要攀緣,現在不要了,知道什麼?知道命裡有的決定有,命裡沒有,攀緣也攀不來,不攀緣了。現在也有很多主顧、同行,這些老闆請他吃飯,從前吃飯,風花雪月,現在吃飯,請他講佛法,講經教學。以前是吃葷菜,現在完全吃素。飯桌上就是道場,法宴!所以學到法喜充滿。公司業績年年上升,都是意想不到的,愈做愈有信心,愈做愈快樂。佛法無論放在哪個行業,決定是興旺無比。能不能放在政治上?能,無論哪個行業都能。為什麼?菩薩事業,哪有做不好的!你在這個行業上,肯定出人頭地。菩薩事業,你入了菩薩的境界,菩薩的智慧,菩薩的方法,菩薩的經驗,這是世上沒得比的。道光明朗色超絕,色是我們生活,日常生活,是我們的工作,是我們事業上的業績。所以心清淨,樣樣都清淨。

  以前經商都是造罪業,現在經商是修善積德,生意比從前好。以前想盡方法去爭取合同,用盡心機。現在人家合同自己送來,就是生意找上門來,不需要找別人。為什麼?名譽出去了,你這行大家都想找你,知道你是個好人,你這個地方貨真價實,你不會多要錢,你是為社會大眾服務,不是為賺錢而來的,錢反而賺得更多。為什麼?布施,愈施愈多。每個主顧上門來,交易成就了,送一大批禮物,光碟、經書,就送這些東西。人家拿回去看非常歡喜,主動替你宣傳,這是哪一家的,這是哪個老闆做的。所以人家要買這一類的東西,都到你家來,不到別家去了,信譽做出來了。他才幹了五年,有這麼好的業績。日本稻盛和夫,經營五十年。我常常在想著,胡小林五十年之後決定超過稻盛和夫。我根據什麼講?我根據十二光講,能夠看得出來將來的成就。佛法,這是精神文明當中,無比殊勝的一環,我們要認識它,要好好的把它做出來,真正報佛恩、報祖宗之恩。祖宗什麼恩?祖宗把佛法請到中國來,要不然中國哪有佛法?漢明帝派特使,在西域遇到印度高僧摩騰、竺法蘭。國家,皇上的名義,請他到中國來,建白馬寺,供養三寶,佛法在中國發揚光大。

  「又《往生論》云: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就是應該知道。三種成就,底下有說,「略說入一法句。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是《往生論》裡面一段文。下面是念老的解釋,「是知清淨一名」,這個名號清淨,跟我們經題上清淨是一個意思,「體是真實法身」,清淨之體。「廣攝國土、佛、菩薩三種莊嚴」,我們在前面學過十七種莊嚴,那個十七種完全是講國土,佛菩薩沒有提到。如果是講國土、佛、菩薩三種莊嚴,總共是二十九種。《往生論》上所說的,讚美西方極樂世界,國土莊嚴、佛莊嚴、菩薩莊嚴,我們有沒有把這三種莊嚴做出來給人看?這是什麼?這就是佛教的,是淨土的。

  淨土宗的精神文明是以西方極樂世界做代表,阿彌陀佛做大的,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一個代表,他做成功了。地球上還沒有。怎樣在地球上做一個示範點,這就是我們常常想著的。而且我們也把這個構想告訴所有宗教,跟我有往來的,我都跟他談這個問題,希望把經典裡面所說的戒律,神聖這些訓誨,都能夠落實到生活上,落實到起心動念。這就是儒家所說的,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你要做出來。要知道,我們把祖宗的東西疏忽了兩百年,今天大家都忘掉了,提到這樁事情非常陌生,還不如外國人,如果不做出來,沒人相信。往年我們在湯池做了三年實驗,做得很成功,那是用儒家《弟子規》做出來的。如果用《無量壽經》來做,一定是比那個效果更殊勝。有一個小地方就行,可以真幹。

  早年,一九八二年,我第一次到美國,在舊金山看到美國人的老人公寓,因為我在那裡講經講了一個星期。這個老人公寓裡面居住的老人有四百多人,這個公寓不是公家的,私人辦的,猶太人辦的,它附設一個幼兒園。老人住在公寓裡,兒子、媳婦每天都上班,把小孩就送到這個幼兒園念書。下課的時候,小朋友就會去敲門找他的祖父、祖母,跟他去玩玩。到上課了,鈴一響的時候,他們又下去上課。每天老人能看到自己的下一代,心裡很歡喜、很安慰。我覺得這個猶太人聰明,我在其他地方沒見過,非常聰明。所以當時我就想到,未來的佛教道場,應該是這樣的道場。你看有老人院、有幼兒園、有小學,都辦在一起,讓老人是天天能看到他的小孩。這個做法讓我們不能不佩服,所以我彌陀村的想法就從那裡開始的,看到他們這個做法,想到我們淨宗同學要是能夠住在一起。他這個公寓,老人公寓是在城裡面,在舊金山,好像有十幾層大樓,是公寓。每一個單位合台灣大概十五坪,有房間、有客房、有儲藏室、有廚房,還有個小陽台,面積不算太大,十五坪。老人,夫妻兩個,有的只有一個人。我從那裡看了之後,我就很有興趣,以後無論到哪個地方,我一定看那個地方的老人福利事業。

  老人福利事業,一般來講澳洲辦得最好,主要是澳洲地大,地皮不值錢。所以澳洲的老人公寓是花園,土地面積很大,房子頂多是兩層,一般都是一層,避免爬樓梯。它的地方太大了,所以裡面布置像公園一樣,花草樹木,小橋流水,在那裡面住的,確實是享受。遺憾的就是沒有精神生活,這是個遺憾,物質生活照顧很周到。澳洲是國家養老,年老的時候,國家每個月都會送錢給你。老人公寓是收費的,這些錢,你每個月付老人公寓裡面包括伙食一起,還有一點多餘。如果能夠照顧到老人精神生活,老人精神生活必須跟年輕人融在一起,老人才不會感到孤單。所以最好是老人公寓,從事這個行業的話,照顧老人,要辦一個小學、要辦幼兒園,讓這些孩子天天跟老人玩在一起,這是老人最大的安慰。所以中國養老育幼,在過去是家庭的事情,家庭是大家庭。這個事業是人生大事,每個人都會老,老了怎麼辦?每個人都有小孩,小孩誰去教?怎麼教法?這個大問題!中國傳統文化,佛教文化,有解決的門道。

  所以你看這三樁事情,這是極樂世界的,一個是國土,國土是居住的環境;另外一個導師,是佛;其他的是學生,菩薩,菩薩是學生。居住的環境好,老師好,學生也好,極樂世界就這兩種人。所以極樂世界是學校,這個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極樂世界裡頭沒有其他的行業,釋迦牟尼佛多次為我們宣講介紹,沒有說極樂世界有政治組織,沒有。極樂世界沒有帝王、沒有總統、沒有官員,沒這個東西,也沒有士農工商,就是什麼行業都沒有,只有讀書,所以它是個學校。老師,除阿彌陀佛之外,十方諸佛都常常到極樂世界去參訪,也會跟大家上課,所以那邊教學的都是諸佛如來。菩薩,有大菩薩,像文殊普賢、觀音勢至這些大菩薩,大菩薩在極樂世界擔任助教,幫助我們這些初學的菩薩。他們是學生的身分,所以我們在一起,學長。這大菩薩是我們的學長,是跟佛陀學了很久,他有能力輔導我們、幫助我們、成就我們,極樂世界學習畢業就成佛了。我們要學的就是要把極樂世界縮小,縮小成一個小點,把它放在我們地球上,佛法才真正能夠弘揚光大,要讓大家看見,你進到我這個地區,你就看到真正的佛教。

  下面第八是『歡喜光』。接受佛法的薰陶,法喜充滿。古人有句話說,「世味哪有法味濃」,世間快樂那個滋味,跟佛法的快樂不能比,沒有佛法那麼濃,叫世味哪有法味濃,這歡喜。淨影大師說,「能令見者心悅」,讓看見的人、聽見的人、接觸的人就生歡喜心,你就成功了,佛法真的如此。「憬興曰:從佛無瞋善根而生,能除眾生瞋恚慼心」,慼是憂慮,「故歡喜」。在我們佛門裡面,用布袋和尚表法。我們一進山門,中國寺院建築的規矩,第一道門叫山門,山門是天王殿,供奉著,正當中就是彌勒菩薩,塑的是布袋和尚像。

  布袋和尚真有這個人,真有其事,《高僧傳》裡頭有他的傳記,他出現在五代後梁。《高僧傳》裡面的記載,不知道他姓甚名誰,不曉得他的名字。大概最初沒人知道,以後往生之後,把他的事跡記錄下來,他出生在哪裡、姓甚名誰都不知道,只知道他是個遊化的和尚,居無定所,到處去乞食化緣,這麼一個和尚。肥肥胖胖的,滿面笑容,揹一個大布袋,人家給了東西,就裝在布袋裡頭,每天拖個大布袋,所以就稱他作布袋和尚。他走的時候,往生的時候告訴別人,他是彌勒菩薩再來的。把自己的身分暴露,說了,他就走了。這個我們承認,他講的話是真的。身分暴露不走,那是假的,那是騙人的。說了,真走,他是說了真走。

  常常碰到人,人家向他請教什麼是佛法?他也不說話,他把布袋放下,兩個手一伸,就這個回答你。人家看了什麼是佛法?放下。放下之後怎麼辦?他也不說話,他把布袋撿起來,背到身上就走了。這是禪意,一句話不說,幫你解決問題,放下之後,還得要提起。提起什麼?度眾生的事業,幫助別人。自己真正放下,身心世界一塵不染,在這個世間幫助一切苦難眾生,幫助他們覺悟,幫助他們回頭。你看他一句話不說,表演,你看得懂的,明白了,看不懂的,不知他在幹什麼。這一宣布出來之後,曉得他是彌勒菩薩,所以中國從此所有寺院庵堂的山門,都安置他老人家的像。這代表什麼?代表學佛的人要像他一樣歡歡喜喜,歡喜光,他代表歡喜光。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看到他沒有不歡喜的,笑面迎人。你喜歡他,他也喜歡你;你怨恨他,他喜歡你,他不改。那個肚皮大代表包容,什麼都能包容,沒有分別,沒有執著。

  彌勒是等覺菩薩,後補佛。印度彌勒菩薩造像,那個像有點像觀世音菩薩一樣,跟我們這個造型完全不一樣,我們這個造型是依布袋和尚來的。布袋和尚表法,代表佛教基本的態度,學佛基本的態度。你什麼條件能入佛門?滿面笑容,一切能包容,你這種心態就可以入佛門、就可以學佛,這學佛條件,表這個法。天王殿供的四大天王是站在兩旁,菩薩坐在當中。所以佛教是教育,是表法的。你到佛門來學什麼?學歡喜,這就是幸福,這就是美滿。一個人在一生,每天愁眉苦臉的,人可憐、悲哀。活在世間不問貧富貴賤,活得快樂,活得歡喜,這個人這一生有福,幸福。有錢,有地位,天天愁眉苦臉,那日子多難過。我被方老師一句話引入佛門,他告訴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就是聽了這句話,才很認真的學習。為什麼?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個要!最高享受與富貴貧賤不相干,不是有錢就是最高享受。有錢的人,生活很苦的人很多,一天到晚患得患失。所以真正認識人生最高的享受,人生真正究竟圓滿的幸福,就是快樂,就是歡喜,這個東西有錢買不到。他的修養,你看看貪瞋痴真的沒有了,清淨光是無貪顯示出來的。這人沒有一點貪心、沒有慳吝心,現出來清淨光;沒有瞋恚,現出來的是歡喜光。

  曇鸞法師的讚,「慈光遐被施安樂,故佛又號歡喜光」。你看無瞋善根,生出來的光彩就是慈悲。慈光遍照法界,普照世間,對一切人、一切事物大慈大悲,沒有任何條件。為什麼?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原本就是一體,一體就沒有分別,所以能把惡人都感動到,惡人常跟你在一起,惡的習氣全沒有了,有這麼大的力量。所以佛又號歡喜光。「安樂」,底下有個解釋,念老用《法華經》上的解釋,「身意泰然,快得安樂」。身是身體,意是心,心意。這個泰然是清淨平等,沒有染污,沒有高下。覺了自性,知道一切萬物的本體是自性,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全是自性變現的。所以性德裡頭第一德,就是慈悲,就是愛。你看,沒有一個宗教不講愛。佛法講慈悲,為什麼佛不說愛?因為愛裡頭有情,所以佛不說愛,說慈悲。慈悲就是愛,慈悲裡頭有智慧,換句話說,智慧的愛叫慈悲。感情的愛,就是世間人講的愛,那個愛會變質,會產生變化,慈悲是永遠不變的。佛菩薩對眾生永遠是愛,眾生糟蹋佛菩薩、毀謗佛菩薩、破壞佛菩薩,佛菩薩還是一樣慈悲,沒有一點點怨恨在裡頭,這叫真愛!是從自性裡流出來的,不是假的。世間人那個愛,情緒化。你看看男女相愛,結婚了,過兩天離婚了,那就變了,變質了,靠不住。

  世間人講愛,佛法點點頭而已,曉得那是假的,不是真的。只有見性,從性德流的,這是真的,永恆不變。在世間能夠有相比的,那就是父母對兒女,真愛。兒子怎麼不孝,他還是愛他的兒子,兒子怎麼樣悖逆,他還是愛他,他親生的。但是兒子不愛父母,兒子長大了,他不愛父母。父母一生都念著兒女,愈是到晚年,他腦子裡想什麼?沒有別的,就想兒女。但是兒女離開他,不理他,所以心裡很難過,這兒女不孝。中國的教育,把這個是放在教學裡頭的第一個根。教育從哪裡興起來的?就從孝道,就從父子有親。中國教育的目標,第一個目標就是希望這種親愛,一生都不會變質,這是中國教育。中國教育第二個目標,是希望這個愛能擴大,愛你的兄弟姐妹,愛你的長輩跟晚輩,愛你的族人,愛你的鄰居,鄉黨、鄰居,愛社會、愛國家、愛人類,叫「凡是人,皆須愛」,這是把這個愛擴張、擴大。所以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育是愛的教育。現在大家不要了,不要人就變成自私自利,人不懂得愛人,甚至於父母都不愛。

  今天整個世界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子?我們要找到它的根源在哪裡,到底錯在什麼地方?就是錯在把這個愛字丟掉了。西方人以前這個愛是從神那裡來,神愛世人,上帝愛世人,是從那裡來。中國傳統東西,是從父子有親那個地方來的,親愛來的。佛法講得更深,佛法講從自性裡頭來的,從真心裡頭來的,真心無量德能,愛是第一德。日本江本博士做水實驗,他告訴我,幾十萬次的實驗,只有愛跟感謝圖案是最美的。他問我,這個愛跟感謝是不是宇宙的核心?我給他印證,我說你想得沒錯,確確實實是宇宙的中心,整個宇宙就是一個愛。

  現在災難這麼多,四面八方都有信息傳給我,我看看有些講得有道理,有些不見得,我們要用智慧來揀別。但是大多數提供化解災難的方法,頭一個就是愛,就講愛,沒有愛心的人,這個災難過不去。這個愛是什麼?要愛一切眾生,你要把愛心開發出來。第二個,就勸導要吃素,這個也有道理。為什麼?災難與這些怨恨有關係。我們一定要相信,人不是死了就完了,沒那麼便宜。人死了去投胎,誰去投胎?說明人沒死,死是身體,他還有個靈魂,那個靈魂要報復的。所以古人常說,吃牠半斤,要還牠八兩,沒那麼便宜的。這是講什麼?我們殺生吃肉。

  中國在古時候,連做皇帝也不是天天都有肉吃。我小時候在農村,一個月有一天吃肉的,就是賣肉的只有一天,一個月只有一天,不是天天有。農村裡面,哪個村子殺一條豬了,在樹上掛個幌子,樹上用一個竹竿,竹竿頭包一個東西,包在上面,吊在上面,一看那個,村莊上就有賣肉的。大概一個月只有一天,哪有天天吃肉的道理!所以他殺業不重。只有過年,逢年過節,過節大概有一餐,過年的時候大概有個三、五天,不可能天天吃肉。富貴人家,肉食天天有的也只有過年,頂多一個月,平常沒有。現在還得了嗎?所以現在不得了!我看到信息傳給我的,聯合國的報告,每一年殺生吃肉,地上走的、水裡游的、空中飛的這些畜生有多少?三千三百多億。單位是億,三千三百多億,你說怎麼得了!這些動物被你殺的,怨恨!牠不歡喜,牠要報復。所以現在我們坐飛機常常看下面,下面都是一片霧,霧濛濛的看不清楚,那是什麼?那就是這些眾生的怨氣,罩著你這個地方,日月無光。這殺畜生。

  還有殺人,一年要殺多少人?聯合國統計的,五千萬。什麼人?墮胎的。每年墮胎的,聯合國的統計是因為醫院裡頭有記錄,還有不在醫院的,所以說五千萬以上,平均每一天十五萬,這怎麼得了!這個數字,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打了四年半,因戰爭死亡的人數總共五千萬,現在一年墮胎就等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四年半所死亡的人數。我們學佛,佛門裡頭很多法會,都有這些嬰靈纏著母親,有通靈的人都看見。來幹什麼?來要命的,來討命的。他好不容易得人身,「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好不容易得人身,他這一次能得人身,你把他殺掉,你想結的冤仇多深。你將來死了到哪裡去?地獄道去了,造的是地獄業。

  所以傳來的信息說,我們應付這個災難,素食,不殺生,第三個條件是鎮靜,災難來的時候不害怕,很平靜的你就能通過,你就沒有問題。在我們想像當中,災難來的時候,一定是很多人都被嚇死的,大多數被嚇死的,沉不住氣,慌了、亂了,嚇死的。所以你看看,首先是愛心,素食,不驚不怖。這個不驚不怖,要養成一個習慣。現在有兩個片子,一個是美國搞的「2012」的電影片,另外一個是真的,日本上次三一一的大地震。這兩個光碟最好一個星期看一遍,為什麼?看成習慣,將來這個來的時候,可能比這更厲害,不怕了,我已經習慣了,這個很重要。腦子裡頭一點概念沒有,突然來了,真的害怕,真受不了。多看幾遍,我已經知道了,就這麼回事情,所以不驚不怖。這是許多方面傳來的信息,告訴我,我想很有道理。

  實際上癌症,癌症死的,我估計至少百分之七十是被嚇死的。本來是可以治的,他恐怖,他怕死,這就治不了,沒法子治療了。你要真的是不驚不怖,若無其事,劉素雲居士得的紅斑狼瘡比癌症還嚴重,她告訴我,當初醫生告訴她,妳隨時有死亡的可能,不是說二個月、三個月,隨時會死亡,妳心理要有準備。她沉得住氣,她把生死看穿了,不在乎,一點也不害怕,這個就是她高明之處。每天聽經念佛,把病給忘掉了,身體忘掉了,病忘掉了,每天的時間統統在聽經念佛上,二、三個月下來,沒事,再去檢查一下,沒有了,全都好了。

  這一次,上個月二十一號,夏威夷這一位修.藍博士來看我,他就是用意念的方法替人治病,非常有效果。不要開處方,不要吃藥,也不要打針,疑難雜症他都能給你治好。而且他治病的方法,不需要跟病人見面,只要知道病人的姓名,生辰年月日,就是出生年月日,可能要性別、出生年月日。我不曉得出生地點要不要,那天忘了問他。他就要這個資料,再要病歷就可以了。他的方法是把病患跟自己觀成一體,自他不二,展開病歷,我有哪些病,用自己意念來調整。這個很有道理,我們中國中醫都講到,貪瞋痴慢疑應對的是五臟六腑,應對在哪些地方,把我們不好的念頭轉過來就沒事了。不貪、不瞋、不痴、不傲慢、不懷疑,五臟六腑全調整了。

  調整的方法,是每天觀想半個鐘點。他這個就等於我們佛家講入定,差不多。精神完全集中,沒有妄念,沒有雜念,專門想調整我的身體,把不善的念頭換掉。一天半個小時要連續三十天,效果出現了,自己身心健康,沒有了,對方病就沒有了。這個病人距離幾千里都沒有關係。他用這個方法,這個就是完全把精神思想集中。佛經上有,大小乘經裡頭佛都說過,「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修.藍博士就用這個道理,制心一處,他在半個小時當中就是把心集中在這裡,沒有第二個念頭,自己一個小房間關住,吩咐這個時候沒有人接近、沒有人打攪,他做這個工作。我們懂這個道理,我們也行,我們就用念佛,我相信效果比他那個更好。

  他告訴我們,我們平常要把心裡頭的記憶,負面的、正面的統統清除掉。他這個說法跟我們,我是用另外一種方法說,意思完全一樣的,把我們自己心裡面骯髒的東西、不善的東西統統放下,他叫清除,我們叫放下。我們叫心裡面這些骯髒東西,他叫記憶,負面記憶,這個東西會帶來細胞生病,病毒的細胞,統統清除掉了,一個月的時間,這個細胞帶病毒的沒有了,所有細胞慢慢恢復正常,你的健康就恢復了。理上講得通,佛經上有。還有,最近量子力學家的報告上有,叫念力不可思議。不能想不善的東西,要想好的東西,世間最好的東西無過於南無阿彌陀佛,我們能想這個,比他那個什麼都不想還高。因為什麼?他得不到佛的加持,我們想阿彌陀佛,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力量更大。他是一切善惡念頭統統沒有,恢復人身體各種器官的正常化,他用這個功夫,用得非常有效果。他也是半路學來的,他今年七十三歲,在介紹他的文字裡頭,寫得很清楚。所以我們細心去觀察,不如念佛,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念佛能解決一切問題!對自己身心健康,沒問題,自己完全可以控制。對我們居住的環境,我們雖然沒有像佛菩薩那麼大的能力保佑一個大地區,至少我們自己居住的這個地方會安全度過。災難就在旁邊,我們這裡不會受到傷害,決定要有信心。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切法心現識變,這種原理原則,佛在一切經裡頭幾乎都說,我們要把它記住。

  今天科學總結,整個宇宙就是念頭。佛經上總結,也是這樣說法的。我們前面講的十乘理觀,天台家的十乘理觀。第一個,觀不思議境界。第一觀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後面全是從第一個生出來的。第一觀觀成了,人就成佛。觀察什麼?整個宇宙,歸納到最後就是兩樣東西,一個是色,一個是心。這個色是講物質,心是講精神,就是念頭,整個世界歸納起來就這兩樣。但是色從心生,最後一句話總結,全體是心,心是主宰!所以你自己要負百分之百的責任,你不能怪別人。你一切的受用,都是你自己心裡想出來的,為什麼不想正面,去想負面?想負面,就是災難,就是麻煩;你想正面,你就得到像方老師講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你就常生歡喜心,你心地清淨光明。不但你自利,你的清淨光明表現在外面,照別人。我們是看不到光,真有光,外國人叫磁場,中國人叫氛圍。他的磁場好,我們一進到那個裡面去,感受就不一樣,這是最明顯的感受。

  我初學佛的時候跟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居住的那個環境是一棟日本人的別墅。早年日本統治台灣的時候,他高官,他們居住的別墅,所以有院子、有花園,在城市裡頭住這個不容易。房子只是平房,不是樓房,沒有樓,有花園。方東美先生住的也是這種房子。你進入他那個門,你就感受到氣分不一樣,非常柔和,感到非常安穩。那就是什麼?那是歡喜光、清淨光、解脫光,這就感受到。跟大師坐一天,你感覺到舒服,你不會累、不會疲乏。你跟他在一起,一句話不說,那種氣分攝受你,那就是一種享受。只要進他的大門,你就有這種感受。到他客廳,跟他坐一起,你就不想離開他,兩個鐘點一會就過去了。我們每個星期見一次面,他沒有事情的時候一定是兩個小時,事情忙的時候就一個小時。這是我感受到的氣分,佛經裡頭講光,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磁場,這個磁場充滿了智慧,充滿了祥和、愛、慈悲,就享受這些。所以《法華經》上說的,「身意泰然,快得安樂。佛光能令眾生安樂歡悅,故名歡喜光。」我們今天把這個講成磁場、講成氛圍,大家更容易理解,不是真的有光照在身上。實際上,也是真有光照在身上,但是這個光,我們肉眼看不見,你決定能感受得到。

  下面第九段,『解脫光』。解脫光,五種原譯本裡面《宋譯》的,《宋譯》本裡頭有的,《魏譯》沒有,就是康僧鎧的本子沒有解脫光。「故古諸師」,古代這些老法師們,對這個沒有註解,解脫光沒有註解。雖沒有註解,它有意思在,我們可以從其他註解裡的意思裡面能找得到。「但《魏譯》中有炎王與無稱兩光」,有炎王光、無稱光,這兩種《宋譯》裡頭沒有,但是這兩種與解脫光意思相同。我們看曇鸞法師的讚,「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號光炎王。三塗黑暗蒙光啟,是故頂禮大應供」。又說,這個又說還是曇鸞法師的話,「神光離相不可名,故佛又號無稱光。因光成佛光赫然,諸佛所歎故頂禮」。這兩首偈子讚歎光炎王、讚歎無稱光,都是說解脫的意思。這就是解脫,他把它分成兩個,有時候二、三個合成一個,這講開合不同,意思全是圓滿的、全是完整的。那這種現象,因為佛經是從印度梵文翻譯過來的,這種現象常常有,我們要知道,看多了就曉得,就能夠看得出來。

  我們用曇鸞法師的讚佛偈,佛光照耀最第一。我們今天把佛光解釋為磁場、解釋為氣分,中國人講氣分、講氛圍,都講得通,最第一。這個氛圍、這種氣分你很明顯的能感受到,人人都能感受到。一個心地清淨的人,指沒有貪瞋痴、沒有傲慢、沒有懷疑,他從身心放出來的能量跟別人就不同。粗心大意的人,我們現在一般講心浮氣躁,不太容易體會得到。這個心地稍微清淨一點,那就有很明顯的感觸。我在年輕的時候,每個星期要跟章嘉大師見一次面,星期天,有時候我帶好朋友去,有人能感到,有人還感覺不到。感覺到的人有淺深不同,有人感覺到有一點,有人感覺到很深。這個什麼?這個與自己,佛家講善根福德因緣有關係,善根深厚的感覺很明顯,善根薄的就會少一些。這是照耀最第一。

  所以佛又號光炎,炎是火光,像火焰一樣,這是比喻,光像火焰一樣燒得熾然。三途黑暗蒙光啟,這個光能照餓鬼、地獄、畜生。實在說,佛光遍照,遍法界虛空界統統照。前面我們第六學到的是常照光,常照光就是常寂光,決定沒有中斷的。彌陀佛光遍照法界,十方一切諸佛所放之光都照法界,為什麼我們沒有感受?這是我們自己的業障太重了,我們的業把他那個磁場障礙到了,我們只能感受自己的業力,享受不到佛光。我們業力從哪裡起來的?心從貪瞋痴慢疑起來的,情緒是怨恨惱怒煩,造作在殺盜淫妄。學佛的人好,殺盜淫妄事上戒除了,習氣還在,習氣沒斷,所以被這些惡業還有善業混雜在一起,讓我們對於佛的慈悲光明產生嚴重的隔閡,我們享受不到。佛光能透一切物質現象,星球那麼大,它能透過,就是沒有辦法透過業力。這就是佛經上常說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那個力量是平等的。佛,是佛光。心,心本來就有光,前面講的常照光,那就是心。自性本有的般若智慧,常照光,生不起來。佛照給我們,是啟發我們,希望用這個光把我們自性光明帶出來。但是你要接受才行,你不接受就沒辦法了。他為什麼不能接受?對於佛法沒有誠敬心,真誠恭敬就接收到了。

  所以現在講復興傳統文化,很多人都在講,這個觀念帶起來了。以前沒人講,現在講的人很多,能不能恢復?這個答案是肯定的,能恢復,不是那麼簡單,沒有那麼快。很多人問我,要多久?我告訴大家,我們丟掉兩百年,把它恢復起來,至少也要兩百年。你可別著急,想一下就恢復,不可能。為什麼不可能?對古聖先賢老祖宗尊重的心沒有。如果人人都有個七、八分那種誠敬心,那恢復就很快,可能我們這一生能看見,沒有,現在對老祖宗有一、二分恭敬心的就不多了,全都是懷疑。懷疑從哪裡學來的?從科學學來的。四百年的科學,偏重在物質,偏重在物理。物理,科學家提出來,第一個懷疑,從懷疑裡面去發現這個問題,然後在問題上研究,追找答案,搜索真相,就發現東西了。所以用在物理可以,用在心理不可以。心法怎麼能懷疑?色法可以懷疑,心法不能懷疑。聖賢之道是心法,不是物質,只有誠敬能看到、能接觸到。所以印光法師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

  我曾經講,惠能大師得法,我看就是誠敬不一樣。神秀大師跟五祖不少年,已經成為五祖的助教,多少人到黃梅去禮拜,看五祖,絕大多數的人,五祖都是叫他接待,由他解決問題,他解決不了再來找他,擔任助教。所以每個人心裡都認為,五祖將來傳法一定傳給神秀,好像人心裡頭都是這麼想,他定了。怎麼會傳給惠能?傳給惠能這樁事情,人不服氣。可是神秀這人還是不錯,他服,別人不服,他服,他自己確確實實感覺定力、智慧不如惠能。所以我的看法是,我說神秀對五祖有百分之百的誠敬,他得百分利益,可是惠能對五祖有萬分誠敬,他得的是萬分利益,這就不一樣。何以見得?惠能大師在黃梅八個月,《壇經》上有記載。你看他對人的謙虛恭敬,對任何一個人都那麼真誠謙虛恭敬,一般人做不到。尤其是一個快要明心見性的人,絲毫傲慢找不到。

  五祖下令,叫每個人都可以作一首偈來給我看看,平等的。神秀那首偈寫出來之後,揣摩了二、三天,不敢送。最後怎麼辦?想出個方法,寫在牆壁上,如果老和尚看到讚歎,我就出來說,是我作的;如果老和尚說不行,那就算了,我也不講話。猶豫不決,惠能沒有這個心態。這個偈子大家看到了,每一個人都在念,傳誦。惠能在碓房聽到了,他心裡很清楚,一聽到,沒見性。所以他要去看看寫偈子這個牆壁,要到那裡去禮拜,別人帶他去。拜完之後,他說他也有一首偈,其他人都呆了,他怎麼會作偈子?當時,也是有個居土,是個做官的,在場,惠能不會寫字,請他代寫。這個人也同意了,看看你作什麼偈子。他把神秀偈子改了,秀大師說「身是菩提樹」,他說「菩提本無樹」;「心如明鏡台」,他說「明鏡亦非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他把它改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偈子一寫上去,大家都心驚,沒有想到有這麼一個人出來。

  五祖聽說,來看看,馬上把鞋子脫下來,把字擦掉:沒開悟,也沒有開悟。把這個事就平下去了。為什麼?怕別人陷害他,怕嫉妒障礙,別人害他,所以說沒開悟。到碓房裡面巡寮、視察,看到他在舂米,問他:米舂熟了沒?這就是禪機。惠能說:早已熟了,還沒有篩。就是沒有印證,這就是話裡頭有話,別人聽不懂。老和尚拿了拐杖,在他碓上敲了三下,走了。他知道,那三下是叫他三更的時候,到他房間裡去。果然到三更,他去的時候門沒有拴,一推就進去了。見到老和尚,老和尚把門關好,叫他坐下來,把袈裟給他圍住,讓外面人看不見,給他講《金剛經》,半夜。《金剛經》大概講五分之一,當然不照文字講,講大意,他不認識字,惠能不認識字,沒念過書,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大徹大悟。就回答老和尚,「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開悟了,五句,「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五祖聽了很歡喜,行了,不必講了,衣缽就給他,叫他趕快走。老和尚親自送他到河邊,給他準備了一條船,趕緊走,半夜就走。他也沒回寮房,也沒有整理東西,就走了,就這麼走了。

  所以你就曉得,嫉妒障礙多難。那個時候祖師大德不知道有多少,佛法那麼盛,還有這種情形,何況現在!所以現在遇到這個事情,正常,一點都不奇怪;如果沒有這個事情,那才奇怪,那不正常。所以一定要懂。無論在家出家學佛,尤其出家一定要謙虛,一定要卑下。這謙德,這個德就是光明,斷別人的傲慢。這個傲慢人皆有之,怎麼斷?做出樣子來給他看。真正是大德,那麼謙虛,那樣的卑下,才感動人。惠能大師得到衣缽,那衣缽是證明,證明你成佛了,還在獵人隊裡頭,給獵人做廚師,照顧他們的飲食。獵人每天打的獵,動物,他還要煮了給他們吃,他吃肉邊菜。動物受傷了,還能夠活下來的,他偷偷的放生。十五年,大概嫉妒障礙的人慢慢淡薄了,十五年時間過去了,把這個事情忘掉了,他才出來。遇到印宗法師,就是現在的廣州光孝寺,現在光孝寺,那個旗杆還在,「風動幡動」,那旗杆還在。

  我第一次,這十幾年前,那個時候本煥老和尚在光孝寺做住持,兩次請我講經。第一次,聽眾七百多人。第二年又找我,第二年去講兩千多人聽。告訴我那個旗杆,以前風動幡動就在這個地方。印宗了不起,那是嶺南第一高僧,講《涅槃經》,講經的法師。惠能在後面聽,有兩個出家人在吵嘴,外面起風了,吹著那個幡在動,有人一看幡動,那個人說,不是,風動。他兩個風動、幡動,搞不清楚,誰也不服誰。他聽了,到當中去勸他,他說仁者,仁者是尊稱,他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這兩個人服氣了。印宗經講完了下台,就問他們這些人在幹什麼?說出這個事情。印宗立刻就明瞭,十五年前五祖忍和尚傳法有個惠能大師,他就問他是不是你?他就承認,是的。衣缽,衣缽在身上,隨身帶著,打開給大家看。所以惠能大師出家,就在光孝寺剃度,剃度師父印宗。印宗幫他剃度之後,拜他做老師,這水漲船高,一下就把他抬舉起來了。嶺南第一法師拜他做師父,那還有什麼話說?這就抬舉起來了。要不是印宗,他到什麼時候才能成就,人家才曉得?所以印宗不是凡人,菩薩再來,來護持他的,表演給大家看。

  這一來,以後他就常住南華寺,韶關那個地方,常住在那個地方叫曹溪。學佛的人可多了,全中國各處到這個地方來朝山,來向他請教的人,不計其數。在他會下明心見性的,四十三個人,空前絕後,六祖之前沒有這個現象,六祖之後到今天也沒有,讓禪宗在中國影響了一千年,一個人影響一千年。這解脫光,確確實實能幫助你破無明,見佛性。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