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第四十九集) 2012/2/1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02-037-0184集) 檔名:29-265-004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五百零七頁第一行,這是第三十八「應念受供願」,請看經文:
【十方諸佛。應念受其供養。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供佛,這是第一殊勝真實的福報。可是我們供佛,佛接不接受?如果不接受,他福報就沒有了。就像我們送禮給人,人家願不願意接受?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了解。早年章嘉大師告訴我,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形式就是佛門講的威儀,我們世間人講的禮貌、禮節。禮節很周到,可是沒有誠意,不是那種真誠恭敬,再周到的禮貌,人家也不願意接受;如果威儀沒學過,真誠,有那種恭敬心,他都會接受。確實世出世間法都是重實質,當然也重威儀,威儀沒有學過的不會怪他,歡喜接受。誠敬到極處,他不懂威儀他自然合威儀,他那個尊敬心出來了,有沒有學過?沒學過,也沒有人給他講過。這個事情我以前看見過,在台灣老蔣總統,蔣介石先生,他辦公的地方,確實很多人並沒有接受過訓練,走近他周圍都很小心、很謹慎,腳步都放得很輕,我們就能看出那種恭敬心,並沒有學過。所以讓我們體會到,內心真誠一發,沒有學過規矩他也懂得規矩,好像自然的能表現在外面。這我們看到很多次。以後學傳統文化、學佛法,跟經典上講的完全能相應。
李老師當年教導我們,佛法要興旺起來,一定要恢復講學。古大德留下這麼多的註解、註疏,那是什麼東西?就是他講經的資料。當時講演利益了當時的眾生,把資料流傳給後世,就留給後世,後世眾生得利益。如果不講經,他這個著作從哪來的?我們在歷代高僧裡面,看到真的著作等身的,多!你看大藏《續藏經》裡面所收的,特別是日本的《卍續藏》。我昨天看到了,台灣要翻印,很難得,他們自己重新排版,重新排版就沒有版權的問題。這個書是幾百年前傳下來的,沒有版權,所以版權就是排版,他們自己重新排版,這個很難得!學講經的人,研究經教的人,《卍續藏》是不可以少的,資料太豐富了。我當年在台中想學一部大經,我選的是《法華》,我選的是《法華經》,我就在《卍續藏》裡面選了十幾種參考資料,都古大德的。到台中老師說,我沒有時間單獨幫助你學習《法華經》,他說我現在正在講《楞嚴經》,《楞嚴》無論是在義理在文字跟《法華》都相當,他說你就學《楞嚴》好了。所以才改學《楞嚴》。我手上有《卍續藏》,在《卍續藏》裡面選了二十多種參考資料。台灣最初翻印日本的《卍續藏經》,我把這個信息報告方老師,方老師好像第二天他就去訂了一套,動作真快。識貨!知道這裡面收藏典籍豐富,是學經教的人不能夠不具備的。我們這裡教學樓搞好之後,至少我會買兩套放在這邊。我自己的一套在澳洲,本來想帶過來,現在在那邊可以不要動,這裡有新版出來了,我們就買這個。這是福峰郭秀蘭做了一樁大好事,真正的把正法保存住。
我們看念老註解,「下為第卅八」,這一章前面一段「衣食自至願」三十七,這是第三十八,這一章裡頭兩段,這是後面一段,「應念受供願」。「《宋譯》曰:所有菩薩,發大道心,欲以真珠瓔珞,寶蓋幢幡,衣服臥具,飲食湯藥,香華伎樂,承事供養他方世界,無量無邊諸佛世尊而不能往」。這個事情是法藏菩薩觀察(現在人講考察)十方諸佛國土,確實十方世界菩薩他知道,供佛是修福,聞法是修慧,親近如來福慧雙修,但是自己的功力不到,沒有能力到他方世界去供佛,所以發了這一願,這一願就是幫助。我們接著看下面,底下這一段,「我於爾時,令彼他方諸佛世尊,各舒手臂,至我剎中,受是供養。令彼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些菩薩只要往生淨土,往生淨土不到十方世界去供養諸佛如來,就在自己居住的本地供養,佛會來接受,十方諸佛都會來接受。這是阿彌陀佛願力加持的,阿彌陀佛願力邀請諸佛如來前來接受供養,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一般中國佛教,末期經懺佛事很盛行,佛法變成什麼?變成度鬼道眾生,不度人道,這就變成了宗教。世尊在當年完全是對人講學的,對象完全是人,沒有鬼神。有諸天鬼神,那是跟佛有緣的,那是旁聽的,不是以他們為主,是以人為主。世尊滅度之後一千年,佛教傳到中國,也是以度人為主,不是度鬼神。孔子說得很好,大家都能夠聽從,「敬鬼神而遠之」。夫子知道有鬼神,鬼神我們對他恭敬,遠是什麼?你不要跟他學,是這麼個道理。你跟他學,你跟鬼學就到鬼道去,你跟天學就到天道去,到天道還算不錯,到鬼道就錯了,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得。
儒家確確實實是以人為本,教你怎麼做人。做人,要做聖人,要做賢人,不要做凡夫,這是儒家教育的目標。聖人、賢人與貧富貴賤沒有關係。雖然貧賤,就像方東美先生所說的,物質生活雖然很貧賤,沒有地位,沒有財富,但是他過的生活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樂在其中。這個樂是真樂,與外頭境界毫不相關。中國讀書人稱這種樂叫孔顏之樂,孔子、顏回。他們的樂從哪來的?與物質生活、與地位毫不相干,孔子跟顏回都是平民,樂的是道。佛法更是如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幾十年,前後一共算起來是六十年,佛七十九歲圓寂的,十九歲離開,捨棄了榮華富貴,捨棄了國王的地位,去過一個苦行僧的生活。為什麼?我們一般人看到是苦行僧,其實他生活充滿了喜悅,超過了做國王。真正有智慧的人,選擇這種生活方式;沒有真實智慧他不懂,他迷在七情五欲裡頭,認為這個東西有樂。他不知道離欲、斷煩惱、開智慧,那個樂趣不是世間人能夠想像得到的。所以佛經上常用「不可思議」來形容。不樂能幹嗎?能幹一輩子嗎?愈幹愈歡喜嗎?這樂在其中!這是不能不知道的。
做人,特別是學佛,中國古聖先賢傳下來的道,實際上就一個字,「誠」字。誠到極處就是至誠,至誠就能感通。這是什麼?上跟諸佛如來通,下跟一切眾生通。這是李老師傳給我的,傳給我四個字「至誠感通」。傳給江逸子只有一個字,寫在他手心裡頭,就是「誠」字。老師告訴我,發心學教,那是真正把世尊的法承傳下來,但是這不是容易的事情。他說出世間法,佛法,不說別的,單說這一部《大藏經》,你這一生能通得了嗎?你不通你怎麼能承傳?你怎麼能教化?如果只通佛法不通世間法,你沒有辦法教化眾生。通佛法契理,不通世間法不契機,你所講的沒人聽,換句話說,通佛法還得要通世間法。他說世間法,其他的就不談,就說中國這一套大叢書《四庫全書》,你能通嗎?老師這一問,他把我們問呆了,我們衡量自己不夠,那就算了,捨棄。捨棄又不行,為什麼?現在沒人發心了,真正有這個心的都非常可貴。老師就教我這個方法,我們不能用讀誦、不能用記憶,不能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的確是搞不通的,用什麼?用佛家祖祖相傳的至誠感通。我們這個通,上面通佛法,下面通世間法,用感。什麼能感?誠能感,真誠。誠還不夠,真誠到極處,送給我四個字,至誠感通,我們才能做到。
至誠感通從哪裡下手?給諸位說,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一定要知道,一經通則一切經通,一切經通世出世間法全部都包括在其中,世間所有宗教經典你都能看懂,你都沒有障礙,真通了。為什麼能通?道理我們能夠理解,通到自性。這就是禪宗裡面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教下裡面講大開圓解,也是明心見性。明心見性這種功夫是禪的功夫,教也不離開禪,教下一門深入就是禪。一門是持戒,深入是入定,最後深到見性,你在一門裡面能見性。我這一部經能明心見性,我要換一個,我讀《古蘭經》能不能見性?我讀基督教的《聖經》能不能明心見性?只要用至誠都能見性。這就是佛所說的,「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這個法門不是專指佛門的法門,世出世間一切法都包括在其中。所以大乘教裡頭說,「圓人說法,無法不圓」,法身菩薩看一切世間法全是佛法,世間人看佛教經典統統都是世間法。現在就是的,現在學校裡面開的佛經哲學,全是世間法。
問題說法真的是平等的,而且法,說老實話沒有意義。為什麼沒有意義?佛菩薩說法沒有起心動念,哪來的意思!你要問佛法什麼意思?佛法沒有意思。佛法隨著各人的心態不一樣,產生各種不同的意思。從哪裡看出來?從註解裡看出來。你看十家註解、二十家註解,意思不一樣。佛沒有意思能出一切意思,有意思就不能變成第二個意思,他的高明就在此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佛法如是,孔孟亦如是。我要問為什麼?佛菩薩見性了,孔孟沒有見性,為什麼也能達到這個境界?孔孟雖沒有見性,他有真誠,他有至誠,至誠就能跟佛菩薩感通。那時候佛教沒有到中國,自性裡面是通的,沒有障礙,他哪能不通!這是聖學的祕密,在過去讀書人都知道,老一輩的人常講。可是現代人不知道,現代人把祖宗的東西疏忽了,不去研究,不去學習,丟掉一、二百年了。所以現在人不知道,不能夠怪他們,不能夠責備他們,這是有歷史的因素,要原諒,要幫助他認識佛法,幫助他認識傳統文化,這個就對了。所以佛會來應供,明白這個意思就知道,諺語所謂誠則靈,尤其是至誠,真感通!
我們看到一個光碟,也是從大陸他們帶到香港來的,內容是二次大戰,中日雙方的陣亡將士。他們說,他們現在還在打,因為他打死那個時候,他那個記憶裡頭就在打仗,所以現在還在打仗。苦不堪言,非常痛苦!這有兩個將軍代表,一個是日本的將軍,一個是中國的將軍,來求超度。他們是做了超度,這些將軍跟他說,是有些人超度了,大部分的人沒走。為什麼原因?你們不誠,沒有誠意,我們去不了!你們做佛事,要拿出真誠心去做,我們才能得受用。你看跟鬼神都要有誠敬,沒有誠敬鬼神得不到利益。誠敬是真心,真心是從性德裡頭流出來的,自性裡流出來的不屬於阿賴耶,阿賴耶是妄心。真心裡面流露出來的,上面感動佛菩薩,下面感動鬼神,能感動蜎飛蠕動,能感動樹木花草,能感動山河大地。這就是現代科學家發現的念力的祕密。科學家也明白這些道理,雖然沒有講誠,沒有講至誠,但是科學家告訴我們,如果我們運用念力來解決問題,最重要的第一個條件,就是你的念力要集中不能散亂,要集中。就是佛在經上說的,「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制心一處是什麼?那就是定,就是三昧。所以心散亂,妄念很多,妄想雜念多,那就沒有辦法。儀規做得再熟沒有誠意,祭鬼神鬼神不來享,供佛菩薩佛菩薩不來受供。西方極樂世界這些菩薩,有能力分身到一切諸佛剎土裡面去供佛聞法;不去也行,就在極樂世界,自己以真誠心來供養十方諸佛,彌陀第三十八願的加持,十方諸佛也來應供。
下面這是念老的一句話,「《宋譯》願文,深顯佛力」,顯示出彌陀本願的威神功德之力。「又如《魏譯》云」,康僧鎧的本子。「一發念頃」,這個念是念十方諸佛,我在這裡供養十方諸佛,發這個心。「供養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心不散亂。「是明自力。是以極樂人民,或因佛力加被,或以自力功圓,皆可隨念普供諸佛」。說明極樂世界的人,他們修福修慧很容易,不像我們這個世間,修福修慧很難。
這個世間佛菩薩應化,我們相信不在少數,但是我們不認識。這些化身到我們世間來的,他不暴露身分沒人知道。在佛門裡面,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如果我們同學都能夠記住,在這個亂世就不會上當。有人說某人是什麼菩薩再來的,某人是什麼佛再來的。我在一九八二年,第一次到美國,就有很多同修告訴我,某個人是什麼菩薩再來的,什麼佛再來的,來告訴我。我說:我不相信。為什麼?佛門有個慣例,身分一暴露他就走了,那是真的,那不是假的。像布袋和尚,這歷史上確實有記載的,他出現在五代後梁,出現在奉化。這個人姓什麼、什麼名字,沒有人知道,《高僧傳》裡記有他的傳,但是不知道名字,只記了布袋和尚。他每天拿個大布袋到處去化緣,人家供養的東西,往布袋一放,揹著就走了。所以布袋和尚就出名了,他的法號是什麼,俗家都沒有人知道。他往生的時候告訴大家,他是彌勒菩薩的化身,說完之後他真就往生了,我們知道這是可以相信的。所以中國寺院塑造彌勒菩薩的像,全都造布袋和尚的像。
中國人歡喜用他來表法,彌勒菩薩慈悲,他滿面笑容,從來沒有看到他生煩惱過,無論見什麼人,都是笑咪咪的。有人問他佛法,他笑咪咪的不說話,把布袋往地上一放,兩個手一張開,放下。放下以後怎麼辦?他把布袋提起來揹著走了,一句話不說。放下之後再提起,提起是度化眾生,放下,是放下自己的煩惱習氣。這一放下智慧就開了,你的障礙沒有了,你性德完全顯現了,這時候怎麼辦?這個時候就要度化眾生。他很少跟你說話,用這些肢體讓你去體會。《高僧傳》上有他,不是假的是真的,所以身分暴露就走了。古時候像這些故事很多,沒有說身分暴露還在,沒這個道理。現在很多,這個世間,身分暴露不走,這個我們不能相信,這不是真的。
念老在這裡告訴我們,極樂世界的人民,或是阿彌陀佛本願加持,或者是自己修行的功夫圓滿,都可以隨念普供諸佛。著重在普供這「普」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你統統都供養到了,這叫普供。如經云:『十方諸佛,應念受其供養』。供佛的人起個念頭,我要供養諸佛,十方諸佛就來應供。「深顯生佛不二,感應道交」。這兩句話非常重要,這是事實真相,眾生跟佛是一體,所以感應道交非常快速。「供佛之念才興,諸佛攝受已畢」,換句話說,他完全接受了。「頓修頓證,因果同時。」這裡面殊勝的功德利益,就是福慧雙修,佛給你說法,你會開悟;佛沒有說法,佛已經在加持你。
我們再看下面第十九章第一願「莊嚴無盡願」,十九章就是一願。
【我作佛時。國中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雖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數。及總宣說者。不取正覺。】
我們看註解,「從第卅九至第四十三,此五願是攝佛土功德願」。五願都是講西方極樂世界的依報,西方世界是法性土、法性身,跟我們這個世間完全不一樣。「右第卅九是莊嚴無盡願。《會疏》釋曰:嚴謂莊嚴」,莊嚴是美好,「淨謂清淨,光謂光明,麗謂華麗」。『嚴淨』,「明體離垢」。垢我們今天講的染污,它的體沒有染污,所以莊嚴清淨。『光麗』,「表相奇特」,相好很少見,這叫奇,非同一般,這叫特別。「以長、短、方、圓、大、小等為形」,形色,形是指長短方圓大小。「以青、赤」,赤是紅色,青是藍色,「白、黑、正、不正為色」,正是純,不正就是不純,不正是雜色,純青、純赤、純白、純黑,這是正色。「皆非世間所有,故云殊特」,我們這世間看不到的。這個經文的意思是說,「萬物體無垢染,故曰嚴淨。形相光明奇麗,故曰光麗。其形與色皆非世間所有」,故曰『形色殊特』,這個文義都不難懂。
《會疏》接著說,「點事妙理相即,故謂窮微」。點事念老有個小註,「指如微點之事相」,也就是今天科學家所發現的量子、小光子、基本粒子這個現象。這是什麼?物質、精神現象裡頭最微細的,小到不能再小的。「無漏之相,實相之相,故謂極妙」。這些文句確實非常難懂,大乘經裡頭常說。我們今天看到科學的研究報告,最近三十年所發現的,八十年前剛剛發現原子,從發現原子到現在八十年,科學家有相當的進展。現在發現的小光子、發現的微中子,從微中子裡面再分析,物質現象解剖了,完全明白了。所以科學家宣布,我們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的基礎是意念,就是念頭,念頭起波動的現象,從波動現象裡面糾纏,出現了物質現象。所以物質現象是假的,不是真的。同時發現物質跟精神是沒有辦法分開的,有精神一定有物質,有物質一定有精神,一體的兩面。所以科學家說,最近三、四百年的科學,出現一個最大的誤區就是二分法,二分法是錯誤的。二分法,就是把所有現象分為物質現象跟心理現象,就是物理學跟心理學,這個是錯誤的,它不能分,分開來之後,讓我們基本的理念產生歪曲,所以很多很多產生錯誤。這個發現,如果要被現在科學家都承認的話,科學要重新改寫,把它的理論推翻了。所以這是一樁大事。現在這個發現,還沒有得到整個科學界的認同,他們的發現,叫前衛科學,這是新的科學,好像這是尖兵,前面的前衛,可是又很有收穫。他們在實驗當中,舉出很多的例子,證明這不是假的。
所以科學裡面的東西,佛經上也有。你看這個點事,這點怎麼講法?就是世尊在經上常講的「極微之微」,這是點事。窮微、窮究,極其微小的這一點。這一點是什麼?《心經》上講的原來就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是什麼?就是此地講的微點。在佛經裡面,這微點是什麼?是阿賴耶的境界相。意念是阿賴耶的轉相,也就是阿賴耶的見分,物質是阿賴耶的相分,說到這個地方來了,這是諸法實相。菩薩慧眼看出來了,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叫五蘊皆空。五蘊,色就是物質現象,受想行識就是意念,都不可得。都不可得,自性就現前。凡夫不能見性,迷在哪裡?就迷在這個地方,這是迷的根源。誤會了,以為這個東西是真的,於是就產生了執著。執著第一個就執著我,我是一個意念。我身,身是在境界相裡頭取一分物質現象以為是自己的身。迷了之後,就產生這樣的錯誤,愈迷愈深,在六道裡頭受輪迴之苦,沒有法子出去,迷在這個地方。佛菩薩來幫助我們,幫助我們覺悟,幫助我們明瞭事實真相,不再執著。只要不執著,解脫了,首先教你出六道輪迴,再教你出十法界,最後教你出實報莊嚴土,你就成佛了,回歸自性就不再迷了。
點事妙理相即,故謂『窮微』,窮微就是妙理相即。妙是講的事,事為什麼妙?妙是非有非無,你不能說它無,你也不能說它有,這個叫妙。理,理是自性,它是一念迷,從自性裡面出現這個現象,非空非有這種現象。故謂窮微,窮盡微妙,把三種現象搞清楚、搞明白了。現在三種一種破解了,物質破解了,精神現在發現很多,還沒有破解,最後一個科學講的能量,到底能量從哪來的,這個問題也沒解決。這是什麼?阿賴耶的三細相。無漏之相,實相之相,故謂『極妙』。這極妙是什麼?搞清楚、搞明白了,阿賴耶的三細相統統搞清楚、搞明白了,那就是極妙。這個意思是說,「極樂一切事相,一毛一塵之微點」,一毛是汗毛的尖端,極其微細的尖端,一塵,物質現象裡頭最小的微點,「皆從實際理體而顯,與妙理相即不二」。妙理是自性,就是賢首國師《妄盡還源觀》裡面所講的「顯一體」。這句話是哲學裡面所說的本體,宇宙萬有的本體。宇宙之間一切法,都是從它而生的,它能生。這個體,在《還源觀》上稱它為「自性清淨圓明體」,簡稱為自性,或者稱為法性。性就是理體,自性是我們自己原有的,而且永遠不會失去。
惠能大師明心見性,性是什麼樣子,他說了五句話,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自性是清淨的,從來沒有染污,現在沒有染污,未來也不會染污。我們在六道輪迴,我們的自性沒有染污,什麼染污?我們的意識染污了,意識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永遠不會染污,縱然造作極重罪業,墮無間地獄也沒有染污。不但沒有染污,第二句話說,自性「本不生滅」,它沒有生滅,叫不生不滅。自性才是真正的自己,宗門常說「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自性也叫做佛性,佛在《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從哪裡說?就從自性上說的,你本來是佛。第三句話,他說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麼?世尊在《華嚴經》上有一句補充的說明,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把這個具足就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智慧,第二類是德能,第三類是相好,你統統具足,你一絲毫都沒有欠缺。
現在在這部經上,阿彌陀佛告訴我們,十方世界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不管你從哪一道去的,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你的體質、相好都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我們在惠能大師報告裡面找到了信息,那就是他第三句講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跟阿彌陀佛一樣的身體、一樣的相好,這是相好的具足。有理論依據,阿彌陀佛也不是隨便說的,這種相好從哪來?是自性自然反應出來的,本來就是這樣的,只要你不迷惑,自然現前。生到極樂世界,得到阿彌陀佛一加持,怎麼會不可能?當然可能。阿彌陀佛的相好,不是像願文裡頭所說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不止,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佛的方便說,是對印度人說的。當時在印度講經,印度人認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就是最好的,再講多了他不懂,這是恆順眾生而說的。講真的,在《觀經》上講的,那是真的。《觀經》上講,阿彌陀佛身有八萬四千相,每一個相有八萬四千好。我們相信佛講這個話是真的,我們通常一般讚佛,佛的相好,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相好光明。
所以此地,念老給我們做的總結,總結的意思,「極樂一切事相,一毛一塵之微點,皆從實際理體而顯,與妙理相即不二,故曰窮微」。窮是盡的意思,微是精的意思。「且此一切形相,乃清淨心之所顯,彌陀無漏功德之所現,故為無漏之相」。無漏,漏是煩惱的代名詞。煩惱斷盡了,不但煩惱斷盡了,習氣也斷盡了,妙覺位的佛果。「且一一皆是圓明具德」,圓是圓滿,明是光明,具是具足,德是德能、德相,沒有一絲毫欠缺。「一一皆是圓圓果海」,圓圓果海這一句,「見《顯密圓通》,指無上圓滿聖覺果德之海」。圓圓果海是誰證得的?妙覺如來究竟佛果所證得的。「當體即是實相」,實相無相,所以「相而無相」,這是實相理體。它起作用,實相無不相,那就是「無相而相,故曰極妙」。
實相之體無相,就是常寂光,常寂光裡頭三種現象都沒有。常寂光有沒有光?如果有光不就有現象嗎?常寂光裡頭沒有現象。為什麼說它是光?光有遍照的意思,這個就是形容,我們細心去體會。自性本體無所不在,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它是一切萬事萬法的理體,它沒有現象,它能現現象。怎麼現?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譬如他在實報土就現實報土的相;在方便土就現方便土的相,方便土是四聖法界;在同居土他就現同居土的相,同居土是六道輪迴。他能隨眾生的意念,現種種不同的相。雖然現相、現身,我們一定要知道,他從來沒有起心動念過。如果起心動念他墮落了,那個墮落墮得很重,至少他已經掉到十法界裡頭來了,十法界才起心動念,實報土不起心不動念。也就是說,《華嚴經》從初住菩薩就不起心不動念。他一掉下來,掉多少個位次?掉了四十一個位次。所以我們知道,他們絕對沒有起心動念。圓教初住就不起心不動念。這種能力、神通,我們講道力、智慧,完全是自性裡頭的,佛經上屬於法爾如是,自然而然的感應。眾生之感有有意的,也有無意的,佛菩薩之應完全是無意的。無意裡面的感,自己不知道,佛菩薩知道;有意的感,那個念頭比較粗,自己知道。感應道交不可思議!這稱之為極妙。
「繼曰」,接著又說,「廣略相入,不可思議」,廣是大,略是小,大能夠入到小裡面去,不可思議,「故云,無能稱量」。大能夠入小,現在科學也用到了,現在講晶片,電腦很小的一個晶片。我們現在看到同學有做了一個講經的機器,我們去年講的《大經解演義》,一千二百個小時,一共講了一千二百個小時。一個晶片大概只有小指甲這麼大,一千二百多個小時,色相音聲全在其中,大入小!這個小講經機有個小螢幕,如果接在電視的時候可以放大,幾千人聽、幾萬人聽都可以,把這個像放大、聲音放大都能聽到,濃縮在一個小晶片裡頭,這大入小。世間人看到這個科技感到驚奇、稀有。
佛告訴我們,佛法裡面這個科技講得更小,它是講整個世界、整個宇宙濃縮在一微塵裡頭。一微塵比指甲小多了,這一個指甲分析成微塵,不知道多少億兆!微塵我們肉眼看不見的,裡面容納整個宇宙的信息,整個宇宙的色相。所以科學跟佛學比還差很大一截,這是剛剛才開始發現。佛告訴我們這個信息,這個信息不可思議,我們身上每一個毛端,汗毛每一個毛端,我們身體是原子組成的、是粒子組成的,今天講的是小光子組成的,每一個微點裡面都有圓滿的,佛教的名詞,叫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信息都在裡頭,這個不可思議!這個事情,佛只有大乘經上說,一乘經上講,普通佛是不說的。為什麼不說?說了沒人懂,說了起爭議,不說。今天科學家要遇到佛,佛就會給他詳細說明,讓科學家更進一步把本體找到,科學家現在沒有找到本體。
本體,用科學這種技術能不能找到?找不到。為什麼?因為科學家沒有離開心意識,他所用的還是阿賴耶、末那、意識,就是他用的心是妄心。妄心的極限就到阿賴耶,要想突破阿賴耶,用妄心做不到。那怎麼辦?用真心。真心是放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你就見到了。起心動念是妄心,分別執著是妄心,把這個東西統統放下,真心現前就見到了。所以佛說這個事情「唯證方知」。你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放下,你就證果,你就成佛,你完全知道了。用阿賴耶的極限只到阿賴耶,阿賴耶三細相,只到這個地方。佛怎麼知道的?現在我們完全明白了,佛怎麼知道?佛是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放下,所以他全知道!不需要像科學找這麼多麻煩,費這麼大的勁。所以佛菩薩高明,妄心捨掉,真心現前,全知道了。你看多省事!而且知道的比科學界知道的更清楚、更明白,還能夠得受用。
這是講到,「一多相即,小大相容,廣略相入,重重無盡」,這個現在科學家沒找到,這個只有大乘佛法有。重重無盡是什麼意思?微塵裡面有世界,確實跟外面世界一樣的,世界沒有縮小,微塵沒有放大,它就收在裡面去了。可是微塵裡面的世界還有微塵,那個微塵裡頭還有世界,世界裡頭又有微塵,微塵裡頭又有世界,重重無盡。我們中國古人也非常了不起,那個時候佛法沒有傳到中國,中國人講了兩句話,「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如果,那個要不是明心見性的佛陀,說不出來,重重無盡你說不出來。科學家頂多說到,我的小晶片可以容納這麼多東西。沒有發現的是,我晶片裡面容的東西,這個小東西,那個裡頭還有晶片,晶片還可以容納東西,這個他沒想到,他實驗不出來。無論是有形的物質現象,無形的受想行識,統統都是重重無盡的,這是其小無內。我們在經書裡讀到的,誰能夠進去,進入到微塵裡面的法界?《華嚴經》上告訴我們,普賢菩薩能進去。因為那裡面有十方一切諸佛剎土,普賢菩薩能入一毛一塵、微塵剎土裡面去供佛、去聽經,他有這個能力。這什麼道理?宇宙是一體,一體不能分割,部分即是全體,全體即是部分,它分不開。
現在科學也發現這個現象,叫全息的現象。譬如一張照片,他用全息的方法拍攝的照片,就是兩束激光,兩束激光照下來的照片,就變成全息照片。但是這種照片洗出來之後,必須要用一束激光去照,相才看得見。不是用激光照它,相看不到,我們一般人看不到,用激光照就看到了。這張照片,你把它剪成兩片,你去看,在激光之下是完整的照片,並沒有欠缺。再把它剪,剪成一百個碎片,每一片碎片在激光下還是完整的,這叫全息照片。這個東西科學家做出來了,說明這個現象是完整的,永遠不會破壞,再小的微粒它也是完整的,小到微塵、小到毛端,依然是完整的。完整什麼?完整整個宇宙的信息。佛經裡頭有高等科學,不單單有高等哲學,有高等科學,出乎科學家的想像之外,他沒有想到。
「超情離見。言語道斷,故不可議。心思路絕,故不可思」,你沒辦法去想,你無法去說,你說不清楚。情是情識,超越了情識,情識是六道凡夫執著的,超情就是超越六道;離見,見是四聖法界,超情離見就是超越十法界。十法界裡頭的人,沒有人能知道,十法界之外的,法身菩薩他們知道,用禪宗的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些人知道,你跟他講,他們會肯定,他們承認。言語道斷,故不可議。議是議論,就是討論,沒有辦法去討論。心思路絕,所以你不能思。為什麼?你思是落在第六識;你論,論裡頭有執著,六、七識都有,你依舊用八識五十一心所。用八識五十一心所的是十法界,四聖法界用得正,六道凡夫用偏了、用邪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不用阿賴耶,八識五十一心所不用了,轉八識成四智,你用的是自性裡頭本有的智慧。阿賴耶變成大圓鏡智,末那變成平等性智,第六意識變成妙觀察智,前五識變成成所作智,這是如來跟法身菩薩教化眾生的德用,叫轉識成智。我們修學的問題,才真正得到圓滿解決。
話說得容易,真正要落實,非常非常困難,一生的時間決定做不到,那就得多生多劫去修行。多生多劫在我們六道裡頭修行有障礙,這個障礙是什麼?生死,四魔裡頭的死魔。我現在這個還沒成就,壽命到了,這一生不錯,都在學佛,沒有做壞事,來生可以得人身。但是來生得人身,不是馬上就能接著幹,至少十幾二十歲,所以當中肯定要中斷十幾年。這十幾年差不多都忘光了,又要從頭來起,會比前一生提升一些、進步一點,那生生世世要搞多少世,你才能提升像個樣子?至少十世以上。十世以上,能不能保證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不能。又何況我們一個錯誤的念頭,緣錯過了,縱然得人身一生白過了,這種情形常有,不信佛法了。我們看到唐太宗的光碟,他說乾隆皇帝現在在人間,在新疆,是個普通的人,不信佛法。乾隆當年在世,虔誠的佛弟子,佛門一些高僧大德,多少人封為國師,現在不相信了。修的福報大,福報最大的就是修《大藏經》跟《四庫全書》。所以他生生世世有福報,福報現在還沒享完,但是現在變成不信佛了,這是緣不一樣。生在邊疆,邊疆宗教很多,可能信別的教去了。輪迴這個事情,絕對不是個好事情,不能再幹了!
我們遇到這個法門,這是一個無與倫比的機緣,我們可以到極樂世界去,這一生就要去,這是對的。如果這一生不去,我們想依照大小乘經論去修,別說多,修成個阿羅漢,那個時間都不是我們能想像的。阿羅漢才出六道輪迴,見思煩惱斷盡了。這樁事情要認真反省,要細心去思惟,我們行嗎?不行趕快回頭,老實念佛還真行,真能得救。像李老師常說的,學老太婆。他說他學一輩子,學得不像。他往生了,他往生的功德,我也想了很多,應該是幫助一般人念佛往生淨土。台中蓮社,這幾十年來,老師建立台中蓮社,一直到他往生三十八年。三十八年台中蓮社的蓮友,就不要算多,每年五個人往生,十年五十個,三十八年,至少應該有兩百個往生的。兩百個往生的,這個功德不可思議!你說他能不能往生?肯定往生。你一生當中真正能幫助一百個人以上往生,你自己往生應該就不會有問題。為什麼?這些往生的人,看到你往生功夫還不夠,一定要求阿彌陀佛,我們到極樂世界都是他幫我忙的,咱們現在一起去幫他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老師在台中這是第一功德!我們這個估計是最保守的估計,是根據他老人家所說的,一萬個人當中大概有三、五個往生。台中蓮友五十萬人,算一萬人當中有五個,十萬人當中五十,它超過兩百人。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這好事情!
勸人念佛無量功德,這都是好事。可是我們也要顧及,各個不同地區因緣不一樣,佛法講隨緣,這個地區佛法興旺,學佛人很多,可以,其他宗教也都要顧及,社會一般狀況面面都要想到。因為現在這個時期是非常時期,不是一個正常的時期,非常時期社會動亂,人心不安定,我們統統都要顧慮到。對佛法、對社會、對大眾方方面面都能做到圓滿,這是智慧,這叫德行,大家歡喜。印光大師,這個老人留給我們的教訓,告訴我們建立道場,大眾共修不要超過二十個人。我覺得老人提出這個教訓,這是真實智慧、真實之利。今天社會,政府希求的,穩定第一,就怕動亂,人多就麻煩。你自己很好,有沒有被別人利用?有很多人被別人利用自己不知道,那多可憐。所以人多了念頭就雜,盡量迴避的好!保護自己的清淨心,清淨心就是道,這非常重要。何況戒律裡頭定得就很清楚,真正出家修行人,遠離一切熱鬧的場所。為什麼選擇在深山裡面居住?環境清淨,我們自己沒有得三昧。
在過去城市裡面都會受污染,過去社會比現在好得太多了,現在污染的嚴重超過過去我估計應該是一千倍,不是一百倍。你能在這個社會裡頭不受污染,你是聖人,你不是凡夫。所以在這個地方,怎麼樣修行會被污染都是正常的,我一點都不奇怪。為什麼?那要什麼樣的功力,才能抵得住比古人多一千倍的誘惑!古人成就是環境好,我們現在的環境,你六根所接觸的全是誘惑,這個誘惑力量太大了。自己從小又沒有受過倫理道德堅實的基礎,現在說是不動心,那真是菩薩再來、佛再來,絕對不是凡人。這是我們知道的。佛菩薩再來,他有智慧,他了解環境,他絕不會去害別人。所以佛菩薩再來,一定規規矩矩做個老實人,給修行人做個好榜樣,像印光法師一樣,真的名聞利養邊都不沾,好事功德都推給別人,給末法時期做好樣子。這個我們要認清楚,要認真向他老人家學習。
言語道斷,不能議。心思路絕,不能思。「言思不能及,又焉可稱量」,故曰『無能稱量』。「可見極樂淨土,唯佛與佛方能究竟」。真搞清楚,真明白,「除佛一人外,一切眾生上至等覺,中至具天眼之一切小大凡聖眾生,皆不能盡辨其形色、光相、名數。更何能總為宣說」。極樂世界這些事,確實只有妙覺佛果,他才會清楚,等覺菩薩也搞不清楚,何況等覺之下的。連依正莊嚴裡頭的形色、光相、名數都不能完全搞清楚,怎麼能夠總為宣說?故云:『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數及總宣說者,不取正覺』。這個話是阿彌陀佛說的,是真的不是假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