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玄門 (第十五集) 2010/6/2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02-039-0064集) 檔名:29-172-0015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五十九面第二行,末後一句看起:
「又有聞名得忍願,他方菩薩以聞名故,應時可獲一二三忍,證不退轉」,這一節經文是說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聞名得忍願,是四十八願裡面的一願,在第四十七。願文裡面,這經文上這麼說的,他方菩薩以聞名故,應時,也就我們今天講的立刻,聞名他就能夠得到這三種忍,證不退轉。願文上只是講一二三忍,這個名稱沒有說出來。但是世尊在這部經上第十五品「菩提道場品」裡面講過三種忍,以後許多祖師大德講這部經就引用後面的三種忍。後面三種忍,第一種叫「音響忍」。音響,有聽到名號,這講菩提道場,是講道場樹,樹的功德不可思議,能現相,現十方世界剎土之相。我們如果往生到極樂世界,想像過去在娑婆世界地球裡生活這段時間,只要一動念,菩提樹裡面就像電視一樣,你就能夠看到,能夠看到過去,能夠看到未來,這是能見色。樹,風吹著樹,這個樹是七寶樹,所以花果樹葉都是七寶。風一吹,這個樹葉碰到的時候,就像中國人講的風鈴,那個音非常之美。那個音你聽的是音在說法,那我們在十玄裡面,學過十玄就懂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阿彌陀佛用什麼方式來講經說法、來教化眾生?你看,每天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數沒法子計算,那世界太大了,十方世界念佛往生的人有多少!每個人根性不相同,每個人修學的法門也不相同,到極樂世界你想聽什麼,你所聽到一切音聲都在說法。那真叫妙不可言,隨緣妙用。到那個地方才知道,這是大經上講的四德,沒有一樣東西不是在表法的,沒有一樣東西不是在啟發我們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所以極樂世界的殊勝莊嚴不可思議,十方諸佛讚歎,這能假得了嗎?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認知它。所以由音響而開悟的,這是第一種。
第二種「柔順忍」。柔順,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由於慈悲心柔軟質直,能夠隨順性德,哪一樣不是性德?樣樣都是。我們凡夫不知道,迷失了自性,覺悟之後就知道。無論這個境界裡面是清淨的還是染污的,是善的還是惡的,統統都是自性,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問題是你用什麼心去看它?你要用清淨平等覺,我們這是講的華嚴境界,無有一法不是華嚴境界,這是什麼?大經上我們常常念到的,也很熟悉的,這叫境隨心轉。佛眼睛裡面看的真的是圓滿的華嚴境界,圓明具德;人道裡頭,以倫理道德來看這個世界,才說出「人之初,性本善」,從性上看,相上不善,從性上看它是善的,它沒有不善;如果從三惡道的眾生他們去看,帶著濃厚的習氣,他看也是貪瞋痴,所以法沒有定法。一切法,在聲聞以上都知道,不是真的,夢幻泡影,了不可得,唯有真性獨存,永恆不變。換句話說,無論在哪一法裡頭你都見性,見性成佛。你的心是什麼心?清淨平等覺,這個重要。
學《無量壽經》,修行就是修清淨平等覺,你所證得的果是大乘無量壽莊嚴。這個大乘無量壽莊嚴就是世尊在《華嚴經》上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大乘是智慧,無量壽是德,莊嚴是相,這是自性本有的。我們一般人從因果上來說,因是清淨平等覺,果是大乘無量壽莊嚴。明白這些道理、這些事實真相,就知道我們在日常生活要如何用功,怎樣才能成就自己,就全都明白了。遠離一切染污就得清淨心,這點很重要,要把染污徹底放下。我們常講,講了幾十年,放下自私自利,講了幾十年,有幾個人真放下了?放下名聞利養,不是真的!這些東西都是煩惱、都是障道的,不但障你證果,障礙你開悟,你有這些東西你悟不了,悟門被堵死了。五欲六塵的享受都得放下,像世尊當年在世給我們表演的,隨緣,托缽,人家供養什麼就吃什麼,歡歡喜喜,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無論供養什麼,給諸位說,佛到口裡面去都是天廚妙供,你相信嗎?你不相信,是的,那不是你的境界,我們沒有能力轉境界。要境隨心轉的話,那不都是天廚妙供嗎?再不好吃的,再難吃的,甚至是發霉的、腐敗的,到口裡面都是妙供,他轉,他有辦法轉。我們轉不了,我們是心隨境轉,好苦!佛菩薩是境隨心轉,怎麼會一樣?境隨心轉是真的,心隨境轉是假的,這個道理要懂。因為什麼?不論什麼物質都是自性變的。
自性,我們中國人講性善,這善不是善惡的善,那是讚歎的詞,美好極了,圓滿極了,用什麼言語都沒有法子讚歎,不得已用個善字,它太圓滿了,一絲毫欠缺都沒有。因此,它所變現一切物質都是盡善盡美。我們為什麼看不出來?我們的心不善,把它的樣子變壞了。你看,佛給我們講的,我們的本性智慧德相,這個東西現在有沒有?有,就在我們身上,我們迷了,迷了之後它就變質,智慧變成煩惱,經上常講「煩惱即菩提」,菩提是智慧,煩惱跟菩提是一樁事情,覺悟了就叫智慧,迷了就叫煩惱,變質了。那你一覺悟,煩惱全是菩提,全是大乘。性德,覺悟是性德,迷了的時候必惡作,我們今天講造業,迷了就造業。相好,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這相好;迷了之後,變成我們現在六道輪迴。自性不生不滅,我們現在這個現相生不生滅?相有生滅,相是假的,性不生不滅,一微塵的性不生不滅,一毛端的性不生不滅,那想想看,我們這個身有沒有生滅?沒有,這是講真話。
諸佛如來講經依二諦說法,這是講經的原則,他依什麼?依二諦,第一個是依真諦,就是他自己的境界,跟你說全是真的;真的你不懂,跟你說假的,依你,你是什麼境界依你來說,那你全懂,那叫俗諦,真俗二諦。俗諦逗機,接引你入門,到一定的程度再跟你講真諦。所以小乘俗諦多,真諦很少。大乘,華嚴宗講五教,小、始、終、頓、圓,小教就是小乘,始教是大乘的開始,還是俗諦多、真諦少;到終教,就是大乘接近圓滿的時候,差不多是一半一半;那到頓教,純粹是真諦;圓教裡面統統都有,真俗都有,真諦多,俗諦說得少。這些說法的技巧、方式、方法,世尊都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發心弘法利生的要特別在這裡留意。
初學,過去李老師,李炳南老居士很慈悲,就他自己所學習的經驗,雖然是在家,他有師承。古時候,無論是儒還是佛,非常重視師承,他寫了一本書,《內典講座之研究》,那書是什麼東西?就像師範學校裡面的教學法。所以講經教學不能不懂規矩,不懂規矩,講得再好,你一上台,內行人一看就得曉得外行,沒有學過教學法。你懂這一套,你一上台人家就曉得有科班出身,這個人是有師承。所以這樣東西很重要。往年我在新加坡辦短期培訓班,一期三個月,同學們學會講一部小部經,必須要學習這門課程。我詳細好像講過兩遍,悟聞法師從錄音帶把它整理出來,寫成一本講記,可以供給初學的同學們做參考。所以學講經,除了紮三個根、四個根之外,這也是一個根,必須要認真學習的。這是講隨順性德,這是柔順忍。
第三種「無生法忍」。說了個無生法忍,這就是給我們訂了標準。無生法忍是如來果地上證得的,忍也是三昧的意思,禪定的意思,還有認可的意思、同意的意思,所以這裡面是含多義的。對於佛給我們講一切法不生不滅,我們聽了之後能同意,能肯定,能承認,不懷疑,這叫無生法忍。我們聽佛講這個,我們能不能肯定?覺得跟我們所了解的現象不一樣,我們看到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山河大地有成住壞空,怎麼說不生不滅?到什麼時候你看到不生不滅?量子力學裡面看到了不生不滅,一切法本來不生,哪來的滅!不生不滅是看什麼?看一切法的真相,不是看假相,看真相不生不滅。我們用比喻,量子力學家用的比喻跟我講的是一樣的,用電影的膠捲。電影膠捲,我們這裡都有道具,這是電影片,大家看到這是一格一格的,每一格是一張幻燈片,在放映機裡面投射到銀幕,是一張,全是靜止的,沒有看到它動,它不動。在放映機裡面速度快了,快到什麼程度?一秒鐘二十四張,鏡頭的開合,鏡頭一打開,這一張照片放到銀幕上,立刻把它關起來,再放第二張,一秒鐘二十四張。我們在銀幕上看的是活動的,好像是真的,其實每一張都是靜態的幻燈片,都是一張靜態的照片,沒動,哪來的生滅?
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我們現實的環境,我們生活的環境就跟這個電影道理是一樣的,電影底片、幻燈片在銀幕上顯示的一秒鐘二十四張,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我們一秒鐘這麼長的時間,在我們現實環境裡面它生滅多少次?他說「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我們彈指,我想彈的我這個還不夠快,我想一定有比我更快的,一秒鐘能彈五次。五次是多少個生滅?一千六百兆,這個單位是兆,一千六百兆的生滅,好像是真的,沒有看到是假的。實際呢?實際是一千六百兆,一秒鐘。為什麼叫它不生不滅?它生滅的速度太快,你沒有辦法去體會它,它速度太快了;也可以講生滅同時,前一念滅,後一念就生,速度太快,生滅同時,你看不到生滅,佛說不生不滅。你想想看,不生不滅是什麼味道?不生不滅就根本不存在!所以佛在大經常常跟我們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給你講真相,這不是假的,講真的,你在這一切現象裡頭你怎麼能認真?這一切現象是什麼?這一切現象純粹是性德,法爾如是。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自性的自然現象,它本來就是這樣的。
佛經裡面講科學,究竟圓滿的科學,科學是講證據的,拿證據來。佛經是有證據的,用什麼?禪定,禪定功夫的淺深差別很大,佛告訴我們自性本定,為什麼?自性本來沒有動搖就是自性本定。惠能大師見性說了「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那是自性本定,我們常講的「首楞嚴大定」是自性本定,《華嚴經》上講「師子奮迅三昧」,這是自性本定。你的心本來是定的,你現在心裡有妄念、有妄想,這是什麼?這都是自性裡的般若迷了變成煩惱。你能放下,這些煩惱又變成菩提,又變成智慧,你得想辦法把它轉變、轉回來。所以佛把這些事實真相告訴我們,原則告訴我們,放下執著,別再執著了,你就成正覺。放下執著,證阿羅漢,阿羅漢能把見思煩惱都斷掉,也就是放下了。見思煩惱是什麼?你看錯了,見煩惱;思煩惱,你想錯了。要怎樣才不錯?你不看它、不想它,就沒錯、沒問題,就是正確的。見思煩惱是堅固的執著,這個東西是很麻煩的,覺悟才放下,我們要怎麼學法?大乘有方便,讓我們起心動念不想自己,把我執放下,我見放下,沒有我,大乘那是真有方便。大乘教我們什麼是我?遍法界虛空界是我,這是真的,不是假的;自性是我,自性所變現的萬法是我,性相不二,性相一如,這個心量多大!所以佛教我們要隨緣,不要有成見,不要有對立。有對立,錯了,確確實實沒有辦法出離六道輪迴。自性裡頭沒有對立,自性裡頭沒有我見、沒有身見,這總得要曉得。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鍛鍊,逐漸逐漸放下成見、放下對立、放下我執,那叫真做功夫,真修行。學著恆順眾生,隨喜功德。
首先,清淨心現前,這是你修學的功夫真正成就了,清淨心,你不會再有染污。我們今天講物質的染污,生理是物質的染污,心理是精神的染污。這兩種染污你都放下、都沒有了,身心清淨。這樣的境界,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哪裡?在方便有餘土,不在凡聖同居土,在方便有餘土。在我們此地,像《華嚴經》講的修行境界,到什麼程度?給諸位說,一年級,小學一年級,十信裡面初信位的菩薩。中國諺語常說「凡事起頭難」,第一關很不容易突破,第一關突破之後,往後就容易了。你進了小學一年級,以後到二年級、三年級就容易了,就是頭一關很難過。
頭一關要斷五種見惑,頭一個是身見,不再執著身是我,知道身不是我,這要常常記住,身不是我,要破身見。身怎麼看?身是我所有的,就像衣服一樣,衣服是我所有的,不是我,身不是我,是我所有的。那一般人,我是什麼?一般人誤會了,靈魂是我,身有生死,靈魂不死,靈魂它在六道裡投胎。佛家叫神識,不叫靈魂,佛家叫神識。這還是錯誤的,比執著身高明一等,這還不是。那是什麼?那是迷惑顛倒的自己,不能說不是自己,是迷惑顛倒的狀態;應該要幫助他覺悟,覺悟的時候叫靈性,靈性才是我,靈魂不是我。所以就要覺悟,覺悟是靈性。靈性自自然然就脫離六道,靈魂出不了六道,它迷,還是執著。靈性怎麼回事?靈性跟靈魂是一樁事情,不再執著,不執著那個東西是我,他就超越六道輪迴。不能執著,執著是很糟糕的事情,一定要在日常生活當中把心量拓開,不要去執著,不要對立,不要有成見,我想怎樣怎樣,把我的意思加給別人,這都錯誤的。佛菩薩沒有,佛隨緣,你怎麼做,佛都好、都點頭,佛沒意見。佛看到你錯了,錯了也沒意見,看到你墮地獄,也沒意見,為什麼?知道你將來地獄罪受滿了,你又會出來,我在等你。他沒意見,這很高明。
我們六道凡夫,這六道是個大舞台,我們在台上表演,諸佛菩薩在旁邊觀看,我們在表演有染有淨、有善有惡,有種種不同的果報,他在旁邊看,他看得很清楚,決定不動心,沒有起心動念,當然更沒有分別執著。高明在這個地方,這叫什麼?這叫隨緣妙用。我們不行,我們一看到馬上就要干涉,一干涉怎麼?就跳到舞台上跟他一起表演。所以真正修行叫歷事鍊心,你不入這個境界,你到哪裡去練?在這個境界練什麼?練不動心,練不分別,練不執著。這是很難,淨宗有特別方便,就是才起心動念,才有分別執著,立刻就想到阿彌陀佛,不能有第二個想法,念頭一起歸到阿彌陀佛,用一句阿彌陀佛取代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這個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這名號是什麼意思?名號是無量覺,你要能懂得,一句阿彌陀佛無量覺,阿彌陀佛就是無量覺,無量覺就是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就是無量覺,所以念佛會開悟!得無生法忍就是開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跟禪宗功夫是平等的,沒有高下。
證不退轉,只要成無生法忍就證得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這個地位在《華嚴經》上初住以上,圓教初住以上,別教是初地以上,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他到哪裡去?他到一真法界去了,他到阿彌陀佛實報莊嚴土,那怎麼會一樣?念佛同修必須要記住,情執愈深,給自己添來的麻煩愈大、愈嚴重,臨命終時能不能往生成問題,情執重的沒有把握。所以一切大而化之,什麼,隨他去!把這個東西放在心上幹什麼?今天有個老同修,上午來看我,我想應該是有人欺騙他,騙了他一筆錢,他一定要再追查,來問我,我不曉得這個事情。錢,身外之物,丟了就算了!你用好,他用也不錯!何必那麼計較?學佛,是不是真正學佛就在這裡看,丟失再多若無其事,為什麼?你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你為什麼不想阿彌陀佛,你想這個東西幹什麼?錯了!所以真正學佛人沒有一樁事情不自在的,時時刻刻真的法喜充滿,這是真的,真受用。這證不退轉,我們就曉得這個境界。
「可證彌陀名號,妙德難思」。這一句裡頭真正關鍵就在這個妙字,跟《還源觀》裡面隨緣妙用,那個妙是同樣的意思,隨緣妙用就是此地講的妙德難思。「如東密」,東密是日本的密宗,他們修阿字觀;如東密「阿字觀云:自阿字出一切陀羅尼,自一切陀羅尼生一切佛」。這一個字,現在講文字學裡頭母音,母音裡面第一個音。現在這個世界上不同的文字很多,但是發音第一個母音都是「阿」,可見得這確確實實口一張開這個音出來是阿音。一切的語言都從這個音裡頭變化出來的,所以它是第一個母音,第一個原始的音。能出一切陀羅尼,陀羅尼是印度話,翻成中國字是咒,咒語。自一切陀羅尼生一切佛,密宗裡面的,密宗修行著重在三密相應,這咒有沒有意思?有的有,有的沒有,大概有意思的少,沒有意思的多。為什麼?有意思,你會胡思亂想,沒有意思就叫你沒法子想,這個好!
所以佛經裡面很多咒語,不但我們不懂,印度人也不懂;不但印度人不懂,連鬼神也不懂。那是諸佛菩薩用這種方法教人什麼?教人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用這種方法。你只管念,沒意思,你也沒得想頭,你就照這個去念,念久了,心就定下來,所以它就是教你得定的。也有意思的,有意思的是叫你觀想,叫三密,口持咒,手結印,心觀想,叫三密相應。不相同的,都是接引不相同的根性。佛菩薩有這個能力,他能觀機,你適合用什麼方法,他用這個方法,時間很短就叫你有成就,這是見到佛最殊勝的利益。因為佛看到我們,我們過去世生生世世幹些什麼、修些什麼法門,他一看全明瞭,所以他教給你的方法就非常契機,為什麼?你過去生中曾經學過,繼續再修容易成就,是這麼個道理。
祖師大德教導我們,即使是讀誦、聽教,都不許我們用分別執著,教導我們聽教,離言說相,不要分別執著言說;離名字相,經上講的名詞術語,不要把這個放在心上;離心緣相,不要去想講的是什麼意思,一直聽下去。這用什麼?直覺,用直覺你才容易得清淨心,也就是心裡什麼念頭都沒有,把精神完全貫注在聽教。讀經也是一樣的,全部精神著重在讀經,不執著文字相,不執著名字相,也不要去想這文字裡頭什麼意思,都不要想。這是什麼?這是修戒、修定、修慧,我講過很多次,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聽講的時候用這個方法,聽講兩個小時,你兩個小時在修戒定慧;讀經的時候讀兩個小時,也在修戒定慧,心裡不起一個妄念,久而久之,一旦豁然大悟,他就見性了。
古人修行,我們在很多傳記裡面看到的,三年、五年開悟的,十年、八年開悟的,時間不一樣,到最後都徹悟。時間不一樣,我們知道煩惱習氣厚薄不相同,煩惱輕的人很容易開悟,煩惱重的人時間長一點,只要你能夠鍥而不捨,你這個功夫一直用下去,沒有不開悟的,悟後起修。悟後起修是歷事鍊心,看看你在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之處還會不會起分別執著,鍊這個功夫;是不是能跟諸佛菩薩一樣大慈大悲。真正放下了,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心流露出來了,你流露出來之後,你接引眾生就有方便。眾生得度因緣各異,不一樣,什麼時候成熟,你會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成熟,你一定會幫助他開悟,大徹大悟;沒成熟的,你會幫助他提升,一點一點的進步;沒有善根的人,你會幫助他種善根。這叫教化眾生,三根普被。不僅淨宗三根普被,教下不例外,宗門也不例外,跟十玄門沒有一法不相應,所以才講到圓明具德。一切法,法法都是圓明具德。這是講一個字,一個字也是圓明具德,「一字之中,主伴功德無量無邊,是即圓明具德之玄意」。
我們再看底下一段,「又彼國土」,這是指西方極樂世界,「色聲香味觸,一一圓明具德。故見光、見樹、聞聲、嗅香,莫不增益善根」。這個增益善根就是增長善根。宗門的祖師大德會問我們,「你會麼」,這個提示非常重要。為什麼?如果你會,此地一樣,跟極樂世界沒有兩樣,問題是你會不會。你會,在此地見光、見樹、聞聲、嗅香,統統增長你的善根。善根是什麼?一般來講,能信、能解,這是善根。能信、能解後頭就能悟。從前的社會沒有科學技術,沒有現代的這些媒體,也沒有現代這麼方便的交通工具,人與人之間真的許許多多老死不相往來。他生活在這個村莊,那個村莊一生都沒去過。所以它社會是安靜的,心是定的,現在社會變了。所以那個心定,修行容易,無論是儒釋道都有高人,為什麼?他染污不多,很少染污,心地真誠,真的是接近純淨純善。
在過去這些帝王,帝王都是聖人,所以中國人稱皇帝為聖王,皇帝的命令稱為聖旨。中國這個環境跟西方不一樣,西方君主制度,君主真的是霸道,中國不是的,中國這些真正帝王是得到人民的愛戴,為什麼?他有德行,他受過很好的教育。祖上積德,自己有很好的修養才能得到這個地位,所以他對人民照顧很周到。中國帝王他的任務三個字,叫君、親、師,這是他三個任務。君,領導人,你把這些百姓、人民帶到哪裡去,你帶頭!他帶的一定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從自己本身做起,人民服了,擁護他,都跟著他走,聽他的話。第二個任務是親,民之父母,你得養他,換句話說,照顧他物質生活。第三個任務是老師,你要好好的教他。所以從前帝王他的任務是三個字,你要好好的帶領老百姓,你要照顧他物質生活,你還得好好教他。所以這個君主真正是令人敬佩,令人愛戴。這個國家、這個族群幾千年來長治久安靠他們,他們做得太好了。
十幾年前,我初到新加坡,演培法師早年移民到那邊去,聽說我到新加坡,我也沒通知他,他知道了,他到飛機場去接我,我很感動,這也是個講經的法師,我們是老朋友了。有一次他請我吃飯,他問我一個問題,他說:淨空法師,你是贊成君主還是贊成民主?我告訴他:我贊成君主,不贊成民主。他說為什麼?君主他負責任,民主不負責任。為什麼?君主的時候,你看看他就任的那一天,第一道命令就是立太子,培養底下接班人,負責任,真的培養。民主沒有,任期,外國是四年,四年之後不曉得他能不能再被選上,所以他對人民著想的都是短程的,不是長程的。如果碰到不善的,四年他投下的選舉、投下這麼多資金,他四年一定要收回,還得要大大的賺一筆,他把它當作生意買賣來做,那人民可就苦了。他是管他自己的利益,沒有想到人民的利益。君主不一樣,君主要不想人民的利益就會被人民推翻。末代的帝王就犯這個毛病,疏忽了人民利益,所以人民起義把他推翻,他就亡國了。他要世世代代承傳下去,那一定要做得很好。所以我的老師方東美先生告訴我,我那個時候年輕,他老人家叫我看《周禮》,我喜歡看古書,《周禮》沒看過,他講了很多遍,可是我始終沒看這個東西。他告訴我,這本書非常了不起,周朝的憲法。什麼人寫的?周公,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寫的,治國的大法!方老師介紹給我,這個東西一直到今天,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完備的憲法。我也沒看過,一直到現在沒看過,我對政治沒什麼興趣。他說如果周朝、周家世世代代的子孫都能夠依教奉行,他說我們中國現在還是周朝。周朝傳了八百年,後世子孫不尊重祖宗的教誨,亡國了。在三禮裡面,我只看過《禮記》裡的幾篇,也沒有完全看。
以後學佛,學佛覺得佛法好,方老師自己講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人生要能夠得到最高的享受,我的方法是三不管,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錢,那就很快樂了,一管就有麻煩。所以佛門裡有一句諺語說,這是講出家人,你想害那個人,你就請他做住持,請他做當家。這不懷好意,害他!他一管事,他一身煩惱都來了。換句話說,他就造業,將來果報在哪裡?都在三途,真的不是假的。那寺廟這些住持、當家是誰做?給諸位說,大修行人,在古籍裡面我們所看到的,很多都是佛菩薩轉世再來的,他來為大家服務,他不是凡人,他是再來的。我在早年初學的時候,講經的時候也講過很多次,我的看法是四十之前好好的學習,要在道業上有成就,像夫子所說的,十五有志於學,三十而立。我們學佛,當然不是從小就學起,開始真正懂得佛法應該是二十幾歲,也得有十幾年的功夫,到四十而立,在佛法裡你能站得住腳。底蘊深厚了,再怎麼?報恩,不能不報恩。報恩就是要為常住工作,要服務,四十到六十,二十年要為佛門服務,報恩。六十之後就退休了,自己好好的認真努力學習。退休之後一個是修、一個是教,教學,講經教學,指導修行,不再管事了。這是什麼?這是我們為現代這個社會、這種環境著想的,我們面面兼顧到。常住一定是護持的,常住,這是護法,內護,住持、方丈、當家,這都是內護,真有修行,真有德行,他懂得來培養下一代,好好的把下一代教好,讓他們來接班。
這一段講的是,首先這一句非常重要,色聲香味觸,一一圓明具德,這一句重要。極樂世界如此,我們這個世界也不例外,人家那個地方顯,我們這裡隱,有,大家不知道,那個地方有,人人都知道。所以他能增長善根。再看底下一段,這都是經文裡面的,「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總而言之,這幾句講的是西方極樂世界,佛與大菩薩們德行的感召,你見到他們,你不能不受感動,你就會以真誠恭敬心跟他學習,他有這種攝受的能力。所以講這些眾生生到極樂世界去,見我光明,這個我是阿彌陀佛自稱,光明相好,你跟他接觸,這是什麼?自性般若智慧透露了。自性的德相,你受它感召,照觸其身,這現前,所以你自自然然被它引發你自己自性裡面的智慧光明,被它引發起來了。所以「汎愛眾,而親仁」這一句話好,慈心作善就是汎愛眾,性德現前,自自然然,像阿彌陀佛一樣,像諸佛與大菩薩觀音、勢至一樣,首先你自己得安樂,就是得法喜,然後你的慈悲心就展開了,自利利他。
我們看到這裡就知道,所謂教學者一定先受教育,先把自己學好,你才能教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自己把自己教好了,自己成就的是究竟圓滿,所以十方世界一切眾生跟他一接觸就被他影響,什麼原因?智慧德相的感召,感召力量強大。你只要受感召,你肯定就不想離開他。我在年輕的時候跟章嘉大師,他真的有這種攝受能力,我們現在人講他的磁場特別好,沒有事情也願意跟他在一起坐兩個小時,即使不說話,那個感受都非常的圓滿,感到是非常受用。他老人家說話很少,非常難得,末後的三年,每個星期給我兩個小時,這是什麼?身教。諸佛如來教化眾生,身教為主,言教是輔助,你有問題來提問,他給你解答,許許多多問題在他言談舉止當中你就領悟到了。
底下是「波揚無量微妙音聲」,這是講蓮池,七寶蓮池,八功德水,這是講堂外面。「得聞如是種種聲已,其心清淨,無諸分別,正直平等,成熟善根」。前面講增益善根,這個地方成熟,增益是增長,這成熟了,這是什麼?蓮池裡面,你看到蓮花,你聽到蓮池水流的音聲,波揚無量微妙音聲,沒有一樣不是阿彌陀佛在講經說法,在教學。這是性德圓滿發揮,你到極樂世界就完全看到了。聽到這個聲音,你所看到的,你所聽到的,你的心清淨。想想我們現前這個環境,我們所看到的、所聽到的,讓你生煩惱,你所看到的讓你什麼?生貪瞋痴慢,讓你生起想佔有、想控制,生起自私自利,生起損人利己,生起這些念頭。這兩個世界不一樣,你到極樂世界見色聞聲所看到的,生起什麼?生起清淨平等覺,不一樣。你看清淨心,其心清淨,清淨心現前;無諸分別,平等心現前;正直平等,覺心現前。正直就是真誠,真誠清淨平等覺,他現這個。這是說明在極樂世界,你六根所接觸的,眼見的、耳聽的,你所聞到的寶香,你所嘗到的、所接觸到的,統統都能夠增長清淨平等覺,成熟清淨平等覺。
阿彌陀佛教化眾生的大智、大德、大能,在極樂世界才圓滿體現。因為那個地方沒有障礙,那個地方沒有不良的習氣,所以到那個地方不成佛,煩惱習氣沒有斷,也等於成佛。煩惱習氣沒有斷,他那個世界裡頭不起現行,你的煩惱生不起來。極樂世界貪瞋痴都生不起來,沒有東西好貪的,為什麼?一切你需要的都圓滿具足,你還想貪嗎?其實我們生在這個環境當中,在這個世界最重要的東西大家都不貪。最重要的想想是什麼?空氣。十分鐘沒有空氣,命都沒有了,這樣重要的東西,比什麼東西都重要,誰貪空氣了?沒有人貪,為什麼?太多了。在極樂世界就是太多,你想貪黃金,黃金鋪馬路的,太多了;你想貪珍寶,喜歡珠寶,珠寶是建築材料,你要那些東西嗎?太多了。資源之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所以你就不想要它了。房屋是隨心所欲,住的房子,想什麼樣子,它就變成什麼樣子,想什麼材料,它就變什麼材料。你看看經上講的,想在地上,房子在地面上,想在空中,它就升到空中去。房子裡面乾乾淨淨的,什麼都沒有。為什麼?你想要什麼,東西就在,想換件衣服,衣服已經穿在身上了,舊的,舊的沒有了,不需要收拾。哪要這裡儲藏、那個地方,不需要!所以房屋都很簡單,裡面乾乾淨淨一塵不染。你說居住多自在,衣食住行你不會起貪心。跟一切人往來,一切人都是那麼樣的和氣,都是那麼樣的可愛,你那個瞋恚心生不起來,我慢心生不起來。所以無論是人、無論是事、無論是環境,你在極樂世界決定不會起煩惱。所以煩惱重的人要下決心,趕快到極樂世界,你才會有成就。
下面「流布萬種溫雅德香」,這是什麼?這是你鼻所聞的,前面是你眼睛所看的,你所聽的。現在你所聞的,流布萬種溫雅德香,這就是整個極樂世界,這像什麼?空氣,那邊的空氣好。我們現在這邊空氣污染非常嚴重,尤其是香港。我過去看到一本書,湯恩比博士跟日本池田大作的談話,這個記錄。湯恩比博士就說,全世界最不適合人居住的都市,第一個就是香港,香港排名第一。你要曉得那是七0年代。我第一次到香港來講經,一九七七年,那時候比現在好太多了,湯恩比是在那個時候講的,這個都市是最不適合人居住的。那現在比那個時候差太多了。現在是我們深深感覺染污太重,海水的染污,還有人工填出的陸地,把維多利亞海港變成一個小水溝,在從前確實很廣。那個時候過渡是坐輪船,人口沒有這麼多,樓沒有這麼高,通常一般的樓層大概都是十四、五層的樣子。我到香港那一年,好像建了第一個大樓,五十層,香港最高的一個大樓。香港的居民也非常可愛,還是有人情味,現在完全變了,不一樣。好在現在湯恩比博士也走了,也離開這個世界了。這西方極樂世界的空氣,「其有聞者」,你呼吸,呼吸的是「塵勞垢習自然不起」,連在這邊呼吸空氣的時候,都能成就你自己的清淨平等覺。「風觸其身,安和調適,猶如比丘得滅盡定」。這個境界我們沒辦法想像,比丘得滅盡定。我們曉得禪定裡面有喜悅,有歡喜,修定的人,色界天不需要飲食了,用什麼來滋養自己的身體?用禪定,禪悅為食,用禪定。現在科學家講的是意念,完全用意念,不需要外面的物質,自己能夠調節。色界天人的飲食就很少,色界十八層天,愈往上愈少,到無色界天不需要飲食,精神飽滿,法喜充滿,這是得滅盡定。滅盡定是阿羅漢所證得的,《楞嚴經》裡面講第九次第定。
「又,若有眾生,睹菩提樹,聞聲,嗅香,嘗其果味,觸其光影,念樹功德,皆得六根清徹,無諸惱患,住不退轉,至成佛道」。這一段裡著重在嘗其果味,六根,舌根也說到了,前面是眼耳鼻,這是舌,舌根。你看你六根所緣的六塵境界,在我們這個世界現在都是苦,佛在這經上告訴我們真話,飲苦食毒。我們現在生活真可憐,為什麼?嚴重染污。科學技術不是好東西,我們很冷靜的去觀察,它帶給我們的方便不多,我們付出的代價太不值得了。付出什麼代價?地球毀滅,你說值不值得。科技造成的染污,現在人知道了,水土的染污太明顯了。現在許多人在呼籲,將來,可能是很快的將來,地球人得不到乾淨的水,飲水沒有了,這問題嚴重!土壤染污了,嚴重的化肥跟農藥。東西是種出來了,種出來之後,這個土地再不能種東西,它有毒了,你怎麼辦?這些東西科學技術放在裡面,好像長得是很好看,長得快、長得多,但是營養價值跟從前人工方法一比相差很遠,營養沒有了。水裡面這些毒素、土壤裡的毒素,到什麼時候才能清除掉,才能恢復正常?那就不是短時間。現在技術發達,砍伐森林,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造成什麼?造成旱災、水災、風災,人類這種貪瞋痴慢不善的心態造成的;嚴重的災害,地球溫度上升,南北極磁極產生了變化,這不是自然現象,自然現象是溫和的,這是人為的。
現在慢慢科學家漸漸體會到了,近代最尖端的科技量子力學,他們所發現的、他們所講的跟大乘經裡面講的非常相似。他把根本的東西找到,發現了,那就是物質現象,他說根本就沒有真正物質這個東西,物質是什麼?物質是意念累積連續的一種幻相,跟佛法裡所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它是隨著人的念頭在轉變。如果念頭善,沒有一樣不善,物質也善,精神現象都善,樣樣都善;念頭不善,這個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是善的。所以量子科學家確實給現在人民帶來一線的生機、希望。他告訴我們,化解災難,只有調整我們日常生活方式,改變我們的意念,把所有一切不善的意念統統要放下。就跟佛法講的隨順性德,沒有一樣不圓滿。極樂世界是百分之百的隨順性德,所以這個環境,生活環境那麼好,我們這個世界跟極樂世界,跟諸位說,沒有兩樣。極樂世界物質的形成跟我們這個世界完全相同,都是意念累積而現的幻相。人家的意念善,純淨純善,完全與性德相應。我們這個地球,現在居住在地球上這些人,心行不善,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達到飽和點。起心動念全是損人利己,利己完全是個人,連自己父母都不顧。所以現在這個地球上災難這麼多。
很難得,我們非常感激這些量子科學家,他把這個根給我們講清楚,印證了大乘佛法所說的,像我們曾經學過的,賢首國師的《妄盡還源觀》,裡面講的宇宙的源起,被量子力學證明了。從一體起二用,從一體,這一體他們還沒有說明,沒法子說明,起二用他發現了。起二用就是一念不覺,阿賴耶出現了。三種周遍,它有接近,但是沒有《還源觀》講得那麼清楚,一念周遍法界、一念出生無盡、一念含容空有,這個他沒有像佛法說的這麼清楚,這麼明白。行四德,四德他們非常提倡,一定要著重在德行,德行都是從自性來的,我們中國人講的性本善,都從本善上生出來的。中國人把它用四個綱領,佛法講四科,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四科。這四科就是性德,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能夠與四科相應而不違背,這個地球會恢復正常,正常跟極樂世界就一樣。釋迦牟尼佛把極樂世界介紹給我們,告訴我們那個世界的居民皆是上善之人俱會一處,這句話重要,那世界為什麼那麼好?人心好,上善!有好老師天天在教,諸佛菩薩到那個地方天天看大家、提醒大家,極其微細的惡念都沒有。我們這個世界跟那個世界原本是一樣的,我們的居民念頭不好;從前人的念頭,有好老師教,教倫理、教道德,好的教育。所以在中華大地這一塊寶土上,得到長治久安的效果,就這四樣東西,幾千年來的承傳。
五倫,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常,仁義禮智信;四維,禮義廉恥;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就這個,就這些東西,就講盡了。幾千年來,朝朝代代我們看這些古聖先賢遺留給我們很多的著作,在清朝乾隆皇帝把它編成一套叢書,《四庫全書》。你看看,哪一本書是偏離這四科?沒有。這就是古聖先賢他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能夠遵循這四科,這個國家得到長治久安。現在這一百年疏忽了,尤其最近半個世紀五十年,幾乎與性德完全相悖,我們現前所過的生活、所受的果報,外國人說的,地球要毀滅了,世界末日到了。我們知道末日是怎麼形成的,自作自受,不是自然的。所以讓我們看看極樂世界,跟我們現前生活環境去做個對比,這經上講的句句是真話。極樂世界的菩提樹,樹木花草,大樹,人家樹木花草這些植物都是教化眾生,對人類都有啟發性,你看到菩提樹,你聽到菩提樹的聲音,你聞到它的香味,你嘗到樹的果實,或者是你接觸到它的光影,念樹功德是意業,你想到這個樹這麼好。皆得六根清徹,無諸惱患,煩惱習氣就是這樣消掉的。住不退轉,這個不退轉是三不退,不但是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都得到,至成佛道,一直到圓滿成佛。
我們再看末後這一段,「又《寶香普薰願》曰」,這還是四十八願裡面的,第四十三願,「其香普薰十方世界,眾生聞者皆修佛行。可見一塵一毛,莫不圓明具德也」。這是講什麼?這是講這寶香不但是在極樂世界,它的香遠,飄到哪裡?飄到十方世界。我們這個世界有沒有?有,我們為什麼沒有聞到?我們煩惱習氣太重。你果然心地清淨,清淨心、平等心就能聞到。這是阿彌陀佛放香來接引十方眾生,像招生一樣,往極樂世界去招引。人家招生的方式特別、高明!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