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甚深 (第二集) 2005/5/1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華嚴經第12-017-1388集) 檔名:29-012-0002
諸位同學,請看「菩薩問明品」,第五大段福田甚深,我們看目首菩薩答這一段文:
【時目首菩薩以頌答曰。】
清涼大師在答意裡面給我們介紹得很清楚,我們可以把這個《疏》文念一段,「答有數意,一約眾生,由器有大小,心有輕重,故得報有差,非如來咎」,這是第一個意思。第二我們也把它念一遍,「二約佛,遍稱差別之機,方稱平等。即一之多,差不乖等,即多之一,等不礙差,由心平等無私,方能隨現多果,終令解脫一味,曾何異哉」。答意文雖然不多,說得很清楚。
在這一大段「福田甚深」,前面跟諸位報告過,世間所有的眾生,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不分國家、不分種族、不分宗教、不分文化,誰不求福?福,大要有三大類,一個是財富,物質的受用;第二是聰明智慧,是精神的受用;第三是健康長壽,這是福報的根本,如果沒有健康、沒有長壽,再大的福報你都不能享。所以這三類把所有一切福報都包括了。
福從哪裡來?佛給我們講得很清楚,自性裡頭本來具足,一切眾生的福報跟諸佛如來絲毫差別都沒有。自性裡面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佛在經上把智慧放在第一,把我們人間講的福報擺在第三,這說得有道理;世間人頭一個追求的福報,把第三擺在第一,顛倒!那個福報是果報,果從哪裡來的?從智慧來的。所以清涼在前面第一句話就說「福田是照導引生」,智照導引而生,這話說得好。所以第一個是智慧,無量智慧!第二個是德能,德行、技能;換句話說,德行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能力也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無量無邊,我們今天講多才多藝,多才多藝都沒有法子形容。無量的相好,依正莊嚴像極樂世界、像華藏世界。
佛在經上常常講這些話,我們聽得也耳熟了,可是相不相信?沒有人相信。我們今天這三樣都缺乏,智慧變成了煩惱,能力變成了造業,福報顯示出來是壽命短促,形象不好。文殊菩薩講的種種差別,好像事實的現象跟如來所說的不一樣,這是什麼原因?文殊菩薩所問的重點就在此地,這是我們應當要知道的。我們原來智慧、德能、相好跟諸佛如來是相同的,現在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這個問的意思前面說得很多。
現在看這個答意,答意略說兩條,第一個是就眾生這邊來講「由器有大小」,這個器是講根器。佛在經上常說,一切眾生的根器有三種,大根器、中根器、小根器。通常我們把器略掉,就講上中下三根,根就是根器。根器從哪裡來的?根器是你迷失自性差別而來的。有人迷得重,有人迷得輕,迷得輕的人就是大根器,迷得重的人就是小根器。每個人迷失自性輕重差別不相同,上中下這是為了說話方便起見,說有三等。這個三是代表無量,無量的等級,各個不相同。
迷失了自性,所以智慧沒有了、德能沒有了、相好也沒有了,把一真法界,原本是一真法界、原本是清淨法身都失掉了。失掉,佛法裡面用這個名詞是讓我們警覺,實際上並沒有失掉,如果是有時會失掉,這就不是真的。這個真的,佛家定義是永恆不變、永恆不滅,這是真的。自性是真的,自性裡頭本具的德能當然也是真的。為什麼講迷失?迷失是我們自性現在這裡產生障礙。自性德能就像太陽,陽光普照大地,可是今天我們這是陰天,雲層很厚把太陽遮住,看不見,是不是太陽沒有了?這個現在大家都知道,我們乘飛機飛到雲層上面,陽光還是普照。我們的性德就像陽光,現在講迷失,迷失就是烏雲遮蓋住。這個烏雲是什麼?就是妄想分別執著。
佛在經典裡面也常講三種煩惱,見思煩惱就是執著,塵沙煩惱就是分別,無明煩惱就是妄想,《華嚴經》上講是妄想分別執著,佛在大小乘經裡面通常講三種煩惱,一個意思。一個意思,佛說法的時候,說許許多多的名相,這一點初學的人不明瞭,為什麼同一樁事情,佛說這麼多名字?這是佛說法的善巧方便,都是幫助我們覺悟的,告訴我們名相是假的不是真的。你要是懂得意思,怎麼說都可以,不要執著、不要分別,要緊是真正懂得這個意思。所以佛說很多名詞,意思就是你不要執著,許多名詞裡頭能會通,能體會到佛說法的真實義。這是說法的善巧,我們現在講的是教學的技巧,不要執著。
馬鳴菩薩教我們聽經、學教不執著言說相、不執著名字相、不執著心緣相,你才能夠契入;一生起妄想分別執著,你就把佛的意思錯解了。開經偈上講「願解如來真實義」,迷得淺的人容易契入,迷得深的人很難契入。讀經聽講,有的人聽個一遍、兩遍他就有悟處,他就明白了;有些人學了多年,甚至於學一輩子都不開悟;甚至於還有一些死在教下,堅固的執著,這就大錯特錯!堅固執著,經教裡所說的這叫所知障,煩惱障之外又有一種障礙,叫所知障,執著你所知道的。所以佛說法確實苦口婆心。
《般若經》上,佛否定一切法,他說他一生沒有說過一句法,哪一個人說佛說法,這叫謗佛。明明講了四十九年,說法四十九年,為什麼一句都沒說?這就說明所說的都不是法。那真正法在哪裡?法在言語之外。言說、名相都不是法,但是這些東西它是一種工具,能引導你悟入正法。你要是在這上稍稍起分別、起執著,你就不能夠悟入。這個話不太好懂,我們還從比喻上來說。譬如我們旅行,我們駕著車去旅行,我們要想到上海,你只一上高速公路就有指路牌指著上海。你不覺悟,你以為那個指路牌就是上海,沒走多遠到了,上海到了,其實距離上海還有幾個小時的車程,你把指路牌當作上海。佛講經說法的言語、名相就像指路牌一樣,所以你要放下,你不能執著,你執著這個就錯了,要懂這個道理。
《大方廣佛華嚴經》在哪裡?不是這本書!這本書裡頭哪有大方廣佛華嚴?大方廣佛華嚴在哪裡?在我們生活當中,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這就是!就是為什麼跟經上講的不一樣?不是不一樣,是我們迷了,把這個境界看扭曲了。那要怎樣才能看到真正的大方廣佛華嚴?佛說只要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六根接觸的境界就是大方廣佛華嚴。我們一般講一真法界、極樂世界在哪裡?就在眼前,這眼前就是。這個愈說愈不懂,愈說愈迷惑,這裡頭有一個事實、有個道理你不明瞭,什麼道理?境隨心轉。
佛菩薩的心清淨,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他清淨心看山河大地、看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不清淨。一切眾生清淨本來佛,山河大地清淨,依報莊嚴,就是極樂世界。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佛眼看的,菩薩眼睛看一切眾生全是菩薩,我們凡夫看佛菩薩也是凡夫。相由心生,這個道理我想不難懂。境隨心轉,這是佛法裡頭常講的,又說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生這個「生」是變的意思,一切法隨著你的心想在變化,它不是定法。我們把這個道理搞清楚、搞明白,文殊菩薩所問的這個不必等目首菩薩來解釋,我們就明白了,恍然大悟。這真的是從心想生,真的是隨著念頭在轉變,剎那剎那在轉變。
所以根器有大小,大根器的他們的境界跟小根器不一樣,對人的看法、對事的看法、對一切萬物的看法都不相同,這一點我們能理解,理解得不夠透徹。菩薩屬於大根器,聲聞、緣覺中等根器,這六道眾生小根器。六道裡頭小根器的眾生,也是多生多劫在佛法、在聖教裡面薰習而成的,不斷的在受聖賢教誨的薰習,所以他能夠轉迷為悟,轉惡為善,轉凡為聖。小根器可以轉變為中根器,中根器可以轉為大根器,都不是一定的。所以自己要有願,佛法講要發願,發願就是我們有一個方向,有一個目標,有個希望,對現前有堅定的信心,不斷的把自己提升,這就對了。
再說「心有輕重」。你修福,前面講施就是布施,是諸波羅蜜的核心。波羅蜜我們一般翻為「度」,自度、度他。《華嚴》裡面講十波羅蜜,十波羅蜜歸納起來就是一個布施波羅蜜,所以布施是「諸度之前導」。佛常說施財得財富,施法得聰明智慧,施無畏得健康長壽。一切眾生都在修布施,為什麼所得的福報不一樣?這就是心有輕重。
《了凡四訓》裡有一個例子,這些例子都不是人編造出來的,都是事實真相。他說有一個貧女到一個寺廟裡,見到佛菩薩形像,感動得在那裡膜拜、拜佛。身上只有兩文錢,這說明很少很少。兩文要用我們現在錢來說,像我們現在的幣值來講,大概只是兩毛錢,不到一塊,兩毛錢,你想想看你能買什麼東西?現在在香港,兩毛錢恐怕買一個麵包都買不到。她身上只有這麼多錢,恭恭敬敬的拿出來布施供養佛,供佛,心真誠,身上的錢全部都拿出來布施。只知道布施供養,也沒有想求福,你看這個心多真。住持老和尚受她的感動,親自接待她,給她誦經迴向祝福,這個女孩子也很歡喜,離開了。
過了若干年之後,她的福報現前,她做了王妃,帶了許多金銀財寶到這個寺廟裡面來供養。這是王妃來到寺廟裡修供養,這寺廟是大事,要來好好的接待她。老和尚沒出來,她就覺得很奇怪,我在很多年前非常貧窮的時候,只布施兩文錢,老和尚親自接待我,給我誦經迴向祝福;今天我帶了這麼多金銀財寶來布施,怎麼老和尚不見面?她去找老和尚。她找來了,當然老和尚就見了她,她就問這個事情。他說:從前妳捨兩文錢,妳的心真誠、恭敬,我要不給妳誦經迴向,我對不起妳;今天妳是貴人,妳帶這麼多金銀財寶來布施,妳的心跟從前不一樣,妳有驕慢心,貢高驕慢,地位高了。所以你今天布施這麼多錢,這個福報抵不過從前兩文錢。以前兩文錢,你的福報是圓滿的,你今天布施這麼多,你的福報只有一半。我不必出來,我讓我的徒弟來接待你,給你祝福,夠了。心有輕重。
由此可知,修福不在乎你捨的物多少,不在乎這些。如果在乎這些,那好了,窮人就不能修福了,修福應該是富人的,富人就愈富,窮人就愈窮,哪有這種道裡!這老天爺太不公平了。窮人的心謙虛、卑下、誠懇,往往那一點點施捨就能夠得大福報,富人雖然捨得多,實在講,如果我們從比例上來說差很遠。你的生活很貧困,一個月只能賺個幾十塊錢,中國大陸現在還是這樣的。很多偏遠地區生活很艱難,他要布施個兩塊、三塊;換句話說,一天的生活費、兩天的生活費,比例佔得很大,佔他收入的百分之一,或者是十分之一,這比例就很大!我們再看看,這個世間有許多擁有大財富的人,他的財富有億萬財富,他要是布施一百萬、一千萬,叫九牛一毛,在他不算什麼。所以他捨的一百萬不如人家捨一塊錢,他捨一千萬不如人家捨十塊錢,這個道理我想大家不難懂。
我們看看世間這許多大宗教,小的宗教我們不說,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佛教、道教都是這個說法,這是共同的說法,謙卑的人有福。你看釋迦牟尼佛,你只要讀釋迦牟尼佛的傳記,釋迦牟尼佛對於貧窮的乞丐尊重、敬愛,沒有一絲毫輕慢心,這有福。所以這個乞丐他乞討那一點點食物,甚至於餿了、壞了,那是他維持身命的一點東西。他看到佛,知道自己過去生中沒有修福,就把這一點東西供養佛。佛接受,佛歡喜,佛是福田,給他種福,為他祝福,這我們在經典上看到。釋迦牟尼佛一生都過著托缽的生活,我們能想像得到,這些窮苦之人布施這些食物不乾不淨,佛菩薩、羅漢統統都接受,從來沒有拒絕過的,布施的人歡喜。那就看他的善根福德,有些人晚年他就轉過來了,有些人這一世轉不過來,來世轉,業因果報清清楚楚。所以「得報有差」,差別在這個地方。
這個跟前面清涼大師所講,福田是智慧,智照導引而生的。所以真正種福都是有智慧的人,沒有智慧的人,他不知道種福。貧窮下賤,他沒有智慧,他怎麼樣曉得?他只要想到,我這樣困苦、這麼艱難是我過去生中沒做好事,沒有修福,今天才落得這個果報,我遇到這個機緣,我要好好的修,這就是智慧。沒有智慧,他能想到這些問題嗎?智慧在引導。我們看到有很多豪門貴族,他不懂得修福,他修福實在講太容易了,不知道,只知道享福,不知道修福。你從這裡看,你才曉得智慧的重要。這是得報有差。
「非如來咎」。這個「如來」你要記住,這不是講佛,不是佛的過失。講佛的過失,這個話就講不通了,各人修各人得,我沒有修怎麼能怪別人?這個如來是講自性。前面跟諸位報告過,佛法裡面有稱佛、有稱如來,稱佛是從事相上說的,稱如來是從自性上說的。這個意思就是說不是我們自己性德的毛病,我們自性具足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不是這個過失。這是迷了之後才器有大小,心有輕重,覺悟之後就沒有了,就沒有這個現象。
覺悟的人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那完全是性德用事。這個覺悟不是一個小的覺悟,這是大徹大悟,大乘教裡面講的法身菩薩,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樣的人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小悟呢?小悟功德也是非常殊勝,阿羅漢小悟,三類的煩惱,執著沒有了,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起執著,超越六道輪迴。你還要有執著,六道出不去,你沒辦法脫離輪迴。阿羅漢執著沒有了,他住四聖法界,不在三界之內,也就是六道之內,他超越六道了。他還有分別、還有妄想,沒執著,他的障礙就輕了;在四聖法界裡面斷分別,於一切法分別的心沒有了,分別心沒有了,平等,一切法都平等了。
器有大小,心有輕重,不是還有分別嗎?只是六道眾生。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沒有執著,雖沒有執著,他有妄想。妄想是什麼?我們所講的起心動念。他六根接觸外面境界會起心動念,但是他沒有執著。起心動念是最微細的煩惱,他出不了十法界,所以他必須把分別也放下。起心動念雖然沒有斷,但是他的定功是愈來愈深,能伏住,能讓起心動念不起作用,並沒有斷,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這才證得一真法界,我們稱為法身菩薩,禪宗裡面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是這個境界。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心真正得清淨平等。文殊菩薩問的是六道凡夫的境界,所以這個不是自性,性德絕對沒有變化。性德有變化,它就是假的就不是真的。這是就眾生這一方面來說。
下面這一段,「約佛,遍稱差別之機」。這是就佛來說,這個地方講的佛我們要知道,天台大師所講的「分證即佛」就包括在其中。分證即佛是什麼人?《華嚴經》裡面所講的初住以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佛,真佛,不是假佛。為什麼?他們用真心,凡夫用妄心,就是你用妄想分別執著,他們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了,他不用這個,他用真心。真心就是我們平常講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他是這個心。真誠,一絲毫虛偽沒有,清淨沒有染污,平等沒有高下,正覺沒有迷惑,慈悲沒有自私自利,這樣的人我們就稱他為佛。他也有等級,有程度高下不一樣,在大乘教裡面,他有四十二個等級,所以他不是最後的究竟圓滿佛。
這個地方講約佛而論,就是這些法身菩薩統統包括在其中。就他們來說,「遍稱差別之機」,遍是普遍,機就是眾生。眾生差別太大,分類來說,就是十法界,這個十法界都是眾生。十法界裡頭有佛,所以我們講佛一定要很清楚,這裡有真佛,講這個佛也不是假佛,叫什麼?相似即佛,實在講不是真佛,但是跟真佛很接近。你看看真佛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這個佛他還有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很貼近。天台大師說這個地位叫相似位,很像佛,但是他的起心動念還沒有伏住。定功再深、再進一步,起心動念也伏住了,控制住了,雖然沒有斷掉,它不起作用,他就超越了,他就變成分證佛。用真心,不是用妄心,差別在這個地方。
所以十法界裡面的佛不是真佛,沒見性。十法界裡頭有菩薩、有聲聞、有緣覺,下面有六道:天道、修羅、人道、餓鬼、地獄、畜生,千差萬別。遍,遍是普遍,普遍裡面就有平等,所以後頭講「遍稱差別之機,方稱平等」。十法界裡面的眾生有求佛菩薩幫助,有這個願、有這個心想求佛菩薩,佛菩薩就來應了,「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來應就是遍稱差別之機。應的身相不一樣,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我們讀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裡面看到,菩薩以三十二應身,三十二種不同的身分,你喜歡什麼身分,他就現什麼身分。
我喜歡佛的身分,可是菩薩並沒有在我面前現佛的身分,那是什麼?我這個喜歡是個妄想,是一個過分的奢求,心不清淨,甚至於沒有感應。古人講的話叫「至誠感通」,真誠,誠到極處,感應就現前。誠,什麼叫誠?有很多人講我誠心誠意!其實他根本不懂得誠的定義,誠怎麼講的,他不知道。清朝曾國藩先生對這個「誠」有個解釋,解釋得很好,跟佛法、跟儒家都通。他在讀書筆記裡頭給誠下了個定義,「一念不生是謂誠」,你還有妄想、還有念頭,不誠。
至誠、真誠到極處,心地清淨,一個妄念都沒有,這個時候就能感通,你說為什麼?因為這個時候是真心不是妄心。我們能不能做得到?能,時間很短。時間長心就動了,在幾秒中當中,往往每個人都能做到;說一分鐘,那就靠不住了,你會起妄念,一個妄念沒有的時候,誠。你平常有這個願望,當你在一念不生的時候,境界現前了,你見到佛、見到菩薩;念頭才一起來,我見到菩薩,歡喜心起來,沒有了,相沒有了。這種現象有不少人親身遇到過。所以妄念起來的時候,這境界就沒有了。
可是佛應化在世間有四種身,有四類應化。有應身,應化在世間,像釋迦牟尼佛,像中國有很多祖師大德是古佛再來的,示現也在這個世間投胎,也有福,跟我們一般人差不多,住在這個世間住個幾十年教化眾生,這叫應身。有化身,化身是突然你遇到了,他也來教你,教完之後他走了。走了之後你再也見不到他,你也不知道他的姓名,甚至於你也不曉得他從哪來的,也不知道他到哪裡去,化身很多。另外還有一種,在你一個機會緣成熟的時候,佛菩薩等於說附在一個人的身上,幫你解決疑難,講得頭頭是道,完全是智慧。這個人平常說不出這些話,給你說完之後,再過幾個鐘點,你再問他,他也說不知道。這種情形,講經說法的人感應最多,上台說得頭頭是道,佛菩薩加持,下台之後佛菩薩走了,你問他講什麼,他自己也不曉得。自己所預備的功課,往往在講台上一句都用不上,上了講台滔滔不絕講幾個鐘點,不知道智慧從哪裡來?都是屬於感應。
諸位細細去思惟,你才懂得這個叫平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眾生程度差別不一樣,應該給他說什麼法就給他說什麼法,絕對讓他得利益。程度差的,你講得太高,他聽不懂;程度高的,你說得很淺,他沒有必要,這叫契機契理,這叫平等。平等絕對不會是一樣的,它有差別。就像你對人一樣,你對大學生、對中學生、對小學生、對幼兒園的學生,你所講的他都懂,他都歡喜,他都能受用,這叫平等。這是真平等,真正統統都照顧到了。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我們接著看清涼大師《疏鈔》裡面的答意,我們接著念下面這段文,「即一之多,差不乖等,即多之一,等不礙差」,我們看這四句。在真實法裡面,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沒有對立的,這叫入不二法門。佛說這個境界叫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實相。這是我們初學,不但是初學,就是老修也很難理解的,沒有對立。我們在十法界裡面,無量劫輪迴到今天都是生活在對立的世界,譬如有人有我,人我就對立了,有大有小,大小對立了,長短對立了、遠近對立了、先後對立了,總沒有辦法說離開這個相對的空間。
大乘教裡諸法實相,真相裡頭沒有對立。這樁事情,現代科學家有新的發現,我聽到同學們講美國太空總署發表最新的科學發現,告訴我,科學家現在發現空間、時間不是真的。他說在某一種條件之下空間等於零,空間等於零,遠近就沒有了,沒有遠近的距離;他說在某一種條件之下時間不存在,時間也等於零,時間等於零,先後就沒有差距,先後就平等了。換句話說,你能看到過去,你也能看到未來,過去未來都在眼前,這是我們很不能理解的。《華嚴經》上稱「不思議解脫境界」,所以一跟多不二,平等跟差別不二。
在我們現在這個境界裡,平等就不是差別,差別就不是平等,一就不是多,多就不是一,它總是對立的,所以相對的世界。真實的世界裡面沒有相對,沒有相對叫入不二法門。什麼人能夠入不二法門?實在我們前面講得很多,法身菩薩。所有一切的相對從哪裡來的?從妄想分別執著裡來的,離開妄想分別執著,這個對立就沒有了。諸佛菩薩、這些法身菩薩,他們住在不二的境界裡頭,我們六道凡夫是住在相對的境界裡面。我們不了解他們,他們對我們很了解、很透徹,他應化在六道,甚至於應化在九法界。就佛與法身菩薩而說,這四句話就是描寫他們的。
「即一之多」,多從哪裡來?多是一變的。一是什麼?法性。多是什麼?法相。一是法身,多是報身,這講我們凡夫九法界裡面報身,業報身。每個人造的業不一樣,所以每個人報的身相不相同,業報!不是佛法裡面講的法身、報身、應身,不是說那個。那是說什麼?說諸佛與法身菩薩,三身。我們每個眾生都有三身,法身,法身是真心本性,這是不生不滅的,縱然墮在阿鼻地獄都有,法身不變。可是我們的清淨報身、千百億應化身沒有了,被障礙掉了,不起作用。這一障礙之後,我們就會變成業報身,起心動念是造業。
業有善有惡,善業在三善道受報,惡業在三惡道受報。善惡兩面都沒有,兩面都放下了,果報在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如果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好,你就出離十法界了。出離十法界就是法身菩薩,入諸佛這個行列。這四句所說的就是法身菩薩的境界,所以什麼是一?什麼是多?什麼是差別?什麼是平等?一是平等,多是差別。即一之多,差別不礙平等,差別就是平等。
「即多之一,等不礙差」。多是從事相上說的,事相千差萬別,體性是一個,全是法性變現的,所以平等不妨礙差別。平等不妨礙現差別相,差別不妨礙平等,它是一不是二。性相一如,理事不二,這是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所證的,這個境界是真的。《般若經》裡面所說的諸法實相,就是一切法的真實相。在哪裡?就在我們面前,但是我們就見不到,為什麼見不到?因為我們的心有執著、有分別、有妄想,就在面前,見不到,所謂是當面錯過。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見到了,所謂頭頭是道,左右逢源,源是什麼?源是能現能變,能現能變是真性、是法身。
由此可知,佛跟眾生差別就在此地,你要是證得實相,生死沒有了,輪迴沒有了,十法界也有沒有了。這我們才稍稍能體會到少分,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應化在我們這個世間,原來他沒有離開一真法界,他在我們這示現。示現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如果起心動念,他就變成凡夫,他就墮落了。種種示現,從來也沒有起心,也沒有動過念頭。不但是說而無說,現而無現,無現而現,講現身,這個境界沒法子想像,所以稱為不思議解脫境界,這是事實真相,這四句說明了。
「由心平等無私,方能隨現多果」,這是講諸佛。諸佛在九法界裡面現身說法一點障礙都沒有,能夠同時現無量無邊身,隨現多果。我們講神通廣大,同時可以現無量無邊身。怎樣才能做到?由心平等無私,就做到了。現無量無邊身,這是自性裡頭本有的德能,你有這個能力,本具的。
所以你要是讀了這個經典之後,你看《西遊記》孫悟空七十二變,那算什麼。那種能力太渺小了,只有七十二變。法身菩薩他的神通作用無量無邊,沒有數字的,佛說這是我們的本能,自性本來具足的。壞就壞在分別執著,所以我們今天修行修什麼?也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學不執著,這就是真正會用功,學不分別,不起心、不動念是絕對做不到。先學,第一步學不執著,果然一切都不執著,你就出離六道了;樣樣都執著,麻煩,六道出不去。
不執著,我還能辦事嗎?辦事要執著,心裡頭可不能執著,辦事沒有妨礙。你看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教化弟子,他也執著、他也分別,分別就是不分別,那是什麼?唱戲!你要懂得唱戲,你就曉得這個道理。唱戲,劇本叫你這個時候笑你就笑,叫你這時候哭你就哭,你自己並沒有意念我要笑、我要哭,劇本叫你怎麼幹你就怎麼幹。所以人生,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演戲,不是真的,沒有一樣是真的,所以不可以執著。要演一場好戲,演給眾生看,無論演什麼角色,都是幫助眾生覺悟,所以菩薩現無量無邊身。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我們也懂得怎樣放下執著,怎樣放下分別。事上可以用妄想、可以用分別、可以用執著辦事,心裡頭要一塵不染。
他這裡「由心平等無私」,最重要的那個心要清淨、心要平等、心要覺悟、心要真誠。事,事是要隨眾生的緣。眾生執著,我隨順他的執著;眾生分別,我隨順他的分別,這樣就好接觸。我們拿起這個東西,這是什麼?眾生講這是紙扇,我們也叫紙扇,也分別。他執著這是個扇子,我們也執著這個扇子,好講話、好溝通。如果說,你舉起來之後,他說扇子,你一句話都不說,這怎麼能溝通?怎麼能達成教化?所以隨順眾生的執著而執著,隨順眾生的分別而分別,這事就沒有障礙了。事事無礙,心裡頭一念不生,絕對不認為這個東西就叫紙扇,叫什麼名字都可以,決定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以自己心地清淨不染,對外面,對一切眾生面面都周到,統統顧及到。所以差別不礙平等,平等不礙差別。
「終令解脫一味」,這是最終的一個目標,終極的目標是要令一切眾生幫助他們解脫,幫助他們契入一味,這個教學的目的達到了。為什麼說「解脫」?脫什麼?脫是脫離,解是解開。妄想分別執著就好比繩索捆綁著你,你要幫助他把它解開。脫什麼?脫六道,脫三途、脫六道、脫十法界,脫離!他今天墮在三途,墮在六道,墮落在十法界,原因就是妄想分別執著。這三樣東西害慘了這一切六道裡頭苦難眾生,他不覺悟,每天還在搞這些。佛菩薩把這些宇宙之間一切真相講清楚、講明白,佛菩薩的教誨只能到此地;真正放下還是你自己,你自己聽不懂,那你沒辦法,你迷得太深;聽懂,做不到,你業障太重,你要發憤,你要努力。
那我聽懂了還放不下,這怎麼辦?繼續再聽,你懂得不夠透徹,真正透徹了,哪有不放下的道理!佛法講修行,修行容易,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個屠刀是什麼?就是妄想分別執著,你立刻放下,你就是本來佛,究竟圓滿佛。所以轉凡入聖在一念之間,難在哪裡?難在你明瞭太難,所以「知難行易」這句話用在佛法上是非常恰當,知太難,行太容易。你為什麼不能行?是因為你無知,你知的不夠透徹。所以世尊當年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學生真聽懂了,一下放下了。你看看一部經還沒講完,有人開悟,有人證果,有人居然成佛了。當然不是每個人,它真有,為什麼?「器有大小,心有輕重」,每個人果報不相同。
我們過去學《楞嚴經》,我早年,一九七七年到香港講《楞嚴經》。《楞嚴經》才講到三分之一,阿難開悟了;經還沒有講到一半,摩登伽女證三果,這個太殊勝了。所以行真的不是難事情,知太難!如果知要是那麼容易,世尊就不用說法四十九年了,哪要那麼辛苦?眾生難度,就是迷得太深,堅固的妄想分別執著,怎樣講、怎樣勸,他都不肯放下。佛對眾生信解行證,只能做到兩個字,幫助你生信、幫助你理解,至於行跟證是你的事情,佛是一點都幫不上忙,佛只能幫助你信解,這個道理要懂。迷是你自己迷的,不是佛迷了你,所以解鈴還須繫鈴人,你自己要覺悟,你自己要回頭,你自己要放下。佛統統放下了,對你絲毫都幫不上忙,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所以修行,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這個師父是釋迦牟尼佛,我們的本師,領我們進門,修行在自己。經天天要讀,讀經是什麼?跟老師溝通!老師現在不在世,展開經本看看他所說的、他所教的。他老人家講了四十九年,我們四十九年都學不完。他說的東西太豐富、太多了,這裡頭有無盡的寶藏,你真正契入,無量的歡喜。我們常講,這是老師告訴我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讀經是享受,我們同學們在一起學習、研究是享受,人生最高的享受。你不契入,你不能體會,你契入境界,你就體會到,確確實實他在幫助我們。我們只要覺悟,我們把煩惱解除,我們脫離苦海,離苦得樂。所以這個解就是破迷開悟,脫就是離苦得樂,這是佛法教學終極的目標,幫助你契入。
「曾何異哉」,懂得這個,那文殊菩薩代我們所問的,你全都了解、都明白了。這是答的意思,我們就介紹到此地。下面我們要看目首菩薩對文殊菩薩的答覆,其實他們一問一答都是在唱雙簧、都在表演,目的幫助我們這些愚痴人。我們聽他一問一答,聽了之後生智慧,了解事實真相。請看目首菩薩第一首偈頌:
【譬如大地一,隨種各生芽,於彼無怨親,佛福田亦然。】
我們看清涼大師的註解,「十頌舉十喻,喻上諸義」。菩薩的答覆是用偈頌,跟前面一樣十首,十首偈頌。十首偈頌統統是舉的比喻,解答前面十個問題,文殊所問的:眾生布施果報不同,所謂種種色,色不相同,形狀不相同。他問的十句,菩薩用十個比喻來解答,答覆前面每一個問題,所以喻上諸義。這個「上」就是文殊菩薩所問的十個意思。
「初一總喻印成,後九別顯所以」。這第一首是我們剛才念的,是總的來說。總的說什麼?就是種種不同,眾生布施果報種種不同,後面九首偈才說所以然的道理,為什麼會不懂?我們先來看第一首,清涼註疏裡面說「前中初句」,這個前中就是第一首,第一首第一句,『譬如大地一』。「等是緣等,彼此共許」,緣是相同的,這個等是平等,緣是相同的,這個我們都能肯定,都同意這個說法。你看他用大地、植物來做比喻,大地是一,這一塊地,但是這塊地裡面所生的這些芽、樹木、花草不一樣,很多很多的種類。
所以這第二句「異乃因異,答別之由」。為什麼會有差別?因不一樣。這個第二句『隨種各生芽』,種不一樣!桃的種在這個地下它就生桃樹,花的種在這個地下長它就開花,稻米的種落在這個地下,它就長稻穗,各個不相同。因不相同,緣相同,緣是什麼?緣是大地。
我們講植物的生長,我們在經裡頭,佛也常常用這個做比喻。種子是因,因要沒有緣不能夠結果。譬如我們說桃,桃核這是因,我們把桃核放在玻璃杯裡面,放一百年,它也不會長成桃樹,為什麼?沒有緣。它的緣是什麼?它的緣頭一個要土壤,要給它種在地裡頭,土壤的時候,它還要水分,還要肥料,還要陽光,還要空氣,還要加上人工,這都是它的緣,缺少一個它都不行,它都長不好。野生的這些樹木、水果,有野生的,不是人工培養的,野生的,那就是人工這個緣沒有。但是野生的跟由人工培養的,那緣不同。你看人工,現在講改良品種,使它長得更美,所以佛講「四緣生法」。緣雖然同,種子不一樣,所以「隨種各生芽」。芽再長大就長成苗,苗就長成樹,樹才會開花結果。這是總說,總的答覆為什麼會有不同。
第三句「無異思惟,誠如所見」。『於彼無怨親』。這個大地對於所有的種子決定是平等的,不會說喜歡這個討厭那個,沒有這個道理。可是有些植物長得很好,有些植物沒有辦法,所以有種子在這裡種,它可能不結果,可能不開花,這是什麼原因?還是緣不同。譬如寒帶的植物,你把它移植到熱帶這個地方,雖然同樣有大地,水土不服,它不能生長;熱帶的這些植物放在寒帶裡也不能生長,不是因,緣不同。地沒有怨親,這樣子我們就曉得這個緣裡頭還要包括氣候。高山上的這些動、植物跟平地又不一樣,生活環境不相同,溫差太大。所以都是緣不相同。
用這個比喻我們就能夠想像得到,諸佛菩薩教化眾生,「於彼無怨親」,決定是平等的。眾生得益,得到的利益不一樣,我們從大的差別裡頭,你就能看得很清楚。有人聽佛講經,證果了,這是最高的,有人證阿羅漢果、有人證菩薩果位、有人證佛果,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證佛果,分證即佛,這是一等的。二等的,覺悟了,破迷開悟,雖然根性沒有上根那麼利,也算不錯,他知道怎樣修行。下根的人沒有開悟,連悟都談不上,但是他相信因果報應,能夠做到斷惡修善,出不了六道輪迴,在這六道裡面把自己的業障減輕。
我們今天講到最低的,在這個世間有求必應、心想事成,改造自己的命運,像《了凡四訓》,《了凡四訓》那個成就在整個佛法裡是下等的、下品斷惡修善,上等是成佛,中等是開悟。轉迷為悟,中等;轉凡為聖,上等;轉惡為善,下等。如果連這個惡的念頭、惡的思想、惡的行為都轉不過來,那你在佛法裡什麼都沒得到。不是佛不平等,佛同樣在說法,學生裡頭根性大小不一樣,來學習的心態不一樣。
那就是印光法師常講的,這有人問老和尚:有沒有方法能教我們很快的契入佛境界?老和尚答覆著:有!什麼方法?誠敬。他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至誠恭敬,你就能契入。我們講這上中下這三根,誠敬這裡頭就有差別,十分誠敬,轉凡成聖;八、九分的誠敬,轉迷為悟;有個四、五成的誠敬,轉惡為善;連轉惡為善都做不到,誠敬不夠!這是我們,你就看看學佛的這些同修、這些善男信女,我們看他,像初一、十五趕廟會去燒香,在佛菩薩面前磕頭禱告,好像很誠敬,其實那個誠敬只有二、三分。好像我們煮東西吃一樣的,那個熱度不夠,煮不熟!道理就跟這個彷彿。誠敬心為什麼生不起來?知法太少,你學習的程度不夠,要真學要真幹!
在這個時代,可以說半個世紀以來,學佛真正有成就的人愈來愈少。現在就是能改造自己命運的都成了鳳毛麟角,在古時候改造自己命運斷惡修善的太多太多!這就是真正得佛法的利益,學佛真正得利益的人多。現在為什麼沒有?「器有大小」,小根器,小器業障非常深重,想學好,敵不過外面五欲六塵的誘惑,這個誘惑在佛法講魔障,敵不過魔障。
心裡面有煩惱,貪瞋痴慢,外面有誘惑,不能不造業。自己也知道造業不好,造業可能受果報,可是怎麼樣?改不掉!有人問我:法師,這怎麼辦?你想想原因是什麼?你無始劫以來受這些煩惱習氣的薰習,煩惱習氣太重太深了。你學佛,你接受佛法的薰習,佛法薰習時間太短了,敵不過。我們佛經裡很多比喻,前面我們都讀過,好比這是一塊柴火,泡在水裡面泡的時間太久濕透了,現在我們拿一根火柴想把它點燃,怎麼點也點不燃。一根火柴點不燃,兩根,那一包火柴統統燒光了也沒把它點燃,濕透了。我們今天就是這根器,那火柴力量太小了。
所以方法有沒有?有!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鍥而不捨,天天學。怎麼個學法?聽教。聽教不要聽得太多,聽得太多,你聽雜了、聽亂了,你的精神意志都不能集中,所以收的效果很少。那要怎麼聽?聽一部經,反覆的去聽,真正聽懂、真正聽明白了,真正能夠落實到自己生活上,你再換第二部經。一樣一樣的學,不可以同時學很多種,同時學很多種收不到效果,為什麼?你心是散亂的。同時你只學一種,你心是定的,定能生慧。古人教人、佛菩薩教人都是教你一門。
我們今天看到《大藏經》,這是佛留下來,這麼多的教誨,你要知道佛所講的不是教一切眾生的,是教某一個人的。哪一個人來向佛請教,佛觀察他的根機給他說法,他得利益,就如同大夫診斷處方一樣。這個病人去找大夫,大夫給他診斷、給他處方,專門是對他的。他聽話吃了這藥方,藥到病除,他恢復健康。這個方子別人不能吃,為什麼?不對你的症。縱然是同樣的病,處方裡面下藥有輕重不同,這個道理大家好懂,佛說法也是如此。所以現在佛不在了,留下一大堆都是從前的處方,我們現在是亂吃,不但治不好病,會毒死,這是真的。
法不契機,會斷了你的法身慧命。我在做學生的時代我就是這樣的思惟、這樣的想,我們那些同學聽到之後不服,哪有這種話,去問老師,老師點點頭:他說得沒錯。法一定要契機。現在就難了,我們現在學什麼好?幾千部的經典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從哪裡下手,這個要懂得,要有人指導!所以老師就是我們的引導人,老師能觀察根機,當然比不上佛,但是他總是學得比我們時間久,比我們多,他經驗豐富,可以提供我做參考。可是根本的根本,你要記住,佛講的一個原則,「因戒得定,因定開慧」,你要把這個原則抓住,你就曉得從哪裡學起。從持戒學起。
持戒的經典裡面,第一部要學什麼經?所以我們有個指導的原則,指導的原則是「淨業三福」,只有四十四個字,不多!「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頭一條四句十六個字。我們今天把它落實在《弟子規》、落實在《十善業道經》,這兩部經專門講這四句。這你就知道你從哪裡學起,要從這裡學起。這在整個佛法裡頭是基礎,等於說是幼兒園的課程。我們如果捨棄了,去搞大經大論,你這些基礎沒有了。大經大論學一輩子,學了一些佛學常識,不得受用。這是我自己的經驗,我教學的經驗,我看得很多。所以學習一定要懂得從根本修,這個是根本的根本。
在大乘教裡面,講孝親尊師的,《地藏菩薩本願經》。孝親尊師再能夠擴大,孝順一切眾生、尊敬一切眾生,觀世音菩薩,平等慈悲;文殊菩薩教我們要理智,不要用感情;普賢菩薩教我們要真幹、要實踐,才能得到真正受用,大乘教法。你底下沒有基礎做不到!天天念《地藏經》,有口無心。《地藏經》裡面,光目女、婆羅門女那種孝親的精神,你讀了你也很羨慕,你為什麼做不到?你沒有弟子規、十善業道的基礎,這個太重要、太重要了。
所以『佛福田』就像這個比喻一樣,決定是平等。佛福田就是我們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我們今天要開發我們的性德,那你就一定要懂得用什麼方法來開發,要聽佛的教誨,一天都不能離開。你離開了,你就被現在社會的染污薰習。所以我們每天讀經、念佛、學教,時間愈多愈好,一天都不可以鬆懈。這個樣子你能夠學個十年、八年、二十年、三十年,轉過來了,境界就轉過來了。最低限度轉惡為善,把你這一生整個命運改過來,像了凡先生一樣,甚至於比了凡先生還要殊勝,這是佛法最低的利益你得到了。現在時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