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年早餐開示—講經祕訣,真正修行 (共一集) 1999/4/25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20-014-0079
最近同學們講經都有進步,缺點當然還是有,要不斷的去改進。特別是儀態,《內典講座之研究》裡面所要求的,我們一定要做到。在錄影室裡面講經,跟現場講經不一樣。錄影室裡面的講經,我們的目光要注視攝影機的鏡頭,那就是注視收聽的大眾。但是現場必須常常要顧到全場,雖然顧到全場,目光最好也能夠保持中正,顯得你在講台上格外的莊重。頭一定要抬起來,你的講稿一定要熟,講稿不熟常常低著頭看講稿,這個給聽眾的印象就不好,所以講稿一定要熟。寫完之後要多看幾遍,最好能夠跟同學們在一塊研究討論,兩三個同學都好,因為每位同學在此地都有講經的經驗。自己察覺自己毛病不容易,看別人的毛病容易多了,所以多找幾位同學來幫助你,對自己決定會有好處,幫助自己進步。
現在大家練講的都是採取《無量壽經》,這也是一樁好事情。世尊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將來佛法滅盡,這一部《無量壽經》還留在世間一百年。這一句話的意思很深,實際上就是告訴我們,末法時期的眾生,唯有這部經典、這個法門能夠成就,幫助大家脫離生死輪迴,往生淨土,一生成佛;除這個法門之外,沒有第二個法門。淨宗法門的典籍,現在諸位都知道「五經一論」,這六部是我們必須要修學的,必修的功課。如果還有能力,還有時間,古今這些大德們會集淨宗的註疏,也應當要多看。古時候像蕅益大師編輯的《淨土十要》,民國初年印光大師的弘化社,流通的數量很多,版本也好,我們在台灣也曾經翻印過幾次,這個一定要看。早年在台灣,有一位毛凌雲居士,這個人專修淨業,我跟他也是多年的朋友。他編的有一部《淨土叢書》,編得很好,蒐集得相當豐富,這是用了苦心,分量也相當大,值得我們專修淨業的同修,做為一個好的參考資料。
可是我們要成就,諸位必須記住,決定是一門深入。一門深入這個意思,不是指你一生專門讀這一部經;專門讀這一部經是修定,修定的目的當然是開慧。可是現在人修定,說老實話,開不了慧。古人修定能開慧,現在人修定不能開慧,什麼原因?因為你的分別執著沒放下。古人能放下,現在人放不下,所以開慧就不可能。要怎樣幫助自己開慧?廣學博覽是一個方法,能夠做為開慧的增上緣。廣學博覽會集在自己主修的這一部經上,還是一門深入。《華嚴經》上講一多不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自己依舊專修一門,專弘一門,一門就是一切門,一經就是一切經。當然這不是我們眼前能辦得到的,可是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把心定下來,專攻一門。我們的涉獵範圍,與這一門有關聯的先看,幫助你解得更深,解得更廣;也幫助你去宣揚這部經典。所以初下手這是六部經都要看,「五經一論」都要看,我們對於淨宗的修學,這個心量逐漸逐漸能拓開。可是諸位要記住,那只做為助修而已,主修選一部。我選《無量壽經》做主修,其餘的這五種就是助修;選《普賢行願品》為主修,其他的五種是助修。
過去弘一法師常說,他教導一些知識分子,學佛從哪裡入門?從《華嚴疏鈔》。他的對象是知識分子,他的看法說法是有道理的。《華嚴疏鈔》要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佛學概論,我們學任何一種學科都要從概論看起,首先要了解它的全貌,然後在這裡面專攻某一部門,一定要先了解全貌。現代人的根性,比五十年前差很遠,在時間、精力上幾乎都不許可,這一部《疏鈔》的分量很大。道場裡面誦《華嚴經》,一天八個小時,一部《華嚴經》要念兩個星期才念完,那是念一遍,敲著木魚念一遍。所以要熟讀《疏鈔》、研學《疏鈔》,不是短時間的事情,現在人哪裡有這個時間?哪裡有這個精力?哪裡有這個定功?
也許清涼大師早就看到了,所以他老人家將《四十華嚴》最後一卷別行流通,我們現在講的《普賢菩薩行願品》,其實是《四十華嚴》最後的一卷。《普賢菩薩行願品》有四十卷,這只是四十卷裡面的最後一卷,單獨流通,那是《華嚴經》的綱要,《華嚴經》的總結。既然是《華嚴經》的總結,你對於《華嚴》完全不了解,這個總結你怎麼結法?十大願王諸位都記得,「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除業障」,什麼意思?不知道。你不讀全經,你怎麼會了解?我們現在沒有讀全經,那一點粗淺的常識,是從古來這些大德們註解裡面看到,我們沒有去看原文、接觸原文,只是看了一點註解。
《華嚴》對我們的確有好處,真實利益,西方極樂世界人人都學《華嚴》。西方極樂世界是普賢菩薩的世界,凡是往生極樂世界的人,個個都是普賢菩薩。我們展開《無量壽經》,一開端「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這不就說明了,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修什麼?修普賢行。普賢行與其他的菩薩行有什麼不一樣,差別在哪裡?差別就在普賢菩薩念念是盡虛空、遍法界,念念為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服務,這是普賢菩薩;其餘大乘菩薩沒這麼大的心量。一般大乘菩薩服務的對象是一個大千世界,一佛土,兩個大千世界、十個大千世界、一百個大千世界,這是一般大乘菩薩的心量,沒有到盡虛空、遍法界。普賢菩薩跟一般菩薩,不一樣在此地。
不要說大乘佛法,小乘佛法也不例外,有我、有我所,就不得其門而入;佛法雖然廣大,你入不了門。不能入門的原因在哪裡?你自己有障礙。這個障礙一切經上都常說,絕對不只說一遍;諸位你仔細去看,無論翻開哪一部經論,這一句話都說過很多遍,世尊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天天提醒我們,「我執、法執」是障礙我們入門。入門就是見性,見性就是見法界,也就是我們現在講,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真相就在面前,你決定不能了解,原因就是「我執、法執」這兩種障礙,使你無法契入,無法了解。你要想入佛的境界,要想明心見性,這個障礙不除掉,就沒有第二個法子。
佛家講的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是去障礙的法門。去除障礙的方法很多,不只一種,我們今天採取用「持名念佛」這個方法。可是這個方法要會用,念佛的人很多,真正用念佛這個方法把障礙除掉的人不多,所以這功夫不得力。這什麼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對於這一句佛號真實義,了解不夠透徹,認識不夠透徹。第二個因素,煩惱起現行的時候,佛號提不起來。這個可以說對於佛號不夠熟,還是相當生疏。古德說一句話很好,念佛人要功夫得力,一定要把生處轉變成熟處,熟處把它變成生處。什麼是熟處?熟透了,我們的妄想習氣是熟處,念佛很生疏,所以念頭一起都是煩惱,這煩惱熟了。祖師的意思告訴我們,把它換一換,生熟換一換。讓我們在一切時、一切處,心裡一起念就是阿彌陀佛,把佛號變熟,煩惱習氣很少能現前,為什麼?生了,疏遠了,那個功夫就得力。
所以下手之處,分別執著要捨。我常勸同學們,我們要捨棄對這個世間,世法、佛法,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控制的念頭。諸位要曉得,這個控制的念頭,你不要說「我沒有」,沒這回事。生下來的嬰兒,三、四個月還不會講話,那個控制的意念,你仔細去觀察,他有。與生俱來的煩惱,無量劫帶來的習氣,哪裡會沒有?總是想管別人。更重的是佔有,據為己有,這是我們不能脫離生死輪迴的根本,這個念頭要捨,要放下。諸佛菩薩示現在世間,跟我們有什麼不同?你仔細觀察,諸佛菩薩在世間,絕對沒有控制的念頭,絕對沒有佔有的念頭,只有犧牲奉獻。這個犧牲是隨我們凡夫講,只有犧牲奉獻,只有為一切眾生服務,任勞任怨,決定沒有自己。佛菩薩跟凡夫差別就在此地。
希望諸位同修,要細心去體會,認真的學習,我們這一生就不至於空過。要真正向佛菩薩學習,這叫學佛。自己修學有心得,你講經才有味道。無論是在講台上對很多人講,或者是對一兩個人講,都有味道,人家聽了之後還有餘味;自己沒有契入境界,講得再好,沒有餘味。為什麼?講的都是別人的,不是從自己自性領悟當中流露出來的。從自性領悟當中流露出來的,這個還淺;完全從自性自然流露的,那就深了,都在自己平時用功,希望我們同學要互相勉勵。
昨天全師來告訴我,世間災難太多了,念佛堂的同修發心,從星期一開始,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念佛,他們已經分成四個班。我聽了之後,很歡喜,我說好!當班的決定要到,大概一班是兩個小時,不當班的,喜歡念在念佛堂隨喜。他告訴我,災難度過去之後,我們再恢復正常。我說錯了,二十四小時不中斷叫做正常,你們現在不正常。災難什麼時候過去?眾生度盡了,災難就過去了;眾生沒度盡,災難沒過去。
今天下午,台北聽說有兩百多人到此地來,還要到這個地方來聽早餐開示,這兩百多人我們怎麼能容納得下?必要的時候要分批。我們這個地方,最多只能容納一百人的樣子,一百人我們還要用閉路電視,就是八樓的佛堂、教室,連我們這個餐廳合起來,大概差不多可以容納一百多人,至少要分兩批。昨天我在居士林辦公室坐了一會兒,李居士也在談這個事情,這一邊虛名傳出去了,海外的人到此地來,每個月都在增加,我們一定要做好接待的工作。像這樣速度的成長,到明年每個月可能會達到一千人,這也是個好事情。這麼多人到這邊來參學,如果我們不認真、不努力,不是一個真正好樣子,怎麼能對得起人?一定要給別人做個好樣子,讓人家到新加坡沒有白來。我們希望正法讓他們帶回去,在全世界各個地方都建立,大家都認真修學,這個世間災難才能化解,都要靠我們同學們自動自發認真努力。好,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