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早餐開示第三輯 (第十七集) 1997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20-012-0017
發心學習弘法利生,這在世出世法裡面是第一樁大好事,可以說是人生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一大事業。你們想一想,最有意義、最有價值,是能夠很容易就成就了嗎?決定不可能的。以前李老師跟我談這個問題,他說要把這個事情做得好,必須貫通世出世間一切法。他說世間法不講別的,就講一個最小的,《四庫全書》,這是世間法的極小的一部分,你有沒有能力貫通?出世間法也說到最小的,這一部《大藏經》,你若不能夠真正貫通,這個事情你就做不好,你就做不圓滿。可是要想真正貫通,確實是億萬人當中難得有一個人,這是實實在在的。幾千年當中,我們才看到一個人。在中國歷史上像這些人,寥若星晨,可以數得出來的。由此可知,這樁事情確實不容易,不是一個人想做就能做得到。
可是做不到,你有這個願望想做,那也有一個補救的方法,這個老師講過了,就是「至誠感通」,一定要通。我們實在通不了,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機會,那用什麼方法來通?用感應,求感應。用什麼來求?真誠,真誠到了極處。可是什麼叫做真誠?真是絲毫虛假都沒有,你的一生對人、對事、對物,一絲毫虛假沒有,這是真,是從事相上講的。誠是從心意上講的,你的心清淨平等,一絲毫不染著,這是誠。就像曾國藩所說的,「一念不生是謂誠」,心裡頭沒有一個雜念,這是誠。如果至誠做不到,沒有辦法得到感通,又沒有能力通達世出世間法,這個事情就難了。所以學這樁事情,一定要虛心、要誠懇,要小心謹慎,要讀書,要下苦功夫。你們念過古文,古時候蘇秦、張儀(戰國時代的)為求取功名,都那樣拼命的發憤,那是為世間的名利。學了佛,為救度一切苦難眾生,這個目標比他們純正多了、比他們偉大多了,可是發憤勤學遠遠不如人。那我們這種發心,可見得不是真正的發心,真發菩提心,後面的現象一定是勇猛精進。需要靠自己自動自發去努力,別人勸沒有用的,別人鼓勵也是沒用的。你有一分真誠,有一分努力,當然有一分收獲,這個效果非常顯著。
這個發心學教的人,我過去跟大家提供的七門功課,這個七門是最低的限度,沒有辦法再少了。這七門功課要熟透,方法、技巧就是李炳老的《實用講演術》、《內典講座之研究》,這兩樣東西分量並不多,也要透熟,要把它當作這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來辦,我們才能真正做到利益別人。利益別人就是真正的利益自己,自他不二。佛法是智慧的教導,佛學是智慧的教學,佛菩薩的生活是高度智慧的生活,那是真正幸福美滿。大家學佛,這麼念佛,功夫不得力,我們講《金剛經》,其目的是希望大家真正有一點智慧。智慧表現在哪裡?表現在看破、放下。換句話說,你沒看破、沒放下,你是一點智慧都沒有。智慧的樣子就是看破、放下,樣樣事情還有分別、還有執著,這是愚痴、是顛倒,是凡夫,這個沒有智慧。
在去年講《金剛經》的同時,我囑咐林國營居士,將《大般若經綱要》再印了一萬本。《大般若經》六百卷,文字太長,葛䵻居士的《綱要》就很理想,將全經重要的地方都抄出來,把六百卷變成十卷,這對於後來學佛的人是很大的貢獻。這個經印出來之後,我們在杭州南路每個星期有一次選講,目的都是幫助我們看破放下,啟發我們真實的智慧,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指導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如何思惟、如何生活、如何造作,契入佛菩薩的境界。這本書,我也曾經給你們說過,你們應當人手一冊,有空閒的時候多翻翻,有好處。我們生活為什麼這麼苦?學佛、念佛,為什麼這麼難?沒智慧。如果認真去讀《大般若經綱要》,也許能幫上忙。可是讀這個經,一定也要深入義趣,這《金剛經》上講的「深解義趣」。如果你解錯了,麻煩就大了,解錯就落空,那就壞了。如果諸位能把過去講的《金剛經》這一套帶子聽過幾遍,在般若上奠定一個基礎,再讀《大般若經綱要》,應當是比較有利,不至於錯會了經義。要學著是空有二邊不住,你就真正得到般若的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