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空法師早餐開示第三輯  (第十二集)  1997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20-012-0012

  上一次講到薰習。世間法裡頭也常常講薰陶,這樁事情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凡夫無量劫來被煩惱習氣所薰習,所以沒有辦法脫離六道輪迴,修行也有很大的障礙。古德講到用功,有所謂「生處轉熟,熟處轉生」。這兩句話很有道理,果真去做,一定能夠得到良好的效果。什麼是生處?生是生疏,我們對明心見性生疏、對戒定慧生疏、對六波羅蜜生疏,佛所教導我們脫離輪迴、脫離煩惱這些理論方法非常生疏。對什麼熟?對自私自利很熟,對貪瞋痴慢很熟,對是非人我很熟,這些東西不得了!這些東西就是生死輪迴的根本業因,因為你很熟,起心動念都落在這上面。

  修行,無論修學哪個法門,為什麼功夫不得力?就是這些煩惱業習你太熟了。諸佛菩薩、世間聖賢給我們的教導,我們聽了也覺得很有道理,可是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太生疏了。由此可知,修學成敗關鍵,就是怎樣能夠把生處轉變成熟,熟處怎麼樣轉變成生。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修學的關鍵就在此,功夫能不能得力也在此。怎麼個轉法?那就是要把熟處要放下,熟處要捨棄。凡夫所熟的都是虛妄的,盡是妄想分別執著,他與煩惱相應、與生死輪迴相應,這是修學最大的障礙。這些話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真正是說過千萬遍,我們展開經教、展開古大德的開示都是說這些,我們依然不能夠改過來,第一個是我們薰習的時間太短了,第二個,我們沒有認真的去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起心動念都想自己,想著自己的利益、想著自己的利害,這怎麼得了。

  我也說過很多遍,這一生當中,如果不能往生淨土,你的修學就等於零,不管修得怎麼好,你還是要搞六道輪迴。佛在經上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只要搞六道輪迴,決定在三惡道的時間長,在三善道的時間短暫。大家細讀《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你就明瞭了,一個念頭錯誤了,就要在三惡道墮落多少劫。我們今天聽到這些話,好像感覺到無所謂,那是什麼?那真的叫麻木不仁。阿羅漢聽到這些話,還心有餘悸,嚇得身上流血汗,他知道三惡道苦,他遭的那個難、受的那個苦,記憶猶新。我們是麻木不仁,聽了也覺得無所謂,沒把它當作回事情,到自己受這個苦難了,後悔莫及,那時候太遲了,太晚了。

  所以真正修道人,過去李老師一再勸我學印光法師,印光法師示現的是,示現的是放下,一切放下。以那麼樣的大德,在中國出家僧人,可以說是第一人,這是社會一般公認的。他一生不收出家徒弟,不做住持、不傳戒,世法、佛法統統放下。信徒對他所有的供養全部印經,修法布施,自己從來沒有改善自己的生活,一件布衣幾十年,這是示現給我們做榜樣。世間人要爭的,你拿去;你要的,你也拿去,統統都拿去。我們學佛的人,唯一希求的是將來往生淨土。往生淨土,經上說得很清楚,要積功累德。你們大家也都清楚、也都明白,功是修行的功夫,德是什麼?德就是清淨平等覺,真正得到心清淨,真正得到心平等,真正得到不迷了。對人對事對物都不迷,肯定「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還有什麼東西放不下?還有什麼東西值得你牽掛的?

  昨天吉祥雲比丘這一會,他教善財就是教我們。善財示現我們修學大乘人的一個榜樣,善是有善根,財是有福德,有善根、有福德的人就叫善財,這是修學大乘必須要具備的條件。連往生淨土,《彌陀經》上也講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誰能念佛,誰能往生?善財。這一點我們要懂得,我們要明瞭。館長為佛法建了大功,所以她感應得阿彌陀佛來接引,阿彌陀佛來照顧。這個你們在《往生傳》上看,沒有過的,從來沒有聽說過,也沒有看到過,這是我們親眼所見的。

  講經說法,弘法利生,怎麼講?怎麼弘?看看這個時代的人,毛病在哪裡?他害的什麼病?佛是大醫王,佛弟子也是醫王,你怎麼樣拯救這些眾生?必須對症下藥。這些眾生起心動念都為自己,起心動念都落在貪瞋痴上,那我們怎麼教他?我們教他起心動念為眾生想、為社會想,教他起心動念都住在戒定慧,這是對治,你才叫善說。所以每一個時代,這些祖師大德們,他們能夠成為祖師大德,就是他所教學的,他所說的契當代眾生之機。換句話就是治當代眾生之病,不但是這樣說,而且還要做到。「為人演說」,演是做到。世法裡頭標榜好人好事,希望社會向這個人學習;佛法也不例外,也是這個做法的。

  所以經法有現代的講法,這是我們常說的佛法要現代化,要本土化。現代的講法,現代人需求,我們要滿足他的需求,滿足社會的需要,有現代的講法;要本土的講法,就是有此地的講法,這個說法就契機。契機契理,這是佛說。契理不契機,經上講叫「閒言語」,閒話,閒話就是廢話。你雖然是契理沒錯,不契機,這個時代,這個地方人的人,聽了沒有用處,他用不上。契機不契理,叫魔說。這兩句話是佛在經上講的,你仔細思惟、仔細觀察這個社會現象,確實如此。契機是大家都喜歡,但是不契理,怎麼不契理?鼓勵人搞貪瞋痴慢,宣揚殺盜淫妄,這世間人很歡喜,那是魔說,不是佛說。所以佛說法是契機契理,稱之為正法。我們不但要說,而且要做出好樣子,本身就是做一個模範、做一個標本,換句話說,一定要依教奉行。我們特別提出《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講過三遍,為什麼講這個經?對治現代修行人的大毛病。這個裡面所說的這些過失,你只要犯一條,你就不能成就。所以我講過這個經,我勸大眾這個經要常常讀誦,要認真的去反省,改過自新,我們才有救。

  我在學佛的早年,我就想到這個問題,我們學佛,四十歲以前是我們學習的階段,修學的階段,成就自己的德行。四十到六十應該是為佛教服務的階段,二十年報佛恩,來擔任執事,為佛法貢獻一點心力。六十歲以後就退休了,什麼事都不管,什麼執事都不幹,可以教學,可以講經。教學講經無所謂,不妨礙修行。我們既然發心出家,不能不報常住恩,報常住恩就是為常住服務、為常住工作,這個工作也應當有期限的。所以我們希望佛教領導階層永遠年輕化。

  所以希望我們同修要明白這個大道理,了解事實真相,知道自己怎麼做人,怎麼樣學佛。學佛跟做人是一樁事情,學佛就是做個明白人,這從前倓虛老法師講的。不學佛的是做糊塗人,學佛的是做個明白人而已,他這個話講得很簡單,很有道理,完全符合佛陀的教誨。明白人就是佛菩薩,換句話說,不明白的人就叫凡夫。凡夫為什麼不明白?放不下。佛菩薩何以能明白?徹底放下。這關鍵就在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