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 (第九集) 2001/4/18 中國深圳 檔名:19-016-0009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接著看下面這一段文:
【又思血氣之屬。皆含靈知。既有靈知。皆我一體。縱不能躬修至德。使之尊我親我。豈可日戕物命。使之仇我憾我於無窮也。一思及此。將有對食傷心。不能下咽者矣。】
這一段話說得非常之好!我們要常常想到,這一切動物有血、有氣;『血氣之屬』,都是講的動物。動物都有靈知,都有知覺。『既有靈知,皆我一體。』我們知道物質是有界限的,靈知沒有界限,沒有界限這才知道是一體。所以佛說:虛空法界是我們心的現相,跟我們的心是一體;也就是心顯現出來的樣子,就是虛空法界。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樣子就是眾生、國土,包括現在所講的自然現象。凡夫粗心大意,很難覺察到虛空法界跟自己是一體。正因為它本來是一體,所以一切眾生彼此之間都有感應。感應的靈敏程度,與眾生的清淨心、染污心,可以說成一個正比例;心愈清淨,感應的靈敏度愈強。所以在佛與大菩薩他們的境界當中,整個虛空法界所有一切眾生跟他都起感應道交的作用;就如同他的接收器非常靈敏,極微弱的波動,他都能夠收得到。而我們凡夫接收能力差,實在我們接收能力原本是相同的,現在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距?他的接收器保持得非常完整,跟新的一樣。我們這個接收器不知道保管,染污了許許多多塵垢,髒亂不堪,所以接收的能力差了。只有大的波動我們能夠覺察到,微細的波動完全接收不到,就像這個比喻相似。如果我們自己能夠真正做修養的功夫,所謂修養功夫,就是把我們心地的穢垢洗刷清除掉,恢復到我們的本能,那我們接收的能力就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虛空法界,過去、未來,所有極其微弱波動的現象,我們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這個接收的工具不需要機械,不需要肉體。諸位要曉得,接收能力不是肉體;靈知。靈知有沒有相?我們一般人講,靈知沒有相,佛在經上也這麼說。這個說法是對凡夫說的,凡夫能夠理解,就他的程度、就他的常識來說,不是佛菩薩自己所說的。佛菩薩自己他們在一塊說:靈知有相。這個色,色就是色相,這個色相叫無表色;換句話說,我們的眼、耳、鼻、舌,乃至於意,都沒有辦法感受得到,所以這說無色。其實,無色還是有色,我們見不到這個色,佛菩薩能見得到。這個話很難懂,舉比喻來說,譬如人都會作夢,我問你:「夢中有沒有色相?」我們細細去想一想,不能說沒有色相。為什麼?我夢醒之後,回憶夢裡頭境界清清楚楚,我夢到哪些人物、夢到他在做些什麼事情、夢到那些生活環境的狀況,就像真的一樣,怎麼會沒有色相?既然有色相,你在作夢,旁邊的這個人為什麼看不到?於是我們就能體會到佛講無色界,無色界就像夢中的境界、定中的境界,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別人覺察不到。別的人跟我們在一起,無論他是醒著,或者是一同睡著,他沒有辦法進入到我的夢中,他見不到我夢中境界,道理就是這樣。如果是有功夫的人,也就是說心地清淨的人,清淨到一定的程度,你作夢他在旁邊能看見。我們在傳記、小說裡頭看到,那些話是真的,不是假的。
大家讀書,也許都讀過傳奇小說《黃粱夢》。這個老道是個修行人,有定功。他在那個地方閉目打坐,這個秀才在旁邊打瞌睡,在作夢。夢醒之後,這個老道跟他說:「你夢中做了什麼事情,什麼事情」,他全都知道;怎麼知道?他看見了。夢中那個境界是心變現的,他看到了。從這些地方,我們就能夠體會到,色有粗的色,有顯色,很明顯的,有極微細的色,我們凡夫無法見到,無法體會到,這樣我們才能夠信得過佛菩薩甚深禪定。他那個清淨心,清淨的純度,我們無法想像得到。在他那個境界裡頭,一切眾生極其微細的念頭,極其微細的現象,他一目了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知道靈知跟我是一體。靈知既然是一體,色相也是一體。
『縱不能躬修至德』,我自己不能把自己的道德水平修到究竟圓滿,為什麼?道德真正到這個程度,這些小動物對你都尊敬,對你都愛護。『親我』,就是愛護。絕不會來干擾我,我們要有德行去感化他們。印光大師七十歲之後,房間裡的一些小動物都沒有了,蚊蟲、螞蟻、蟑螂、跳蚤,一個都找不到,七十歲的道德修養達到這個水平。這些小動物對大師都敬仰,都來保護他,怎麼會來干擾他?我們見到了,我們聽說到了,自己也要加功修德。我們今天自己修得還不夠,為什麼?自己居住環境裡面還有這些小動物。不過自己也有體驗,也能證明古人所講的是事實,因為自己斷惡修善,心地一天比一天善良,一天比一天誠懇,一天比一天清淨,一天比一天慈悲。我們很認真、很努力在做,從什麼地方看?從居住環境的小動物上看。牠來騷擾我們少了,數量少了,次數少了,這是我們自己很值得安慰的,自己的善德在進步,但是還不夠。為什麼?沒斷絕。但是自己有信心,二、三年之後,大概我們居住環境這些小動物可以斷絕。我們絕沒有心想把牠趕走,當然更沒有殺害的念頭,我們愛護動物。我們每天讀經、念佛,修積功德也都迴向給牠們。我們把牠們看成自己的兄弟姊妹。我們照顧牠,牠也會照顧我們,都有明顯的感應。我們尊重牠,牠也尊重我們,我們敬愛牠,牠也敬愛我們。
不僅是動物,連植物、樹木花草都有感應。我們愛護它、照顧它,它長得美,花開得好,開得香,它的回報來供養我們。我們種的菜,種的花果,需要的時候,我們要去採來吃,那是什麼?那是它甘心情願來供養。我們對它真的有愛心,現在我們發現,外國人常講的植物喜歡音樂,確實是如此。所以我們的菜園播放音樂,這音樂是給這些植物供養它們的。現在我們播放音樂,我們改播放佛號,改播放講經,它們也會聽。我在圖文巴山上,我們自己種的有絲瓜,大概種的也不少,悟謙法師照顧它們。有一天晚上絲瓜託夢給他,說絲瓜長得太大、太老了,你還不來採。到第二天,他果然去找,找到一個很大的絲瓜,真的已經太老了,採下來之後只能留著做種子。絲瓜會託夢給他,叫他去採,已經太老了。植物都有靈性,何況是動物?
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得,一定要生在愛的世界裡面,要生在感恩的世界裡面,要生在互助合作的世界裡面,這個人生多美!真、善、美、慧,不是口號,我們可以做得到,我們能夠契入這個境界,又何樂而不為之?為什麼天天殺害生命來養活自己?這些動物,牠不是甘心情願來給你吃的,你殺害牠,牠恨你,你跟牠結冤仇,這個冤仇生生世世沒完沒了。佛在經上常常提醒我們:吃牠半斤,來世要還牠八兩;人死為羊,羊死為人,生生世世互相酬償。這樁事情多可怕!這是愚痴到了極處。所以一個人修行,在菩提道上障礙很多。這障礙從哪裡來的?都是無量劫來,以及這一生當中,跟這些有情、無情結下許許多多的冤仇、怨恨,造成許許多多障礙。我們今天有幸,讀到聖賢書,聞到聖賢的教誨,幸虧還有一點善根福德,聽了、讀了,深信不疑,依教奉行,老老實實認真努力去做,才證明古人的教誨真實不虛。佛教導人「信、解、行、證」,最後一定要證實,事實真相於是大白。所以我們常常能想到這樁事情,特別是在飲食的時候,你能夠想到,你就不忍心吃眾生肉,這是一定的道理。接著了凡先生又說:
【如前日好怒。必思曰。人有不及。情所宜矜。悖理相干。於我何與。本無可怒者。】
這個真的要看得開。你為什麼會發脾氣?當然看到別人把事情做錯了,得罪於我,我才會發脾氣。人為什麼把事情做錯?為什麼會得罪我?要多想一想。這個人毀謗我、侮辱我、傷害我,我要想一想:他為什麼會有這些行為?他對我不了解,對我有誤會,我們彼此之間沒有良好的管道溝通,所以才有這樣的現象。這個事情不能怪他,我自己也有不是處。縱然自己沒有不是處,過失都在他那一邊,與我又有何干?佛在《無量壽經》上說得好,特別是我們處現代的社會,看到許多人為非作歹,使我們自己有時候確確實實好像不能忍受,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這些人為什麼會有這種行為?「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佛說這個話多溫和!這些人,他的父母、他的長輩不懂得仁義道德,沒有好好的教導他,所以他才犯過,才做一些違背法紀的事情。我們看到了、聽到了,應當原諒他,不能夠責怪他。這樣的心多平和,這個心量多偉大!我們應當要學習。不可以責怪他。即使教導他,他還犯過失,我們也要回頭反省,「我教導得不夠好,我教得不夠圓滿,我教導他,他為什麼還做不到?」不要把過失都推給別人,應當回過頭來自己好好想想。
譬如,現在有很多作父母的遇到我,「法師,現在兒女不聽話了。」有很多作老師的來告訴我:「法師,現在學生不聽管教。」我的回答,我說:你的子女、學生沒有過失,你沒有教好,你怎麼能怪他?不錯!現在社會的大環境非常惡劣,邪知邪見,導致邪行充斥在世間,年輕人哪有不受薰染的道理?這是現在年輕人難教的一個外在因素。可是這外在的因素,我們如何用內在的真誠去克服,古人講得不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們再細想一想,連這些小動物、蚊蟲、螞蟻都能感動,花草樹木也能感動,人豈不能感動嗎?不能感動,是我們的精誠沒有達到。如果我們自己能夠這樣的反省,那就好了,一定會把自己的德行向上提升。唯有提升自己的道德,才能感化現代這些年輕人。我們自己沒有清高的道德,一味去責怪年輕人,去懲罰年輕人,這不是辦法。教育這個手段,懲罰不是一個最好的手段,最好的手段是感化,是要自己用真誠愛心,清淨平等的愛心去感化一切眾生。佛菩薩對於畜生、餓鬼、地獄都能夠感化他,都能夠引導他回頭是岸,何況世間有情眾生?我們應當想想,要怪自己的功夫、德行不夠,決定不能怪別人還沒有接受感化。這樣才能成就自己,成就他人。佛在經上說:「未能自度,而能度人,無有是處。」這句話說得好。所以你要想度化別人,必須成就自己的德能,唯有自己的德能,才能感化別人,才能夠度化眾生。佛在經教上說得這樣的圓滿,這樣的究竟,我們讀誦經典的人不能疏忽。我們不能成就,實實在在,了凡先生在這裡所說的「因循」、「粗心大意」。進一步這又教給我們:
【又思天下無自是之豪傑。亦無尤人之學問。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
這些都是我剛才所說的。天下沒有自以為是的豪傑,凡是自以為是、剛愎自用的,這個人絕不是英雄豪傑。稱讚他是英雄豪傑,那只是稱讚而已,有名無實。真正的英雄豪傑,絕沒有自以為是。我們稱佛為大英雄,寺院供養佛像的大殿,稱為「大雄寶殿」,我們稱他是大英雄。佛有沒有自以為是?沒有。佛跟眾生講經說法,他說了,他自己沒有說一句話。沒有說一句,說了四十九年,這是什麼緣故?他所說的都不是自己的。是誰的?古佛所說的。孔老夫子一生教學,也說他沒有他自己意思,他一生只是「述而不作」,所說的都是古聖先王的教誨。你看,這麼樣的謙虛!絕不自以為是,絕不加自己的意思在裡頭,這是真正的英雄豪傑。
『亦無尤人之學問』,「尤」是怨恨的意思。聖賢人的學問,絕不會引發一個人自私自利,絕不會引起一個人貪瞋痴慢,絕不會教你去害別人利益自己,聖賢的學問沒有這些。一個從「人」上說,一個從「學」上說。回過頭來,我們反省自己:『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所以我們要回過頭來反省,我們自己確確實實道德沒有修,我們的真誠不夠,所以我們的感化達不到。
【吾悉以自反。】
這些東西,我們自己要認真反省。所以要想幫助社會,幫助別人,幫助社會安定和平,幫助一切眾生幸福美滿,從哪裡做起?從自己修德做起。你自己沒有真正的德學,如何能感化眾生?自己還有一絲毫自私自利、名聞利養念頭還沒有放下,如何能感動眾生?如何能行菩薩道?這些話句句都是真話,都是實話。所以,我們想幫助這個世間減少災患,現在大家都知道,世間有不少人都相信,古老預言所說的,我聽很多同修從歐洲回來,歐洲人都非常尊敬、相信十六世紀預言家諾查丹瑪斯。他們都把他當作聖人來看待,他的預言是講我們這個世紀有大災難,基督教《聖經》裡面講世界末日,伊斯蘭《古蘭經》裡面也講世界末日,大概都是在這個階段當中。我們這些書看了,這些話聽了,也憂慮不安!我們自己如何能在這個災難裡面倖免,如何能夠幫助世人度過這個難關,有沒有可能?我們今天讀了《了凡四訓》,答案是肯定的,可能。我們自己修養道德,自己就超越了;佛家裡所說的,「共業裡頭有不共業」,我們自己可以超越。我們自己有能力超越,那就要幫助廣大苦難眾生。如何幫助他們?一定要以德行、要以學問去感化他,讓他覺悟,讓他明瞭,讓他懺悔,也能夠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這個災難可以化解。縱然不能完全化解,可以把災難程度減輕,把災難的時間縮短,這個效果就是很大的功德。我們應當認真努力去做。怎樣修養自己的德行,這個書裡頭舉的例子很多,我們細心去體會,反覆的推敲。他底下又舉了一個例子:
【則謗毀之來。皆磨煉玉成之地。我將歡然受賜。何怒之有。】
這一條,我們每一個人時時刻刻都遇到,我們能不能做到?別人惡意的毀謗我,我聽了之後,能不能一絲毫怨恨的心都不起?這是功夫。
有人造謠生事在外面毀謗我,有同修來告訴我:「某人說你的壞話,毀謗你」,他一開口,我就制止他,不要再說下去了。他感覺到非常驚訝!他說:「為什麼?」我告訴他:「我希望我的心,對那個人永遠保持最好的印象,我不希望他的不善、種種的言行放在我的心裡,我不希望。」我永遠記人家的好處,記人家的善處,我的眼睛看天下,都是善人,都是好人。絕不把別人的不善放在我心上,把我的心變成不善,這個損失就太大太大了。那個說我壞話的人,破壞我的人,從前對我很好,我永遠感他的恩,戴他的德。以後種種不善,那是別有因素,這個因素裡面多半都是誤會。他為什麼從前對我好,現在對我不好?從前我對他有好處,現在好像我對他沒有好處。從利害上,心理、態度、言行改變了。這個改變我清楚,我過去對他好,現在對他更好,是他不了解。為什麼?他的心目當中只是名聞利養的利害。我今天已經提升了一步,我今天完全講的是德行,在道德上向上提升,名利上我放下了。我對他的好,他不了解,他產生誤會,我應當要原諒他。說原諒他,我的心胸已經很小了,已經是錯了,完全沒有這回事情。這個事情,它在別的地方可以發生,在我心目當中永遠沒有發生過。我們這才能回歸到自然,回歸到天性。
許哲居士為什麼一百零二歲還這麼年輕,還這麼健康?一生不生病,還能為社會苦難眾生服務。她為一些老人服務,其實那些老人比她小得多,七、八十歲的老人,她一百多歲的人還替他們服務。什麼原因?心地裡頭不夾雜絲毫不善的念頭。決定不許可有絲毫不善的東西跑在我的心裡面去,我得要防範。我這個心裡只容納一切眾生的善心、善行、善德,這才是修養自己的道德。所以我們遇到人家毀謗、侮辱、陷害,我感激。為什麼?從這個境界裡面,來勘驗自己功夫究竟到什麼程度。如果我還有一念厭惡的心,有一念不高興,自己要立刻回過頭來懺悔,我的德行不夠,為什麼禁不起考驗。所以決定是「歡喜受賜,何怒之有?」人家這樣對我,我用這個態度對他,慢慢傳到對方去,對方會感激,會回頭是岸。我救了自己,也救了別人。如果我一聽到別人毀謗,我就發怒,我就存報復的心,冤冤相報沒完沒了,自害害他。這個道理不難懂,這個事情利害得失也不是很難明瞭的。多想想,多思惟,我們就能夠自救救人、自度度他,這又何樂而不為之?
所以,一個人在世間,希望一生當中都能保持著真誠心,都能夠永遠保持著愛心,愛一切眾生。人愛我,我愛他不難;人恨我,我愛他,這才叫真正功夫,真正的德行,真正的學問。造五逆十惡罪業的眾生,我還是真誠、平等的愛他,因為我知道他有佛性,《三字經》第一句說:「人之初,性本善。」我知道他的性本善,他的真心、他的真性是本善,我尊敬他,我愛他。他染上一些不良習氣,那不是真的,那個可以改的。所以只要一念回頭,他就是善人,恢復到他本來。這些道理、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了凡先生接著說:
【又聞謗而不怒。】
若無其事。
【雖讒燄薰天。如舉火焚空。終將自息。】
我從年輕的時候學到了,我懂得,我明瞭。好像是在去年,悟道法師把台灣一些報紙、雜誌傳真給我,寫了一封信給我。這都是台灣一些出家人,指著我的名字毀謗我、侮辱我。說我提倡《無量壽經》會集本,是很大的罪過,誤導許許多多念佛人,長篇累牘的文章寫在那裡。悟道法師要找一批同學,要寫文章來反駁。我立刻打電話告訴他:「隨他去罵,一句話都不要說。」為什麼?他罵累了就不罵了。與我不相干!他寫文章隨他寫,他總會有寫累的一天,我們一絲毫反應都沒有。悟道師忍著氣,好!聽話,我們就不理他。現在不就沒有了嗎?這個罵人要知道,兩個人愈罵愈起勁;如果一個人罵,一個人不吭氣,到最後他罵累了,他自然就不罵了。這個人坐在這裡很舒服,在這裡做什麼?在聽唱歌。哪個人高,哪個人低?旁觀的人說:「某人有修養,某人風度很差。」由人批評,我們何必說一句話?何況罵人好累,發脾氣對身體的傷害非常嚴重,發一次脾氣,許哲居士講:「三天都不能恢復。」你為什麼要發脾氣?他罵你,你很難過;他罵別人,你為什麼不難過?他罵我「淨空」,淨空是假名,很多人都可以叫淨空,我何必要接受?人家罵你,你就接受,你傻,你愚痴!你聽了,像他罵別人一樣,與我不相干,心平氣和。這個冤就化解,對我誤會也化解了,不要去理他。打架,也是如此。兩個人愈打愈起勁;如果一個人打,一個人不還手,那個打的人打幾下,他就下不了台,再打,人家不還手,不打自己又難看。這個方法對於喜歡打架的人很有效果,我都用過。我在年輕的時候,遇到一些朋友發脾氣了,他打我,我不還手,他把我推倒,我就倒在地下不起來。旁邊人看到,他在那裡很難看下不了台,要打,打不下手,不打,好像也沒有辦法收回,我這招很高明。所以不要跟人爭,一定要保持好的友誼,這種過失、錯誤,希望把這個時間縮短,友誼要恆久、要長久。這是做人的道理。幫助自己,成就別人。所以,一切讒言自己會消失,不必我們去辯駁,愈辯愈黑,不能辯駁,自然的化解了,這個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