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一二八集)  2001/3/25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014-0128

  諸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我們看七覺支第六條「定覺支」,「發諸三昧時,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見愛故。」這個解釋說得非常好。「定」是我們佛教修行的樞紐、修行的總綱,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是修禪定,這個諸位必須要曉得。法門不同就是修禪定的方法不同,修禪定的手段不同,目的是完全相同。我們現在用的是「持名念佛」,這是方法、手段,目的是修禪定;在淨宗不叫禪定,叫「一心不亂」。你們諸位想想,一心不亂不就是禪定嗎?名稱不一樣,事實完全相同。定的功夫有淺深差別,這個差別就太大太大了。

  以淨土宗來說,從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最低的禪定。「功夫成片」是什麼樣子?不受外面境界干擾,古德所講「自己做得了主」,這是剛剛開始做得了主;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會被六塵境界擾亂,這就叫做得了主。換句話說,我們六根,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在接觸境界的時候不會被境界所轉,在境界裡面不會生貪瞋痴慢,不會生七情五欲,這叫做得了主。諸位曉得,這是最低的禪定,就是我們功夫得力,淨土宗裡面講的「功夫成片」,這種功夫就肯定往生。我們要記住,如果我們根塵相接觸,還會受外面境界影響,別人讚歎我我很高興,罵我幾句就生氣,這就不行了,這做不了主。境界風一吹,你馬上就動搖,這樣的人念佛不能往生,一天念十萬聲、二十萬聲佛號也不能往生。為什麼?功夫沒成片,就是功夫不得力,很重要!

  如果說高級的禪定,實在講我們這一生很不容易達到,不要說別的,初禪我們都沒有能力。所以淨土宗修行比任何一宗容易,那是比較容易;如果我們佛號不能夠伏住煩惱,不能往生。淨宗修行的手段,就是根塵相接觸的時候,心才動,不管是善念、不管是惡念,立刻提起一句佛號把這個念頭打掉,這是淨土宗做功夫的方法。念頭才起,古人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如果到不起念的時候,你就成功了,你不是凡夫了,你已經是佛菩薩了;凡夫決定起念,念頭才起,一句佛號提起來,這就是覺,佛號就是覺,把這個妄念換掉。順境裡面起歡喜心,把這個歡喜換掉;逆境裡面起瞋恨心,把瞋恨的念頭換掉;統統換成一句佛號,這叫真念佛!會念佛!所以功夫在哪裡用?在起心動念處用。用到這個時候,所有一切妄念都不起了,這就是「發諸三昧時」。「三昧」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叫「正受」,正常的享受,也翻作「禪定」,所以禪定是正常的享受。

  「禪定」兩個字,惠能大師講得很清楚,他的講法完全根據《金剛經》上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是禪,「不取於相」用現在的話來說,絕不被外面境界干擾,這是禪;內裡面絕不會起心動念,這叫定。永遠保持外離相、內不動心,這個境界現前就叫「發諸三昧時」。這個時候要「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世尊跟我們講世間禪定有八種,這是淺深八個不同的層次。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再往上去叫四空定,合起來叫「四禪八定」。八定裡頭包括四禪,不是四禪之外還有八定,不是的。這是大分,細分那就多了。初禪裡面功夫、層次各個不相同,真正用功的人,年年境界不一樣,月月境界不一樣,天天境界不一樣,你就曉得,這禪定層次是多麼複雜,用的手段、方式無量無邊,所以叫無量法門,這些事實我們要知道。禪定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它也是方便法,它不是究竟法,諸位一定要曉得。你要「覺了諸禪虛假」。

  有很多修禪定、得禪定的人,為什麼出不了三界,證不了聖果?毛病就在他生起「見愛」。禪定的境界好,我們佛門常講「禪悅為食」,那個境界快樂極了。一入那個境界,貪圖這個境界就壞了;一貪圖,他就不能再提升,他就住在這個境界裡面,這就大錯大錯!將來我們自己修行,契入這個境界,自己要知道,《金剛經》上說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禪定境界也是虛妄,十法界依正莊嚴都不是真的,決定不能夠貪愛。一生歡喜心,自己就墮落了,不能再前進了。所以,永遠要記住「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永遠記住,到如來果地還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兩句話沒有止境的,不能說:「我到地上菩薩、到圓滿果覺了,大概可以止住了。」不可以,一止就錯了,決定不可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永遠斷了,永遠沒有了,這個樣子才能開智慧。智慧是隨著定功逐漸開的,你定功到什麼程度,你的智慧就達到什麼樣的境界;禪定跟般若是成正比例的,定功愈深,智慧也愈大。

  四禪天人、四空天人,他們對於娑婆世界六道裡面的狀況瞭如指掌,太清楚、太明白了,他為什麼出不了六道輪迴?就是因為他有「見愛」。「見」,我們用兩種障來講,是「所知障」,「愛」是「煩惱障」。他們的二障比我們薄,我們這二障非常嚴重;但是他這二障沒斷,所以出不了三界。要想出三界,這個「愛」沒有了,對於禪定裡面的境界決定不生這個煩惱,他有「見」,見有分別,雖然能出六道輪迴,出不了十法界。出不了十法界是他有見,什麼時候把見斷掉了,十法界他超越了。

  《金剛經》上講「四相四見」,諸位要知道,你要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出不了六道輪迴;四相沒有了,但是你還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你出不了十法界。《金剛經》後半部的教義比前半部深,前半部你做到了,超越六道輪迴,可以證得四果羅漢;後半部做到了,你就是超越十法界,你就生到一真法界、華藏世界。

  真正學佛的人、明白人,知道沒有生死。世間人講「生死」,這是迷惑,確實是個錯誤的觀念。應該怎麼說?應該說「死生」,這裡死了,那裡就生了,「死生」是真的,「生死」是錯誤觀念。儒家也懂這個道理,儒家不講「始終」,講「終始」;你想想看,這裡終了,那裡就開始了,生生不息。如果講「生死」,那就是一段,一斷就完了,就沒有了,這是一個斷滅的見解,斷滅是屬於邪見;事實是生生不息,一切眾生都是生生不息的。

  不但是有情眾生,無情眾生都不例外。現在科學家所說的「物質不滅」,物質不滅就是物有終始,它這個終了,那邊就又有個開始。臘月三十過了,第二天又是大年初一,「終始」是正確的,「始終」不就完了嗎?就沒有了。是「終始」。死生,那就是生生不息。正因為這個事實真相,我們才要用功修行,不是說一世就了了,不是,往後的時光無有窮盡。人要求好,生生世世都好,一世比一世更殊勝,這就有意義、有價值了,而不在這一生。生生世世都好,這一生當然好,但是這個「當然好」只有你自己知道,只有跟你同階層的、同境界的人知道,比你高階層的人知道,不如你的人不知道。

  譬如說,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過的那種物質生活,「三衣一缽」,那是真好!我們今天人看到:「這個生活太苦,太可憐!天天要飯。」我們覺得他苦,他是真好,所以不是跟他同境界的人不知道。我們現代人,說實實在在的話,是被物質文明染污了,染污得太久了,積非成是,以為我們過這個生活好,比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殊勝太多了,其實這叫顛倒,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的生活才是最好。他們三衣一缽,三衣都很薄的,不是很厚,這個大家都曉得;不管天氣寒冷,或者是天氣很熱,他就是這三衣。我們今天的體能喪失了,天氣冷了要多穿衣服,天氣熱了要少穿衣服,我們就比不上佛菩薩那麼自在。

  過去我在此地印過金山活佛的傳記,樂觀法師寫的。這個人是真的不是假的,就是江蘇鎮江金山寺的妙善法師,民國初年的。他的事蹟有一點像小說裡頭寫的濟公一樣,他就穿一個長布大褂,就那麼一件,冬天也是那一件,夏天也是那一件。不管怎麼冷,他也是那一件,他不冷;不管怎麼熱,他也是那一件,他也不流汗。一生不洗澡,打赤腳,風吹日曬雨淋,他也不感冒。我們小小淋到一點雨就感冒,我們的體能喪失掉了,他們不會。

  澳洲的土著,在內陸裡面,他們居住都是沙漠地帶。他們不穿衣服,男女都不穿衣服。我們看起來:「這是野蠻人。」其實他們說他們是真人,他們說我們被這些物質文明污染了心能、污染了體能。心靈,他們的心清淨,他們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生活多麼自在!他們每天過什麼日子?遊玩,到處去遊玩。他們沒有家,他們也沒有房子。澳洲政府給他們建了一些房屋,他們都不住的,他把房屋做為倉庫、做儲藏室。他們睡覺一定睡在野外,風吹雨打他們沒有事,他不生病。我們過那種日子一天都過不了。我們的體能喪失了,我們的心裡頭妄想、分別、執著一大堆,放不下。

  所以看看他們,你再想想,確實是有道理,他們完全隨順大自然,不造業!不造業為什麼到世間來?到世間來是消業的,他不是造業的,他是來受報、是來消業的。所以他們靈性很高,很多事情他們能預知,這是什麼原因?禪定;他心定,定能夠突破許多空間維次,所以他對於許許多多事情他能夠預知。我們相信、我們知道,這是本能,我們這個能力喪失掉了。我們為什麼不能預知、不能明瞭?是因為妄想、分別、執著,把我們這個能力破壞了。我們的物質文明這種生活環境,把我們的體能破壞了,禁不起風吹雨打。他們的生活,吃的東西,在野外他什麼東西都能吃,我們不行。他們螞蟻也能吃,昆蟲也能吃,什麼都可以吃;我們要是吃這些東西馬上就生病,就受不了。

  所以要曉得,禪定境界不是究竟圓滿的,我們才能不斷向上提升。佛陀的教育沒有別的,幫助我們恢復靈性,現在一般人講的「恢復我們的本能」,現在人講「體能」,如此而已,這個是佛法。靈性就是經典裡面講的「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佛說一切眾生都有,「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佛一句話道破了。德能,德是能力,佛家講「德相」,相是相好,能力、相好都是圓滿具足,一絲毫不欠缺。所以佛家教育,恢復我們的智慧本能而已。它有方法,它有理論,依照這個理論、方法去修學,我們可以逐漸的恢復。

  在所有宗教裡面,確實佛法講得最圓滿,講得最細密,它的經典多!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了四十九年,天天講,那些有緣的人遇到佛陀,跟釋迦牟尼佛學習,沒有不成就的。到我們「發諸三昧」的時候,突破空間維次,許許多多境界你都看到了,十法界依正莊嚴。但是你不可以貪愛,一定要記住。定覺支,「定」覺的是什麼?覺的是定中境界也是《金剛經》上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跟我們眼前境界是一樣的,都不是真實的;所以,可以受用不能執著。受用,你真正得快樂;你要執著,你就生煩惱,你就錯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