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了凡四訓  (第一集)  198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9-001-0001

  這一次我們很難得有這樣一個機緣在一起研究《了凡四訓》。這一本小冊子前面有兩篇序文,從序文裡面我們可以了解這個小冊子的大意,特別是印光法師他老人家序文裡面所提的幾個要點,也就是把《四訓》修學的宗趣給我們提示出來了。首先我們要說明學佛為什麼要講《四訓》。過去虛雲老和尚說得很好,他在《參禪法要》裡頭有幾句話說,至於要用功辦道,先決的條件有四種。第一就是要深信因果,佛法可以說是從這個基礎上來建立的;其次講到行持上,要嚴持戒律;第三、堅固信心;第四、決定行門。這四個條件決定是以後弘宗演教的宗旨,這是虛雲老和尚告訴我們的。我們看看《四訓》,確實在虛老和尚的四個條件當中,前面三條可以說都具足了,都有了這個意思,信因果、持戒律、建信心。

  講到這個地方,我們得想一想,在過去,世出世間的教學總是先以求根本智為第一。而根本智的修學在普通一般是兒童時期,童年,也就是我們中國從前講的小學,與現在的小學不一樣。從前小學,小孩從七歲就外傅,傅就是師父、老師,小孩在不滿七歲以前,這是跟著母親的。從前我們房子的建築是有內外的,婦女一般都在內,一般客人來了,在家裡面的堂屋,那都是外,自己女子不見客的,除非是自己的親戚、很好的好友,這才可以見到內眷,兒童也是如此,小孩也不見外面客人。七歲就不再跟父母了,就跟老師了,老師不但要教他,在課本上要教他,最重要的是生活教育,要學生活教育。這是中國過去的小學,的確是實踐孔老夫子教學的精神。

  第一個是德行,品德的修養,其次是言語,要學說話。所以小學裡頭課程這兩樣最重要,這兩樣都是我們佛法的戒律,儒家講的是學禮。因為他能夠侍奉老師,知道怎麼樣侍奉老師,他將來長大回家去之後,他就會孝順父母,以侍奉老師的方法回家去侍奉父母,這就行了。所以跟著老師就不像跟父母那麼樣自在,他要侍候老師,要學灑掃應對,要學這些,什麼事情都要做,要侍候老師。年歲稍為長大一點,十幾歲,老師出門要給老師駕車。這都是德行的修養。言語很重要,言語是禍福之門。我們一個人在社會上,所以有些人講,某人有人緣,某人人緣不好。人緣之好不好,跟諸位說,百分之九十決定在言語上,會說話的人很婉轉,說得人很動聽,本來這個人對你印象不太好,他聽你說幾句話,印象就改變,可見得言語重要。不會講話的人,人家本來對你印象不錯,幾句話一聽,當中立刻隔閡就產生,就排斥了。所以言語很重要,這個是要學習的。如果不重要,孔老夫子教學第二個科目就不會是言語。

  第三才是政事,才訓練你將來入社會辦事的一個能力,就是我們現在學校裡面所教授的。最後才是藝術,才是文學。你看看他教學的構想,這樣的程序,就是你在社會上有獨立的能力,有謀生的能力,生活沒有顧慮了,這才談文學上的修養,像詩詞歌賦之類的,才談這個,更豐富你的人生、美化你的人生。可是在美化豐富之前,先要在社會上能立足,先要學這個技能。可見得孔老夫子教育的構想是相當的完整,在教學過程當中也非常的合理,合情合理,這是儒家的教學精神,可以說一直到我們民國初年還能夠保持住。只是最近幾十年來,我們才採取了西方的方法,把我們中國傳統的教學精神忽略了,方式也廢棄了,這一點的確是很可惜。

  在佛法的教學,這是一入佛門,無論是在家、出家,只是你是學佛了,你既然學佛了,剛入佛門,這也是入佛門的小學。佛門的小學跟儒家的精神差不多,也是從生活教育教起。儒家的生活教育差不多是有六、七年,童子大概是從七歲到十二、三歲,這是小學教育。有的時候,長的時候,可能長到十五、六歲,天資比較上鈍一點的時候時間長一點,聰明一點的他時間短一點。佛法的教學多數都是成年人,不會說小孩來學佛的,因此他在世間學術、德行都有相當的基礎。入佛門之後,佛門的生活教育是五年,一般情形都是這樣,所謂說五年學戒,學戒就是學生活教育,而不是去研究戒律。戒律篇幅也很大,三藏經典裡頭佔三分之一,不是初學的人能夠研究得了的,那是專門學問。所以五年學戒,就是五年的佛法生活教育,是學這個。

  生活教育學什麼東西?內容是什麼?諸位要曉得,內容大家能看得到的,是《沙彌律儀》,它的戒條一共是有十條戒,有二十四門威儀,威儀就是日常生活的禮節。我們講禮節,在佛法講威儀,在儒家就是屬於儀禮。一般人只曉得佛門戒律多,很不容易守,實際上要比起儒家簡單得多。你看看佛法的戒律,我們現在所接受的、遵守的,實際上這個遵守也是有名無實,比丘戒二百五十條,比丘尼戒雖然說是五百條,實際上不足,只有三百多條,沙彌戒只有十條,菩薩戒,像梵網戒十重四十八輕,瓔珞戒六重二十八輕,不多。諸位要展開《儀禮》來看看,儀禮三千,所以儒家的戒條不比佛門少。所以從前一出家,都能夠很像個樣子,為什麼?他經過儒家禮學的訓練,所以一入佛門都覺得非常的輕鬆,並不顯得拘束,道理就在此地。

  現在人學佛,一看到戒條,處處感覺到拘束,那是什麼?放逸慣了,從來就沒有守規矩,現在一下叫你守規矩,覺得不習慣,道理在此地。這五年除了接受十戒、二十四門威儀的訓練之外,這二十四門威儀有一個中心,就是尊師重道,佛法裡面講的事師法。諸位在我們這個本子,這個本子一打開,封面這一頁是馬鳴菩薩教誡學生事師五十頌,這是偈頌,四句是一首,一共是五十首,教一個學生怎樣去孝順老師。你在學校能夠孝順老師,回家當然就能夠孝順父母,就能夠尊重尊長,這是一定的道理。這個都是小學教育,是佛法的根本法,嚴持戒律。如果我們要將根本法能夠把它學好,根基真正能夠奠定,另外兩個要素非常重要,一個就是要相信因果,一個是要堅定信心。《了凡四訓》就是幫助我們這兩條,特別是講因果的,能夠信因果,將來以後你修學的信心就可以建立。

  這個地方的信因果,與我們自己可以說是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每一個人可以說最重視的就是自己的身命,不會有另外一樁事情比這個事情看得更重要,中國人如是,外國人也不例外。人重視他的身命,一切有身命的生物沒有一個不重視自己身命的。於是頭腦比較靈活一點的人,一定會想到我們這個命運是從哪來的?什麼人造的?什麼人主宰的?自己不知道,在那裡猜測,或者請教江湖術士,看相、算命、占卜。這些大家曉得是迷信,你也知道這是迷信,可是雖然是迷信,你還是去找些人給你看看相、算算命,得到一點安慰。這種迷信,外國人,給諸位說,超過我們中國人,日本人的迷信跟美國人的迷信幾乎是我們台灣人的十倍。其實我們迷,他比我們更迷,實在是很可憐,看這個樣子很可憐。

  由此可知,知命真是不簡單。我們也可以說,這一切的宗教,在所謂說高級的宗教,那要談到印度,為什麼?我們在今天講基督教、天主教,他們的能力還達不到,講到知命還達不到。如果他要知命了,他就不會再崇拜上帝。為什麼?我這個命運不是上帝主宰的,他就不相信了。高級宗教,你看看印度,印度婆羅門教、印度教,印度的瑜珈,那真是有功夫。所以他們到外國去傳教,多少美國人被迷惑,去跟他學。他們所展示的,一般所講的神通,展示著一種能力,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得到的,展示這些。

  這些實在講,在修行裡頭是小玩藝。他們的定功,在佛法裡面講,他可以到四禪天,他可以到四空天,有這樣的能力。要比起忉利天主,我們一般講的上帝,那個能力高得太多了,智慧也比他高。可是他曉得不曉得命?他曉是曉得一部分,他誤會了。換句話說,對於生命的根源他沒看到,他所看到的是三界六道輪迴的根源,他看到了,他看到六道裡頭的情形,這是他親自證得的。因此,這些人他不認為肉身是自己,對身的執著他比我們要淡薄得太多,他執著什麼?執著我們中國人講靈魂,佛法裡面講神識。為什麼?六道裡頭投胎是這個東西投胎,身隨著六道的情況會改變,但是你那個靈魂不改變。六道這個身的形狀真是好像我們的衣服一樣,我們人好比靈魂,衣服就好比身,這個身,我們衣服常常換洗,脫掉好像我們這個身體死了,再投胎好像又穿了一件新衣服,那個靈魂不變,六道的身形會變,靈魂不變。這是那些人看到的,所以才認為什麼?這個不變的,投胎的,這是我,這個身體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他們對於神識看得很重。

  在外道他也不叫神識,他也不像我們中國人講靈魂,外道叫神我,認為這個是自己,實際上這個是很大的錯誤。同時他把宇宙的來源,真像我們中國過去《幼學瓊林》裡頭所說的,「混沌初開,乾坤始奠」,他看宇宙的開端就是混沌的樣子,把混沌看作宇宙的來源,這也是一種錯覺。諸位要了解這些情形,佛經上也有,就是外道講的二十五有。他是把一切萬法歸納為二十五大類,像我們大乘佛法將一切萬法歸納為一百法,你們看《百法明門》,我們是歸納為一百法,外道歸納為二十五法,二十五大類,我們稱之為二十五有。這就是說他們有這樣深的定功,還是不知道命運真正的根源,還是不曉得。

  真正徹底了解這個事情,給諸位說是在佛法當中。人生宇宙的源起,佛法要教我們要徹底明瞭,要正確的明瞭,不能夠有錯誤,然後我們在生活環境裡面,才能夠支配環境,才能夠創造自己幸福美滿的生活。這個學問是相當之大,絕不是三年、四年就把它搞清楚,所以諸位修學要有耐心。你看看,你們念大學念一個科系還得要花四年時間,這個學問比你們所有的科系要大得多,也要深得多,所以應該要有耐心去修學。如果你的進度要快,有個十年、八年大概就知道一個大概,縱然不能徹底,可以了解一個大概,這個大概當然不會錯誤,是正確的。真正功夫用得得當的人,所謂說善根福德因緣都具足的人,他這個修學,十年、八年也有能開悟的,所謂開悟就是真正證得這個境界。在我們中國古人有這個先例,確實人家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得到了答案,得到了結果。換句話說,這是在乎我們自己如何去努力。

  為什麼要知命?諸位要知道,知命而後才能夠造命,不知命那就是為命運所擺布,一生要受命運的支配,這種人的確是很可憐。值得我們敬佩的是自己能夠創造命運。這個事難不難?不難,知難行易。佛教這個學問的確是如此,知難行易。你要是不知就去行,這個行叫盲修瞎練,不容易有效果;你要是知道之後才行,不但這個行容易,而且效果也很快就能夠證得。

  我們看看我們根本的老師,就是第一個老師,釋迦牟尼佛,他當年在世的時候,他所示現的是三十歲成道,就是對於宇宙人生的根源他三十歲他了解,徹底了解,圓滿的了解,我們叫他做佛,就是大徹大悟。自己先悟了以後,證得了以後,這是成就了真實的學問,然後他就發心教化眾生。這種教學是盡義務的,沒有任何代價的。他教了四十九年,他八十歲圓寂的,連頭帶尾就是五十年,每一天都是從事於教學的工作,講經說法。這是經典上所記載的,諸位去考證考證。釋迦牟尼佛曾幾何時說領導大眾去打個禪七,你們去找找看,有沒有?一次也沒有。如果有這個情形,經文上一定是大載而特載,好好的把它記載下來,釋迦牟尼佛沒有。有沒有領導大眾在一塊念念佛打個念佛七?也沒有,他只是講理論、講方法,修行在個人。理論方法懂了,怎麼個修法你自己就會了,不必再去教你。所以行容易,不需要老師再帶著,再領導著你。知實在是太難,這是無可奈何要老師天天來講解,啟發我們的智慧。因此佛法從釋迦牟尼佛起一直到傳到我們中國,歷代祖師、道場,都是以講學為中心,一直到唐朝。

  大家在一塊共同修行,這個方法是我們中國人提倡的,印度沒有,像現在早晚課誦都是我們中國人自己定的,起源於百丈大師,馬祖跟百丈。馬祖是道一和尚,不是我們台灣供奉的媽祖,台灣供奉的媽祖,諸位要曉得,實際上她是龍王,在台灣看起來,因為居住在海島上,與大海生活的關係非常密切,所以這是屬於海龍王,媽祖是屬於海龍王。我們為什麼稱馬祖?他俗家姓馬,他是禪宗的一代祖師,俗家姓馬,所以叫他做馬祖。他出家的法名叫道一,道是道德的道,一二三四的一,道一和尚。由此可知,叢林制度建立是相當之晚,他提倡共修。馬祖道一和尚是六祖大師底下的第三代,他是懷讓的徒弟,懷讓禪師我們在《壇經》裡面看到,就是馬祖的,我們今天俗話說,他的師公就是六祖大師,所以從六祖來算他應該是第八代。在他們同一個時代出了不少人才。

  他提倡建叢林。為什麼要提這個建議?因為看看那個時候,大家都偏重在學術上的研究,對於修持的功夫疏忽了,不重視,也不講求了,看到這麼一個毛病,所以才提議共修。共修怎麼樣?你不修,勉強你修,依眾靠眾,大家在一起,彼此互相監督,誰也不能偷懶,是用這麼一個方法。所以他提倡建叢林,叢林裡頭制度、規矩是百丈大師一手建立的,百丈立清規。百丈大師,要是拿叢林來講,百丈的功勞就像周朝的周公一樣,因為整個叢林的制度就是他定的,他起的草,他定的。叢林的主席就是馬祖道一和尚。從這個以後才有叢林,才有共修。在這以前,像六祖大師當年時代,雖然有寺院,規模很大,幾千人居住在一塊,但是都沒有共修,只有講堂,上課的時候在一起,修行的時候是各人還是各人的事情。叢林制度是從這個時候建立的,這個時候大概是在中唐的時候,唐朝中葉的時候。

  叢林制度建立之後,這個變成我們中國佛教的特色,為什麼?在西方沒有,譬如在韓國、在日本、在其他的,都沒有,只有中國佛教有叢林制度。叢林制度是什麼意思?等於現在一個完整的大學,有了制度。因此凡是住叢林,就等於說進大學,他的生活是有規律的,起居、作息都按課程進度來修學的,每天它有八個小時的講堂作業,有八個小時禪堂的修持,多半是修禪的多。如果不是修禪,那就是念佛堂,它有八個小時的念佛。所以它的課程修持進度非常之快,而且很理想。因為什麼?修行得由老資格的人來領導、來指導,所以叫堂主,等於好像我們在學校念書有指導教授,由老師帶著我們來做,這樣比自己修行當然好得太多。同時大眾在一起,每一個人的進度彼此都能看得出來。所以就變成一種學校教育,叢林就變成學校教育。

  正因為是如此,所以叢林裡面定的是五年學戒,就是五年修學這個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怎麼修學?入門這五年完全是侍奉老師、侍候學長,沒有資格到講堂聽經,也沒有資格到禪堂、念佛堂去修行,沒有資格。做什麼?服勞役,也就是講灑掃應對,學這些東西,替這些人侍奉茶水,照顧他們大家的生活,服侍大眾,五年的工作,修養品德。禮的精神是自卑而尊人,佛法裡也是要去傲慢的習氣。人都有自尊心、都有傲慢心,都自以為是,都瞧不起別人,所以一進佛門,頭一個把你這個傲慢的習氣把你磨掉,進門來就做下人,侍候大眾,把你傲慢的習氣給斷除掉,所以學生活儀規。

  還有一種就是你希望修學的經論,經論很多,你只能選一種,在從前都是一種,不會同時學兩種,都是學一種。這種經論要背誦,有五年的時間讓你去背誦。絕不是說五年的時間叫你把這個書念會背,不是的,這是由老師監督的。大概會背過的這個期限決定不會超過半年,這是講一部大部經。我們今天講像《楞嚴》、像《法華經》,在從前背誦的標準只是三、四個月的時間,三、四個月的時間你就要把它能夠整個念背。念背之後怎麼樣?每天背一遍,時間是背足五年。這個經背得真是滾瓜爛熟,這樣才有資格到講堂去聽講。為什麼?講堂裡面講經沒有書本,不像我們現在本子擺在面前,沒有。為什麼沒有?因為大家都背得很熟,講的老師背得很熟,凡是來聽經的人統統都背過,沒有背過的沒有資格來聽經,沒有資格進講堂。所以說人人都是背得很熟的,因此講經的人都是閉著眼睛講,聽經的人也是閉著眼睛聽。

  你看看從前寺院裡頭的變相圖,畫的壁畫,你看講經的時候,老和尚講經的時候,聽經的那些人坐在那裡,坐蒲團上,坐蒲團,不需要桌子,一個個盤腿坐在蒲團上,眼睛閉著,老和尚也是閉著眼睛在上。那什麼?那是講堂,那是在講經。效果非常殊勝,熟透了,所以他聽講容易開悟。我們現在聽講為什麼不能開悟?根本就不熟,那怎麼能悟得了?所以從前聽講的時候,預備工夫五年,準備五年才去聽講。不像現在毫無準備就來了,這是我們現在教學法跟從前不一樣。想想還是從前的辦法好。由此可知,世間法跟出世間法教學,佛法與儒家的教學,根本上講是相通的,連方法都一樣,都是相通,真正是古人所謂英雄所見大略相同。因為釋迦牟尼佛跟孔夫子沒有見過面,沒有彼此交換交換意見,他們兩人的想法、做法、教學生的方法,幾乎是一個模式出來的。這是很值得我們尊敬的,也是值得我們重視的,教給我們所謂但盡人事,莫問天道。

  修行,修是講的修正,行是說的行為,講到修正行為,佛法裡把行為歸納為三大類。第一類就是身的造作,我們身體的造作,這是身業的行為;第二是言語,我們叫做口業的行為;第三是念頭,我們叫意業的行為。行為雖然很多,總不外乎身、口、意三大類。行為有錯誤,必須把它修正過來,這叫做修行。所以諸位千萬不要看到修行,一定是敲著木魚念經、拜佛,那叫修行,那是狹義的。如果念著經敲著木魚在那邊拜佛,心裡還在打妄想,那哪能叫修行?修行的標準就是聖教,佛菩薩的教訓,這個教訓有一些是修正我們身口的行為,有一些是修正我們錯誤的觀念,也就是心理的行為,總而言之不外乎這三大類。我們只要認真的改正我們錯誤的行為,天道無憑,不要去問它,這是最基本的一個概念。古人也有說,命運能夠叫人窮困,這個是實在的,命運是自己過去世所造的。我們過去世如果是一個修善行的,我們在這一生當中一定得善的果報;過去修不善行,我們這一生得苦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這是自作自受的,不怨天、不尤人。

  過去為什麼會造這些罪業?當然是我們不曉得,不知道這個道理,我們才胡作妄為。現在明白了,明白以後,從今天起就把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這就是改造我們的命運。用功勤的人,三年就有效,命運逐漸逐漸就轉變。所以說,假如我們過去很吝嗇、貪心重、患得患失,這一生我們得貧窮果報,果報如此。雖然我們貧窮,可是我們今天要發憤、要立志,要開創我們的命運,還是我們做得到。所以說,命可以叫我們窮困,但是不能叫窮者不奮發、不立志,這個它做不到。可見得我們能夠奮發、能夠立志。命運能夠使我們賤,但是不能叫賤者也不去敦勵品德。由此可知,譬如在中國過去的例子,大家曉得武訓興學,今天我們把武訓當作聖人看待,武訓賤,做乞丐,但是他的德行,縱然是千年萬世之後提到他,沒有一個人不尊敬他的。這是一個人能夠勵行,砥勵自己的善行,他能夠成為一個完人。

  縱然命運能夠叫人富,但是它也不會叫富人去修德,所以富貴人家,常說為富不仁。過去雖然修的一點福報,這一生得富貴了,可是富貴人家總是有傲慢的習氣,缺乏仁慈心,多半是自私自利,不能夠幫助別人,這是富貴人的通病。命運能叫人貴,貴是在社會上有地位,這多半是指做官的人,但是能不能叫他做一個好官、能不能叫他慎重操守,這是他今生的事情,不是過去的事情。所以由此可知,命運是有的。命運絕不能拘束一個人,如果一個人被命運所拘束了,這個人叫標準凡夫。袁了凡起初這個階段真是標準凡夫,完全受命運的支配,自己一絲毫動彈不得,聽命運在那裡擺布。命運,實在講既然是人自己製造的,我們自己隨時、隨處、隨意可以更改。以往楊仁山居士也說得很好,他說一個真正通達佛法的人,明白道理的人,決定不會被命運拘束,而能夠造命,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這真正是明理通達之人。

  更往上一著的,他能夠把三界生死這個問題能夠解決得了;換句話說,這就是所謂的超越生死輪迴,他能辦得到,這是確實的事情。而且再告訴諸位,要想超越六道生死輪迴,這個事情不難,一生當中決定可以辦得到。你要說是我這一生要大徹大悟,要成佛作祖,不一定能辦得到,這個事情很難,擺脫生死輪迴這個是可以辦得到,而且是人人都可以辦得到。換句話說,古德先賢在教學的用心都是教我們不可以聽天由命,隨業流轉,這是凡夫。英雄豪傑要創造命運、改造命運,不但為自己,要為一切眾生造福,這是在學佛,佛法修學的目的。

  虛老和尚所說的第四個條件,決定行門,這一門稍稍可以緩一點,但是不能把這個時間拖得太長,拖得太長於我們修學是不利的。所以我們在今天,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叫我們相信因果,這是佛門真正的第一課,怎麼樣叫我們能相信因果。佛法是給你從理論上下手,不是表演一套給你看的,表演那一套也未必是真的,縱然是真的,中下根性的人會相信,頭腦聰明的人不容易接受。理論上通達了,這個問題真正得到一個答案,然後建立信心。修學一定要從根本上下手。在決定行門裡面,剛才講了,行門頭一個要求解,求解必須要一門深入,要在一部經論上下功夫。我們在座的同修,可以說背書最好的年齡已經過去了,背書最好是在小孩,已經過去了。現在我們再幹這個事情是亡羊補牢,雖然不晚,可是比較要苦一點。譬如講現在背《四書》,從前人背一部《四書》三個月就完成了,現在我們背一部《四書》要花兩年的時間,還不能很熟,得花兩年時間,從前小孩三個月就行了。

  我們講堂有一個居士,他最近到美國去了,他去一年再回來,鄭石岩居士,他從前常到我講堂來,聽聽我講的東西,他覺得很有道理,他回家去叫他小孩去背《四書》,背《唐詩三百首》。他小孩多大?一個是念幼稚園大班,一個念中班,他告訴我,這兩個小孩,《唐詩》跟《四書》都背了一半。現在大概又有四、五個月我沒有看到,可能已經背完了。所以我就告訴他,現在我們學校教育是九年教育,因此在升學的競爭沒有那麼樣的嚴重,我就告訴他,你這個小孩在小學這個階段,不要去競爭升學,背古來的典籍,他能夠在幼稚園把《唐詩》背完、《四書》背完,要常常叫他複習不能忘掉,最低限度要叫他背一百遍以上。另外在《諸子百家》裡頭選好東西,都叫他背,總在小學六年過程當中,所有的東西統統把它背過。到了初中之後,他將來讀書一帆風順,至少在國學根底上他已經奠定了基礎,已經把根基打下去了,所以以後無論學什麼東西,一帆風順。所以這個事情,小孩小的時候父母要留意,這個時候一疏忽,以後真是苦不堪言,所以做父母的應該有這個責任。學校功課讓他及格就可以,把這個時間要用在經典上。他本身學佛,他說我們佛經要不要背一部?我說也可以,選擇一、二種教小朋友背也可以,總是以中國國學為主。人家去幹,在家去幹。

  印祖在序文裡面,我們這個序文不講,但是他這個重點的意思要略說一說。他給我們講修正這個綱領,首先提出了聖道,這個聖道,世出世間聖人所教給我們的,所謂是從凡至聖之達道,他老人家提出兩個字,一個是明,一個是誠,誠明。誠這一個字,在世出世法裡頭都是修學的中心。你看儒家講誠意、正心,這是學問的根本。佛法裡面,菩提心裡頭的至誠心,菩提心在《觀經》裡面所說的,《觀無量壽佛經》裡面所講的,第一個就是至誠心,誠到了極處,第二是深心,第三是發願迴向心。可見得菩提心是建立在誠意、正心的基礎上。我們也可以說,佛法是講了三條,至誠、深心、發願迴向心,儒家講兩條,誠意、正心,他的正心就相當於菩提心裡面的深心和發願迴向心,這是正心。

  如何叫我們這個意能誠?必須要做格物致知的功夫。這個序文裡頭說得很好,諸位自己去看。在我們佛法修行,要將你的菩提心現前,必須先要斷煩惱障、要斷所知障,這兩種障礙去掉了,菩提心才現前。儒家教學也一樣,你要做到誠意、正心,先要斷煩惱,格物就是斷煩惱障,致知就是斷所知障,只是名詞不同,意思是一樣的。儒家說得簡單,因為它的典籍分量少,說得簡單,佛法經典多,文字多,說得詳細,所以儒與佛可以融會貫通的。誠在佛法裡面講也就是定,誠意就是定。曾國藩解釋這個字,你看他在《讀書筆記》裡面解釋誠這個字,什麼叫誠?一念不生的時候叫誠。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心動念,這不誠。所以誠是真心,在佛法裡面講,誠是大定,這個是從體上說的,就是真心。在佛法大意裡面講就是自淨其意,自淨其意就是誠。

  有體當然它就起作用,作用呢?作用就是明,這個明字就是佛經裡面講的觀照,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一切明瞭,樣樣都不迷,都明瞭、都通達,這就是明,這就是智慧,也就是所謂的省察。在佛法大意相當於改過積善,所謂是諸惡莫作,這是改過,眾善奉行,這是積善。誠明到了極處,功夫達到極處,就是聖人的境界,在佛法稱之為佛菩薩。像《華嚴》裡面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一點就是大師在序文裡頭提出給我們一個中心的宗旨。

  這個意思如果我們再把它說得淺顯一點,誠就是如如不動,不動不是說身坐在那裡不動,不是,我們在人事環境一切應酬裡面保持著你心不動,這就是誠,這叫誠意。心不動,一切境界裡頭,眼見色、耳聞聲,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我們一定要學在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如如不動的相,大家能夠這樣修才能夠修如如不動,這修誠,這是真正的功夫,佛門裡面講功夫是講這個。這種定實在講就是楞嚴大定,行住坐臥都在定中,不是盤腿面壁那叫做定,那個定不管作用的。像你們有許多做老師的,在學校上課,面對著學生,一面上課,一面就是大定,講得頭頭是道,說而無說,無說而說,這就是定,如如不動,可見得這個定是有作用的。你們聽,如果聽入了定,聽而無聽,無聽而聽,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你所聽聞裡頭,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個會開悟,聽了會開悟的,這叫會聽。會說的,他無論怎麼個說法,他也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不起心、不動念,說了也開悟,在說法的時候他有悟處。時時有悟處,處處有悟處,哪個地方不是道場?

  明,這是智慧,智慧照見的作用,這是真正的學問,所謂是不取於相,對於一切相確實了解,所以在一切相裡頭他不取,不執著,不取相,這是真正的學問。說得更簡單一點,也就是所謂看破放下。誠是放得下,明就是看得破。看得破了,於世無求,雖然於世無求,你的應用自在,一切都不會缺乏,你是自在的,能放下就於人無爭。我們這樣修學,在世間與大眾相處我們能隨緣,所以這個生活也是多彩多姿,不是呆呆板板的,是多彩多姿的。呆呆板板的,諸位要知道是小乘佛法。

  小乘佛法它是著重在事相上的修持,大乘佛法是活活潑潑的。小乘法裡面這個戒律,譬如說唱歌、跳舞、看戲,這些都禁止的,為什麼?怕你這個心受干擾,因為小乘人功夫不到家,定力很薄弱,怕一入這個境界心就動了,道心就退了,被破壞了,所以要嚴格的制止,決定不能夠接近。大乘法就隨便了。所以諸位要看到敦煌石室裡頭那些壁畫,佛教裡面叫變相圖,你去看,佛在那裡說法,旁邊菩薩、阿羅漢,當中天女在那裡又唱歌、又跳舞、又散花,一面在講經說法,一面在欣賞歌舞,大乘的教學。大乘佛法的修學跟小乘不一樣,載歌載舞,小乘人看到嚇得趕快跑,躲起來了,大乘菩薩不是這樣的。所以這我們都應該要曉得。大乘菩薩人事隨緣,雖然隨緣,怎麼樣?他內心不變,他的心是清淨的,他的心是不染污的,看破放下是要在事相裡面用功夫,不是看破放下躲在深山上,把這個社會隔絕掉,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真正的看破放下是在紅塵裡面,這個是真學問。但是初學,五年學戒,那是建立基礎。所以到高級的佛法,高級的修行,他的作風是非常的開明,我們應當要曉得,佛法它修學是有一個次第的。

  序文希望同學們自己好好的去看,看了諸位如果有問題,在課堂裡可以提出來,有問題可以提出來,提出來的時候,你們寫個紙條,放在我這個講台上,我上課的時候給諸位解答。因為這一次也是時間受了限制,我給諸位講大意,這個註解,我們僅限於諸位用的這個本子,在這個本子裡面,我是希望在這十天當中,諸位看就看這個本子。另外那個白話本子大家帶回家去看,這十天希望看這個,多看幾遍,有問題都提出來。經典也是如此,看這幾種經,有問題都可以提出來,我給大家來解答。

  我們現在看它的本文,這個也是第一「立命之學」。它是一共有四篇,這是第一篇,在這一篇就說明了改造命運。我們不照這個文一句一句的講,照這個講很耽誤時間,我們還是說大意,我們照著這個本子來講大意。袁了凡是明朝時候的人,也是明朝末年,與明末四大師同時代,明末四大師就是蓮池大師、蕅益大師,他比蕅益大概要早一點,與蓮池大師時代差不多,差不多跟蓮池大師是同時代的人,比蓮池早一點的就是紫柏與憨山,這是明朝末年佛教裡頭四位最著名的大德。他們的著作在台灣也曾經有多次的翻印流通,所以四大師的文章我們很容易可以得到。他姓袁,名字叫黃,就是紅黃藍白黑的黃,別號,那個不能叫別號,叫字,從前人有名有字,字是坤儀,乾坤的坤,儀表的儀,坤儀先生。如果我們照公元來算,他出生在公元一五三五年,今年是一九八二年,所以大家算的時候,很好算,他是出生在一五三五年,他死在一六0六年。他是現在,那個時候是江蘇吳江人。他有一篇傳記,這個傳記上都有,後面有《袁了凡居士傳》,在二十九面,這也不必介紹了,諸位看看就曉得了,諸位去看看就知道了,有個傳記在後面。

  了凡先生說,先敘說他自己一段故事做為緣起。這篇東西大家也注意到,他是教他兒子的,不是教化大眾的,所以這個裡面有些口氣完全是父親教誡子女的口吻,我們曉得這個性質,不是給別人的,是給他兒子的,說明他自己改造命運的經過,給他的後人做參考。他的童年,童年是二十歲以前,我們中國古禮,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成人了,十九歲以前都叫做童子。這就是說,在童年未成年的時候,他的父親已經過世了,他的母親就叫他不要去念書。為什麼?家境很困苦,念書謀求功名不是一樁容易事情,所以就叫他學醫。她說學醫有兩個好處,第一個,醫道將來可以能夠自己在社會上謀生,不成問題,靠這個來生活;另外一個可以救人,所以這個用心都是非常之好。同時她說也是你父親在世的時候的願望,希望將來小孩能夠從事於這樣的一個職業,既可以謀生,又可以救世。這種存心非常之好。於是他就接受他母親這個意思,就不再念書了,就去學醫,這是前面有這麼一段事情。

  以後他在慈雲寺遇到一個老人,這個老人一見面,當然也很有緣分,經上講「修髯偉貌,飄飄若仙」,看到是仙風道骨,看到這樣一個老人。修髯,髯是鬍鬚,鬍鬚很長,相貌很莊嚴,遇到這麼一個人。他見到這個人,就對他很恭敬。諸位這個地方要記住,你見到這樣的人恭敬一定會有好處的,你要見到人不理會他,好了,他也不理你了,這種有學問、有道德的人能夠親近他,一定佔便宜,可是自己要有禮貌,如果沒有禮貌,人家不會理你的。他給他敬禮,向他請安,老人就跟他講了,老人會看相,一看到,你是個做官的人,仕路中人,做官的,叫他明年就要去進學,為什麼不念書?我們看了這幾句話必然會奇怪,他給他一敬禮,這個人馬上就給他說,你是仕路中人,你是做官的,這個我們還可以,他看相,這個人是像個做官的樣子,他有這個命,怎麼曉得他沒念書?前面一定有問對,文章都省掉了,這是必然的。文章所記錄下來,都記錄最重要的幾句,不重要的就不必要再囉嗦了,就省略掉了。所以就叫他進學去念書。了凡先生就告訴他這個緣故,為什麼不讀書。以前是念過幾年書,現在廢棄了,想去學醫。

  他就問這個老先生他的姓名、他的籍貫、他的住處。老人告訴他,他姓孔,雲南人,他是精於易理,得到邵康節的真傳,邵康節是宋朝人,就是此地講邵子皇極數正傳。邵康節的《易經》研究,在易學上是很有名氣的,看相算命與《易經》有很密切的關係。現在的江湖先生靠不住,那是什麼?有的時候看比較有一點靈驗,他是看人多了,天天接觸那麼多人,經驗多了,憑經驗來說的,不是憑學理來講的。這孔先生了不起,人家是憑學理來斷的,所以他斷得正確,跟這些江湖術士不能夠相提並論,這是我們要曉得的。你遇到這樣高明的人,他給你來算,給你排個八字,那很正確,但是不是一般算命看相的他們能夠做得到的。

  孔先生講,我這一套學問,看看你,跟你很有緣分,你也可以學,我應該把這個傳授給你,把這個東西教給他。他當然看了也很高興,就把這個孔先生領回家跟他母親見見面,他母親也歡喜,好好的招待他。同時,你看並不是完全就相信,好好的招待他,試驗試驗,看他那個卦靈不靈,試驗試驗。結果他算的確實算得很準,當然這個準都是算他過去,他所講的與過去確確實實是相當的準確,這樣他的信心才建立了。信心不容易,很難很難,如果沒有信心就沒有成就,你成就大小與你的信心成正比例。

  我自己求學,我給諸位說,與宗教接觸,我過去抗戰勝利以後在南京念書,勝利以後我回到南京,在南京念中學,第一個接觸的是基督教,基督教接觸兩年,星期天都去做禮拜。《新舊約》我看了好多遍,看過四遍,比一般基督徒都用功。問題是沒有信心,所以不能成就。我在《新舊約》裡提出來七十多個問題,牧師沒有辦法解答。他沒辦法解答,他不說他沒有學問,他不謙虛,他還說我太頑固了。我更不服氣,你要謙虛一點,也許我還會信你;他太不謙虛,他不說他不對,他說我頑固。所以這個事情就算了。同時在那個時候接觸伊斯蘭教,回教,我對回教有好感,也很有興趣,他們那個經典叫《古蘭經》,與我們中國倫理有一點接近,他是推崇孝順父母、尊敬師長、照顧親戚朋友,它在教義上有這些,所以我對它有很好的好感,但是也沒有繼續再去研究。伊斯蘭教的典籍就是文獻不普遍,太缺乏,一直到台灣,《古蘭經》才從此有翻譯,台灣現在才找得到,過去在大陸上幾乎找不到中文本的《古蘭經》。佛教呢?你看看外面佛教寺廟的樣子,那根本就是迷信,怎麼會起信心?簡直就不可能。

  所以我學了佛之後,每個人知道我的,都是老朋友,都奇怪,你怎麼會搞這個?幾乎都不能叫人相信,連我自己想像都很難相信,我怎麼會去搞這個東西去了?這個信心是方老師那裡建立的,我們對這個老師信得過,真正的尊敬他,他給我們介紹的,說佛學是最高的哲學,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從他口裡說出來的我們信得過,所以才發心去研究,愈研究愈真實,證明老師所講的這兩句話正確,沒有欺騙我們。如果我們對於老師信心不足,那就像以前我接觸基督教、伊斯蘭教一樣,對它的教義了解一個大概就把它丟在旁邊去了。所以信心非常非常重要。方先生的學問、道德,的的確確值得我們尊敬,就像袁了凡遇到孔先生,他對孔先生尊敬,他對孔先生算的那個確確實實都很靈驗,真的相信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