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大願精進力夜神章 (第十八集) 1987 檔名:12-005-0018
請掀開經本,八百五十三面,倒數第二行,最後兩個字開始:
【善男子。譬如日輪。體無晝夜。但出時名晝。沒時名夜。】
從這個地方開始。這一段是佛以比喻來說明。在佛的言語裡面,我們會體會到許多的事實。現在我們知道這個地球是圓的,繞著太陽運行,有自轉、有公轉,現代人知道。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知道這個事實真相的人不多,但是往往我們在佛經裡面所看到的,佛是有意無意都把這些現象給我們說出來了,此地也能體會到。『日輪』就是太陽,太陽沒有晝夜。就一般人習慣上來說,太陽出來了,這是白天;太陽下山了,這是晚上,實際太陽本身沒有晝夜。下面就合法說:
【菩薩智輪。亦復如是。無有分別。亦無三世。但隨世間及菩薩智輪威德力故。於無別中建立差別教化眾生。言其止住。前劫後劫。染淨多少。】
這是合在法裡面說。『菩薩智輪』,這就是菩薩稱性的般若智慧。用智輪這個名詞,我們在大乘經典裡面看得很多,佛常常用。輪,一般代表圓滿,代表空有不二,代表性相一如,所以它的含義有相當的深度。「菩薩智輪」就像太陽一樣,也是沒有『分別』的,也沒有『三世』,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佛給我們講「三世」,是隨順眾生的知見而說的。所以常言說到,佛依二諦說法,二諦就是真諦、俗諦,佛說法總不外依這兩個原則。依俗諦,就是依眾生的知見,依眾生的常識,這樣說我們眾生容易明瞭,容易接受,也容易體會到。可是有時候佛依真諦而說法,真諦是他自己的境界,換句話說,超越我們的常識,我們的思惟、想像、常識都達不到,這個是依他自己的境界而說的。
講無三世也無十方,這個是依真諦而說的。所以十方與三世,你看在《百法》裡面它所排列的位置是在不相應行法裡面。所謂不相應行法,拿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完全抽象的概念,沒有這個事實,是我們分別、執著,它才有;離開分別、執著,它確實沒有。所以這個不相應行法,它不是心法,也不是色法,色法離開分別執著,那個色在,不是不在,確實有,所以色法是依他起性。不相應行法是遍計所執性,換句話說,就是從分別執著上建立的,離開分別執著,決定沒有這些東西。三世就是過去、現在、未來,我們今天講的時間;十方,講的空間。時間、空間都是眾生分別執著產生的現象,所以它不是真實的。在真智慧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所以也沒有三世,也沒有十方。這個境界是什麼?佛在經上不得已說之為一真法界,這叫一真法界。一有分別執著,這一真法界就變成了十法界,其實十法界跟一真法界決定沒有差別。你有分別執著就叫十法界,你離一切分別執著就叫一真法界。所以一真法界裡頭無佛、無眾生,不但沒有這些事,連這些名也沒有,所以起一念分別執著,把一真法界變成了十法界,有十法界之名,也有十法界之實。由此可知,確確實實這個境是隨心轉的。如果不隨心轉,怎麼會我們心一動,就會把境界變成十法界?我們這個心不動了,十法界立刻就又變成了一真法界。真的是心轉境,而不是境轉心。所以覺悟的人,他得自在,他心清淨,轉境界;迷惑的人,他就不自在了,他被境界所轉,他為境轉。
底下就說了,『但隨世間』,所以佛菩薩恆順眾生,這才依種種方便,依俗諦來說法。『及菩薩智輪威德力故』,雖然隨順世間,如果不依「菩薩智輪」,這個說法就不契理了;依菩薩智輪,不隨順世間就不契機。所以佛經稱之為契經,契機契理。『於無別中建立差別』,這就是隨順世間。說「建立」就是隨順菩薩智輪,其目的是教化眾生,所以才說『止住前劫後劫,染淨多少』,這種種差別的現象。再看底下這段經文:
【善男子。譬如日輪。住閻浮空。其影悉現一切淨寶。及以河海。池沼。器物。諸淨水中。一切眾生莫不目見。而彼日輪不來至此。】
這個講太陽現影子,『譬如日輪』,它就指上面這個比喻。我們中國人有個俗話說,「千江有水千江月」,用月亮來做比喻,這個地方用太陽來做比喻,是一個意思。哪個地方有水,這個水要是清淨,太陽的影子就照在水中。那個太陽來不來?不來,太陽不來,水裡面就現影子。什麼地方有水,什麼地方就現,水就是緣,有緣它就現,現的這個影子是不來不去,這個現象我們很容易明瞭,為什麼?常常見的現象。它比喻什麼?這底下經文就說:
【菩薩淨智圓滿日輪。亦復如是。】
把太陽比作佛菩薩的般若智慧。
【出諸有海。住佛實法寂靜空中。無有所依。】
這一句是講佛自住的境界,《楞嚴經》上講,佛與大菩薩「自住三摩地中」,這個也就是三摩地中,用的名詞、語句不相同,境界相同。在這一句當中,我們要注意的就是實法寂靜,實是真實,揀別不是虛妄。什麼法是真實,什麼法是虛妄?在佛法裡有一個很簡單的區別,凡是有生滅的就是虛妄的,凡是不生不滅的就是真實的。我們用這個標準來觀察一切法,我們講這個世間動物,我們人也是動物之一,人有生老病死,是生滅的,有生有滅,佛說這個相是虛妄的。我們今天看這個大樓、看這些桌椅,這雖然很新,過個幾十年它慢慢就變壞了,它也是生滅的,這是虛妄的。再大一點,看看星球,星球有成住壞空,也是有為法,也是生滅的,這皆是虛妄相,不是真實的。
什麼東西是真實的?虛空好像是真實的,千萬年來虛空是如此,現在還是如此,虛空沒有變化,所以這個虛空不是生滅法。在《百法》裡面,虛空的確沒有排列在有為法裡,它排在無為法裡頭,叫什麼無為?叫虛空無為。是不是真的不生不滅?不是的,不是真的。那不是真的,難道虛空還有生滅?確實有,我們見不到。《楞嚴經》上說「迷妄有虛空」,禪家有「粉碎虛空」,可見得虛空不是真正的無為法。無為法有六種,真正的只有一種,「真如無為」,其餘的五種是相似無為,虛空是屬於相似的無為。佛住在什麼地方?佛住在真實的無為,就是真如無為法中,這就是『實法寂靜空中』。這個「寂靜空」不是虛空,寂靜空通常我們講真空,因為它能現一切萬法,雖然它本身是一法不立,但是它能變現一切法,所以這個空不當作無講,這個空是有的,不是無。
『無有所依』,這是到真正的清淨自在。人要有個依靠,那離了這個依靠怎麼辦?他就恐怖了,就不自在了。所以佛是無依道人,真正獨立,這頂天立地。這在禪家講,就叫做「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都是說的我們自己真心本體,因為沒有相,所以才能夠盡虛空遍法界現相。《楞嚴》上說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當處,所以它不來不去,沒有來去。現相不現相不是自己意思,因為佛菩薩自己沒有意思。怎麼現出來的?是隨著眾生而現的。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就應現,就有應。所現的這個相是如其所感,因此所現的這個相就不一樣,隨著眾生的心現相。眾生心清淨,就現清淨相。你像菩薩有感,佛現那個相就是菩薩相,跟他一樣的清淨;我們凡夫有感,佛立刻現凡夫相;畜生有感,佛就現畜生相,為這些畜生說法;乃至於餓鬼、地獄,他要念佛,佛就現地獄相、現餓鬼相。像地藏菩薩在地獄現地獄相,不是我們現在看到這個地藏菩薩的相,我們看到是人相,是示現在我們人間,他在鬼道裡面,示現的是鬼相。所以這些示現隨著眾生心感而現的,所以才能夠隨類現身。
【但為化度諸眾生故。而於諸趣隨類受生。】
這剛才講了,就是隨著眾生他現身。他現的這個身,我們凡夫看到也是個生死身。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住世八十年,八十歲就入滅了。這個八十歲是我們中國人說的虛歲,實足年齡釋迦牟尼佛是七十九歲,七十九歲入滅的。我們中國人連頭帶尾都算,八十歲入滅的。其實佛沒有生死,這個生死是示現的,他真的沒有生死,我們凡夫看到有生死,他沒有。所以:
【實不生死。亦無染著。無長短劫諸想分別。】
我們凡夫有的這些佛菩薩統統沒有,乘願再來,好像唱戲表演給我們看的,其實他沒有這些事情,這個很自在。我們今天到這個世間來,無可奈何,隨著業力來的,這個很苦,而不是乘願再來的。其實在我們這個世間,乘願再來的同修,實在講也有不少。過去生中修行修得很好,這一世又來了,來了怎麼樣?來了就迷了,有隔陰之迷,這一迷不要緊,迷了還退轉。我們舉古人一個例子,這歷史上這是記載得很詳細的,像蘇東坡。蘇東坡的前生是禪宗五祖戒禪師,你看前一生功夫不錯、修行不錯,第二生乘願再來了,來了就做官去了。官也沒做得好,你看常常貶到海南(南海),貶到這些邊地,他就退轉。蘇東坡的後生,這歷史上還是有記載,官就做得更小了,大概相當於現在縣政府的科長的樣子,這是一世不如一世。還算不錯,還沒有失人身,記載的時候記載了三世,第四世就不曉得了。這是一世不如一世,算他前世修得好,沒有墮三惡道,但是在人中,一世不如一世。
大修行人會不會退轉?會,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看到的,那個功夫就不是五祖戒禪師能夠相比的。「住菩薩道,供四百億佛」,乘願再來還是有退轉,還是有隔陰之迷,這個事情麻煩,真正麻煩!要到什麼時候乘願再來也不退轉,像佛經上所講的這個樣子?經上也常說,八地菩薩,不動地。我們這一章經文,大願精進力夜神就是八地菩薩,他要乘願再來就跟佛一樣,遊戲神通,他不會退轉,他不迷,不會迷失,不會退轉。可是要修到八地不容易!就小乘法裡面來說,三大阿僧祇劫修成佛道,三賢位是一個阿僧祇劫,一個阿僧祇劫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有三十個位次。初住之前那一段時間不算,證得初住這個時候開始算起,一個阿僧祇劫才能到十迴向菩薩;第二個阿僧祇劫,這登地了,初地到七地,兩個阿僧祇劫;到第三個阿僧祇劫才到八地,不容易,實實在在不容易!
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他們的心願都希望眾生快快的成佛。快快的成佛有沒有方法?有,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叫你念佛求生淨土,就這一個方法,沒有第二個方法。第二個方法都要經三大阿僧祇劫,無量阿僧祇劫。只有這個方法最快,這個方法哪怕是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下下品,他的果報圓證三不退,這個不得了。圓證三不退是什麼地位?最低的地位,八地菩薩,換句話說,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再乘願再來就不會退轉,沒有隔陰之迷。這個是其他法門裡頭我們看不到的,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千經萬論裡頭沒有這個說法,十方諸佛世界裡頭也沒有這個事情,唯獨西方極樂世界特別,這是個特別法門,信的人這有福了,他一生成佛了;不信的人他沒有福報,他還要在六道裡頭長劫輪迴,那很苦。
所以學佛,如果在一生當中真正體認到念佛法門,一心念佛,把世出世間法統統放下,直截了當取西方淨土,這是上上根,這是最有智慧、最有福報的人。《彌陀經》上說得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所以能信、能願、肯念佛的,那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這種人不可多得。一到西方世界就是華嚴的境界,即使是凡聖同居土,因為他那個凡聖同居土跟十方諸佛的凡聖同居土不一樣。名字叫凡聖同居土,實際上就等於實報莊嚴土,因為它四土當中沒有界線,是融合在一起的,實際上就是《華嚴》上說的一真法界。但是因為我們到那裡去,見思煩惱沒有斷,對這種人來講,就叫凡聖同居土。如果見思煩惱斷了,就說作方便有餘土,實際上都在一起,生活環境沒有一絲毫的差別,這是西方極樂世界最殊勝之處。下面有一段解釋,這裡是:
【何以故。菩薩究竟離心想見一切顛倒。得真寂見見法實性。】
這些地方我們要注意,為什麼?也是我們的學處,我們要跟他學。『菩薩究竟離心、想、見』,這三樁事就是凡夫不能見性,不能成佛的大障礙。換句話說,這個地方說八地菩薩,八地菩薩沒有心、沒有想、沒有見。這沒有想、沒有見,我們還能體會,這沒有心怎麼行?這個心是指的妄心,就是八識。八地菩薩沒有了,因為八地菩薩轉阿賴耶成大圓鏡智,他沒有了,所以菩薩有智輪,菩薩沒有心意識了。因此菩薩也沒有妄想了,這個妄想是心所法,菩薩也沒有一切見解了,真真實實的把這個分別妄想執著斷得乾乾淨淨,這就叫「究竟離」。這些就是心、想、見,這個都叫做顛倒,這些迷惑顛倒菩薩是究竟遠離了,就是斷掉了。所以他得到的是『真、寂、見』,他得到的是「真、寂、見」,這個見是佛知佛見,就是《法華經》上講的,「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是佛之知見。這個知見是從真,真就是真如本性(真性),寂靜裡面生出來的。
我們凡夫的這個想、見是從識心裡面生出來的,從心意識裡面生出來的,所以是心意識的心所作用。這個八地以上的菩薩沒有了,完完全全轉八識成四智,所以他沒有了,他用的是真性。他見是用見性見,他聞是用聞性聞,他不用眼識,不用耳識,不用第六意識,不用第七識,他不用這些東西。所以他見到的這個世界是真實的,是『見法實性』。法就是諸法,見的諸法實性,這就是禪家所講的「明心見性」。我們今天所見到諸法是見相,我們見的是法相,我們迷了法性。法相有差別,法性無差別;法相有生滅,法性無生滅。法相裡面,像前面講的生死、染著、長短、分別,有這些東西;法性裡頭沒有,法性裡面是清淨平等。見到性之後,對於這個相才徹底明瞭了,相是什麼相?
【知諸世間如夢如幻。】
《金剛經》上說的「夢幻泡影」。
【無我無人。】
這是真相。所以《金剛經》上也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那不是菩薩,那個菩薩是有名無實的菩薩。真正的菩薩這個四相沒有,四相沒有就是此地所講的境界,決定沒有四相。這都是說菩薩內證的功夫,他自住的真實境界。可是菩薩慈悲:
【但以大悲大願力故。放無垢光廣大圓滿。現眾生前教化調伏。】
這就講的乘願再來了。能隨類化身,與一切眾生和光同塵,來幫助眾生,來教化眾生。這個『大悲』,「悲」是慈悲,這是動力,沒有慈悲,他就不來了。他能夠在這個九法界六道現身,這就是他的大慈大悲,這個力量推動他。度化一切眾生是他的願力,每一位菩薩的願力不一樣,所以成了佛之後,與這個也有關係。照理說佛是功德圓滿,智慧德能沒有一樣不圓滿,而且佛佛道同,決定沒有差別,為什麼有一類眾生跟這個佛有緣,他來了,就得度了。有一類眾生與那一尊佛有緣,這一尊佛度不了他,那一尊佛可以度他。這個與佛菩薩在因地裡面所發的願力不相同。到後來演變成各宗各派的這些祖師大德,各以一種方便,各以一種行門,接引一類的眾生,都與他過去生中的願力有關係。
『放無垢光』,這就是說的清淨智慧,「光」就是表智慧,「無垢」就是清淨。『廣大圓滿』,「圓滿」是講身語意三輪都沒有欠缺,這樣示現在眾生的面前,所以感應道交,『教化調伏』。再看底下一段,底下一段是講的虛舟運物的比喻:
【善男子。譬如船師。常以大船於河流中。不依此岸。不著彼岸。不住中流而度眾生。無有休息。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波羅蜜船於生死流中。不厭生死。不取涅槃。不住中流而度眾生。達於彼岸。無有休息。】
這個比喻跟說法都很清楚,『船師』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船長。船長他駕著一艘大船在河流當中行駛,河流兩邊都是岸,如果靠著一個岸,他就走不成,二邊不著,中流也不住;中流住,那停在這個河流當中這也不行,中流也不能住,這樣度眾生,這是用它來做比喻。『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摩訶」是大,通常在經上講,菩薩指三賢位,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十個位次叫賢位;登了地就叫摩訶薩,摩訶薩是大菩薩,從初地到等覺,這十一個位次我們稱為摩訶薩。這個連著稱,就是從初住到等覺這四十一位菩薩,全包括在其中。所以諸位要曉得,你們在經論上常常看到菩薩摩訶薩,就是這個意思,說這大乘裡面四十一位菩薩。
他們『以波羅蜜船』,《華嚴》裡面講「波羅蜜船」,就是說的十波羅蜜,就是菩薩自行化他,十大綱領,前面六條跟一般的講法相同,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個通常稱為六度,就是菩薩法裡面修行的六大綱領。《華嚴》就把第六般若再展開,展開為般若,方便、願、力、智,這樣和前面布施到禪定,就變成十個科目,我們稱它作十度,稱作十度。但這度這一字它的定義要曉得,我們今天也修布施,也持戒,能不能算波羅蜜?不能算,波羅蜜的意思是究竟圓滿,我們雖然修布施,不圓滿。那要怎樣布施才算圓滿?不是說把你家所有的財物統統施捨掉,那叫圓滿了?不圓滿。圓滿的定義,是要把你的煩惱生死布施掉,那就圓滿了。所以布施是對煩惱的,煩惱裡頭有個大根,這個大根是什麼?貪,布施是對治貪心的,把你那個慳貪的心斷掉了,你的布施度就圓滿了。甚至於我今天我根本就沒有用一分錢對外施捨,我今天這慳吝之心,這個貪心現在斷掉了,你的布施波羅蜜就圓滿了。
這個十大綱領就好像是藥,對治我們十種毛病,你病沒有了,這個功德才叫圓滿。你修這個法門,病沒有治好,這個功德就不圓滿。所以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有許多人布施,為什麼布施?是為了貪心布施,布施增長貪心,這顛倒。怎麼說布施增長貪心?有些人到佛門裡面來捨財,為什麼捨財?聽說佛門是捨一得萬報,這個生意可以做,一本萬利,趕快到佛門來捨財,希望第二天就能夠有一萬倍的利潤收入,這就是為貪心而來布施的,這是錯誤的,沒有這個道理。所以布施是度貪心的,有了貪心修布施,給諸位說,那叫修福,你布施一定得福報,世間的福報,與出世法不相干,就是與無上菩提、與了生死不相干。但是你肯布施,你生生世世有福報,這是真的,我們這個世間人發大財、享大福報的人,都是前生布施多。他沒能成佛,沒能出三界,就是他貪心沒斷,雖然修布施,慳貪的念頭不斷,所以得這麼一個果報,變成世間有漏的福報,這是我們要曉得的。
這十波羅蜜我們只舉一條來說,其餘條條都是對治毛病的。譬如持戒是對惡業的,對我們惡的心、惡的造作,對治這個;忍辱是對治我們瞋恚的;精進是對治我們懈怠、懶惰的;禪定是治我們散亂的病,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所以叫你修禪定;般若是對治愚痴的。所以它每一個課題對治我們一種習氣、毛病,真能把習氣、毛病都斷盡了,這才叫波羅蜜。《華嚴》講得特別詳細,提出十大綱領,文殊菩薩這是他代表的,修十波羅蜜。
『於生死流中,不厭生死,不取涅槃,不住中流』,這個了不起,這才能在九法界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不厭生死」,他肯到六道來,在六道有生死。「不取涅槃」,你看他不同於小乘,聲聞、緣覺怕輪迴、怕生死,他取涅槃,住在涅槃裡面了,所以他不是二乘人。「不住中流」,是連中道也不住,這就是所謂是二邊不立,二邊是空有二邊,生死涅槃是二邊。中道也不存,這是真真實實的菩薩摩訶薩,這是道地的、真的菩薩,這一點都不假,這樣幫助眾生。這個度之一字,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幫助人,無條件的幫助眾生,菩薩確實是有求必應。『達於彼岸』,「彼岸」就是無上菩提涅槃之岸,『無有休息』。
說到這個地方,我特別提醒同修們,這個事情不是一個簡單事情,不容易做得到。你說我們幫助眾生,我們很樂意做的。幫助他「達於彼岸」,我們沒有這個能力,這個彼岸簡單的講就是幫他成佛,我們哪有這個能力?自己都成不了佛,怎麼能幫別人成佛?不成佛就不是究竟彼岸。這個《華嚴經》咱們現在沒有念完,念完之後,也許諸位就開悟。這個經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有這個辦法,那我們人人都可以幫助別人成佛,可以幫助別人到究竟彼岸,用什麼方法?勸人念佛。這個事情是真的,我們看到念佛人,走的時候沒有害病,不生病,怎麼走?盤腿坐著走、站著走,這都是真的,都是事實。
我在五十七年,佛光山第一次舉辦大專夏令營,我在那裡給同學們講唯識。那時候佛光山剛剛建築,只有一個佛學院蓋好了,其他的都是荒山。同學們結業之後,大家送了一個亭子給佛光山做紀念,叫香光亭。那些工人在做那個亭子,才做了一半,那上面頂都沒有做好。有一天晚上月光很好,我們帶著大概有二、三十個同學,在那個亭子裡頭聊天。有一個工人他也加入我們的行列,給我們講了一個多小時的開示,我們恭恭敬敬聽他講。很了不起,這個做泥水匠的工人,他勸我們念佛。他說他家住在台南將軍鄉,他的鄰居有一個老太太念佛念了三年,臨走的時候站著走的。說這個老太婆平時心地非常善良,到處拜拜,神佛不分,就跟普通一般人一樣。三年前娶了個媳婦,媳婦學佛的,所以媳婦就勸她,叫她不要亂拜,在家裡一心一意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淨土。這老太婆很不容易,她就能聽她媳婦的勸告,就專心念佛,這念了三年。臨走的那一天,她一家的兒媳非常孝順,吃晚飯的時候,老太婆就說你們先吃飯,不要等我,她說她要洗個澡。可是家裡人還是等她,等了很久,怎麼洗澡洗這麼久還不出來!她兒子去找她,到浴室裡一看,沒有人,房間也沒有人。她家裡有個小佛堂,結果看到老太太站在佛堂,面對著佛像,手裡拿著念珠,確實洗了澡了,穿了海青,站在那個地方,叫她,她又不答應,走到面前仔細一看,死了,站著走的。所以這個工人給我們說,念佛是真的不是假的,勸我們要好好念佛。
台中林看治居士寫的那個《念佛往生見聞記》,那裡頭都是真實的事情,都不是假的,條條都是真實的。所以我們聽倓虛老法師講他的那個師兄,念三年佛,站著走的,那個功夫了不起。他走了之後,還站了三天,等他師父來替他辦後事。他師父在觀宗寺,那時候交通工具不方便,要走路去、走路回來,把他師父請來的時候,前後三天,他站在那裡站三天,等他師父來給他辦後事。他走的時候清楚,預知時至。他有個燒飯的老太婆,侍候他的,他給那個老太婆說,明天不要替我燒飯了。那個老太婆以為明天有人請他吃飯,所以她明天她就不來了,中午不來。過了中午,過了吃飯的時候,老太婆不放心,不曉得師父今天有沒有吃飯?有沒有回來?去看他,看他的時候,他站在那個地方走了,這個老太婆嚇了一跳,因為從來也沒有看到人是站著死的,沒有看過,沒有見到過,所以找這些護法。這些護法找來之後,誰也不敢做主,趕緊向老和尚報信,到天台山觀宗寺去報信。一往一來,三天。念佛念三年,這種成就不得了!所以這個法門人人可以修,人人可以成就,你不肯修,那你是當面錯過。你們想想看,哪個法門能夠三年成就的?我們看到念佛人三年成就的,那是不知道有多少!所以要度眾生,真正成就,真正達究竟彼岸,就是勸人念佛。
我在離開佛光山到現在十幾年了,當時年輕,那個工人給我們說法,我們聽了也很感動,可是並沒有照做。如果要照做,我大概早已經到西方世界去了,也不會跟諸位見面了。現在想想很有道理,現在看得多,連在外國都是如此。因為前年年初,史清源居士往生,他是民國三十八年基隆的要塞司令,以後退休住在美國洛杉磯,他走,他也是一生念佛,他是台中李老師的學生。他一個月之前就知道,他也沒有害病,一個月之前就寫遺囑,交代後事了。臨走的頭一天,跟他太太說,他說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太太說他胡說八道。人是一點毛病都沒有,身體非常健康。第二天早晨吃早飯,很正常。將近中午,太太給他做了一碗白木耳點心,他也吃了,十一點二十分走了,無疾而終。遺囑上特別註明,火化的時候要撿舍利,他有舍利,你看看!太太不曉得是真走了,以為開玩笑,哪裡曉得他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我以後到洛杉磯,他太太特地來看我,把他前後的事情都告訴我,我們很好的朋友也算是同學。我在洛杉磯講經,他們夫妻兩個都來聽經。他們是念佛人,任何寺廟不去,哪個法師講經他也不聽,他在家裡老實念佛。我到洛杉磯講經,因為老朋友,多年沒見面了,總要來看看我。這是念佛真正的好處,真正做出樣子給我們看。但是他在洛杉磯火化,舍利沒有撿到,很可惜。這是我們不知道美國那個火化爐跟我們台灣不一樣,它那個爐子骨灰燒下去就漏下去,一面漏下去,一面水就沖走了,所以很可惜,我們不曉得美國是這樣的設備。但是美國人有一個很大的好處,他是尊重你家裡人的意見。譬如你家裡人如果叫他不放水,他就會不放水。如果不放水沖走的話,這個舍利確實會撿得到。他遺囑上講有舍利,必定有舍利。所以就這一樁事情疏忽了,大家感覺到很遺憾。美國的殯儀館實在講是非常之好,它的空間很大,房子很大,設備齊全。你要在裡面助念,高聲助念,你說我念八個小時、十二個小時、二十四個小時,他都不干涉的,美國這一點真正是民主,他尊重家屬的意見,你們要怎麼做,他會替你服務。不像我們這邊是有的時候不通人情,有許多地方我們不如美國。
這就說這一切法門裡面,念佛法門是特別的殊勝,實在講這部《華嚴經》也就是講的淨土法門,它把許許多多法門統統給你說明白了,到最後,你看文殊、普賢、善財統統取淨土法門,這個用意就非常非常的深刻。我們再看底下一段:
【雖於無量無數劫中。常勤精進。修菩薩行教化眾生。未曾分別劫數長短。】
這也就是答覆善財童子,善財童子問菩薩,你老人家發心修行到現在到底是多久了,這才一再告訴他,佛與大菩薩住真實境界裡頭,沒有時間觀念,沒有這回事情。講這個『無量無數劫』,這是隨眾生知見來說的,隨俗諦來說的。『未曾分別劫數長短』,是隨真諦而說的,是菩薩自己境界上的。凡夫有這種分別執著,佛菩薩沒有,所以佛菩薩恆住一真法界。但是菩薩的精進修行確確實實從來沒有中斷過,所以叫精進。教化眾生也沒有中斷過,哪個地方有緣,哪個地方就現身,無處不現身,無時不現身,總看機緣。有這個機緣,佛菩薩就現身,就出現了;沒有這個機緣,我們講佛菩薩入滅了。在佛菩薩既沒有出現,也沒有入滅,實在說是說而無說,無說而說,這個境界是常說不思議解脫境界,我們這個經的題目就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這個經文到此地是一個段落,時間現在還剩下五分鐘,我想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