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開敷夜神章 (第十九集) 1986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12-004-0019
請掀開經本七百九十九面,第六行,我們將經文念一段對對地方。
【哀哉眾生。恆為種種生老病死之所恐怖。我當云何為作歸依。令離縛著。永得一切身心安隱。】
從這個地方看起,這一段是說明修行。經文一共是有兩個段落,前面這一段就是生起大悲心,後一段是廣行布施。在這一段裡面有十句,前面兩句我們已經討論過了,今天這個經文是第三句的開始。第一句話,這個十句每一句都是用『哀哉眾生』這句話生起,這也是我們今天所講的同情心、憐憫心。實在說,我們今天這個世界與經上講的非常的相似。這一節所說的是說明眾生為種種苦惱逼迫,身心不安,經上用『生老病死』,無時無刻不是在恐怖之中。怎麼曉得恐怖?那些遭遇到苦難果報的人,他時時刻刻身心不安,我們非常明顯的能夠覺察得出來。即使在一個安定的社會裡面,像所謂的先進的國家,已經開發的國家,一般生活水準都相當之高,也相當的富有,你恐不恐怖?實在說還是在恐怖。沒有得到的想得到,想得到又得不到;已經得到的,要想什麼方法保持不讓它失掉,這就是患得患失,患得患失這就是恐怖的情狀。對身外的財富有患得患失,對於自己的身體亦復如是,常常怕自己生病,所謂貪生怕死,生老病死沒有一樁不恐怖。沒有兒女的想兒女,有了兒女的不曉得要增加多少麻煩,增長許多的牽掛。確實經上講得沒錯,生老病死統統是個恐怖的事情,是個不安的事情,沒有一樣不是苦。菩薩遇到這種情形當然有救護眾生的責任,所以說『我當云何為作歸依』。「歸依」兩個字也是學佛最初入門,歸是回頭,依是依靠。從什麼地方回頭?從生老病死,從種種的恐怖,從這回頭。依什麼?依三寶,菩薩要度他們,要幫助他們,希望他們能夠回頭依靠三寶。三寶靠得住嗎?這點我們一定要搞清楚。
這兩天報紙、廣播我想諸位都看過,一貫道馬上要正式成立一個宗教,天道,沒出三界。哪一層天?他說他也學佛,天有二十八層天,他那個天道是第幾層?我們去看,仔細去觀察,從他提出來的教義、修行的方法,充其量也不過是忉利天而已,二十八層天,欲界的第二層。別說我們不願意去,請我去做天王我也沒興趣,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個不能解決問題。到了天上去之後,還是生老病死,還是憂愁恐怖,這解決不了問題的。真正要解決問題只有皈依三寶,這才能真正解決問題。三寶特別著重的是自性三寶,外面的所謂是住持三寶,這是三寶的形象,這種形象的功德啟發我們自性三寶,這才叫真正皈依處。這個道理不但一般社會人士他不懂,他對佛教產生誤會,認為佛教是迷信,甚至於還有不少已經出家的佛弟子他也搞不清楚,雖然是出家,沒有在教理上下過功夫,沒有遇到真正的善知識,讀誦的經典不多,他當然是不清楚。佛弟子一定要供養住持三寶,那就是你家裡面要供佛像,家裡面要供養經典、要供養菩薩像,菩薩是僧,菩薩就是僧。所以我們供養西方三聖,我們供養經典,三寶具足。我們下面有一部《華嚴經》,有一部《法華經》,有一部《梵網經》,有一部《彌陀經疏鈔》,諸位到這個講台上一看,我們這裡供的是三寶具足,阿彌陀佛是佛寶,觀音、勢至是僧寶,經典是法寶。這是在此地做了一個示範,諸位家裡這樣供養就可以。
一定要知道供養的意義,供養是什麼?就是提醒我們皈依,也提醒我們回頭。佛寶是自性覺,自性本來是覺悟的,現在是不覺,就是迷惑了,迷而不覺,我們要從迷回過頭來依覺悟,覺而不迷,這叫皈依佛寶。可見得佛像作用很大,你要是不供佛像,你把自性覺給忘掉了,你自己都不曉得,你怎麼也想不起來,一看到佛像想起來了,我要覺。看到經典,不管念與不念,經典上這些言語、文字就是從自性覺裡面流出來的,不是從迷惑顛倒裡面生起來的,它是大覺大悟當中流露出來的。所以它代表的是正知正見,最純正的思想,最純正的見解,就是包括了宇宙人生、森羅萬象,他的想法、看法是最正確的。我們從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所謂邪知邪見回過頭來,依正知正見,這叫皈依法寶。僧寶代表的是清淨,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我們從一切染污回過頭來依清淨心,身心清淨,這叫皈依僧。
所以學佛的同學們,你們入佛門來請一個法師給你授三皈依,這就是我自己發願,我正式的學佛,做為三寶弟子。一進門來,首先把這個修行的綱領傳授給你,使你曉得學佛是怎麼個學法。學佛就是學的覺正淨,就是學這個東西。在哪裡學?在日常生活當中學,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起心動念之處,別忘了我要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學的是這個,這是把佛教修行的總綱領傳授給你。所以諸位要記住,皈依絕對不是皈依某一個人,我皈依某一個法師,那個法師是我的皈依師,我是他的徒弟,那個不是,你這個皈依是皈依迷而不覺、邪而不正、染而不淨。你本來就是迷邪染,你這一皈依就是加一倍的迷邪染,怕自己迷得不夠,怕自己邪得不夠,怕自己染得不夠,找一個和尚來給你加一倍。有的人加一倍還不夠,這個廟裡皈依一次,再找那個法師又皈依一次,再找一個又皈依,一生不曉得皈依多少個法師,迷上加迷,染上加染。這大錯特錯了,諸位要曉得。要知道什麼叫做皈依,唯有真正的皈依才能夠永遠了脫生老病死的恐怖。為什麼?清淨了,心清淨,覺悟了,這才是真正的解決問題。
至於覺正淨怎麼個修法?法子太多了,無量無邊,所謂八萬四千法門。這許多的法門修什麼?修覺、修正、修淨。所以你要懂得、要明瞭,什麼方法都可以用,只要能夠幫助我們破迷開悟,悟就是覺、就是正,幫助我們身心得清淨,什麼法門都可以用。當然,佛菩薩、古大德常常教給我們,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一定要正助雙修。好像念書,有主修的、也有選修的。佛法修學也是如此,你在八萬四千法門裡面也要選一樣主修,另外再參照幾樣去選修,幫助你這個主修的,這樣成就就容易、快速。《華嚴》裡面所主張的,主修的法門,經念到後面念完就明瞭了,非常明顯的告訴我們,他主修的法門是念佛求生淨土。普賢菩薩到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可見得這是主修的,當中五十三參這都是選修的。主修的功課是一天都不能間斷,選修的,用得上就用它,用不上就不要了,遇到某個境界現前,我應該用什麼方法來幫助我,那是靈活的運用,不是一天到晚去抱著它,但是主修的這是決定念念不能間斷。你要問《華嚴經》講些什麼?就是講的這個。所以《華嚴經》對我們自己修學來講、對我們的生活來說非常有用,是一部很實用的學術。
真正皈依了,下面這個繫縛、執著當然就離了。這個『縛著』,「著」就是著相、執著,「縛」就是煩惱。拿現在的話來講,就是你心裡頭有那些牽腸掛肚的事情,牽腸掛肚就好比繩索一樣,叫你不自在。你要真正覺悟了,這些牽腸掛肚的事情你就能夠捨掉,你就得自在。捨掉了是不是不問?不是的,因為你覺悟,你以前牽腸掛肚那是煩惱,現在覺悟了,覺悟了那個煩惱就變成菩提。菩提是什麼?智慧。你一見到,一聽到,一接觸到,你就有高度的智慧來處理,處理得圓圓滿滿。心裡頭有沒有牽掛?沒有牽掛,真正得了大自在。告訴諸位,這要真正皈依才能有這個受用,才能夠得到這種享受。如果皈依得不如法,皈依皈錯了,皈到迷、皈到邪、皈到染污,那就不行。所以有很多人說,我沒學佛的時候滿自在,學了佛一身的煩惱都來了,那就是三皈依皈錯了方向。這是修因。後面這句就是講結果,『永得一切身心安隱』,這個話是實話,確實你一得永遠得到,你不會再失掉,身心自在,安穩快樂。我們再看底下一句:
【哀哉眾生。常為世間種種恐怖逼害其身。我當云何而為救護。令其得免一切厄難。安住如來一切智道。】
這是特別悲憫世間有一類眾生,貪而無厭,他當然是苦。這就是所講的『世間種種恐怖』,他的心願永遠是填不滿的,對外面的貪求永遠是無厭倦的,這個事情就麻煩了。時時刻刻怕受惡名,又怕他的財物失掉。實在講多求就多恐怖,你身上一文沒有,走到哪裡睡大覺很平安。為什麼?沒人偷你的,你也不要防小偷、防強盜,小偷、強盜看到你理也不理你。你錢財多了的時候,你得處處都擔心,時時刻刻都在恐怖之中。所以菩薩教給他什麼方法?教他要覺悟,教給他「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你就遠離恐怖。不但是財富,乃至於壽命、眷屬,古人講的沒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諸位要仔細研究袁了凡先生的傳記你就明瞭。實在是如此,命裡面有的,你想丟都丟不掉;命裡頭沒有的,用盡心機去求也求不到。何必多求?你要想你的財富不失掉,有個最妙的方法保證你不會失掉,你發了財趕緊布施,你把它布施得乾乾淨淨,你的財不失掉。你過幾年又發了,發了還要布施,絕對不要積。為什麼?積財就有禍,有些人嫉妒你,會傷害你,盜賊會看中你,你是他的目標,來偷的、來搶的、來綁票的,搞得你一家身心不寧,你不如統統把它布施掉。
台灣現在把關公當作財神來拜,我們實在想不出道理,關公怎麼會變成財神?沒道理,這是迷信,不曉得什麼人造謠言生事。所以關帝廟香火盛,為什麼?大家都想發財。在中國大陸上自古以來供的財神是陶朱公,這個有道理,是希望那些求財的人拿他做一個榜樣,要發財的人。陶朱公他的命真好,大概前生三種布施都圓滿,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所以他一生當中做大官、發大財、又健康長壽,這個果報真是值得人羨慕。他做官,他是越王勾踐的大夫,就是范蠡,那個地位差不多是宰相的地位。國家恢復了,他非常聰明,有智慧,他曉得國王勾踐只可以共患難,不能共富貴,所以他就跑了,國家一恢復他就溜了。當然越王勾踐要找他,他就改姓換名稱為陶朱公,去做生意去了。做生意發了大財,三聚三散。發了大財,統統布施掉,再重頭做起,沒幾年又發了,發了再散,所以中國人用他做財神用意非常之深。你命中有大財富,你要這樣做才能生生世世保住,你的財永遠不會失掉,你命裡頭有那麼多,我散掉了,沒用,沒幾年它自然就來。所以關公做財神我們想不出來,不曉得是什麼道理。
所以菩薩勸這些貪財的眾生,勸他們要懂得散財,這樣才能夠『得免一切厄難』,才能夠『安住如來一切智道』。所以你命裡面有財,這是福報;財怎麼樣運用,那是智慧。像范蠡就是一個很大智慧的人,他命裡頭有大財,他知道怎麼用法,使他的財富與一切眾生又結了多少的恩惠。生生世世與一切眾生有恩惠,報恩的人就多,你在這個世間做事情助手多,為你效忠的人就多,他來報恩的。這些也都不是偶然,過去生中都有很深的因緣,所以才有這樣的果報。學佛,如果把因果報應看得清清楚楚,你的心自然就平靜,念佛才能得一心不亂。你樣樣都放得下,你曉得世法、出世法我們應該用什麼態度,應該怎樣去做,樣樣都做得圓滿。這就是智慧,就是此地講的「如來一切智道」,這個一切智道就是無上菩提,勉勵我們要專求。既然遇到佛法,我們求什麼?我們求無上菩提,求這個。無上菩提裡面法法具足,不但法法具足,而且法法圓融。第五句:
【哀哉眾生。無有智眼。常為身見疑惑所覆。】
『覆』就是蓋覆,也就是障礙。
【我當云何為作方便。令其得決疑見翳瞙。】
這句是緊接著前面一句來的,前面一句是說這類的眾生貪而無厭,當然是特別指財物來說的。這句是講多積蓄的,前面是講貪,這個就是慳吝,自己有的捨不得用,慳吝。經上常講「積財喪道」,積蓄財物的眾生,他不曉得,佛常給我們講財為五家共有,積不住的。所以存錢,給諸位說,不能存銀行,大家曉得存銀行貶值,存到人家的公司行號又怕倒閉,有點錢一天到晚都睡不好覺,很痛苦。佛給我們說錢財是五家共有,這是在古時候。五家第一個是水,大水來了,整個漂掉了,你的房子、財產都被水給淹沒掉了。第二是火,火災,好像這兩天南部、中部都有火災,損失都很重。火會把你的財產燒掉,水會把你的財產漂掉,所以你的財產與它們相共,它什麼時候來拿去,一下就給你拿光了。第三種是官府,官府是講從前在帝王的時代,家裡有一個人犯了罪,抄家,你的家產公家全部給你沒收掉。當然現在民主時代,這是沒有了,在從前是抄家。第四是盜賊,強盜、小偷,他來把你的財產偷去、搶去,所以你的財產也與他共有。也許你說那四種大概我還遇不到,可是還有一種你沒法子的,叫敗家子,你一生的積蓄到他手上幾天就給你花光了。所以一定要覺悟,財不屬於自己的,縱然自己命裡頭有大財富,還是不屬於自己的,什麼時候遭難有變化,沒有法子預料。古人有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你沒法子預料。所以有了錢,學陶朱公,趕緊把它散掉,做社會慈善福利事業,這個最好,這是真正用得最得當。
在今日之下,在我們台灣可以說是相當的富裕。這種富裕是物質,物質上是相當的富裕,可是在知見上來講,也是相當的貧乏。因此我們是富而不樂,雖然有富,提心吊膽,愈是有錢的人愈痛苦。台灣到底安穩不安穩,這個世界上哪個地方太平,哪個地方能保住性命?所以我在國外就遇到很多移民到外國去的,我一遇到就笑笑,又一個來受苦的。他在台灣日子過得好好的,自己有房子、有錢,家裡還可以請幾個佣人,舒舒服服的,到了國外什麼都得自己做。為什麼要跑到國外去?怕的是台灣有災難,到時候跑不了。我就告訴他,其實不是台灣有災難,是你自己有災難,你看台灣沒有難你就到這受難了。糊塗,實在是糊塗!我在國外都是勸華僑回台灣來,這個地方是福地,這個地方是真正的寶島,今天世界上任何一個地區比不上台灣。我還是常常往外頭跑,跑那是沒有法子,每個地方邀我去講經,沒有法子,但是也能夠多了解一些。所以我們自己一定要愛護這塊淨土,要能夠保持它的繁榮。但是要真正能夠保持這種安和樂利的生活,給諸位說,一定要大家都覺悟,要大家都覺悟,一定要大乘佛法。
所以我們今天這個財,我們多餘的財要用在什麼地方?用在弘揚佛法上。我們今天,我自己本身沒錢,我要有錢我很會用。我有錢決定不蓋廟,為什麼?廟蓋好了讓那些人去打架,爭名奪利,那個造罪業。我有錢也不辦醫院,醫院已經很多了,不必再辦了。也不必搞慈善救濟事業,現在大家都是吃得飽穿得暖,救濟什麼?我告訴諸位,我要有錢,每天把三家電視台一個電視台買兩個小時的節目,我有錢我幹這個事情,我請國內外這些高僧大德,請他們來跟我講佛法,把佛法、正法送到每個人的家庭裡面去。如果每天電視上有兩個小時講經的節目,我們台灣只要一年,我們的精神生活世界第一,物質又第一,我們這個小地方就是今天地球上的極樂世界,那一點都不假。
我們今天是沒有這個力量,做不到,但是這是一條正路,這在今天來講是用錢用得最得當的一種用法,就是如何能夠令大眾覺悟、令大眾回頭。今天台灣雖然說學佛的人多,大多數學佛的同修都迷信,都不了解佛法的意義,真是盲修瞎練。這個沒有用處,無濟於事。就是連三皈依都搞不清楚,你說那有什麼法子?這是佛法修學基本的綱領都弄錯了,方向都搞錯了。如果這個社會對佛法沒有誤會、沒有隔閡,都有相當的認識、理解,我敢說沒有一個人不學佛。什麼樣的宗教在台灣都不會盛行,為什麼?沒人去的,大家會選擇。佛法沒有人弘揚,大家精神生活苦悶,所以有許多宗教起來了,信徒也那麼多,那都是沒有遇到佛法。這是很值得我們惋惜的一樁事情,我們要認識,我們要了解。
知道財為五家共有,你就曉得散財非常的重要。能夠散財,這就是有智慧之眼;積而不散,那就好比眼睛長了翳,這是見不到事實的真相。方便法就是為他決疑,令他生信,這是真正保全他的財富。佛法不欺騙人,佛法絕對不佔人的便宜,佛法是願每一個眾生都過得很幸福,每一個眾生具足大智慧,每一個眾生都能在一生圓成佛道,這是諸佛菩薩共同的願望。所以供養三寶是為了利益眾生,三寶享不享受?三寶不受用的。再給諸位說,佛法講中道,最尊重中道,「中道第一義諦」。什麼叫中?不偏不倚就叫做中。因此佛法有它的時代性,它在每個時代它都是中道,這是佛法可貴之處。在以往農業時代,我們供養三寶是要建大的寺院,建大的道場。為什麼?幫助那些發心修行的人。那個時代可以,出家人能夠大家居住在一起共同的研修,在家的居士每年都有很長的假期。在農業社會,像過年差不多秋收以後就沒有事情,在明年春耕之前,至少有三個月時間的假期。所以從前農業社會過年,臘月初八就開始過年。過到什麼時候?過到二月二龍抬頭,你看這個年過得多長。現在過年大概只有二天、三天,以前這個年差不多要過將近兩個月,快到兩個月的樣子,那個是不一樣。因此在家的同修他可以利用這段的假期到寺廟裡面去修行、去聽經,寺廟裡面在家同修可以掛單。而且佛門慈悲,不管你有沒有受過三皈,你有沒有學過佛,只要你到寺廟去住,寺廟裡有房間,絕對不會拒絕,任何人都可以到寺廟去住,到那邊聽經,跟大眾在一塊修行。它需要那麼大的場地,需要那麼多的房屋,而且建築非常的華麗,跟皇宮差不多,這叫莊嚴道場,這是那個時代的。
在今天這個工業時代,給諸位說,那種方式永遠是過去了。今天要建立這個大道場,試問問你們一年當中能不能去住三個月?那要那麼大的地方幹什麼?所以諸位要曉得,今天的道場像我們這樣就行了,就可以了。再要有錢怎麼樣?我們這裡現場錄影、錄音,把這個錄音帶拿到廣播電台去廣播,把佛法送到每個人家裡去,把錄音帶送到廣播電台去廣播,打開收音機都能聽得到,今天建立道場是這個建法。所以真正有錢怎麼樣?應當辦一個廣播電台,這是今天的大道場。我們佛教自己辦個廣播電台,每天請幾個法師講各種不同的經,你喜歡聽什麼經,到什麼時候打開電視你就聽到。今天佛門大道場應當是廣播電台跟電視台,不要再搞寺廟,那已經過了時,所以有現代化的道場,諸位要懂得這個意思,這樣才能所謂普度眾生。
我們看到這些稍微規模大一點的寺廟,現在都變成了所謂觀光道場,都是觀光區。觀光也好,給國家帶來一筆財富。我聽說現在大陸上的寺廟、名山古剎都修好了,都修復了,進去要買門票,一筆收入,裡面有茶點、有素菜,又是一筆大收入。還有些寺院裡面有招待所,還可以在裡面住幾天,當然都要收費的,跟觀光旅社收的價錢差不多,是一筆很大的財富。日本的寺廟也是如此,日本的寺廟也是賣門票的。所以要曉得,在某一個時代我們應該要怎樣做,要怎樣修,要怎樣把佛法發揚光大,真正叫眾生個個都能得到利益。第六句:
【哀哉眾生。常為痴暗之所迷惑。遠離善法。我當云何為作慧炬。照彼無明。令其顯見一切智城。究竟解脫。】
這個地方是講迷惑的眾生,迷什麼?迷了自己的覺性,換句話說,迷失了真性,迷失了覺正淨。雖然迷失,他還是造作許多的善業。這些善業的果報,佛經裡面常常講的,有漏的福報。有漏的福報,果報通三世,也通六道。他有大福報他來生能不能到人道裡面來享?很難,對於一個迷失自性的人來講很難。從什麼地方看?從他死去的時候那個情形來看。佛在經上教給我們,說我們現在的人身,現在已經得人身的人,我們死了之後,來生再得人身比例很小,來生不得人身這個比例非常之大,經上有種種比喻來說明。佛這樣說,我們仔細觀察,覺得佛所說的話很正確,佛沒亂說。凡是臨命終時,這個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一生沒學佛,他一生行善,他來生會得人身,清楚。如果病得很重,走的時候很痛苦,甚至於在病重的時候家裡親人都不認得,這樣過世,他來生決定在三惡道。所以諸位你從這一點來觀察,那是一點都不會錯誤的。所以說好死決定好生,人天兩道;死的時候很痛苦、很迷惑,決定是墮三惡道。所以糊裡糊塗死了,糊裡糊塗到惡道投胎去了。哪有一個明白人會到惡道裡投胎?沒有這個道理。你是個明明白白的人,你肯去做豬嗎?你肯去做牛嗎?不會的,只有糊裡糊塗才去了。我們想一想,我們仔細去觀察一下,現在人死的時候有幾個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恍然大悟佛講的話沒錯。
因此,我們要修福,那個福報留在臨命終時候享受。這一生生活清苦一點沒有關係,我有福報給大家享,我布施,我讓大家來享,大家享,我的福報沒享,福報沒有失掉。最後呢?最後只有臨命終時,那個時候一定要享福。臨命終時享福是什麼?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時候如果是念佛,那決定往生。為什麼?經上說臨終一念、十念就決定往生。你臨終時候清楚你當然會念,那哪有不往生的?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大福報的人,迷迷糊糊的,大眾來幫助他助念都靠不住。但助念比不助念要好得多就是了,希望提醒他,這是我們的一個願望,他自己真的能不能覺悟,那是他本身的事情,誰也不知道。只有清清楚楚的走,那是決定靠得住的,這才是真正的大福報,一生成佛。
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那個榮華富貴沒法子說。西方極樂世界,咱不要說那些宮殿,你住的、吃的那不必說了,就是走的這個馬路,經上講的,地是什麼地?琉璃地,不像我們這裡是泥土、沙石,不是,人家的地是琉璃。馬路上鋪的是黃金,我們這個馬路鋪柏油,人家鋪黃金。你現在坐汽車就覺得很不錯,車在半路上還拋錨,到時候油沒有了你還要傷腦筋。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個交通工具是什麼?咱們現在講的飛碟,那個地方叫蓮華,那用不著加油的,決定不會拋錨的。一餐飯的時間就可以遊歷十萬億個佛國土,你想想看那個速度多快,那多自在!你要是真正明白這個事實,心心念念趕緊去,那才是我們的老家,趕緊要回家,不要在外頭再流浪,再受苦,這是真的,千真萬確的事實,一點都不欺騙人。我自己親自聽到,絕對真實,絕對不假的,親眼看到的就有六、七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預知時至,一個多月前他就曉得,自己就知道,到時候走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說走就走,也沒害病。我們想想他為什麼能做到,我為什麼做不到?他能做得到,我也應當可以做得到。
我們在《六祖壇經》裡面看到,六祖大師往生,他在一年前宣布的,一年前就派人準備後事,造塔,就做預備功夫,臨走一個月前向大眾宣布,這不是假的。我再告訴諸位,台中李炳南居士他是兩年前宣布的,他雖然沒有說他兩年以後往生,他講經的時候向大眾宣布,他的經再講兩年就不講了,他跟大家有這麼個暗示。他不講經那就走了,他一生沒別的事情,就是講經,不講經當然往生了。所以台中徐醒民居士打個電話告訴我這個事情,我心裡就有數了,我就告訴他,我說老師大概住世兩年。果然,到今年年初兩年滿了,他走了,兩年前告訴大家的。
所以那些人能辦到,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辦到。你要問要修多麼久的時間才能辦到?我告訴諸位,你要認真的修,三年的時間足夠了,如理如法的修行,三年的時間足夠了,就能得大自在。你不懂得理論、不懂得方法,那個不行,你修一輩子也不行。你今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自己想想有沒有把握?沒把握,這不得了!有把握自己曉不曉得?曉得,自己的確知道,自己有充分的信心,曉得這一生決定往生。功夫再進一步,就曉得自己什麼時候往生;功夫再進一步,就可以自在往生,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想再多住幾年也行,不礙事。這些境界全都是功夫成片,沒有到一心,到一心還得了!那更不必說了,這是念到功夫成片。所謂功夫成片,對這個世界你的心裡面一點牽掛都沒有,念念都是阿彌陀佛。想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對這個世界上完全沒有牽掛了,你到這時候你就信心具足了。希望同修們要認真,不要辜負了這一生。
確實,這個法門是萬修萬人去,你要是對這個世界有任何的牽掛,給諸位說都是空的,都是迷惑顛倒。為什麼?一樣都帶不去。你所牽掛的,你牽掛你的兒女,你幫不上忙,各有各的業報,所以兒孫自有兒孫福。你只要盡心盡力教育他,幫助他受良好的教育,幫助他學到謀生的技能,這就夠了,這就盡到了責任。好好的教導他斷惡修善,他自己就有福了。如果再能教他相信念佛法門,他將來也必定可以往生。這個幫忙才叫真正幫忙,才是究竟的幫忙,其餘的一切牽掛都是假的,都會落空。
迷惑顛倒的人他也修善,像這個世間許多的宗教徒也非常熱心從事於社會慈善的工作,真正熱心來做,這種做法都是三界有漏的福報。菩薩遇到了,這要用種種方便的法門,要以智慧來開導他,『為作慧炬』,佛門裡常講「人天眼目」,要去誘導他。『照彼無明』,這就是以善巧方便幫助他開智慧,幫助他有能力辨別邪正、辨別真妄、辨別是非、辨別善惡,他自己就有取捨。『令其顯見一切智城』,「城」在此地比喻到心,心城,心裡面充滿了智慧。『究竟解脫』,「究竟解脫」就是念佛,不學念佛求生淨土的法門不是究竟解脫,究竟解脫就是念佛求生淨土。
所以我自己學佛三十多年,我是民國四十二年開始學佛的,三十多年,我講經也講了二十七年。這麼多年來我最大的心得,最安慰的,就是在整個佛法裡頭我得到了一個東西,《阿彌陀經》。得來不容易!真是千經萬論裡頭看出來的,看出這個東西寶貝。《彌陀經》到處都有,一般人拿在手上不識貨,不曉得這個東西是寶貝。所以我自己發心專門弘揚這部經典,這部經我講不厭,我也讀不厭,愈讀愈歡喜,愈講愈有味道。這次景美的大專講座,沒有想到學生要求我講《彌陀經》,這是我意料不到的。時間雖然是七天,每天五個小時,三十五個小時我把《彌陀經》大意給他們介紹。這是離開經文,我編了一個筆記,完全講大意,大意明瞭了他就可以看註解,註解才會看得出味道出來,才真正能夠看到《彌陀經》的好處。這是對一些根熟眾生說的,你能夠相信、你能夠發願,你這一生決定往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成佛,所以這個法門叫當生成就的佛法。密宗號召是即身成佛,說老實話,即身成佛是念佛的人,那是真正即身成佛,成究竟圓滿之佛。密宗沒有這個能力,他那個即身成佛,縱然是真正做到了,那個程度也不過是等於阿羅漢而已,斷見思煩惱,了分段生死,他的功夫只能到此地,實在比不上念佛往生。第七句是:
【哀哉眾生。常為種種慳嫉諂誑。濁亂其心。我當云何而為開曉。令其證得清淨法身。】
這句裡面是悲憫求現報而造一些惡業的眾生,這都是迷惑顛倒,不知道福報是前世修的,已經定了的,他妄想,非分的去貪求。縱然求到了,還是命裡頭有的,你說冤枉不冤枉,造了一身罪業。貪污貪來的錢,命裡有的,沒有的你想貪也貪不到,命裡有不貪它也來了,你說這冤枉不冤枉?真的,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所以袁了凡碰到一個真正高明人,孔先生算命算得真靈,算得一點不錯,他明瞭了,原來一切都是命裡注定的,那還打什麼妄想?不打妄想,什麼念頭都沒有了。一生就聽著命運安排,他自己知道哪一年應該怎樣升官、應該有多少收入,他統統清楚,想多也想不到,想沒有也不行,到時候一定有,所以他就一個妄念都不生。他跟雲谷禪師兩個人在禪堂裡坐了三天三夜,不起一個念頭。這個人是什麼人?我給他四個字,叫「標準凡夫」。他相信因果,他那個不是禪定。為什麼?沒得想,想了也是妄想,何必打妄想?沒得想了。所以雲谷禪師教給他一套改造命運的方法,命是自己造的,命自己可以改,靠別人改,改不了。
諸位要曉得,現代的人喜歡看相、算命、看風水的很多。有沒有?有,他只能看,他不能給你改。如果他說他給你改,那是欺騙你,他能看,不能改,就像孔先生一樣,算得那麼準,沒有法子改。改要從哪裡改?要從你心地裡面去改。風水有,你心會被境界所轉,那你當然有風水。人家讚歎你幾句,很高興;罵你幾句,很生氣,你這個心被外頭境界轉了,境界就是風水,你就被外面境界轉。如果你心裡頭清淨了,人家讚歎,我也不歡喜,我心平靜;毀謗我,我也不生氣,給諸位說,你住在哪裡都是好風水,風水轉不動你了,你轉風水了,就是這麼個道理。幾時你能在境界上不動心,那就是《楞嚴經》上所說的,「若能轉物,則同如來」,你就能轉境界。你要被境界所轉,你記住,決定有命運、有風水。咱們與其受制於外頭環境,為什麼不克服環境?學佛的人應該在這個地方下功夫。
眼前造的這個罪業,這個我們多多少少都有,只有程度上不同,慳吝、嫉妒、諂誑,確實都有,要曉得這些是病,一定要把它戒除,這是濁亂人心的。菩薩幫助我們就是開示,讓我們真正明白這個道理,明瞭這個事實的真相,我們才能夠改正這些錯誤的觀念、錯誤的思想、錯誤的做法,使我們能夠恢復到身心清淨。當然,講到究竟之處,就是證清淨法身。所以在眼前縱然不能達到這個境界,這個境界是念佛理一心不亂的境界,可是對我們功夫成片有很大的幫助。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