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講習  (第四集)  1998/4/13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8-0004

  【世主妙嚴品第一】

  這個是經文正式開端。清涼大師他這第一段裡面是疏,「大科分二」,科就是段落,大的段落是分為兩科。第一科是「初解經題品目」,第二個大段就是解釋經文。清涼註疏開始是兩個大段,前面這個大段已經交代過,進入第二個階段就是經,「正釋經文」,從這地方開始就是解釋經文。我們可以把上面的意思省略掉,就是從這個地方起我們正式解釋經文,像前面「大科分二」都不要,麻煩,從這個地方起就是解釋經文。

  通常佛經都有三分,三分要略略的提一提,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這地方如果依這個方法來提也行,「世主妙嚴品」就是本經的序分,所以它的序分很長;從「現相品」以下,這是本經的正宗分;到「入法界品」裡面,從「爾時文殊師利從善住樓閣出」以下,這是本經的流通分,這樣子就可以把這三分簡略的交代出來。在序分裡面有證信序跟發起序,就是序分裡面這兩段,有證信序跟發起序。證信序是證明這部經確確實實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阿難尊者親聞,記錄下來流傳後世。其他的都不必講,這樣就很簡單,就行了,證明這部經確確實實是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疏跟論裡面將證信的來源說得很詳細,這個我們自己讀,自己明瞭就可以。

  清涼大師又將全經分為四個大段落,這個在第五頁的第三行。清涼大師註解這部經的時候,我們不要講疏鈔,疏鈔現在很多人不好懂,他不懂得什麼叫疏鈔,清涼大師註解《華嚴》,將本經(或者講全經)分做四個部分。第一個部分:「舉果勸樂生信分」,這是第一部分。這句要加一個簡單的解釋,列舉佛在果地上一切殊勝的成就,你們看用殊勝好?還是用美滿好?美滿,或者是一切殊勝美滿的成就,令一切眾生生起羨慕嚮往之心。這一分就是序分,希望學佛,想學佛,想有佛同樣的成就,所以「舉果勸樂生信分」下面我們就這樣註解法,很簡單、很清楚就把這個意思註出來。

  接著,第二分是「修因契果生解分」,這一分很長,有三十多品。這一段標題的意思,嚮往羨慕,我們也想得到如同如來果地上一樣的殊勝美滿,那就要修因。前面是講果,果報,果必有因,我們要修因。因要與果相應才行,因與果不相應,你怎麼個修法,如來果地殊勝美滿你還是得不到,所以因跟果一定要相應。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因果的道理搞清楚、搞明白,這叫生解。令一切眾生對於(你看這個是理事好懂,邪正大概也沒有問題)理事、邪正、善惡的因果道理,與事實真相要徹底的明瞭,這就是生解。你不先搞明白、搞清楚,你就無從下手,必須把它搞清楚、搞明白。這是第二個部分。

  理事、因果清楚明白之後就得真幹,所以第三部分就是「託法進修成行分」。法是一切萬法,我們決定不能離開一切萬法,要在一切萬法裡面,這些萬法就是我們講的人事環境、物質環境,在這個環境裡面應該怎樣進修,才能成就大智大覺之行。行就是思想、行為,與諸法實相相應的行為。這個句子怎麼寫法,你們重新再組織,我把這個意思給你們說出來了。

  最後一個部分是「依人證入成德分」。這個是世尊最殊勝的慈悲、最善巧的教學,請諸佛如來示現為我們世間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就在他現前生活上、現前的工作當中,他的生活環境裡面,學習菩薩行,修學成佛之道,成就如來果地上的大智、大德、大能。這四分就把全部《華嚴經》的大意都顯示出來了。所以這四分的題目能講清楚,人家要是聽明白了,《華嚴經》就很能攝受人、很能吸引人,你看這個多美好。

  這就說明我們現在的眾生,無論你生活在什麼環境裡面,你生活在富貴環境裡面,你生活在貧賤環境裡面,我們今天看到報紙,這個世間許許多多地區還有餓死的人,遇到種種的這些災難,在他們這種困境裡面,一樣可以託法進修成行。所以順境也好,逆境也好,樂土也好,苦極之處也好,你要是不覺,不知道這些方法,那就沒有法子;你如果覺悟,懂得這個方法,沒有一個不能成佛。確確實實能轉逆境為順境,轉苦為樂,佛法講離苦得樂不是假的。那個樂未必是你物質環境轉過來,你的思想觀念轉過來了,即使極端物質條件缺乏之處,別人感受不堪其苦,覺悟的人依舊不改其樂。像《論語》裡面,孔子讚歎顏回,「一簞食,一瓢飲」,這種生活環境,在別人是憂慮多多,可是顏回沒在意,沒有把這種生活放在心裡,一天到晚生活得快快樂樂,「回也不改其樂」。他樂的是什麼?明瞭,也就是對於因果的轉變、因果的相續事實真相,他通達明瞭,這是真樂。物質環境種種遭遇是果,果必有因,他知道這個果,他也知道因,他怎麼不自在!大乘經上常講「境隨心轉」,覺悟的人境隨心轉,迷惑的人是心被境轉。心被境轉,苦!境隨心轉,哪有不樂的道理!

  這四分大意明瞭之後,全經的義趣都顯示出來了。後面所說的,第一分當中,就是「舉果勸樂生信分」,這裡面又分做十段,這個十段我們就可以把它省掉,然後我們就可以入經文,底下就是經文,從「如是我聞」。我們不需要分,我們略分,不要搞像它那麼囉嗦。可以,代表字還是要,才清楚。不要用甲乙,甲乙現在沒有人懂。我們第一、第二可以用不同的寫法,第一,或者用括弧,一底下又有一、二、三。我們用這種方法,總而言之,讓現代人看起來他好懂,一看就很清楚、很醒目,這樣就好。所以很繁的科,我們也要把它簡略,科不要解釋得太詳細,一般初學的人看起來困難。我們完全依照經文,取它必要的科題,然後我們一品一品的來做就不會很困難,也不會很複雜。

  「如是我聞」,這就是總顯己聞,我們就標這個標題就行,就標這個標題「總顯己聞」。它這個地方是「以義從文」,也分三段。第一段是「教起因緣」,教起因緣底下就有十段,第一個是「總顯己聞」,你看我們要不要這個教起因緣。第二個大段,現相以下是「說法儀式」。第三個段落,就是世界成就以下是「正陳所說」。下面的分就不要了。這樣也好,「教起因緣」這是一個大科,我們在表解裡面去看,表解裡就看得很清楚。三分提一提就行,就像我那樣介紹一下,也說明了從哪裡到哪裡是序分,從哪裡到哪裡是正宗分。用四分,我們還是一品一品的,「教起因緣」就是「世主妙嚴品」,它這裡是十科,這就很清楚了。我們只用它大的科題,「總顯己聞,標主時處,別明時分,別顯處嚴,教主難思」,我們就用這個。其他小的,我們就把它避免,小的就太繁雜了。在第八面,「教起因緣」這一面,前面有個方框框,這個方框框很好,方框框很清楚,「依三分略科」,我們提一下,然後我們就依四分來解釋經。

  「舉果勸樂生信分」,它的前面,我們把它省掉。我們下面就是「教起因緣,說法儀式,正陳所說」,這樣就很清楚了。「教起因緣分」,就是第一品「世主妙嚴品」。「說法儀式」,這裡頭有兩品經,「如來現相品」跟「普賢三昧品」,我們以這個為總綱。這樣很清楚、很明白,一點都不囉嗦,務必使初學的人一看就很醒目,我們掌握到這個綱領就沒有困難。「教起因緣」,科判寫在經文裡面。我們以品做為總綱,科判是解經。科題,我們到時候看,如果是不太好懂的,我們用白話重新來擬一個。註解好,行,就用它原來的科題,我們在註解裡頭加以解釋。因為這樣也有一個好處,跟科文表解能夠會合,他要是看全科的話,他能夠看得出來,我們上面用的字跟它完全相同,不改它的,在這裡頭只是取捨不同,我們如何來取捨。

  第一段「總顯己聞」,經文就是四個字:

  【如是我聞。】

  這個註,你們慢慢去註。講呢?這一部經是我,我底下括個括弧,阿難自稱,是我親從佛聞,或者是我親自聽佛所說,「這一部經是我阿難親自聽佛所說」。在佛法六種成就裡面,這一句叫做信成就,這是第二個段落。我們分段的時候,前面這一段,這一部經是我阿難親自聽佛所說,這就是一段。我們將來要寫成文字的話,這個就是一行,就是一個段落。第二個段落就另外起頭,這第二個段落。第二個段落說,在佛法體例裡面有六種成就,這一句就是屬於信成就、聞成就,在六種成就裡它屬於信成就跟聞成就,「如是」是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這是放註裡頭也行(放在註裡面,解釋如是我聞),那是要去解釋的。如是我聞,都要加以解釋。解釋不要深,要淺,要很淺很淺,你完全用這裡面的註解怎樣把它變成很淺顯的句子來解釋。

  那一搞不就搞麻煩了嗎?那就搞得很麻煩了,搞得人愈搞愈糊塗了。但是這裡頭也可以取,有一些我們可以自己來做參考,然後看看怎麼樣來寫法,在第七面第五行的後半段,末後這一句,「有云:聖人說法,但為顯如,唯如為是。」這個意思就深了,這個意思深,什麼叫如?這個註解裡要加以解釋,「如」跟「是」都要加以註解,「如是我聞」四個字都要註。「如」就是事實的真相,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與事實真相完全一樣,那就叫「是」;如果跟事實真相不一樣,那就不是。

  下面舉真諦三藏講的,「真不違俗,名之為如。俗順於真,稱之為是。真俗無二,故稱如是。」這個說得好,這個講法通一切經。「真」是什麼?真就是事實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俗」是什麼?俗是人情,也就是我們每天所思所見。如果我們所思、思惟見解、一切言語造作,都能夠與事實真相相應,就是「如是」;就是永嘉大師所講的「分別亦非意」,就對了。「真」是決定不違俗,問題就是俗它不順真,真怎麼會違俗?所以才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真不違俗就是理事無礙,俗順於真就是事事無礙,清涼的四無礙法界就從這裡來的。

  必須要曉得,真永遠不會違俗的,俗是什麼?俗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是真如本性的相分。性相一如,它怎麼會違背?這是決定不會違背。違背是什麼?是我們自己人情把它看錯,我們在這個裡面起了虛妄、分別、執著,把這個事情搞亂了、搞糟了。這個搞亂、搞糟,是我們自己亂、自己糟,與事實真相毫不相干,並沒有把事實真相搞亂、搞糟,是我們自己搞糟了,要懂這個道理。所以佛跟我們在一起,佛住一真法界,我們住十法界。如果我們真的也能把境界搞亂,那佛也受累。佛不受累,佛永遠住一真法界,佛在阿鼻地獄也住一真法界,這個道理就深了。我們再說得淺一點,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產生?佛為什麼永遠住一真法界?佛沒有分別執著,那就是一真。他完全用的是真心,真心離念,沒有念頭,所以現的境界就是一真。凡夫也是真心,真心離念生念,那個念是妄念,不是真的,有念皆妄,妄念把一真搞亂了,搞亂是自己去受用。佛菩薩示現在六道、示現在三途,他雖然在六道、雖然在三途,他也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他的受用永遠是一真法界。你要不相信,佛可以把境界現給你看,你看經上講,佛一按地,大地真的是七寶莊嚴,你看到佛受用的。阿鼻地獄也是七寶莊嚴,跟極樂世界、華藏世界沒有兩樣。然後你才曉得,佛所講的話沒錯,凡所現相都是虛妄的,都不是真實的,是你自己妄心裡頭變現的。你的妄心一歇,「歇即菩提」,《楞嚴經》上說的。問題你能不能把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一放下,現前的境界就是華藏世界、就是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就現在你面前,就是你現前的受用。這個不是假的,決定真實。由此可知,佛是常常憐憫眾生,說眾生可憐憫者,真是可憐憫者,天天打妄想,天天搞分別執著,錯在這裡。所以這個修學的關鍵,真的就四個字,看破、放下。

  《華嚴經》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為什麼有四十一個差別?放下的多少不一樣,放下多,品位就高;放下少,品位就低。最低限度,他已經把分別執著放下,他才能入一真法界。我們現在明白、清楚了,六道怎麼來的?六道是妄想、分別、執著三個變現出來的。三個裡面,把執著丟掉,於一切法不再執著,六道就沒有了。你還有妄想、還有分別,那還有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十法界的四聖法界,你還有這個。你六道沒有了,你進入四聖法界,四聖法界是分別變出來的。於一切法都不分別,不要說是世間法不分別,佛法也不分別,你四聖法界就超越,你就入一真法界,這是用真心。妄心,妄心是什麼?分別執著是妄心,分別執著是八識五十一心所,不用這個東西,轉識成智,世出世間一切法裡都無分別、都無執著,這個超越十法界了。但是超越十法界,他還有妄想,妄想就是無明,這很微細,礙事不大,還在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裡有微細的妄想,這些妄想《華嚴》裡頭叫四十一品無明。

  四十一品無明,諸位要曉得,佛對我們講的。一真法界裡有沒有四十一品無明的念頭?沒有。他如果有這個,還有四十一品無明,他在十法界,他不會到一真法界,為什麼?他有分別。在一真法界菩薩的品位確實是有高下,但是決定沒有分別,所以它是平等法界。西方極樂世界確實有四土三輩九品,西方極樂世界有沒有這種分別?沒有,所以極樂淨土是平等法界。只要一有絲毫微細的分別,他就在十法界裡頭,他就沒有辦法契入一真法界。所以講四十一品無明,講菩薩四十一個位次,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講四土三輩九品,都是對我們凡夫方便說。那個境界裡頭意念都沒有,意念雖然沒有,無明還是有厚薄,這是真的。無明薄的品位就高,無明厚的品位就低,這個高低是對我們說的。在他那邊確實有高低,但是沒有高低的分別,沒有高低的執著,這就是永嘉大師所說的「分別亦非意」,這個味道好濃。這種分別就是佛菩薩示現在十法界裡面,隨著眾生的分別而分別,自己決定沒有分別。

  《華嚴經》在哪裡?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萬事萬物都是《華嚴經》。所以《華嚴經》是盡虛空遍法界,凡夫因為妄想分別執著見不到。如果你見到了,就像經上講,一一毛孔,一一微塵,你都見到諸佛如來在那裡頭轉大法輪。佛的道場沒有縮小,毛孔、微塵沒有放大,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所以《華嚴》叫大不思議經,《維摩》叫小不思議經,不可思議。我們聽了之後很不容易理解,無法想像,為什麼?因為你有思有議。真正把思議離開,議是言說,思是思惟,你把思惟、言說統統放下,這個境界就在眼前。後面會跟你講到法界,法界沒有大小,法界沒有始終,那是自己的真性。真心本性無始終、無內外、無大小,無處而不在,你見性才真樂。

  我們今天的功夫,我們明瞭、覺悟、解了,就是真永遠不違俗,真俗不二。我們修行修什麼?就是要修俗不違真,這在行門裡面是總綱領、總原則、總方向。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違真,那就是「是」。千經萬論說什麼?就是說「如是」兩個字而已。你要說佛法繁,太多了,佛法太簡單,兩個字:如是。可是這「如是」兩個字一開演,那真是塵說、剎說,諸佛如來累劫都說不盡。為什麼?宇宙人生的真相,那哪能說得盡!

  下面還有一句,在第七面倒數第三行,最後一句看起:「若華嚴宗」,這以本宗來說,本宗的教義來解釋,「以無障礙法界曰如,唯此無非為是」,這是華嚴宗祖師講的。無障礙法界就是華嚴宗講的四種無礙法界,「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四無礙法界就是如的意思。實實在在說,華嚴家講了這麼多,真諦三藏說的「真不違俗」四個字說盡了。華嚴家這四句話,跟真諦三藏這四個字,沒有兩樣,可以說《華嚴》這個四無礙法界解釋真不違俗四個字。真不違俗這一句,你要不懂,不能透徹它的意思,聽華嚴家講這四句就明瞭了。這四句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我們這個世間確確實實是四無礙,只要你俗順於真就沒有障礙,為什麼?因為法界本來沒有障礙。你障礙從哪裡生的?你們想想,障礙從哪生的?障礙都是分別執著,分別的障礙小,執著的障礙就大。由此可知,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就完全隨順於真。世出世間,所有一切的障難,所有一切的問題,毛病都出在這裡。這是世出世間所有一切眾生,無量劫來解決不了的疑難的根源,就在此地。佛菩薩真實究竟圓滿的智慧,使我們把一切疑惑連根拔除,然後叫你看到真正的法界,真正的法界是無障礙的。如來與大菩薩(法身大士)他們住的無障礙法界。本經末後五十三參,這諸佛菩薩示現的,示現跟我們一樣的身分,一樣的生活環境,一樣的社會背景。你看,不同的身分,不同的生活,不同的行業,都能顯示出無障礙,都能顯示出清淨平等覺,這個才是「如是」,這是如是深一層的意思,說到真實處。

  對於這兩個字,我們解釋到這個地方就可以了。如果照《大智度論》那個講法,如是兩個字講一個月也講不完,它「如是我聞」的註解就四卷,實在是太詳細。「如是我聞」講幾個月講不完,經沒人聽了,再一看《華嚴》這麼大部,還得了!所以這個意思要能體會,真是這一生受用無窮。你要是不能體會,實在講佛經很難入進去。你這一開端就能體會,換句話說,你的看法角度正確了,往後入《華嚴經》迎刃而解。由此可知,這部經你能不能理解都是一個觀念上的問題。今天許多人讀佛經沒有辦法契入,是把佛教看成宗教,這個觀念錯誤,他怎麼看,他也沒辦法入進去。假如有一個人,心地很清淨,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他也不以為它是宗教,也不以為它是學術,什麼都不以為,他一聽馬上就聽懂了,為什麼?沒有成見。世間人都是有成見,先入為主,要怎麼個看法,那你就看不出來了。什麼成見都沒有,一看就懂,一聽就明白。

  正因為這麼一個事實,所以我們才能體會到,古來這些善知識他教人,為什麼要教一個初學的學生,什麼都沒有接觸過,他要教這個學生。這種學生他遇到了,是寶,可以傳法。這個學生沒有成見,沒接觸過,很想學,沒有接觸過。我過去遇到這幾個老師就是這個情形,想學,沒有接觸過,所以我沒有成見。最初有個成見,以為佛教是宗教,這個成見被方先生打破了。所以我接受老師的東西速度就很快。如果用個宗教的眼光來看,那是戴上一個有色眼鏡去看,非常非常困難。外面境界沒有顏色的,是你的眼鏡片上有顏色,你認為外頭都有個顏色,你那個顏色怎麼能拿得掉?拿不掉。眼鏡去掉,虛妄的顏色就沒有了。一定要把成見拿掉,成見害死人,成見就是執著。所以我們修學佛法,心情要放輕鬆,你有分別執著,你就有壓力,你就不輕鬆。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你說多輕鬆,多愉快。聽佛法就像吃冰淇淋一樣,你多舒服!非常自在,有什麼難處?最怕的、最難的就是有成見。所以真正好老師、善知識遇到成見很深的人,他不教,太難了,怎樣去把他的成見破除,非常非常困難。

  尤其是學生對老師沒有真正的恭敬心,聽了,總是打對折,總是打問號,未必相信,未必如此,那怎麼行?至於說這個學生對老師有十分的恭敬心、十二分的恭敬心,決定有成就。老師自己本身是個沒有成就的人,學生會有成就。所以恭敬不是對老師的,這個我們一定要懂得。恭敬是什麼?是自己的性德,真如本性的性德流露,至誠恭敬。你對老師至誠恭敬,你對於一切人都是至誠恭敬,對一切事也是至誠恭敬,並不是單單對老師。單單對老師畢恭畢敬,除了老師之外又是一副面孔,那是假的,對老師還是不敬。你看這個經文裡頭,懺儀裡頭講「一切恭敬」,這才是性德流露,你才是個法器,你才能接受如來無上的大法。

  對於一切人事物有絲毫不敬,你的性德還是被煩惱蓋覆住,透不出來。透不出來,遇到佛菩薩來給你講經說法也沒用處,你所能得的皮毛而已;要真正能滲透幾分,就是一定要真誠心。印光大師講的一點都不錯,在《文鈔》裡記載,是別人向他請教,請教入佛有沒有祕訣?印祖答覆他:有,誠敬兩個字,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所以誠敬要學,要學一切恭敬,對人、對事、對物就是一個真誠之心。不要怕別人用怎麼樣的虛妄欺騙我們,甚至於陷害我們,都不要管,我們只是一個誠敬之心對一切人事物,我們才能真正入佛的法藏。入佛法藏,就是你真正透徹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要是用宗門的話,你才真正能夠認識自己,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就是「如」。無論哪個宗派,無論哪個法門,修學最後的目標就是這個「如是」,所以擺在經首,然後全經所說的就這兩個字。

  「我聞」,我們就不要去深講,阿難尊者親自聽佛所說,這是聞成就。聞成就,阿難尊者大慈大悲,把佛所說的教學方法傳之永久。它末後有一句說,「將欲傳之於未聞」,這個意思很好。而佛法的教學,我們取第八頁第一行這兩句話的意思,它說「不在能說,貴在能傳」。我們把在字改一個字,「不貴能說,貴在能傳」,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傳法。註解裡面,對於阿難尊者的介紹,這個我們可以統統省掉,不要花這些時間,浪費這些筆墨、精神。這是真我、假我,說一大堆,把人就說得糊裡糊塗。我們就這麼介紹就行了。

  再第二段,「第二標主時處」。科判就這麼寫法好,簡單明瞭,就是下面經文它有個小題目,這段文的一個題目。

  【一時。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

  「一時」,時成就。「佛」是主講的人。一時就是說法的時間,佛是說法的人。下面,「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這是說法的處所。然後我們來解釋,為什麼說一時,為什麼不記載年月日,這樣含糊籠統說個一時?我們現在把這個,我也看到很多,有人把這部經翻成白話文,「有一個時候」,這個不行,決定不可以這個講法。這個講法裡面,你還是有分別執著,總不能說「從前有一個時候」,這個不可以的。就用一時,不必翻,就用一時釋迦牟尼佛在什麼地方,好。講解的時候,它這個地方節錄得好,也很清楚,也很容易懂,「法王啟運,嘉會之時」,在第十面,倒數第四行,但是這八個字要把它用白話文說出來。它下面說,「亦可機教一時」,把這個意思合起來看。後面又說,在倒數第二行:「物機感聖,聖能垂應。凡聖道交,不失良機,故云一時。」此地說物,為什麼不說人?說人,僅限於六道的人道;說物,九法界眾生都包括在裡頭,範圍就大了。也就是物裡頭包括人,人不能夠包括物,人是動物,所以動物裡頭可以包括人,人不能包括動物。所以物的範圍大,用這一個字代表九法界有情眾生,他們機緣成熟就有感,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感應道交,這叫一時。這個說法好懂,什麼時候?眾生跟佛感應道交的時候。所以不限定年月時,你什麼時候有感,佛菩薩什麼時候就有應,像《普門品》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

  再說時間,時間是假的,不是真的。你們學過《百法》,你看《百法》裡面把時排在哪裡?不相應行法。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類,裡頭有時分、有方分,時分就是時間,方分是空間的概念,我們講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十方,那是方分。方分跟時分都沒有,都是假的。不相應行法,用現代的話來說,抽象的概念,完全不是事實。所以這個法,有,不能說它沒有,它與心不相應,與心所不相應,與色法不相應,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現在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他能發現這一點,很了不起,他知道同時存在,同時存在就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他這個發現,實在講他沒有讀過佛經,沒有聞過佛法,沒有因緣,人很聰明,沒有因緣。

  《華嚴》裡面講的,「十世古今,不離一念」。十世,就是過去有過去過去、過去現在、過去未來;現在有現在過去、現在現在、現在未來;未來有未來未來、未來現在、未來過去,叫九世,再加上一念,叫十世。這是佛在經上給我們說明,時間的現象是虛妄的,實際上就是一念,一念迷了才變成九世,一念覺了九世原來是一念,時間如是,空間也是如是。空間十方都是從分別執著裡頭產生的抽象概念,離開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抽象概念沒有了。所以全是假的,哪有一法是真的?心法已經是虛妄,色法是虛妄,不相應行法徹底虛妄。我們對於佛這個說法要能體會,對於這個事實真相要能肯定,我們在現實生活裡面就能放下。

  為什麼世間人不能放下?他把自己的身體、把一切萬物都看作真實的,天天在這個裡面求獲得、求擁有,哪裡曉得萬法皆空,他怎麼曉得?他真正懂得萬法皆空,絕對不會再有得失的心。沒有,他不會去想到「我要用什麼方法就得到」,不可能生起這個念頭。一切受用自然的,一切受用現成的,就跟諸佛菩薩的生活沒有兩樣,所謂是隨緣而不攀緣。攀緣是你有心,你有分別、有執著,攀緣;隨緣,沒有分別執著,就是隨緣。隨緣就得大自在,隨緣就生智慧,攀緣就生煩惱。隨緣是正確的,隨緣就是俗順於真,與如相應;攀緣與如相違背,那裡面就有苦難。我們學佛得真實利益就在這個地方。就像《無量壽經》上講的「假使大火」,大火是講大三災,火災燒到初禪天,覺悟的人都能夠平安度過,若無其事;水能夠淹到二禪天,風災能吹壞三禪天,四禪才叫有福報,四禪是福天,沒有三災。初、二、三禪都不能避免三災。所以我們說這個世界成住壞空,對於一個真正覺悟的人、明白的人,沒事,他清淨自在。

  時的概念,我們要把它搞清楚。世間人有這種分別執著,我們隨順他的分別、隨順他的執著,心裡頭痕跡都不著,這個才如,與如相應。這也是佛在大經裡常講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不離世間就是隨順眾生,恆順眾生,順著眾生的分別而分別,順著眾生的執著而執著。覺,覺是自己心裡頭覺悟,覺就成就功德,隨喜功德,功德就是覺。普賢行願,「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隨喜功德的德就是覺。不是不隨喜,隨喜、恆順,這個裡頭覺而不迷,你才能教化眾生,你才能幫助他覺悟。如果我們恆順眾生也迷惑在裡面,怎麼能幫助眾生?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度就是覺),自己不能覺悟,如何幫助別人覺悟?此地這個一時,也可以解釋為因緣聚會,或者說際會也可以,本際的際,因緣際會,這個是一時。如果我們依《彌陀經》的經文解釋也好,也妙,「善根、福德、因緣」,這三個成熟的時候。因為善根福德是能感,因緣是佛的應。眾生善根福德成熟,這是眾生能感,佛必定有應,感應道交就是因緣成熟的時候,用這個來解釋一時也好懂。還是此地「機教一時」的意思,眾生善根福德成熟,感得佛來教化。

  下面一個,「佛」,佛是教主,在此地就是指本師釋迦牟尼佛。佛在此地不用解釋,經題上講了,經題上講「大方廣佛華嚴經」,佛的註解都在前面講過,這地方就是指本師釋迦牟尼佛就可以,不必再加解釋。「佛在」,這個字註子裡面雖然沒說,可是我們要多說幾句,這個意思很深。《疏鈔》的原文有沒有說到?十一頁第六行,「在摩竭下,處成就」。《疏鈔》裡頭這一段,他都把它抄進來了。這個本子是我從前講《華嚴經》用的,這個《疏鈔》也是精裝本,一本那麼厚,我把它拆開了,這是我自己重新裝訂,我都把它訂成小本。你看這是台灣華嚴蓮社印的本子,我們現在印的本子比這個放大,所以字就好看多了。這是我從前講《華嚴經》用的本子,這是第九本,我是按卷數分的,這第九卷。這個「在」,他不說住,這個要辨別清楚,住就有執著,「在」有分別還沒有執著。他在什麼地方,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個住,就是有分別又有執著。由此可知,古來大德所用的言語文字,總是處處幫助我們遠離妄想分別執著。文字,它不能不分別、不能不執著,也要在分別執著裡頭減到最輕的程度。我們看古大德的用心,一定減到最低的程度。所以佛說法的巧妙就在此地。

  你看說經,處處用東西來表法,表法你容易覺悟,能表是假的,所表的義趣是真實的,從假的裡頭去悟入真實,假的容易捨、容易放下。所以字字句句他都不把它說實了,所以叫不能坐實,一坐實就壞了。你看《金剛經心印疏》,《心印疏》的確不錯,江味農居士批評它坐實,就是叫人讀了之後還會起分別執著。江味農居士解釋《金剛經》真的是不簡單,《金剛經》的經文,「世尊」就不坐實,你看每說一句馬上就掃掉,叫你在這個裡面體會真實義。所以註解也不可以落實,註解一坐實,與經義就相違背。我們看佛所有一切經無不如是,除了小乘經例外,小乘經有很多地方講到生活的現象,那是要落實,真是叫教小學,教初級。從這個境界往上提升,一定就超越,這個我們一定要懂得。

  所以它用在,不用住。我們要常常想到這個在的意思,在就是無住。我們在這世間,我們有住嗎?沒有住。你想想從你出生到現在,你住在哪裡?哪裡是你住的?無住要搞個住就壞了,我們沒住,無所住。實在講跟鳥沒什麼兩樣,一會兒飛到這裡,一會兒飛到那裡,沒住,沒住就是處處住。世間人對於住處多麼執著,住在這個地方,執著這個地方,死了也離不開這個地方。死了以後還投胎在這個地方,為什麼?他對這個地方執著、貪戀,捨不得,這是他的家。我們在外國看到有很多鬼屋,真的是鬼屋,不是假的,那個鬼是什麼鬼?就是從前這個房子的主人,死了以後捨不得離開,他的神魂還在這個房子裡常常出現,真的不是假的。美國鬼屋很多,人都相信,沒有人不相信的,那個屋子沒人敢住。還有很大規模豪華的鬼屋,還賣門票請人去參觀,沒人敢住。

  我們要曉得,出家人,出家人對這個道場據為己有,認為是你的住處,麻煩可大了。因為道場裡面沒有男女婚配,你將來死了以後,變什麼?變蟑螂、變老鼠,還在這個道場,你沒有離開。那是說你造的業不重,你要是造重業,到地獄、餓鬼道去受報了。這是講你造的業輕,你變畜生,你就在這個道場裡面做螞蟻、做蟑螂、做老鼠,都在裡面做這些東西,你捨不得離開這個地方。萬萬不可以執著,不可以貪愛。有些人喜歡佛像,收藏佛像,收藏古董,愛惜得不得了,將來死了之後,佛像裡頭也生蟲,就變成那個東西;愛惜經書,經書裡有蛀蟲,就變成蛀蟲,就搞這些玩意去了。所以對於世間事事物物都要放下,絕對沒有留戀,有,隨手我們應用,用完就拋下,心裡頭痕跡不落,乾淨。這個對於修行證果、念佛往生,沒有障礙了,要懂這個道理。所以要常常記住,我在哪裡,不是住哪裡,要懂得這個在的意思。在是永遠存在,你看人死了,他要變餓鬼,在餓鬼道,在畜生道,他都在。住是假的,哪有住?千萬不要迷惑顛倒,沒住,在哪裡。在哪裡都是時節因緣,因緣長,在這個地方,時間長一點;緣要是弱一點,在這個地方,時間短一點。這個在,很有味道,都是破我們執著的。

  你們同學們聽到我講的,要有意見、有疑惑,就當時提出來。所以這個比講經是要殊勝一點,講經大家不好意思問,這個地方我們可以隨時發問,隨時提出來研究討論。好,我們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