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一六卷)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7-0116

  《華嚴經》,我們從今天起在課堂裡面講解。從居士林轉移到課堂的因緣,在講席裡面都報告過了。這是一部大經,根據我們現在的進度,一個星期講八個小時到十個小時,估計大約要十年才能把這個工程圓滿,所以這是一個長程的工作。我們隨時所講的,都把它做成錄相帶跟VCD流通。經文我們會在每一次的講演當中,錄相帶也好、或者VCD也好,我們做一個卡片,把經文印在卡片裡面,隨著錄相帶流通,就不必去找經本,不必去找第幾頁、第幾行,這個樣子很麻煩。同時經文版本有好多種,頁數都不一樣。我們課堂裡面,統一用《疏論纂要》,我們現在報的頁數,是《疏論纂要》的頁數。這個本子是「佛陀教育基金會」印的,我們都用精裝,精裝總共是十冊。這是第一冊,今天我們所講的經文是在三百五十六頁,這個本子三百五十六頁。以後我們帶本子,帶這個本子好,免得零零碎碎的,容易丟失。請掀開經本,第三行:

  【佛神通力無與等。普現十方廣大剎。悉令嚴淨常現前。勝念解脫之方便。】

  這是最勝念智天王他的讚頌。讚頌也就是報告他學習的成果,我們現在所講的心得報告,這些都是屬於心得報告。前面兩句是說明,佛的智慧德能是遍虛空法界的。這裡面的深義我們要明瞭,『佛』是指誰?在事相上是指毘盧遮那如來,這是在華藏世界;而實際上,所指的是我們的自性佛,這個意思更深,更是重要。我們一定要明白,要能夠體認到,佛法裡面所講的佛,一切眾生都是佛。所以這個佛並不專指釋迦牟尼,也不專指阿彌陀,也不是專指毘盧遮那,那是在形相上說的,他們已經修行證果了。要是從理體上來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我們要明白這個深義,才能得到真正的受用。

  佛的智慧是遍虛空法界,佛的能力也是遍虛空法界,這兩句話怎樣落實?從能力上來講,我們眼能見、耳能聽、意能知;意能知是智慧,眼能見、耳能聽、鼻能嗅、舌能嘗是能力。我們的本能盡虛空遍法界,我們看得清楚。佛在經上講,諸佛如來看大千世界。這個大千世界太大了,過去一般法師講經說法,以為佛講的大千世界就是我們現在講的銀河系。銀河系我們現在已經相當熟悉了,它有邊際,確實它有個範圍。天文學家告訴我們,它的直徑有多麼長?用光的速度來量是二十萬光年。光走的速度要走二十萬年,就是銀河系這一端走到那一端,這麼大的範圍。我們曉得光的速度是一秒鐘三十萬公里,你就曉得這宇宙之大。這麼大的一個範圍,從前講大概是佛經上講的一個大千世界,所謂三千大千世界。可是黃念祖老居士覺得這個有問題,他說實際上一個銀河系是佛經上講的一個單位世界。那這個範圍就太大了,我們曉得如果它是一個單位世界,一千個銀河系才是一個小千世界,然後以小千世界為單位,再一千個小千世界才是一個中千世界,再以中千世界為單位,一千個中千世界才是一個大千世界。由此可知,這樣一個大千世界是多少個銀河系?十億個銀河系,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十億個銀河系這是一尊佛的教化區,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像這樣的大世界,這個大世界在我們這個世界叫娑婆世界,毘盧遮那叫華藏世界,阿彌陀佛叫極樂世界,都是這樣的大世界。但是這個大世界,我們講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是大世界裡面最小的。所以佛說,有一些佛成佛,他的教化區有兩個大千世界,三個大千世界,乃至十幾個大千世界,不一樣。為什麼成了佛,教區大小不一樣?佛說在過去生中,沒成佛之前,你跟眾生結的法緣不一樣。如果你結的緣廣,你成佛之後,你的教區就大;你結的緣少,你的教區就小。這個說法,我們想想也滿有道理,佛不度無緣眾生,一定要跟一切眾生廣結法緣。他方世界我們的確能力達不到,心力達到,我念念不忘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你將來成佛你的教區就大了,不只一個大千世界。心量一定要廣大,心心念念只想我要度三千大千世界眾生,你成佛你的教區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這個道理、事實我們都要懂得。

  然後我們再談,我們眼的能力,見性能見三千大千世界,沒有障礙。佛說觀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菴摩羅果,看得那麼清楚,這是本能。菴摩羅果是什麼?我們不知道。從前道源老和尚,這是講經的法師,他講了一輩子經,對於佛經上講的菴摩羅果、醍醐,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沒見過。到印度去旅遊朝聖,請教當地印度人,菴摩羅果是什麼?印度人就拿了一個菴摩羅果給他看,原來一看,一點都不希奇,台灣人叫芭樂,原來這個就叫菴摩羅果,想想沒錯,菴摩羅果生熟很難辨別,確實。再問醍醐是什麼?醍醐端過來,現在叫沙拉,這是奶製品裡面味道最好的,這才恍然大悟。回到台灣之後,告訴我們他嘗到醍醐,也看到菴摩羅果,這台灣都有。所以世尊講經說法舉比喻,都是舉最普通的比喻,為什麼?說出來人人都知道,不會講一個很特殊,一般人沒有見過的,那講出來有什麼用處?說了之後,大家還是不知道。所以舉比喻總舉最平常的、最普通的,這都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

  掌中看菴摩羅果,那當然看得很詳細。這就是說你見的能力本來是如此,為什麼我們今天見的能力喪失掉?我們看近的東西看得清楚,遠的地方就看不清楚,愈遠就愈模糊,再遠就看不見了。再說隔一張紙,那個紙的背面,我們就看不見了。佛告訴我們,眼的能力能夠透過一切物質,沒有一樣東西見不到,這個道理我們能夠想得通。現在我們眼能夠見一切色法,靠什麼?靠物質光線的反射。我們看到不同的形色,看到不同的顏色,那是光反射的不一樣。現在講的是光波,紅色的光波跟藍色的光波,波長不相同,我們才能辨別顏色、辨別形色,都是光的反射波度不相同。那用什麼樣的方法,能夠使各種不同的光波,你統統都能夠見到,那你不就是見到虛空法界了?這個道理,現代科學家所發現、所講的,三度空間、四度空間、五度空間,乃至無數度的空間,就是這麼個意思。

  波動的頻率為什麼會那麼多、那麼頻繁、那麼複雜?怎麼產生的?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是一切眾生妄想分別執著裡面產生的。由此可知,如果你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盡,所有的障礙就沒有了,無限度不同的光波你就統統見到了,盡虛空遍法界如觀掌中菴摩羅果,就是這個道理,那是我們的本能,沒有什麼希奇。我們今天很可憐,把自己本有的智慧、本有的能力喪失掉了。怎麼喪失掉的?妄想、分別、執著,妄想無量無邊,分別無量無邊,執著無量無邊,這樣才造成這麼複雜的世間。這些現象也不是永恆存在,剎那生滅,所以它的根是妄想,它的相是妄相,它的事是夢幻泡影,沒有一樣是真實的。佛在《般若經》給我們最後做總結,「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它存在的時間「如露亦如電」,剎那生滅,這是佛將宇宙人生的真相一語道破。

  佛法的教學,目的是要恢復我們的自性,恢復我們自己本有的德能。我們統統恢復了,佛有沒有給我們一點點?沒有。所以到最後說,佛不度眾生。眾生怎麼度?你自己度自己,自度的。你自己覺悟,自己修行,自己證果,佛只是在當中給我們做個增上緣而已。你自己什麼時候成就,那要問你自己,佛菩薩幫不上忙。你自己如果精進勇猛、不懈怠,你的成就就很快;你要是放逸、散漫、懶惰,那你成就就慢;這都是自分上的事情,別人決定幫不上忙。諸佛菩薩對我們的幫助,只是把這些事實真相給我們說清楚、說明白,我們恍然大悟,知道應該怎麼做。做要靠自己,佛對我們能夠做到的是開示。

  開,我們中國人常講頓開茅塞,我們本來是迷,不了解事實真相,他給我們說明,我們忽然明白了,這叫「開」。利根的人這一開就明白了;中下根性的人,佛說的開啟我們還是不懂,佛再進一步給我們指示,所以法輪叫三轉法輪。第一個叫示轉,上根利智的人,示轉就是開,一聽就明白、就覺悟了。中等根性的人不行,必須要勸導、要指示,這是你自分的事情;像這裡講佛神通,佛講的是你本人;我們才明白,神通智慧是講我們自己,不是講別人,中等根性明白了。下等根性的人聽了迷惑顛倒,我哪有這個智慧,我哪有這個能力?不能接受,那再用個方法給你舉出證明,證明確確實實是你自己。《楞嚴經》上佛就用這個方法,對波斯匿王,到最後給他作證。證明你的見性,十番顯見,那是作證;證明我們的見性不生不滅,見性不常不斷,見性不來不去,這才恍然大悟,見性是真心,見性是本性。到作證轉,他還再不懂,佛就沒法子了,這個佛度不了,教不了,這是佛經上講的一闡提。一闡提,就是示轉、勸轉、證轉三個方法用盡了,他還不開悟,還迷惑顛倒。這慢慢來,這一生沒有機會,再等來世,下一世有機緣。佛度眾生不捨一人,生生世世,一切時、一切處佛都在我們的身邊,這種慈悲、愛護、恩德,超過父母。

  宗教裡面講神愛世人,佛的愛護超過神,這種愛心是從真心自性裡面自自然然流露出來的。為什麼?佛知道、佛清楚,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是一個生命的整體。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就像自己身體上每一個細胞,所以他以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為自己,這叫法身。大家都知道佛有三身,佛有法身,我們又何嘗沒有法身?只是我們不承認自己的法身,諸佛菩薩肯定、承認自己的法身,所以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無條件的愛護,無條件的幫助,無條件的奉獻,道理在此地。我們凡夫要幫助一個人、愛護一個人,是有條件的,條件失掉了,愛心就沒有了。所以那是感情的,那不是真的,那是假的,凡是附帶條件的都是假的,我們學佛必須要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要知道,我們見的能力是遍虛空法界,我們聽的能力也遍虛空法界,這是事實真相。所以我們起心動念,一切諸佛菩薩就知道了。諸位在《無量壽經》上讀到,西方極樂世界那邊的眾生,他們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所以他們的智慧能力恢復了。十方無量無邊的世界,這一個眾生起心動念他都知道,甚至我們自己起心動念自己還不曉得,人家早就知道了。我們一切造作,人家看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哪一樣東西能夠瞞人?你只能夠瞞愚痴的眾生,你瞞不過佛菩薩,瞞不過神明。神明的能力比我們大,對於時空突破了幾個層次,沒有完全突破;到阿羅漢、到菩薩,突破的層次就更多,他的活動空間就更大,到如來的果位才完全突破。然後你才曉得,『佛神通力無與等』,這個佛是我們的佛性,我們的本性,我們的真心。「通」是通達,一切通達;「力」是能力。我們見能力的通達,聽能力的通達,接觸能力的通達,智能力的通達,都是盡虛空遍法界,沒有一樣東西能夠跟它相等,超越一切。

  『普現十方廣大剎』,這一句是講作用。你的智慧、你的德能起了作用,什麼作用?隨類現身。諸位念過《普門品》,《普門品》裡面講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普現」,可以同時現,眾生有感他就能現相,無處不現身,無時不現身。「普」這個字意思很深,沒有條件的,有條件就不普;沒有條件,眾生心裡念頭才起,佛菩薩就現身。雖現身,我們凡夫不認識,他幫助我們,我們還不能覺知、還不能覺察,你看我們糊塗到哪裡!人常講「糊塗到所以然處」,我們就是這種糊塗人。真正是個明白人,他覺察到,在我的周邊前後左右都是佛菩薩,山河大地也是佛菩薩顯現的。有情眾生能令我們開悟,無情眾生也能令我們開悟,這一層深的意思幾個人知道?我們真正契入明白了,才曉得佛法是大學問。這麼樣好的東西,世間人把它糟蹋掉,把它遺忘掉,你說多可惜!

  早年有許多人問我:你為什麼要出家?我告訴他,我發現到這個東西,這個東西沒有人宣揚,沒有人講解。我沒有發現,那情有可原;我發現了,我就有使命、我就有責任,把這麼好的東西要告訴大家。這是大學問,如果不是全心全力來做,我在世間有一份工作,我用多餘的時間來研究,我感覺得我的時間不夠用,我不能專注。所以放棄世間一切工作,專心來投入,做一個專業義務的社會教育工作者,我是這個原因出家的。我不出家,在社會上工作,謀生能力還有,我的工作環境也還不錯。有許多同學、老師、長官,覺得我出家非常驚訝!說我學佛迷了,可惜這個人糟蹋掉了,迷了。只有一個人讚歎,方東美老師,他說:我沒想到,我教給你的,你真幹,你這個路走得好!只有他一個人讚歎,他是明白人,他懂得。他鼓勵我:你走的路子對了。

  連李老師對我出家都很為難,都不贊成,當然李老師不贊成有他的道理。他的意思我明白,出家之後學習的機會沒有了。你出家,參與一般寺廟道場,機會沒有了。李老師不讓我出家,是希望我一生跟在他身邊。我明白他的意思,知道他的苦心、他的慈悲愛護,所以我出家之後,我以出家的身分再跟他學。我是跟他學習一年三個月離開出家的,一年三個月時間太短了,所以他感覺得非常惋惜。我知道他這麼樣的愛護,所以出家之後,回到台中再跟他學,學滿十年離開他。我再回到台中學習不容易,我的障礙重重。我出家的師父是白聖老法師,你們很多人都認識,他非常生氣,跟我說,他說:我們台北能夠教你的法師很多,你為什麼到台中去跟個居士學?我跟他講:台北法師是很多,不肯教我,我沒法子我只好到台中,台中這個居士他肯教我。最後鬧到無可奈何的時候,我最後提出一個條件,我說:老和尚,你寫個條子給我,「出家人決定不能跟居士學佛法」。他說:為什麼?我說:我拿到這個條子我還俗,我還是跟他學。他氣得臉都發白。否則的話,我還俗的時候,社會上人問我:你怎麼出家又還俗?我有理由,我可以登報,也有理由。所以我還是回到台中,但是離開自己道場之後,永遠就不能再回去了。

  我那個時候下了很大的決心,我願意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我還是要學道。我出家是為了學道,不是去管廟,不是去搞經懺佛事,我不搞這個,我受過很大很大的折磨。但是我對於白老法師非常尊重,我也常常去看他,他對我的學習、對我的成績,他也很讚歎,但是始終沒有叫我回去。所以出家人的成就很難很難!我們非常感激韓館長,那個時候她要不幫忙,真的我確實非常可能就還俗了,無路可走。雖然是出了家,心量還是很小,嫉妒心還是很重,口裡說要提拔年輕人,培養人才,實際上不是那麼回事;你有能力,他想方法來壓你,來障礙你。我經過這麼多的風霜困難,所以我對年輕人愛護,我願意幫助你,我願意成就你。我跟韓館長這是同心同德,願意幫助年輕人,願意成就年輕人,我願意建道場,讓你們天天講經、天天學習。

  講經說法,前幾天西園寺幾個法師來訪問,我跟他講,我們是演藝人員,他聽了笑起來。我們是唱戲的,唱戲要有舞台,沒有舞台我們還唱什麼?舞台就是講堂,要有講台,必須要有人長期提供講台,提供舞台,我們這個戲才唱得出來。所以護法非常重要,諸位想想,今天在此地李木源居士護法,我們這個戲才唱得出來;他要不護法,你們大家想想,此地我認識的法師很多,道場也很多,我去他們也很歡迎,也有好菜來招待我,不會請我去講經,頂多去講一堂開示,熱鬧一下,長期講經不可能,沒有人請你。我這一生當中深刻的體驗到,所以我感覺到講經的法師不是沒有,有發這個心的,也有這個能力的,也有這個智慧的,非常可惜沒有護法,使他的才華埋沒掉,多麼可惜!

  我在這一生當中,心心念念的就希望能有機緣提供場所,讓大家認真努力學習。實際上,諸位現在在此地,因為人數多,一個星期才輪流一次一個小時,這是對初學。將來如果佛學院能夠辦成,預科班頭一年你練習講演,一個星期一個小時;到正科班,一個星期至少是要講兩次到三次;到研究班的時候,你這一個星期至少要講五次到六次,天天講。講經利益很大,苦口婆心勸別人,勸別人也勸自己,自己妄想很多,業障深重,習氣很深,但是天天勸、天天勸,勸個十年、八年,不知不覺真的會變過來,會改過來。這是我一生親身的經歷,智慧漸漸開,煩惱習氣漸漸薄,真的度了自己。有這個能力,你才能觀機說法,你才能隨類現身,才能夠隨機說法。像我們在現前推動多元文化的活動,我們接觸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才有智慧跟他們往來,跟他們相處得圓融,能夠化解許許多多的誤會。

  前天,有一位法師聽到我做這個,他說:這個不錯,我們宗教之間可以有個比較,學校裡上「比較宗教學」。我說:你錯了,比較就有爭端,就有上下,就不能解決問題。他聽了也感到很茫然,他說:那怎麼?我說:平等,絕不是比較。我們佛法好,基督教也好,天主教也好;我們佛經是第一,《新舊約》也第一,《古蘭經》也第一。第一就沒有話說了,第一跟第一才能拉手和睦相處,第一跟第二就處不來了。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個個第一,沒有第二的。你們讀《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也是每個都第一,沒有第二。一定要明白這是真理,我們眼見第一,耳聽第一,不都第一嗎?鼻嗅第一,舌嘗第一,個個都是第一,所以這個身體才不打架。如果說我眼見第一,你耳聽第二,那就糟了,你命就完了。所以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你看《華嚴經》個個第一,再跟諸位說,是品品第一、段段第一、句句第一、字字第一,世間所有一切法,沒有一個不是第一。好人,好人第一,壞人,壞人也是第一,都是第一,才能和睦相處。所以你要真正識得一,就萬事畢了,這是宗門裡頭講的話。

  世間人的麻煩在哪裡?不認識一,他在裡面有高下、有分別,智慧就沒有了。真正識得一,人人第一,事事第一,物物第一,沒有一樣不是第一,我們就能和睦相處,真正做到「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他做到了,落實了。今天我們講的彼此互相尊敬,互相敬愛,互助合作;互助合作就是廣修供養,互相尊重就是禮敬諸佛,互敬互愛這裡頭就是稱讚如來。經文上這些好東西天天念,不能落實,不能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不能夠化解社會的爭端,你這個佛叫白學了,這學得有什麼用處?「普現十方廣大剎」這一句,你說包含多少意思在裡頭?

  『悉令嚴淨常現前』。「嚴」是莊嚴,「淨」是清淨;莊嚴是相,清淨是心。嚴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多采多姿,我們經題上講的「華嚴」,這個嚴叫萬花莊嚴。所以你一定要曉得,樣樣都是第一才是華嚴。佛教化眾生,他不是同化。同化是什麼?我的力量強、力量盛,把你融入到我這個地方來,這叫同化。佛不是同化,佛是圓融,個個第一,個個真,個個善,個個都美,他是圓融。像一個花園裡面,所有一切品種都有,萬花莊嚴;而不是說,我這個大花園只種一樣東西,其他全剷除,不是的;樣樣都有,美不勝收,這是嚴。個個都第一,你的心就清淨,你的心就平等。所以這兩個字,意思無限的深廣。嚴是講我們的社會、族群,不同的文化,多采多姿,美不勝收,供養我們享受。雖然在這個境界裡面,心地清淨,一塵不染。知道這些事實真相,知道它的根源,知道它的來歷,知道它的演變,知道它的發展;雖然都明瞭,心地依舊保持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完全是以清淨平等覺來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來對虛空、來對法界。這就是過諸佛菩薩的生活,用我們世間的話來說,這個人就是過高度智慧的生活。方老師當年教導我,學習佛法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嚴淨就是最高的享受。

  去年除夕溫馨晚會,你們同學都參加了。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的民族表演,那就是嚴,那是美、那是善;淨就是真,清淨是真。如果說舞台上表演,只表演一種,你說多麼單調,怎麼能保持這種高潮?那一天,差不多前後四個小時,永遠保持高潮。有人問我:法師,你們為什麼這樣做?我告訴他,這是《華嚴經》的落實,大乘佛法的落實,我們真的把它做出來了。所以這個世界、這個社會,芸芸眾生就是一部活的《華嚴經》,《華嚴經》就是現實社會的說明。我這一次在澳洲,向世界宗教和平組織建議,《華嚴經》是多元文化最好的教材。我這一次跟他們接觸,馮居士來告訴我,那邊反應非常好,很希望我正式加入他們的組織,他們提出這個請求。這個經文字字句句意思都是圓滿的,都是深廣無盡,我們要能看得出來,要能體會得到,要能落實,要能享受,把它變成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境界。這是『勝念解脫之方便』,就是最勝念智天王他所得到的。「解脫」,解是解除一切障礙,脫離一切繫縛,他入了佛的境界,他落實到這個境界,落實就是解脫。請看底下一首,底下是第五首:

  【如諸剎海微塵數,所有如來咸敬奉,聞法離染不唐捐,此妙音天法門用。】

  這是可愛樂淨妙音天王他的心得報告,他入了這個境界,對他所修學的法門讚歎備至。我們看他們的讚歎,個個都第一,都沒有第二的,這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前面這兩句,『咸敬奉』,「敬」是尊敬,「奉」是奉事,「咸」就是普遍。對什麼人敬奉?對一切人都敬奉。第一句說的是數量,『如諸剎海微塵數』,這一句實在講,就是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眾生。這個眾生不是專指人,專指人範圍就窄小了。眾生這兩個字的意思,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叫做眾生。動物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是眾生;植物也是眾緣和合而生的,礦物還是眾緣和合而生的,虛空現象還是眾緣和合而生。可見得「眾生」兩個字,把虛空法界一切人事物全都包括在其中。這些是什麼?這些就是如來,如來就是眾生,眾生就是法界,法界就是自性;怎麼樣兜圈子,到最後還是一樁事情。青蓮法師在《地藏經》綸貫裡面,第一句話說「一念自性」,千言萬語,千經萬論,都繞著一念自性在轉,沒有離開一念自性。

  「諸剎」,諸佛無量無邊,諸佛的剎土無量無邊,「剎海微塵數」。「所有如來咸敬奉」,我們能不能做到?這一句話就是說,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有情眾生、一切無情眾生、一切自然現象,我們都以真誠、清淨、平等心來恭敬,這一句就是普賢十願的第一句「禮敬諸佛」。誰能做到?法身大士。法身大士何以能做到?他明白了,他了解事實真相,所以他做到。權教菩薩、聲聞、緣覺、六道凡夫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不了解事實真相。所以權教以下隨順煩惱,他們生活很苦,隨順自己的知見,隨順自己的感情;法身大士隨順法性,隨順真智。《無量壽經》上給我們講的「住真實慧」,法身大士才住真實慧,我們哪裡知道?

  我們起心動念,《地藏經》上講「無不是罪」,都在那裡造業,造業後來必定感果報,果報是六道三途,造這種罪業。只有隨順法性的人,他才不造業了。由此可知,十法界的眾生沒有不造業的,只是造業輕重不相同;六道裡面造染業,染污,四聖法界造淨業,都在造業。脫離十法界,證得一真法界,不造業了,完全隨順法性。所以他們在六道裡面現身,「普現十方廣大剎」,完全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恆順眾生、隨喜功德與法性相應,他是善惡、染淨都不造,那是真正的清淨平等覺。有善惡、染淨不是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才是自己本來面目,禪宗裡面說「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要知道那是清淨平等覺。

  昨天,我聽你們講經,你們全部都是講《無量壽經》,真正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講堂外面,還留著有一副對聯還沒寫字,你們擬擬給我看看,要符合我們的講堂,讓人家一看,講堂。你們七天,這麼多人全部都講《無量壽經》,你們做一副對聯來給我看看。這副對聯用「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門深入怎麼樣再加四個字,長時薰修也加四個字,這個對聯用八個字。這個對聯就是說明我們的學風,念佛堂是我們的道風;好像念佛堂門口,也有一副對聯是空白的,你們同學們做兩副對聯來給我看看,標榜我們的學風跟道風。這在現前社會,動亂災難頻繁,我們提倡學風與道風非常切實,這個有真實利益,就是《無量壽經》上講的「惠以真實之利」。自己住真實慧,惠予一切眾生真實之利。

  世界宗教和平組織也有不少年,參加組織有三十多個宗教團體,這些宗教領袖們、傳教士們,可以說都是來救度這個世間災難的,我稱他們菩薩,救苦救難的菩薩,名實相符。他們提出一點,希望每一個宗教對教徒講經說法的時候,絕不攻擊其他宗教,絕不批評其他宗教,這個理念很好。我聽了之後很感動,這些人是覺悟的人,覺悟就是菩薩。我更進一步的提出一點意見,不但不攻擊要讚歎,不但不毀謗要幫助,真正團結起來,才能夠消弭世間的劫難,減緩天災人禍。我們看看在這個世間,唯有宗教家們團結起來,才能挽救這個世間。他們這麼多年來,都有共同的理念、共同的方向、共同的目標,太難得了。但是這個工作怎麼下手,怎麼樣能夠落實,把這個理念變成事實,這是大學問、大事業。

  我這一次跟他們見面,提出一點意見,他們很重視。我說如果這個理念要落實,第一個,這是推動世界和平的大業,我們曉得無論辦什麼事情,沒有錢不能辦事,空口說白話,所以一定要籌募基金,第一個健全組織,使世界宗教和平組織加強,第二,下面一定要設基金會,籌募基金,有錢才能辦事。辦什麼事?第一樁大事是培養人才。所以我建議一定辦一個多元文化大學,這個學校就是融合不同的族群,融合不同的文化,融合不同的宗教。我們並不是一定要建立一個標準,不是這個意思,我們要求怎樣和睦圓融相處。所以這個要靠教育,彼此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唯有教育才能達到這個目標。我這個建議,他們也肯定,也覺得這事重要。

  其中,這是在多元文化論壇裡面,有一位神父講了幾句話,都是從內心說出來的:我們自己這個團體,這個宗教,內部派別就很多,彼此就不和,怎麼能夠跟其他宗教和睦相處?這是很現實的問題。他提這個問題,使我想到大概在三十年前,高雄天乙法師問我一樁事情,他說:我自己問自己的良心,對得起我們寺院的大眾(他是住持),我們在生活條件方面樣樣都照顧他們,為什麼他們還要走?留不住人。他說:為什麼從前的道場,我們在書上看到,打都打不走;現在我們想盡方法,最優惠的條件,留都留不住,這原因在哪裡?我告訴他,從前道場有學風、有道風,他是來求學的、是來求道的,他還沒有求到,當然打他也打不走。像我在台中跟李老師求學,真的打都打不走。李老師沒有叫我走,別人想盡方法來趕我走,我絕對不會走。為什麼?我沒學成,我學成了我自己會走,你留也留不住。所以歸根結柢,你這個道場沒有道風、沒有學風,你生活條件再好,他學不到東西,他怎麼不走?住在這裡面一天到晚胡思亂想,你怎麼能留得住人?佛教是教學,有好的老師,好的善知識,他從內心裡面對於善知識生起仰慕敬愛之心,他怎麼會走?我們對老師終身仰慕,老師不在,我們還念念不忘,這種情多深,這個恩德多厚!你沒有道、沒有學,你怎麼能夠抓住人心?原因在這個地方。所以道場,一定要有道、有學。沒有學風、沒有道風也叫道場,也能講得過去,什麼道場?三惡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那也是道場,將來就要墮三惡道。所以我們一定要建立學風、道風,到這裡來學習,你學的是什麼東西,你修的是什麼,你將來能得到的是什麼,包括你現前得到的,你將來要得到的,都非常鮮明。

  這個道場建立,受到全世界人的尊敬仰慕,可是我們是不是真的做好?是不是真的名實相符?差距還很大,外面人看是像個樣子,我們自己並不滿意。李木源居士跟我,我們認真努力,密切配合,總希望把它做好,做到盡善盡美。我們曉得,要想達到這個目的,教學是唯一的手段,天天講經,天天勸導。三天不講,三天不念經,面目全非。為什麼?煩惱習氣全現行,又冒出來了,才知道自己業障之重。讀一部經,聽一次講,伏一下,壓一下,效果是有的。要長時期不斷的薰修,有個三年五載,慢慢的我們就產生力量,這個力量能伏煩惱,煩惱起現行的時候自己會覺悟,自己能控制,自己能夠壓抑自己的煩惱,這是功夫。我們念佛法門,有這樣的功夫才能往生,如果這個功夫沒有,往生就不可靠;到臨命終時伏不住煩惱,煩惱還起現行,那還是搞六道輪迴。所以要懂得這個道理,要了解事實真相。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要真正想脫離六道輪迴,甚至於說超越十法界,能不能做到?淨宗法門肯定可以做到,只要你「不懷疑、不夾雜」,這一句比什麼都重要。因為大多數人修學佛法而得不到結果,夾雜,叫雜修;再有一個毛病,就是中斷。真的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沒有一個不成就的。

  我們對於佛法鍥而不捨;諸位今天是什麼?沒有嘗到法味;嘗到法味的時候,你就曉得這個味道,世出世間所有的味道不能跟它相比,法味太濃了,經書你會天天去讀,欲罷不能;字字句句裡頭無量義,字字句句都可以擺平我們這個世間所有疑難雜症。這麼好的東西,世間人不知道,你說多冤枉!這個我們有責任,他們為什麼不知道?介紹的人太少,宣傳的人太少。我們今天要做的就是這個工作,把佛法介紹給廣大的群眾,我們要做這個宣傳工作。現在可以說是機緣好像有一點了,漸漸成熟了,我們的理念,我們的經典,可以被所有宗教家來接納,可以被學術界裡面有真智慧、真學問的人認同,這個對於整個世界社會的安定,世界和平,種族、文化、宗教的融合,我看前途是光明的。現在我們看到一線曙光,我們有信心,只要認真努力,絕不懈怠,從自己本身做起。本身第一個是德行,有德行才有真正的學問,沒有德行那個學問是假的,那不是真實的。德行是什麼?斷煩惱、斷習氣,這成就真正的德行。一定要曉得自己煩惱習氣重,知道這就覺悟,改正是功夫,知道不能改有什麼用處?知道一定要改正。改正當然是有一番辛苦,要跟自己煩惱習氣去搏鬥。中國聖人講「克念作聖」,你要克服自己的煩惱,克服自己的習氣,你才能作聖人、作賢人。聖人,這個字的意思就是明白人,對於宇宙人生真相徹底明白的人,叫做聖人。這首偈還沒講完,明天我們繼續再講,今天時間到了,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