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疏論節要研習報告  (第二十四集)  1997/12/7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12-016-0024

  請看講義:

  【從痴有愛。流轉無極。大乘有二義。】

  這一句話,大乘裡有二個意思:

  【一無明發業。愛能潤業。二過去無明。現在愛取。】

  前面曾經說過『從痴有愛,流轉無極』,這個地方再詳細的說明。這兩句話是說明六道凡夫生死流轉的原因。『無明』,在這個地方我們必須要把它看清楚,此地不是講的根本無明;而是經教裡面常說的枝末無明,也就是十二因緣裡面所說的無明緣行,是指的這個無明。因為無明,他才會造業。無明這個名詞的定義,就是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明白。明白就好了,明白了就叫做佛菩薩;不明瞭這叫凡夫。所以這是對於理論、事實真相不清楚。因為它不明,所以它就會妄動,這個諸位要知道。

  大乘經上常說「覺心不動」,覺心就是覺悟了,覺悟了的心不動,那就是明了,明心見性,也可以說「明心不動」。無明它才會動,所以無明是個動相,這個動就是經上講的妄動。妄動是什麼?就是妄想,這個心裡有念頭,這就妄動了。念頭就是業。業這一個字,我們常常把它連起來使用,譬如一般人講事業,在學校念書叫學業;學跟事都是在造作,造作的結果就叫做業。業在哪裡?業就藏在阿賴耶識裡面,法相宗叫它做種子,業習種子。業就是造作,造作的結果;習就是習氣。無始劫以來所造的業,就變成一個很頑固的、很堅強的習氣,這是最麻煩的事情,很不容易解決的事情。所以它發業,發是發動、造作。

  而這個業習裡面,可以說力量最強的就是貪瞋痴。『愛能潤業』,愛就是貪瞋痴的代表,貪愛,貪愛能夠滋潤業力。你為什麼起心動念?為什麼想去造作?三毒煩惱在推動,這個推動就是此地潤業的意思。外面有誘惑,裡面有貪瞋痴慢在推動,這個人你叫他不造業,怎麼可能?他一定造作。古人知道這一樁事情的厲害,所以想盡方法來防範,讓你這一切造作有一個範圍,不要超越這個範圍,這就很好了。這個範圍是什麼?是道德。儒家講的道德仁義禮,就等於說是防範,五重的防範。

  最高的、最好的防範是有道,人人都修道了,他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決定不會越軌,道就是一個防線。道不講了,不得已把標準降低一點,就講德,德比道就要低一層;德也沒有了,那就講仁,仁則是更其次了。仁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博愛,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現在講,這還有點良心,凡事不管做什麼事情要憑良心,憑良心這個防線是第三道防線。

  三皇時代是行道,五帝時代是行德,到三王就行仁,文、武、周公這時候就講仁。到春秋時代的時候,仁沒有了,講義,這是五霸的時代講義。義以後也沒有了,最後一道防線是講禮。禮是什麼?禮尚往來。禮再要沒有了,那就沒法子了,天下大亂了,防線都沒有了。內三毒,外誘惑,這個不得了。所以中國歷代的社會能夠維繫安定,就靠著古聖先賢他們的教學來設防。

  古時候觀念跟現在人不同,古人始終是把教學放在第一位,決定不把利放在第一。孟子講得好:「上下交征利,其國危矣」。這個國家隨時會有動亂,這個政權不穩固。從前講政權穩固,至少是要傳幾百年,這是講穩固。周朝傳國八百年,商朝傳國六百年,憑什麼?「道、德、仁、義、禮」,它推行這個教育。在我們佛法裡面就是戒律,戒定慧三學維繫佛法的道統。如果三學捨棄掉,佛法就沒有了,佛法在這個世間就滅亡了;雖有形式在,已經沒有實質了,名存而實亡,徒有形式。學佛念佛人很多,修行證果的人太少了。佛法之興旺是證果的人多。我們念佛的道場往生的人多,這是興旺,這是殊勝;決不是講湊熱鬧的人多。湊熱鬧的人多有什麼用處?是要講求真正修行證果的人多。

  所以我們要知道六道輪迴的真相,它的第一個因素是什麼。然後才知道佛在經教裡面,苦口婆心的教導我們,為什麼要息滅貪瞋痴,要勤修戒定慧。這才知道佛這一種教誨,是教我們脫離六道輪迴,目的在此地。六道太苦了!

  第二個意思是講『過去無明,現在愛取』,還是講的枝末無明。「過去無明」,就是十二因緣裡的無明、行,這兩條是過去世的;現在世的是愛、取、有。愛、取是業,是造作;有,有就結業了。換句話說,現在的愛取就是現在的無明。什麼叫無明?你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分別、起執著了,這就是無明在起作用,就是「無明發業」。我們不能不知道,不但要知道,要深深的體會。然後在日常生活當中,才時時刻刻能提得起高度的警覺,對於我們道業就會有很大的幫助。六根接觸外面境界,怎麼會又起無明了?為什麼不起戒定慧,會起無明?能夠覺察到這一樁事,這是真正的覺悟,這個人不迷了,覺悟就能回頭。一覺就明了,無明就破了,就怕你不覺,覺了就破無明。

  所以,我們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決定不能貪愛,取就是執取、執著,決定不可以。為什麼?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明白了就是看破,看破就明了,就不是無明了。看破之後,就是對事實真相真的明白,你自然就放下了。哪裡要勉強,哪裡要別人勸你,自然就放下了。因為他知道,你要不肯放下,你就是不肯放下六道輪迴的業因;你就永遠不能出離六道輪迴。你要不肯放下,後來結果就是如此。真能徹底放下的人,不但前途一片光明,現前身心得大自在、得大安穩。佛菩薩、祖師在註疏裡面常常這樣提示我們,我們也讀了也聽了,效果怎麼樣?還是沒把它當作一回事情,原因就是大安穩大自在我們沒有嘗到。能不能嘗到?不能。為什麼不能嘗到?不肯放下!你真肯放下就嘗到了。

  一定要看破放下,然後念佛的功夫就得力了。真正看破放下,跟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就感應道交。所以這個事情實實在在說,人人都能做得到,可惜你自己不肯去做,這就沒法子了。一定要自己覺悟,一定要自己真幹。從哪裡做起?決定把這個愛、取的念頭捨掉,這叫放下。所以放下,事上沒有什麼大妨礙,念頭上!事上,不能說我今天工作不做了,那不可以,事上你要去做,事可不能放下。念頭要放下,把貪愛放下,把執著放下,把分別放下;然後你行事,那就是華嚴境界了。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它不障礙你的,不障礙你明心見性,不障礙你大自在,不障礙你大安穩,不障礙你念佛往生,它不障礙。事上不障礙,理上也不障礙;妄想障礙,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你要把這個東西放下。所以特別在此地點醒你,愛、取是煩惱障的根,你要斷煩惱,連根拔除,這就對了。再看底下這一段:

  【大乘說。唯心為因。痴愛為緣。小乘亦以痴愛為因。業等為緣。】

  這一段裡面,給我們說出大小乘修學的不同處。實實在在那個不同處,幅度並不大,我們可以講是大同小異,這個小異就是認知不一樣。大乘看得透徹,了解得徹底,『唯心是因』。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個『痴愛為緣』,痴愛就是識,識心,就是唯識所變。這是大乘對於宇宙人生真相的認知。小乘人為什麼不懂唯心?他沒有見到。所以小乘經裡面,諸位如果細看,大多數只講到六識,它講到心法只講到六識;偶爾也有講到阿賴耶,但是少,並不多見,多分都是講到意識。說意識,一般人很容易懂,很容易接受;如果講到末那、阿賴耶,的的確確難懂,對於初學的凡夫是很不容易接受。所以世尊說法因機施教,根性利的就跟他講八識,中、下根性的人只講六識。雖然他不能超越六道,希望他能夠不墮三惡道,生生世世能在三善道流轉,那就很了不起了。有這個基礎,慢慢再提升到大乘,這是佛度眾生的一類善巧方便。

  所以『小乘亦以痴愛為因』,也就是十二因緣裡面講的無明,以這個為因;『業等為緣』,行業是緣。這是小乘經裡面多分的教義。依阿賴耶識修行,最高的位次能證阿羅漢果,能證辟支佛果,能證權教的菩薩;如果依天台四教來講,可以證得藏教的佛果,通教的佛果,所以小乘裡面有佛也有菩薩。但是他們的修行是以「識心」為基礎的,大乘是以「自性」為基礎的,不同地方就在此地。大乘依自性;小乘依八識。我們用《楞嚴經》上的話來講,就更容易懂了。一個是依真心,一個是依妄心。小乘人是依的妄心,八識五十一心所是妄心,那個不是真心,他們沒有明瞭真心自性,所以果證就不一樣了。請看講義,這一段只有兩句。

  【因緣性空。真如妙有。】

  這兩句話雖然說得很簡單,可是裡面的含義是深廣無極。「諸法因緣生」,不但十法界依正莊嚴離不開因緣,這個因緣後面還有一個字「果」,後面是果,果就現相,就有相了。「因緣」是果報的原因。世法如是,佛法也不例外,佛法也是因緣生。凡是因緣生法,它沒有本體,沒有自體,所以說它『性空』。這個性就是體性,它沒有一定的體性。當然一個現象之產生,我們今天講,一定有它的體質,一定有它的性質。為什麼說空?因為這個性質,不是決定的性質。譬如說我們穿的衣服,這衣服的體是什麼?衣服的體是布,這布料是布。如果我們說布就是衣服的體,這個話能不能講得通?講不通。你要說布是衣之體,那布可以做桌圍,它就不是衣之體了。它可以做衣服,它也可以做別的東西,它不是一定的體。衣除了布之外,還有其他的也可以做衣。所以這就講所有一切的現象,體都是不定的,它的體是不定的,不定這才叫「性空」。這是我們從很粗顯的表面上來觀察,如果深一層的觀察,愈看對佛的意思,我們就愈明顯了。

  現代科學家利用這些科技的儀器,幫助我們深入的觀察,一切物相的體質,這一分析,它的體就沒有了。就把它分成分子,分子再一分析就變成原子,原子再一分析就變成中子,中子再一分析就變成粒子,愈往下面分愈分愈小,才真正體會到佛說「緣生性空」,這句話愈體會愈真實。佛說的沒錯,使我們聯想到《金剛經》上所講的「一合相」,合是組合,一就是基本的物質。盡虛空遍法界森羅萬象,都是一種物質不同組合而現的這些現象,分析到最後,基本的物質完全相同,這是一合相。這樣才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確確實實是空無自性,沒有自體。

  那真相是什麼?後面這四個字就是說出真相,『真如妙有』。你不能說它沒有,它確確實實有。「妙有」是什麼意思?妙有非有,也就是說它不是真有,真有那就不是妙有了。「有」,有又空,空跟有是一不是二,這叫妙。所以妙有是假有,妙有是非有。非有非無這叫「妙有」;非有非無也叫「真空」。真空不空,妙有非有,這是佛給我們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有即是空,空即是有,它是一不是二,你要把它分成兩截,你就錯了,這個事實真相你沒見到。

  在佛門裡面,無論是哪一個宗派,無論你修學哪一個法門,沒有不讀《般若心經》的,《般若心經》都列在課誦裡面。這一部經典裡面就把這個事實真相為我們說出來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有,有跟空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你把空有分成兩樁事情,你迷惑顛倒了,你沒有見到事實真相。哪一樁事情是即空即有?任何一物,任何一事;所有一切人事物都是即空即有。世法如是,佛法亦如是,沒有例外的。

  你要通達這個事實真相,你對於世法不會再執著了,生活自在快樂,怎麼樣?隨緣!隨緣度日,這就是佛菩薩,這就是神仙的生活。在日常生活當中絕不起心動念,絕不攀緣,隨緣度日。那有人問了,我們這個生活的需求從哪裡來?隨緣就來了。現代一般人的生活需求攀緣來的,天天動腦筋,怎麼樣去賺錢,怎麼樣去工作。那個隨緣不是叫你不賺錢不工作,你也工作也賺錢,可是自在在哪裡?沒有起心動念。說實在話,你起心動念,你每天賺這麼多,你不起心動念,每天還是賺這麼多,何必要去起心動念?離開了妄想分別執著就叫隨緣。你每天去工作賺這麼多錢,你想想看,你起心動念還是賺這麼多;不起心不動念,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還是賺這麼多。並不是說你起心動念多有一點點,就可以多賺一點,沒這回事情。

  世間一些聰明人他知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了凡四訓》裡講得很透徹。前定誰定的?自己定的,不是別人定的。你看這個多牢靠,別人定的靠不住,自己定的靠得住。你這一生的福祿,「祿」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你一生所得到的財富,你得到的受用,是你前世所修的;前世修的因與緣,你這一生得到的受用。你前生修得多,你就得的多;你前生修得少,你就得的少。前生修得少的人,這一生想多得一點,得不到,打妄想!這才是事實真相。

  所以了解事實真相,這個人心就清淨、心就定了。袁了凡居士他明白了,他可以跟雲谷禪師在禪堂裡面,坐上三天三夜不打一個妄想。雲谷禪師接觸的人也很多,像這麼一個人坐在那裡,三天三夜不動一個念頭,不起心不動念,少有!所以對了凡居士很佩服,你的功夫很不錯。就問他:你這個功夫怎麼修的?他說他被孔先生算命算定了,打妄想也沒有用,所以就乾脆不打妄想了。雲谷禪師聽了哈哈大笑:本來以為你是有功夫,結果你還是一個凡夫。所以我叫《了凡四訓》這個階段,我叫他做標準凡夫,他是個標準凡夫。我們現在這個凡夫都不夠標準,他才是個標準凡夫。

  聖賢是用定功把妄念降伏住,把它消失掉。他這個不是,他沒功夫,他只想像,打妄想也得不到何必打?算了!乾脆就不打妄想了,他是這樣把這個妄念捨掉。所以他不是從定功上斷妄想的,他是從理解,從慧上了解事實真相,打妄想也沒用,乾脆就捨掉妄想,他從慧解上得到這個利益,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離開了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我們功夫就得力了。

  你要想修福不難!道理明白了,財富從哪裡來的?布施來的,我們要歡喜布施,要認真的去修布施,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以財布施、以法布施、以無畏布施。財布施,果報得財富;今天我們看這個世間有許多大企業家、商業鉅子,財產都是幾十億來算的,他的錢從哪裡來的?前生修的布施修得多。你明白之後,你看他們就不會羨慕了,為什麼?我們如果想得他那個財富,不難!今天修因,全心全力的去修,你就得大財富。聰明智慧是果報,業因是法布施,無論是世法佛法,熱心的去教別人,熱心的去幫助別人,絕不吝法,我知道多少,我就教人多少,而不會自己去留一手,不肯完全教別人,怕別人將來超過自己,那你就吝法。吝法得愚痴果報,歡喜教導別人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是得健康長壽。

  你要想得財富、得聰明智慧、得健康長壽,你要知道修因,因緣重要。你想得果而不修因,那個果從哪來?所以一定要認真的去修因,「因緣果報,絲毫不爽」。佛門常講:萬法皆空,果報不空,因緣不空。不空在哪裡?我們常說因緣相續不空,因緣轉變不空。因會轉變果,果又會轉變因,轉變不空,不落空。像前面我們所說到的「自類相續」,它的相續不空,轉變不空。所以我們不要把一切法當作真實,分別、執著,這是我們自己錯了。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所有一切的際遇都是緣。這個緣來了,要有智慧去運用,使這個緣愈變愈殊勝,愈變愈美好,這是聰明人,這是真正有智慧的人。這個緣來到面前,愈變愈糟,愈變愈苦,那就愚痴了。緣是決定會變的,你要想叫它不變決定不可能,要用智慧善巧去引導,我們學佛就是學這一招。

  知道「真如」跟「妙有」是一樁事情,性相不二,理事一如。明白這一個真理,了解事實真相,我們就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去過日子。怎樣利用現在這一生轉變成無上道;只要你明瞭,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無論賢愚老少。怎麼樣明瞭?只有讀經、聽教。所以對於經典我們要深入,要認真努力去學習,最好的是有一些同參道友,常常在一起研究討論,這個樣子對自己進步就很快,利益就非常殊勝。再看底下這一段:

  【依外道教行。但招苦果。無所成益。】

  這句話我們要牢牢的記住,哪是外道?佛法以外的稱為外道,這個話說得有一點勉強,但是一般人都這樣說法,佛法以外的就是外道。你這個說法要對佛講,佛不同意。佛講外道是什麼意思?心外求法叫外道,這個是佛決定肯定的。你要曉得佛教以外也有一些人是從內心去求證的,那就不是外道。所以佛經有五種人說,佛並不是專制,佛不專制,佛不偏激,佛不自以為是。佛的心很清淨、很公平,只要是你向心性裡面求的,佛都點頭,對了!你如是,我也如是。

  所以,外道這個定義我們要清楚,心外求法就叫外道。所以在《楞嚴經》上,佛把小乘、聲聞、緣覺都稱作外道。由此,這個內外我們就很容易辨別了。佛說的內就是自性;換句話說,與自性相應的這是佛法;與阿賴耶相應的就叫外道。八識五十一心所是妄心,不是真心。用真心,這個人就是佛菩薩,這叫內學。用八識五十一心所,這是用妄心,不是用真心,統統叫外道。

  由此可知,依外道的教來修行,這個佛門裡有「門內外」,佛門裡面的外道。佛為什麼要這樣說?因為有一類眾生根性下劣,你跟他講心性他不懂,他沒有辦法緣心性,他就是一天到晚胡思亂想,他就依靠這個生活,佛也度他,所以跟他說小乘教,跟他講權教。一乘了義經典上說得很清楚,三乘佛法有因沒有果,就是此地講的意思,有因沒果。什麼法才有因有果?一乘法。「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但是諸位要曉得,三乘的教是『但招苦果』,這個苦是佛看起來苦,法身大士看起來苦,我們看起來他樂得不得了,他哪裡有苦?那麼他這個苦是怎麼講法?不能明心見性叫苦,所以這個標準高,不是我們能想像到的。

  『無所成益』,他這個無所成,他頂多只能在三界裡面的天道,天界,甚至到十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不能夠出離十法界,不能夠證得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真實的利益,為什麼?不退轉了。十法界裡面有退轉,不是真正的利益,不是真實的利益。所以這三句話,它的意思很深很廣,我們要清楚。如果不是依佛法三乘,另外的那些外道,那個果頂多是天道,出不了六道輪迴。依佛的三乘教,可以出六道輪迴,出不了十法界,這一個事實我們必須要搞清楚。請看講義:

  【儒釋道三教之不同。西方外道。明說三世。多信因果。知厭生死。欣求涅槃。但真源小差。致去道懸遠。】

  這一段開示是清涼大師為我們說明,佛與其他的宗教、學派不相同的地方。儒是儒家,古時候也稱為儒教,釋就是佛教,道是道教。但是諸位要曉得,這個地方講的三教都不是宗教,如果把它看成儒、釋、道三種宗教,那就錯了。在我們中國稱為三家,儒家、佛家、道家,實在講是三個學派,現在用學派,大家的觀念就比較清楚;稱教是教學,教化眾生。

  儒家用什麼教化眾生?佛家、道家又用什麼教化眾生?他們的教化裡面有同有異,無論在思想、見解、行持上相同的地方很多,但是細細去觀察,它確確實實有它不同的所在。同樣一個觀念,這個觀念境界來說,有廣狹淺深之不同;同樣一種行持的方法,有圓滿跟不圓滿的不同。譬如講孝道,儒家講孝,佛法也講孝,這裡面境界就不一樣。儒家講孝,講到一個家族,講到慎終追遠,講到泛愛大眾、推己及人,如果用佛家的四緣來說,儒家的這個孝是愛緣、眾生緣,只有這兩種;而佛法裡面往外再擴充,法緣、無緣,這境界就不同了。無緣就是沒有條件,盡虛空遍法界都在這個孝道概念之中,這個範圍太大太大了。所以儒家講孝,不能超越六道,不能超越三界;佛法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圓圓滿滿的涵蓋著一真法界。同樣講這個,它有同有不同的地方。

  『西方外道』,這個西方是講古印度,古時候的印度,在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除佛教之外,還有九十六種外道。有九十六種的,說宗教也可以,說學派也可以,佛為什麼稱它作外道?心外求法。也就是說,他們都沒有離開心意識,他們修行功夫再高,用心意識修;佛法的高明之處,佛法是離心意識修,這個要懂!現在學佛人對這個事情知道已經不多,從前佛教裡面常說,懂的人比較多。參禪,離心意識參;不離心意識就不叫參了,參什麼!所以我們世間人常說,要了解一個問題,你要去研究研究它,研究是用心意識,而佛法不用研究,「參究」。參究跟研究不同在哪裡?參究是不用心意識,研究是用心意識。現在大學研究院是用心意識,一看就很清楚、很明白,這在佛法叫外道,研究是外道。

  所以佛法是離心意識參。參禪需要離心意識,研究教也要離心意識。你要是不離心意識,你研教就不可能大徹大悟。我們教下常講「大開圓解」,你用心意識,你怎麼能開得了圓解,不可能!念佛,說實在話也要離心意識。離心意識念佛就是理念,理一心不亂,那往生高了,生實報莊嚴土。從這個地方也能看出,淨土宗跟其他宗派不相同之處。其他宗派不離心意識,沒有結果,不得真實的利益,這是實話。但是淨土法門,這個就特別了,不離心意識也能成就,這是這個法門的殊勝處。你用心意識,你不會參究,你就用研究,行!老實念佛往生淨土,生凡聖同居土,也好!不但出了六道,也超越了十法界。西方凡聖同居土不在十法界裡面,這是淨宗無比的殊勝。不但西方外道不能跟我們相比,佛法裡面所有宗派也不能夠相比,這是淨土特別超勝之處。

  它們縱然不同,但是都知道有三世,這是世尊讚歎的。為什麼佛出世在印度,不出世在中國?中國在那個時代,一些學者們對於三世很模糊、不清楚,儒跟道也有說,說得很含糊籠統;而印度這一些外道,對於六道輪迴三世的狀況非常清楚。『多信因果』,他們對於六道輪迴深信不疑。你造善因,決定感三善道的果報;你造惡因,決定墮三惡道。古印度這些人相信,他為什麼相信?他看到了。在哪裡看到?在定中看到。

  古印度的這些外道都修定。我們在佛經記載裡面讀到,許多這些外道,他們禪定的能力可以達到色界天,達到無色界天,也就是他們所修的是世間禪定,就是四禪八定。所以六道輪迴這個現象是他親證的境界,不是推想的;親眼所見的,他們有這個能力,所以深信不疑。因此他們知道生死不是一個好事情,對於人世間他沒有留戀;不但對人間沒有留戀,對於天福也沒有留戀。欲界六層天,色界十八層天,這裡面的果報、生活狀況,他統統了解。好,是不錯!但是不是永恆的,不是不變的;換句話說,縱然生到大梵天,還是有生死輪迴。這個事情他們看穿了看明白了,所以對於三界六道自自然然就沒有貪戀之心。

  所以『欣求涅槃』,「欣」是歡喜、期望。「涅槃」這個名詞不是佛學的專有名詞,是釋迦牟尼佛沒有出現在這個世間以前,印度這些外道就建立這個名詞,這個名詞不是佛教的。他們就求涅槃,涅槃是什麼意思?不生不滅,他們想求這個果報。因為三界六道都有生死,無色界裡面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壽命八萬大劫。我們今天讀到這個數字是天文數字,沒有法子計算,八萬大劫到了還是要墮落搞輪迴。於是這些外道們看到這個現象,連非想非非想天也不要了,他也不稀罕,他要求宗教裡講的永生,這就是涅槃。

  他能不能得到?得不到。實實在在講,這些人幾乎都是把四空天當作涅槃,四空天是無色界。欲界的人有色還有欲望,還有五欲,財、色、名、食、睡,還有這個念頭在;不過愈往上面去,這個念頭愈淡薄。這個念頭沒有了,那就不在欲界,他就生到色界去了。色界四禪十八層天,沒有這些欲望,他還有形色,有色身,還有生活居住環境,宮殿園苑的莊嚴,比欲界當然殊勝太多了,欲界天不能跟他們相比。這一些修行人達到這個境界之後,往往是灰身滅智,進入到無色界,進入到非想非非想天,這個時候他們所感受的這個境界,外道也立了一個名詞術語叫「冥諦」。諦是真諦,好像是永遠都不變,永遠常恆的存在;冥就是無明,一片黑暗,我們佛家叫大黑天。大黑天是什麼?無明。所以諸位要曉得,太空是什麼樣子?太空是無明,無明是它的真相。我們今天太陽沒有了,月亮沒有了,星星沒有了,燈光沒有了,太空的真相就現前了。所以要曉得黑暗的,一片黑暗,這是真相。

  可是要曉得盡虛空遍法界本來是光明的,為什麼會變成黑暗?變成黑暗是我們自己的心把它變的,我們自性不明了、無明了,這一念不覺而起無明,就把本明變成無明。你哪一天破了無明,破無明這個境界相不難測驗,你在夜晚沒有燈明的時候,你看到跟白天一樣一片光明,你的無明破了。破了無明看這個世間是大光明藏,這個光明是自性的光明,沒有黑暗。所以一真法界裡沒有無明,「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大光明的法界。那麼你就曉得十法界裡面都是黑暗的,無明沒破;破了無明就出十法界,這是事實真相。無明並不是真的是假的,但是我們無始劫以來就墮在這個假的,把假的當作真的,這個念頭轉不過來,所以侷限在無明範圍當中,見不到大光明。要不是佛給我們把這些道理、事實真相說清楚,西方外道他怎麼會懂得?他對於三界六道很清楚,三界六道之外還有四聖法界,他就不了解,他就見不到,他怎麼能破無明?

  所以西方外道把冥諦當作涅槃,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於是他經歷八萬大劫之後,他的定功失掉了,那個壽命就是定功;定功失掉之後,他就不能往上升,他只有往下墮。我們世間人常講「爬得高,摔得重」。這個掉下來之後就很慘,多半都是掉到地獄。從最高的掉下來,一定掉到最底下,掉到地獄,為什麼?在這個時候他起了謗法的念頭。世間許許多多聖賢講有不生不滅,他已經達到這個境界,後來還要墮落,知道這個涅槃是假的,不是真實的,這叫謗法。

  所以求涅槃而得不到涅槃。這個念頭就是感,所以感得釋迦牟尼佛、諸佛如來出現在世間。你們不是要求涅槃嗎?佛給你講有真正的大涅槃。我們中國在那個時代沒有人求涅槃,中國古人只有求長生不死,有求長生、求神仙,但是沒有聽說求大涅槃的,沒有這個,這個跟諸佛如來就不起感應道交。印度這些外道這麼多人求大涅槃,所以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他就應化在印度這個地區,度這些有求涅槃願心的這一類眾生,佛真的幫他忙,真的成就了他們。這是佛為什麼出現在印度,理由在這個地方。

  『但真源小差,致去道懸遠』。這個「道」就是涅槃。這是說明中國的儒家、道家,以及西方這些學派宗教,為什麼得不到真正的果,這個涅槃之果?就是「真源小差」。源是依據,他們修學所依的差了一點,他們依阿賴耶識,依第六意識,依這個起修。佛法教你依什麼起修?依自性起修,就差這麼一點。

  即使教初學、教入門,我們講信,「信佛」;其他的宗教,他們講信主、信耶穌。我有一次在美國,有三位基督教的牧師是中國人,來拜訪我,跟我談到,你們講信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講信天堂、信主耶穌,我們的信心是一樣的。我就告訴他不一樣,他說怎麼不一樣?你們的信心是外面產生的,我們的信心,第一條是「信自」,不是「信他」,就差在這一點。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講信、願、行,講這個信,第一個「信自」,第二個「信佛」。我們的信心是建立在自性上,這個就不一樣了;他們的信心是建立在信仰外面的這個能力,怎麼會相同?這就是真源小差,「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果報就完全不一樣。請看講義:

  【互融有是即空之有。空是即有之空。語空必攝有。言有必攝空。故曰互融。雙絕。有即空故有絕。空即有故空絕。言不礙兩存者。不壞相故。有即空而有不泯。空即有而空不亡。真如隨緣。具恆沙德。】

  這一段文也是清涼大師為我們說明事實的真相,可以說這一段將十法界依正莊嚴的事實說盡了。我們如果通達明瞭,肯定接受,不但對修行有大利益,對我們現在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幫助,使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幸福、更美滿。『互』是相互,『融』是融通、圓融。要知道盡虛空遍法界是互相圓融的,它是一個整體,如果不融,那就麻煩大了,就出亂子了。譬如我們這個身體,這個身體實在講也就像法界一樣,法界怎麼複雜法,我們這個生理也怎麼複雜,我們的身心複雜跟宇宙的複雜無二無別。

  所以這個身體就是一個法界的濃縮,一個模型、一個標本,跟實際的虛空法界真的沒有兩樣。我們身體裡面每一個部分、每一個器官、每一個細胞,決定是互相圓融的。假如它不圓融就生病了,生病就是不相融。嚴格的說不應該生病,那才是正常的,生病就是不正常。為什麼會生病?那個生病的業因就是妄想,妄想是病根,妄想就把你的生理部位細胞組織改變了,這一改變就不自然、就不正常了,它就不能夠互相圓融。心要清淨,身要放鬆,心地清淨,身體沒有緊張的現象,就不會生病。這個大道理我們要懂,對我們生活幸福就有很大的幫助。

  這個地方是講原理原則,空與有,空是性體,有是現相。空是講自性,就是真如本性,因為它沒有現相,所以叫它做空。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所以這個空不當作「無」講。不是無,為什麼是空?我們的六根都接觸不到。我們眼見不到,眼見色,它不是色;我們耳聽不到,耳聞聲,它不是聲;乃至於我們心想都想不到。在佛法裡面心想叫「法」,它不是法,但是它存在、它確實有,而且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真如自性,它是十法界依正莊嚴的根源,所有一切法都是從它那裡發生的。經上常講「唯心所現」,十法界依正莊嚴是真心本性現的相,它能現相,它本身不是相;它能現一切法,它本身不是法,所以叫它做空。這實在沒有法子,用一個空來代表它。

  有就是心所現的現相,唯心所現的這些法相,這個法相有。可是你要知道,相之體是空的,相雖然有,體是空的。體性跟現相是交融的,沒有妨礙,所以『有是即空之有』。這個道理、事實真相,我們都要明瞭。一時聽不明瞭,常常聽,遍數聽多了,慢慢就明瞭。一時不能契入這個境界,常常想著這一段文,常常念著這一段文,決定有好處。這就是佛法講的,我們要長時間薰習,逐漸逐漸在阿賴耶識裡頭,這一法的種子有力量了,起現行了,能幫助我們妙悟。而且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依這段開示常常對照,「依文作觀」;在一切事理裡面,我們想想佛菩薩這段話,跟現實環境仔細對照對照,這就是我們用功的地方,久久就能夠看到事實真相,真相必如經教所言。

  所以有是空之有,相是性之相,性已經變成相。性在哪裡?相即是性。空已經變成有了,空在哪裡?有即是空。古人實在不得已,用金跟器作比喻。金已經作成器,把金比作空,把器比作有。金已經變成器了,金在哪裡?器就是金。讓我們了解「相即是性」。性是空寂的,相又何嘗不是空寂的?你在相上見到空寂,你是見到真相。真相是什麼?法相家所說的阿賴耶的相分。這了不起!我們一般凡夫沒有見到阿賴耶的相分。阿賴耶的相分叫做本質相,我們一般凡夫所感受的是帶質境,不是本質。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你才見到本質相;只要你有妄想分別執著,你見不到本質相。這一說帶質,帶的可多了,決不是帶一、二,帶一大堆,麻煩透了。

  所以要曉得真相「有是即空之有」,而『空是即有之空』。這個空跟有,如果諸位一下不能夠習慣,對這種說法很陌生,很難體會,你把它改成性、相就比較容易體會。或者把它改成事跟理,空是理,有是事,我們這樣念法,「事是即理之事,理是即事之理」,這好像就好懂一些了。如果再用古德的比喻來念會更好懂,古人把金比作器,空是金,有就是器;「器是即金之器,金是即器之金」,這個意思就更好懂了,從比喻裡面就更好懂了。

  『語空必攝有』,它連到的,它不能分開的。我們講金一定帶著器,講器一定帶著金,決定不能把金跟器給分開,器不要,金也沒有了。哪有這種道理。相不要,性也沒有了。諸位要懂得,相是不會滅的。現代科學家他們也相當聰明,他們沒有學過佛,也懂得這一點意思,「物質不滅」,物質不滅就是相不滅。相不滅了,為什麼會有這些生死、這些現象?那是相的轉變,不是它的消滅,它沒有滅,它變了;它會變,它不會滅,這就是講的因果不空。

  因果是講什麼?它變、它相續,自類相續,它變。轉變不空,相續不空,這才說因果不空。說「萬法皆空」,因為這一切法它都會轉變,它不能永恆保持一個相,那不可能的,它會變。為什麼會變?因為你的心會變,你念頭在變,念頭變了,外面境界就變了,境隨心轉。什麼原因使這個世界人事物在變遷?什麼原因使這個現象在相續?都是妄想、分別、執著,都是這個東西,所以這是十法界依正莊嚴的根本。唯有佛法把這樁事情講得清楚、講得明白。所以我們要曉得現相跟自性是永遠結合在一起的,說相決定是性,說性一定連帶相。

  『故曰互融』。於是在這觀察裡就產生四種現象,空、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就產生這個現象。這個現象是我們觀察角度不相同,不管在那個角度,這個現象是圓融的。隨便說那個現象,一定是各個方面統統包括著,決定不可以說是獨立一方,獨立一方那就出了問題,你就看錯了。看錯了叫邪知邪見。你要曉得任何一法都是圓滿的,任何一法都攝一切法,這是正知正見,這是佛知佛見。

  所以『雙絕』,這雙絕怎麼看?『有即空故有絕』,有不存在了,有就是空;器即是金,器就不存在了;我們看金,器就不存在了。這個絕就是不存在的意思。『空即有故空絕』,空不存在了。我們如果把空當作金,從比喻上來說,諸位就更好懂;金就是器,金的相就沒有了,我們看到器,著重在器上。這是從兩個角度上來看,一個從體上看,一個從相上看,這是「雙絕」。

  『言不礙兩存者』,空有無礙,不但是理事無礙,而且是事事無礙。一切大乘經上,如果講到理事無礙,這就是一乘經,比大乘還要殊勝。這是同教一乘,講理事無礙;若是講到事事無礙,那是別教一乘。別教一乘只有一部《華嚴》,《華嚴》裡面講得圓融到極處了,事事無礙。隨拈一法都圓攝一切法。言不礙兩存者,『不壞相故』。

  『有即空而有不泯』,不泯就是存在;泯是消失,它並沒有消失,它存在,「有」存在。空是即有而空,空不亡,『空即有而空不亡』。這是「雙存」。前面是雙絕,這是講雙存。它不相妨礙,不壞相故。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因為性相是一,理事不二。末後兩句給我們做了一個總結。『真如隨緣』,「真如」就是自性,隨法身大士之緣,真如就現一真法界了。

  諸位讀《無量壽經》,《華嚴經》讀的人不多,《無量壽經》讀的人很多。《無量壽經》裡面所講的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一真法界。不但有情眾生無量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各個都是證無量壽。諸位不要認為那個無量壽是有量的無量,你就搞錯了,真正的無量;不是有量的無量,是真正的無量。你剛剛去的時候,你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沒錯!是有量的無量。可是你再進入到實報莊嚴土,就變成無量的無量了,它會變。決定從有量的無量變成無量的無量,決定成就。

  下下品往生,不得佛力的加持,《觀無量壽佛經》給我們講的「十二大劫花開見佛」。十二大劫花開見佛,那就是無量的無量,就真的是無量。雖然這裡有一點小差別,但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受用完全相同。也就是說,我們有量的無量到那裡去享受,享受的是人家無量無量的享受,這個真的十方世界都沒有,一切經裡面佛沒有這個說法,西方世界無比的莊嚴。

  那麼隨著妄想分別執著,就變成十法界,就變成六道。「真如隨緣」,真如能隨染淨緣。一真法界是淨,法身大士是淨,十法界都是染;染有輕重不相同。能隨染淨緣,『具恆沙德』,「恆沙」是比喻無量無邊,「德」是什麼?德用就是能現無量無邊的色相,能現無量無邊的境界。它怎麼現的?唯心所現。它怎麼轉變的?唯識所變。

  我們如果是真的明白這個道理,對這個理論絲毫不懷疑,那麼念佛哪有不成佛的道理。念佛是因,成佛決定是果報。念菩薩成菩薩,念什麼就變什麼境界,「真如隨緣」,原理就在此地,就是這個道理。你念貪,天天貪名貪利,貪變什麼?貪變餓鬼。天天心裡念貪,真如就變成餓鬼道讓你去享受。誰變的?自己變的。你自己用什麼心就變什麼境界。既然六道十法界都是唯識所變,那就是念頭所變;講唯識很麻煩,大家聽了產生誤會,就是你的念頭變的。我為什麼不起個念頭變佛?我們看到《華嚴經》,看到《無量壽經》西方世界那麼好,怎麼來的?就是我們念佛那個念頭變出來的。你造什麼因就變什麼果報,絲毫不爽。希望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之後,自己變最好的境界讓自己來享受,這是最聰明的人。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