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行願品海雲比丘章  (第一集)  1997/5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14-0001

  請掀開經本第一面第二行:

  【海雲比丘二住章】

  【第二海雲比丘寄治地住。謂常隨空心,淨治八萬四千法門,清淨潔白。練治心地,故名治地。文具六段。】

  這個是清涼大師給我們介紹,這一章題目的意義。海雲比丘,前面已經介紹過了,他在這一會上,代表圓教二住菩薩。二住叫『治地住』。「治地住」是什麼意思?清涼大師給我們解釋,是說『常隨空心,淨治八萬四千法門,清淨潔白。練治心地』,所以叫做「治地」。這個解釋很簡單,可是意思卻又相當的深廣。你看菩薩常隨空心,「隨」就是隨順的意思,「常」是永恆沒有間斷。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裡面有「常隨佛學」,有「恆順眾生」,這個「常隨」有這兩個意思,可是要緊的是要隨「空心」。「空心」給諸位說是真心。大乘經上常講的真如、自性、本性,跟「空心」都是一個意思。為什麼說是「空心」?真心離念,離一切妄念。凡是有念都是妄念,也就是說,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那個心就是「空心」,就是真心。

  說它做「空心」,也不是沒有道理。你看世尊在楞嚴會上,阿難尊者很聰明。《楞嚴經》一開端,世尊就叫阿難,這個心在那裡?你說說,我聽聽。心在什麼地方?阿難很靈巧,說了七處;我們凡夫大概說不出七處,他有本事說出七處。七處都被世尊否決了,阿難他就慌了,心到底有沒有呢?心決定是有的,但是心決定是了不可得,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曉得。所以佛法裡面常常用「圓」來表法。法輪常轉!輪是個圓。圓有沒有心?一定有心。心在那裡呢?心不可得。但是決定有,而不可得。這是圓的本體,圓就是從這個心而成就的。所以佛在此地講這個「地」,「地」就是心地。地能生萬物,能養萬物。我們離開地就不能生存了,一定要依賴這個地。用這個來比喻,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依心地變現出來的。心地是能變,一切萬法是所變,能變是心,所變的那就是輪相。像那個圓周,能變的是圓心,圓心了不可得。

  所以我們修行,會修行的人,從根本修。我想有不少同修聽過這一句話,特別是在禪宗,宗門講從根本修,教下又何嘗例外!你不從根本,你怎麼會有成就呢?離開根本,決定不能成就。那個成就就是十法界裡面的,聲聞、緣覺、菩薩、佛,十法界的;這些人不能算是究竟圓滿的成就。真實究竟圓滿的成就,要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一定從根本修。圓初住菩薩就從根本修。

  二住是具體跟我們說明了。因為五十三參它排列的順序,前面是三寶。吉祥雲比丘代表是佛寶,海雲比丘代表的是法寶。這個地方教我們修法。親近善知識之後,最重要的就是修行。修行一定要從根本修,那要常常隨順空心。怎麼個隨順法?讓你這個心乾乾淨淨,一塵不染。也就是我們常講,心裡面不能有「有」。六祖在《壇經》上說得很好:「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就是「常隨空心」。惠能大師給我們作了榜樣,他就是「常隨空心,淨治八萬四千法門」。這個裡頭講的,能大師通通做到了。由此可知,惠能大師他的地位,最起碼的也是二住菩薩,圓教二住菩薩,別教就是二地,他不是普通人。心裡面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是非、沒有人我、沒有憂慮、沒有牽掛,這叫隨順空心。這種境界就是真心顯露,隨順空心就是真心顯露。

  「淨治」,治是修學。我們通常講治學,就是作學問、修學。隨順空心來修學八萬四千法門,這個修學就殊勝,所以叫「淨治」。我們現在也學佛,也有不少同修希望廣學多聞,遍涉法門,但是他這個心不空,他心裡面有煩惱、有憂慮、有牽掛、有分別、有執著,於是他治八萬四千法門,就不叫淨治,他叫染治,他染污了。所以法門裡面的功德利益,他沒有得到;不但沒有得到,愈學愈迷惑,愈學愈執著,愈學煩惱愈嚴重。沒學佛的時候,見到人還很謙虛;學了幾天佛法了,貢高我慢,自以為是。這是什麼原因呢?沒有「常隨空心」,關鍵在這個地方。所以諸位要想真正在佛法裡修學有成就,開場白的幾句話非常重要!八萬四千法門,無論那一個法門,無量法門,隨便那一個法門,你修學都能得清淨心,這是「淨治」。得到淨了,覺正當然就得到,覺正即是三寶,也是三學,一個得到了,三個通通具足。這是清涼在此地解釋章題,為我們說出修學的總綱領。如果不能「常隨空心」;換一句話說,我們這一生修學都不可能有成就。問題在那裡?出不了六道。能夠「常隨空心」,不但出六道,決定出十法界,才能夠與華嚴教相應。

  「清淨潔白」,這四個字是形容淨治的相狀。「清淨潔白」,潔白是比喻。「練治心地」,練是鍛鍊、練習。無論修那一個法門,諸位一定要明瞭,修的是什麼呢?都是修的覺正淨,此地用一個「淨」字來作代表。「淨」就是覺,「淨」就是正,一而三,三而一,所以無論修學那一個法門,我們能夠真正得到心地的覺正淨,這就對了。你的功夫就得力了,你修學就如法了。換一句話說,這個心一定是一年比一年清淨,也就是說你的妄想、分別、煩惱,一年比一年少,這功夫得力了。如果功夫更往前進一步,那是月月不相同。一個月比一個月清淨,這個功夫是上層功夫,月月不一樣。果然做到月月都不一樣,三年、五載就成就了,這是我們過去在《高僧傳》裡面看到的,《居士傳》裡面看到的。古來這些大德修行,有許多三年、五年開悟的,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有人證果了,為什麼他們修行,時間不長,就能夠開悟證果呢?就是他的功夫得力,月月不一樣,就能到這個境界。我們明白這些道理,對於這些事實真相就不會懷疑。

  我們再回頭看看自己,再看看我們周邊的這些同參道友們,我們修了幾十年,沒有看到他有清淨相。什麼原因呢?關鍵在他沒有與空心相應。空心實在講,就是大般若,與這個不相應。無論修學那個法門,無論用什麼樣的功夫,都是執著有,都是執著我,這就糟了。像《金剛經》上所講的,全著在四相上,四相沒空!這樣修法,修一輩子,功夫都不得力。不要說月月有進步,年年都沒進步。這樣下去,麻煩就大了。所以說到這個地方,如果不死心蹋地念佛求生淨土,沒救了!不管修學那個法門,你要不能做到月月不一樣,月月都有進展,你才有出路,你才有希望。這叫「治地」,就是治我們的心地。把凡夫的心地,鍊治成佛菩薩的心地;把迷邪染的心地,鍊治成覺正淨的心地,就成功了。這叫做「治地住」。

  經文跟前面一樣,也分為六大段。六大段,第一段是:

  【依教趣求。】

  『依』是依前面一位善知識,教他到那裡去參訪善知識。請看經文:

  【爾時善財童子聞善知識教,一心正念。】

  此地這個『善知識』,是指前面一位吉祥雲比丘。你看這個經文,這經文裡頭十句,十個隨順,常隨空心。

  【隨順思惟,所有智慧光明門。隨順通達所有甚深解脫門。隨順憶持所有自在三昧門。隨順敬奉所有清淨教海門。隨順觀察所見諸佛威德門。隨順欣樂所見諸佛住處門。隨順解了所見諸佛軌則門。隨順思念所見諸佛出現門。隨順趣入所見諸佛法界門。隨順安住所見諸佛境界門。】

  這一段是第一個大段裡面的第一小段。諸位看段落。我們前面有一個總科,就是有個表解。你從表解裡面就看得很清楚、很明白。全文分六段。下面是清涼大師給我們的解釋、講解。我們看這一段文: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

  這是先交代段落。第一大段—依教趣求。遵依善知識的教誨,此地指的是依吉祥雲比丘的教導,去參訪海雲比丘。這個裡面分成兩段:

  【先依教正觀,此明溫故。後趣求後友,意欲知新。】

  清涼的解釋,非常之好。他用『溫故知新』,用這四個字來解釋,使我們讀了之後,倍增親切之感。而溫故才能知新,這個裡面含的意思就很深了。再看下面的開示:

  【又前學而能思。後即思而能學。】

  這是把前後兩個小段,這兩小段的意趣,給我們點出來。前一段就是溫故,『學而能思』;後一段是:

  【趣求後友】

  就是知新,『思而能學』。學思、思學是一不是二,這樣才能進步。

  【然思前猶屬前會。】

  這個經文上講:「聞善知識教,一心正念」,這是思前,完全是想吉祥雲比丘給他的教導,這是屬於前面一會。前面一會,餘韻猶在!這下面有解釋:

  【謂上來親近善友,次聽聞正法,今正念思惟,及如說修行,即是涅槃二十五中四近因緣。】

  這個四句話,我們要牢牢的記住,就是《大涅槃經》第二十五卷(涅槃有四十卷),這是第二十五卷裡面所講的『四近因緣』。那四條呢?就是此地所講的『親近善友,聽聞正法,正念思惟,如說修行』,就是這四條,這叫「四近因緣」。這個因緣有遠因、有近因。你這四種近因緣通通具足了,沒有不成就的道理!這是我們修學佛法,無論修學那一個法門,第一個條件,要親近明師,此地講的善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世尊一開頭,就教導我們要親近明師,從明師受教,那就是「聽聞正法」。這兩句,就是前面的意思,也就是「溫故」的意思。

  「今正念思惟,及如說修行」,這是知新。我們在這一生當中,修學有沒有成就,就在這四句。我們有機緣親近善友,聽聞正法,這是善友對我們的幫助,善友對我們的加持。下面兩句是自己的事情。你能不能正念思惟?你能不能如說修行?「正念思惟」是什麼?「常隨空心」。「如說修行」呢?就是「淨治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法門,對治八萬四千煩惱。你煩惱就斷盡了。修行沒有別的,就是斷煩惱而已。思惟,你不是天天去想,你想就想錯了。你看這個文字上,「正念思惟」,這四個字怎麼講法?思惟在此地引申的意思是明瞭。因為我們凡夫無論遇到什麼事,總要想一想才能明白,所以思惟是明瞭的意思。不是教你真的去想,愈想就愈糟糕;不想,明瞭也叫思惟,思惟就表明瞭。「正念思惟」,正念就能明瞭一切法。所以這一句就是與前面「隨順空心」相應,一定要常常保持清淨心;清淨心起作用,就叫「正念思惟」。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叫「如說修行」。你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佛菩薩教誨完全相應,那就叫「如說修行」。所以這四句很重要。下面大師為我們解釋:

  【今以前義屬後進趣,後義屬於前友指來,互為鉤鎖,主伴交參。故從會判,屬於後耳。下皆準此。】

  這個下是以下,五十三參都是這個意思。由此可知,上面一個善知識,跟下面一個善知識,有連帶關係。可以分開,是一個獨立的單元,但是也可以連鎖,把他連成一體。這個正是顯示出《華嚴經》的圓融無礙。前面的這個意思,屬於後面的進趣。這個意思怎麼講法呢?這個話,一般看起來不太好懂。我們作個比喻,大家也好懂。譬如我們讀書,讀一年級,一年級是為二年級作預備的,這個好懂。一年級念完了,底下就念二年級了。所以一年級是給二年級預備的。那麼二年級是繼續一年級再往上深造的。這兩句話就是這個意思。二年級又是為三年級作預備的,三年級又是二年級的延續,這兩句話就是這個意思。向下的五十三參,每一參連鎖的意思,就在這裡,『互為鉤鎖』。所以他每一參可以獨立,但是與前後都掛鉤。像我們現在坐火車車廂一樣,一節一節獨立的,但是跟前後都掛鉤。五十三參就是這個意思。合起來,它是個整體。

  這是把大意介紹出來。現在要講經文了,介紹經文。經文,大師這裡有註解,他註得很簡單,非常的扼要。

  【初句為總。】

  就是「爾時善財童子聞善知識教,一心正念。」這一句是總說。

  【謂聞善友教,一心正念。】

  這才是一個好學生,不是說聽了老師教訓之後,離開都忘掉了,那就不行。老師的教誨,時時刻刻記在心裡,念念不忘,要這樣的求學才行。後面有十句,這是別說。

  【後隨順思惟下。】

  就是這句以下一共有:

  【十句為別。】

  【舊經十句皆云正念觀察。】

  這個『舊經』是指《六十華嚴》,最早是在東晉時候翻譯的。那麼這個經,八十卷的經翻譯出來之後,就稱從前的《華嚴經》譯本,稱做「舊經」;這個本子,稱做「新經」。這是唐朝武則天時候翻譯的,實叉難陀譯的。所以以後看到舊經,就曉得是《六十華嚴》。《六十華嚴》裡面這一段,十句都說『正念觀察』,都有這個字樣,但是新譯的沒有。新譯的都是「隨順」,每一句前面,有「隨順」兩個字。但是,舊經它沒有用「隨順」,它用「正念觀察」,用這個字樣。那麼他說得也有道理。

  【謂不沈不舉,寂照雙流。】

  沈是昏沈,舉是妄念紛飛,這個是修行用功的兩大毛病。我們念佛人特別是在止靜的時候,就看出來了。念佛,繞佛之後,再止靜下來;止靜下來,佛號停住了,就好像在靜坐了。沒坐幾分鐘,有些人打瞌睡了,打呼的聲音都出來了,這個我們常常在佛七都看到,那個就叫昏沈,這是昏沈的現象。功夫不能夠繼續,就中斷了。另外一種人,一坐下去的時候,心裡妄念紛飛,他坐不住,這叫掉舉。昏沈、掉舉這兩種現象,特別是參禪的人,這種毛病現象特別容易現起。那麼用什麼方法來對治呢?這就是「三十七道品」裡面的「七菩提分」,用這個方法來對治。昏沈的人要用方法把他的精神提起來;掉舉的人,要用定功把它伏住。所以講『寂照雙流』。對付掉舉要用寂,對付昏沈要用照,要用這兩種方法,寂照雙流,這叫正念觀察,它裡面含的就是這個意思。

  現在雖然這十句裡面,沒有這個字樣,它的意思都在總句之中。「一心正念」,這個意思就包含了,都在這一句裡面;而這一句總的貫下面十句。怎麼樣才叫「一心正念」?下面這個十句,就是說明一心正念的樣子。也可以說,下面這個十句就是解釋一心正念的。我們看清涼還有話要說:

  【其別句內】

  這個十句當中,

  【隨順則通。其思惟等隨當句中所宜各異。謂智光明宜言思惟。其解脫門須通達等。言隨順者,隨順事理皆無違故。】

  這是總解釋,每一句裡都有「隨順」這兩個字。「隨順」這兩個字怎麼個講法?所以就別句裡面,『隨順則通』。第一句裡頭講:「隨順思惟」,思惟的是什麼呢?『當句中所宜各異』。每一句裡所講的不一樣。第一句,他說隨順思惟是『所有智慧光明門』。第二句,他講:『隨順通達所有甚深解脫門』。這個意思就不一樣了,境界就不相同了。所以此地講「智慧光明」,這個可以用思惟來說。那麼講解脫呢?那叫通達了。解脫怎麼好思惟呢?可是隨順這兩個字,一直是貫下去的。『言隨順者,隨順事理』,都沒有違背。所謂都沒有違背,就是與心性相應,與一心正念相應。也就是與前面所講的總綱領,與「常隨空心」相應。

  修行人特別是修行大乘者,淨土宗是大乘。世尊在經論裡面說得很多,「心淨則佛土淨」。我們往生西方淨土的條件是什麼?這大家都答得出來,信、願、行!你答得是沒錯。什麼叫信?什麼叫願?什麼叫行?恐怕你就不瞭解了。你信的是什麼?你願的是什麼?你行的是什麼?從理上講,「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你要在這個地方生起信心。然後你發願—我要作佛!怎麼修行呢?修清淨心。清淨心怎麼修?形式上,一句佛號,「一心正念」,就是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是什麼?「無量覺」。佛號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阿」是無,「彌陀」是量,「佛」是覺。合起來,「無量覺」。你穿衣,覺悟沒有?你吃飯,覺悟沒有?你工作,覺悟沒有?你在這一生當中,從早到晚,從初一到臘月三十,你是不是念念都覺悟,時時都覺悟,處處都覺悟,從來沒有迷惑,那你就決定往生了。覺悟的相是什麼呢?覺悟的相是心清淨,一塵不染。外面的境界了了分明,不是不知道,樣樣都知道。心裡頭連痕跡都不落,這是覺悟的樣子。

  你才曉得《華嚴經》教我們怎麼念佛,教我們怎麼往生!這個就是「隨順事理皆無違故」。下面這個十句,就是十個綱領,都是我們生活、工作、日常、應酬當中,這些事情,我們要怎麼樣去隨順。隨順,也就是隨緣,絕不攀緣。在境緣當中,決定沒有起心動念,思惟隨順思惟。隨順就是沒有作意,沒有我要想怎麼樣,沒有這個念頭;有這個念頭,就不叫隨順。隨順,我們講隨其自然,順其自然,沒有加一絲毫意思在裡頭,這叫隨順。加自己一點意思在裡頭,那裡叫隨順呢?那就不叫隨順了。所以這裡頭的字,每一個字,每一句,它裡頭的含義,都要搞清楚、搞明白。

  第一句,大師在此地給我們解釋的:

  【一即思前觀境自在等。】

  十句都是講善友的教誨,「聞善知識教」,都是想到吉祥雲比丘的教導。換句話說,這一段文實在就是善財童子的修學心得報告。他在吉祥雲比丘那裡學了些什麼?他得了些什麼?這個十句,就是他真實的受用。想到前面這個老師『觀境自在』,「境」是境界。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一切依正裡面,他得大自在。為什麼自在呢?智慧觀察。對於這些事實真相,都能夠通達明瞭,所以他自在。

  第二句:『隨順通達所有甚深解脫門。』

  【二即達前作用解脫。】

  『解脫』還是自在的意思。為什麼不用自在,而用解脫呢?這個裡頭意思就深了。「解」,讀去聲,當動詞用,解開。把什麼東西解開呢?把你的煩惱、憂慮、牽掛,這些東西,把它解除了、解開了。「脫」是脫六道,脫十法界。你看看,這經上跟我們講的是總綱領,沒講那麼詳細。一般講的分別、執著,你把你的執著解開了,你就脫離六道;把分別解除了,你就脫離十法界。他用「解脫」,『作用解脫』。「作用」,用我們現在講的,就是活動。穿衣、吃飯、工作、待人接物,這都是作用。眼能見,耳能聽,鼻能嗅,舌能嚐,是六根起的作用。在作用裡面,能解脫。凡夫起作用很糟糕,一起作用就戀著,就起貪瞋癡慢、分別、執著,這就被纏縛了。菩薩的作用,菩薩的生活,能解脫這些纏縛,而得大自在。

  第三句,『隨順憶持所有自在三昧門。』清涼大師跟我們解釋的:

  【即持前一行三昧,亦推勝中諸三昧門。】

  三昧太多了,無量無邊!可是吉祥雲比丘所修的那個三昧,叫「佛立三昧」,也叫做「般舟三昧」。在所有一切三昧門裡面,他選擇這個法門修。這是前面都細講過了,這個地方就不要再重複了。這個方法一定比其他三昧殊勝。殊勝之處,正是「不沈不舉,寂照雙流」。這是容易達到。

  那我們念佛人著重在經行,不但與經教相應,對於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中年以上,四十歲以上的,要運動。在現代這個社會,我們運動量愈來愈少。上樓有電梯,出門要坐車,這身子簡直就不動了。長久不動,這身體就要生病了,就要出毛病了。所以念佛用繞佛的方法,繞佛就是散步,我們叫經行,用這個方法。如果特別對治缺乏運動,那最好再加上拜佛,更好!我在洛杉磯,這是前幾年,在那邊講經。有一位老居士,我們也很熟悉,他六十多歲了,身體不很好。我教他一天拜一百拜。早晨拜五十拜,晚上拜五十拜。他拜了一年,身體好了,身體健康了。本來兩條腿很僵硬,他居然可以雙盤,這個很不可思議。六十多歲,他拜了一年佛,腿都軟了。所以拜佛跟經行是最好的運動,真正能夠達到「寂照雙流」。

  所以身體不好,缺乏運動,用這個方法好。有很多人他住在大樓上,外面空地很少,到那裡去運動呢?爬樓梯。爬上來,走下去;爬上來,走下去;這好運動。可是這個東西有副作用,以後這兩條腿,出了毛病。所以,遠遠不如拜佛、經行。爬樓梯不是好運動,你才曉得,爬山不是好運動。還有,跑步不是好運動,都有副作用。唯獨經行、拜佛是決定沒有副作用。所以,佛叫你拜佛,並不是佛喜歡人給他磕頭,不是這個意思。是教你修行的方法,教你養身之道,那裡是要人給他磕頭,沒這個道理!是教你養身的方法。這個裡頭用意也很深,也很廣。

  「所有自在三昧門」,這個「三昧」上加了「自在」。而吉祥雲比丘,確確實實也給我們說出許許多多的三昧門。雖然講的沒有《大般若經》裡面,講得那麼多,但是也可以了。把這些綱要都給我們說出來了。

  第四句,『隨順敬奉所有清淨教海門。』這一句就是:

  【敬前聞佛說法。】

  這一句,佛菩薩、善知識所有一切的教誨,一定要敬奉(尊敬、奉行),我們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求學、聞經、聽教,最重要的是要記住;不能完全記住,要把重要的句子記住。你聽一次經,讀一部書,能夠記住一句、兩句,而且明瞭它的意思,你一生就受用不盡。不必要完全都記住,完全都懂,那個不可能的事情。一句、兩句,終生就受之不盡了。

  第五句,『隨順觀察所見諸佛威德門。』清涼大師在此地跟我們講:

  【即觀前所見諸佛。】

  他這個解釋是很簡單,好像意思也是很深奧。「隨順觀察所見諸佛」,「威」是威儀,「德」是德行。也就是說,這些諸佛所表現給我們看的,這是屬於威德。這諸佛是誰呢?如果是狹義的來說,就是本經的五十三位善知識,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這五十三位善友,這是諸佛。因為這五十三個人都是法身大士,禪宗裡常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他們都是諸佛,五十三位都是諸佛。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裡面,註解的諸佛,就是這個意思,就指這些人。那麼這些人,我在前面跟大家介紹過,他們代表我們現前社會,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他們代表這些。那你就曉得,除了自己之外,都是諸佛,每一位都是佛。你從這裡才真學到東西。

  「諸佛威德」,我沒有看到,那個人有威德?其實,每一個人都有威德,是你自己粗心大意,沒看出來。佛有威德,菩薩也有威德,畜生也有威德,魔鬼也有威德,地獄也有威德,十法界依正莊嚴,那裡沒有威德呢?那威德的相不一樣,皆有!你要隨順觀察。那麼這句話要用現在來說,那就是隨順觀察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現象,就這個意思。你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真正通達、明瞭了,這才智慧圓滿。

  第六句,『隨順欣樂所見諸佛住處門。』這一句:

  【即樂前十方住處。】

  這個『諸佛』,諸位一定要記住,諸佛就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十方住處』不相同,你都能夠歡歡喜喜見到。那麼有一些,我們就這個形象上來看,有一些住處是很華麗,你看到歡喜;有一些住處非常簡陋,好像顯得非常困苦,你見到怎麼樣呢?能不能生歡喜心呢?你那個歡喜心生不出來,是你還有煩惱存在,你還有分別、妄想、執著。如果你離開一切分別、妄想、執著,法界是平等的。住豪華宮殿,跟住在土洞裡頭是一樣快樂,沒有兩樣!這個兩樣都是你的分別心、執著心裡起的妄想。所以,離開一切妄想,前面講,你真正是能夠「常隨空心」,萬法平等,萬法一如。這個時候,這個心樂是真的,不是相對的。相對的樂,是有苦樂之樂,他這個不是苦樂之樂。苦樂兩邊,悻喜兩邊,通通捨掉了,這是真樂。

  第七句,『隨順解了所見諸佛軌則門。』清涼在這裡給我們解釋的是:

  【即了前壽命神通等。】

  壽命從那裡來的?壽命從業報來的,壽命是業報變現的。離開業報,無量壽!這無量壽是真的。壽命長短,這是假象,不是真相。真相,佛無量壽,一切眾生都是無量壽,這才是真的。『神通』是講六根的能力。眼見、耳聞這個能力,都是盡虛空、遍法界,本能!為什麼本能失去了呢?佛講,我們的本能有東西把它障礙住了,煩惱障、所知障障住了。使你的能力透露出來,很小很小,很微弱。如果你把這兩種障礙去盡了,你這個能力一定是盡虛空、遍法界。在「諸佛軌則」裡面,只舉這兩條。其實軌則也是說不盡的。

  第八句,『隨順思念所見諸佛出現門。』這就是講的:

  【見前佛成正覺。】

  當自己成正覺的時候,就是自己成佛的時候。你見到大地一切眾生,個個都成佛了。我們如果明白這句話的深義,就曉得自己修行是什麼樣的功夫,自己修行達到什麼樣的境界。如果你成佛了,看到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都成佛道,你自己成佛了。如果看到一切眾生,個個都是菩薩,恭喜你,你是菩薩。如果你看到世間這些人,都是壞人,都不是好人;換句話,自己是壞人,你看到別人都是壞人!你自己是好人,看到人都是好人。什麼道理呢?境隨心轉,萬法唯心。這些句子,我們在經上常常念,為什麼在日常生活當中,就用不上呢?境界一現前,佛這些話通通忘光了,一句都提不起來了。修行在那裡修?要在這些地方修。這些重要的教誨,要念念不忘,時時提起觀照。這是正知正見。

  只要你有分別、有執著,你就是六道凡夫;你沒有執著,你有分別,你是四聖法界。總而言之,你都沒有出十法界。十法界是個大關口。你還有執著的話,那你就是六道凡夫。我們穿衣,穿衣有沒有執著?吃飯,吃飯有沒有執著?處事待人接物,樣樣都有執著,你說糟糕不糟糕?佛法修學在那裡修?就在生活當中。生活當中,點點滴滴,解脫!就是把我們這些妄想、分別、執著,把它解除掉,我們才有脫離六道、十法界的希望。所以這一句是提出一個綱領來。佛成正覺時,見一切眾生都成正覺,常常想這個意思。

  第九句,『隨順趣入所見諸佛法界門。』這一句所講的:

  【入前所詮法界。謂一行三昧所觀之佛同法界故。】

  所以『一行三昧』,前面說得很詳細。簡單的講,就是一心專念阿彌陀佛。「般舟三昧」,就是一行三昧。一心專念。阿彌陀佛用的是什麼心,我們的用心,我們的發願,跟阿彌陀佛相同不相同?阿彌陀佛在那裡呢?阿彌陀佛在《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在《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是細說,《無量壽經》是略說。那麼我們可以講,《華嚴經》是《無量壽經》的註解。我們今天看清涼大師的《疏鈔》,那是註解的註解。念念不忘彌陀,念念憶持彌陀。彌陀就是虛空法界,虛空法界就是阿彌陀佛。所以《無量壽經》的經題,就把修行的總綱領,給我們說出來—「清淨平等覺」。「清淨」就超越六道輪迴;「平等」就超越十法界;「覺」就超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圓滿成佛,「覺」就沒有妄想。所以這個裡面講的「清淨平等覺」,就是對治妄想、分別、執著。清淨是對執著的,有執著就不清淨;離開一切執著,清淨心現前。平等是對治分別的,你有分別就不平等;離一切分別,平等心現前了。覺是對無明的。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為什麼要四十一位?四十一品無明。破一品無明,他的地位向上提升一層,覺破無明。你看看,這是修行總綱領,不但淨宗要守住這個原則,所有一切大乘教,都離不開這個原則。我們修什麼?修清淨平等覺。

  那麼你就想到,你在日常生活當中,你穿衣、吃飯,你處事待人接物,與清淨平等覺相不相應?如果相應了,那叫真念佛,不一定要口念。口裡頭,二十四小時沒有念一聲阿彌陀佛,你是真念佛。前面吉祥雲比丘告訴我們念佛的方法。我們口念,心行完全不相應,這就是古人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那不是真念。真念要心行相應,這叫念佛。所以『一行三昧所觀之佛』,就是法界,法界就是佛。

  末後這一句,『隨順安住所見諸佛境界門。』這一句清涼大師註解上:

  【通住前諸佛境界。】

  『通』是貫通,『住前』是什麼呢?十住以前是十信位,從初發心,這個意思就深了。一般講,沒有入住,不算果位。好像你念書一樣,念到大學畢業了,才拿到一個學位,才拿到一個學士學位。前面中學、小學都不算了,那就是「住前」。十住是有學位,就拿到學位了。貫穿到前面;換一句話說,一直貫穿到初發心。初發心,我們這些人是初發心。「隨順安住所見諸佛境界門」,這個意思非常之好,好在那裡呢?為我們說明,諸佛菩薩雖然圓滿菩提了,他不捨因行,他還到六道裡面來度眾生。就是這一句所顯的。佛能跟我們在一起安住,能跟我們在一共同生活;不但能跟我們在一起,他也能跟畜生在一起,也能跟餓鬼在一起。地藏菩薩發的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他可以跟地獄共同生活,這了不起!叫「隨順安住」。

  那麼我們現在是三惡道,那是苦不堪言!菩薩怎麼能過那個日子?菩薩在那個地方安住,他怎麼能得到安呢?因為他沒有分別、執著,所以他就安了。我們為什麼不安呢?因為我們有分別、有執著,那個條件太差了,那怎麼能住!這是你分別、執著。所以,離開分別、執著,十法界是平等的。他在極樂世界的享受,跟在地獄享受是平等的。在極樂世界,他沒有感覺到樂受;阿鼻地獄裡頭,他沒有感覺到有苦受。由此可知,所有一切受,是妄念生的。這是妄想、分別、執著,從這裡頭生的,不是真的,假的!真的是平等安住,那是真的!所以諸佛菩薩在十法界、六道度眾生,他多自在!多瀟灑!原理就在此地。那麼這是第一段,依教正觀。後面這兩句,我們也把它念掉,這一科就算講完了。

  【漸次南行,向海門國。】

  第二段就兩句,就八個字。你看,第一科裡面,分成兩段,前面一段那麼長;後面這一段,就是這八個字。『漸次南行』,依照吉祥雲比丘的指導,到海門國去參訪海雲比丘。這科判裡面,趣求後友,這兩句一看就知道了,這不要解釋了,可知!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