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生童子章 (第九集) 1991/8 澳洲淨宗學會 檔名:12-010-0009
請掀開經本:
【復次善男子。菩薩有十種法。具足圓滿則得成就依常乞食。】
從這地方開始。在前面我們看到,十二頭陀行裡面前三段,前三段都是說的衣,從今天這段向下說的飲食。每一段德生童子都是教給我們十種觀法,就是此地講的『十種法』。「十種法」裡面特別要注意到的就是『具足圓滿』,這一句要特別重視,「具」是具備,「足」是沒有欠缺,要能做到圓圓滿滿。譬如說這十法,我們曉得照這個方法修學、依這個方法觀照。雖然具足這十法,我們這十法是不是圓滿?是不是清淨?當然隨著個人程度功夫而有差別。可以說在大乘法裡面,從初發心菩薩一直到等覺菩薩,都是修十二頭陀行,沒有一尊菩薩是例外的。你要問過去、現在諸佛他們是怎麼成就,他會告訴你都是修這個法門成就的。由此可知,法門之殊勝,法門之可貴,我們應當要珍視它,要努力的修學。這十法裡面在這一章這一段,解釋比較上要詳細一點,因為這是飲食裡面的第一段。佛門裡面的飲食,說實在的它是算一堂功課,你看寺院叢林裡面五堂功課,過齋齋堂裡面算是一堂功課,不可以等閒視之,不可以放逸,也就是不可以馬馬虎虎、隨隨便便。可見得吃飯、睡覺功夫都不間斷。並不是說修行人只有早晚兩堂功課,除了早晚兩堂功課,連吃飯都不休息,都在那裡用功,才算是真正是有道,心向道的。請看下面經文:
【何等為十。一者。慈心攝取。】
這個容易懂,攝取飲食要以慈悲心,因為慈悲心是菩薩心,我們等到解釋裡頭再細說。
【二者。次第行乞。三者。不自生惱。四者。成就知足。五者。普共分食。六者。不嗜美食。七者。飲食知量。八者。疾得善法。九者。願滿善根。十者。離和合相。】
這是把十法名目給我們說出來,底下這就解釋。
【善男子。云何菩薩慈心攝取。乃至遠離諸和合相。】
一看經文就曉得,這句是徵釋的話,就是徵問的話,下面就是解答,解答裡按照前面十種法的次序,一樁一樁的來說。
【善男子。若時菩薩見諸苦惱逼迫眾生乏少善根。為欲圓滿彼善根故。隨順眾生慈心攝取。】
到這裡是一段,它有個小圓圈,這就是解釋十法裡面的第一法,『慈心攝取』。諸位要曉得,在上次曾經說過,此地的頭陀行是大乘菩薩頭陀行,與小乘不相同。小乘人的慈心對於眾生,所謂是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三淨肉可以吃,小乘人可以吃的。現在泰國、緬甸的佛教,錫蘭這些小乘國家,他們的比丘到外面托缽,人家供養他的有魚也有肉。大乘佛法裡面就不同了,為什麼?大乘佛法講慈心,不食眾生肉可以養慈悲心。菩薩看到一些苦惱逼迫的眾生,這就是指常常為人殺害、為人食噉的這些眾生,無論是野生的或是家裡養的家畜之類。牠為什麼有這種果報?這就是少善根才會墮在畜生道裡面,以自己的勞力、以自己的身肉來償還世債。
這點老同修們都很明白,初學的同修也得要留意,古德所謂「吃牠半斤,還牠八兩」,一點都少不了的。這一生儘管你去吃眾生肉,你要是不能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來生還要輪迴,輪迴就得要還債,欠錢的還錢,欠命的還命。你想逃避沒有那回事情,誰也逃不過。釋迦牟尼佛當年出現在世間,還示現三個月馬麥之報,諸位想想看,成了佛,宿業還是躲不過,還是要酬償的。何況我們博地凡夫?由此可知,眾生之肉決定不能吃。不吃眾生肉有兩種功德,第一個不欠眾生的命債,第二個長養慈悲心,雙重功德,這才是個大乘菩薩。因此大乘菩薩乞食就是以慈心攝食,依慈悲心,眾生少善根,你要念念當中要教他的善根增長,福慧增長。所以說「為欲圓滿彼善根故,隨順眾生慈心攝取」,這是以慈悲心來攝取食物。我所說的這些話,這都是講我們初學的菩薩應當要如是修。
那些已經成就的菩薩那就不然,何以故?譬如說,不要說得太高了,如果是在初住以上的菩薩,人家是三界之內的分段生死已了了,禪定功深他需不需要飲食?不需要。到那時候才真正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我們現在雖然是向這個目標努力,辦不到,怎麼辦不到?試問我們就是再少,一天要不要吃一頓?既然一天吃一頓還有求。我要是不吃飯,不食人間煙火了,廣欽老和尚還要吃水果還是有求。財色名食睡這個五蓋五欲斷得乾乾淨淨,這才叫無求,這是真正做到無爭無求,可見得無爭無求是要功夫的。我們現在初學的人能夠說衣食溫飽之外,我們就無求了,這也可以說是比世間人貪求之心無有厭足,那是要好得多,心是要清淨了。比起菩薩不行,菩薩到了這樣清淨,還需要不需要飲食?不需要。不需要,那眾生來供養接受不接受?接受。不需要為什麼要接受?「慈心攝取」。他來種福的,你要不接受就不給他種福,所以菩薩身是真正的福田,因此菩薩接受。
說到這個地方,我不得不多說幾句。我們初學的人往往執著分別不容易打破,譬如初學學持午,持午很清淨,自己也感覺得很歡喜,法喜充滿。我持午多少年,都沒有破過齋,功德無量,執著在功德上,我有功德。別人晚上要來供養你,過了午以後供養你,一概拒絕,對不對?不能說不對,但是要曉得這是小乘法,這不是菩薩法,這是小乘。菩薩法那就不然,菩薩法就不然,為什麼?菩薩法是捨己度人。我學人在初學佛的時候勇猛精進,那個時候我還沒有出家,做居士的時候。我學佛大概是半年我就持午,好像是民國四十二年的時候,四十二年下半年我就開始持午。頭髮也剃掉了,皮鞋也不穿,穿布鞋,那個時候還在機關裡面服務,人家看到我都是怪怪的,好像迷了。
以後我辭掉了職務,這大概第六年的時候,學了六年,功夫也算不錯了,也修了不少年。我跟懺雲法師,懺雲法師那個時候在埔里住茅蓬,那時候觀音山一片荒涼,只有他那個小茅蓬,他那個小茅蓬在八七水災的時候被水給沖掉。我跟他住了半年,在那住了半年,除了學習一些出家人的生活之外,可以說最大的收穫就是拜佛。一天拜八百拜,拜了半年,我拜了十幾萬拜,在那裡日常功課就拜佛。這樣過了半年,沒什麼東西好學的,感覺得教理還是非常的重要,不能通達教理就盲修瞎練,煩惱斷不掉,疑惑不能拔除。懺雲法師他也勸我,他說你到台中去跟李炳老學經去,你有很好的基礎,應當到那裡學經,將來弘法利生。好,那時候沒出家,我就答應了。到了台中,到台中那時候持午很嚴,蓮社李老師有些時候晚上有應酬約我一道去,我就喝一杯水不吃東西。
老師就把我叫到旁邊說,你不行,你小乘人不是菩薩,你自修可以,度眾不行。度眾是要叫一切眾生生歡喜心,現在這個工業社會,大家都非常繁忙,人家只有晚上有點時間,想做一點好菜來供養你,來請你,跟你結個法緣。你拒絕了,不答應,懂得佛法的人他不說,心裡想你持午,他不怪你。不懂的,這個人架子大,我做的菜他不吃,他大概嫌我做得不好,他還修什麼道?反而招來的毀謗,這怎麼能度得了眾生?他就告訴我,他自己日中一食三十多年,晚上有人請他吃東西,歡歡喜喜的到那裡,叫他吃什麼就吃什麼,為什麼?吃給人看的,慈心攝取。我從他老人家那時候開始之後,才曉得原來這個戒律、齋戒是活活潑潑,不是死呆板的。死在戒律之下行不通,不但是不能利益眾生,自度也度不了,為什麼?執著打不破。佛法就是破執著,就是破分別,分別執著那麼樣堅固怎麼得了?問題就出在這裡。所以小乘人不容易見性,不容易成道,原因就在此地。他有堅固的執著,跟大乘人不一樣,大乘人這個心地清淨,怎麼清淨?不執著就叫清淨。執著就不清淨,執著就是病。
但是你也不要誤會,大乘一切不執著,好了,我隨便都可以開緣。不是,這要看緣,應當開就開,不應當開就不開,不是說隨便藉這個題目就可以開齋,就可以開戒、可以破戒,那就犯罪。所以一定要認識戒律,要明白戒法,才能夠運用自如,自利利他,沒有過失。這個地方「為欲圓滿彼善根故,隨順眾生慈心攝取」,這個兩句菩薩純粹是為了利益眾生,自己不需要。譬如釋迦牟尼佛在世,他已經成佛了還需要飲食嗎?不需要。他的弟子當中那些大阿羅漢,好多好多都是地上菩薩再來,他還要飲食嗎?他不需要。既不要,為什麼天天到舍衛大城去托缽?就為這個道理,為了給一切眾生做福田,為了給一切眾生種善根,這就叫慈心攝取。再看第二句:
【菩薩為順平等慈心。次第行乞。於行乞時。若至城邑。齊整威儀。善攝諸根。一心不亂。諦視徐行。無踰七步。正念安住。於善法中。不選高門。不棄微賤。除惡律儀。旃荼羅等。為護譏嫌悉不應往。】
這到這個地方是一句,這句比較長。次第乞我們在《楞嚴經》裡面說得很清楚,次第乞是菩薩行乞,以平等心、慈悲心採取這種方式。小乘人不行,小乘人這個乞食叫揀別五家,就是他有五種人家,不到他們家裡去乞食。大乘菩薩沒有揀別,按照這個次第,一家一家的沿門托缽。小乘揀別的五家,譬如說第一個做官的人家,小乘不去乞食,為什麼?做官的他有威勢,現在講的官架子很大,到那裡去他瞧不起,你不能去。為什麼說他瞧不起不能去?你要去了,他貢高我慢的心輕慢佛弟子,他就造罪業。不到他家去就是不叫他造罪業,還是慈悲心,不叫他生毀謗,不叫他在三寶面前起貢高我慢的心,是為這個,這是不到做官的官家去乞食。賣酒的人家,不乞食,賣酒為什麼?怕有嫌疑,這個和尚還到賣酒的人家去乞食。屠戶這種人家不乞食,風化區裡頭不乞食,都是避嫌疑,所以說他有揀別,就是有選擇的。菩薩不避譏嫌,所以他是次第乞食。
這個地方解釋有幾句都是講乞食的威儀,乞食的方法。譬如說前面一個這是宗旨之所在,『菩薩為順平等慈心』,這是次第乞食的宗旨所在。因為有揀別這個心就不平等,小乘人心不平等。這個心是平等的,所以次第乞食。在行乞時,『若至城邑』,「城邑」現在講的都市鄉鎮,人口眾多的所在。『齊整威儀』,這個時候特別著重注重自己的威儀。為什麼?好的威儀叫一切眾生見到生恭敬心,生恭敬心他就有福了。出家人要沒有威儀,走在路上人家就指責,人家指責就是叫人家造罪業。換句話說,整齊威儀這是度眾生,眾生見到對三寶生歡喜、生恭敬,他就得福。威儀不整就害了眾生,眾生一看到就指責、毀謗,他就要造罪業。
所以出家比丘、比丘尼托缽修乞食的時候,你看看雖沒有言語,這個身就是一舉一動,眾生罪福便在其中,不能不謹慎。像這些地方如果我們不深入經藏,不細心去體察,自己一生造了無邊的罪孽,自己都不曉得。將來這個報身命終之後,閻王小鬼把你判到十八層地獄,你還不服氣:我是修行人,我一生心善,我沒有做壞事。是沒有做壞事,你就是威儀不整,常常叫別人、眾生譏嫌,那些眾生為什麼造這罪業?都是因為你威儀不整。像這種造罪全都是不知不覺,這是我們必須要注意到的。現在縱然不乞食,可是我們接觸大眾的機會比過去更多。從前講老實話,出家人接觸大眾只有乞食,如果不是乞食的話,他在寺院裡面,在深山裡頭他不出來。換句話說,現在出家人種福造罪的機緣比過去多得太多,應當特別的留意。
『善攝諸根,一心不亂』,這是態度,「諸根」是講六根,「一心不亂」是表裡一如。『諦視徐行,無踰七步』,「無踰七步」是講的眼睛觀察,靜坐的時候所謂是眼觀鼻,鼻觀心,行路的時候眼看前面七步,這是很莊嚴之相。不過我們念到這個地方,諸位不能呆著,《華嚴經》裡面教我們「諦視徐行,無踰七步」,好,你在馬路上的時候眼睛只看七步,那個後頭車到你面前你還不曉得,你要被那個車撞死了,到閻王那裡告狀,我照《華嚴經》裡頭我冤枉。你得要懂得這個經要活看,現在你要是出去走路,就是要眼觀八方,耳聽四面,行動要快,不能是慢慢走,這就是哪一個時代則有哪一個時代的講法。釋迦牟尼佛要在今天跟我們講,這兩句就不是這個講法,諸位要懂這個意思,不要死在字裡行間。佛在四依法裡面教給我們「依義不依語」,你要懂得原則,要懂得義理,言語可以變通的。如果是在寺院裡面、在叢林裡面,或者是在鄉村、山野,我們應當是如此。在都市交通很繁忙的時候,那我們也得要適應,隨時隨處要知道活用。但是「善攝諸根,一心不亂」,這是個原則,我們必須要遵守的。
『正念安住,於善法中,不選高門』,就是乞食的時候不要選擇,哪一家是富貴人家,到他那裡去乞食,大概這餐很豐富。『不棄微賤』,貧窮人家,當然你到他那去,未必有什麼好的供養給你,不可以生這種念頭。下面有這個兩句,『除惡律儀、旃荼羅等』,這是從前印度有這些惡的律儀,大乘佛法與它們不相同,所以是「除」,除是排除這些外道的「惡律儀」,為什麼?他沒有選擇。佛陀在世諸位要曉得,大迦葉與須菩提他們兩個乞食就不太合法,一個是專門乞富貴人家,一個是專找貧窮人家。所以當時就有很多人起懷疑之心,專門到富貴人家乞食的人,這個和尚專門巴結富貴人家,譏刺他。
專門乞那個貧窮人家的時候,人家奇怪,和尚怪,為什麼專找窮人?心裡面起疑。殊不知他們兩個各有用心,用心都是好的。富貴人家他為什麼會得富貴?過去世在三寶門中培了福。尊者們他們曉得,如果這一生不能夠繼續培福,他的福享盡了來生就貧窮了。所以他專門去照顧他,讓他培福,就是希望他世世代代富貴,生生世世不受貧窮之苦,存的是這個心。那個專乞貧窮人家的,他憐憫他,他為什麼貧窮?前生沒培福,我給你作福田,我每天到你這來乞食,你在我這種福,來生你就得大福。用心都好,還是免不了一般人的譏嫌。因此菩薩法正規的乞食,一定是次第乞食,沒有任何揀別,這個才不遭譏嫌。這是解釋次第乞食。
【若以慈心平等攝取究竟不捨。菩薩隨順次第乞食。不自生惱。】
這是解釋『不自生惱』,乞食裡頭特別著重的就是隨順平等,平等慈心,慈悲心。自惱就是指的自生煩惱,譬如乞食得到好的飲食,心裡很歡喜,今天供養我這餐不錯,豐盛;遇到菜飯不好,甚至於菜飯變了味道,心裡就生煩惱了。諸位要知道,心裡面一生煩惱、一動念,等慈就失掉了,就不是平等慈心,這點很不容易。現在雖然是沒有乞食了,不過諸位要曉得,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裡面有一段結論,我仔細的想了一想,它很有道理。他告訴我們,也是勸勉我們,如果要想佛法興盛,必須恢復乞食的制度,寺廟裡面不開伙,佛法就興了。想想真有道理,為什麼?假如要想去乞食,現在要發心考慮想出家的人要重新考慮。
為什麼?出家很苦,天天出去討飯,不是真正發心的他就退了:出家有什麼好處,天天出去討飯。不是像現在的出家人,坐在那裡,多少信徒來供養。我到香港去了一趟,有人告訴我,香港百萬富僧比比皆是。過去出家人貧僧,現在是富僧,所以出家人很多,為什麼?賺錢太容易,金錢的享受。哪個人看到出家人不好?如果叫你什麼都沒有,天天出去討飯,討得到這餐沒有問題,討不到要餓一天,你未必肯出家。我想想江味農居士的話很有道理,應當是這樣的才叫如法。只要大家懂得佛法的教義,在家二眾供養出家人絕無問題,台北市走到哪條街哪個巷,都有在家善心居士。如果走到門口托缽,我相信他一定很歡喜供養。出家人沒有積蓄、沒有財產,心就在道上,為什麼?他沒有妄想。有了財富就打妄想,沒有積蓄他哪裡會有妄想?不會有妄想,心就在道上,那才叫清淨福田。所以這個制度確實的值得提倡。這是講「不自生惱」。
【設不得食。亦不生瞋。】
這是講成就知足。假如這天你出去托缽沒托到,沒有托到你得餓一天,因為托缽是有一定時間,過了這個時間就不行,過午不食,過了午就不行。這一天托不到就餓一天,兩天托不到就餓兩天,不一定天天會托到,這種事情偶爾也會遇到。心裡頭還得要如如不動,不能有瞋恨心:佛菩薩沒照顧我,護法神沒有保護我,今天又害我餓一頓。你在那裡怨天尤人,說佛菩薩、護法神對不起你,那就錯了。得要不動心,也許佛菩薩來考試你,看看你心動不動,故意障礙你叫你三天托不到飯,叫你餓三天,看你的心動不動,一動就壞了。
【菩薩如是成就知足。隨與而取。不擇精麤。菩薩如是次第乞已。持至佛前或塔廟前。以尊重心。恭敬供養。供養畢已。還本所居。分為四分。取第一分待同梵行。以第二分施諸貧苦。以第三分施諸囚繫。以第四分然自充食。】
這是說乞食,乞得之後如何的分配,不是乞到之後自己吃飽就算了,不如此,那樣不如法。『分為四分』,諸位懂這個意思,你看那個泰國出家人的缽,那個缽大概比我們普通的鍋都要大,如果那個缽要是裝滿一缽給我,可以吃一個禮拜,那個缽就那麼大,這個裝得不少。你明瞭這個意思才曉得,托的不是他一個人吃,他的同參道友當中,在這個寺廟裡有的身體不好,或者是有年歲大的不能出去托的,他托回去之後要分給他們。一分供佛菩薩,一分分給同參道友,年歲大的,還有一分要供養什麼?『施諸囚繫』。「囚繫」裡頭包括得很多,連畜生都包括到,所養的這些畜生也得要供給牠,這個也包括了鬼神,供養鬼神;換句話說,四分之一自己『充食』。
【於所食中。亦不貪嗜。】
沒有貪愛,沒有嗜好。
【但念於身。作除病想。乃至為令身得安住。】
對於飲食沒有嗜好,所以這個托缽,缽裡面的飯袈裟味,酸甜苦辣鹹混合在一起。袈裟就是雜染的意思,佛門裡叫羅漢飯,菜與飯都在一起的,不叫你貪這個味、貪這個色香。世法裡面講色香味,修道的人心裡面不許可你貪著色香味。同時叫你飲食之中要作觀想,想什麼?『除病想』。前面給諸位說了,飢餓這是病之一,飲食不過就是除飢渴之苦而已。你把飲食看作醫藥一樣的,來除病苦,令我們身暫時得到安住,「身安而後道隆」,這麼個意思。
【受飲食時。不令太少。以自虛羸。妨修善業。亦不過多。令身困重。增長睡眠。】
這就是說的飲食要適量,吃得不能太少了,太少怎麼樣?太少,自己營養不良,身體瘦弱,沒有法子修道。也不能太多,太多怎麼樣?太多昏沉放逸,增多睡眠。所以晚上這一餐不吃,好,能夠保持清醒,晚上吃多就睡得多。這是飲食影響我們生理,所以這個飲食一定要適量。在前幾天也曾經向諸位報告過,飲食吃得不餓就好,到吃飽了,飽了就不行,飽了就有害。真正懂得養生,就是飲食吃到不餓這個時候最好,對身體來說最有利益。
【因此食故。能勤精進。疾得善法。】
這是講很快的能夠增長善法,我們以飲食增長身命,乞食養身,乞法養慧命。為什麼要飲食?就是因為要養慧命,所以我們才要修乞食,慧命是善法中之根本。我們這個講座圓滿了,下個星期我們開講《仁王經》,在《仁王經》裡面詳細的發明這個道理。為什麼《仁王經》能夠護國?國都能護了,那當然家是更不成問題,家比國小得多。所以它的功用,護國、護家、護一切災難、護身體健康、護長壽福貴,真是佛門當中所說的有求必應,一切善法無不護持。憑什麼?憑智慧,沒有智慧什麼都不行,都護不住。所以你要想護持靠般若,那個般若不是念念就得到,沒這回事情。是要你真正的通達,通達之後依教奉行;換句話說,你那個迷關真破了,自己本性的智慧開出來,這才能夠護國、護家、護一切善法。如果還是迷惑顛倒,智慧不開,你把《大般若經》念得滾瓜爛熟,你一切的災難還是逃不過。我們可不能迷信,迷信就是禍害的根源。般若是智慧,破迷開悟,要懂這個道理,所以佛在經上一而再,再而三的講解般若。
諸位把《仁王經》打開來看,請一百個法師幹什麼?講解此經。一百是不是就是一百個人?不是。諸位要明瞭,像《華嚴經》一樣的,百是表圓滿的數,是表法的。《華嚴經》用十表法,十,十再乘十就是百,所以它是代表一個圓滿的數。你這個國家有多少比丘、有多少比丘尼,統統都集合起來一個都不少了,這才叫百,是這個意思。集合大眾來講解,講解來幹什麼?講解來依教奉行,自己能夠依教奉行,明白這個道理。這個會散了之後,各人到各人教化的那個地區,你再去輾轉教化一切眾生。上自國王,下至庶民,全國的人都修智慧,都來破迷開悟,這個國家當然一切災難都可以免除,這才能叫護國。這是經裡面明明白白的這樣的開導,可見得佛法裡頭確實沒有迷信,這個我們都留在經裡面再說。這是能夠成就『疾得善法』。
【菩薩為欲圓滿一切菩提分法諸善根故。】
這句是解釋願滿善根,為了想要圓滿一切,菩提是覺,小乘裡面講七覺支,大乘法裡面『一切菩提分法』。換句話說,一切事理、一切方法、一切理論,在佛法裡面常講一切法。一切法沒有一法不覺悟的,覺就不迷,覺了皆是善根法。迷了,迷了就是不善根,覺了都是善根,這是為此而乞食的。末後一句說:
【又應遠離取和合相。】
《淨名經》裡頭又說,「為壞和合相故,而取摶食」。末後一句總結。
【是為菩薩具足十法。圓滿成就依常乞食妙行功德。】
這一段講的是『依常乞食』。再看下面一段,說一坐食,清涼註子裡面文字不多,非常的醒目,前面一段對治美食貪的。底下這一段對治多食貪的。
【復次善男子。菩薩有十種法。具足圓滿則得成就常一坐食。】
什麼叫『一坐食』?在解釋裡頭有說,「顯行殊勝」,「一坐食」裡面這個名詞雖然通小乘,意思不一樣,十法裡面一看就明白了。
【何等為十。一者。如諸菩薩一坐道場。二者。降伏魔怨。心不移動。三者。於出世定。成就不動。四者。於出世慧。成就不動。五者。於出世智。成就不動。六者。於諸法空。成就不動。七者。於證真道。成就不動。八者。於真實際。成就不動。九者。於如如性。成就不動。十者於一切智。成就不動。】
諸位一看到這個十句,我們就曉得,這一坐食裡面所講的是「不動」,不動是什麼?不動的是心,不動的是念。在受食時,心無二念,心無二念是不是一心一意在吃?不是的,如果心要在吃裡面,舌識對味塵那不是佛法了。為什麼?你在飲食之中捨識用事,這是凡夫法。《楞嚴》裡面教給我們的「捨識用根」,這才是菩薩法,這才是佛法。根是什麼?舌根之性,根中之性,性是不動,識是動的。用根不用識,根辨不辨別五味?要是說不辨別五味的話,吃下去酸甜苦辣鹹都不知道,舌頭不是吃了麻木了嗎?樣樣清楚,樣樣不分別、不執著。所以說離開分別執著,根中之性用事,一起分別執著舌識用事,差別就在此地。
換句話說,會用功夫的人,六根接觸六塵,我們舌根接觸味塵,這是講飲食,舌根接觸味塵了了分明,不是不清楚,樣樣都清楚。但是,心裡頭不起分別心,不起執著心,這叫用功。飲食裡面也用功,可見得那個用功的人用什麼功?就是用個如如不動之功。不動就是定,就是三昧,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吃飯也是入定,舌根在味塵裡頭入定,眼根在色塵裡頭入定,耳根在聲塵裡頭入定,這《華嚴經》前面講很多。這就是《楞嚴》裡頭常說的,佛與這些大菩薩無時無刻不在大定之中,如如不動。這個十句統統是講的這個,從飲食這方面觀照到一切法中,皆是如如不動。解釋裡面很簡單,一句話把前面十句的意思統都包含在其中了。
【善男子。此一坐者。謂一法坐菩薩依彼而得不動。故說菩薩成就一坐。善男子。是為菩薩具足十法。圓滿成就常一坐食妙行功德。】
可見得這個『一坐食』,與小乘人「一坐食」,名相同,義是完全不一樣。小乘不錯,確實是對治多貪,大乘佛法裡面講,除了對治多貪飲食以外,對於一切法都不貪,這才成圓滿成就一坐食的意思,一坐食的功德。再看下面一段經文:
【復次善男子。菩薩具十種法。則得圓滿成就一食。】
『一食』指的日中一食,佛陀在世的時候教給我們,出家比丘飲食的制度上採取的日中一食。因為在當時出家人這個飲食,都是托缽而乞得的。如果說是一天吃三餐,要到外面去托三次缽,不但是自己要倍受辛勞,同時供養的這些在家人大概也厭煩:真討厭,一天要來三次,我都接應不暇了。諸位要曉得,以前那些寺院、精舍多半都是在城外,都比較寂靜的所在,到都市裡面去乞食,至少也要走個三、五里路,出家人都是走路,不是坐車。最近的距離是三里路,去三里,回來三里,走了六里路,要是沒有一點功夫的話,乞了這一餐食,這一趟跑得大概消化光了,可見得定功是需要修的。
飲食之道一食行不行?普通人不行,做不到的。為什麼?身體是一部機器,飲食就是供給它的能源,這機器一天消耗多少,你就得給它補充多少。補充要是不足,身體就會生病,機器要損壞;補充得過分,也要損傷它的,這種道理我們要明瞭。消耗,往什麼地方消耗掉?給諸位說,百分之九十以上消耗在妄念,成天在胡思亂想,這是消耗量最大的。出家人他為什麼需要量那麼少?清淨,所以他消耗得少,消耗得少補充的就少。如果有定功那消耗就更少了,所以從前那些阿羅漢他們半個月才出來托一次缽,有的人七天出來托一次缽。人家有定功,他不需要那麼多的補充。
像我們凡夫初出家,真正將世緣統統放下了,一心一意修道,五欲六塵這些妄念少了,一天一餐足夠,確實可以做得到的,並不影響體力,也不影響修道,你懂這個道理就能做得到。經上常說「萬法唯心」,如果你心裡想著:我這餐飯沒有吃,肚子餓。愈想愈餓,為什麼?唯心造。如果你下定決心這個一餐我能做得到,一餐飯吃飽之後,不想第二頓的時候,那一頓不餓,過去了。可見得境界確實是隨心而轉。我們身也是境界之一,心要為境界轉那就苦了,境界隨心轉很自在。所以這個一食是可以的,但是就是要念頭少、欲望少、雜念少,你可以做得到,做到了好,好在哪裡?剛才說了,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標準又拉高了。我一天只要吃一餐,你們要吃三餐,我求就求一餐,你們要求三餐。我跟人爭的爭一餐,你們要爭三餐,我爭得幅度就小了,愈小是愈自在。要以佛法的術語來說,愈少愈接近解脫。
但是功夫要不到,勉強這樣做,只有害處沒有好處。他並不是求這個無爭、無求,而他用這個方法有爭有求。我持日中一食,故意標榜叫人家恭敬供養:某某法師了不起,他日中一食,別人做不到,他做到。他不能把身體壞了,買些好的補品送給他、供養他,結果怎麼樣?他所吃的比別人都多,他所吸收的營養哪個也不如他,補品吃得太多。我曾經見過,我一看到那情形,我如果要是他,有他那個福報的話,有那麼多人供養這麼多補藥,我就宣布:我不吃飯,我比廣欽和尚還厲害,水果我也不吃。為什麼?你們大家都供養我補品。這就是大錯特錯,可見得一念之差,哪是善法、哪是惡法得要搞清楚。萬萬不可以假借佛法欺世盜名,在那裡造罪業,藉著佛法造罪業這個罪業重。這就是經上常講「裨販如來」,把佛法都當作商品買賣賣掉,這還得了,這個罪過是無量無邊的。所以修行人祖師常講的,第一步就是要遠離名聞利養,心才能向道,法才能如,才能夠如法;心不向道,向著名聞利養,所修一切法都不是佛法,都是邪法。心不清淨,心都在名聞利養上。這個底下文不難懂:
【何等為十。一者。成就食時。性不貪求。二者。成就食時。性無染著。三者。隨得食時。常知止足。四者。恆依時食。不墮非時。】
這個『依時』也叫做非時食,什麼時候?要在日中之前。日中給諸位說,每天日中的時間都不相同,不是說十二點就是日中了,有些人持午,我不過十二點就行了,錯了。在從前要量日的影子,小乘人也不容易,為什麼?陰天下雨就不曉得什麼時候日中了,得有太陽才行。放一個竹竿,或者放一枝香放在那裡,看看這個太陽是不是到正中了。經上講日中過一髮都破了齋,頭髮多麼細,太陽的影子,一根頭髮那麼一點點差距這都不能吃,再吃的時候就破齋了。現在比從前方便多了,現在氣象台有天文日曆,每天日中的時間在那裡寫了幾點幾分幾秒,你要是手上有一本天文日曆在手上,你就曉得,每天日中正確的時間是什麼時候,你可以保持著不會失時,能夠持得很如法。
天文日曆也很普遍,好像一般街頭上書報攤都可以買得到,同修們如果願意修學,可以照這個法門修。真要持得清淨,過午之後我們不叫過午,過午有毛病,過中。為什麼?午的時間太長了,從十一點到一點都叫午時,它那個不能叫午,叫過中,過中就破齋。過中以後凡是有渣子的東西都不能吃,吃了都破齋。有些人他不懂這個道理,過了中吃水果,不行,水果有渣。所以在經上講只能夠吃蜜糖,糖調在水裡面看不到,沒有渣子,牛奶、豆漿都不行,牛奶、豆漿一沉澱下來還是有渣。嚴格到這種程度,這才真正是我們俗話講持午。做不到這點,他過了中之後喝一杯牛奶,跟你吃一碗稀飯、吃兩碗乾飯沒差別,他自己認為他持午了,實際上他齋破掉了。所以要學就得清淨,不清淨那你要說我學習、我在練習,可以,你沒有做到。諸位要看戒經,說得更詳細了。但是在大乘法裡面,你看它是講的精神,不著重在這細節,這個十二頭陀行跟小乘是不相同。
【五者。若為利養。悉不應食。】
你看看這個,為了利養不可以,為了度眾生行,為了叫眾生歡喜心,接引眾生那都可以,為了自己名聞利養是決定不可以。
【六者。若得甘美。亦不應食。】
非常難得的,遇到了,雖然過了中,機會難得,也不行,為什麼?這都是貪心。
【七者。若見他食。亦不生瞋。】
你是修的過午不食,看到別人吃得是津津有味,你看到心裡面不能有不平,你心裡要不平你吃就是。
【八者。見他食時。亦無慳妒。】
不能夠有慳吝心,不能夠有嫉妒心。
【九者。乃至命盡。亦常一食。】
這個制度給諸位說非常之好,因為你一個人在道業沒有成就之前,衣食免不了的。但是如果說把衣食的水準降低到最低程度,生活自在,生活簡單,生活容易,生活容易道心就增長,心才能夠向道,才能夠把貪瞋痴慢漸漸的斷除。
【十者。於所食時。當起藥想。】
前面意思是一樣的。
【善男子。是為十法。成就一食妙行功德。】
底下還有,差不多再一次可以講得完,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