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大意 (第十七集) 1980/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1-0017
《大智度論》第十七卷,「釋初品中禪波羅蜜」:
經【不亂不味故。應具足禪波羅蜜。】
經文是很簡單,龍樹菩薩給我們講解這一句就佔一卷的文字,一直到十七卷的終了,就是講解六度裡面的禪定度。首先龍樹菩薩給我們說明菩薩修學禪定所為,為什麼要修禪定?第一行:
【問曰。菩薩法以度一切眾生為事。何以故閑坐林澤。靜默山間。獨善其身。棄捨眾生。】
這個問得也很有道理,菩薩是應當度眾生的,為什麼跑到山林樹下一個人去靜坐?不理會眾生,這就不是菩薩法。
【答曰。菩薩身雖遠離眾生。心常不捨。靜處求定。獲得實智慧以度一切。】
這就是把菩薩修定所為給我們說出來了。菩薩念念當中是要度脫一切眾生,可是度眾生的基本條件是要有定有慧,如果沒有定慧,菩薩度不了眾生。山林靜坐主要是修定,定慧成就了,獲得『實智慧』、真實的智慧之後,這才能度一切眾生。
在這一點我們從《六祖壇經》裡面得到一個啟示,那就是六祖大師給我們講「四乘法」,通常我們對於四乘法總是在法相裡面兜圈子,實際上自己不能得受用。六祖大師這麼一指點,我們才曉得四乘法對我們有非常殊勝的功用。四乘是指小乘、中乘、大乘、一乘佛法,佛在《法華》裡面所講的,「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由此可知,佛法只有一乘是真實的,其餘那三乘叫方便法。但是不假方便,不能夠證入一真,由此可知,三乘佛法乃是一乘佛法的階梯。我們修學縱然不用小乘的課本,就是小乘的經論我們不用,但是小乘的精神、小乘的方法還得非用不可,你要是不用就不能成就。六祖大師告訴我們,何謂小乘?小乘是聲聞。聲聞,他老人家有四個字的解釋,見聞傳誦。換句話說,所謂小乘法是重在讀誦上。他老人家這麼一說,我們立刻就想起,在從前世出世間的教學,一開頭確實用這個方法。我們中國是大乘佛法,可是出家五年學戒那就是學小乘法,五年所修學的就是修沙彌十戒、二十四門威儀,這是出家的根本法。再其次的就是背誦經典,我們不用《阿含經》,可以採取大乘經論來背誦,背誦的辦法就是小乘辦法。到中乘緣覺,這時候才開解,拿我們一般講的話,小學是著重在根本智,小乘;而中乘注重在後得智,就是要開無量的智慧,所以在中乘的時候就可以參學了。有了小學的底子,到中乘的時候可以參學,參學就是成就差別後得智,就是差別的智慧。菩薩是大乘,菩薩重在實行,在實行裡面所謂歷事鍊心,以前學的智慧,根本智、後得智都沒有在事相上去體驗,菩薩重體驗,所以菩薩法在行,就是把你的根本智、後得智運用在度眾生這一樁事相上,這樣修學對菩薩就成就無量的智慧。
小乘精神著重在根本智,中乘在後得智,菩薩在無量智,到一乘佛法是圓實智,圓滿真實的智慧。由此可知,小乘的方法、小乘的精神如果我們捨棄了,我們不會有成就的。由此可知,大乘法還是要用小乘的辦法,如果我們疏忽小乘這種修學的方法,我們在大乘就是搞上三大阿僧祇劫,還是沒有結果的。這是要特別記住的。過去沒有修,現在要加倍努力來修,回過頭來去打基礎,沒有堅固的基礎,如果還這麼一直鬧下去,這一生不免要空過。真正發菩薩心,一定要覺悟,從頭學起。在這一段,龍樹菩薩也提到福與慧,第一頁倒數第一行是講三事修福:
【復次。菩薩行布施、持戒、忍辱。是三事名為福德門。】
要曉得這三樁事情就是修福。第二面是重視禪定的所為:
【如經中說。轉輪聖王以十善教民。後世皆生天上。世世利益眾生。令得快樂。此樂無常。還復受苦。】
這是菩薩有天眼,才把事實的真相看得清清楚楚。天樂不是永遠的樂,不是究竟真實的樂,天福享盡還要墮落,還要受苦,菩薩看得很清楚。
【菩薩因此發大悲心。欲以常樂涅槃利益眾生。】
這個涅槃就是不生不滅,真樂。這種樂永遠不會失掉,這是涅槃之樂,以這個來利益眾生。
【此常樂涅槃從實智慧生。】
常樂涅槃從真實智慧裡面生的,絕不是世智辯聰裡面生的。
【實智慧從一心禪定生。】
這就是很明顯的說明為什麼要修禪定,禪定能生真實智慧,真實智慧能證得涅槃常樂,道理就在此地。所以得禪定,真實的智慧就生了。禪定清淨,智慧也清淨。第三面:
【禪為守智藏。禪為金剛鎧。】
你只看看這兩句,你就曉得禪定是多麼重要。禪定要怎麼修法?在這裡面又不可以不知禪有祖師禪、有如來禪。龍樹菩薩在此地所講的都是以如來禪作依據,如來禪是有次第的,是漸修的;祖師禪是沒有次第的,是頓超的。我們中國的禪宗是祖師禪,可以說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如來禪。以下就要說禪定之修得。第三面倒數第五行:
【復次。禪定難得。行者一心專求不廢。乃當得之。】
禪定確實是難得,有修得的方法。什麼方法?『行者』就是指修行的人,要『一心專求不廢』,專求不廢就是精進。我們在前面精進波羅蜜裡面給諸位說過,精進說得很多,有兩卷經文。精進是禪定、般若的根本,我們講到善根,布施、持戒、忍辱是世間福德的根本,而精進則是禪定、般若的根本,唯有精進才能夠得到禪定。下面這些小公案諸位自己去看。第四頁第五行:
【問曰。行何方便。得禪波羅蜜。答曰。卻五事。除五法。行五行。】
這一段,這就是修禪法要,既然是修如來禪,必須具備最要緊的方法。當然祖師禪更不例外,祖師禪比如來禪還要高,那是頓超的。這三樁事要是不具足,我們得不到禪定;換句話說,我們修定修不成,這三樁事情是障礙。一定要明瞭、要曉得這三樁事情它的禍害之大,一定要認識它,認識之後,我們才能夠把它捨棄掉。『行五行』,五行對我們有功德,我們應當要修,所以哪個對我們有利、哪個對我們有害,害的要去掉,利的應當要取得。首先教我們『卻五事』,五事就是五欲。
【云何卻五事。當呵責五欲。】
向下這個文就說明『五欲』之害。第六頁第一行,將五欲一條一條的說明它的利害。五欲是哪些?
【五欲者。名為妙色聲香味觸。】
通常我們叫五塵,也稱之為五欲,色聲香味觸。
【欲求禪定。皆應棄之。】
我們要想禪定修成功,色聲香味觸都要遠離,都不可以沾染。這一句是總綱,向下是一段一段來說明,「云何棄色」,「云何呵聲」,「云何呵香」。向下我不必一段一段給諸位說,諸位自己細細去研究就行了。
在第十一面有一段故事,這也是佛教裡很有名的故事,就是羅睺羅尊者的本事,釋迦牟尼佛的兒子羅睺羅有一段故事,以及釋迦牟尼佛的妃子耶輸陀羅跟釋迦牟尼佛宿世當中的關係,有這麼一段記載,諸位也可以看看,這一段文相當的長。諸位再翻開十八頁第四行,這就是:
【除五蓋。】
五蓋是什麼?在此地也一條一條的給我們說明。蓋就是蓋覆的意思,把我們本性裡面的般若智慧、清淨功德都蓋覆住。有了它,我們的法身、般若、解脫就不能現前,我們要修禪定,五欲要離開,五蓋也要把它除掉。五蓋裡面第一個叫貪欲,文說得很明白:
【貪欲蓋者。去道甚遠。所以者何。欲為種種惱亂住處。】
一切煩惱、一切雜亂住在哪裡?就住在貪欲裡。
【若心著貪欲。無由近道。】
沒有理由能夠接近道的。再給諸位說,不但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我們不可以貪圖,禪定、般若、三身、四智也不可以貪圖,只要你有一點貪心你就得不到。為什麼?貪就是蓋覆,我們要想將本性的智慧功德顯露出來,這個蓋覆你不把它揭掉,怎麼能顯得出來?我也常貢獻諸位同修,成佛不難,見性實易,只要你把障礙去掉就行了;如果你要是不除障礙,你就是修無量劫也不能成就。說老實話,我們在座同修哪一個不是修了無量劫?生生世世都在修行,都在親近諸佛菩薩、諸大善知識。為什麼不能成就?就是不肯把五蓋去掉。佛法聽了好像也很懂得,聽的時候都會點頭,「不錯,很好」,可是叫你除五欲,不行,這個東西還捨不得,叫你去掉五蓋,好像這個蓋得還滿涼爽的,不肯去掉,這沒有法子了。向下有十五首頌,都是說明貪欲蓋。十九面倒數第二行,五蓋第二個:
【瞋恚蓋者。失諸善法之本。墮諸惡道之因。法樂之怨家。善心之大賊。種種惡口之府藏。】
『瞋恚』麻煩大了,害事!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所有的障礙都來了。我們要想得到禪定,一定要去瞋恚,因為瞋恚障礙一切『善法』,障礙一切『法樂』,障礙『善心』。瞋恚成就什麼?成就惡道,造作種種惡業,所以必須要離開。貪、瞋、愚痴這叫三毒煩惱,五蓋裡面取三毒的前面兩種,愚痴也就散在其他幾種裡,雖然沒有說愚痴,看看這樣子也是愚痴。再看第三,在第二十一面第二行:
【睡眠蓋者。能破今世三事。欲樂、利樂、福德。】
就是指這三樁事情。
【能破今世後世究竟樂。與死無異。唯有氣息。】
睡眠是個蓋,五欲裡頭財色名食睡,貪睡。所以佛教誡弟子,在過去那個時候佛弟子,睡眠是離不開的,是凡夫不是聖人,禪定沒有成就,睡眠就是必須要的。所以佛給我們制定的中夜睡眠,中夜是什麼時候?現在我們的時間講夜晚十點鐘到兩點鐘,這是中夜。從前佛弟子十點鐘睡覺,兩點鐘就起來做早課。我這樣說起來不是勸同修你們要這樣子學,為什麼?你們這樣學會把身體學壞了。諸位要曉得,人家那個時候的業障輕、煩惱輕,社會環境清淨,風俗純樸,心容易定,所以能辦得到。
以前飲食,日中一食,睡眠四小時,樹下一宿,能辦得到。現在我們生在這個時候不對了,我們的環境比起古人,福大到千倍萬倍,我們六根接觸現在這個境界,真叫是光怪陸離,不是一個修道的環境。睡眠是恢復體力,你要是睡眠不夠,你這個體力不能恢復,不能恢復體力就透支,透支久了就要生病,一生病就更惹麻煩了,所以睡眠我們不能學古人。世間所提倡的八個小時睡眠,三八制度,工作八小時、休息八小時、睡眠八小時。八小時實在是嫌長了一點,在我們一般現在這個情況來講,我們能有七個小時或者六個小時,六個小時睡得好,夠了。七個小時是勉強可以過得去,八小時是多了一點。所以六、七個小時這是我們現在可以做得到的。學古人得要想想人家的環境,再想想自己,千萬不可以勉強。
再說到日中一食,昨天我在東海大學講演的時候也說到這個問題,同學們提到這個問題。從前一食,給諸位說,你們看看佛教史,看看印度學術思想史,諸位能看到,當年印度九十六種外道,都是在外面托缽,都是日中一食。如果說佛弟子要在外面托缽,三餐都去托缽,別人譏嫌,諷刺你、笑話你。何況那時候心清淨,心地清淨消耗量少。人身體是一部機器,飲食是燃料,我們需要這麼大的消耗,就一定要補充這麼多的燃料,燃料要是補充不夠,身體就壞了,修道也修不成。這些道理必須要懂得,你不懂得,那叫盲修瞎鍊。有些人不曉得這個道理勉強做,持午,我過去就是傻幹,不曉得。最初持午怎麼持法?把三餐飯一餐吃掉,我在埔里跟懺雲法師住在一起的時候,這麼大的饅頭一餐吃八個,幸虧還好,我還沒有吃出胃病來,好多人持午搞成腸胃病,害死了他一生。釋迦牟尼佛看了要流眼淚,我叫你健康,不叫你害病。結果學佛硬撐,搞出腸胃病出來,天天吃藥、天天打針、天天看醫生,你不叫自找麻煩嗎?學佛是不找一切人的麻煩,結果搞到最後非找人麻煩不可,搞得一身病。我總算是佛菩薩保佑,還沒有落到腸胃病。因為那時候自己不懂也不怪,看到別人持午,大缽那麼一大缽,好,我也是那個吃法,結果以後看看人家都吃藥,一年到頭都吃藥,我才覺悟到這是把自己腸胃弄壞了。這就是不明理,不懂得道理勉強去學,學錯了。
以後到台中之後,漸漸的這個道理我悟明白了,我才跟李老師,有一次跟他討論這個問題,我就提出我自己悟出個道理。我悟出道理,也就是從我過去沒有學佛以前,我跟回教有一段歷史,基督教也有因緣,這都是我學生的時代。以後一學佛看到,忽然之間悟出來了,回教對於飲食很挑剔,才曉得它是做到衛生、衛性。一般人只講求衛生,飲食是保衛生理,你吃太多、過量了,這對生理有傷害。道業沒有成就,身體毀掉了,這真叫盲修瞎鍊,危險極了。伊斯蘭教除了衛生,它重視衛性,保衛自己性情,所以他有所謂性情不好的他不吃。他不吃豬肉,豬骯髒懶惰,豬肉吃多了吸收豬的氣分,所以他選擇牛羊,勤快的,他選擇這個。骯髒懶惰性情不好的他都不吃,他講求衛性。以後到佛教一看,佛教不但是衛生、衛性,還保衛慈悲心,所以佛教不食一切眾生肉,蔬菜裡面性質不好的也不吃,那是衛性,才曉得飲食之道。
在自己多年持午,我持午是很早,可以說二十六歲學佛的時候,學佛半年就開始持午。我持午,晚上一餐是漸漸斷掉的,大概十個月以後才斷掉。原來晚上吃三碗飯的,晚上吃二碗,減少一碗,逐漸逐漸減少的,差不多減到十個月,才慢慢的。不是像人家那個心勇猛精進一下就斷掉,那是吃不消,他容易搞成腸胃病。我持午到三年之後就正常了,就是我一餐飯吃三碗飯,不會吃個六、七碗。我在過去二十幾歲的時候,吃飯的飯量平均一天三餐,一餐都吃四碗飯的,所以三年之後這個持午才正常,才是普通一餐的飯量。這時候才體會到熱量的消耗,持午與修定有關係,他心清淨心定,需要量少,吃一餐就夠了,一餐不多吃,跟普通人一樣,需要的就是普通那麼多。這個事情怎麼可以勉強?怎麼可以充面子、充好看?所以要懂得真實義。
睡眠亦復如是,我們疲倦了就要睡覺,你疲倦了你還忍受,硬是不睡眠要勇猛精進,給諸位說,阿[少/兔]樓馱七天七夜不眨眼把眼睛搞瞎了,幸虧遇到釋迦牟尼佛。你要是把身體弄出一身大病,誰來救你?沒人救你。所以諸位一定要記住,身體健康是修行的本錢,俗話說借假修真,首先要身體健康。學佛要學得真正是有功德、有利益、有效果,身體一天比一天健康,這就是你學佛入門了,你確實得到佛法的功德利益,身心自在,法喜充滿。如果一身都是病,他還喜歡學嗎?他ㄧ天到晚愁眉苦臉,他不會法喜充滿。
所以一定要如法。如法,釋迦牟尼佛講的有根本法,在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變通之法,在我們修行過程當中初級、中級、高級各有各的法,在哪一個階段要入哪一個法,這才叫如法。我們在凡夫地天天學佛、學如來地,這就不如法;等到咱們證到如來地,那就學如來地的法,這才叫如法。同樣是一個字,不是一個解釋,不是一個死的定義。可是我們要曉得睡眠不是好事情,睡眠耽誤很多事情,所以睡眠是愈少愈好。睡眠要少,心一定要有定,心在境界裡面一定要有主宰,所謂主宰就是如如不動,心清淨,精神才飽滿,才能夠提得起來。這是在修法上我們必須要注意到的。再翻開第二十二面,五蓋裡面第四個:
【掉悔蓋者。掉之為法。破出家心。如人攝心。猶不能住。何況掉散。掉散之人。如無鉤醉象。穴鼻駱駝。不可禁制。悔者。如犯大罪人。常懷畏怖。悔箭入心。堅不可拔。】
『掉』是掉舉,『悔』是後悔。第四蓋實在講是兩樁事情。什麼叫掉舉?掉舉就是心不定,我們俗話說心不安定、七上八下。想定定不下來,你心想靜,不曉得哪裡來的那麼多妄念,這種情形我們在初學的修學當中是會遇到的。七上八下定不下來那是掉舉;一止靜,盤腿一坐就打瞌睡,這就是昏沉,這是初學的兩種通病。沒什麼關係,人人都有這個毛病,這就是你沒功夫,證明你沒功夫。此地只取一個掉舉。『悔』就是後悔,做錯了事情,佛法裡頭的懺悔法是後不再造,這叫懺悔法。絕不是常常懊悔我過去做錯事情,這你在阿賴耶識裡增長你的障礙,常常懊悔自己所做的過失,這種人沒法子成就。你要想真正得禪定,以前做的事情絕不後悔,不必再去講它,懺悔是後不再做,已經做錯了不去想,以後不再做錯就行了。別老念著過去那些造的罪業,你的心才能得定。否則的話,常常有後悔跟掉舉,都是障礙禪定,這些都是要不得的。第五講疑,在第二十三頁第一行:
【疑蓋者。以疑覆故。於諸法中不得定心。定心無故。於佛法中空無所得。譬如人入寶山。若無手者。無所能取。】
學法凡是有成就的,第一個他對於法有信心,不疑;第二個他對於老師有信心,不疑;第三個他對道場有信心,不疑。他有這三種不疑,有這三種信心,他決定成就,如果有一樣有疑惑都是障礙,不會成就的。諸位將來要是悟入了,你會恍然大悟,一切所在無不是道場,一切眾生無不是善知識,一切佛法無不是覺悟自己的善法,所以諸法平等、無有高下。你自己開悟的機緣在哪裡,我們在道場也常常貢獻給諸位,你對於哪個地方、你對於某個人,你對他至誠恭敬的相信他,你對他決定沒有疑悔,你就到那裡去,你一定會有成就。哪怕他是個惡人、他是個邪知識、他是個外道,你對他恭敬,你對他恭敬你有成就,正是印光法師告訴我們的,入佛的祕要就在誠敬,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他是真正大善知識,如來出現於世間,你對他不相信,你在他那個地方不能成就。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就有例子,有一個人見到佛,佛不能度他,為什麼不能度他?他不相信,但是他相信目犍連,對目犍連非常恭敬,所以佛叫他,你就跟目犍連。他在目犍連手下證阿羅漢果,為什麼?誠敬。釋迦牟尼佛手下不能證,是對釋迦牟尼佛沒有誠敬之心,就是懷疑。所以諸位要曉得,世出世間法的修學都是在誠敬,學佛法如此,學世間法也是如此。你要想真正自己的學問技能有所成就,你對你的老師要有信心。如果你對老師沒有信心,受害不是老師,是自己,自己受害,老師受什麼害?
你有信心、你沒有疑惑,你就得定,定當中就生智慧,智慧就圓滿功德,什麼學不會?智慧開了,世出世間任何一個法門,你都能夠學得在人之上,超過你的老師,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從哪裡來的?從你沒有疑惑,從你有信心,從信心到禪定,由禪定到智慧,這麼來的。所以定慧成就之後,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才曉得一切眾生個個是善知識,平等平等,沒有差別。這地方說明疑是重大的障礙,只要你有疑,你在一切法裡頭你得不到定性;換句話說,你心是散亂的,你沒有信心,當然一事無成。二十三頁倒數第三行,這一段是龍樹菩薩開示我們棄五蓋的功德利益:
【棄是五蓋。譬如負債得脫。】
譬如把債還清,擺脫債務了。又如同害重病,你現在病好了;又如同你飢餓,現在你得到飲食;還有個比喻,好比從監牢獄裡頭出來了。從這幾種比喻,我們就曉得五蓋之害,以及離開五蓋的功德利益,特別是在修禪定上,不可以不知。五欲五蓋是要離開、是要把它除掉的,我們現在除不盡,也要存這個心漸漸離開,漸漸的遠離,恢復自己清淨心,恢復自己堅定的信心,成就無量的功德。在第二十四面教我們行五法,這五種方法是修禪定最要緊的方法,在第三行:
【若能呵五欲。除五蓋。行五法:欲、精進、念、巧慧、一心。行此五法。得五枝。成就初禪。】
『初禪』這是禪定裡面最初證得的,如果你得這個定,將來捨這個報身就生色界初禪天,就是梵天。可是諸位要記住,五欲五蓋要是不除,初禪決定得不到。得到禪定了,給諸位說,有沒有睡眠?沒有睡眠了,他心在定中,心是清醒的,不是昏沉的。他沒有睡眠,他盤腿在那裡靜坐好像休息,頭腦清清楚楚,而不是昏沉,他也不做夢,精神飽滿,這是禪定的功德利益。我們現在不行,不行就是功夫間斷了,念佛清醒的時候念,睡著就不念了。做夢還念,做夢念不如清醒念,那效果差遠了。由此可知,我們功夫每天都有相當長的一個時間是間斷的,不能做到連綿不斷,但是你要是得到禪定就可以不斷了。初禪修法,這五個是很重要的條件,第一個是『欲』,欲是欲望。什麼欲望?
【欲名欲於欲界中出。欲得初禪。】
是這種欲望,不是五欲六塵。欲是一個希望,希望要超越欲界,希望要得到初禪,是這個欲望。如果我們把這個換用在我們念佛法門裡面來,我們念佛有個欲望?欲望什麼?欲得一心、欲生西方、欲離娑婆,這就行了,這才會有成就。我們從來沒有欲望離開娑婆世界,從來沒有一個欲望得一心不亂,你怎麼會得一心?你怎麼能離得開娑婆世界?雖然講我們天天念佛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給諸位說,實在講是打妄語,口裡這樣說,心裡不是這回事情,要是明天送你到西方極樂世界,你要跟人家拼命了,「怎麼我跟你過不去?你要我死?」還想長命百歲,活了一百還不夠,還想活二百。換句話說,從來沒有真正發個心,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害了大病,還希望我病趕快好;「我有病了,正好這病苦,趕快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享樂去」,他還沒有這個念頭。不容易!我們凡夫,說實在話都是自欺欺人,嘴巴裡說得是甜如蜜,心裡說另外一套事情,不相應,他怎麼會有成就?有疑就要有精進,如果懈怠放逸、馬馬虎虎、隨隨便便,這不能成功,一定要精進,精進是禪定、般若之根本。第一個有希望,接著就是精進,有精進才有根。第三個:
【念名念初禪樂。知欲界不淨。】
『念』是什麼?念念希望自己嚮往的目標。
【巧慧。名觀察籌量欲界樂、初禪樂輕重得失。】
『巧慧』就是善巧方便的智慧,因為禪定是定慧均等的。
【一心。名常繫心緣中,不令分散。】
「一心」就是定。「巧慧」就是慧,定慧要是均等要靠「念」來調。慧多定少、定多慧少,都不能夠證得禪定,證得禪定一定要定慧均等,差一點點都不行,都不能夠證得。
這是把修禪三樁事給我們介紹出來,這是修禪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第一個你要離開五欲,色聲香味觸這五欲;其次必須要捨棄五蓋;然後再專修五法。這五法是綱領,辦法多得是,這五個是原則,就是要運用這五個原則。
向下的文是說要我們觀察,這是菩薩觀察,欲的過患,修習禪觀者必須要知道。這一段文也很長,希望諸位自己好好的去讀。從欲的過患,文一直給我們講到四禪天。在第三十一頁第五行,以下就是說明無色界的四空天,四空天他們所修的四空定,在此地龍樹菩薩也有簡單扼要的介紹。像這些資料,我們一般在講解佛學常識方面都是很好的參考,都可以引用。在第三十五頁第一行,說到禪定相,略說有二十三種,這二十三種裡面就是八味、八淨、七無漏,合起來是二十三種。後面又給我們介紹六因、四緣,四緣我們常常講到的因緣、次第緣、所緣緣、增上緣,這裡都有說到。到第三十六頁,提到的功夫可以說一步比一步高,就講到練禪,這是修習禪觀,那是正在精進之中,能夠成就願智、四無礙辯才、無諍三昧,我們在《般若經》裡常常讀到。《般若經》,其他的比較少讀,諸位讀《金剛經》讀得多,《金剛經》裡面須菩提長老他就是修無諍三昧。在第三十七面的倒數第三行,這是說明禪定波羅蜜能生一切功德,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
【四無量意。五神通。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入。九次第定。九相。十想。三三昧。三解脫門。三無漏根。三十七品。如是等諸功德。皆禪波羅蜜中生。】
『四無量意』就是四無量心。『五神通』,除了漏盡通,前面的五通。『三十七品』就是三十七道品。像這些法相名詞,我們在過去大多數都講過。三十八面第一行:
【問曰。應說禪波羅蜜。何以但說禪。答曰。禪是波羅蜜之本。得是禪已。憐愍眾生。內心中有種種禪定妙樂而不知求。乃在外法不淨苦中求樂。如是觀已。生大悲心。立弘誓願。我當令眾生皆得禪定內樂。離不淨樂。依此禪樂已。次令得佛道樂。是時禪名波羅蜜。】
這個話講得很清楚,所以禪是諸波羅蜜的根本。我們通常講十波羅蜜,十波羅蜜是以禪為根本,如果沒有禪,從布施到願力智只能叫十種善法,不能叫波羅蜜。一定要得到禪,這十種才叫波羅蜜。換句話說,沒有得到禪,修布施只能說是布施福,不能叫布施波羅蜜。沒有禪可以叫持戒福,是福報,不能叫持戒波羅蜜,一定要得到禪之後,才統統都叫波羅蜜。由此可知,六度、十度是萬行的綱領,禪既然是六度、十度之本,當然也是一切萬行的根本。因此得到禪了,菩薩常在大定之中,所以他舉心動念、一切造作行為無不是波羅蜜。所以無量波羅蜜門都是從禪而生的。
禪在淨土裡面是理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也是的,那還不到家,理一心不亂是真正的禪,那是真正成就諸波羅蜜。由此可知,我們念佛的目的一定要安在理一心上。我們念佛求什麼?就是求理一心。向下這個文,文與義都非常的豐富,我們受時間限制,不能夠逐句給諸位細細講解,希望諸位自己要用功。最重要的意思就是提示我們,禪定裡面有真樂,有真正的樂,是從內心裡面流露出來的。世人愚痴,不曉得享受內在禪定裡面之樂(就是禪悅),他不能夠享受這一分的樂趣。他在外面境界裡頭去追求快樂,境界是虛妄的,得來也不實在。境界的樂在有禪定的人看起來叫壞苦,你追求得到了,一時有樂,但是會失掉,失掉,苦就來了。你得到的樂多,將來失掉的時候你痛苦大,必定有苦的,那個苦樂是相對的,不是真樂。真樂是禪悅,是從定中得來的,我們在一般說的是清淨心當中才有真正之樂。四十一面倒數第四行:
【若得初禪。同得初禪人能知。而不能知菩薩入初禪。有人得二禪。觀知得初禪心。了了知。不能知菩薩入初禪心。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亦如是。】
『非有想非無想處』,就是我們平常講的非想非非想天,亦如是。這裡告訴我們一樁什麼事情?我們兩個人同樣得初禪,你曉得我,我曉得你。假如我得二禪、你得初禪,我知道你,你那個境界我完全都曉得。可是菩薩示現在初禪裡面,表面看起來都是初禪,菩薩在初禪的境界,證得初禪的人不知道。不但證初禪的人不曉得,證二禪的人也不知道在初禪的菩薩,縱然到非想非非想天、到第八定,也不曉得初禪菩薩的境界,這一點我們應當要明瞭。菩薩的境界我們常說隨類化身,從這一段我們把意思引申可以能夠會得,菩薩在我們人間,他知道我們,我們不曉得他;菩薩在人間的心境,不但人不曉得,諸天也不曉得。換句話說,只有同樣菩薩地位的人他才曉得,不是在同樣菩薩地位的不知道。你要是懂得這個道理,不要去打聽某人到什麼地位了,你去問誰?人家答覆你的都是騙你,打妄語的。真正知道的他也不告訴你,沒有告訴你的必要。不自己修定,到處打聽別人,別人成佛了與自己也不相干,自己修定要緊,別人與自己沒有交涉。好好的把自己的心定下來,不要向外境上去攀緣。在末後意思就說得很深了,在第四十二面第六行:
【復次。爾時菩薩常入禪定。攝心不動。不生覺觀。亦能為十方一切眾生。以無量音聲說法而度脫之。是名禪波羅蜜。】
向下都是講菩薩禪定的形相,這個境界愈說愈高,希望諸位細細的去念、去研究。四十三面第三行:
【法身菩薩亦如是。無所分別。亦無散心。亦無說法相。是無量福德禪定智慧因緣故。是法身菩薩。種種法音隨應而出。】
菩薩說不說法?說,說而無說、無說而說。說跟無說是一不是二,所以說入不二法門。
【慳貪心多。聞說布施之聲。破戒瞋恚懈怠散亂愚痴之人。各各聞說持戒忍辱禪定智慧之聲。聞是法已。各各思惟。漸以三乘而得度脫。復次。菩薩觀一切法。若亂若定。皆是不二相。】
由此可知,菩薩自住三摩地中是不二法門,而接引一切眾生是以三乘法,所謂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就是自受用跟他受用不一樣的所在,自受用是清淨的,他受用是慈悲的。這個底下有一段文,是講仙人瞋恚而墮落失掉神通,有一段小故事。後面又有一段小故事是講增上慢而墮落的,這是指有一個比丘得到四禪生增上慢。這個故事不必說了,諸位自己去看去。在第四十五頁第十四行長行以下,是後世祖師禪的由來:
【是故知取亂相。能生瞋等煩惱。取定相。能生著。菩薩不取亂相。亦不取禪定相。亂定相一故。是名禪波羅蜜。如初禪相。離欲除蓋。攝心一處。是菩薩利根智慧觀故。於五蓋無所捨。於禪定相無所取。諸法相空故。】
這都是祖師禪的來源。祖師禪也不是祖師發明的,還是從佛法當中有根有據的,絕不是他胡造謠言。
從這個地方以下,文雖然不多,可是跟前面所講的禪是大異其趣,為什麼?前面要離五蓋、要棄呵五欲,在此地不要了。為什麼不要?這地方觀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既然是虛妄,有什麼好除的?既然是虛妄,有什麼好斷的?諸位要曉得,這是高級的禪定,我們修不來的。我們現在所錯的路是什麼?前面那個不要,但學後面的,這就糟了。殊不知後面這個祖師禪是從如來禪基礎裡頭修得的,祖師禪好像是大學研究所,如來禪好像是小學、中學,小學、中學都不讀,一下就讀大學、研究所,這是辦不到的事情。
後面這個理要曉得,統統講的是性具本定。諸位可以參看《六祖壇經》,定慧一體、教授坐禪這兩章。這是我們中國祖師禪理論在修學指導最高的原則,我們不可不知。拿《六祖壇經》這意思跟後面這幾頁一對照,你才曉得我們祖師禪程度之高。我們修學祖師禪必須具備如來禪的基礎,換句話說,五欲、五蓋、五法是要修學的。五欲、五蓋必須斷,五法這是法則,運用這個法則,但是不取聲聞、緣覺,甚至菩薩這些材料可以不要,我們取一乘菩薩的教材。但是還是要這五法,我們才能夠進入祖師禪的境界,也就是修自性本定,我們才能有成就。《楞嚴經》裡面是講自性本定,也可以說完全是祖師禪的意思。在四十六頁第四行有一段很長的文非常重要,這個意思很深:
【復次。是貪欲、貪欲者。不一不異。】
『貪欲貪欲者』就是貪欲、離貪欲,貪欲跟離貪欲『不一不異』。句句都是不二法門。
【何以故。離貪欲。貪欲者不可得。離貪欲者。貪欲不可得。是但從和合因緣生。和合因緣生法。即是自性空。如是貪欲、貪欲者異不可得。若一。貪欲、貪欲者則無分別。如是等種種因緣。貪欲生不可得。若法無生。是法亦無滅。不生、不滅故。則無定、無亂。如是觀貪欲蓋。則與禪定為一。餘蓋亦如是。若得諸法實相。觀五蓋則無所有。是時便知五蓋實相即是禪實相。禪實相即是五蓋。菩薩如是能知五欲及五蓋。禪定及枝相。無所依入禪定。是為禪波羅蜜。】
這是最高級的佛法,就是因為它後面有。本來是應該要記熟的,我們時間不夠了,在此地不細說沒有關係,為什麼?《壇經》裡面我們說到、《楞嚴》說到,《彌陀經疏鈔》跟《華嚴經》裡面都討論到。所以在我們這個講堂這一段不講是可以的,我們其他經典裡面都講到。特別提醒諸位,這種高級的修行法一定要有初級的基礎,一定要用初級的方法。離開初級的基礎、捨棄初級的方法,高級的教材我們不得其門而入,這是一定要曉得的。向下這是講稱性之修,上求下化,罪滅佛加,罪滅了,佛才能夠加被我們,就是佛才能夠保佑我們。末後說觀眾生苦,發求佛道的心,就是真正發菩提心求成佛道,這是大慈大悲。末後把禪定,「禪波羅蜜」經文這一句的意思說出來:
【不亂、不味故。名禪波羅蜜。】
第四十八頁,說出什麼叫不亂、什麼叫不味。『不味』就是不著禪定裡面的禪悅,得到禪定一定法喜充滿,如果你要執著禪悅,又錯了,又把你的禪定給毀掉了。修學禪觀的人一定要曉得,要懂得這個道理,要曉得真正修行方法。到這個地方,我們把六度裡面禪定波羅蜜介紹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