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妙法蓮華經大意  (第四十一集)  1981  台灣  檔名:08-002-0041

  講義第十八頁,「法師功德品」:

  【前文三根領解。】

  這一句是指前面所說的上中下三種根性的人都能夠領悟、理解。

  【廣及受持一句一偈。皆得授記。堪為人天模範。故但標法師。】

  這一句就指前面所說的常不輕菩薩這個榜樣。從常不輕菩薩我們就能夠看出來,一乘了義的大經,受持一句功德就不可思議。到下面還有「常不輕菩薩品」。果真受持一句都能夠蒙佛授記,這是實在不可思議。這一品品題是標「法師功德」,前面是講法師。

  【此中隨喜功德。已超凡聖。】

  這是說隨喜,隨喜功德已經不可思議,指前面「隨喜功德品」。

  【若具足受持者。功德若何。明其已獲六根清淨。故繫之以功德。】

  這是講「法師功德」,這兩品是連起來看。前面給諸位說過,如來滅後隨喜弘經,這個功德幾乎叫我們不敢相信。但是這是佛所說的,佛決定沒有妄語;換句話說,句句真實。像《金剛經》裡面所講「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者,不誑語者」,我們又怎能不相信!可是前面最重要的一句就是「能信自心」,這句非常的重要,能信就能證,所謂是「信為道元功德母」。如果自己發心「具足受持」發願弘揚,這功德就不是隨喜功德可比。在此地特別要注意到的,就是法師這個名詞,諸位必須要認清楚,絕不是說出了家就是法師,這個觀念是大錯特錯。出家如果不能具足受持發願弘經,那不算法師;甚至於出了家,連隨喜功德都不肯修,那更不算法師。諸位一定要曉得,佛門裡面稱和尚、稱法師是四眾都可以稱,這一點我們現在很多人搞不清楚;唯獨比丘、比丘尼這是出家眾專稱,在家不能稱。法師在家可以稱,和尚在家也可以稱,你們要是到李老師那裡去拜訪,孔德成先生寫的字送給他,題的款是「雪廬大和尚」。和尚是印度話,翻成我們中國的意思就是老師,印度人叫老師就叫和尚,所以和尚就是老師。老師,出家也可以做老師,在家也可以做老師,男人可以做老師,女人也可以做老師,小孩也可以做老師。所以現在人對於佛教真正是一無所知。

  你具足受持發願弘經,你就是法師。你自己願力不足,別人發心弘法利生的時候,你能夠幫助隨喜,那就是前面一品講的隨喜功德;你自己肯發心來做的話,那你就是法師。如果你要是做和尚,那比法師的功德更殊勝。再給諸位說,和尚還可以不必講經,法師要講經,法師是教員。和尚是校長,校長可以不必講經,我請一些教員來替我講經,替我教學。校長不一定要自己教學,可是校長是主持教化。一個寺院只有一個和尚,住持稱和尚,其餘的都是法師,和尚不能有兩個人,一個學校不能有兩個校長。和尚叫親教師,雖然沒有上你的課,但是他是親教師,為什麼?所有授課的這些老師都要聽他支配。整個教學的設計、構想是和尚的事情,教員不負責任。教員你叫我教什麼,我就教什麼,我只把這一門東西教好就行,他不負整個教學的責任,整個教學責任在和尚。和尚在家也可以做,在家你要是建立一個道場,建立一個講堂,你自己有你的構想,我要弘揚哪一宗,或者弘揚大乘佛法,選哪些經典,請哪些人來講,你就是當了和尚。你比法師還要高,這個功德是第一殊勝。所以像這些事理要明白,我們自己要直下承當,不要把弘法利生的事情統統都推到出家人的身上,認為我們在家人沒分,這個錯了。把最殊勝的功德給別人,自己不要,太謙虛、太客氣;謙虛客氣是需要的,但是在這個地方是應當當仁不讓。我們自己要認真修學。

  這個地方有兩句較量的話,說隨喜功德已經超過凡聖,具足受持,受持裡面一定有弘揚,這個功德如何?「明其已獲六根清淨」。這一點諸位要知道,所謂功德就是六根清淨,六根不淨沒有功德,我們可以說有福德,沒有功德。福德跟功德要分清楚,功德是六根清淨、是智慧增長,這是功德;福德是人天福報,這裡面差別很大。功德是無漏的,福德是有漏,我們現在有很多人搞不清楚,把有漏的福德當作功德,這是很大的誤會。底下就說,如果是這麼個說法:

  【阿羅漢已得六通三明。亦名六根清淨。云何不及隨喜功德。】

  阿羅漢六根清淨,為什麼還比不上隨喜功德?實際上這個道理在我們講席也常常說,阿羅漢的心量小,發心不相同。底下是從因果上說,阿羅漢在果地,持經的菩薩在因地。菩薩與羅漢雖然都是具足六通三明,但是阿羅漢不發心弘經,雖然清淨,不慈悲。菩薩是清淨又慈悲,這不相同。阿羅漢:

  【耽著三昧。為果所縛。】

  就是他自己所證的九次第定,九次第定是很殊勝微妙的享受,他在這裡面去享樂,他不肯捨棄,所以被他的果報所束縛,他不得自在。孔老夫子在《禮記》裡面也教我們,「安安而能遷」,這是菩薩精神。兩個安就是身安、心也安,這多自在!身心都非常的安穩、舒適;可是眾生有難的時候,你要把你的舒適生活要捨棄掉,要去幫助別人。這種事情有許多人他就不幹,小乘人就不發心,他這個身心都得到安穩,不願意捨棄而去管別人的事情。所以小乘人:

  【不肯淨佛國土教化眾生。】

  這八個字,諸位要記住,小乘跟菩薩不一樣地方,菩薩是願意、樂意「淨佛國土教化眾生」;小乘人視這個為畏途,他害怕。但是我們必須曉得,佛在一切大乘了義經典裡面告訴我們,「心淨則佛土淨」,淨則化已,不淨談不上化。自己清淨才能夠居塵不染,居塵不染而後才能夠淨化眾生,這是一定的道理。由此可知,小乘人不願意,他心就還不是真正的清淨,楞嚴會上佛所講的小乘人境界,「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你們想想小乘人淨不淨?不清淨!清淨心中本來無一物,他內還有守,守就是執著。執著什麼?執著個滅法塵,他還分別法塵,滅法塵清淨,他心裡有一個清淨,他執著我的境界很清淨,哪裡曉得真心裡面淨穢俱不可得,沒有染淨。他居然心裡還有個淨,他染沒有了還有個淨,淨就是他的障礙。因為他執著淨,不肯捨這個清淨,所以「淨佛國土教化眾生」這個無量無邊的功德他也做不到。這是小乘人之所以不能見性,沒有見到真心,完全在妄心上用功夫。

  【持經者。始獲圓因。未名得果。因心功德。尚與羅漢果齊。則知果上功德不可思議也。】

  「持經」,像佛在一切經裡面所講「讀誦受持,為人演說」,這叫持經,所以要讀要誦。讀誦的方法,看著本子叫讀,離開本子叫誦,誦就是背誦,這在佛法修學裡面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方法。受是接受,持是保持而不失去,讀誦是方法,受持是功德。受個什麼?持個什麼?給諸位說,受持的是戒定慧,是三學三慧,受持的是這個。因此讀誦就是修戒定慧,前面講過,在此地再給諸位重複提一次。初學的,這個經還沒念熟,當然不會背,所以你就看著本子讀。讀的時候不是叫你解義,如果你在這裡面求解義那叫打妄想,為什麼?你不會解。佛經沒有解,沒有講法,你不必求解,你老實去念。念就是修戒定慧,你專心去念,能背更好,心裡面二六時中常常在讀誦,讀誦的時候你心裡面就不起妄念,不起妄念就是戒律裡頭「諸惡莫作」。這種戒叫道共戒,你心在道上,什麼戒都不犯,什麼戒都清淨。誦經典,經典是世出世間善中之善,所以你讀經就是「眾善奉行」。你看看,戒律不過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你讀誦經典把所有戒律都持得清淨,這就受持精進。讀誦的時候專心,專心就是修定,心裡沒有妄念、沒有妄想,一心一意在讀誦經文,這就是修定。所有禪定的功夫不過如是!經文念得清清楚楚,從「如是我聞」到「信受奉行」,一個字不錯,一個字不顛倒,一個字也不漏掉,這就是修慧。

  諸位要曉得,讀誦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實在是妙極了。如果你一面讀,一面在想這一句什麼意思,這一段說得很好,那你戒定慧全都沒有了,變成世間人讀世間書。修行人念經跟世間人念書不一樣,修行人念經他的目的是在修戒定慧。次第上修,因戒生定,因定開慧,這個修法一次完成。諸位一定要曉得這個道理,知道這樁事功德利益無量無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都是用這個方法來教化眾生。這樣讀誦久了,換句話說,你這個戒定慧漸漸有了基礎,漸漸堅固,漸漸增長,這就是受持的功德。一切境界裡面,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心才稍稍動,經就提起來,所以經要熟,道理就在此地。初學的人讀誦經典利益很大,為什麼?因為初學的人,你叫他念一個佛的名號、念一個菩薩名號,太短!念一個咒語太短,短怎麼樣?覺得力量不夠,一面念一面打妄想,力量不夠。如果受持一部經,或受持一部大經,那你一定要專心,為什麼?打個妄想,經就念錯。一定要全部精神貫注,你這個戒定慧三學才能修得成。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不太容易,對初學的人不容易。如果對老修行人來說,這個愈簡單愈有力量,為什麼?老修行的人心已經清淨,所以一句、兩句就能產生無量無邊的效果。初學的人心是亂的,所以要以大經來攝受;老修行人心是清淨的,一句佛號、一句菩薩號就具足一切功德。

  因此,我們要想想自己,如果自己根性利,什麼叫利?心清淨就是利,一聽這個道理就明白這是利。怎麼聽都聽不懂,怎麼念也記不住,心裡亂糟糟的,這就是根性不利,不利最好是讀誦經典。讀誦經典,我也勸過諸位,選一部經。一切經你可以多看,可以多聽,但是我每天念的就是一部經,不要常常換,常常換你這一部經就念不熟,你就不能背誦。一部經能背之後,我們看看古人那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典型,差不多還要念三千部。你們在《壇經》裡面看到法達禪師受持《法華經》,他自己講誦《法華經》三千部。諸位想想,誦三千部,前面看著本子讀那還不算,讀到能背了,他已經從頭到尾背過三千遍,一天背一遍差不多將近十年。人家有這樣的功力,所以遇到祖師才能夠言下大悟,明心見性。我們今天遇到佛也不會開悟,為什麼?心裡什麼都沒有,沒用過功夫,怎麼會開悟?這講的是「受持讀誦」。

  「為人演說」非常重要,為什麼?自己已經成就殊勝的功德利益,絕不能忘了眾生,迴向偈裡「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為了報恩,救濟眾生苦難,唯一的辦法就是弘經。我們世間人不曉得這個道理,一切財物的救濟,像經裡面講「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你只能養他的身命,而把他的慧命忽略。今天世界上有許多富強的國家,以美國為例子,全世界最富強的國家。美國人生活過得怎麼樣?從美國回來這些同學告訴我們,美國人幾乎百分之九十以上,天天要吃安眠藥、鎮定劑,他一天不吃他一天就過不去,這是說明富而不樂。富而不樂就比不上貧而樂,由此可知,精神的生活超過物質生活。現在世間人迷惑顛倒,專門去追求物質生活,愈追求愈苦,苦不堪言。得不到,苦,得到了還是苦,後來的果報更不堪設想,必須是真正覺悟的人他才懂得這個道理。中國自古以來,我們的列祖列宗教給我們過精神生活。物質生活固然講求,不是不講求,但是是以精神生活為主,物質生活是為輔助。真正曉得因果通三世,命裡面是富貴的,過去世修的福多,這一世在物質上得到富貴,安於富貴;貧賤者過去世沒有修福,也能夠安於貧賤。他為什麼能得到安?就是精神生活滿足,物質生活欠缺一點他也非常自在。這是西方人說實在的話,你怎麼跟他講他也不懂,為什麼?他沒有這個經驗。換句話說,自古以來西方人就沒有過過精神的生活,也可以說他是物質重於精神。跟我們東方不一樣,東方人是精神重於物質,這是在觀念上不相同。

  唯有弘經普遍發揚真理,大家才會明瞭,才會覺悟到,精神生活是真樂。人生在世就是求的安樂。真正的樂是自由自在,無牽無掛這是真樂。如果一個人在生的時候,一生當中拼命去追求財富,這個人很可憐。他為什麼活?他為財富活的,財富是他的主人,他是財富的奴婢,一生超不出財富的魔掌,你說這種人可憐不可憐?沒有自己。所以求名的人被名的魔掌控制,求利的人被利的魔掌控制,幾個人能夠覺悟擺脫魔掌?名聞利養什麼都不要、什麼都不求,什麼都不求你就得大自在。也許有人說:我什麼都不求,我什麼都沒有了。你就錯了,你真正到什麼都不求,你看看你會不會有缺乏?如果有缺乏,佛法我們也不要相信,因果定律可以推翻。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求幹什麼?你求,拼命追求也是這些,不求也是這些,那何必求!求多苦,為物所移;不求多樂,自己安然享受。所以一個覺悟的人怎麼樣?造福不求福,種因,因殊勝,果當然殊勝,這是一定的道理;愚人追求果報,不曉得種因。財富之不缺乏,財布施;智慧、技能之不缺乏,法布施;健康長壽之獲得,無畏布施。千經萬論,佛這樣教給我們,我們為什麼不信?為什麼不肯去做?天天想去強求,天天去動腦筋、打歪主意,能求得到嗎?求到是你命中有的,求不到你命裡本來沒有。可見得到、得不到與求無關,與你命有關。佛法在說明這些道理,我們曉得這些道理,你才真正的放心大膽的去做它,為什麼?理明,沒有疑惑了,你的果報就愈來愈殊勝。

  今年暑假,這些學生們要求我給他們講《了凡四訓》。了凡居士就是最好的榜樣,他得的果報是不是圓滿的?給諸位說,不圓滿。為什麼?當年雲谷大師教他的時候,他還是半信半疑,半信半疑的照做,做得也不積極,也不認真,所以許的三千樁善事十年才圓滿。可是十年他的命運統統改變,於是他就相信,所以後來愈做愈積極,變成有求必應。他求富貴、求功名、求長壽、求兒女,沒有一樁他沒有得到,樣樣都得到。就是真正接受,而且是全家接受,這是個典型樣子擺在這裡給我們看。我曾經給諸位說,我過去有一個過去同事劉淵武先生,我跟他差不多有十幾年失去聯絡,去年在圓覺寺講經的時候,報紙上刊我們這個消息,他看到報紙打電話給我聯絡上,現在住在新店。他這一家專門修《了凡四訓》,所獲得的果報跟袁了凡居士差不多,有求必應。當年我們在一起時候,他的境遇苦不堪言,我送了他一本《了凡四訓》,他就能夠信受奉行,使晚年的時候整個改變。他現在還把我給他的《了凡四訓》,供在家裡做傳家之寶,這是現前的了凡居士。就怕你不肯做,你不肯認真的做;你如果肯做,肯認真的做,確實有求必應,千真萬確的事實。

  這在佛法裡講叫小道,求的人天福報。佛教我們所求的大道,大道是「淨佛國土教化眾生」。像了凡居士照這樣去做、去修的話,你這個福報是一生,頂多再到來世。如果你發心教化眾生淨佛國土,你的果報就不可思議,經論裡面說得太多。像迦葉尊者,在因地像我們這個程度一樣,他供養一尊辟支佛一缽飯,就能夠得九十億劫不受貧窮的果報。這個話說來幾個人肯相信?為什麼供養辟支佛一缽飯會有這麼大的果報?如果這缽飯供養一個持經,就是受持讀誦、為人演說的人,這個果報比供養辟支佛的果報還要大,你相信嗎?道理在哪裡?就是因為辟支佛度化眾生,你供養他就是請轉法輪,請佛住世。自己雖然不能弘化,但是能夠請他住世弘化,你隨喜功德,所以這修的是隨喜功德。辟支佛教化眾生不如菩薩,為什麼?菩薩是主動的,辟支佛是被動,他不主動發心,所以這是小乘人。別人請他,他教,你發心跟他學,他教你,他不來找你;菩薩是主動發心,作不請之友。所以你供養菩薩的功德超過阿羅漢、辟支佛,這是一定的道理。

  「持經者,始獲圓因」,「始」是剛剛開始。但是諸位一定要曉得,持經就是受持戒定慧,就是受持一心不亂。一心就是戒定慧,戒定慧就是一心,三學三慧與一心是一不是二。受持的是什麼?受持的就是一心不亂,一心不亂裡頭戒定慧統統具足。這樣的人弘經教學,所以這一開頭他得的因是圓因,圓滿的因。由此可知,我們如果要是疏忽,不在一心上用功夫,咱們怎麼修,因不圓。所以這是一乘了義大法,圓頓菩薩修的因,是圓因,這個功德就殊勝!沒有結果,還沒有到果地,在修因,剛剛開始修這個圓滿之因,他的功德已經就跟阿羅漢相等,與辟支佛就相等。由此可知,菩薩在圓教講是什麼地位?六信、七信的菩薩,沒有到圓初住。如果在我們淨土法門裡面來講,我們可以這樣說,功夫成片的菩薩,還沒有到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與阿羅漢齊,沒有,只是功夫成片,這個法師的功德就不得了。記住,法師通在家、出家,不要一聽到法師是出家人,我們自己沒分,那你自己顛倒,自己搞錯了。你本身可以發心當法師、當和尚,和尚、法師都不必出家。好,下課。

  

  

#